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阿里巴巴没有技术经理 研发部经理与技术总监经理

百度、腾讯和阿里内部的级别和薪资待遇是什么样的? - 知乎11000被浏览1655429分享邀请回答5.1K22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441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14 个回答被折叠()阿里到底是一家什么公司? : 经理人分享
阿里到底是一家什么公司?
阿里到底是一家什么公司?说实话,这个问题确实很难回答,因为阿里的业务比较多,而市场上关于阿里的声音也确实比较杂,有关话题也比较“高大上”。其实,相对靠谱的解释可以根据官方财报来分析,毕竟,有关钱的东西最能反映公司业务。这次国熙抛砖引玉,不求正解,简单聊聊阿里的财报。最近聊天发现了一个小规律:不懂电商的人说起阿里就是天猫淘宝,略懂一点的就是说流量入口,再懂一点就是平台电商、生态圈,更懂一点就开始喷新零售、线上线下融合了。怎么感觉聊阿里,就好像在读莎士比亚,“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阿里巴巴”?国熙认为,不管是战略,还是运营实操,谁也不敢妄称自己是行业专家。与其高谈阔论瞎扯淡,不如实实在在做一些庖丁解牛般的财报分析。阿里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想必所谓的“业界大拿”也没有办法几句话说得清楚,还不如分析财报来得实在。营收:一家广告公司GMV(交易额)是流水,反映的是公司的市场规模和占有率,而营业收入(Revenue)是实打实的收入,代表市场需求的认可和反馈。从这个角度看,营收更能代表一家公司的业务结构。根据阿里最新财报,16年Q4营收532.48亿元,营收来源为核心电商业务、数字媒体与娱乐、云计算、创新业务等。其中,88%的营收来自于核心电商业务,达到466亿元,几乎占到9成。因此,可以说阿里目前还是一家电商业务为主的公司,云计算、数字媒体与娱乐还处在发展阶段。再来看看核心电商业务都包括什么?分为四个部分:国内电商零售业务:淘宝、天猫、聚划算、闲鱼、村淘等国内电商批发业务:阿里巴巴网国际电商零售业务:天猫国际、全球速卖通、Lazada等国际电商批发业务:阿里巴巴网可以看到,国内电商零售+国内电商批发业务占比整体营收的80%左右,而其中96%的营收来自国内电商零售业务,即来自于淘宝、天猫、聚划算等子业务,占比77%的营收,可以说是阿里大部分的营收来源。阿里电商零售的营收来源主要包括线上市场服务(online marketing services)和交易佣金(commissions on transactions),对于阿里这样的平台型电商来说,其实可以理解为广告费。如此看来,尽管市场上关于阿里的报道特别杂,也挺高大上的,什么国家战略、全球化、国际化等都有。但从营收结构上看,阿里目前还是一家以国内零售业务为主的电商公司,当然也是营收规模很不错的互联网企业。过年4年阿里的国内电商零售业务营收占比,基本保持在75%左右,一般第四季度占比相对高一些,因为这段时间是双11、双12、双旦等电商促销旺季。同时,国内电商零售业务保持35%-40%左右的增速,相比国内电商批发的30%左右、国际电商批发的15%左右都要高一些,处于相比稳定的增长业务。当然,在电商业务里面,增长较快的是国际电商零售业务,Q4季度达到24.5亿元,同比增速288%,这和阿里更加重视跨境电商的一系列举措有很大关系。如此分析看来,国内电商零售是阿里的核心、稳定业务,是阿里的立身之本,这也就可以知道阿里这几年围绕电商零售做的举措,包括移动端、微淘、大品牌等策略,就是为了更好地巩固零售业务,而从财报来看,这样的情况应该还会持续几年时间。阿里的电商零售营收来源基本是天猫和淘宝,阿里最近两个季度并没有公布GMV数据,从16年Q4的财报来看,天猫3290亿元,淘宝5080亿元,那么天猫和淘宝的占比大致是四六开。和营业收入相比,营业费用总额(Total operating expenses)更多代表的是支出层面的。对一家互联网公司来说,营业费用比营业收入来得更重要,因为,这更加能说明业务的稳定性,稳定性决定了盈利能力的持续性。和大多数上市互联网公司一样,阿里营业费用包括营业成本、营销费用、研发费用、管理费用,各个互联网公司在这个项目里都大差不大的。根据最新的阿里季度财报,营业费用总额为325.8亿元,其中营业成本占60%左右,14%的销售成本、14%的研发成本,10%的管理成本、4%的无形资产摊销。其中占大头的是营业成本,包括支付通道费、设备/网站的运营费用、客服及网站运营人工费用、猫超物流费用等,主要还是技术方面的投入。营业成本里面的项目是阿里的核心模块,即保证阿里就算在没有销售的情况下,也能正常运营。翻一翻阿里的财年年报,16年初的时候阿里有3.6万名员工,其中51%、约1.9万人是研发人员。