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什么时候提出打造成渝城市群 仁寿

成渝城市群被写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新网
成渝城市群被写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3月16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年)》对外公布,这是我国新型城镇化的路线图。规划中提到培育成渝城市群、将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全面放开等内容。
  在规划的指引下,这些事关重庆经济、民生发展的举措将如何实施?它们又将给每一个重庆人的生活带来什么改变?
  关键词:成渝城市群
  规划:加快培育成渝城市群。这是继2013年全国两会上,重庆代表团提出的《关于将重庆成都城市群建设成为引领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级城市群的建议》全团建议后,国家在文件中首次给予的正面回应。
  继国家批准成渝经济区规划后,去年全国两会上,重庆代表团提交了《关于将重庆成都城市群建设成为引领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级城市群的建议》的全团建议。建议主要内容就是,进一步突出重庆成都城市群作为引领西部地区发展的国家级城市群的战略地位,在此基础上,由国家牵头编制重庆成都城市群发展规划,并制定落实相关配套政策。而此次成渝城市群写入《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对川渝两地的发展究竟有何意义?昨天,重庆社科院长期研究成渝区域经济的专家李勇给出了答案。
  比成渝经济区范围更广
  李勇说,2011年,川渝两地呼吁多年的《成渝经济区规划》已正式出台,但成渝城市群与成渝经济区的总体概念是完全不同的。
  李勇解释,与成渝经济区相比,成渝城市群在范围上涵盖了重庆全域和成都周边;而成渝经济区是区域概念,从范围上来讲,不包括重庆的渝东北地区,也不包含成都中心城区以外的其它地区。“成渝经济区的提出,是着眼于重庆、成都双城带动下,在西部地区打造一个经济增长极;而重庆成都城市群的主要功能则是推动重庆、四川两省市的城镇化。”
  改变我国经济区域版图
  “选择一些发展条件和基础好、人口密集、城镇密布的地区集中展开城镇化建设,形成以一个或多个核心城市为中心,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共同组成的城市群,在城市群范围内,原来独立的城市和另外的城市形成功能互补关系。”李勇说,此次国家制定的《新型城镇化规划》,是通过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在李勇看来,成渝城市群是西部最有活力的城市群,在内陆开放的过程中,通过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打造,被国家纳入新型城镇化规划当中,是顺理成章的事。
  “一旦成渝城市群建成国家级城市群,将改变中国经济区域的版图。”李勇说,目前,城市群在沿海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但在内陆也需要一个增长极,这样才形成在沿海和内陆两个高地。
  “成渝城市群的建设,将带动内陆尤其是西部地区发展。”李勇说,届时,西部不仅是资源输出地,还是产业大区和城市群,这对西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快速途径。
  成渝间打造城市连绵带
  成渝城市群应该如何加快培育?
  在李勇看来,需从多方面来加快成渝城市群培育,首先就是继续完善成渝城市群间各个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近年来,成渝间城市群交通网络已十分紧密,1小时、2小时经济圈的构建,为整体发展打下了基础。”
  其次是在产业和区域分工上互补。李勇打比方说,在产业上,重庆的笔记本产业链非常完整,带动了四川广安、内江等地的配套产业发展。重庆汽车产业发展基础好,成都、资阳也在发展汽车产业,也可以以重庆为龙头,给重庆做配套。
  在区域产业协作的基础上,可以围绕重庆和成都各自的主导产业,发挥周边大中小城市的配套功能。
  三是打造城市连绵带,在重庆、成都两个城市间形成城市连绵带,同步打造围绕两个超大城市周围的卫星城市,做好产业承接。同时,通过产城融合模式,发展新型城镇。(记者 刘敏)
  关键词:生态文明
  我们的发展目标更明确了
  规划: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城镇化发展评价体系,完善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对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
  对于规划中提出取消对生态脆弱贫困县的GDP考核,巫山县委书记何平认为:“这让发展目标更明确了。”何平说,重庆五大功能区域划分战略,考核其实就变了。这和国家的规划,其实是一致的。
  “当然,取消GDP考核并不意味着今后的重点就不是抓发展了。”何平强调,不以GDP论英雄,不是不要经济增长了,而是要绿色GDP、要民生GDP。
  何平说,以前各区县功能定位不清晰,规划区域特色不足,产业同质化的现象明显。巫山县被定位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后,在五大功能区域战略的指导下,坚持差异化、特色发展,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取消GDP考核后,巫山将继续加大生态产业的发展。
  现在,巫山县正在致力打造全市重要生态产品基地、重要特色产业基地、生态文明示范区和旅游历史文化名片。何平介绍,巫山县结合五大功能区域考核体系,已经合理设置考核指标,增强考核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大幅度削减单项考核,仅保留综合考核和极个别的单项考核。重庆晨报记者 刘波
  关键词:农民工医保
  重庆农民工已可享受职工医保待遇
  规划:依法将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允许灵活就业农民工参加当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昨日,市人社局介绍,在重庆,农民工已经与城镇职工一样享受到了基本医疗保险,而且如果要回农村还可转为城乡居民医保,不会中断。
  我市2007年就制定了《重庆市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市级统筹试行办法》。2012年市政府办公厅又发布《关于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并轨有关问题的通知》,取消了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制度,将参加原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的人员全部并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
  也就是说,从日起,重庆范围内进城务工的农村户籍人员在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后,都应按规定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农民工与城镇职工执行完全相同的医疗保险政策。
