4 级中等的esd风险怎么esd控制计划

ESD紧急停车系统
1. 名称、作用、构成
紧急停车系统(Emergency ShutDown system – ESD)亦称为安全仪表系统(Safety – Instrument System – SIS)、安全联锁系统(Safety Interlock System –SIS)、安全关联系统(Safety Related System – SRS)、仪表保护系统(Instrument Protective System – IPS)等。以下统称ESD。
大多石油和化工生产过程具有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当某些工艺参数超出安全极限,未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当时,便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周边环境污染等恶性事故。这就是说,从安全的角度出发,石油和化工生产过程自身存在着固有的风险。
ESD是一种经专门机构认证、具有一定安全度等级,用于降低生产过程风险的安全保护系统。它不仅能响应生产过程因超出安全极限而带来的危险,而且能检测和处理自身的故障,从而按预定的条件或程序使生产过程处于安全状态,以确保人员、设备及工厂周边环境的安全。
ESD由检测单元(如各类开关、变送器等)、控制单元和执行单元(如电磁阀、电动门等)组成,其核心部分是控制单元。从ESD 的发展过程看,其控制单元部分经历了电气继电器(Electrical)、电子固态电路(Electronic)和可编程电子系统(Programmable Electronic System),即E/E/PES三个阶段。图1为由PES构成的ESD。
图1 ESD的构成
2. ESD的相关标准及认证机构
鉴于ESD涉及到人员、设备、环境的安全,因此各国均制定了相关的标准、规范,使得ESD的设计、制造、使用均有章可循。并有权威的认证机构对产品能达到的安全等级进行确认。这些标准、规范及认证机构主要有:
① 我国石化集团制定的行业标准SHB-Z06-1999《石油化工紧急停车及安全联锁系统设计导则》。
② 国际电工委员会1997年制定的IEC 标准,对用机电设备(继电器)、固态电子设备、可编程电子设备(PLC)构成的安全联锁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应用作出了明确规定。
③ 美国仪表学会制定的ISA-S84.01-1996《安全仪表系统在过程工业中的应用》。
④ 美国化学工程学会制定的AICHE(ccps)-1993,《化学过程的安全自动化导则》。
⑤ 英国健康与安全执行委员会制定的HSE PES-1987,《可编程电子系统在安全领域的应用》。
⑥ 德国国家标准中有安全系统制造厂商标准-DIN V VDE 0801、过程操作用户标准-DIN V 19250和DIN V 19251、燃烧管理系统标准-DIN VDE 0116等。
⑦ 德国技术监督协会(T?V)是一个独立的、权威的认证机构,它按照德国国家标准(DIN),将ESD所达到的安全等级分为AK1~AK8,AK8安全级别最高。其中AK4、AK5、AK6为适用于石油和化学工业应用要求的等级。
3. ESD和DCS的比较
DCS与由PES构成的ESD的主要区别有:
不含检测、执行
含检测、执行单元
作用(功能)
使生产过程在正常工况乃至最佳工况下运行
超限安全停车
动态、连续
静态、间断
低、不需认证
高、需认证
4. ESD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① 原则上应独立设置(含检测和执行单元);
② 中间环节最少;
③ 应为故障安全型;
④ 采用冗余容错结构。
5. 故障安全原则
组成ESD的各环节自身出现故障的概率不可能为零, 且供电、供气中断亦可能发生。
当内部或外部原因使ESD失效时,被保护的对象(装置)应按预定的顺序安全停车,自动转入安全状态(Fault to Safety),这就是故障安全原则。
具体体现:
① 现场开关仪表选用常闭接点,工艺正常时,触点闭合,达到安全极限时触点断开,触发联锁动作,必要时采用“二选一”、“二选二”或“三选二”配置。
② 电磁阀采用正常励磁,联锁未动作时,电磁阀线圈带电,联锁动作时断电。
③ 送往电气配电室用以开/停电机的接点用中间继电器隔离,其励磁电路应为故障安全型。
