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以创新为引领 推动创新发展我市产业转型发展 财政

常委会议常委会议
五届十八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五届十八次
实施科技创新战略 推动南阳跨越发展
---关于以科技创新引领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作者/来源&维护员】&【阅读:80次】&【】
为了切实贯彻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建设科技强市、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发展的战略部署,市政协确定了“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年度重点调研课题,成立专题调研组,由政协主席刘朝瑞牵头,柳克珍副主席具体组织实施。调研组通过深入市内企业实地调查,赴外地考察学习,召开市直部门、金融机构、重点企业、大专院校负责同志座谈会,对我市科技创新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形成了关于以科技创新引领我市产业转型升级的调研报告。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认真贯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经济建设的重要位置,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我市科技创新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科技创新起步较早。1986年,南阳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科教兴宛”战略,催生了南阳大学和1000余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被当时国家科委授予首批科技长入经济实验区,在全市形成了重科技、爱科技、干科技的浓厚氛围,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二是推动力度不断加大。近年来,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实施,我市相继出台了《南阳市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若干政策措施》、《南阳市应用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引进培养办法(试行)》、《南阳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等一系列创新创业激励政策。去年,我市两名科技人员获得市科学技术突出贡献百万元重奖,产生了强烈的引领导向作用。特别是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站在抢占竞争高地,推动跨越发展的战略高度,准确把握我市经济发展阶段特征,审时度势,明确提出实施科技创新和项目建设“两轮驱动”,把科技创新列入市级领导分包重大专项,层层明确责任,级级传导压力,科技创新推动力度之大、强度之高前所未有,全市上下致力科技创新大发展的帷幕已全面开启。三是科技创新成效显著。突出培育科技型企业,进一步完善创新载体,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至去年底,我市培育形成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2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335家。已建有国家高新区和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创建了国家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光电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先后与国内外20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全市各类企业已建成技术研发中心333家。我市共获得国家、省级科技进步奖66项,申请专利1.5万件,年均增速达到59.5%,全市近50家企业主持和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230多项,超高效电机、大颗粒金刚石、数字化超深井石油钻机装备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高新技术产品实现了产业化,科技创新主要指标进入全省前列。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由“十一五”末的66.7亿元增长到十二五末的166.23亿元,年均增速超过2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26.6%,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激增至56%。
二、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领导重视不够。相当部分领导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带来的冲击及南阳现阶段面临的严峻挑战缺乏足够的思想认识,对科技创新缺乏危机感、紧迫感,尚未从战略高度切实把科技创新摆到核心位置、当做头等大事来抓,科技意识淡漠化、科技工作边缘化现象较为普遍,行政推动乏力,全社会重视支持参与科技创新的氛围尚未形成。
(二)产业层次较低。我市多为资源型和初级加工型产业,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高科技、创新型、引领型技术和产品少,产业发展水平低,缺乏“七梁八柱”型大产业,装备制造、食品、纺织服装三大产业加在一起仅有1490亿,规模最大的装备制造不足600亿元,而襄阳仅汽车产业就达到1500亿元;领军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少,全市高新技术企业57家,占我市规模以上企业的2.4%,占全省高新技术企业1457家的3.9%,仅为郑州的1/9、洛阳的1/3不到,与南阳全省第三大经济体的地位极不相称;以新、新能源、光电信息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仅为20%左右;具有知识密集、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分别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12.9和1.4个百分点。
