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香港皇家警衔等级肩章察的警衔等级。详细!

香港警察围攻廉署总部
廉政风暴:
 来源:生活时报 
香港经济腾飞的六七十年代,贪污的现象与经济同步高速发展到令人触图惊心的地步。“贪污已成为香港警察的一种生活方式,就像晚上睡觉,白天起床刷牙一样的自然。”——这是廉政公署成立后第一个因贪污受贿入狱的警司韩德的名言。当时的估计,警界每年从黄、赌、毒方面获得的贿金高达10亿港元,超过同期香港第一大银行汇丰银行的利润总额!——整个社会的贪污风气已达白热化,港英政府的各部门中,上至高级官员、下至低层杂工,贪污纳贿者无日无之;私营机构乃至平民百姓中也贪风日炽。1971年香港中文大学的调查显示:71.8%的市民认为收“茶钱”只不过是挣钱过活的一种途径!这一切,终于促使香港廉政公署横空出世。在廉署成立后掀起的长达3年的肃贪浪潮里,他们把90%的精力集中在政府部门,而在政府部门中又把90%的精力主要集中在警察部门。年2月,被廉署以贪污罪起诉的警官就达200人之多。警察中的贪污集团虽然在3年的打击中一再受到重创,但却没有真正伤筋动骨。警方中的贪污集团被廉署的多方攻击激怒了,已经摆出了一副要与廉署决一高低的姿态。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廉署制定一项名叫“雷霆行动”的作战计划。1977年3月上旬,“雷霆1号”行动开始。尖沙咀警署中的100多名警务人员,因涉嫌集团串谋贪污案被揭发,20多名警务人员,包括前任警长许琛、江炽昌均遭廉署检控。月,“雷霆2号”行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摧毁了又一个贪污集团。这是廉署成立以来破获的最大警队集团贪污案。这个旺角警署中的集体贪污行为前后存在达6年之久,涉嫌人员众多,案件的查证落实工作繁杂。廉署人员在短短3个月中,先后传讯旺角警署140多名警务人员,最终落案起诉了其中大部分人员。廉署指控他们身为执法者,与社会黑势力朋比为奸,包庇该区的赌档及黄色架步,利用不执行职务、纵容其非法经营等手段,换取报酬。一时间,“旺角警署贪污案”的法庭审讯录成为香港市民抢读的热点新闻。廉政公署连续针对警务界贪污集团的雷霆行动,以及警务界针对廉署散播的谣言,使廉政公署与警务部门之间出现了空前紧张的僵局,两大部门间如同横亘着一个火药库,其间哪怕掉入一点极微小的火星,都会引起灾难性的大爆炸。恰在这种剑拔弩张的气氛中,发生了廉署人员误捕警员何锡坤的事件。10月24日傍晚。海傍警署的一名警员何锡坤,与他的搭档像往常一样“出更”(值班)。当两人巡逻至港澳码头附近的出租小汽车站时,何锡坤突然看到排在首位的一辆BC8237号出租小汽车驾驶座上没有司机,而车后座却有乘客。何锡坤和搭档走了过去,当他出示证件时,车上的乘客说司机买烟去了。根据交通条例,公共交通工具载有乘客时,司机不在车上,便是一种违法行为。等到司机回来,何锡坤开了传票,并要求司机出示证件。司机大动肝火,喝令乘客:“下车,我都叫你不要上车了,你就是要多事(生闲事),现在不载客了,快下来!”“你凭什么叫乘客下车?”何锡坤看不惯司机的猖狂,“现在我再控告你一条‘拒载乘客’的罪名。”“我载不载客关你屁事!你们这帮垃圾蛀虫,还是小心廉署罢!你不怕自身难保?”何锡坤气得发抖,他拿笔抄下司机的车牌,说:“现在因你在公众场合侮辱警务人员,加控你一条‘行为不检罪’!”于是两人针锋相对,吵了起来。直到另两名警员闻声赶来,才把两人分开。“等着收法庭传票吧!”何锡坤临走时扔下了一句话。何锡坤和搭档回到海傍警署时,已经是晚上10时多了,这时已快到下班时间。何锡坤换上便服,正准备离开,突然有几个男子快步走进警署,一直走到他面前问:“你是警员何锡坤吗?”