  此外,我市在2010年12月还出台了《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实现了我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农民工大病医疗保险等三种不同类型的医保关系的跨险种转移。也就是说,由于劳动关系终止或其他原因中止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就业地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关系的农村户籍人员,可凭就业地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出具的参保凭证,向户籍所在地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申请,按当地规定参加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
  我市参保人员在市内跨地区和跨险种转移接续基本医保关系时,原实际缴费年限累加计算,重复缴费部分不得重计。(记者 雍黎)
  关键词:落户政策
  重庆早已放开建制镇落户限制
  规划:逐步使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不仅要放开小城镇落户限制,也要放宽大中城市落户条件。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以合法稳定就业和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等为前置条件,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城区人口50万~100万的城市落户限制,合理放开城区人口100万~300万的大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城区人口300万~500万的大城市落户条件,严格控制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大中城市可设置参加城镇社会保险年限的要求,但最高年限不得超过5年。
  “建制镇落户限制,重庆早已放开。”针对规划中提到的落户问题,綦江区委书记潘毅琴说,2010年重庆就开始实施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很明确:在乡镇入户方面,农民可本着自愿原则就近就地转户。
  这一户籍准入制,主城和远郊区县,梯度是很明显的,属于“有序”和“合理”放开范畴:重庆籍农民凡在主城区务工经商5年以上或购买商品房的,可申请入户主城区;在远郊区县城市务工经商3年以上或购买商品房的,可申请入户该区县城。
  潘毅琴说,目前綦江区制定的新型城镇化规划,时间节点是2016年:到2016年,全区将形成以綦江主城、3个市级中心镇、14个特色小城镇、120个农民新村组成的城镇集群,綦江城市化率将达到63%。这就意味着,未来这3年,綦江将有16万农民进城落户。
  如何让16万农民进城落户后就业,实现家庭经济收入稳定?潘毅琴说,綦江是城市发展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綦江不再是“傻大笨粗”型的传统重工业,它将是附加值高、带动力强、低碳环保的新型工业。而产业工人来自农村人口中的年轻人,他们在成为产业工人之前,需要进行职业教育,为此,目前綦江正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扩大职教的规模。
  潘毅琴说,除了工业经济让落户城市的农村人口变产业工人外。綦江目前发展的城郊型特色高效农业,也将带动大量的入城落户农民就业。(记者 任明勇)
  关键词:城市规划
  规划实施情况纳入离任审计
  规划:保持城市规划权威性、严肃性和连续性,坚持一本规划一张蓝图持之以恒加以落实,防止换一届领导改一次规划。将城市规划实施情况纳入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和离任审计。
  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陈文权教授说,《城镇化发展规划()》一部指导我国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纲领性文件,总结并吸取了国内外城镇化工作的经验教训,指导性强,意义深远。
  “这份文件认真总结了我国近年来城镇化的经验教训,包括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低效,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等。尤其是清醒地意识到城市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和连续性这3点。”陈文权说,一届领导一张蓝图,这在国内是种普遍现象。换领导换蓝图,这种变化其实对一个城市的发展是不利的。
  他说,一些领导干部,在不正确的政绩观影响下,随意改动规划,甚至上马实施一些劳命伤财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完全不根据规划来,不根据老百姓的需要来,不站在群众利益来思考问题。
  陈文权说,规划中提到,将城市规划实施情况纳入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考核和离任审计,这是一个很好的决策。(记者 任明勇)
  成渝城市群包括重庆全域和四川的成都、德阳、绵阳、乐山、眉山、资阳、内江、宜宾、泸州、自贡等11个城市,及所辖的73个县(市)和1636个建制镇,幅员面积18.3万平方千米,截至2011年城镇人口达3868万人。
【编辑:吴涛】
>国内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热门城市:
A - B - C - D - E
F - G - H - I - J
K - L - M - N - P
Q - R - S - T - W
打造成渝城市群 亟待中部崛起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重庆代表团提交全团提案,希望将打造成渝城市群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第四极予以推动。本报在随后推出的大型系列报道《聚焦成渝城市群英会》中提出,打造成渝城市群之关键,在于要在成渝之间,崛起一批有竞争力的中小城市。  然而,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在成渝两大城市之间的渝西川东地区,却存在典型的“中部塌陷”现象。打造成渝城市群,必须重视并着力改变这一现状,要从单靠成渝两极的辐射带动,到在两极中部形成多点多极的战略支撑,走一条“中部崛起”的发展之路。  现状:“不东不西,不是东西”  若是傍晚,从重庆主城驱车往西行,太阳光会径直照射在挡风玻璃上,不偏不倚。一个多小时后,就会到达重庆最西边的一座县城——荣昌。  从荣昌县城再往西,大约30公里,便是川东门户:隆昌。  荣隆二昌,双城之间故事多。  15年前,荣昌人结婚,为买一台彩电,一大早便要坐车到隆昌采购。自古以来,隆昌商贾云集,人气鼎盛。但短短15年后,隆昌人则时常驱车逛荣昌,买衣服或一些小饰品……  1999年,荣昌实现GDP29.68亿元,隆昌为28.34亿元,不相伯仲。而到2012年,荣昌的GDP为229.81亿,隆昌为177.02亿。两地GDP之差,相当于1999年隆昌GDP总量的两倍——河东河西,不外如是。  荣昌得名于明朝洪武年间,取“繁荣昌盛”之意。