(三)创新主体动力不足。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普遍对决胜市场关键靠科技创新的认识模糊、观念落后,大多不愿创新;担心搞科技创新投资大、风险大,害怕失败,不敢创新;企业缺资本、无实力,对建立研发中心、加强研发投入不积极,对高新技术、高层次技术人才的引进、应用不重视,导致我市大多数企业未配套技术研发中心,已有的研发平台也大多层次低、技术力量弱、研发能力低,产品质量差,效益低;不少企业没有申请专利,对产品创新、产业发展支撑不力。
(四)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滞后。部分企业质量意识、标准意识、品牌意识淡化,不注重品牌建设;质量标准体系不够完善、执行不严格,企业不及时改造、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引进新技术新工艺,导致产品档次低、质量不高;检验监测体系建设滞后,监测技术落后,力量薄弱,质量监测尚不能实现全覆盖。
(五)创新平台辐射带动不力。与先进地区相比,我市创新平台在数量、规模、层次、作用发挥等方面,都存在明显差距。不少企业对平台在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提高市场竞争力方面的作用认识不深、打造不力,全市规模以上企业1752家,但各类研发机构仅335家,其中省级仅51家,70%企业未建立研发中心,而全省有1080家省级研发中心,郑州、洛阳分别为188家、97家,我市差距较大。国家级高新区及各类产业集聚区在推进产学研结合、科技创新方面的引领带动作用发挥不力;京宛合作平台因缺乏深入研究、高度契合,技术引进、产业协作等的效果并不理想;科研院所受立项难、筹资难、成果转化难及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健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研发动力不足。
(六)创新人才极为短缺。高端人才与实用人才两头都缺的问题尤为突出。科技队伍力量薄弱,我市全市1752家规模以上企业中,科技人员&10521 人,每万名产业工人技术人员比重很低;受人才政策、评价激励机制和投入不足等制约,人才引进难、留住难、流失严重,如我市每年人才投入仅2000万元,而郑州则高达8亿元、洛阳达4亿元,差距悬殊;我市每年考入“211”、“985”院校1400多人,毕业回宛不到100人;校企联手培养本土人才不够得力,实用人才缺口较大。
(七)政策支持不力。财政投入偏低,2015年全市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1.03%,分别低于全国、全省1.04和0.15个百分点;科技研发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1.18%,分别低于全国、全省2.8和0.43个百分点;各级财政科技投入仅为郑州的2%、洛阳的5%;科技成果转化、研发平台建设等缺乏强有力的资助政策和奖励。税务部门对科技创新企业应享受的相关税收优惠政策未严格落实到位。金融机构针对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应对乏力,诸如科技保、科技贷、知识产权质押等企业急需的金融产品开发不力。体制机制转换慢,科技创新“放、管、服”及科技成果“三权”改革尚未完全推开,现行体制制约科技成果有效转化;多元化科技投入机制、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机制、科技协同创新机制不完善,严重影响科技投入和创新发展。
(八)部门协同联动不够。由于尚未针对科技创新建立有效联动机制,缺乏统筹整合,相关职能部门各自为战,缺乏沟通磋商、衔接配合,难以形成工作合力,甚至有的对科技资源实行封闭管理,不愿资源共享。&
&三、推动创新发展的有关建议
(一)切实增强以科技创新推动转型发展的紧迫感、危机感。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格局正在重塑,制造业面临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双向挤压”的严峻挑战,我国正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提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切需要把科技创新作为南阳发展的新引擎,作为推动南阳发展的新动力,作为推动跨越发展的突破口,强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紧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因此,必须切实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切实把科技创新当成一号工程、提到核心位置,各级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带动自上而下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支持、参与科技创新的热潮,牢牢夯实转型跨越的思想根基。
(二)大力推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科技创新实现突破。以打造省级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基地伟目标,绿色食品千亿产业集群,开展“高档混纺面料”“高档家纺面料”等新技术、新产品研究和产业化,千亿产业集群。五是积极发展生态环保技术产业。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把环保产业作为转型升级的一项战略举措,积极发展节能降耗、资源回收利用、创新现代服务业发展。以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商业模式创新为支撑,大力引进、发展工业设计、专利服务、技术咨询、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现代物流、智慧交通等新兴服务业;。
八是大力培育筛选具有龙头带动作用和示范引领作用的创新型骨干企业,配套实施科技重大项目,开展产学研合作,集中扶持,示范带动培育一批河南省创新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河南科技小巨人企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加快构建创新龙头企业引领、高新技术企业助推、科技小巨人企业协同发展的创新型企业群体,带动企业走创新驱动、内生增长之路。
