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祭拜的动物是什么

不可思议的藏族朝拜
我的图书馆
不可思议的藏族朝拜
馆藏&263458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藏族火塘文化
发布时间: 14:16:37 来源:
【导语】:火,是原始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最初接触到的自然元素之一。同时,火也是人类餐饮烹饪的根本。应该说,有了火,才有了人类的饮食文化。而...
火,是原始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最初接触到的自然元素之一。同时,火也是人类餐饮烹饪的根本。应该说,有了火,才有了人类的饮食文化。而在能够熟练使用火之前,先民们只能过原始的、禽兽一般的生活。所谓&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 正是由于有了对火的掌握,才促进了人类的体制和社会发展,从而最终把人与动物分割开来。自古以来就在青藏高原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并创造了灿烂文化与辉煌历史的藏族先民们,同世界上其他民族一样,也经历了从取火、用火到生火及建造火塘以烹饪饮食的漫长过程。火塘是在房间内利用规制的石料、铁器组合成生火做饭并带有取暖等功能的固定安置的房间与工具的合称。正是因为拥有了火塘而人们开始住进房屋定居生活,最终离开使得部分先民放弃游牧流动生活,进入半农半牧或从事农业的更为先进的生产生活。藏族的火塘一般设立在房屋的第二层中央右边角,面积占房屋的四分之一,是全家人的吃、住、休息、娱乐的地方。作为伴随藏族人民生活活动一生的火塘,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被赋予了保障人类生产和多用途的属性,创造出具有极具民族特色的火塘文化。
火塘的出现,首先是为了满足人们饮食所需,因此,就具有烧水、熬茶、做饭、炒菜的基本功能。火塘多用条形山石嵌成四方形,在山石外沿又镶有一圈四方形的木框。底部同样为一块厚石板。正中则放上中空铁三脚,铁三脚各家的大小不一,可大可小,用于放置锅、壶等炊具。人们就这样使用火塘熬茶、炒菜和做饭,而且聪慧的藏族人民在做好饭菜后,用石板或木板放在三脚架上,将饭菜摆在石板或木板上,这样既有了餐桌也能使饭菜得以保温。如果是在野外放牧或一两天做事,可以用3个石头支起灶,而且把这个临时用的灶同样与家里的火塘一样看待。进入现代社会,火塘里的灶不是三脚架,更不是泥砖炉灶,而是被卫生、干净、整洁的黄铜或铝合金制作的炉灶,或者电器炉所代替。炉灶发生了变化,可火塘的功能仍然没有变化,火塘仍然就是火塘。火塘的第二个功用就是取暖保温。藏区,普遍具有高山严寒、湿重、昼夜温差大等恶劣气候特点,如何让家人在这样严酷的地方生存,热度气温成为重要的条件。当房屋外,天色已黑,寒风呼啸,雪花飞降,滴水成冰。而屋子里却是温暖入春,一家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正围坐在火塘边一边烤火取暖,一边欢声笑语,丝毫不被外面的恶劣天气影响。当深夜来临,全家都在火塘边睡觉,大家在地板上铺上兽皮或毯子当做床单,男左女右,头朝神龛、窗户,脚向火塘,和身而眠,安稳入睡。待外面风雪停止,人们又会起床开始崭新的一天。
火,被古代人类认为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元素,它代表着力量、威能、圣洁,自古受到人类的崇拜。因此,祭祀就是火塘文化中重要的特色之一。当然藏族的火塘祭祀并不是祭祀火神,而是祭祀&灶神&。灶神在百姓家中,是最重要的神祗之一,它掌管了全家的饮食,赐予家庭生活基本便利。百姓或为祈求家庭吃饱穿暖或为感谢神明过去的照顾,都会在特定的日子里对灶神进行祭祀。藏族的灶神也是拥有具体的相貌,只不过一般没有在家中供奉。三桩锅庄就是三座神,百姓们多是以灶台上边为意想中的灶神的神龛,备加恭敬,黄道吉日点个酥油油灯,若熬茶,做饭先要敬灶神,然后再让人吃喝。其它做出的食物在家人享用以前,先要取一点敬灶台,让灶神享用。也有一些地区,是在火塘左侧壁柜的上部作为神龛不仅供奉灶神还供奉其他诸神,因此在需要请神、敬神、许愿、还愿、治病、消灾之时,多在火塘之中,神龛之上进行祭祀活动。这个时候,火塘就成为了进行宗教信仰祭祀活动的场所。
在以前没有电、没有电器的时代,藏区百姓家庭里娱乐方式并不多。当过年过节全家聚会或是有客来访亲戚朋友欢聚的时候,按照传统,大家要围坐在火塘边唱祝酒歌、跳锅庄舞助兴。因为火塘通常比较宽敞,占整个房屋面积的四分之一,这时大家只需按位就坐,手端酒杯,面朝熊熊火塘,即可尽兴高歌,也可离开原位,围绕火塘手舞足蹈翩翩起舞。因此&锅庄舞&就诞生了。一时间,大家围着火塘跳着锅庄,歌声在房中回荡,舞步强烈的踢踏声与木楼被脚踏发出砰砰响声,还有与噼啪的炭火燃烧声交织在一起,将藏族歌舞中那自然而远古的独特韵味,充分的展现出来了。特别是喜事婚嫁期间热烈非凡。火塘就又变成了民族特色浓郁、古朴而粗犷的歌舞厅。
火塘是藏家的客厅,过年过节,请客吃饭,接待亲朋好友都在火塘里。迎接宾客到来之时,主人让客人就坐上位,如果是女客,让客人就坐右边上位。以前客人、主人盘腿就坐在羊皮、狗皮、兽皮垫子上,如今就坐在板凳上垫有毛毯褥子之上,前面是长方桌子,摆满了水果糖果,饭菜佳肴和美酒饮料。特别在佳节喜庆期间,塘火熊熊,满堂客人欢聚一起,享饮青稞美酒举杯高歌,频频举杯互相祝福其乐融融。整个火塘里充满着美味、酒香和客人的欢笑声。火塘还是聚会议事、传承教育的地方。在过去,藏寨之中一般都没有可供专门开会与议事的场所,当大家需要民主议事、调解纠纷的时候,也多在家中火塘边进行。以前有开转转会的习惯,当轮转到某家开会时,这家的主人就要选上好的干柴与硬柴生起大火,无偿提供茶水、饮食。每当漫长冬季到来或是夜幕降临之时,全家人就会集中围坐在火塘边休息、娱乐。这个时候,火塘就成为全家人密切关系、交心聊天,摆龙门阵的地方。同时也是长辈老人向下一代讲述民族兴衰、家族历史,讲授生活常识、行为道德,进行传承教育的好地方。
藏区解放后,火塘的正中墙壁中央挂有毛主席的像,左边角是神龛挂有青稞穗儿等圣物,下边的柜子上摆放有电视机和音响设备。所用炊事用具和其他用具都摆放在火塘在右边的碗柜上,除常用用具外其余全部陈列得整整齐齐。有铜器、铁器、铝合金的茶壶、盆子、水瓢和茶筒等等都擦洗得干干净净摆放在碗柜的上层。下层摆放有茶碗,有木碗、瓷碗、银碗,有龙碗、八宝碗、青瓷碗,以及大小各种茶碗、大小不一的盘子、碟子和各种材质的筷子。筷子有木筷、竹筷、银筷和象牙筷子。火塘下部木柜上摆放有备水的两口太大铜锅,在下方摆放着各种大小不一的铜锅、铁锅、炒菜锅以及各种木桶,菜刀和各种刀具应有尽有,总之炊事用具和其他常用用具擦洗得干净亮堂,在灯光下金光闪闪。现代用具电饭煲、电炒锅、电冰箱、洗衣机来到了火塘,增加了现代文明生活氛围。火塘里所有用具摆放得有规矩而整洁,为此,火塘又成为炊事用具及其他生活常备用具的展览馆。
纵观火塘文化,其实全都是围绕着藏族日常生活而形成的,充分说明了火塘是藏族作息起居的中心地方和民族传统与民族风俗的集中体现处。而正因为其重要性,也形成了对火塘的敬畏,有许多火塘禁忌,成为民族精神,也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一、火塘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饮食来源中心,因此灶里火须常年累月不能熄灭,明火虽然熄了,也得用炭灰捂住以保存火种。
其二、一个火塘代表着家庭的兴衰,所以最忌火塘边生霉菌、灰尘污染、不洁之物存在。那是家道衰亡之征兆,要经常烧香敬神,保持干净清洁,卫生整洁。
其三、因为火的神圣,切忌向火焰喷水,也不准在火堆里随意拨撩,更不准向火塘吐唾沫、抹鼻涕以及烘烤鞋垫、裤衩之类,亦不准从火塘中央跨跃。
其四、火塘里不能燃烧动物的毛发、狗猫粪便、葱蒜一类的植物皮毛。燃料必须干净,一般选用松树、柏树、桦木等柴火,忌用带有棘刺等杂乱的柴火。