荣昌人铆足了劲要续写辉煌:2012年,荣昌实现GDP229.81亿元,在全市21个县中排名第二。  单从上述数字判断,这份答卷还算华丽。但与周边相比,荣昌的落寞一览无遗。  2012年,同处渝西地区的江津区、永川区的GDP都超过400亿元,为荣昌的两倍;即便是同为县级的璧山,其锋芒也让荣昌望尘莫及,各类围绕主城配套的IT企业相继落户。  记者调查发现,荣隆二昌的发展越发受制于缺人、缺地、缺能源。  荣昌工业园一位负责人称,3年前某企业与之签约建厂,可时至今日,该项目仍因无地可用而束之高阁。在荣昌板桥工业园区,目前就有超过10家企业在排队等待供地。  即便是已入驻的企业,也有其难处。饲料荣昌公司经理丁一说,当年入驻荣昌时,花费六七十万元建设了高规格的天然气锅炉,但因为用气得不到保障,厂子时常停产。2011年,又不得不经县长特批,新建了一个煤炭锅炉。据估算,当前荣昌工业园区的天然气缺口超过10万立方米/天。  隆昌县发改局局长刘高忠则为县域发展缺乏“生力军”而烦恼。因为配套设施建设滞后和文化生活枯燥,到隆昌的年轻人是“来了一茬,又走了一茬”。他摊开一张地图对记者说,隆昌刚好处于成渝城市群的中心地带。多年前,隆昌曾以此为傲。但慢慢才发现,其骄傲也正是其尴尬所在,“不东不西,不是东西。”  尴尬:合作不易,竞争常在  事实上,荣隆二昌的尴尬并非个案。记者调查发现,川渝两地优势资源相对集中于成都和重庆主城,二者对要素的吸纳能力又远大于其溢出能力;加之两地相距较远,其辐射力不及预期,反而致使两地间的中小城市发展乏力。  这一现象被称为“中部塌陷”——原指中国中部地区,面对东部的繁荣和西部大开发的夹击,出现了发展水平比不上东部,发展速度比不上西部的尴尬。  重庆直辖之后,将目光聚焦三峡库区,先后出台多个扶持政策;与此同时,随着两江新区的设立,主城极化效应进一步凸显。成渝城市群的中间地带——渝西地区,其经济地位江河日下。  2006年,渝西地区录得GDP总额960亿元,占全市的27.5%;到2012年,GDP总额虽达到1910亿元,但在全市占比却下降为16.5%。就荣昌而言,1996年,该县GDP与主城渝中的差距为68亿元;到2012年,这一差距已扩大至536亿元。  隆昌所在的内江市,工业产值曾紧追重庆和成都,曾是国家重点产煤地,又因种植甘蔗和制糖业而享有“甜城”美誉。但如今,隆昌的制糖业和煤炭都没落了,处于产业转型的十字路口。四川省委党校还做过一项研究,隆昌所在的川南城市群平均得分竟为-0.345,是典型的中部塌陷区。  荣隆二昌,出路何方?  多年前,“川渝合作”、“成渝经济区”概念提出。这被荣隆二昌视为难得的机遇:荣昌争当川渝合作桥头堡,隆昌则自称“成渝之心”。  2007年,荣昌发起了“渝西川东八区县经济社会发展协作会”,隆昌率先响应。八区县先后签署了《八区县经济社会发展框架协议》及交通、水利、旅游、环保、卫生等“1+10”合作协议。  荣昌县委政研室主任张发明称,“这是川渝两地县级政府自发建立的跨区域协商合作机制,一度被认为是川渝合作的试验田。”  但在合作的外衣下,竞争却无处不在。荣昌提出重点发展生物制药、机械制造、电子信息和轻纺化工产业;隆昌则称要“进一步改造提升机械汽配、食品医药、纺织服装三大支柱产业,积极培育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  2012年,某电子企业在荣昌考察良久,最终却在隆昌落户。事后荣昌方面才得知,对方给出的地价更低……  “协作会开了五届,从书记会开成了县长会,现在成了秘书长会。”刘高忠说。  出路:中部崛起,多极支撑  协作会的沉沦,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川渝合作之难。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认为,在行政归属不同的当下,只有川渝两地正视并由更高层级的政府机构来牵头实施顶层设计,着力改变中部塌陷,川渝才有进一步合作、做大的可能。  纵观前30年中国区域发展史,其规律不外乎四个字:行政主导。  由于行政级别的不同,不同城市所获得红利、资源差异巨大。城市的发展梯度是,从“省级城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城市—县级城市”。类似荣隆二昌这样的小县城,“被边缘化”不可避免。  十八大提出走“新型城镇化”之路,打造“成渝城市群”正当其时。“成渝城市群”和“成渝经济区”的概念有着本质的不同:“成渝经济区”更多强调极化成渝,带动周边;而“成渝城市群”是一个“多极”的概念,希望能在成渝两地中间,形成更多极点。  “成渝之间呈典型的断层特征。成渝城市群建设的核心,是建设一批中小城市。”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说。  建设一批中小城市,正是广东做大的重要原因。该省除了有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四个GDP过5000亿元的城市组成的珠三角核心区外,还形成了珠三角外围片区、粤东沿海片区、粤西沿海片区构成的新增长极。在新增长极中,茂名、湛江、汕头等GDP均超过2000亿元。  重庆已经看到这一点。按照市委的要求,“渝西地区地处成渝经济区战略腹地,是‘一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要“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努力建成重庆新的经济增长极、统筹推进‘三化’的先行区”。  重庆市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勇认为,站在全市角度看,主城发展的空间越来越窄,再上台阶的难度很大。而荣昌用地条件好、有一定产业基础,又地处成渝两个特大城市之间,建新增长极优势较大。  “如果采取保护两翼、搞活主城、开发渝西,因地制宜、功能分区、突出重点的思路来推进,未来重庆的经济会进一步提档升级。”荣昌县委书记谢金峰说。  填平中部塌陷,四川已有所动作。四川省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促进五大经济区协调发展。今年初,四川又提出“多极多点”支撑战略,提出打造川南城市群,将川南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极。而隆昌正处于这一城市群中。  “这是隆昌未来发展的重要契机。”刘高忠说。
免责声明:凡来源非搜狐焦点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网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网站。
平均价格 : 待定
位置 : 东二环与沙河之间汇源北路99号
热线 : 400-099-0099 转 16288
平均价格 : 待定
位置 : 峨眉山零公里山门往北3.5公里
热线 : 400-099-0099 转 28511
平均价格 : 21500元/㎡
位置 : 交子大道与万象南路交汇处
热线 : 400-099-0099 转 60980
21500元/㎡
平均价格 : 待定
位置 : 赵镇滨江路二段333号
热线 : 400-099-0099 转 16143
平均价格 : 13000元/㎡
位置 : 沙湾路220号
热线 : 400-099-0099 转 16009
13000元/㎡
平均价格 : 11000元/㎡
位置 : 街子古镇青城神韵一期旁
热线 : 400-099-0099 转 15822
11000元/㎡
平均价格 : 9000元/㎡
位置 : 育仁西路8号
热线 : 400-099-0099 转 16805
最低总价 : 220万元/套
位置 : 顺城路88号(成雅高速蒲江出口旁)
热线 : 400-099-0099 转 15837
220万元/套
平均价格 : 7000元/㎡
位置 : 华逸中路999号