④ 作为控制装置(如PLC)“故障安全”意味着当其自身出现故障而不是工艺或设备超过极限工作范围时,至少应该联锁动作,以便按预定的顺序安全停车(这对工艺和设备而言是安全的);进而应通过硬件和软件的冗余和容错技术,在过程安全时间(PST-Process Safety Time)内检测到故障,自动执行纠错程序,排除故障。
6. 隐故障与显故障
① 隐故障(Covert Fault):不对危险产生报警,允许危险发展的故障,是故障危险故障(SHB-Z06-1999)。
Covert Fault:Fault that can be classified as hidden, concealed, undetected, unrevealed, latent, ect. (ISA-S84.01-1996)
② 显故障(Overt Fault):能显示出故障自身存在的故障,是故障安全故障(SHB-Z06-1999)。
Overt Fault:Fault that can be classified as announced, detected, revealed,ect.(ISA-S84.01-1996)
7. 安全性及响应失效率
当工艺条件达到或超过安全极限值时,ESD本应引导工艺过程停车,但由于其自身存在隐故障(危险故障)而不能响应此要求,即该停车而拒停,降低了安全性。
衡量安全性的指标为响应失效率或称要求的故障率(PFD:Probability of Failure on Demand)。它是安全联锁系统按要求执行指定功能的故障概率。是度量安全联锁系统按要求模式工作故障率的目标值(SHB-Z06-1999)。
不同的工业过程(如生产规模、原料和产品的种类、工艺和设备的复杂程度等)对安全的要求是不同的。上述的国际标准将其划分为若干安全度等级(SIL:Safety Integrity Level)。SIL和PFD的对应关系见表1:
工艺条件并未达到安全极限值,ESD不应引导工艺过程停车,但由于其自身存在显故障(安全故障)而导致工艺过程停车,即不该停车而误停,降低了可用性。
8. 可用性及可用度
可用度(A:Availability)是指系统可使用工作时间的概率,用百分数计算:
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
MDT:平均停车时间(Mean Downtime)
9. 冗余和容错
冗余(Redundant):具有指定的独立的N:1重元件,并且可以自动地检测故障,切换到后备设备上。(SHB – Z06 – 1999)
冗余系统(Redundant System):并行地使用多个系统部件,以提供错误检测和错误校正能力的系统。(SHB – Z06 – 1999)。
容错(Fault Tolerant):具有内部冗余的并行元件和集成逻辑,当硬件或软件部分故障时,能够识别故障并使故障旁路,进而继续执行指定的功能。或在硬件和软件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系统仍具有继续运行的能力。它往往包括三方面的功能:第一是约束故障,即限制过程或进程的动作,以防止在错误被检测出来之前继续扩大;第二是检测故障,即对信息和过程或进程的动作进行动态检测;第三是故障恢复即更换或修正失效的部件。(SHB – Z06 – 1999)
容错系统(Fault Tolerant System):具有容错结构的硬件与软件系统。(SHB – Z06 – 1999)
总之,通过冗余和故障屏蔽的结合来实现容错。容错系统一定是冗余系统,冗余系统不一定是容错系统。容错系统的冗余形式有双重、三重、四重等。图2和图3A.B分别表示CPU冗余(双机热备)和三重化冗余容错系统。
图2 CPU冗余(双机热备)
图3A 三重模块冗余容错系统
图3B 三重信号冗余容错系统
10. 冗余逻辑的表决方法及其与安全性、可用性的关系
注:此表中故障概率数据摘自西门子公司资料
以上可见:
① 隐故障(危险故障)使ESD该动而拒动,隐故障概率越高,安全性越差。
② 显故障(安全故障)使ESD不该动而误动,显故障概率越高,可用性越差。
③ 1oo2(二选一)安全性最好,但可用性最差;2oo2(二选二)可用性最好,但安全性最差;2oo3(三选二)可兼顾安全性和可用性,但结构复杂,成本高。
11. 普通PLC和安全PLC的区别
普通PLC和可以作为ESD控制部分的安全PLC的主要区别是:普通PLC不是按故障安全型设计的,当系统内部元件出现短路故障时,它并不能检测到,因此其输出状态不能保证系统回到预定的安全状态。这种PLC只能用于安全度等级要求低的场合。现以输出电路为例予以说明。图4是普通PLC DO卡示意图。
