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比例模型俄罗斯人口男女比例军事承包商,有没有比较接近现实中的pmc了

PMC私人军事公司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PMC私人军事公司
&&揭密美国(PMC)私人军事服务公司,通俗叫法“雇佣军”。
你可能喜欢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虚拟地理环境中地表纹理的研究与实践(原版论文).pdf文档全文免费阅读、在线看 61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0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Y.81332卑
分类号 搴一
虚拟地理环境中地表纹理的研究与实践
指导教师姓名
申请学位级别
学科专业名称
丝图剑图堂生丝垄焦:垦王焦.
论文提交日期
2QQ垒生垒月
论文答辩日期
学位授予单位
学位授予时间
答辩委员会主席:
中国人民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二oo四年四月
信息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随着科学技术与人类认识的进步与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已在军事、医学、设计和娱
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它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学习方式、工作方式和娱乐方式,
它带给人们无穷的想象空间,创造了一个让人身临其境的虚拟世界。
在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地形环境仿真的实践中,纹理技术是描述地形表面细节,
增添地形环境真实感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参阅和分析国内外有关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
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地形环境中的地表纹理的模拟进行了一些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
矢量地图数据的地表纹理的生成方法和设计方案。
本文首先介绍了纹理技术的发展,然后根据专业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矢量地图数据
方法实现较为容易,生成的地表纹理表现要素清晰、视觉效果好,该方法目前已得到了
广泛应用。另外,在利用算法生成地表纹理方面也做了初步的研究与实践。最后,本文
介绍了基于矢量地图数据的地表纹理在地形环境仿真系统中的应用,总结了作者多年在
地表纹理模拟表达上的设计方案和部分有代表性的成果。
本文提出的方法及方案已应用于实践当中,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sDK凹凸贴图
关键词:虚拟现实纹理地表纹理纹理映射纹理合成Photoshop
信息工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IldⅡleadvallceofhumall’s
tecllIlolog)r
deVel叩ment
of、,irhlal
technologyrealitybeen印pliedeXtensively
ofh啪an’s
desi盟and锄usement
challgesway
姗us铋ent.It ain矗nite of
andcreatesarealistic
presents spaceima西ne
vir七ualworIdtome
of、,irmal
prac石ceusing t。chn0109y
realityca玎y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当前位置: >>
信息化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
内部材料,注意保管XX 集团信息化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 培训资料信息管理部二一一年 目前录言 ............................................................................................................................. 1一、发展现状................................................................................................................... 3 (一)业务综述 ........................................................................................................ 3 1. 组织机构与管控模式...................................................................................... 3 2. 业务现状 ....................................................................................................... 4 (二) “十一五”信息化建设成果 .............................................................................. 