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之前迅雷7资源发现没有了公司招聘没有了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将应届生论坛分享给朋友:
关注应届生:
查看: 12495|回复: 13
项目经理, 积分 13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3 积分
作为一只求职狗,而且是一只至今还未找到工作的求职狗,来谈这个问题未免有点不自量力了。但今天跟友人聊天,抱怨上周一家很不尊重候选人的公司时,友人说:像你这样学习过HR,又做过招聘的人还能从这些角度去分析一家公司是否专业,我当时完全没有这些想法,觉得去面试就是被挖信息,完全做不到信息对等、更谈不上地位对等。至此我萌生了想给跟我一样在求职中摸爬滚打的应届生一些我个人的建议,欢迎牛人批评指正,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用处。
先做一下自我介绍:人力资源管理硕士应届生,7个月某医疗外企招聘全职实习,2014年9月以来4个月的求职历程,大大小小面了二三十家公司,以此为样本毕竟有限,不当之处还请见谅。
另外,我今天仅限于探讨公司在招聘流程方面,不探讨公司、行业前景层面。在这方面相信大家比我了解更多。
在开篇前我想简单讲讲现在校招的一些现状:
1. 校招鱼龙混杂,大外企雷声大雨点小,校招成为branding的一个部分,应届生如何在校招的战场上找到对自己胃口又真的希望培养年轻人的公司难之又难;
2. 招聘流程的外包(RPO),尤其针对季节性极强的校园招聘。相信大家不难发现现在很多公司的面试官并非来自公司内部HR,都是如51,智联等第三方公司。隔着一层更难了解公司真正的情况;
3. 竞争激烈,校招流程繁复”为了筛选而筛选“。应届生一年比一年多,公司尤其是外资open的职位一年比一年少,公司为了招到最优秀最适合的人都设计了繁复的流程:网申、电面、网测、群面、单面、终面等等。但可以说,只有在单面,候选人才有机会跟公司面对面坐着,平等的了解一些公司的机会。何以见得?回忆一下参加过的面试,有多少HR给了你提问的机会。单面之前的流程都是站在地位极不对等的基础上的,公司为了更快地在人山人海中找到最符合自己要求的学生,根本不给学生了解公司的机会。
4. 最好的了解是公司内部人员介绍。不得不说,这是最便捷也最真实的一条路。但更多情况下,我们也没有学长学姐在公司内部可供打探,因此在参加面试的过程中,了解足够多的信息来判断这个公司是否适合自己就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 我会从公司发布的招聘启事说起,来简单讲一讲专业的招聘是什么样的,以此一窥该公司的专业度。
1. 招聘启事:
一般而言,专业的招聘启事对职位职责,以及职位要求描述得很清晰,用语一般有实质性内容,而非空而泛。下面举两个栗子,同样是HR Assistant职位,都摘自各大Job Board:
Responsibilities:
Support HR department related issues, such as recruiting, training,HR system maintenance, P-file management and so on.
RESPONSIBILITIESBeing part of the 24-month Management Associate Program, the HR MA will receive on-job trainings through exposure to various functions of Human Resources with the following responsibilities:Assisting HR Generalists with their staffing needsAssisting compensation and benefit administration and reviewParticipating learning initiativesAssisting with the production, review and implementation of HR policies and proceduresDelivering analysis and reports as requiredCoordinating responses to regulatory inquiries and requirements across the countryCoordinating HR compliance and control processesSupporting HR head on the ad hoc tasks
大家可以发现第一篇里几乎没有实质性的职责,但看着第二篇JD你就知道如果我在这个职位的主要职责是什么,daily routine大概是什么,跟之前的实习、专业相不相关,我是否可以胜任,等等。
为什么说从招聘启事能看出一个公司的HR是否专业,因为作为公司的招聘专员,最大的职责就是找在最短的时间内 找到最适合的候选人。那么JD写的越清晰,我的target范围也越清晰,尽量避免了信息传递的不对等,会节约公司与候选人双方的时间。试想一个对JD理解有误的候选人,到了hiring manager面试时才发现根本不是自己想要找的工作,那不是浪费老板的时间吗。
所以,注重效率、注重雇主品牌的公司从JD开始就能让候选人感受到专业度。而且大部分公司的JD都有一个JD库,即使是新open的职位,稍作修改便可以用了;即便是年轻的公司,是新职位,那长远考虑,也会认真撰写已备后用。
2. 招聘流程,初面印象:
这里主要谈一谈电话面试。我个人认为在社会招聘,这一流程是必不可缺的,因为会节约HR很多时间。但在校招流程中,没有电面直接去笔试或者网测甚至群面的不占少数。这个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有的人可能觉得不可能一个个电话面试,太浪费时间;有的人会觉得测试和简历都不够实在,需要电话聊一下才能做决定。所以是否有电面并不是评判的唯一标准,但是如果有电面,那该如何判断电面的专业度呢?