(三)强化人才支撑。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改变南阳人才队伍大而不强的现状,综合施策,大力实施人才战略。一要解放思想、柔性引进高端人才。高端人才是稀缺资源。一个高端人才可以开发一个项目,救活一个企业,拉动一个产业。要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人才观,通过项目合作,加强与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人才和国内外技术领军人才的联系对接,聘请专家作为经济或科技顾问等形式,实现高端人才引进、为我所用。建立领导干部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支持带重点企业、重点产业、重点项目与国内知名高校及教授专家对接,实现高端人才的引进、应用。二要挖掘潜力、培养用好本土人才。大力培育本土科技人才,推进人才需求信息有效对接,实行“政企校研”联手“以产定培”“订单育才”,倡导“把工厂办到课堂上、把学校办进车间里”。南阳师院、南阳理工、河南工院、南阳医专等高校要开设适应南阳产业所需的专业,培养南阳区域急需的技能型人才,切实把我市劳动力资源转化为人才资源,为我市科技创新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建立南阳籍在外专业技术人才档案库,由市人才办加强联系对接,推动项目和宛籍技术人才的对接,实现在外专业技术人才为南阳发展所用。对我市重点学科带头人、企业技术带头人、行业拔尖人才,加大培育力度,鼓励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到企业兼职,推动联合研发、协同攻关。三是健全机制、重奖激励。建立优秀科技人才政府奖励制度,每年评选一批优秀科技人才、科技功臣和优秀企业家,拿出1000万元用于大张旗鼓表彰。鼓励企业推行以智力资本入股或参与分配,激活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四是优化环境、留住人才。建立健全科技人才社会保障及医疗保险制度,落实配偶、子女就业、就学等帮扶政策,建设南阳人才公寓,努力营造人才创业、居住和生活所需的良好环境及尊重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做到用感情留人、用事业留人、用待遇留人。
(四)加强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载体和平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着力构建“政金产学研用”紧密联结的科技创新体系。一是以高新区、保税区、经开区、产业集聚区为依托,打造科技创新样板和模式,发挥好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集中力量打造国家级高新区这一科技创新主阵地,力争建成国家协同创新基地,发挥核心载体作用,当好全市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二是采取“企业、高校+研发机构+资助政策”模式,推动企业、高校建立各种研发中心、创新中心、博士后工作站、众创空间等区域性、企业性创新平台,集中扶持我市优势行业、重点企业、高校建设一批国家、省级重点实验室,逐步实现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三是以项目为纽带,加强与国内知名高校、科研机构、专家合作,建立科研战略联盟,加大科技引进创新力度。向内挖掘,充分用好南阳理工、南阳师院、河南工院等本地高校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资源优势。四是用好京宛合作平台,突出与中关村的科技合作,引导我市企业积极承接中关村优势科技资源,打造好中关村南阳科技园,努力把我市建成高水平的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五)完善财税金融政策保障体系。科技创新风险大、周期长,强化政策保障是关键。财政方面,一是继续探索完善财政支持政策。着眼财政涉企资金趋向基金化管理,建议运用政府投资担保,设立科技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工业转型升级专项基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等,放大财政资金效应,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带动作用。探索健全“政府+银行+企业+担保”推动创新型企业快速发展模式,加大支持科技创新力度。二是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财政资金,对企业自建或联建国家、省级研发中心或行业技术中心以及承担我市科技发展优先领域和关键技术攻关的企业和研发机构,予以资助、扶持和奖励。三是推行科技创新券,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培强科技型创新企业。四是研究完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鼓励政策。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规定,鼓励采用首购、订购等非招标采购及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给予支持。建议我市研究健全优先采购使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政策,通过政府手段推广使用像防爆消防车这样类似的产品,促进创新产品的研发和规模化运用。税收方面,全面落实科研项目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扣、技术转化税收优惠等各方面税收扶持政策,激发企业创新活力。金融保险,围绕化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题,创新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一是积极探索科技金融结合。争取南阳设立“科技保”“科技贷”“专利贷”,加大对科技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完善政银企对接机制,定期组织银企对接活动,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把企业上市直接融资作为解决企业融资难题的一个战略来抓,组建专门领导机构,编制企业上市计划,加强精准辅导,力求突破。当前尤其要借力国家为贫困地区企业首次公开发行(IPO)、新三板挂牌、债券发行、并购重组等开辟的“绿色通道”,抢抓贫困县企业“上市免排队”、“即报即审、审过即发”的优惠机遇,力推一批企业上市挂牌。四是以财政资金引导保险、风险投资、担保等社会资金投入到科技创新中,创新金融产品支持,如:保监局要研究探索设立科技创新企业增信补助基金等。同时,要把各种要素捆绑起来扶持创新型产业、企业,创造有利于创新企业的制度环境和社会环境。