“什么事?”何锡坤望着几个陌生人,一时没回过神来。“ICAC。”几位便衣出示证件,“我们怀疑你违反《防止贿赂条例》第三、四条,利用职务之便,非法索取财物。现在请你到廉署协助调查一下。”何锡坤大呼冤枉。廉署人员不容何锡坤申辩,便拿出手铐,铐在何锡坤手上,将他押出警署。这一下,整个海傍警署都轰动了。大家听说有人举报何锡坤在抄牌时接受司机10元贿款,不禁议论纷纷:“何SIR一向为人正直不阿,怎么会贪污受贿?廉署肯定是砌何SIR的生猪肉!”“不公平!何SIR又没犯法,廉署凭什么这样对待何SIR,还给何SIR上手铐!”“廉署就能一手遮天吗?干嘛老针对我们警务人员!兄弟们都是拿命出来搏的,就算何SIR真的有点儿错,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廉署才真正是‘贪污大鳄’呢!他们一年超支花了市民1000多万元的血汗钱,大吃大喝,试问我们警察会这样吗!”“欺人太甚!我们应该伸张正义,声援何SIR去!”正当同僚们你一言我一语,群情激昂之时,不知是谁一声呼喝,20多名警员便一齐涌向廉政公署总部门外集体静坐,抗议逮捕何锡坤。第二天,廉政公署总部连续两次接到匿名电话威胁,要求廉署迅速释放何锡坤,停止滥用权力和诬陷良民,否则对方就要引爆已安装在廉署总部的炸弹。廉署人员连忙报警,但警员调查后,并未发现炸弹。日上午,200多名现役和退休警员及其家属,浩浩荡荡游行到九龙城新警察总部静坐,并派出5名代表,要求九龙区总指挥官将请愿信转交给警务处处长施礼荣。请愿书说,近期廉署滥用职权,利用“污点证人”诬陷警务人员已经到了人人自危的程度。警务处长作为警察部队的最高首长,必须正视警务人员的呼声,捍卫警务人员的正当权益。请愿书还要求施礼荣会见他们的代表,否则,他们将采取进一步行动。10月26日晚上8点,1000多名警务人员及其家属又在黄大仙宿舍附近的广场上集会。警员们高呼“伸张正义”、“要求公正待遇”、“维护警务人员合法权益”等口号,并且提出维护警务人员合法权益10点意见,公开要求港督麦理浩给予正面答复。10月27日晚,5000多名员佐级(即由警员至警署警长级)的警务人员及其家属云集于九龙界限街的警察花墟球场,举行“警察伸张司法正义座谈会”。各代表在警员的掌声中纷纷上台慷慨陈辞,指责廉署人员对待警务人员不公正的态度。这一集会在解散时,还通过一项动议:呼吁所有“有良知”的香港皇家警察明天早上前往中区梅利大厦警察总部,向警务处长施礼荣讨个说法……日,由警廉冲突引发的一场政治风暴席卷了香港大地,撼动着整个香港社会。这天早上9点,穿着便衣的休班警员组成的队伍,由九龙、新界和离岛涌向中区梅利大厦。他们举着抗议廉署不公正态度的标语,沿路游行。不到半小时,请愿队伍已聚集在警察总部梅利大厦外。上午11时,警务处长施礼荣在警察总部的会客室里,接见了5名请愿代表。11时50分,迟迟不见楼里的动静。在梅利大厦外等得不耐烦的集会警员再度鼓噪起来,有的人甚至叫喊要冲进警察总部。正在这时,5位代表笑容满面地步出梅利大厦。其中一位拿起扩音器喊道:“兄弟手足们!会谈顺利,我们初步成功了!”人群掌声四起!“警务处长对我们员佐级警务人员的这次行动表示理解。现在,他已初步同意我们提出的4点要求!“第一,同意我们组织员佐警务人员协会;“第二,为避免警务人员被廉署‘砌生猪肉’,任何被廉政公署请去问话的警员,可要求一名高级督察(或以上)官阶的警务人员陪同前往;“第三,警务处长答允,以后将与港府高层人士商讨为被检控的警员提供法律援助的问题;“第四,目前,员佐级警务人员及家属提出的要求公正待遇的几项意见,警务处长已原则上同意……”全场掌声和欢呼声震耳欲聋。狂喜的风潮平息之后,聚集在梅利大厦外的警务人员陆续解散。事态似乎已趋于缓和。但是,谁也没料到,紧接而来的却是更为强烈的飓风。解散后的100多名身穿便服的休班警员,一边走一边议论,兴奋异常。