6 1. ERP 系统基本建成应用................................................................................... 7 2. 一批生产运行管理系统建成应用 .................................................................... 8 3. 办公管理和基础应用系统成为日常工作平台................................................... 9 4. 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得到持续完善 .................................................................. 10 5. 信息化组织与人员情况良好 ......................................................................... 10 (三)信息化建设现状评估......................................................................................11 1. 信息系统 ......................................................................................................11 2. 数据管理 ..................................................................................................... 19 3. 信息技术集成 .............................................................................................. 21 4. 基础设施 ..................................................................................................... 22 5. 信息安全 ..................................................................................................... 24 6. 信息技术治理 .............................................................................................. 27 (四)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 ................................................................................. 28 (五)存在的问题................................................................................................... 30 二、面临形势................................................................................................................. 32 (一)XX 行业发展趋势 ......................................................................................... 32 (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 34 1. 面向服务架构(SOA) ................................................................................ 35 2. 物联网......................................................................................................... 35 3. 云技术......................................................................................................... 36 4. 绿色数据中心 .............................................................................................. 36 5. 一体机......................................................................................................... 36 (三)国际最佳实践与对标分析.............................................................................. 37 1. 国际最佳实践 .............................................................................................. 37 2. 对标分析 ..................................................................................................... 43 (四)信息化建设需求分析..................................................................................... 45 1. 