首先,接到电面不要紧张,因为现在校招的电面十有八九是实习生做的(楼主以前是做社会招聘实习生的,电面也是实习生做的)。这对实习生的要求比较高,不能让候选人听得出面试他的是个还没毕业的实习生。那专业的电面是什么样的呢?
1. 普通话是否标准
& & 很多人会觉得我吹毛求疵,但是专业的公司会认为HR是公司的第一张名片,普通话不标准的,从一开始就不会被招进来。
2. 是否有自我介绍
& & “XXX你好,我是XX公司人力资源部招聘专员/助理XXX,请问你现在说话方便吗?” 个人认为这是最基本的自我介绍。
3. 用语是否专业
& & 怎么说呢,楼主在实习第一天,在老板的监听下打电话约面试,挂电话时说了“拜拜”,挂下电话就被老板说了不管候选人怎么说,作为公司都应该说”再见“显得更专业。而且平常不允许出现”这个“”那个“”应该“”好像“”大概“……语速不快不慢,不能有嗯嗯啊啊;语气要坚定,不能飘。
4. 对职位是否了解
& &一般电面的时候会测试候选人是否还记得投了什么岗位,也借机描述一下职责要求,一方面是为了确认双方是否建立了有效沟通(参见上一条JD);另一方面也是测试候选人求职动机的机会。
5.&&一般针对应届生的电面持续在10-15分钟为主,主要了解求职动机、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不会对简历深挖。
3. 预约面试,面试邀请:
现今预约面试的方式不外乎:
1. 外包方短信通知(智联,51,中华英才网等)
& & 一般运用到第三方的,面试量应该很大,短信中至少应包含:公司名,职位名,时间,地点。讲究一点的会加上路线推荐,周边地图等;其实个人觉得最应该加上的是面试形式,面试官职位,以及联系方式(以便候选人临时有事改时间或者不能参加)
2. 电话通知+邮件确认或短信确认
& & 电话通知面试应该要除了要包含以上信息外,应该也需要有自我介绍,询问是否方便。此处举例上周接到一家面试通知,上来就说“XX你好,我是Diana”。我接到这样的电话首先第一反应是:谁是Diana……(注:之前虽有沟通,但从未告知她叫diana……)
& & 邮件或短信通知是否及时:上周接到电面以及电话面试邀约,第二天下午5点参加面试,到第二天4点还没有收到邮件。(当然这个情况咱们一定要打电话去问啊……楼主是这个面试不想去,所以let it go啦)
& &不能用“校招人多,很忙忘记了”这样的借口。同样是校招,别的公司怎么没有漏发。
4. 面试过程,HR礼仪,问题设计:
个人认为这是了解公司最好的时机!在面试的过程中,请把自己放在跟HR同等的地位上,不要觉得咱们是去任人宰割的,公司在选择我们的时候,我们也在选择公司!我认为在面试过程中可以了解的点有:
1. 面试官是否守时
& & 校招的面试安排的确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想必大家一定也会碰到面试关或者同组的候选人迟到而导致面试流程推迟的情况。我个人认为,这种事情不发生是最好的,但假设面试官迟到了,那我觉得他之后的表现才是最重要的。此处又要举栗子了:
& & 上周参加一家曾上过500强的美资企业(听着还挺高大上的有木有……),是终面,时间14:00. 楼主13:45到的公司楼下,13:50开始候场。足足等到14:50才见到面试官。等了一个小时的我没有接到任何一句歉意的话,进到办公室,面试官眼睛没有从电脑屏幕上移开,直接说:你是应届生,我们也没什么好聊的,20分钟以内结束,最后聊了10分钟就让我出来了。呵呵。
& & 后来我从别的渠道了解到该公司一直在裁员,员工跳槽也很频繁。虽然我也没拿到offer(可能因为我没拿到所以心怀怨念……),但是真的拿到了我也不会去吧。(因为上文说的Diana就是他们的HR……)从电面到初试到终试,我没有感受到一点专业度。
2. 面试官的礼仪,是否尊重候选人
& & 我们看了太多针对候选人的面试礼仪,那么HR是否也有礼仪要求呢?