他们转过几条大街后,不觉来到了中环美梨道和记大厦前。“这就是廉政公署的总部!”队伍里有人喊了一声。人流停住了。突然,一股刻骨的仇恨涌上警员们的心头,胜利的兴奋顷刻化为报复发泄的狂怒。“冲进去!”不知谁突发一声呼喊!这一声呼叫将人们的怒火重新点燃。100多名警员蜂涌而上,闯入了和记大厦。冲在前面的人,看到两名西装笔挺的外籍男士正在电梯旁守候,一时怒火中烧,高喊着“ICAC!‘雪糕佬’!打!”众多警员们冲上去,对那两人拳打脚踢,直至两名“廉记”痛苦地蜷缩在地上,警员们这才满足地走开。接着,100多名警员挤入6部电梯,上到7楼,朝廉政公署执行处办公室冲去。走廊上顿时足音踏踏,人声嘈杂。不安的喧嚣声传入素常静谧的执行处。两名“廉记”打开办公室的门,想看看外面究竟是怎么回事。警员们立刻冲过去,将一名躲闪不及的“廉记”拉出来围殴。“he1p!he1p!”(救命!救命)被打的“廉记”吓得大声呼喊。执行处内的廉政人员得知同事被袭,立刻冲上来相救。双方人员扭打成一团。这场近身肉搏战只持续了30秒。短兵相接后,人少而斯文居多的“廉记”哪里是彪悍蛮横的警察的对手。他们在挨了一通愤怒的拳脚后,终于救出同事,合力将企图冲进执行处的警员逼出门外,并立刻紧闭执行处大门,并用办公桌将门死死顶住!门外响起一片粗野的谩骂声。骂声中,有人拿起电梯外的花盆,向廉政公署的招牌砸去。招牌被撞破了一个大洞。接着是一声轰响,几个警员猛力地把镌着“ICAC”字样的塑料板摔了下来。一名强壮的警员,高举一个约3英尺高,20多公斤重的不锈钢烟灰盂,向廉政公署的大门掷去!大门的玻璃碎成一地!有人从角落拾起一块角铁掷进办公室。执行处办公室内却已空空如也,“廉记”们早从安全通道及时地撤走了。“兄弟们!‘雪糕佬’夹着尾巴逃跑了!”人群中响起一阵疯狂的欢呼!当晚,香港警队席卷廉政公署的消息传遍整个香港。摘自《香港廉政风暴》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定价:22.80元
  在国家非遗政策的引领下,地方小戏锐意出新,利用传统戏曲形式打造反映现代社会变革的艺术精品已成为保护传承非遗文化的有效模式。  “文艺家在采风中易遇缪斯女神”的现象启示我们,人民的艺术家只有走进大自然与大人文的天地里,才能激发大豪情,创作大作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的初步成效是经济稳中向好的主因。我国经济正处于传统要素和现代要素的代际交替阶段,新旧动能转换的主力接替时期。  人民军队来自人民、人民军队为了人民、人民军队依靠人民是人民军队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所在,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军队的根本所在。
光明网版权所有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1969年4月,因在平定1967年香港暴动中的贡献,香港警队及香港辅助警队被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颁赠“皇家”二字。从此“别动,这里是皇家香港警察”成为了香港警匪片中的经典台词。
日零时,五星红旗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会展中心冉冉升起,香港回归祖国。与此同时,香港警察部队换上了新的警徽。“皇家香港警察”的称谓成为了过眼云烟。同这云烟一起飘散的是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不堪回首的屈辱史。