如果把产品研发费用算上,阿里在技术方面占比营业成本大概是70%左右。和京东70%以上人员为物流人员、唯品会80%为物流人员相比,阿里是一家互联网技术公司。当然,和京东不太一样的是,京东是把人工支出统统算入管理费用(General and administrative),阿里则是按照职能算入不同的项目里,比如运营小二的工资算入销售成本、研发人员的工资算入研发费用。再来看看“毛利”,这里加引号,是因为京东、唯品会等自营B2C的营业成本算的是商品的采购成本,而阿里则是网站运营成本,确实不能直观的比较。但从财报角度出发,毛利率和营业利润率可以反映业务的盈利能力。阿里“毛利率”基本维持在65%左右,而京东在15%、唯品会23%左右。营业利润率方面,阿里Q4是39%,唯品会4.9%,京东则为-0.6%。相比较而言,阿里更像一家来钱快的互联网公司,而非苦哈哈赚钱的零售电商。总之,从营业费用上看,阿里是一家互联网技术公司,不管从人员结构,还是业务结构,都是如此。用户规模:一家流量公司相比营收和营业费用,用户规模显得要更加“轻松”一些,因为能比较直观地反映互联网企业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这个方面上,和是否自营关系不大,比的就是市场竞争力。阿里的用户规模在过去的6年的时间里快速增长,增长速率几乎就是中国互联网的普及速率。年活跃买家从11年的0.98亿增长到最新的4.9亿,月活从13年0.91亿增长到最新4.4亿,几乎就是全中国35%的人一年内至少买过一次天猫淘宝的东西,35%的人每个月都得来天猫淘宝逛一次街。比起京东年活2.27亿、唯品会的2750万,阿里在用户规模方面确实超过很多。这也是为什么阿里以前敢谈生态圈,现在敢谈新零售了,毕竟人家流量高亚,扣除年幼的和年长的,中国很大规模的人口都知道天猫、淘宝,一谈互联网,肯定离不开天猫淘宝。当然,阿里也有阿里的烦恼,就是用户增长速度下降得很明显,16年Q4增长区区4百万,同比增速仅有8.8%,而京东一个季度增长2800万,同比增速46.2%,按照这个速度和京东目前的体量级别,2-3年可以超过阿里。没有流量,电商也没有什么存在意义,而人口红利已经过去了,阿里一年已经了4亿多的消费者了,也不太可能做到微信、QQ那样的8亿用户,毕竟社交和消费是两种需求嘛。不过,毕竟阿里毕竟是国内电商的老大,广度不行,挖深度呗,既然人口红利不行,就挖消费升级呗。其实没那么复杂,就是让更多品牌、更多商品能够在天猫淘宝上销售嘛。我们可以看到,阿里的人均消费单价从15年初的171元增长到Q4的241元。电商的销售等于流量x转化率x客单价,既然流量增长慢了,转化率增长要花时间,那提高客单价,也能提高整体销售额。因此,天猫这两年也引入很多国际大品牌,淘宝也增加了企业卖家,品类方面也重点发展汽车、机票、家电、家居等业务。总之,做互联网和电商很现实,有流量就有一切,没流量什么都是扯淡,坐拥如此大的用户规模,阿里不做新零售,不搞生态圈才怪。总结:一家有钱的公司根据Q4财报,阿里经营活动产生净现金流达到374亿元,自由现金流(Free cash flow)341亿元,而京东只有-29.8亿元和-8.1亿元,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没啥别没钱,这点不仅适合烧钱的创业企业,也同样适用于大型互联网公司。有了用户规模,有了稳定的经营模式,剩下的就是要有钱了。有了钱,可以做营销,可以做投资,可以做生态圈,可以搞新零售......啥都能搞!中国电商行业发展起来不过十几年的时间,能够存活下来,并且发展壮大确实容易,京东、阿里、唯品会都值得尊敬。“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是阿里一直以来的口号,深入消费者,更深入行业。和其他企业相比,阿里是把“生意”两个字发挥到了境界,显得更加有智慧,更加聪明,也会拥有更多的朋友,朋友多了,兄弟多了,生意自然就更大了。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
作者:蔡国熙
文章相关知识点
评论&&|&& 条评论
畅阅·猜你喜欢面试(14)
阿里云技术型平台经理电话面试(一)
时长: 30min左右
是一位女的面试官,整个面试氛围轻松自在。通过聊天内容发现,这个部门是阿里云的“业务支撑”团队,如果进的话,更多的是PD的角色,而且是偏向于BI方向。这个团队没有数据分析的老人带,进去之后需要自己利用资源寻求相关帮助完成工作。需要根据客户历史数据信息,或者产品相关的记录信息,做一些数据分析,例如分析产品未来的走向,阿里云在未来需要增加多少服务器等等,主要是对产品的一个支持。所有阿里云的产品都需要经过这个部门,看能不能上线等等。
面试官提了下他们偏向于ERP,这里还有点小困惑~我之后要查一查。
Q1: 自我介绍
1.基本信息
2.教育背景
3.项目经历
PS:由于是技术背景出身,所有的项目都是作为开发人员,所以在谈及项目的时候特别支出自己在项目产品设计、需求分析方面的关注与付出。强调项目都是自己根据问题,进行需求分析、产品设计、功能设计、编码实现。