各业务领域信息化建设需求 ......................................................................... 46 2. 各业务领域的信息化建设需求的验证 ........................................................... 47 3. 信息技术服务能力提升需求 ......................................................................... 50 三、规划部署................................................................................................................. 52 (一)建设目标与指导思想..................................................................................... 52 1. “十二五”信息化战略定位 ......................................................................... 52 2. 指导思想 ..................................................................................................... 53 3. 建设目标 ..................................................................................................... 53 (二)信息化建设重点............................................................................................ 53 1. 2. 3. 4. 总体建设重点 .............................................................................................. 53 勘探与生产.................................................................................................. 59 炼油与化工.................................................................................................. 60 销售 ............................................................................................................ 615. 天然气与管道 .............................................................................................. 62 6. 海外勘探开发 .............................................................................................. 64 7. 工程技术 ..................................................................................................... 65 8. 工程建设 ..................................................................................................... 66 9. 装备制造 ..................................................................................................... 67 (三)项目安排 ...................................................................................................... 68 四、效益风险及保障措施 ............................................................................................... 71 (一)总体预期效果 ............................................................................................... 71 (二)风险分析 ...................................................................................................... 71 (三)保障措施 ...................................................................................................... 73 前 言XX 集团(以下简称“集团公司” )高度重视信息化,将其作为推进两化融合、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举措,纳入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目标体系之 中,并列为实施“资源、市场和国际化”战略的六项保障措施之一。为确保未来 五年有序、高质量推进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信息化对业务发展的支撑能力, 集团公司将信息化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列入公司总体规划,并统一安排其编 制工作。