热线 : 400-099-0099 转 6875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 京ICP证140737号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
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引领西部和。[1]
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的批复》(国函〔2016〕68号),批复同意《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2]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以“发改规划〔号”文件联合印发《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同时,文件指出: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依据《》、《(2014 —2020 年)》和《》编制,是培育发展的指导性、约束性文件。[3]
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前言
成渝城市群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平台,是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撑,也是国家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示范区。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依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 —2020 年)》和《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编制,是培育发展成渝城市群的指导性、约束性文件。成渝城市群具体范围包括重庆市的渝中、万州、黔江、涪陵、大渡口、江北、沙坪坝、九龙坡、南岸、北碚、綦江、大足、渝北、巴南、长寿、江津、合川、永川、南川、潼南、铜梁、荣昌、璧山、梁平、丰都、垫江、忠县等 27 个区(县)以及开州、云阳的部分地区,四川省的成都、自贡、泸州、德阳、绵阳(除北川县、平武县)、遂宁、内江、乐山、南充、眉山、宜宾、广安、达州(除万源市)、雅安(除天全县、宝兴县)、资阳等15 个市,总面积18.5万平方公里,万人,3.76万亿元,分别占全国的1.92%、6.65%和5.49%。规划期为年,远期展望到2030年。[4-5]
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规划背景
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综述
培育发展成渝城市群,发挥其沟通西南西北、连接国内国外的独特优势,推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契合互动,有利于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拓展全国经济增长新空间,有利于保障国土安全、优化国土布局。
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发展基础
区位优势明显
成渝城市群处于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沿长江通道横轴和包昆通道纵轴的交汇地带,是全国重要的城镇化区域,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自然禀赋优良,综合承载力较强,交通体系比较健全。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成渝城市群是西部经济基础最好、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之一,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和金融等产业实力较为雄厚,具有较强的国际国内影响力。人力资源丰富,创新创业环境较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等改革经验丰富,开放型经济体系正在形成,未来发展空间和潜力巨大。
城镇体系日趋健全
重庆、成都核心引领作用不断增强,一批中小城市特色化发展趋势明显,县城(区)和建制镇分布密集,每万平方公里拥有城镇 113 个,远高于西部的 12 个/万平方公里和全国的 23 个/万平方公里,各级各类城镇间联系日益密切。
经济社会人文联系密切
成渝城市群各城市间山水相连、人缘相亲、文化一脉,经贸往来密切,区域交通、农业、商贸、教育、科技、劳务等领域合作不断加强,毗邻区域合作不断深化,川渝合作进程逐步加快,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4]
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机遇和挑战
培育发展成渝城市群,既具有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的强力支撑,也具有“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带来的新机遇。
新型城镇化战略有利于拓展成渝城市群发展新空间。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实施,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新型城镇化已成为优化城镇化布局的战略选择,加快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已成为促进发展空间从东向西、由南向北拓展的重大战略举措,这将促使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资源加快向中西部城镇化地区倾斜,为成渝城市群加快形成提供有力支撑。
“一带一路”战略有利于扩大成渝城市群开放新优势。“一带一路”战略实施使西部地区成为新时期对外开放的前沿,有利于成渝城市群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深化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强化与广阔欧亚市场的经贸往来,深度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提高开发开放水平,形成西部开发开放新平台。
长江经济带战略有利于培育成渝城市群发展新动力。长江经济带战略实施有利于发挥长江黄金水道支撑引领作用,提高成渝城市群对外交通网络通畅水平,密切与东部发达地区、中部潜力地区的经济联系,促进先进产业和生产要素集聚,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提供有利条件。
同时,培育发展成渝城市群也面临着很多现实挑战和突出矛盾,主要包括:
核心城市背向发展。重庆、成都两个核心城市协调合作机制仍需健全,空间发展战略缺乏充分对接,高端发展平台的谋划和建设竞争大于合作,产业分工协作不够充分,经济尚未形成紧密的有机联系,基础设施建设不尽协调。
次级城市发育不足。地级城市发展相对缓慢,人口经济集聚能力不强,部分区位条件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强的城市发展潜力亟待挖掘。区域内城区人口百万以上大城市数量不多,对核心城市职能分担不够,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带动辐射不足。