& & 专业的公司,对招聘部的形象要求很高。这里不是说长相,而是说气质、打扮、礼仪。我认为专业的HR应该具备以下几点:
& &&&1. 着装至少是Business Casual(关于Dresscode网上有很多 不赘述),IT 互联网 创意类不一定,但个人认为BC的要求不过分;
& &&&2. 普通话标准,见面会握手,递名片,keep eye contact;
& &&&3. 很多人说,那面对hiring manager的面试,是否也是这个要求呢,大部分公司会针对hiring manager进行定期面试培训,包括面试礼仪,提问技巧等,所以我认为要求是一致的。
3. 群面流程设计
& & 楼主之前参加了一家HR service公司的群面,不禁感慨这是我经历的最不专业的群面。虽然题目设计很好,但是面试流程实在很糟糕。
& & 当时情况是:
& & 8人一组,分4组,共32人。5位观察员,并没有定位观察(即在讨论过程中,观察员并没有固定的观察对象,而是流动性观察);小组讨论是同时开始,讨论完挨个上去presentation。
& & 我不知道大家怎么想,我个人认为在这样的情境下,最能观察出小组讨论中对小组贡献最大的是”一组一组顺序进行,每组配2-3位观察员,定向观察“。相反,该公司采取的面试方法并不能很好地识别最有贡献者。
& & 我当时就觉得作为HR专业类公司,为什么在招聘上做的如此不专业。其次再举一个个人认为比较专业的群面:
& & 10人一组,共一组,3位观察员。观察员分三角入座,每人观察离自己最近的3-4人。讨论全英文进行。30分钟阅卷+自我答题。50分钟小组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主持人会根据讨论的进程加入新的材料补充。10分钟presentation。当场出结果,进入下一轮的再一对一presentation。
我觉得专业的群面:
1. 问题设计佳,与职位要求相关,能够测试相关能力;(不过现在的群面问题很少能做到这一点,更多的是在测试面试者的参与度 主动度 逻辑思维 语言表达 时间控制 合作能力等)
2. 群面能真正起到”选拔“的作用(请对比上述两个案例)
3. 面试官受过专业培训(群面不是谁都能做的,要接受专门的培训,有哪些考察点,哪些计分点等等)
4. 单面问题设计
现在的单面无非分以下几种:
1. 结构化面试(定义可度娘)
& &一般结构化面试的目的是为了了解你过去的在校、实习、实践活动的经历,以及从中提炼出胜任该职位的一些能力,同时,在答题的过程中考验你的反应速度、语言表达、逻辑思维、以及理解能力。
& & 是否专业一般参考:
& & - 提问是否与岗位职责相关;
& & - 是否深入(一般会问的很细);
& & - 是否能lead面试走向;
& & - 是否关注到你简历上的”漏洞“ (比如time line若有空白是否能注意到;与职位相关的实习经验是否被提问到等)
2. 压力面试
& & 楼主几乎没有遇到压力面试,有可能我在面试过程中太坦然了,没感受到压力……
& & 一般压力面试以”否定候选人说的任何statement为主“,以此了解候选人在不被肯定的情况下如何自处。
& & 是否专业一般可参考:
& & - 是否有人身攻击(再大的压力面试这也是不被允许的……)
& & - 否定是否有技巧,能否激发候选人压力面;
因为对压力面试了解不多,不好多加评论。简单说这两点吧。
3. ”闲聊式“
& & 这种一般会事无巨细,360度无死角面试。也就是说任何有关于你的一切都有可能被问到。一般应用于终面,老总面,par面……
5. 如何向HR提问,以获取尽量多的信息
话痨终于说到了最后这个部分!我觉得每个人想要了解公司的方面是不一样的,而且在面试的过程中,我们能提问的时间很有限,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多的信息都需要事先准备。
首先,面试前先做好功课,把所有能了解的信息都了解到:公司规模,所在行业,竞争对手,在华策略,薪资状况,应聘岗位的职责,应聘部门业务,组织架构等等……
其次,把想了解的 但是网上找不到的信息记下来,届时向面试官提问。
我个人比较希望了解的点在于:
1. 我所在部门的组织架构,届时给我的职位晋升路线;
2. 该岗位每天的daily routine是怎么样的;
3. 当时您为何选择来这家公司(个人认为这是很好的切入点,一方面可以了解面试官当年的动机,从而验证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另一方面可以让面试官侃侃而谈自己的经历,那么面试已经成功一半了)
4. 去年的管培生,如今都在做什么的工作(可以了解公司对年轻人的培养,到底是招进来点那个实习生用的,还是真的在培养管理者的)
一般上面的是我最常问的,因为时间关系也只能提1-2个问题,所以一定要好好准备!问最关心的问题!