在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信息管理部按照集团公司规划编制总 体要求,遵循“十字”方针、坚持“六统一”原则,落实“业务主导,部门协调” 的信息化工作机制,精心组织和认真实施,历经草案、建议方案和正式规划三个 阶段,目前已全面完成信息技术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为充分发挥业务部门、专业分公司和地区公司业务主导作用,确保信息化建 设最大限度地满足业务需求,规划编制分为总体和专业两个层面,采取“总体指 导专业,专业充实总体,总体与专业相互结合”的编制思路,最终形成总体规划 报告和专业分册报告。其中,信息管理部牵头组织成立总体组,指导整体的规划 编制工作,负责完成总体规划报告的编制;专业分公司牵头组织成立专业组,负 责完成本专业分册的编制。 规划编制沿用国际先进、经过实践验证的方法论,按照现状分析、技术展望 和整体规划三个步骤开展工作。 现状分析主要包括集团公司业务与信息技术现状 调研、需求分析,以及 XX 行业和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分析、最佳实践研究与分析 等内容;技术展望主要包括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发展方向、总体目标和 原则,以及信息技术体系架构设计等内容;整体规划主要包括集团公司信息化差 距分析、项目框架设计、项目实施计划、项目投资估算和风险分析等内容,最终 形成一个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 自 2008 年 5 月信息管理部组织召开规划编制协调会正式启动信息技术总体 规划编制工作以来,通过调查问卷、各专业分公司专家研讨会、规划草案对接会 等形式,了解集团公司业务和信息化现状,分析信息化建设需求,在此基础上, 于 2008 年底编制完成了《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十一五”后三年及“十二五” 发展规划草案》 。2009 年在“草案”的基础上,配合规划计划部组织规划衔接会,第 1 页 共 79 页 开展专题研究, 深入调研和分析各专业分公司业务及信息技术现状与需求, 补充、 完善并深化规划报告内容,形成了《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建 议方案》 。为了进一步提升规划水平和质量,2010 年在集团公司所属企事业单位 广泛征求规划编制意见和建议,充分验证规划需求和项目安排,并引入国际咨询 公司参与正式规划编制工作,加强国际最佳实践与集团公司信息化水平对标分 析, 用国际先进企业架构方法梳理集团公司业务架构, 完善总体架构和项目设计, 统筹安排规划投资和实施计划,形成《XX 集团信息化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 正式稿。 本次编制的信息技术总体规划是集团公司“十二五”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 分,具有战略性、前瞻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是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纲领性文 件,将用以指导集团公司未来五年的信息化建设工作。第 2 页 共 79 页 一、发展现状集团公司作为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股公司,积极实施“资源、市场 和国际化”战略,提出了到 2020 年建成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战略目标,并持 续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把信息化建设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集团 公司领导指出:信息化建设要坚持公司发展理念、坚持集中统一管理、坚持持续 投入机制,使之成为公司发展的强有力支撑点。 2010 年,XX 集团坚持按照信息技术总体规划,建设集中统一信息系统平台, ERP 系统建设目标如期实现,加油站管理等系统全面建成,信息系统业务应用逐 步深化,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持续完善,信息技术队伍能力不断提升。 经过“十一五”的快速发展,累计建成 51 个集中统一的信息系统平台,其 中 41 个信息系统全面建成应用。一些大集中系统用户规模大、共享范围广、总 体拥有成本低、技术架构先进、应用功能强大,有效支持各项业务,达到了国际 先进水平。鉴于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显著成绩,在国务院国资委 2008 年度中 央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价中,集团公司信息化水平被评定为 A 级,排名第 5。(一)业务综述集团公司业务主要涉及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炼油化工、管道运输、油气炼 化产品销售、石油工程技术服务、石油机械加工制造、石油贸易与金融等领域, 在中国的石油与天然气生产、加工和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1. 组织机构与管控模式集团公司组织机构主要包括总部机关部门及附属单位 25 个、专业分公司 8 个、油气田企业 17 个、炼化企业 32 个、销售企业 37 个、天然气与管道储运企 业 12 个、海外业务企业 11 个、工程技术服务企业 7 个、工程建设企业 6 个、装 备制造企业 5 个、科研及事业单位 15 个、其它单位 15 个等,形成了总部和专业 分公司/地区公司二级行政管理模式以及总部、专业分公司(事业部) 、地区公司 三级业务管理模式。