[] [] [] [
   今日选萃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香港警察亚洲第一(特区亮点)
主页 & 环球时报 & 第十二版 港澳热线
素质好,反应快,破案率高香港警察亚洲第一(特区亮点)
  “蓝帽子”警队
&&&&本报特约记者&王森林    警察素质挺高  一项由政治及经济风险评估顾问公司进行的调查显示,香港在亚洲12个主要地区中拥有最优秀的警队。  该项调查访问了在亚洲12个主要地区经商的人士。该公司在其5月30日的刊物上公布了调查结果。以10分制来评分(0分为最佳),香港警队在素质和责任感方面获2.97分,力压新加坡(3.17分)及日本(4分)。香港特区保安局局长叶刘淑仪说,这个调查结果显示香港警察是世界最优秀的警队之一。  的确,香港历年的民意调查显示,香港警队“备受尊重,在维持治安方面有出色表现”。  控制中心连着政府部门  香港警察部队隶属香港保安局,是重要的纪律部队。香港警方主要有4个指挥控制中心,本岛、新界、九龙和水警区各一个,警察总部也有一个指挥控制中心,以协调整个警方的行动。每个指挥控制中心由4组警员和文职人员管理,24小时轮班。各控制中心装备有指挥与控制系统,除了对本辖区内的日常刑事治安案件、内部保安、警队人力资源调配及管理等事务进行统筹指挥外,还将有关的资料信息通过专门的通讯网络输送给警察总部指挥及控制系统。另外,各中心还可及时与其他政府部门如消防处、医疗机构、运输署、建筑物条例执行处等联系,确保遇到任何事故时,均能采取适当的措施并由具体专家前往协调处理。  接到报警反应迅速  各控制中心设有“999”控制台、交通控制台及冲锋队控制台,中心的墙壁上设有巨型电子地图,接到报案,发案地点就会在电子地图上用红灯闪动显示,一目了然。中心的“999”控制台,类似于内地的“110”,是面向社会的紧急呼救电话的接受台。紧急呼救电话包括匪警、火警和其它紧急电话。警方对“999”电话的平均反应速度为3.7分钟,也就是在接到“999”电话后的3.7分钟内,警察将赶到现场。  在香港的34000多名警察中,有近3400名女性,约占警察总数的1/10。在香港较为知名的“红粉部队”是香港女警内部保安连的别名,建于1992年7月。该连属于警察机动部队中一支由单纯女性组成的警察部队,她们在逮捕及搜查妇女、青少年人犯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把女警察当成香港电视剧里独当一面的“霸王花”还是有些夸张。  特别部队是“王牌”  在香港,除了新招聘的警察月工资是9000港币外,其余的警察月薪都是以万元计算的,而且工资每年以9.9%的速度上提。总警司的月薪已达8万,警察总部的最高长官———警务处长的月薪则为13万港币。  为适应社会发展和维持社会治安的需要,香港警队中除了拥有全副武装的治安巡逻警察及肩负不同使命的便衣警探外,还有一部分被称为“蓝帽子”、“飞虎队”的警察机动部队。这些特殊的警察在维护香港社会的治安方面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警队的“王牌”。  香港警察机动部队是为应付突发事件而随时调动使用的一支机动力量,该部队隶属警察总部行动处管辖。由于他们头戴蓝色软帽,故称“蓝帽子”。在执行任务中,“蓝帽子”多有出色的表现,因而其地位在警队十分重要,在香港市民心目中也显得特殊。只要“蓝帽子”警员出动,那肯定是发生了非同寻常的事。  “飞虎队”带着面罩  而“飞虎队”则是香港警方特警队的别称,亦称“特别任务队”。这支队伍的组织结构、训练方法及武器配备均是保密的,外界知之不多。1974年,为对付国际恐怖分子、保护机场安全成立了“飞虎队”。随着形势的变化,这支队伍的任务扩展到对付各类严重犯罪。  “飞虎队”队员不穿制服,更不需要像普通警员那样担任巡逻任务。在有严重罪案发生需要出动时,他们要在头部套上一个只露出眼睛的黑色面罩,行动起来速战速决,似猛虎出山。他们的面罩可不是只起掩饰作用的,这个黑面罩既能增加匪徒的心理压力,又能防火呢!  “飞虎队”的成员主要来自警队的各个单位,一般于每年的9月份在警队内部公开征集、选拔。参加选拔的人员通常要接受为期两周的严格考核,经检测合格后,正式入队。之后,还要接受为期半年的特别训练。毕业后正式转为“飞虎队”队员。“飞虎队”平时训练难度极高,比较艰苦,但“飞虎队”队员的收入亦是可观的。这些都增加了“飞虎队”的神秘色彩和吸引力。  有了这些高素质的警察队伍,香港的安全得以保证。2000年,香港的整体罪案率为每10万人口有罪案1137宗,情况与新加坡差不多,比东京、多伦多、伦敦、纽约及其他多个大城市为低;破案率则由1999年的42.5%上升至2000年的43.6%。仅2001年头4个月,整体罪案率及整体暴力罪案率分别持续下降了8.4%及12%。
  巡警在街上执勤
&&&&《环球时报》 (日第十二版)
主页 & 环球时报 & 第十二版 港澳热线
镜像:     
京ICP证000006号
人 民 日 报 社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复 制 或 建 立 镜 像港警新“一哥”上任(香港视窗)
&&&&来源:&&&&
  新“一哥”卢伟聪上任。谭达明摄
  曾伟雄在纪念警队殉职警员时献上花圈。张 宇摄
  国务院根据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的提名和建议,任命卢伟聪为香港警务处处长。本周,香港回归后第六任港警“一哥”走马上任。
  “一哥”缘自车牌号
  “一哥”是港人对警务处处长的称呼,来自一个典故。上世纪60年代,当时的警务处发放香港机动车牌照时,将1号车牌留归警务处处长使用,这个车牌沿用至今。从那时起,所有的警务处处长都有一个共用的名字:一哥。
  早在香港回归前,不少内地人已经从香港电影里熟悉了督察、警司、警长等警衔,这些都归“一哥”领导。虽只是一个“处长”,但“一哥”领导3万人,包括警察队伍、辅助警察、警界文职人员。警务处占特区政府公务员队伍的1/5,“一哥”也可以说是特区政府里最大的处长。警务处虽然隶属于特区政府保安局,但根据香港基本法,警务处处长一职被列为特区政府主要官员,须经特区行政长官提名,由国务院任命,并在宪报中公布。
  香港回归以前,港英政府对“一哥”也非常重视,此职一直由英国人出任,直到1989年才有了第一位华人“一哥”李君夏。
  新“一哥”老警务
  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香港犯罪率低破案率高,香港警务处大名在外,屡次被国际刑警组织评为“亚洲最佳”的警务机关。
  卢伟聪是“老警务”,大学毕业即入香港警界,一干30多年,一路走来成绩亮眼。他毕业于名校香港大学,拥有社会科学学士及管理学硕士学位,干过刑事调查、国际联络、服务素质管理等警界各方面的工作,于2009年及2014年分别获颁香港警察荣誉奖章及香港警察卓越奖章。
  见过大阵仗的卢伟聪虽然受命于多事之秋,但在上任记者会上的“首秀”从容诚恳,有问必答。笑言当天6时起床,没吃早餐,因为要在记者会后和记者茶叙。他首先强调法治是香港成功的基石,希望社会各界继续支持警方打击犯罪,警方会与国内外的执法队伍建立紧密的伙伴关系。他上任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引领警方持续健康发展,并在打击科技犯罪及反恐方面加强训练、补强装备和对外联系。