啰嗦了好多,十分感激能看到这里的同学。我也是应届生,而且还未找到最理想的工作,所以也是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在经验中总结tips,希望能对大家有一点点用!
因为个人的一个理想是在多年后创办一个帮助20-30岁 刚进入职场的年轻人提供求职帮助的机构。2015新的一年,希望从点滴做起。大家新年快乐,加油生活!
求职中, 积分 2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 积分
你分析的好多都是我特别关心的问题,还有就是我想和你探讨下如何了解一个行业和一个公司,这是我现在很迷茫的一个问题,希望得到你的回复!新年快乐!
项目经理, 积分 22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 积分
lz写的很好!!受教了,谢谢~~
项目经理, 积分 13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3 积分
Yin9024 发表于
你分析的好多都是我特别关心的问题,还有就是我想和你探讨下如何了解一个行业和一个公司,这是我现在很迷茫 ...
其实我了解的也很有限啦~关于如何分析某个公司 以及该公司所处的行业,我一般也就网上搜搜信息哇。一般着重在这几个点:
1. 该行业是否有前景
如何判断是否有前景对应届生来说挺难的,但无非也是时下热门的金融 IT 互联网 医疗 等等…我觉得可以搜一搜有关这个行业的新闻时事,也觉得未必非要是时下大热的行业,主要是分析这个行业在市场是否有需求,需求状况又如何,竞争业态怎么样,国内外差别,政策是支持还是限制…)就比如时下都说房地产行业不景气,但我个人对房地产尤其是商业地产还是挺有信心的,因为目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还在走,二三四线城市对城市综合体有需求,如果商业地产商有好的策略和运营,前景乐观。(当然这只是我的愚见~)
2. 该公司在业内排名如何
我的个人建议是选大的 如果没得选(有时候也不是我们能选择的啊有木有!)
如果排名够不上,那考虑“我在该公司工作2年后,我的个人能力是否会因此得到提升,这些能力是否是我希望提升的,以及它是否能成为我进业内top的跳板。
3. 发展路径 培养方向
这个我是在别处看来 觉得很有道理。看看公司的中高层领导 都是空降的 还是公司自己培养的。给年轻人耐心和平台的公司都是好公司。
这一点可能会被很多人诟病,应届生嘛 不要看起薪 重点是学东西。但我个人觉得 如果公司真的重视应届生的培养 只要有预算 就不会给低于业内平均工资的pay 因为想要留住最好的年轻人。除非公司真的大牛 它就是靠雇主品牌在招人的 那就去吧 因为两年后人才市场上 就又是一条好汉了!
爪机写的 有点乱 说的也论七八糟 很主观 希望轻拍啊
项目经理, 积分 13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3 积分
catiest 发表于
lz写的很好!!受教了,谢谢~~
能够帮助到一点点我也好开心了!!
项目经理, 积分 178, 距离下一级还需 72 积分
同专业学历失业狗路过,谢谢你的分享,我觉得很有用,最近也一直在反思,欢迎交流~
项目经理, 积分 13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3 积分
eleyxmhuang 发表于
同专业学历失业狗路过,谢谢你的分享,我觉得很有用,最近也一直在反思,欢迎交流~
求职真的好艰难 握爪TAT…
同学加个微信交流下吧
职员, 积分 105,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 积分
2015新起点!
求职中, 积分 28, 距离下一级还需 2 积分
谢谢楼主分享
高级管理, 积分 544,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6 积分
给LZ点赞,现在还没有好OFFER真是桑感
项目经理, 积分 2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48 积分
谢谢楼主分享!分析的都是最近自己在反思的!