组织机构现状如图 1-1 所示。第 3 页 共 79 页 集团公司 总部机关 及附属单位 专业分公司 油气田企业办公厅(总裁办) 政策研究室 规划计划部 财务资产部 财务部 人事部 预算管理办公室 资本运营部 法律事 务部 安全环保部 质量管理与节能部 科技管理部 信息管理部 物资采购管理部 国际事业部(外事局) 党组 纪检组(监察部) 审计部 内控与风险管理部 矿区服务工作部 思想政治工作部( 企业文化部) 维护稳定工作(综 合治理)办公室 直属党委 董事会秘书局 监事会办公室 离退休职工管理局(老干部局) 勘探与生产 炼油与化工 销售 天然气与管道 海外勘探开发 工程技术天然气与管道储运 工程技术服务企业 企业 北京油气调控中 心 管道建设 管道公司 西气东输 北京天然气管道 西部管道 唐山液化天然气 大连液化天然气 江苏液化天然气 华北天然气销售 昆仑燃气 昆仑天然气利用 西部钻探 长城钻 探 渤海钻探 川庆 钻探 东方物探 测井 海洋工程工程建设装备制造 其它单位运输 中油财务 华油 华服总 昆仑能源 昆仑 银行 船舶燃料 中油资产(昆仑 信托) 昆仑金 融租赁 中意人 寿 中意财产 竞盛保险经纪 石油学会 石油 企协 中心医院炼化企业大庆石化 吉林 抚顺 辽阳 兰州 独山子 乌鲁木齐 宁夏 大连 石化 大连西太 锦州 锦西 大庆炼化 哈尔 滨 广西 四川 广东 大港 华北 呼和浩特 辽河 长庆 克拉玛依 庆阳 炼化工程建设 东北化工销售 西北 化工销售 华东化工 销售 华北化工销售 华南化工销售 西南 化工销售 吉林燃料 乙醇销售企业东北 西北 燃料 油 润滑油 辽宁 四川 广东 内蒙 古 北京 上海 黑龙江 河北 新疆 山东 陕西 吉林 江苏 甘肃 河南 湖北 浙江 云南 重庆 湖南 安徽 广西 福建 大连 山西 天津 宁夏 贵州 青海 江西 西藏 海南 大连海运装备制造企业中油技开 宝石 机械 宝鸡钢管 济柴 渤海装备大庆 辽河 长庆 塔里木 新疆 西南 吉林 大港 青海 华北 吐哈 冀东 玉门 浙江 南方勘探 开发 煤层气 对外合作经理部科研及事业单位勘探院 咨询中心 规划总院 石化院 经研院 钻井院 安全环保院 管研 院 管干院 出版社 报社 审计中心 物 资公司 信息中心 广州培训工程建设企业管道局 工程建设公司 工 程设计公司 寰球 工程公司 昆仑工 程公司 东北炼化 工程海外业务企业尼罗河 哈萨克斯坦 南 美 伊拉克 伊朗 阿姆 河 中亚管道 东南亚管 道 国际事业 中俄合作 华铭注:资料来源集团公司门户,截至2010年底图 1-1 组织机构现状其中集团公司总部主要担负监控决策、建立协作、推动发展和整合与服务等 职能,所属企事业单位按地域和专业分工协作,从事相关产、供、销、研等业务, 共同服务于集团公司发展战略。 目前,集团公司仍处于由战略管控向运营管控方式的过渡阶段,主要特征表 现为把握战略方向和投资,实现总体资源协调,并对具体业务的管理和运营权力 进行适度监管。由于业务领域的特点各不相同,其内部管控力度存在差异,集团 公司对勘探与生产、炼油与化工、销售和天然气与管道四个专业分公司及其相关 所属企业侧重实行运营管控,对海外勘探开发、工程技术、工程建设、装备制造 四个专业分公司及其归口管理企业侧重实行战略管控并逐步向运营管控方式过 渡,对科研及事业单位、直属单位、其他单位等侧重实行战略管控,其中对部分 单位实行财务管控。2. 业务现状 ( 1)勘探与生产集团公司的价值链始于勘探与生产, 主要进行国内石油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和 已探明资源的生产,以及新能源开发,包括油气勘探、评价、开发、生产和销售 等业务,业务关键点包括地质综合研究、工程技术作业、产能建设、采油采气及 相关生产管理活动,2009 年度实现原油生产 10313 万吨、天然气 683 亿立方米、 油气总产量达到 15755 万吨油当量,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产能建设取得初步成第 4 页 共 79 页 效。( 2)炼油与化工炼油与化工业务在集团公司价值链中处于下游, 主要是对原油进行炼制和深 加工,并承担着化工品销售的职责,2009 年度实现加工原油 12512 万吨,生产 成品油 8045 万吨、乙烯 299 万吨。( 3)销售销售业务位于价值链的末端,直接面向客户,主要包括成品油、非油品、润 滑油、小产品销售和物流等业务,2009 年度实现成品油销售 8875 万吨,同比增 长 7%,占国内成品油市场份额的 42.8%,其中成品油零售量 6108 万吨,终端零 售比例达到 75%。截至 2009 年底,国内加油站数量达到 17262 座,平均单站日 销量 10 吨。( 4)天然气与管道天然气与管道业务位于集团公司价值链的中游, 主要包括管道工程建设、油 气调运、资产完整性管理和天然气营销等业务,2009 年度管输原油 15071 万吨, 管输成品油 1781 万吨,截至 2009 年底运营管道总长度达到 50652 公里,其中原 油管道 13189 公里,天然气管道 28595 公里,成品油管道 8868 公里。( 5)海外勘探开发海外勘探开发业务主要面向海外市场, 覆盖油气勘探开发与生产、 管道运营、 炼油化工等油气业务,截至 2009 年底,形成了海外原油生产能力 6962 万吨/年、 天然气生产能力 82 亿立方米/年,境外运营的管道里程超过 7783 公里,原油年 输送能力达 3925 万吨,原油加工能力突破 1000 万吨。( 6)工程技术工程技术业务主要是为集团公司国内外勘探开发提供及时、可靠、有效的工 程技术服务,包括地球物理勘探、钻井、测井、录井、井下作业等专业,2009 年陆上勘探继续保持全球第一,在国际高端市场的比重大幅提高,海外新签合同 额再次突破 10 亿美元,全年开钻 12847 口,完钻 12900 口,进尺 2479 万米,完 成测井和射孔作业 71008 井次,各类录井 9708 口,完成井下作业工作量 131321 井次,试油 7052 层。第 5 页 共 79 页 ( 7)工程建设工程建设业务主要包括集团公司油气田、炼油化工、管道的工程勘察设计、 施工和监理等业务,同时对集团公司所属其他企业的工程建设队伍进行业务管 理、指导与协调,2009 年共承担重点工程建设项目 50 个,新签合同额 1358.7 亿元,同比增长 37%,其中海外新签合同额 295 亿元,占 22%。