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程度不高。对外运输通道有待完善。重庆、成都与其他城市间的快速轨道交通仍在建设中,城际高速网络尚未形成。沿江港口建设缺乏统筹,三峡枢纽通过能力不足,以重庆、成都等为起点的中欧班列运输有待优化。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和能源水资源保障水平有待提高。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加剧。部分地区开发强度过大,城市建设用地扩展与耕地保护矛盾加剧,水土能矿资源利用效率较低。部分城市大气污染严重,部分支流水环境恶化,整体环境质量不容乐观。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自然灾害易发频发。
协同发展机制不健全。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现象严重,行政壁垒未完全破除,要素流动不畅,区域内统一市场和信用体系建设滞后,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尚未破题。[4]
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总体要求
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综述
在成渝国家重点开发区域培育发展城市群,要遵循城市群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补齐短板、消除瓶颈,强化协同、优化格局,探索走出一条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建设的新路子。
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精神,按照“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级城市群为目标,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以强化核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和培育发展中小城市为着力点,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城镇体系,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强化创新驱动、保护生态环境和夯实产业基础为重点,增强人口经济集聚能力;以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为抓手,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辐射带动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以一体化体制机制建设和双向开放平台建设为切入点,推动形成城市间资源优势互补、功能合理分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生态环境共建共享的格局,充分发挥对长江经济带的战略支撑作用,拓展发展新空间。[4]
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基本原则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以培育发展城市群为导向,优化整合区域资源,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人口空间分布、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内对外开放。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基础和发展潜力,科学确定城市群边界、最小生态安全距离和空间结构,形成推动全国国土空间均衡开发、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分工协作,以大带小。从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出发,明确城市功能定位,推进协同发展,实现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发挥重庆、成都核心城市辐射作用,培育壮大区域中心城市,带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城镇体系。坚持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积极发展小城镇和现代农业,走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互促共进的道路。
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将绿色城镇化理念全面融入城市群建设,尊重自然格局,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形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构建绿色化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推进生态共保环境共治,共守长江上游生态安全,推动绿色永续发展。
改革引领,创新驱动。强化制度创新,消除行政壁垒,建立有利于要素自由流动的统一市场体系,建立健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和对内对外开放的新机制。强化创新引领发展,整合创新资源,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形成成渝城市群创新共同体。
市场主导,政府引导。遵循城市群演进的,充分发挥市场在城市群形成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在空间开发管制、基础设施支撑引领、一体化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因势利导、顺势而为,使城市群建设成为市场主导、自然发展的过程,成为政府引导、科学发展的过程。[4]
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主要目标
一、到2020年,基本建成经济充满活力、生活品质优良、生态环境优美的。
功能完备、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建立健全
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文化交往、旅游消费等功能初步培育形成,具有国家级重要意义的优势产业集聚等功能更加强化,具有区域带动作用的现代化生产性服务功能得到提升。重庆、成都核心城市的区域辐射带动力持续增强,一批区域性中心城市快速崛起,实力较强的城镇密集区初步形成,区域开放通道上的节点城市发育壮大,功能完备、布局合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基本形成,城镇综合承载力得到有效增强。
保障有力的支撑体系和生态格局全面建立