图4 普通PLC DO卡示意图
当1、2两点短路时,来自PLC的控制信号将不起作用(失效),电磁阀将一直处于带电(励磁)状态,即需要联锁动作(电磁阀释电停车)时,由于此故障的存在而拒动,其输出不能保证处于安全停车状态。这就是违背了故障安全(Fault to Safety)的原则。
当1、2两点开路时,将导致误动作而停车,同样会带来损失。可见,这种普通PLC的DO卡输出电路的安全性和可用性都是不高的。
图5所示为一种带有安全性单容错的DO卡示意图(它是Honeywell SMS FSC-101型输出示意图)。
图5 安全性单容错DO卡示意图
这里,中央处理器不仅向串联的场效应管(FET)发出控制信号,而且还接受来自场效应管的状态反馈信号,以便对其输出进行全面测试。当测得某管输出发生短路时,中央处理器即启动纠错动作,隔离相关的故障。看门狗(Watch Dog)是个多通道的计时器电路。它由中央处理器和内存等周期性地触发,如果两个触发之间的时间小于某设定值或者大于某最大值,则看门狗的输出将失效。同时看门狗还能监视内部工作电压,使之在正常的电压范围内。
以上仅是DO卡上的差别。作为安全PLC,至少应具备以下几点:
① 满足相关安全标准规范要求,且经过权威机构认证,取得了相应安全等级证书;
② 在硬件和软件上采用冗余、容错措施,具有完善的测试手段,当检测到系统故障,特别是危险故障时能使系统回到安全状态;
③ 能进行系统故障报警,指示故障原因、故障位置,便于在线维护;
④ 能与DCS或其它设备进行通讯。
12. 取得T?V认证的ESD产品
① FSC(Fail Safe Control)由荷兰P&F(Pepperl & Fuchs)公司开发,1994年被Honeywell公司收购。安全等级可达AK6。
② Regent Trusted 美国ICS利用宇航技术开发的安全系统。安全等级 AK4~AK6。
③ Tricon、Trident 美国Triconex公司开发,用于压缩机综合控制(ITCC)和紧急停车系统。安全等级为AK6。
④ GE Fanuc 90-70 美国GE公司开发。其中GMR(模块式冗余容错系统)的安全等级为Class 5(2oo3)、Class 4(1oo2)和Class 5(2oo2)。
⑤ QUADLOG 由Moore公司开发。日本横河公司收购后称Prosafe PLC,其1oo2D结构安全等级达AK6。
⑥ SIMATIC S7-400F/FH 德国SIEMENS公司产品。400F和400F分别为1个CPU和2个CPU运行fail-safe(F)用户程序,均取得TUV认证,安全等级为AK1~AK6。
⑦ SC300E AUGUST System公司开发,1997年成为ABB集团成员之一。安全等级为Class 5和Class 6。
13. 工艺过程风险的评估及安全度等级的评定
不同的工艺过程(生产规模、原料和产品的种类、工艺和设备的复杂程度等)对安全的要求是不同的。一个具体的工艺过程,是否需要配置ESD、配置何种等级的ESD,其前提应该是对此具体的工艺过程进行风险的评估及安全度等级(SIL)的评定。在确定了某个具体工艺过程的安全度等级(SIL)之后,再配置与之相适应的ESD。表1可以看出,若某工艺过程经评定后为SIL 2,则配置达到AK4的ESD即可,其响应失效率(PFD)为百分之一至千分之一之间。应该注意的是不同安全级别的ESD,只能确保响应失效率(PFD)在一定的范围内,安全级别越高的ESD,其PFD越小,即发生事故的可能性越小,但它不能改变事故造成的后果。因此,工艺过程安全度等级的评定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但目前我国尚无如何评定安全度等级的标准和规范。2中列出的国际、国外标准中提供了某些评定方法。下面介绍的风险矩阵(RISK MATRIX)评估方法可供参考。
这种方法以工艺过程事故出现的频率(可能性)及其危害程度(严重性)为风险评估的指标,并对频率和危害程度人为量化为若干级,作出矩阵表(见表2)。以此确定工艺过程度安全度等级。
表2中频率分级的年限(多少年出现一次)考虑了采用DCS进行监视、控制以及正常操作规程等对于降低事故出现频率的贡献,但不考虑ESD的存在。
表2中危害程度从经济损失、人身伤害和环境危害三个方面予以量化。如表3所示。
14. 逻辑运算的基本规则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本网是国内专业的仪器仪表、自动化工程技术学习和资讯的网站