其五、火塘不得随意移动,三脚架也不能随便更换,需在黄道吉日才可修补更换。火塘周边座位也有明确,主位、男位、女位,不得任意乱坐,各位其主,原位就坐。
这些功能和禁忌构成的火塘文化,历经千年,依然不衰。如今随着进入21世纪的现代化社会,在党的政策指引下,藏区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物质生活也越来越丰富。现在的火塘里,各种金银铜铁等贵金属打造的餐具器皿和装饰物使得整个火塘显得富丽堂皇。这也充分证明了,虽然房屋结构变了,家具变了,甚至一些生活方式也随着社会发展而在变化着,其变化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但是藏家的火塘文化,这种以火塘为生活中心的文化,在本质上并没有改变,她仍然会伴随着勤劳聪明智慧的藏族人民生活在雪域高原之上。
来源:藏族文化及历史
相关资讯推荐
全站资讯排行
中共甘孜藏族自治州委对外宣传领导小组办公室 蜀ICP备号
技术支持:爱知世元(北京)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藏族“拉则”祭祀文化意蕴解析-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研究室
当前位置:
藏族“拉则”祭祀文化意蕴解析
&:青海民族学院报
“拉则”祭祀仪式在整个藏族聚居区随处可见,它既是藏族山神崇拜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也是远古人们集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生殖崇拜为一体的古老信仰习俗。藏族世代居住在青藏高原,“在西藏,任何一座山峰都被认为有神灵居于其上”。这些神灵既可以造福社会,也可以作恶人间,由此形成了人与神之间的“互惠”关系。所以,人们要定期举行祭祀仪式,以维护正常的人神关系。在所有祭祀山神的仪式中,“拉则”祭祀是最主要的方式。&
“拉则”一词,在藏语中有多种写法,按一般的解释来讲,“拉”为“山顶”,“则”是象雄语,意为“器皿”或“宫殿”,合起来就是“山顶宫殿”,意为位于山顶上的神宫。只因“拉则”的主体是由“箭”组成,有人将其译为“箭丛”、“箭垛”、“插箭台”等。它主要是将“箭”作为“供品”来献祭山神,以求得到山神保护。在藏族民众的思想观念中,“拉则”是地域守护神、阳神、战神、地主神、龙神、年神等神灵所依附或驻锡的宫殿,正如藏文典籍《“拉则”建立仪轨&如愿随意》中所言:“这十三座石堆拉则,就是守护神的宫殿,阳神战神的驻锡地,土地、鲁、年神之依附处”。所以,“拉则”从字面意义和实际内容来看,可解释为“守护神之宫殿”。按传统观念,“拉则”一般设置在山顶、山腰和山根三处,有“借得”、“拉则”,“华卡”之分,国王的“拉则”建在山顶,名为“借得”;富贵人家的建在山腰,名为“拉则”;一般人家的建在山根,名为“华卡”。 &
关于“拉则”之功能,有如下两种说法:第一,象征着该家族的地位。藏族著名学者更登群培认为“拉则”始于赞普时代,松赞干布在红山修建宫殿时,在宫顶插箭做装饰,以后就成为赞普权威的象征和一种宗教习俗;第二,作为路标。有学者认为藏族先民世代居住在辽阔的高原,人烟稀少,外出游牧时为了不致于迷路或分清地界,在重要的山顶、豁口建立“拉则”;也有学者认为,原始社会藏族部落间的掠夺战争频繁,为了使远征他乡的军队在返回途中不致迷路而设置“拉则”,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敬灵的仪式,通过祭祀战死沙场的勇士,使勇士的灵魂能够护佑自己部落的人打败对手。从“拉则”插有大量的羽箭、刀剑等兵器,以及有的“拉则”还代表某个战神的说法来看,的确与古代部落的军事活动有关。“拉则”祭祀实际上是苯教战神崇拜的集中体现。&
关于“拉则”祭祀仪式,据书籍记载,是一位叫“公孜楚吉杰布”的人首创,后经莲花生、阿底峡等大师的逐步发展,不断得以完善。对于公孜楚吉杰布,各家学者有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他是汉地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但是夏日察&扎西坚参等苯教学者认为他是苯教祖师辛饶米沃且的亲授弟子,是苯教“四因乘”的主要结集者之一。他所著的经典至今被佛苯学者奉为圭桌。他创建“拉则”的主要目的是:(插箭敬山仪式)能使教法昌盛、王臣健康长寿、民众子孙满堂,财运旺盛、祛病益寿。另外,每逢新建寺院、佛塔、家园以及从事农耕、出征、供奉“朵玛”仪轨、新婚嫁娶、防雷防雹、闻思佛法等等之时,就要进行插箭献祭活动。 从文化发生学的角度讲,任何一种文化现象的形成,都有其社会根源和历史背景,一般要经历萌芽、成长、发展等阶段。藏族“拉则”祭祀仪式,同样也经历了这样一些过程。&
最初,人们在山顶垒起石堆或其它东西,作为神灵栖身之处,便于祭祀崇拜,后来逐渐地把山顶垒起的石堆誉为山神驻锡地,赋予山神保护一方平安的职责,为了让山神更好地完成护佑任务,人们就献给他与敌人搏斗的锐利武器。而且藏族聚居区的各山神在称谓之前,一般都被冠以“阿尼”二字,“阿尼”意为“爷爷”或“祖父”,是对老年人的尊称。由此看来,祭祀山神又含有祖先崇拜的意蕴。而祖先崇拜又源于父权制社会时的男祖崇拜,在一定意义上与充满血族复仇、部落战争的军事民主制时代密切相关。&
在藏族民众的观念中,“位于上阿里三部、中卫藏四翼和下多康六岗的所有山神,原本都是管理氏族部落的勇武善战者、为民造福者,或是民族生产生活的组织者,由于生前为民做过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伟绩,就成为政治、文化英雄,享有极大权威,自然受人服从、敬畏、称赞和仰慕。因而死后其灵魂被视为有别于他人的神性。这种祖先崇拜随着宗教的演变和阶级的分化,‘从个人、家庭、氏族的保护神上升为地缘国家的保护神,走向更高的天神崇拜”'。&
为了缅怀部落领袖、血亲长辈们生前对本部落作出的功绩,更为了祈求先辈们的灵魂能够继续保佑本氏族、本部落,人们便把先辈们生前用过的弓箭、长矛、刀剑等武器供奉在他们的依附处,祈求得到他们的守护,同时鼓舞其子孙们勇往直前。在众多的武器当中,把“箭”作为供奉山神的首选武器,是藏族古代游牧文化的典型特征之一。同时,它又与藏族先民视弓箭为英雄的符号、神灵的依附物有着密切联系。巍峨的高山本身就颇具神秘力量,进而再加上具有相当威慑力的箭丛,使无形的神灵拥有了锐利的武器,这样山神就变成了无所畏惧、战无不胜的战神,从而成为护佑各自区域内部落的守护神。有些传说认为,某个山神是某一部落头人的灵魂,或者某个山神是部落英雄的灵魂,或者山神是有名望的人的转世等等。&
藏族的“拉则”插箭献祭由地下和地上两部分组成,地下部分主要是埋藏一些宝物,包括在所挖的坑内中央竖一截木桩,称为“命木”,上缚白羊毛绳。在“命木”的周围放置内装有粮食、金银、珠宝之类的宝瓶、兵器等物。地上部分垒有石头,再插上柏木、桦木、竹子及木制的刀箭,上系白羊毛、哈达、经蟠等。 &
版权所有: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十二生肖最漂亮的动物是什么
十二生肖最漂亮的动物是什么
09-02-13 &匿名提问