(六)加强质量标准体系和品牌建设。
(七)进一步完善组织保障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切实把科技创新作为推动转型跨越发展的一号工程,列入重要日程,摆上突出位置,加强领导,狠抓不懈,抓出成效。一要建立高规格联席会议机制。各级都要成立高规格科技创新领导小组,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挂帅,设立办公室,定期召开由职能部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参加的联席会议,研究谋划科技创新重大问题,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统筹实施、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共同参与的科技创新工作机制。二要建立各级领导科技培训机制。各级要把厚植创新理念、普及科技知识,列为中心组学习和干部教育的重要内容,不断增强各级领导干部了解科技前沿、掌握创新规律、领导科技创新的能力。三要建立科技创新考评机制。要研究建立科技创新工作目标考评体系,加大科技创新在各级各部门年度绩效考核指标中的权重,切实发挥考核指挥棒和风向标的作用,调动各级各部门支持科技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四要加大宣传。充分运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科技创新的意义,从娃娃抓紧,在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中普及科普知识、树立科学精神。加强对重大科技成果、典型创新人物和企业的宣传,加大对创新创造者的表彰激励,大力营造真重视、真投入、真服务、真落实的浓厚氛围,迅速在全市掀起新一轮科技强市的热潮,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创业活力。&
上一篇文章: 没有了下一篇文章: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张来明&赵昌文
日08:11&&&来源:
原标题: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习近平同志指出,“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十八届五中全会也明确提出:“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历史经验表明,创新从来都是决定一个国家竞争成败和发展成效的关键。能否真正实现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将决定着我国“十三五”乃至中长期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1.新常态下产业转型升级 必须紧紧依靠创新驱动
产业转型升级是产业从价值链的中低端向中高端的上升过程,是产业竞争力全面提升和经济迈上新台阶的关键。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产业转型升级面临着许多新趋势、新机遇和新矛盾、新挑战,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从国际环境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孕育兴起,世界各国都开始加快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快新产业的战略布局,一系列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正在涌现,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前所未有,步伐明显加快。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21世纪上半叶出现新科技革命的可能性较大。至于具体发生在哪些领域,哪些技术会率先突破,判断还不尽相同。2013年,麦肯锡咨询发表的研究报告提出了12项改变世界的颠覆性技术,包括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先进机器人、下一代基因组技术、自动化交通工具、能源存储技术、3D打印、先进材料、非常规油气勘探开采、可再生能源。兰德公司前不久发表的《2020年的全球技术革命》研究报告提出了16个未来应用最广泛的科技领域,包括低成本太阳能电池、无线通信技术、转基因植物、水净化技术、低成本住宅、工业环保生产、混合型汽车、精确治疗药物、人造器官等。中国科学院认为,在能源与资源领域、网络信息领域、先进材料与制造领域、农业领域、人口健康领域等出现科技革命的可能性较大。上述新技术的多点突破和融合互动必然会推动新兴产业的兴起,给产业转型升级带来新的重大机遇。
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世界主要国家都在加强战略部署,加快新兴产业布局和传统产业改造,优化产业结构。美国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已连续3次发布《创新战略》;2013年德国实施“工业4.0”战略,2014年又出台了其升级版――“智能服务世界”。总的来看,新能源、新材料、信息与互联网、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低碳发展、空间开发、智能制造等成为各国重点支持的产业领域。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20年左右即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但是,成就很大,代价也很大。总体上仍属于粗放型发展,而且能源资源消耗过度,生态环境损害严重,积累了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经济质量和效益低等不少矛盾和问题。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及印度、越南等新兴经济体对我国低成本竞争优势的替代和欧美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客观上已形成了对我国制造业“两头挤压”的局面。这种高资本投入、高资源消耗、高污染排放、低成本竞争、低效率产出的产业发展模式已难以为继。