本微信主要提供仪器仪表、自动化相关的资讯、学习、技术资料等内容的平台
今日搜狐热点中国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发展与展望()_百度宝宝知道
中国内镜下黏膜剥离术的发展与展望()
松栗奶味的宅宝
宝宝11个月LV.11
   从1985年到2015年,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已走过了30个年头。而立之年的分会,在一代代消化内镜前辈的引领下,在无数消化内镜同道的不断创新和锐意进取下,已经以巨大的学术影响力站到世界舞台的中央。其中,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最具代表意义。本文简要阐述我国ESD的诞生、发展以及面临的问题。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作者:令狐恩强
   目前,ESD已被公认为胃肠道浅表性肿瘤的标准治疗方式,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相比,ESD能实现整块切除,提供准确的病理评估。ESD明确了其食管、胃及结直肠浅表性肿瘤切除的适应证,其长期疗效与外科切除相似的猜想,亦得到临床证实;ESD的相关内镜设备及附件发展迅猛,为其广泛开展提供了安全保障和创新支撑。更为重要的是,ESD是消化内镜创新技术的“桥梁”,其衍生和促生了一系列的创新技术,并正向“更深更广”发展,如在纵隔、腹腔、盆腔等部位的开展,以达到探索原外科疾病的的消化内镜下微创治疗的目的,实现内镜的外科梦。
中国ESD的发展历史
   1994年,Takekoshi等发明了尖端带有陶瓷绝缘头的新型电刀(IT刀),行内镜下大块黏膜切除(IT-EMR)术,标志着ESD时代的诞生。1999年,Gotoda T等首先临床报道了ESD,即使用IT刀黏膜下整块剥离胃大面积早癌。
   与日韩相比,我国内地的ESD起步晚,但发展迅速。2006年,笔者与中山医院周平红教授同期在国内率先开展ESD,上海长海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华西医院、南方医院、西南医院等医院相继开展。2007年底,在李兆申教授的倡议下,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早癌协作组正式成立(张澍田教授任组长),并举办了我国第一届早癌协作组学术大会(2008年,石家庄)。在会上,笔者演示了ESD操作技术,并与周平红、彭贵勇、胡兵、于红刚等教授共同引领我国ESD技术发展。2014年,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先后制定了我国早期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内镜切除规范。2009年5月,笔者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隧道技术切除食管长环周病变,并提出隧道技术的概念,标志着消化内镜隧道技术的诞生。自2011年始,笔者举办了全国消化内镜隧道技术论坛,促进了我国隧道技术的发展,引领我国消化内镜技术迈入世界领先水平。
中国ESD的发展现状
   (1)ESD不断推广,正广泛开展,改变了消化科门诊及住院患者疾病构成。
   据2012年由解放军总医院杨云生教授牵头的我国消化内镜现状调查表明,36.4%的省级医院(16/44)已开展ESD技术。随着学术会议、培训班、ESD图像视频大赛对ESD技术的推广,截至目前,ESD基本已在各省级三甲医院普及开展,并改变了消化门诊,特别是住院患者的疾病谱。
   (2)明确适应证,制定了我国ESD等相关指南规范。
   (3)我国ESD相关研究不断深入,学术影响力不断提高。
   自2006年开始,截至2015年10月,我国内地共发表ESD相关中文文献998篇,文献数量逐年增加,研究内容愈加丰富、深入。这些研究从简单的临床报道、疗效观察等,拓展到复发残留及并发症处理、各方法对比研究及长期随访,新技术、新方法、新拓展,护理麻醉及生物工程等。同期,全球共发表ESD相关SCI文献3002篇,日本发表1322篇,占44%。我国发表254篇,约占8.5%,略高于美国,位居第3位。SCI文献逐年增加,且论文质量高,影响力大:在254篇论文中,Endoscopy 共发表17篇,GIE 共发表13篇。此外,这些论文的引用次数很高,被引总次数达1337次,平均5.42次,其中单篇最高106次,周平红教授的《ESD全层切除胃固有肌层肿物》一文,被引46次。