都喜欢看的h站地址&&啪啪啪&&高清哦&=====》&&&&&&&&&&&&&&&&&&&&<&&&&&&各种类型都有&不要太上瘾!&手机也可以看滴!&&&你懂的!&&&f尀sw刘46闊f寊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关于十二生肖的记载,现有文献资料中,以《诗经》为最早。《诗经·小雅·吉日》里有 :“吉日庚午,即差我马”八个字,意思是庚午吉日时辰好,是跃马出猎的好日子,这是将午与马相对应的例子。可见在春秋前后,地支与十二种动物的对应关系已经确立并流传。 1975年,在湖北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墓出土的竹简,进一步证明十二生肖在春秋前后已存在 。出土竹简的《日书》甲种有一章标题为《盗者》,其内容为占卜盗者相貌特征,其中记载 有:“子,鼠也,盗者兑口希须,……丑,牛也,盗者大鼻长颈,……寅,虎也,盗者状,希须 ,面有黑焉。卯,兔也,盗者大面头。辰,〔原文脱漏〕盗者男子,青赤色……巳,虫也 ,盗者长而黑蛇目。午,鹿也,盗者长颈小哘,其身不全。……未,马也,盗者长须耳。申,环也,盗者圆面……”  上面说到&未,马也,盗者长须耳&,是不是对应错了?按照地支与十二生肖的顺序,未应该对应羊吧?  《日书》中所记十二生肖大体近似于现在流行说法。据考证,睡虎地十一号墓下葬于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因此十二生肖的产生至少可以追溯到秦以前的春秋时期。学者们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在我国发现的关于十二生肖的最早而又较系统的记载。   和今天流行的十二生肖说法完全一致的是东汉王充的记载,王充《论衡·物势》载: “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 卯,兔也。……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巳,蛇也。申,猴也。”   以上文字中,十二生肖动物谈到了十一种,唯独缺了辰龙。该书《言毒篇》说: “辰为龙,巳为蛇。辰、巳之位在东南。”   如此,十二生肖便齐了,且与现今流行的十二生肖配属完全相同,这的确算是古文献中关于生肖的较早的最完备的记载。  到了南北朝,生肖已普遍使用,南朝《南齐书·五行志》中已经有具体的按人的出生年份称属某种动物的记载。南朝·陈·诗人沈炯,曾创作了一首十二属相诗,其言曰:  “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   虎哺坐空谷,兔月向窗开。   龙隰远青翠,蛇柳近徘徊。   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   猴栗羞芳果,鸡砧引清杯。   狗其怀物外,猪蠡窅悠哉。”   这首十二属相诗明显是按十二地支所配动物的顺序写成的,说明当时十二生肖已为人们所十分熟悉。  从以上文献记载可以明确生肖文化的源头在中国。依据生肖外来说的观点,生肖是汉代由中东传入中国,与佛教传入时间差不多,我们从以上文献中已证明早在春秋时期我国便有有关生肖的记载(《日书》、《诗经》),说明生肖的产生以及生肖与地支的相配是早在汉以前就产生了的,因此可以肯定生肖是产生于我国本土的一种古老文化。那么生肖的由来究竟是怎样的呢?古人为什么选择了这十二种动物呢?这个问题历来受到学者的关注,做出了种种解释。  部分学者认为生肖起源于原始时代的动物崇拜,中国科技大学张秉伦先生便持这一观点。他认为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认识自然能力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对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产生一种依赖感(如马、羊、牛、鸡、犬等),对危害自身安全的动物产生一种恐 惧感(如虎、蛇),对一些超过人类的动物器官功能产生崇敬感(如狗的嗅觉等),导致产生对动物的崇拜。十二种生肖动物便是人们在动物崇拜的原始信仰影响下产生的用来纪年、纪月的兽历。   原始人的动物崇拜还表现在傩舞等原始舞蹈上,傩大约产生于周代前后,大傩仪式中的主角是方相氏和十二神兽。驱傩舞蹈选中十二兽,是原始人对动物崇敬心理的表现。大傩仪式上选中的十二兽(或十二神)是为照应一年十二个月份,以求月月平安,驱除四方疫鬼,照应十二个方位的。对十二个方位的照应当然牵涉到十二支,于是与十二生肖挂钩,在驱傩仪式中的十二属相被派上逢凶化吉的用场。由此可以看出十二神兽、十二生肖是一脉相承的,他们共同的来源都是原始动物崇拜。  民族学家刘尧汉先生认为十二生肖与彝族“十二兽”纪日及“十月历”法有关。居住于四川大凉山地区的彝族,有以十二兽纪日的历法,他们以十二种动物纪日,今日为鼠日,明日为牛日,以此类推三轮为一个月,计三十六天,一个月三十六天,一年便为十个月,这就是后来的“十月历”法。刘尧汉先生认为以十二属相纪日的十月历法产生于夏禹时代,(参见刘尧汉著《彝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文集》)与原始的图腾崇拜有关,汉族十二生肖是受“十月历法”的影响,彝族十二兽历后来发展为十二生肖。  讲生肖的渊源,必然要将生肖与天干地支联系在一起。近代在安阳殷墟出土的我国现存年代最久远的干支表,说明在殷商时代干支纪日已娴熟自如。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干支的功能逐渐多样化,它作为充当时间单位的标号,一方面扩大了,用于纪年;一方面缩小了,用于纪时(一日的十二个时辰)。根据历史记载及研究证明,生肖是继“干支纪年法”创立后才出现的 ,十二种动物是对十二地支的一一对应,以动物作地支标志。哪年出生的人就有哪年的地支所配属的动物,由此以十二种动物用来纪年、纪日和计算每一个人的属相。从中可以看出,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是密不可分的。很久以来有学者发现十二支的古字里隐含着生肖的信息,他们将十二支与十二生肖古字相比较,发现十二支的古字形与十二种动物有一些联系。细致观察可以发现其中确有大同小异之处。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即讲到“巳”字为蛇的象形,同样的还有“亥”、“豕”。近人还考证甲骨文、金文中地支字与生肖字有相近之处,令人猜想,十二支是否就是十二生肖动物的象形字,由于十二支子丑寅卯容易记混,民间便用十二种动物代替,以动物来借代序数符号,与地支相配,成为纪年的符号系统。虽然以上猜想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细想一下便可以作出判断,十二支不可能是十二种动物的象形字,因为前面已经讲到十二支在殷商时已娴熟使用,而生肖是春秋时期才产生的,二者是不同源的。倘若在造字之时,地支便与生肖有关的话,生肖岂不是与地支同时产生了吗?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生肖的产生晚于十二地支,但与十二地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肖是对十二地支的附会,至于选择了十二种动物作为代替十二地支的符号,又源于古人的动物崇拜心理。[编辑本段]生肖的选择与排列  汉族生肖中的十二种动物的选择并不复杂,它与汉族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相接近的,是可以猜测的。在十二种生肖动物,大致可将其分为三类:一类是已被驯化的“六畜”,即牛、羊、马、猪、狗、鸡,它们是人类为了经济或其它目的而驯养的,占十二种动物的一半。“六畜”在中国的农业文化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六畜兴旺”代表着家族人丁兴旺、吉祥美好。春节时人们一般都会提“六畜兴旺”,因此这六畜成为生肖是有其必然性的。第二类是野生动物中为人们所熟知的,与人的日常、社会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动物,它们是虎、兔、猴、鼠、蛇,其中有为人们所敬畏的介入人类生活的,如虎、蛇;也有为人们所厌恶、忌讳,却依赖人类生存的鼠类;更有人们所喜爱的,如兔、猴。第三类是中国人传统的象征性的吉祥物——龙,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集许多动物的特性于一体的“人造物”,是人们想象中的“灵物”。龙代表富贵吉祥,是最具象征色彩的吉祥动物,因此生肖中更少不了龙的位置。  十二生肖缘何无猫?    自古以来,人们对十二生肖缘何无猫众说纷纭,包括以上故事以及“猫捉老鼠”的故事在内,不一而足,但皆不足深信。  为什么猫不能上榜?其实真正的原因是中国古时无猫。猫原产于埃及,猫何时传入中国已不可考。