以下是我回答的内容:
我做过很多项目,学生期间的所有项目都是根据实践课题,进行需求分析、产品设计、功能设计、编码实现。最近做了
两个项目。一个是在骨朵文化传媒做白皮书下载项目,由于这是一个独立的项目,我全权负责后台和部分负责前台的交
互工作。虽然作为开发人员,也参与到了项目需求的一些讨论过程(因为毕竟只有了解了需求、功能,才能进行后台功
能设计与实现),和他们的PM会有一些直接交流。
还有一个项目是我和另外一个同学的创业项目,运动圈的陌生人社交应用。项目中以CTO的身份存在。由于是创业项目,
其实各人员的工作没有明显的只能划分,作为技术人员我在前期更多的参与了用户需求分析和产品的设计,并根据用户
的需求和交互设计,进行了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后台架构设计。
4.沟通协作能力
我在院系担任研究生会副主席,在日常的学生工作当中需要协调和沟通各个部门。PM很多的一部分工作是沟通协调产品
生命周期中的各个环节,所以还是很有能力能够沟通好UI、交互,再以技术背景的优势能够很好的和开发人员沟通。
5.表达对PM的热情
Q2: 你觉得PM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PM主要是统筹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各项工作,沟通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他的角色有点像一个小的CEO,在产品前期,需
要进行需求分析,挖掘用户已知的和隐藏的需求,然后针对用户的问题,从商业和用户的角度出发,进行产品设计,设
计好产品之后,沟通UI和交互设计。在产品开发工程中需要沟通开发部门。产品开发完成后,需要沟通营销等部门。
总是就是在产品生命周期中进行统筹、规划、沟通。
Q3: 你目前的研究内容?
我介绍了自己目前的研究内容是关于时间序列的处理,然后他问我“数据来源”“你怎么预测”“有那些预测方法”,这些都根据实际情况作答。
Q4: 假如其他部门的人向你挑战怎么处理?
首先要看同事向你“挑战”的原因,是处于情绪化的状态,还是由于“领导”压力。如果是情绪化,那么作为一个聆听着,
听他倾诉就好,等他平静后大家好好谈。
如果是由于“领导”压力,那么看看怎么帮助他缓解或解决这个压力,看能不能协调各部门的工作来解决这些问题。
Q5: 产品来源有哪些?
两种。一种是用户为主导的产品,确定核心用户,进行需求分析,从用户需求角度设计产品。
还有一种是技术驱动型的,公司研发了很好的技术,从技术上角度出发,看如何将它转化为产品,然后在市场上引导用
Q6: 你的专业如何帮助到我们的工作?
了解到这个职位偏BI一些后,我讲了自己研究当中的那些方法能够做什么样的分析,给了几个统计值的例子。
Q7: 你做项目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怎样解决?
时间是最大的问题,要在有限的时间里面做完工作、做好工作很具有挑战性。每个人都只有24小时,我从早上6:00到
晚上24:00的时间都规划好了,但是有时候还是不够用。解决方案就是更加努力致力于做事的效率,在有限的时间里面
极致利用时间,高效发挥效率。
Q8: 你期待通过实习获得什么?
(1)作为一个产品小白,期待能够通过暑期实习对这个行业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知道要做些什么,同时从前辈那里学到
(2)提前拿到阿里offer
&&相关文章推荐
* 以上用户言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CSDN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访问:12525次
积分:1410
积分:1410
排名:千里之外
原创:123篇
(9)(99)(7)(17)BAT职级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百度、阿里、腾讯 内部职级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阿里巴巴和腾讯的职级体系与对应的待遇是什么样的? - 知乎2972被浏览454541分享邀请回答3262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14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15 个回答被折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技术研发经理岗位职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