  有记者关心卢伟聪将如何处理违法“占领”活动,卢伟聪表示将秉承政治中立、不偏不倚、公平公正的态度尽忠职守。他个人重视团队精神、实事求是,在强大的管理团队和优质、专业、优秀的同事协助下,他有信心带领警队维护香港的安全稳定。对于随时可能再出现的“占领“行动,已经指示密切留意,预先做好风险评估,并以公众安全为大前提进行部署。
  香港有声音质疑警员在去年的“占领”活动中有过激执法行为,卢伟聪表示,希望上任后加强与市民沟通,因为有些市民对警队工作有误解。警方只想保护市民生命财产,他亲眼所见前线警员工作实在太辛苦,今后会多向市民解释警方的决定和行动的原因,希望市民多体谅。
  前任“一哥”的临别赠言
  与卢伟聪同时出现在记者会上的还有他的前任曾伟雄,虽然即将退休,但他仍忧心忡忡,表示时下香港有些政党、社团示威时视法律如无物,有关人士在争取政治理念的同时,也应守法。至于对他曾经领导的香港警员们的批评,他表示“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他个人为警队感到自豪。
  曾伟雄年轻时有过卧底毒贩集团成功破案的传奇经历,在回归前曾被借调到英国伦敦警队出任侦缉警司,于2011年被任命为香港警务处处长,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一哥”,也是到目前为止任期最长的“一哥”。按照规定,“一哥”必须在届满57岁时退任,曾伟雄年龄到线交棒。
  香港坊间流传曾伟雄作风硬朗,出言直率。果然,记者会上有记者提出如何看待警民关系“撕裂”,曾伟雄答: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以个人喜好看警民关系,并不全面。你问一个绑匪警民关系有多好,他一定答不好。香港治安良好,过去多年全赖警方与市民共同付出,警方与各区、界都有合作计划,警民关系一直良好,应全面看待警民关系。
  曾伟雄任上遇到香港的游行文化从和平走向暴力,过去香港无论多大规模的游行都会在表达完意见后按时散去,过程理智平和。但五六年来,有些激进人士在申请的集会时间过后仍继续示威,强占道路,港警不得不采用更强硬手段维持秩序,这引起部分港人的不安与不满,指责曾伟雄“暴力”,要求他道歉。曾伟雄以一贯的硬朗个性留下一句有棱角的话:“为维护法纪要道歉,是天方夜谭”。他任上最大挑战就是去年的“占中”执法行动,在长达79天的乱局中他控制住局面,未发生重大伤亡事故,最后和平清场,受到香港政府和市民的肯定。事后有警员被检举暴力执法而被捕,他坚持“立法会议员被捕后有拒保候查、保持缄默等不合作行为,警员被捕同样有不合作的权利”,不避争议为警员维权,受到下属拥戴。
  曾伟雄的人生将展开新的一页,但香港的“占领”活动仍蠢蠢欲动,曾伟雄表示相信卢伟聪“已有准备”,会成功带领警队应付未来挑战,维持香港的秩序及稳定。
(责编:袁勃)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精彩新闻|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香港黑幫大佬陳惠敏:劉嘉玲沒有被強奸--廣東頻道--人民網
香港黑幫大佬陳惠敏:劉嘉玲沒有被強奸
&&&&來源:&&&&&
  作為香港著名的國際性黑社會組織14K的大佬,陳惠敏的形象更多被內地觀眾熟知是因為他出演的多部黑幫題材影片,《古惑仔》中的東星大佬駱駝,《買凶拍人》裡的洪興標哥,《扎職》裡連任三屆的坐館阿公。這個香港皇家警察出身的江湖中人,大半生都生活在刀光劍影裡,他一手把控江湖,一手演繹江湖,涉獵范疇橫穿紅黑白三道。現在身為紅酒商人的陳惠敏,依舊還會有人邀約他拍電影,他也對這個行業一直留存興趣,而對於曾是江湖中人的經歷,他也從不避忌。