民间传说则是系唐三藏从印度带回,但猫传入中国绝不会这麼晚。古时文人称猫为“狸奴”,如李商隐——“鸳鸯瓦上狸奴睡”,所以猫传入中国应该是更早的事。现在一说到为什么十二属相没有猫,就用民间故事来解释。其实在猫传入中国以前,中国就有了十二生肖。所以十二生肖没有猫,一点也不奇怪。依照动物学的分类,老虎属于哺乳动物、食肉类、猫科。虎和猫,其实是“本家”之亲。有了老虎代表,猫咪在十二生肖“大会”里,已不愁没有“发言权”,亦勉堪自慰了。  从以上可以看出生肖动物的选择并不是随意的,而是有一定的涵义,人们所选择的动物都是出于不同的角度,并带有一定意义。   那么这十二种动物又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呢?前面说到,生肖产生于远古动物崇拜,图腾崇拜的氛围之中,人们仅是用动物来借代序数符号与地支相配,为什么选择这十二种动物,谁先谁后,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排列并没有定论,由于生肖是产生于远古的古老文化,因时间的久远人们已将排列的初衷丢失了,今人的传说故事等只是对它的附会,只能依赖于传说和想象。关于生肖排列问题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解释。  一是民间传说故事中的生肖排列。  汉族民间故事说:当年轩辕黄帝要选十二动物担任宫廷卫士,猫托老鼠报名,老鼠给忘了,结果猫没有选上,从此与鼠结下冤家。大象也来参赛,被老鼠钻进鼻子,给赶跑了,其余的动物,原本推牛为首,老鼠却窜到牛背上,猪也跟着起哄 ,于是老鼠排第一,猪排最后。虎和龙不服,被封为山中之王和海中之王,排在鼠和牛的后面。兔子又不服,和龙赛跑,结果排在了龙的前面。狗又不平,一气之下咬了兔子,为此被罚在了倒数第二。蛇、马、羊、猴、鸡也经过一番较量,一一排定了位置,最后形成了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的顺序。传说故事虽不是对问题的科学解释 ,但它却体现了人们希望对十二生肖的选择做出解释的愿望。  二是中国古代学者从古代昼夜十二时辰的角度解说地支和肖兽的配属关系。  黑天苟地,混沌一片,鼠,时近夜半之际出来活动,将天地间的混沌状态咬出缝隙,“鼠咬天开”,所以子属鼠。天开之后,接着要辟地,“地辟于丑”,牛耕田,该是辟地之物,所以以丑属牛。寅时是人出生之时,有生必有死,置人于死地莫过于猛虎,寅,又有敬畏之义,所以寅属虎。 卯时,为日出之象,太阳本应离卦,离卦象火,内中所含阴爻,为太阳即月亮之精玉 兔,这样,卯便属兔了。辰,三月的卦象,此时正值群龙行雨的时节。辰自然就属了龙。巳 ,四月的卦象,值此之时,春草茂盛,正是蛇的好日子,如鱼儿得水一般。另外,巳时为上午,这时候蛇正归洞,因此,巳属蛇。午,下午之时,阳气达到极端,阴气正在萌生。马这种动物,驰骋奔跑,四蹄腾空,但又不时踏地。腾空为阳,踏地为阴,马在阴阳之间跃进, 所以成了午的属相。羊,午后吃草为最佳时辰,容易上膘,此时为未时,故未属羊。未之后申时,是日近西山猿猴啼的时辰,并且猴子喜欢在此时伸臂跳跃,故而猴配申。酉为月亮出 现之时,月亮属水,应着坎卦。坎卦,其上下阴爻,而中间的阳爻代表太阳金乌之精。因 此,酉属鸡。夜幕降临,是为戌时。狗正是守夜的家畜,也就与之结为戌狗。接着亥时到, 天地间又浸入混沌一片的状态,如同果实包裹着果核那样,亥时夜里覆盖着世间万物。猪是只知道吃的混混沌沌的生物,故此猪成了亥的属相。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持此观点。   三是按中国人信阴阳的观念,将十二种动物分为阴阳两类,动物的阴与阳是按动物足趾的奇偶参差排定的。  动物的前后左右足趾数一般是相同的,而鼠独是前足四,后足五,奇偶同体 ,物以稀为贵,当然排在第一,其后是牛,四趾(偶);虎,五趾(奇);兔,四趾(偶);龙, 五趾(奇);蛇,无趾(同偶);马,一趾(奇);羊,四趾(偶);猴,五趾(奇);鸡,四趾(偶) ;狗,五趾(奇);猪,四趾(偶)。持这种说法的是宋人洪巽,明代学者郎瑛在其基础上进行 了归类,在其所著的《七修类稿·十二生肖》中提出“地支在下”,因此别阴阳当看足趾数目。鼠前是四爪,偶数为阴,后足五爪,奇数为阳。子时的前半部分为昨夜之阴,后半部 分为今日之阳,正好用鼠来象征子。牛、羊、猪蹄分,鸡四爪,再加上兔缺唇且四爪,蛇舌分,六者均应合偶数,属阴,占了六项地支。虎五爪,猴、狗也五爪,马蹄圆而不分,六者均为奇数,属阳,连同属阳的鼠,占了另外六项地支。郎瑛的归类法,是借洪巽的分类法, 二者大同小异。  以上三种解释分别从不同角度来解释生肖的排列,民间有关生肖动物排列的传说故事非常丰富,这些传说故事的流传一方面丰富了生肖的内容,另一方面又促进了生肖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将十二种生肖动物分为阴阳两类,将其纳入中国人五行信仰的观念之中,目的是将属相与人生仪礼相关连,将阴阳、五行与生肖对应起来,从而解释其它有关的人生文化现象。[编辑本段]中国人的生肖信仰  生肖本是用于纪年的一套符号,是古代天文历法的一部分,后来成为了普遍被人们认同的生肖历法。中国古代哲学观是“天人合一”、“阴阳五行为宇宙之本”,认为阴阳五行决定了世间万物的生存与发展,他们认为,日月是阴阳之源,金、木、水、火、土五行是万物之本,合为七曜〖ZW(〗日、月、星辰为曜,日、月、金、木、水、火、土五星合称七曜,旧时分别用来称一个星期的七天,日曜日是星期日,月曜日为星期一,其余依次类推。主宰一切,而十二生肖分置于天,以纪十二辰,以七曜统之,因此十二生肖便被阴阳五行观念所浸染,成为民间宗教信仰的一部分。   自生肖观念在民间出现以后,它随着算命术的盛行在民间流传不衰,民间迷信认为,五行中的每一种要素都是相互制约的,对人的一生会产生重大影响。人们可以利用不同的五行要素来协调,使自己的生活及所从事的工作能顺心如意。民间把生肖动物列为阴阳两类,与五行相对应,从而生成一套生肖决定命运的算命术。同时民间还认为生肖属相与人的性格也有着某种关系,即使同一属相的人,由于出生的时辰不同,性格、命运也会各异。? 生肖信仰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中国人本命年的观念。汉民族的本命年是按照十二生肖循环往复推出来的,它与十二生肖紧密相连。一个人出生的那年是农历什么年,那么以后每到这一属相年便是此人的本命年,由于十二生肖的循环往复,每过12年,人们就要遇到自己的本命年,这样依次推出,人生本命年为12岁、24岁、36岁、48岁、60岁……。民间认为本命年为凶年,需要趋吉避凶,消灾免祸。汉族北方各地每到本命年时,不论大人小孩都要买红腰带系上,称为“扎红”,小孩还要穿红背心、红裤衩,认为这样才能趋吉避凶、消灾免祸。 这种习俗到今天仍在各地流行,每逢春节,市场上到处有出售“吉祥带”“吉祥结”的红黄绸带,本命年的人们将之系在腰间、手腕上,这样便可禳解灾祸、化凶为吉。我国许多民族都很重视老人的60岁生日,称为“花甲”,花甲为一生中第6个本命年,也是干支纪年的一个轮回,须好好庆祝,以此寄托人们企求长寿、健康、吉祥的愿望。   道教是在我国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教,创始于东汉时期,流传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道教以阴阳五行为其核心教义,在阴阳五行观念的作用下,道教与天干、地支、十二生肖等产生了天然的亲近关系。北京著名的道观白云观中有元辰殿,元辰殿又名“六十甲子殿”,为信徒向本命元辰之神祈福的殿堂。本人出生年称为本命元辰,旧时习俗礼拜本命元辰之星宿神 ,祈求吉祥如意,名为“顺星”。