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产业集聚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国际化内陆开放高地全面建成,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型经济形态基本形成。有效衔接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多层次快速交通运输网络基本形成,通信、能源、水利设施保障能力明显提升。生态安全格局和环境分区管治制度基本形成,资源利用更加高效,集约紧凑式开发模式成为主导,整体形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区域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阻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基本消除,区域市场一体化步伐加快,区域交通互联互通、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生态环境联防联控联治、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开放共享的机制不断建立,城市群成本共担和利益共享机制不断创新,川渝合作、各类城际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重点跨界地区一体化步伐加快,多元化主体参与、多种治理模式并存的城市群治理机制建设取得突破。
二、到2030年,重庆、成都等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增强,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全面实现,同城化水平显著提升,创新型现代产业支撑体系更加健全,人口经济集聚度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实现由国家级城市群向世界级城市群的历史性跨越。[4]
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定位与布局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优化提升核心地区,培育发展潜力地区,促进要素聚集,形成集约高效、疏密有致的空间开发格局,建设引领西部开发开放的。
引领西部开发开放的国家级城市群
立足西南、辐射西北、面向欧亚,高水平建设现代产业体系,高品质建设人居环境,高层次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培育引领西部开发开放的国家级城市群,强化对“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的支撑作用。围绕上述总体定位,加快在以下发展定位上实现突破:
全国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创新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壮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世界级文化旅游目的地、全国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等现代服务业高地,建成产业链完善、规模效应明显、核心竞争力突出、支撑作用强大的现代产业基地。
西部创新驱动先导区。充分发挥重庆、成都国家创新型城市和绵阳国家科技城等创新资源优势,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促进创新资源综合集成,加快区域创新平台建设,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激发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创新活力,强化科研成果转化,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建设成为西部创新驱动先导区。
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充分发挥长江上游开放高地优势,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强化对内合作,依托西南西北通道强化对外开放。完善开放体系,健全开放平台,创新内陆开放模式,建成西南地区国际交往中心、国家向西开放战略支点,打造推动长江经济带与丝绸之路经济带联动发展的战略性枢纽。
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深化重庆、成都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重点突破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城乡统筹规划、农村基层治理创新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全域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美丽中国的先行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优化国土开发空间,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打造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依托江河湖泊丰富多样的生态要素,发挥历史文化遗存和风景资源丰富、山水聚落独特的优势,建设显山露水、透绿见蓝的区域开敞空间,建设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市,形成城在绿中、道在林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山水城市群。
构建“一轴两带、双核三区”的空间格局
发挥重庆和成都双核带动功能,重点建设成渝发展主轴、沿长江和成德绵乐城市带,促进川南、南遂广、达万城镇密集区加快发展,提高空间利用效率,构建“一轴两带、双核三区”空间发展格局。
打造成渝发展主轴。依托成渝北线、中线和南线综合运输通道,积极推进重庆两江新区和四川天府新区建设,加快推动核心城市功能沿轴带疏解,辐射带动资阳、遂宁、内江、永川、大足、荣昌、潼南、铜梁、璧山等沿线城市加快发展,打造支撑成渝城市群发展的“脊梁”。加快城际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和沿线交通枢纽建设,构筑发达的基础设施复合廊道。加强沿线城市产业分工协作,引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集群发展。支持沿线中心城市拓展发展空间,提高人口经济集聚能力。
培育沿江城市带。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及沿江高速公路、铁路,充分发挥重庆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泸州、宜宾、江津、长寿、涪陵、丰都、忠县、万州等节点城市发展,培育形成沿江生态型城市带。发挥沿江区位和港口优势,有序推进岸线开发和港口建设,增强泸州、宜宾、涪陵、长寿、万州等产业园区支撑作用,建设临港产业、特色产业和现代物流基地。规范开发秩序,严守生态红线,建设沿江绿色生态廊道,强化沿江生态保护和修复,统筹流域环境综合治理。