项目经理, 积分 2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34 积分
谢谢lz分享,祝早日找到心仪工作
职员, 积分 33, 距离下一级还需 87 积分
很少发评论的。但楼主确实写的非常好。
从一个面试者的角度,对面试官进行了如此专业的评论分析,确实非常赞!
“因为个人的一个理想是在多年后创办一个帮助20-30岁 刚进入职场的年轻人提供求职帮助的机构。”我非常欣赏楼主的这个理想,因为现在的应届生招聘确实信息很不对等,各种信息纷繁复杂,导致应届生在求职中遇到了很多困惑。
希望楼主在今后的工作中,能不忘初衷,早日实现理想,为广大青年求职者们提供更好的信息渠道。
职员, 积分 113, 距离下一级还需 7 积分
楼主好厉害,十分感谢呢
Powered by公司招聘越来越难,人都去了哪里?
公司招聘越来越难,人都去了哪里?
今天人事部领导感慨:招聘越来越难,电话通知说好好的来面试,硬是好几个人没有。几个来面试的,一听工资待遇也没留下。比起前两年,工资也涨了一倍,能给的都给了,还是招不来人。是呀,人都去哪里了?前几年起薪开1500元(月薪),现在起薪都3000了。刚毕业的学生还是不愿意干。在面试环节,没有像以前那样提出很多苛刻的问题,很认真了解他们每一个人的状况。感觉他们和前几年面试人员在认识上偏差很大。他们不在相信公司在培训他们,或者明天怎么样。他们现在在乎的是当前:公司现在能给他月薪多少,假期多少,奖金多少。而没有之前面试人员在乎的公司未来发展如何,个人未来晋升如何。问他们为何会这么想,他们的回答也很现实。说生活成本高,一个月起薪没有5000钱,工作就是赔本。但是3000的起薪已经是我们这些私营企业给的最大诚意。我们在郑州,3000元起薪已经不低,和他们了解到,其实他们面试的其他公司还有很多起薪在2000多的。是呀,我们都3000起薪了,作为刚毕业的他们为什么不愿意选择留下?前几年1500元的起薪,面试者排着队的盛况一去不复返,就像那500元月租的房子随着城中村的拆迁埋没在烟尘中一样,只能苦笑,不会再有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分享和聚焦朝天门,聚焦当前社会热点
作者最新文章>> [面试]HR最常用的20个面试问题及答案
[面试]HR最常用的20个面试问题及答案
来自前程无忧HR网友“HR女王”的分享:
&&&&根据在咨询中针对人事主管的调查,统计出20个人事主管最常问的问题和最喜欢的答案。
  我去应聘的时候,初试时我都会看这些问题,有些问题面试官的确会问,而我本人也做了有半年的初试官,也常会在面试时问起这些问题。
  问题1:你为什么想离开目前的职务?
  A.别的同仁认为我是老板前的红人,所以处处排挤我。
  B.调薪的结果令我十分失望,完全与我的付出不成正比。
  C.老板不愿授权,工作处处受限,绑手绑脚、很难做事。
  D.公司营运状况不佳,大家人心惶惶。
  解答:超过一半的人事主管选择C,其次为D。选择C的回答,可以显示应征者的企图心、能力强,且希望被赋予更多的职责。选择D,则是因离职原因为个人无法改变的客观外在因素,因此,面谈者也就不会对个人的能力或工作表现,有太多的存疑。
  问题2:你对我们公司了解有多少?
  A.贵公司在去年里,长达8个月的时间,都高居股王的宝座。
  B.贵公司连续3年被XX杂志评选为“求职者最想进入的企业”的第一名。
  C.不是很清楚,能否请您做些介绍。
  D.贵公司有意改变策略,加强与国外大厂的OEM合作,自有品牌的部分则透过海外经销商。
  解答:以D居多。道理很简单,他们希望求职者对所申请的工作有真正的了解,而不仅仅是慕名而来。
  问题3:你找工作时,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为何?
  A.公司的远景及产品竞争力。
  B.公司对员工生涯规划的重视及人性化的管理。
  C.工作的性质是否能让我发挥所长,并不断成长。
  D.合理的待遇及主管的管理风格。
  解答:以C居多,因为公司要找工作表现好、能够真正有贡献的人,而非纯粹慕名、求利而来的人。
  问题4:为什么我们应该录取你?