元辰殿即是礼拜本命元辰星宿神的地方,殿内现存有六十甲子神像,他们分别为:甲子太岁金辨大将军、乙丑太岁陈材大将军、丙寅太岁耿章大将军、丁卯太岁沈兴大将军、戊辰太岁赵达大将军、己巳太岁郭灿大将军、庚午太岁王济大将军、辛未太岁李素大将军、壬申太岁刘旺大将军、癸酉太岁康志大将军、甲戌太岁施广大将军、乙亥太岁任保大将军、丙子太岁郭嘉大将军、丁丑太岁汪文大将军、戊寅太岁鲁先大将军、己卯太岁龙仲大将军、庚辰太岁董德大将军、辛巳太岁郑但大将军、壬午太岁陆明大将军、癸 未太岁魏仁大将军、甲申太岁方章大将军、乙酉太岁蒋崇大将军、丙戌太岁白敏大将军、丁亥太岁封济大将军、戊子太岁邹铛大将军、己丑太岁傅佑大将军、庚寅太岁邬桓大将军、辛卯太岁范宁大将军、壬辰太岁彭泰大将军、癸巳太岁徐单大将军、甲午太岁章词大将军、乙未太岁杨仙大将军、丙申太岁管仲大将军、丁酉太岁唐查大将军、戊戌太岁姜武大将军、己亥太岁谢太大将军、庚子太岁卢秘大将军、辛丑太岁杨信大将军、壬寅太岁贺谔大将军、癸 卯太岁皮时大将军、甲辰太岁李诚大将军、乙巳太岁吴遂大将军、丙午太岁文哲大将军、丁未太岁缪丙大将军、戊申太岁徐浩大将军、己酉太岁程宝大将军、庚戌太岁儿秘大将军、辛亥太岁叶坚大将军、壬子太岁丘德大将军、癸丑太岁朱得大将军、甲寅太岁张朝大将军、己卯太岁万清大将军、丙辰太岁辛亚大将军、丁巳太岁杨彦大将军、戊午太岁黎卿大将军、己未太岁傅赏将军、庚申太岁毛梓大将军、辛酉太岁石政大将军、壬戌太岁洪充大将军、癸亥太岁虞程大将军。以甲子年为首,六十年内不同年份出生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本命神 。   按照道教教义,修真炼性须致力于本命元辰,除去杂念私心,方能长寿永生。礼拜本命之辰 ,成为一种习俗流传至今,每年正月初七、初八,北京人到白云观元辰殿“祭星”,向各自的本命星辰烧香礼拜,祈求一年平安,即“顺星”,意思是即使碰到不顺利的年份,通过祈祷得至本命神的保护也可转为顺利。其殿中供的以上六十位本命神,均为重彩泥塑,且都是座像,吸收了各自相关生肖的动物形象。六十神像的姓名有的为历史真有的人物,形象则带有明显的生肖标志,如:甲子太岁金岁金辨大将军,鼠相,持桃。   从道教有关本命神、六十甲子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生肖信仰与道教相互溶合的关系,道教信奉老子的“道”,认为“道”无所不在,是一切的开始,天地万物都是由它化生主宰的, 生命自然不例外,生肖与天干地支相配而形成六十甲子的观念是生肖与道教信仰相溶合的表现,人们祭拜本命元辰之神,是为了祈求神灵的保佑,平安如意。从这里可以看出生肖已成为主宰人生命的因素,成为生命信仰的一部分。[编辑本段]各民族的十二生肖  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里,生肖不是汉民族的专利,许多少数民族都使用十二生肖纪年。首先我们来看看各民族十二生肖对照表。   各族十二生肖对照表   桂西彝族   十二兽:龙、凤、马、蚁、人、鸡、狗、猪、雀、牛、虎、蛇。   哀牢山彝族   十二兽:虎、兔、穿山甲、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   川滇黔彝族   十二兽: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海南黎族   十二兽:鸡、狗、猪、鼠、牛、虫、兔、龙、蛇、马、羊、猴。   云南傣族   十二兽:鼠、黄牛、虎、兔、大蛇、蛇、马、山羊、猴、鸡、狗、象。   广西壮族   十二兽: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蒙古族   十二兽: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   新疆维吾尔族   十二兽:鼠、牛、虎、兔、鱼、蛇、马、羊、猴、鸡、狗、猪。   柯尔克孜族   十二兽:鼠、牛、虎、兔、鱼、蛇、马、羊、狐狸、鸡、狗、猪。   上表可以看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如蒙古、壮、部分彝族的十二生肖受汉族影响,与汉族基本一致。但有的民族在接收汉族生肖文化的同时又产生了一些变异,哀牢山彝族同胞在十二生肖系列中,以穿山甲占据了龙的位置;新疆柯尔克孜族十二生肖中以鱼代龙、又以狐狸代猴;海南黎族同胞以十二生肖纪日,其次序以鸡起首,猴煞尾;生活在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以黄牛代替牛,以山羊代羊,亥的属相不是猪而是象。从以上变化中大致可以看出,各民族在选择十二生肖动物时,由于生存环境的不同、物种的不同,选择了最亲近的动物作为生肖动物,从而给生肖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差异。除了在生肖动物选择上的变异外,少数民族还形成各自不同的纪年、纪日方法,同时产生了许多与生肖有关的民俗。   (1)凉山彝族十二生肖   彝族通用十二兽历,也叫十二属相纪历,彝族古代史诗《勒俄特依》和彝族民间都有有关彝族十二属相(兽历)来源的传说。〖ZW(〗参见王昌富《凉山彝族礼俗》〖ZW)〗生活在四川凉山地区的彝族其年、月、日均以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纪。每一兽名各纪一年,共十二年一轮,年代及年龄的计算有一个方便的口诀:“一轮十三,二轮二十五,三轮三十七,四轮四十九,五轮六十一,六轮七十三……”以此类推。凉山彝族纪月也采用十二属相,分别以鼠月、牛月、虎月、兔月、龙月、蛇月、马月、羊月、猴月、鸡月、狗月、猪月纪一年十二个月。每月大月三十天,月小二十九天,月大月小根据上月月亮十五圆还是十六圆来确定 ,十五圆为小月二十九天,十六圆为大月三十天。不过各地所用的首月有别,有的地方以马月为首月,有的地方以羊月为首月,有的地方以猴月为首月。纪日的方法也采用十二兽,十二日为一轮,不受年月(包括闰月)的限制,无限后推,永无终止。   彝族十二属相纪历的历法还被应用到占算命运的民间巫术之中,凉山彝族民间认为人与木、火、土、铁、水五种元素关系密切,人只能与之和谐相处,才是天赋的命运。人的命运都处于五种元素与“公”“母”配合而成的十种命运之中,即“木公”、“木母”、“火公”、“火母”、“土公”、“土母”、“铁公”、“铁母”、“水公”、“水母”的和谐称为“ 特补特莫”,“特”为和谐之意,“补”为阳,“莫”为阴,认为以上十种命运是和谐的阴 阳配属。此外还将十种命运与十二属相相配,形成“纪年周期表”,以六十年一轮的纪年 周期表来占算人的命运。   彝族十二属相还用于婚姻方面,彝族在择偶与订婚时极重视民族、等级等条件,除此之外,男女双方生辰是否相合也很重要,民间口诀有:“兔猪羊相随,牛蛇鸡相伴,狗马虎相合,猴龙鼠相和。”合乎上述口诀者为相合,不合也不十分严格,最忌属虎者与属鸡、羊者配,讳其“虎来吃鸡羊”。   (2)傣族十二生肖   据张公谨先生的观点,大约在汉朝汉族的干支纪时法就逐步传入傣族地区,这种干支纪时法一直沿用至今(参见张公谨《傣族文化》,吉林教育出版社1986年出版。)至今仍是傣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方法与农历一样,就是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互搭配得六十甲子,以这六十个数来纪年、纪日,同时还单用十二地支纪月。大概在干支传入傣族地区后不久,汉族的十二生肖也随 之传了进来,傣族中各地十二生肖稍有不同,德宏地区与汉族完全相同,西双版纳则改“猪 ”为“象”,龙为“大蛇”或“蛟”,稍有不同。傣族使用的十二生肖分别为鼠、牛、虎、 兔、大蛇、蛇、马、羊、猴、鸡、狗、象。   西双版纳等地,十二生肖与地支相配,不仅用来纪年,还用来纪月和纪日,如子年鼠骨 〖ZW(〗傣历中“骨”为年,“血”为月,“皮”为日。〖ZW)〗、丑年黄牛骨、寅年虎骨;四月兔血、六月小蛇血、七月马血;申日猴皮、酉日鸡皮等等……。可见汉族农历中的十二生肖在吸收到傣历中之后 ,其使用范围比之农历更为广泛。   (3)藏族十二生肖   传统观念认为藏族的生肖纪年法是公元七世纪时由唐文成公主出嫁松赞干布带去的。藏族的生肖纪年,六十年为一甲子,藏语称“回登”,为木鼠之意,藏族六十甲子便从木鼠年开始 ,相当于汉族的甲子年。藏历生肖纪年具有将阴阳、五行、肖兽融合一体的特点,因此有“ 阴火兔年”、“阳土龙年”、“阳金猴年”之类的叫法。   