   (4)ESD向“更广更深”发展,促生“新技术、新概念”。
   E S D 的飞速发展,促生了“新概念”——消化道诊治新模式(2009年由笔者提出),即内镜筛查(发现早癌)-复查评估(明确早癌)-内镜切除-病理评估(随访或补充治疗),改变了传统的消化道肿瘤诊治策略。
   ESD促生或衍生了一系列创新技术,如内镜黏膜下挖除术治疗黏膜下肿物(平滑肌瘤、间质瘤、神经内分泌肿瘤、脂肪瘤等),消化内镜隧道技术(经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物切除术切除消化道大面积早癌,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经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剥离术切除黏膜下肿物等),以及特殊情况下ESD(静脉曲张合并早癌,食管长环周早癌,多源癌,多个黏膜肿物的切除等)。
中国ESD的发展现状
(1)医疗资源分布不均,ESD发展不均衡。
   主要表现为沿海与内地、东部与西部、省级医院与市县级医院发展不均衡。据调查(2012年,杨云生教授),省级、地市级及县级医院能开展ESD技术的比例,分别为36.4%(16/44)、9.9%(9/91)、0(0/34),差距非常明显。
(2)ESD规范操作有待加强,力求高质量ESD。
   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重切除,轻评估;重速度,轻质量;重治疗,轻随访。高质量规划范化的ESD应包括:术前评估规范化,术中切除规范化(准确评估边界,追求整块切除),术后治疗规范化,切除病理处理规范化,治疗随访规范化。2014年,由解放军总医院牵头,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等7家医院共同开展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早期胃癌规范化治疗”目前正在进行,其结果会对我国胃癌ESD操作的规范打下坚实的基础。
(3)ESD培训模式尚未统一规范。
亟需完善ESD学习曲线约30例,据报道,高年资内镜医师(>15年)在行ESD初期,穿孔发生率>20%。目前ESD培训以“学术会议,培训班,短期进修”等形式进行,各单位自行探索,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ESD培训模式。根据我们内镜中心联合平谷动物模拟医院的经验,我们建议以家猪、狗及其离体组织(食管、胃、结肠)为训练模型进行训练,培训流程包括:理论授课-熟悉附件-观摩手术-动物离体模拟训练-动物活体模拟训练-专家考核1-临床操作(专家指导)-专家考核2-独立临床操作。
(4)困难ESD仍需进一步探索研究。
   有些疾病的ESD治疗还存在很大的困难,特别是右半结肠、十二指肠ESD等困难的高风险ESD操作还需进一步探索研究。
(5)鼓励创新,促进内镜研究转化,大力发展民族消化内镜产业。
   随着筛查内镜等技术的普及和消化道诊治新模式的应用,我国消化道早癌发现率逐年提高,未来对ESD的需求将大大增加。但目前我国内镜诊疗设备及附件多依赖进口,大力发展民族消化内镜产业,对降低我国医疗成本、促进我国消化内镜发展和提高我国人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liushiyi@ 来稿邮件主题为:【投稿】医院+科室+姓名
小编微信:choudan110
扫码或保存
邀请好友扫一扫分享给TA或者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第2章_静电防护汇编.ppt 4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350 &&
第2章_静电防护汇编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对于ESD我们应该统一认识,并加以提高 ESD 是 隐 藏 的 敌 人
ESD 是隐藏的敌人 听到 5000V 感觉到 3000V 看到 8000V 电子元件 受损 100-500V Arm产品,安全静电电压是 & 100V !