  A.因为我深信我比别人都优秀。
  B.因为我有很强烈的企图心,想要与贵公司共同成长。
  C.您可以由我过去的工作表现所呈现的客观数据,明显地看出我全力以赴的工作态度。
  D.我在这个产业已耕耘了8年,丰富的人脉是我最大的资产。
  解答:这题理想的回答是C。你如何让对方看到你的好?单凭口才,是很难令对方信服的,因此,从履历表内容或之前的回答内容中,如果能以客观数字、具体的工作成果,来辅助说明,是最理想的回答。
  问题5:请谈谈你个人的最大特色。
  A.我人缘极佳,连续3年担任福委会委员。
  B.我的坚持度很高,事情没有做到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绝不罢手。
  C.我非常守时,工作以来,我从没有迟到过。
  D.我的个性很随和,是大家公认的好好先生。
  解答:这题理想的回答是B。A、C、D虽然都表示出应征者个性上的优点,但只有B的回答,最能和工作结合,能够与工作表现相结合的优点、特质,才是面谈者比较感兴趣的回答。
  问题6:“请你自我介绍一下”。
  思路:1、这是面试的必考题目。
  2、介绍内容要与个人简历相一致。
  3、表述方式上尽量口语化。
  4、要切中要害,不谈无关、无用的内容。
  5、条理要清晰,层次要分明。6、事先最好以文字的形式写好背熟。
  问题7:“谈谈你的家庭情况”
  思路:1、况对于了解应聘者的性格、观念、心态等有一定的作用,这是招聘单位问该问题的主要原因。
  2、简单地罗列家庭人口。
  3、宜强调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
  4、宜强调父母对自己教育的重视。
  5、宜强调各位家庭成员的良好状况。
  6、宜强调家庭成员对自己工作的支持。
  7、宜强调自己对家庭的责任感。
  问题8:“你有什么业余爱好?”
  思路:1、业余爱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应聘者的性格、观念、心态,这是招聘单位问该问题的主要原因。
  2、最好不要说自己没有业余爱好。
  3、不要说自己有那些庸俗的、令人感觉不好的爱好。
  4、最好不要说自己仅限于读书、听音乐、上网,否则可能令面试官怀疑应聘者性格孤僻。
  5、最好能有一些户外的业余爱好来“点缀”你的形象。
  问题9:“你最崇拜谁?”
  思路:1、最崇拜的人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应聘者的性格、观念、心态,这是面试官问该问题的主要原因。
  2、不宜说自己谁都不崇拜。
  3、不宜说崇拜自己。
  4、不宜说崇拜一个虚幻的、或是不知名的人。
  5、不宜说崇拜一个明显具有负面形象的人。
  6、所崇拜的人人最好与自己所应聘的工作能“搭”上关系。
  7、最好说出自己所崇拜的人的哪些品质、哪些思想感染着自己、鼓舞着自己。
  问题10:“你的座右铭是什么?”
  思路:1、座右铭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应聘者的性格、观念、心态,这是面试官问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
  2、不宜说那些引起不好联想的座右铭。
  3、不宜说那些太抽象的座右铭。
  4、不宜说太长的座右铭。
  5、座右铭最好能反映出自己某种优秀品质。
  6、参考答案――“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问题11:“谈谈你的缺点”
  思路:1、不宜说自己没缺点。
  2、不宜把那些明显的优点说成缺点。
  3、不宜说出严重影响所应聘工作的缺点。
  4、不宜说出令人不放心、不舒服的缺点。
  5、可以说出一些对于所应聘工作“无关紧要”的缺点,甚至是一些表面上看是缺点,从工作的角度看却是优点的缺点。
  问题12:“谈一谈你的一次失败经历”
  思路:1、不宜说自己没有失败的经历。
  2、不宜把那些明显的成功说成是失败。
  3、不宜说出严重影响所应聘工作的失败经历。
  4、所谈经历的结果应是失败的。
  5、宜说明失败之前自己曾信心白倍、尽心尽力。
  6、说明仅仅是由于外在客观原因导致失败。
  7、失败后自己很快振作起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面对以后的工作。
  问题13:“你为什么选择我们公司?”
  思路:1、面试官试图从中了解你求职的动机、愿望以及对此项工作的态度。
  2、建议从行业、企业和岗位这三个角度来回答。
  3、参考答案――“我十分看好贵公司所在的行业,我认为贵公司十分重视人才,而且这项工作很适合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好。”
  问题14:“如果我录用你,你将怎样开展工作?”