藏历生肖纪年与阴阳、五行的具体配合与十天干有对应关系,以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己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以上五对,每对中前者为阳,后者为阴。藏历纪年虽没有明确标明天干地支,但隐含着干支的顺序。另外藏历中还以男女代替阴阳,如阴金牛年又叫女金牛年,阳水虎年,又叫男水虎年。   (4)纳西族十二生肖   纳西族是居住于云南省境内的少数民族,是古代羌人的一支。纳西族也以生肖纪日,方法独特,配以方位。他们将一年十二个月分为大月小月,每月30天,单月第一天为猴日,按猴、鸡、狗、猪、鼠、牛、虎、兔、龙、蛇、马、羊顺序,排至单月的第29天为鼠日;进入双月 ,双月第一天隔过牛日,定为虎日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首十二属相诗明显是按十二地支所配动物的顺序写成的,说明当时十二生肖已为人们所十分熟悉。  从以上文献记载可以明确生肖文化的源头在中国。依据生肖外来说的观点,生肖是汉代由中东传入中国,与佛教传入时间差不多,我们从以上文献中已证明早在春秋时期我国便有有关生肖的记载(《日书》、《诗经》),说明生肖的产生以及生肖与地支的相配是早在汉以前就产生了的,因此可以肯定生肖是产生于我国本土的一种古老文化。那么生肖的由来究竟是怎样的呢?古人为什么选择了这十二种动物呢?这个问题历来受到学者的关注,做出了种种解释。  部分学者认为生肖起源于原始时代的动物崇拜,中国科技大学张秉伦先生便持这一观点。他认为在原始社会生产力低下、认识自然能力极其有限的情况下,对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动物产生一种依赖感(如马、羊、牛、鸡、犬等),对危害自身安全的动物产生一种恐 惧感(如虎、蛇),对一些超过人类的动物器官功能产生崇敬感(如狗的嗅觉等),导致产生对动物的崇拜。十二种生肖动物便是人们在动物崇拜的原始信仰影响下产生的用来纪年、纪月的兽历。   原始人的动物崇拜还表现在傩舞等原始舞蹈上,傩大约产生于周代前后,大傩仪式中的主角是方相氏和十二神兽。驱傩舞蹈选中十二兽,是原始人对动物崇敬心理的表现。大傩仪式上选中的十二兽(或十二神)是为照应一年十二个月份,以求月月平安,驱除四方疫鬼,照应十二个方位的。对十二个方位的照应当然牵涉到十二支,于是与十二生肖挂钩,在驱傩仪式中的十二属相被派上逢凶化吉的用场。由此可以看出十二神兽、十二生肖是一脉相承的,他们共同的来源都是原始动物崇拜。  民族学家刘尧汉先生认为十二生肖与彝族“十二兽”纪日及“十月历”法有关。居住于四川大凉山地区的彝族,有以十二兽纪日的历法,他们以十二种动物纪日,今日为鼠日,明日为牛日,以此类推三轮为一个月,计三十六天,一个月三十六天,一年便为十个月,这就是后来的“十月历”法。刘尧汉先生认为以十二属相纪日的十月历法产生于夏禹时代,(参见刘尧汉著《彝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文集》)与原始的图腾崇拜有关,汉族十二生肖是受“十月历法”的影响,彝族十二兽历后来发展为十二生肖。  讲生肖的渊源,必然要将生肖与天干地支联系在一起。近代在安阳殷墟出土的我国现存年代最久远的干支表,说明在殷商时代干支纪日已娴熟自如。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干支的功能逐渐多样化,它作为充当时间单位的标号,一方面扩大了,用于纪年;一方面缩小了,用于纪时(一日的十二个时辰)。根据历史记载及研究证明,生肖是继“干支纪年法”创立后才出现的 ,十二种动物是对十二地支的一一对应,以动物作地支标志。哪年出生的人就有哪年的地支所配属的动物,由此以十二种动物用来纪年、纪日和计算每一个人的属相。从中可以看出,十二生肖与十二地支是密不可分的。很久以来有学者发现十二支的古字里隐含着生肖的信息,他们将十二支与十二生肖古字相比较,发现十二支的古字形与十二种动物有一些联系。细致观察可以发现其中确有大同小异之处。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即讲到“巳”字为蛇的象形,同样的还有“亥”、“豕”。近人还考证甲骨文、金文中地支字与生肖字有相近之处,令人猜想,十二支是否就是十二生肖动物的象形字,由于十二支子丑寅卯容易记混,民间便用十二种动物代替,以动物来借代序数符号,与地支相配,成为纪年的符号系统。虽然以上猜想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细想一下便可以作出判断,十二支不可能是十二种动物的象形字,因为前面已经讲到十二支在殷商时已娴熟使用,而生肖是春秋时期才产生的,二者是不同源的。倘若在造字之时,地支便与生肖有关的话,生肖岂不是与地支同时产生了吗?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生肖的产生晚于十二地支,但与十二地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生肖是对十二地支的附会,至于选择了十二种动物作为代替十二地支的符号,又源于古人的动物崇拜心理。[编辑本段]生肖的选择与排列  汉族生肖中的十二种动物的选择并不复杂,它与汉族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相接近的,是可以猜测的。在十二种生肖动物,大致可将其分为三类:一类是已被驯化的“六畜”,即牛、羊、马、猪、狗、鸡,它们是人类为了经济或其它目的而驯养的,占十二种动物的一半。“六畜”在中国的农业文化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六畜兴旺”代表着家族人丁兴旺、吉祥美好。春节时人们一般都会提“六畜兴旺”,因此这六畜成为生肖是有其必然性的。第二类是野生动物中为人们所熟知的,与人的日常、社会生活有着密切关系的动物,它们是虎、兔、猴、鼠、蛇,其中有为人们所敬畏的介入人类生活的,如虎、蛇;也有为人们所厌恶、忌讳,却依赖人类生存的鼠类;更有人们所喜爱的,如兔、猴。第三类是中国人传统的象征性的吉祥物——龙,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集许多动物的特性于一体的“人造物”,是人们想象中的“灵物”。龙代表富贵吉祥,是最具象征色彩的吉祥动物,因此生肖中更少不了龙的位置。  十二生肖缘何无猫?    自古以来,人们对十二生肖缘何无猫众说纷纭,包括以上故事以及“猫捉老鼠”的故事在内,不一而足,但皆不足深信。  为什么猫不能上榜?其实真正的原因是中国古时无猫。猫原产于埃及,猫何时传入中国已不可考。民间传说则是系唐三藏从印度带回,但猫传入中国绝不会这麼晚。古时文人称猫为“狸奴”,如李商隐——“鸳鸯瓦上狸奴睡”,所以猫传入中国应该是更早的事。现在一说到为什么十二属相没有猫,就用民间故事来解释。其实在猫传入中国以前,中国就有了十二生肖。所以十二生肖没有猫,一点也不奇怪。依照动物学的分类,老虎属于哺乳动物、食肉类、猫科。虎和猫,其实是“本家”之亲。有了老虎代表,猫咪在十二生肖“大会”里,已不愁没有“发言权”,亦勉堪自慰了。  从以上可以看出生肖动物的选择并不是随意的,而是有一定的涵义,人们所选择的动物都是出于不同的角度,并带有一定意义。   那么这十二种动物又是按照什么顺序排列的呢?前面说到,生肖产生于远古动物崇拜,图腾崇拜的氛围之中,人们仅是用动物来借代序数符号与地支相配,为什么选择这十二种动物,谁先谁后,按照什么样的顺序排列并没有定论,由于生肖是产生于远古的古老文化,因时间的久远人们已将排列的初衷丢失了,今人的传说故事等只是对它的附会,只能依赖于传说和想象。关于生肖排列问题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解释。  一是民间传说故事中的生肖排列。  汉族民间故事说:当年轩辕黄帝要选十二动物担任宫廷卫士,猫托老鼠报名,老鼠给忘了,结果猫没有选上,从此与鼠结下冤家。大象也来参赛,被老鼠钻进鼻子,给赶跑了,其余的动物,原本推牛为首,老鼠却窜到牛背上,猪也跟着起哄 ,于是老鼠排第一,猪排最后。