优化成德绵乐城市带。依托成绵乐城际客运专线、宝成—成昆铁路和成绵、成乐、成雅高速公路等构成的综合运输通道,发挥成都辐射带动作用,强化绵阳、德阳、乐山、眉山等城市的节点支撑作用,带动沿线城镇协同发展,提升人口综合承载能力,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镇集聚带。依托沿线产业基础,发挥天府新区、成都自主创新示范区和绵阳国家科技城的平台优势,围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科技服务、商贸物流等产业,打造创新驱动的特色产业集聚带。
提升重庆核心功能。围绕建成国家中心城市,强化重庆大都市区西部开发开放战略支撑和长江经济带西部中心枢纽载体功能,充分发挥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商贸物流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航运中心的作用,加快两江新区建设,全面增强集聚力、辐射力和竞争力。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强化城市规划约束性作用,根据山地特色合理控制建筑物高度,提升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形象。以主城区为核心,以城市发展新区为腹地、联动沿江城市带和四川毗邻城市发展,构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大都市区。
提升成都核心功能。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增强成都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文创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加快天府新区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完善对外开放平台,提升参与国际合作竞争层次。强化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发挥自然因素在城市风貌特色塑造中的基础作用,提升城市形象。充分发挥成都的核心带动功能,加快与德阳、资阳、眉山等周边城市的同城化进程,共同打造带动四川、辐射西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
培育川南城镇密集区。包括自贡、内江、泸州、宜宾的市区和部分县(市),促进自贡—内江联合发展、泸州—宜宾沿江协调发展,建设成为成渝城市群南向开放、辐射滇黔的重要门户。
培育南遂广城镇密集区。包括南充、遂宁、广安的市区和部分县(市),加强与重庆协作配套发展,建设成为成渝城市群跨区域协同发展示范区。
培育达万城镇密集区。包括达州市部分地区、万州、开州和云阳部分地区,加快达万综合通道建设,促进万开云一体化融合发展,建设成为成渝城市群向东开放的走廊。
优化城市规模结构
以强化重庆、成都辐射带动作用为基础,以培育区域中心城市为重点,以建设中小城市和重点小城镇为支撑,优化城市规模结构。
做强区域中心城市。结合自身特点和发展条件,提升区域服务能力,分担核心城市功能,强化区域辐射带动作用,加快产业和人口集聚,优化行政区划设置,适当扩大城市规模,与邻近区县一体化发展。把万州打造为渝东北区域中心、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把黔江打造为渝东南区域中心、武陵山区重要经济中心;把绵阳、乐山打造为成都平原区域中心城市、宝成—成昆发展轴带向北和向南辐射的空间节点;把南充打造为川东北区域中心城市,带动川东北城乡均衡发展;把泸州、宜宾打造为川南的区域中心城市,带动川南丘陵地区和长江经济带沿线城镇发展。
专栏1 区域中心城市功能定位和规模万州:沿江城市带的区域中心城市。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15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30平方公里。
黔江:渝东南区域中心城市。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4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49.5平方公里。
绵阳:成德绵乐城市带上的区域中心城市。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15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50平方公里。
南充:南遂广城镇密集区的区域中心城市。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15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50平方公里。
乐山:成德绵乐城市带上的区域中心城市。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1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00平方公里。
泸州:沿江城市带的区域中心城市。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20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200平方公里。
宜宾:沿江城市带的区域中心城市。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人口14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40 平方公里。
参考资料[2]建设重要节点城市。把建设重要节点城市作为优化城镇体系的抓手,提升专业化服务功能,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强化江津、德阳等在重庆、成都都市圈中的协作配套功能,发挥遂宁、大足等区位优势明显城市对成渝主轴的支撑作用,完善自贡、达州等城市在城镇密集区发展中的支点作用。
专栏2 重要节点城市功能定位涪陵:重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宜居宜业的山水园林之城。
长寿:重庆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区域物流中心、寿文化旅游目的地。
江津:重庆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四化同步发展示范区,川渝、渝黔合作共赢先行区。
合川:重庆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知名旅游目的地。
永川:重庆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西部职业教育城,区域商贸物流中心。
南川: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先行区,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綦江:重庆南部重要的能源材料基地,渝黔合作开放门户,生态休闲旅游示范区。
大足:重庆城市发展新区的工业重镇、旅游重镇和重要交通枢纽。
璧山:重庆重要高新技术和现代制造业基地,全面融入主城区的城市新区。
铜梁:重庆重要现代制造业基地,生态宜居城市,重要的产业转移承接示范区。
潼南:成渝合作重点示范区,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成渝北线增长极。
荣昌:重庆西部门户,川渝合作共赢先行区。