  思路:1、如果应聘者对于应聘的职位缺乏足够的了解,最好不要直接说出自己开展工作的具体办法。
  2、可以尝试采用迂回战术来回答,如“首先听取领导的指示和要求,然后就有关情况进行了解和熟悉,接下来制定一份近期的工作计划并报领导批准,最后根据计划开展工作。”
  问题15:“与上级意见不一致时,你将怎么办?”
  思路:1、一般可以这样回答“我会给上级以必要的解释和提醒,在这种情况下,我会服从上级的意见。”
  2、如果面试你的是总经理,而你所应聘的职位另有一位经理,且这位经理当时不在场,可以这样回答:“对于非原则性问题,我会服从上级的意见,对于涉及公司利益的重大问题,我希望能向更高层领导反映。”“应届毕业生缺乏经验,如何能胜任工作?”
  问题16:“我们为什么要录用你?”
  思路:1、应聘者最好站在招聘单位的角度来回答。
  2、招聘单位一般会录用这样的应聘者:基本符合条件、对这份共组感兴趣、有足够的信心。
  3、如“我符合贵公司的招聘条件,凭我目前掌握的技能、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饿适应能力及学习能力,完全能胜任这份工作。我十分希望能为贵公司服务,如果贵公司给我这个机会,我一定能成为贵公司的栋梁!”
  问题17:“你能为我们做什么?”
  思路:1、基本原则上“投其所好”。
  2、回答这个问题前应聘者最好能“先发制人”,了解招聘单位期待这个职位所能发挥的作用。
  3、应聘者可以根据自己的了解,结合自己在专业领域的优势来回答这个问题。
  问题18:“你是应届毕业生,缺乏经验,如何能胜任这项工作?”
  思路:1、如果招聘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应聘者提出这个问题,说明招聘单位并不真正在乎“经验”,关键看应聘者怎样回答。
  2、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最好要体现出应聘者的诚恳、机智、果敢及敬业。
  3、如“作为应届毕业生,在工作经验方面的确会有所欠缺,因此在读书期间我一直利用各种机会在这个行业里做兼职。我也发现,实际工作远比书本知识丰富、复杂。但我有较强的责任心、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而且比较勤奋,所以在兼职中均能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从中获取的经验也令我受益非浅。请贵公司放心,学校所学及兼职的工作经验使我一定能胜任这个职位。”
  问题19:“你希望与什么样的上级共事?”
  思路:1、通过应聘者对上级的“希望”可以判断出应聘者对自我要求的意识,这既上一个陷阱,又上一次机会。
  2、最好回避对上级具体的希望,多谈对自己的要求。
  3、如“做为刚步入社会新人,我应该多要求自己尽快熟悉环境、适应环境,而不应该对环境提出什么要求,只要能发挥我的专长就可以了。”
  问题20:“您在前一家公司的离职原因是什么?”
  思路:1、最重要的是:应聘者要使找招聘单位相信,应聘者在过往的单位的“离职原因”在此家招聘单位里不存在。
  2、避免把“离职原因”说得太详细、太具体。
  3、不能掺杂主观的负面感受,如“太幸苦”、“人际关系复杂”、“管理太混乱”、“公司不重视人才”、“公司排斥我们某某的员工”等。
  4、但也不能躲闪、回避,如“想换换环境”、“个人原因”等。
  5、不能涉及自己负面的人格特征,如不诚实、懒惰、缺乏责任感、不随和等。
  6、尽量使解释的理由为应聘者个人形象添彩。
  7、如“我离职是因为这家公司倒闭。我在公司工作了三年多,有较深的感情。从去年始,由于市场形势突变,公司的局面急转直下。到眼下这一步我觉得很遗憾,但还要面对,重新寻找能发挥我能力的舞台。”同一个面试问题并非只有一个答案,而同一个答案并不是在任何面试场合都有效,关键在于应聘者掌握了规律后,对面试的具体情况进行把握,有意识地揣摩面试官提出问题的心理背景,然后投其所好。(完)
-----------
欢迎关注微信订阅号“无忧求职锦囊”,下载“求职锦囊”APP
责权声明:本文所表述观点仅代表作者或发布者观点,与无关
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
未经51job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之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 | 无忧工作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该发现没有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