ESD 如何损害电子产品 大量的静电荷在存在电势差的物体(人或机器)与产品之间快速传递,短时间内产生很大的电流(远远超过产品可以承受的电流)重则损毁电路,造成产品不能使用;轻则使电路过热受到损伤,影响产品的寿命和可靠性。 被ESD损毁的产品 使电子元件受损的潜在缺陷占90%在厂内很难被发现 电子元件即时失效只占10%在厂内可被发现
决定静电产生多少的因素 决定静电产生多少的因素主要有: 1 材料的导电性能:导电材料和静电消耗材料产生比较少的静电,绝缘材料产生很多的静电。 2 环境相对湿度对静电的产生有很大的影响,相对湿度大(空气潮湿)静电产生就少,ESD的
问题就少。反之,相对湿度小ESD的问题就多。
3 ESD地板, ESD安全的鞋(包括太空服)及腕带 的使用对于降低人体产生的静电也是非常
有效的。另外在地板上走动比不走动产生更多的静电。
1 在地 毯上走路 2 穿普通鞋在ESD地板上走路(不使用腕带)
3 穿ESD安全的鞋在ESD地板上(使用腕带 )
4 摩擦绝缘材料
0V 环境相对湿度 10-20%RH
70-90%RH 4000V
ESD 如何损害我们的产品 ESD 损坏的方式
直接的方式
间接的方式 1. 金属(小电阻)接触 带静电的物体接触产品 (HBM) 物体接触带静电的产品 (CDM)
2. 电路 热拔插 带电测试 静电感应 不直接接触
电磁干扰(EMI) 不直接接触 巴顿溶剂公司静电火灾爆炸 日,美国堪萨斯州巴顿溶剂厂发生了爆炸,并引发了大火,大火摧毁了整个油库,火灾中有 40多个规格为3000 到 20000 加仑的储油罐被点燃,事故造成11名居民和消防员接受治疗。巴顿溶剂厂停产。爆炸将储油罐罐顶抛向空中,炸飞130英尺远,片刻,又破坏了两个储油罐,导致这两个罐中成分泄漏。随着火势蔓延,附近储罐中的成分被释放和点燃,一些碎片四溅并击中一个移动房屋和临近的商店。事故造成 6000居民被疏散。爆炸产生的浓烟飘散到空中超过200英尺,数公里外都能看到。 ???(美国化学安全调查委员会)调查发现,这起事故的发生与储油罐中的金属浮动液位计有关。 ??? 巴顿溶剂公司静电火灾爆炸
据分析:这起事故的发生是由于静电火花引起的,静电的产生主要是由于石脑油在经过管线、泵时产生静电,同时,油品在从油罐车中用泵抽取液体到储罐内的过程中,由于有空气进入,产生泡沫和紊流,加剧了油品静电的产生。 ????
处于储油罐油面上方的金属浮动液位计,正常情况下应是接地的。此时,虽然油品带电,但金属液位计不会带电,但随着液位计移动,液位计的浮子与钢尺之间会形成缝隙,这个连接点能够产生轻微的分离、从而使金属浮子处于绝缘状态,产生静电积聚,使带电的金属浮子与接地的钢尺发生静电放电,引燃了储罐内达到爆炸极限的油气蒸气。 ?????
因此,这起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两个金属部分间,浮子与钢尺的静电火花点燃爆炸性混合物引起的。
降 低 成 本
提 高 产 品 质 量
客 户 满 意
增 加 利 润
ESD 防护的好处
四、静电的预防 我们如何控制ESD? Thre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三个基本的控制原理 -- Ground/Bond all conductors ( 为所有导体进行接地处理。注意:人也是导体) -- Control Charges on Nonconductors ( 控制容易产生较多静电绝缘材料) -- Use protective packaging for transit and storage ( 在产品运输和存贮过程中使用ESD防护包装) ESD 控制
Man ( 人 ) + Machine (机 ) +Material (料 )+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您的访问出错了(404错误)
很抱歉,您要访问的页面不存在。
1、请检查您输入的地址是否正确。
进行查找。
3、感谢您使用本站,3秒后自动跳转至网站首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esd风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