  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是香港黑社會最盛行的年代 ,暴力叢生,秩序鬆散,販毒、賣淫等非法行當遍地開花,甚至被香港人戲稱為“百花齊放”。彼時香港電影也已將這一題材渲染到了極致,舊時的《舞廳》、《古惑仔》、《龍在江湖》、《我在黑社會的日子》,近年的《無間道》、《門徒》、《掃毒》等都反響非常,直至今天它也仍舊是香港電影最大的主題,似乎這種警匪糾葛的題材一直都是香港影人的最愛,也似乎隻有他們才能拍出和現實最接近的香港黑幫。
  作為香港著名的國際性黑社會組織14K的大佬,陳惠敏的形象更多被內地觀眾熟知是因為他出演的多部黑幫題材影片,《古惑仔》中的東星大佬駱駝,《買凶拍人》裡的洪興標哥,《扎職》裡連任三屆的坐館阿公。這個香港皇家警察出身的江湖中人,大半生都生活在刀光劍影裡,他一手把控江湖,一手演繹江湖,涉獵范疇橫穿紅黑白三道。現在身為紅酒商人的陳惠敏,依舊還會有人邀約他拍電影,他也對這個行業一直留存興趣,而對於曾是江湖中人的經歷,他也從不避忌。
  11月,作為《老友記》最后一期嘉賓,我們來到香港與這位特立獨行的江湖大佬對坐暢聊達數個小時,70歲的陳惠敏沒有表現出一絲倦容,一直安然坐在自家酒廠的沙發裡,手持酒杯時而喝上一口,舉止也溫和有禮。這個位於紅磡附近的酒廠寬敞明亮,工作人員吃過午飯悉數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工作,見到陳惠敏都會尊稱他一聲”敏哥“,眼前這番景象讓我們一度無法將這個和善的老人與那個打打殺殺的江湖大佬挂鉤,然而當我們談及過往,談及黑幫的鼎盛時期,他眉宇之間閃爍的豪邁之氣還是會暴露一絲他過往的身份痕跡。
  與一般的藝人專訪不同,陳惠敏說話完全不打折扣,一如他從不會否認自己幫會身份這一事實一樣,他的身份和地位也決定他沒有必要遮掩什麼,”真就真,假就假嘛,我不是小職員,全世界都知道是真的,你說是假的,自己騙自己呀“,豪爽之氣一覽無余。
  關於娛樂圈與黑幫之間的種種傳聞一直是輿論爭相意淫的對象,似乎每個人都可以寫出一大把明星黑幫史,鑒於兩個同樣擁有隱秘屬性的團體,他們都有不能見光的部分,而越是神秘越會產生各種奇聞野史。作為在這兩個圈子都具有極高話事權的人,陳惠敏的言論幫我們還原了部分幫會與娛樂圈的恩怨往事。
初出茅廬當獄警:工作之便結識幫會大佬
  光陰輪轉,數十年前的陳惠敏出生在新界荃灣,家庭成員比一般家庭簡單,隻有父母和一個小妹。父親是海員,長期在外,多是母親拉扯他和妹妹長大。陳惠敏自幼愛習武,學過‘譚家三展拳’和西洋拳擊,16歲初中畢業便終止了學業。由於那個時代,年青人工種選擇並不多,對學歷要求不高的公務員可算是最好的選擇,而且工作比較穩定,家人也喜歡。剛畢業的陳惠敏便去投考了警察,但由於年紀不符合要求而未被錄用,從而轉投獄警,便有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份工作。
  50年代的香港是個黑社會的時代,獄中的犯人如果有黑社會背景會得到比較好的待遇,反之就會比較辛苦。也正因為如此,獄警的工作讓陳惠敏結識了很多幫會的大佬,並在獄中給予照應。當時身為獄警的他,在幫會中已經小有名氣,“我當獄警的時候其實已經是黑社會的了,不能說是黑社會,是一個團體一個幫會”,但由於終日面對枯燥的獄警工作,好似每天陪犯人坐牢一樣,陳惠敏做了2年8個月便轉做警察了。
文|Kay Hebe 來慧   
視頻|范業辰 沫沫
(責編:劉圓、甘霖)
手機讀報,精彩隨身,移動用戶發送到RMRB到,訂閱人民日報手機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皇家警察警衔图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