穷则变,变则通。老路走不通了,就要走新路。要想走出新路,就要勇于创新。在国际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和我国发展动力转换的新阶段,我国必须紧紧依靠创新驱动,推动产业发展实现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由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的转变,才能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迈上更高的台阶提供新的动力。
2.当前产业创新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困难
近些年来,我国在推动技术创新并以此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新技术、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如在新一代移动通信领域,中国建立起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移动通讯产业链条和通信网络。在能源领域,水力发电、超超临界发电等一批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特高压交流电压成为国际标准,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技术和装机容量也已走到世界前列。在轨道交通领域,高速铁路总体技术水平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在互联网领域,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能力提高较快,全球十大互联网公司中有四家为中国企业。在生物医药领域,中国企业的基因测序水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形成了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相互促进的模式。
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近2500名企业经营者的调查看,多数企业已有了较强的创新意识,超过2/3的企业“高管有清晰的创新战略”,年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提高了2个百分点,大学以上学历员工比重上升了10个百分点。
但总体而言,当前我国产业的创新发展仍面临不少突出矛盾和困难,企业创新的意愿、能力和环境尚有待改善。上述调查同时显示,从创新意愿看,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家对增加创新投入持谨慎态度,在“增加创新投入”“引进人才”的意愿上,2014年比2008年分别下降了11个和8个百分点。从创新能力看,大多数企业的创新仍以模仿性、渐进性创新为主,原创性、突破性创新偏少。从创新环境看,目前在财政金融支持政策、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比如,企业创新投入资金来源比较单一,自有资金达到91%,通过资本市场获得创新资金的渠道仍然不畅通。
麦肯锡2015年7月的研究显示,虽然中国已具备成为全球创新领导者的潜力,但创新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近年来有所减少。年,代表广义创新的全要素生产率贡献了40%―48%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而近五年,创新仅贡献了30%的增长。从现在起到2025年,为了将年增长率维持在5.5%-6.5%的水平,至少需要让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达到35%-50%。
从专利指标来衡量,2014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发明专利申请92.8万件,同比增长12.5%,连续4年位居世界首位。但专利的质量和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2014年,中国企业共申请了26472项欧洲专利,占全部欧洲专利申请数的9%,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依然较大。而且,中国的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数字通信领域等少数领域,仅华为和中兴通讯两家公司就占据了申请总量的70%。
从科技成果转化看,企业、科研机构、高校之间尚未建立起知识创新、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密切结合的有效机制。一方面,许多科技成果束之高阁,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另一方面,大量企业缺乏先进适用技术。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科研机构和高校原始创新能力不强,为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服务的能力不足;评价体系不合理导致科研人员缺乏创新成果转化的动力;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的功能不能满足企业创新需求。
从创新体制和政策上看,既存在市场机制作用发挥不够,也存在政府不能更好发挥作用的问题。一方面,科技资源的分配方式和配置机制存在典型的政府部门主导的特点,科技资源分散封闭,投入结构不尽合理;科研短期行为严重,绩效管理亟待加强。另一方面,由于企业准入和竞争存在或明或暗的不公平,要素价格不能完全反映市场需求和资源环境成本,近些年资源能源、房地产、金融行业的整体收益率普遍高于实体经济部门,导致实体经济部门的人才、资本等创新要素严重流失,极大地抑制了企业的创新积极性。
3.如何发挥创新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引领作用