虎和龙不服,被封为山中之王和海中之王,排在鼠和牛的后面。兔子又不服,和龙赛跑,结果排在了龙的前面。狗又不平,一气之下咬了兔子,为此被罚在了倒数第二。蛇、马、羊、猴、鸡也经过一番较量,一一排定了位置,最后形成了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的顺序。传说故事虽不是对问题的科学解释 ,但它却体现了人们希望对十二生肖的选择做出解释的愿望。  二是中国古代学者从古代昼夜十二时辰的角度解说地支和肖兽的配属关系。  黑天苟地,混沌一片,鼠,时近夜半之际出来活动,将天地间的混沌状态咬出缝隙,“鼠咬天开”,所以子属鼠。天开之后,接着要辟地,“地辟于丑”,牛耕田,该是辟地之物,所以以丑属牛。寅时是人出生之时,有生必有死,置人于死地莫过于猛虎,寅,又有敬畏之义,所以寅属虎。 卯时,为日出之象,太阳本应离卦,离卦象火,内中所含阴爻,为太阳即月亮之精玉 兔,这样,卯便属兔了。辰,三月的卦象,此时正值群龙行雨的时节。辰自然就属了龙。巳 ,四月的卦象,值此之时,春草茂盛,正是蛇的好日子,如鱼儿得水一般。另外,巳时为上午,这时候蛇正归洞,因此,巳属蛇。午,下午之时,阳气达到极端,阴气正在萌生。马这种动物,驰骋奔跑,四蹄腾空,但又不时踏地。腾空为阳,踏地为阴,马在阴阳之间跃进, 所以成了午的属相。羊,午后吃草为最佳时辰,容易上膘,此时为未时,故未属羊。未之后申时,是日近西山猿猴啼的时辰,并且猴子喜欢在此时伸臂跳跃,故而猴配申。酉为月亮出 现之时,月亮属水,应着坎卦。坎卦,其上下阴爻,而中间的阳爻代表太阳金乌之精。因 此,酉属鸡。夜幕降临,是为戌时。狗正是守夜的家畜,也就与之结为戌狗。接着亥时到, 天地间又浸入混沌一片的状态,如同果实包裹着果核那样,亥时夜里覆盖着世间万物。猪是只知道吃的混混沌沌的生物,故此猪成了亥的属相。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持此观点。   三是按中国人信阴阳的观念,将十二种动物分为阴阳两类,动物的阴与阳是按动物足趾的奇偶参差排定的。  动物的前后左右足趾数一般是相同的,而鼠独是前足四,后足五,奇偶同体 ,物以稀为贵,当然排在第一,其后是牛,四趾(偶);虎,五趾(奇);兔,四趾(偶);龙, 五趾(奇);蛇,无趾(同偶);马,一趾(奇);羊,四趾(偶);猴,五趾(奇);鸡,四趾(偶) ;狗,五趾(奇);猪,四趾(偶)。持这种说法的是宋人洪巽,明代学者郎瑛在其基础上进行 了归类,在其所著的《七修类稿·十二生肖》中提出“地支在下”,因此别阴阳当看足趾数目。鼠前是四爪,偶数为阴,后足五爪,奇数为阳。子时的前半部分为昨夜之阴,后半部 分为今日之阳,正好用鼠来象征子。牛、羊、猪蹄分,鸡四爪,再加上兔缺唇且四爪,蛇舌分,六者均应合偶数,属阴,占了六项地支。虎五爪,猴、狗也五爪,马蹄圆而不分,六者均为奇数,属阳,连同属阳的鼠,占了另外六项地支。郎瑛的归类法,是借洪巽的分类法, 二者大同小异。  以上三种解释分别从不同角度来解释生肖的排列,民间有关生肖动物排列的传说故事非常丰富,这些传说故事的流传一方面丰富了生肖的内容,另一方面又促进了生肖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将十二种生肖动物分为阴阳两类,将其纳入中国人五行信仰的观念之中,目的是将属相与人生仪礼相关连,将阴阳、五行与生肖对应起来,从而解释其它有关的人生文化现象。[编辑本段]中国人的生肖信仰  生肖本是用于纪年的一套符号,是古代天文历法的一部分,后来成为了普遍被人们认同的生肖历法。中国古代哲学观是“天人合一”、“阴阳五行为宇宙之本”,认为阴阳五行决定了世间万物的生存与发展,他们认为,日月是阴阳之源,金、木、水、火、土五行是万物之本,合为七曜〖ZW(〗日、月、星辰为曜,日、月、金、木、水、火、土五星合称七曜,旧时分别用来称一个星期的七天,日曜日是星期日,月曜日为星期一,其余依次类推。主宰一切,而十二生肖分置于天,以纪十二辰,以七曜统之,因此十二生肖便被阴阳五行观念所浸染,成为民间宗教信仰的一部分。   自生肖观念在民间出现以后,它随着算命术的盛行在民间流传不衰,民间迷信认为,五行中的每一种要素都是相互制约的,对人的一生会产生重大影响。人们可以利用不同的五行要素来协调,使自己的生活及所从事的工作能顺心如意。民间把生肖动物列为阴阳两类,与五行相对应,从而生成一套生肖决定命运的算命术。同时民间还认为生肖属相与人的性格也有着某种关系,即使同一属相的人,由于出生的时辰不同,性格、命运也会各异。? 生肖信仰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中国人本命年的观念。汉民族的本命年是按照十二生肖循环往复推出来的,它与十二生肖紧密相连。一个人出生的那年是农历什么年,那么以后每到这一属相年便是此人的本命年,由于十二生肖的循环往复,每过12年,人们就要遇到自己的本命年,这样依次推出,人生本命年为12岁、24岁、36岁、48岁、60岁……。民间认为本命年为凶年,需要趋吉避凶,消灾免祸。汉族北方各地每到本命年时,不论大人小孩都要买红腰带系上,称为“扎红”,小孩还要穿红背心、红裤衩,认为这样才能趋吉避凶、消灾免祸。 这种习俗到今天仍在各地流行,每逢春节,市场上到处有出售“吉祥带”“吉祥结”的红黄绸带,本命年的人们将之系在腰间、手腕上,这样便可禳解灾祸、化凶为吉。我国许多民族都很重视老人的60岁生日,称为“花甲”,花甲为一生中第6个本命年,也是干支纪年的一个轮回,须好好庆祝,以此寄托人们企求长寿、健康、吉祥的愿望。   道教是在我国土生土长的本土宗教,创始于东汉时期,流传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道教以阴阳五行为其核心教义,在阴阳五行观念的作用下,道教与天干、地支、十二生肖等产生了天然的亲近关系。北京著名的道观白云观中有元辰殿,元辰殿又名“六十甲子殿”,为信徒向本命元辰之神祈福的殿堂。本人出生年称为本命元辰,旧时习俗礼拜本命元辰之星宿神 ,祈求吉祥如意,名为“顺星”。元辰殿即是礼拜本命元辰星宿神的地方,殿内现存有六十甲子神像,他们分别为:甲子太岁金辨大将军、乙丑太岁陈材大将军、丙寅太岁耿章大将军、丁卯太岁沈兴大将军、戊辰太岁赵达大将军、己巳太岁郭灿大将军、庚午太岁王济大将军、辛未太岁李素大将军、壬申太岁刘旺大将军、癸酉太岁康志大将军、甲戌太岁施广大将军、乙亥太岁任保大将军、丙子太岁郭嘉大将军、丁丑太岁汪文大将军、戊寅太岁鲁先大将军、己卯太岁龙仲大将军、庚辰太岁董德大将军、辛巳太岁郑但大将军、壬午太岁陆明大将军、癸 未太岁魏仁大将军、甲申太岁方章大将军、乙酉太岁蒋崇大将军、丙戌太岁白敏大将军、丁亥太岁封济大将军、戊子太岁邹铛大将军、己丑太岁傅佑大将军、庚寅太岁邬桓大将军、辛卯太岁范宁大将军、壬辰太岁彭泰大将军、癸巳太岁徐单大将军、甲午太岁章词大将军、乙未太岁杨仙大将军、丙申太岁管仲大将军、丁酉太岁唐查大将军、戊戌太岁姜武大将军、己亥太岁谢太大将军、庚子太岁卢秘大将军、辛丑太岁杨信大将军、壬寅太岁贺谔大将军、癸 卯太岁皮时大将军、甲辰太岁李诚大将军、乙巳太岁吴遂大将军、丙午太岁文哲大将军、丁未太岁缪丙大将军、戊申太岁徐浩大将军、己酉太岁程宝大将军、庚戌太岁儿秘大将军、辛亥太岁叶坚大将军、壬子太岁丘德大将军、癸丑太岁朱得大将军、甲寅太岁张朝大将军、己卯太岁万清大将军、丙辰太岁辛亚大将军、丁巳太岁杨彦大将军、戊午太岁黎卿大将军、己未太岁傅赏将军、庚申太岁毛梓大将军、辛酉太岁石政大将军、壬戌太岁洪充大将军、癸亥太岁虞程大将军。以甲子年为首,六十年内不同年份出生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本命神 。   按照道教教义,修真炼性须致力于本命元辰,除去杂念私心,方能长寿永生。礼拜本命之辰 ,成为一种习俗流传至今,每年正月初七、初八,北京人到白云观元辰殿“祭星”,向各自的本命星辰烧香礼拜,祈求一年平安,即“顺星”,意思是即使碰到不顺利的年份,通过祈祷得至本命神的保护也可转为顺利。其殿中供的以上六十位本命神,均为重彩泥塑,且都是座像,吸收了各自相关生肖的动物形象。六十神像的姓名有的为历史真有的人物,形象则带有明显的生肖标志,如:甲子太岁金岁金辨大将军,鼠相,持桃。   