梁平:重庆东北部重要农产品基地和食品加工基地丰都:特色休闲旅游目的地。
垫江:重庆东部重要陆上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
忠县:重庆重要的农产品加工基地,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重要节点。
开州:重庆市劳务经济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云阳:生态经济示范县。
达州:西部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川渝鄂陕结合部交通枢纽,生态宜居城市。
内江: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产业基地,滨水宜居城市。
自贡: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特色文化旅游城市,现代工业城市。
德阳:全国重要的重大装备制造基地,以及新材料、精细化工基地。
眉山:以东坡文化为特色的历史文化名城,现代生态田园城市。
遂宁: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产业基地,现代生态花园城市。
资阳: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丘区生态宜居江城。
广安:川东北地区交通枢纽,川渝合作示范的山水园林城市。
雅安:进藏物资集散地,川西特色产业基地、交通枢纽,国际生态旅游城市。
参考资料[4]
培育发展一批小城市。以县城和发展潜力较大的特大镇为重点,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推动具备行政区划调整条件的县有序改市,探索赋予镇区人口 10 万以上的特大镇部分县级管理权限。鼓励引导产业项目向资源环境承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县城布局,夯实县城产业基础。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动公共资源配置适当向县城倾斜。鼓励适度增加集约用地程度高、吸纳人口多的县城建设用地供给,有效满足农民就近城镇化的住房需求。
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位于重庆、成都都市圈范围内的重点镇,要加强与周边城市的统筹规划、功能配套,有效分担城市功能。具有特色资源、区位优势的小城镇,要通过规划引导、市场运作,培育成为文化旅游、商贸物流、资源加工、交通枢纽等专业特色镇。其他一般小城镇,要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展成为服务农村、带动周边的综合性小城镇。
促进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发展
在川渝毗邻地区率先打破行政壁垒,创新体制机制,打通“断头路”构建跨界快速交通通道,合作共建产业园区,加快推进医疗、教育、社保等公共服务对接,促进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经济联系比较紧密的省际交界地区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广安川渝合作示范区建设,支持潼南、铜梁、合江等建设川渝合作示范区。[4]
专栏3 推进川渝毗邻区域合作发展1.推进广安、合川、北碚合作立足区位优势和合作基础,发挥两江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重点推进省界市场建设、路网联通、跨界流域治理和扶贫开发,支持川渝合作示范区全面推进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商贸市场、文化旅游和生态环保一体化发展2.推进江津、永川、泸州合作发挥紧临重庆主城区的区位优势,共同承接重庆主城区产业转移,共建基础设施和产业园区,加强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合作,推进信息资源共享,推进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合作。
3.推进铜梁、潼南、资阳合作以打通“断头路”为重点,加快规划衔接和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发挥产业合作基础,共同打造承接产业转移集中区。消除行政壁垒,建立共同市场。积极探索跨省跨区合作新模式,拓展发展空间,促进城乡统筹和跨区域融合发展。4.推进荣昌、内江、泸州合作共建川渝合作高新技术产业园,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重点布局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共同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和立体交通网络,加强水域生态修复,解决突出民生问题。
参考资料[4]
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规划内容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发展基础
第二节 机遇和挑战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第三节 主要目标
第三章 定位与布局
第一节 引领西部开发开放的国家级城市群
第二节 构建“一轴两带、双核三区”的空间格局
第三节 优化城市规模结构
第四节 促进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发展
第四章 促进产业分工与协作
第一节 培育优势产业集群
第二节 有序承接产业转移
第三节 整合发展产业园区
第四节 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第五章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第一节 构建综合交通运输网络
第二节 构建高速共享信息网络
第三节 完善能源保障体系
第四节 强化水资源安全保障
第五节 健全防灾减灾体系
第六章 推进生态共建环境共治
第一节 共守生态安全格局
第二节 实施环境共治
第三节 建设绿色城市
第四节 加强环境影响评价
第七章 深化对内对外开放合作
第一节 共建开放通道和平台
第二节 加强国内区域合作
第三节 参与“一带一路”务实合作
第八章 建立健全城市群协同发展机制
第一节 建立要素市场一体化管理机制
第二节 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机制
第三节 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
第九章 规划实施
第一节 加强组织领导
第二节 推动重点工作
第三节 营造舆论环境
(由于字数限制,规划全文内容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网:[4]
.中国政府网[引用日期]
.中央政府网[引用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引用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方网站[引用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渝城市群vs长江中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