第一,以创新要素的质量提升和结构优化为核心,推动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整体上升。
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在于从价值链低端转向中高端,在于提高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而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根本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在于创新要素质量的全面提升和结构优化。
首先,要全面推动劳动力要素的升级和结构优化。与过去的劳动力结构相比较,我国现在每年700多万的大学毕业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坚实人才基础。未来一段时期,要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进一步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把精英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加强职业技能教育体系,培养一批高水平技术工人。
其次,要推动资本要素的升级和结构优化。对于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来说,资本也有好坏之分,简单地说,就是政府投资不能形成对社会投资的“替代效应”,金融发展不能形成对实体经济的“攫取效应”。从财政资金看,要改革科技投入和评价体系,进一步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提高全社会研发资金使用效率。从金融体系看,要发展“创新友好型”的金融体系,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以资本要素引导创新创业和产业转型升级。
最后,要坚持推进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要破除行政垄断、行业垄断和地方垄断,强化竞争和统一市场,使土地、矿产等稀缺的公共资源能够成为产业升级的杠杆,而不是利益输送的手段。
第二,以产业链引导创新链,以创新链支撑产业链,推动构建产业新体系。
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构建产业新体系”的目标和任务。笔者认为,“产业新体系”就是能够适应新一轮全球产业革命和技术进步的方向,充分发挥现阶段我国的比较优势,结构合理、层次明确,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产业新体系,必须统筹谋划产业链与创新链的定位、布局、衔接、互动与优化,建立产业和创新要素优化配置、上下游和有机联动的机制。
首先,要利用《中国制造:2025》的机遇,全面提升制造业的整体技术能力和生产水平。围绕重要产业领域发展,整合现有科研院所、企业资源,形成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体系。加大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力度,推动建立一批由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参与的产业创新战略联盟。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互动,提升智能制造的水平。强化工业基础能力建设,提升“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制造装备”的研发、设计和制造能力。
其次,要推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二者的深度融合不仅可以不断变革、创新制造方式和服务业态,通过制造业的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服务化如发展柔性制造、产品定制、个性化制造等,显著提升制造业增加值,而且可以极大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最后,要探索建立和完善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生态环境。深圳等地在这些方面的成功经验表明,以产业链引导创新链,以创新链支撑产业链,关键是建立和完善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升知识产权附加价值。要创新产学研机构之间的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形成利益共同体。要搭建专业化的创新服务平台,努力培育“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氛围。
第三,以全球化的视野,在开放合作中提升产业的创新能力和全球竞争力。
中国绝大多数产业领域的技术水平与全球技术前沿仍有不小的差距,所以,以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不可能在一个封闭的条件下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必须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
要紧密跟踪国际最新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动态,坚持问题导向、需求牵引,高标准、大范围、跨领域进行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整合和集成世界性的创新资源,在合作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
要利用好中国的市场优势、产业条件和人才基础,通过在国内设立开放实验室、产业创新联盟、创新孵化器等多种模式,加强与国际大企业、研究机构和大学之间的战略合作。
要鼓励中国企业在“走出去”和推进国际产能合作过程中,通过收购兼并或与发达国家研发机构、企业的合作,在海外建立研究开发基地,依托国外的先进技术、品牌优势等扩大中国企业的国际市场空间,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
(张来明、赵昌文,作者分别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沈王一、谢磊)
热点关键词
热门点击排行榜
123456789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