从道教有关本命神、六十甲子的内容中我们可以看出生肖信仰与道教相互溶合的关系,道教信奉老子的“道”,认为“道”无所不在,是一切的开始,天地万物都是由它化生主宰的, 生命自然不例外,生肖与天干地支相配而形成六十甲子的观念是生肖与道教信仰相溶合的表现,人们祭拜本命元辰之神,是为了祈求神灵的保佑,平安如意。从这里可以看出生肖已成为主宰人生命的因素,成为生命信仰的一部分。[编辑本段]各民族的十二生肖  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里,生肖不是汉民族的专利,许多少数民族都使用十二生肖纪年。首先我们来看看各民族十二生肖对照表。   各族十二生肖对照表   桂西彝族   十二兽:龙、凤、马、蚁、人、鸡、狗、猪、雀、牛、虎、蛇。   哀牢山彝族   十二兽:虎、兔、穿山甲、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   川滇黔彝族   十二兽: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海南黎族   十二兽:鸡、狗、猪、鼠、牛、虫、兔、龙、蛇、马、羊、猴。   云南傣族   十二兽:鼠、黄牛、虎、兔、大蛇、蛇、马、山羊、猴、鸡、狗、象。   广西壮族   十二兽: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   蒙古族   十二兽: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鼠、牛。   新疆维吾尔族   十二兽:鼠、牛、虎、兔、鱼、蛇、马、羊、猴、鸡、狗、猪。   柯尔克孜族   十二兽:鼠、牛、虎、兔、鱼、蛇、马、羊、狐狸、鸡、狗、猪。   上表可以看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如蒙古、壮、部分彝族的十二生肖受汉族影响,与汉族基本一致。但有的民族在接收汉族生肖文化的同时又产生了一些变异,哀牢山彝族同胞在十二生肖系列中,以穿山甲占据了龙的位置;新疆柯尔克孜族十二生肖中以鱼代龙、又以狐狸代猴;海南黎族同胞以十二生肖纪日,其次序以鸡起首,猴煞尾;生活在西双版纳地区的傣族以黄牛代替牛,以山羊代羊,亥的属相不是猪而是象。从以上变化中大致可以看出,各民族在选择十二生肖动物时,由于生存环境的不同、物种的不同,选择了最亲近的动物作为生肖动物,从而给生肖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差异。除了在生肖动物选择上的变异外,少数民族还形成各自不同的纪年、纪日方法,同时产生了许多与生肖有关的民俗。   (1)凉山彝族十二生肖   彝族通用十二兽历,也叫十二属相纪历,彝族古代史诗《勒俄特依》和彝族民间都有有关彝族十二属相(兽历)来源的传说。〖ZW(〗参见王昌富《凉山彝族礼俗》〖ZW)〗生活在四川凉山地区的彝族其年、月、日均以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纪。每一兽名各纪一年,共十二年一轮,年代及年龄的计算有一个方便的口诀:“一轮十三,二轮二十五,三轮三十七,四轮四十九,五轮六十一,六轮七十三……”以此类推。凉山彝族纪月也采用十二属相,分别以鼠月、牛月、虎月、兔月、龙月、蛇月、马月、羊月、猴月、鸡月、狗月、猪月纪一年十二个月。每月大月三十天,月小二十九天,月大月小根据上月月亮十五圆还是十六圆来确定 ,十五圆为小月二十九天,十六圆为大月三十天。不过各地所用的首月有别,有的地方以马月为首月,有的地方以羊月为首月,有的地方以猴月为首月。纪日的方法也采用十二兽,十二日为一轮,不受年月(包括闰月)的限制,无限后推,永无终止。   彝族十二属相纪历的历法还被应用到占算命运的民间巫术之中,凉山彝族民间认为人与木、火、土、铁、水五种元素关系密切,人只能与之和谐相处,才是天赋的命运。人的命运都处于五种元素与“公”“母”配合而成的十种命运之中,即“木公”、“木母”、“火公”、“火母”、“土公”、“土母”、“铁公”、“铁母”、“水公”、“水母”的和谐称为“ 特补特莫”,“特”为和谐之意,“补”为阳,“莫”为阴,认为以上十种命运是和谐的阴 阳配属。此外还将十种命运与十二属相相配,形成“纪年周期表”,以六十年一轮的纪年 周期表来占算人的命运。   彝族十二属相还用于婚姻方面,彝族在择偶与订婚时极重视民族、等级等条件,除此之外,男女双方生辰是否相合也很重要,民间口诀有:“兔猪羊相随,牛蛇鸡相伴,狗马虎相合,猴龙鼠相和。”合乎上述口诀者为相合,不合也不十分严格,最忌属虎者与属鸡、羊者配,讳其“虎来吃鸡羊”。   (2)傣族十二生肖   据张公谨先生的观点,大约在汉朝汉族的干支纪时法就逐步传入傣族地区,这种干支纪时法一直沿用至今(参见张公谨《傣族文化》,吉林教育出版社1986年出版。)至今仍是傣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方法与农历一样,就是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互搭配得六十甲子,以这六十个数来纪年、纪日,同时还单用十二地支纪月。大概在干支传入傣族地区后不久,汉族的十二生肖也随 之传了进来,傣族中各地十二生肖稍有不同,德宏地区与汉族完全相同,西双版纳则改“猪 ”为“象”,龙为“大蛇”或“蛟”,稍有不同。傣族使用的十二生肖分别为鼠、牛、虎、 兔、大蛇、蛇、马、羊、猴、鸡、狗、象。   西双版纳等地,十二生肖与地支相配,不仅用来纪年,还用来纪月和纪日,如子年鼠骨 〖ZW(〗傣历中“骨”为年,“血”为月,“皮”为日。〖ZW)〗、丑年黄牛骨、寅年虎骨;四月兔血、六月小蛇血、七月马血;申日猴皮、酉日鸡皮等等……。可见汉族农历中的十二生肖在吸收到傣历中之后 ,其使用范围比之农历更为广泛。   (3)藏族十二生肖   传统观念认为藏族的生肖纪年法是公元七世纪时由唐文成公主出嫁松赞干布带去的。藏族的生肖纪年,六十年为一甲子,藏语称“回登”,为木鼠之意,藏族六十甲子便从木鼠年开始 ,相当于汉族的甲子年。藏历生肖纪年具有将阴阳、五行、肖兽融合一体的特点,因此有“ 阴火兔年”、“阳土龙年”、“阳金猴年”之类的叫法。   藏历生肖纪年与阴阳、五行的具体配合与十天干有对应关系,以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己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以上五对,每对中前者为阳,后者为阴。藏历纪年虽没有明确标明天干地支,但隐含着干支的顺序。另外藏历中还以男女代替阴阳,如阴金牛年又叫女金牛年,阳水虎年,又叫男水虎年。   (4)纳西族十二生肖   纳西族是居住于云南省境内的少数民族,是古代羌人的一支。纳西族也以生肖纪日,方法独特,配以方位。他们将一年十二个月分为大月小月,每月30天,单月第一天为猴日,按猴、鸡、狗、猪、鼠、牛、虎、兔、龙、蛇、马、羊顺序,排至单月的第29天为鼠日;进入双月 ,双月第一天隔过牛日,定为虎日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应该是鸡 &#160;我记得在什么里面说过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猴,机灵可爱,还最像人,嘿嘿*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白龙马 &#160;又是龙又是马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也认为是龙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属龙,所以还是觉得龙好,漂亮的话只能选兔子吧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应该是兔.因为有玉兔之称: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藏族的传统节日是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