( 8)装备制造装备制造业务主要为集团公司的生产运营提供设备保障,包括钻井装备、采 油装备、动力装备、石油钢管、炼化装备、海洋装备、物探装备、测井装备等 8 类产品生产业务,截至 2009 年底,实现营业收入 540 亿元,其中出口收入 30 亿美元。(二) “十一五”信息化建设成果“十一五”期间,在集团公司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按照信息技术总体规划, 围绕三年基本建成 ERP 系统的中心任务,信息化建设快速推进。截至 2010 年底, 累计建成 51 个集中统一的信息系统平台,其中 41 个信息系统全面建成应用。这 些系统覆盖了集团公司关键业务,有利支撑了业务发展,提升了业务经营、生产 运行和技术数据等管理水平, 已经成为各单位和广大员工日常不可或缺的工作平 台。 “十一五”信息技术总体规划实施情况如图 1-2 所示。A 勘探开发与 管道项目A1.勘探与生产技术 数据管理系统 A2.油气水井生产 数据管理系统 A3.管道生产管理 系统B 炼油化工与 销售项目B1.炼油与化工运行 系统 B2.炼化物料优化 与排产系统 B3.客户关系管理 系统C 服务与支持 项目C1.电子采购系统 (物资采购管理 信息系统) C2.电子销售系统D ERP项目D1.ERP业务分析 与实施计划 D2.勘探与生产ERP 系统 D3.天然气与管道 ERP系统 D4.炼油与化工 ERP系统 D7.工程技术ERP 系统 D8.装备制造ERP 系统 D9.海外勘探开发 ERP系统 D10.油田服务ERP 系统 D11.工程建设ERP 系统 D12.人力资源管理 系统E 综合管理 项目E1.健康安全环保 系统F 基础设施项目F8.信息安全体系 建设 F9.灾难恢复系统 建设G 组织与保障 项目G1.信息部门职能 建设 G2.信息技术标准 制定F1.广域网改进E2.应急平台F2.局域网改进C3.贸易管理系统E3.企业信息门户 系统F3.因特网接入改进F10.软硬件标准化G3.信息技术培训A4.地理信息系统B4.加油站管理系统C4.矿区服务系统E4.数据仓库系统F4.数据中心建设F11.应用系统集成 平台建设G4.帮助热线建设A5.采油与地面工程 运行管理系统C5.物流管理系统D5.销售ERP系统E5.办公管理系统F5.企业信息系统 管理 F6.电子邮件服务 改进 F7.视频会议系统 改进F12.即时通信系统G5.信息技术支持 中心建设 G6.信息技术专家 中心建设A6.数字盆地系统C6.发电供电信息 系统 C7.工程项目管理 系统 C8.装备制造设计与 生产管理系统D6.总部ERP系统E6.档案管理系统A7.工程技术生产 运行管理系统 A8.勘探与生产生产 调度指挥系统 A9.管道完整性管理 系统完成实施项目C9.在用系统推广正在实施项目未启动实施项目图 1-2 “十一五”信息化建设发展规划实施情况第 6 页 共 79 页 1. ERP 系统基本建成应用ERP 系统是信息技术总体规划的核心项目,共安排了 12 个建设项目。截至 2010 年底,累计在 132 家单位开展实施,在 121 家单位上线应用,有 83 家单位 实现了单轨运行,已经在炼油与化工、销售、天然气与管道、工程技术、工程建 设、装备制造、科研事业及其他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全面建成应用,在勘探 与生产和海外勘探开发业务领域完成大部分实施任务,如期实现“三年基本完成 ERP 系统建设”目标。ERP 系统实施进展情况如表 1-1 所示。表 1-1 ERP 实施进展情况 类别 正在实施 (11) 吉林、华北、 上线 (121) 单轨 (83) 塔里木、 新疆、 大港、 吐哈、 青海、 冀东、 长庆、 大庆 (上 市) 、西南 锦西、 兰州、 哈尔滨、 四川、 华北、 克拉玛依、 乌鲁木齐、 大庆石化、辽河、长庆、大 港、独山子、宁夏、吉林、 呼和浩特、大连、锦州、辽 阳、 东北化工销售、 西北化 工销售、 华南化工销售、 华 北化工销售、西南化工销 售、华东化工销售 西北、新疆、甘肃、辽宁、塔里木、新疆、大港、吐哈、青 勘探与生 玉门、浙江、 海、冀东、长庆、大庆、西南、 产企业 南方勘探、煤 辽河 层气 锦西、兰州、哈尔滨、四川、华 北、克拉玛依、乌鲁木齐、大庆 石化、辽河、长庆、大港、独山 子、宁夏、吉林、呼和浩特、大 连、锦州、辽阳、庆阳、大庆炼 化、东北、抚顺、东北化工销售、 西北化工销售、华南化工销售、 华北化工销售、西南化工销售、 华东化工销售天然气与 管道企业炼油与化 工企业西北、新疆、甘肃、辽宁、青海、 青海、 内蒙古、 宁夏、 陕西、 内蒙古、宁夏、陕西、四川、黑 四川、 黑龙江、 西藏、 广东、 龙江、西藏、广东、福建、大连、 福建、大连、山东、江苏、 山东、江苏、润滑油、安徽、贵 润滑油、 安徽、 贵州、 山西、 州、山西、江西、西南、 广西、 江西、西南、广西、吉林、 吉林、 河南、浙江、湖南、上海、 河南、浙江、湖南、上海、 东北、华中、北京、天津、河北、 东北、湖北、大连海运、北 重庆、大连海运、中油燃料油 京、河北、天津、重庆 西气东输、管道公司、西部管道、 西气东输、 管道公司、 西部 北京天然气管道、华北天然气销 管道、 华油 (北京天然气) 、 售、北京油气调控中心、管道建 华北天然气、 北京油气调控 设项目经理部、大连 LNG、唐山 中心、 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 LNG、江苏 LNG 测井公司、东方物探、西部钻探、 海洋工程、长城钻探、渤海钻探、 海洋工程、渤海钻探 川庆钻探 中国昆仑公司(原中纺院) 、寰球第 7 页 共 79 页销售企业工程技术 企业 工程建设管道局 类别 企业 装备制造 企业 海外勘探 开发企业正在实施 (11)上线 (121) 工程公司、管道局、工程建设公 司、工程设计公司 中油技开、济柴、宝鸡钢管、渤 海装备、宝石机械单轨 (83)中油技开、济柴南 美 、 尼 罗 海外勘探开发公司总部、阿姆河 河、哈萨克斯 天然气、中亚天然气管道、中俄 坦、华铭国际 合作项目部石油报社、钻井院、经济技术研 究院、中油国际事业、管干院、 科研事业 石油管工程技术研究院、广州培 华油集团公 单位及其 训中心、运输公司、物采中心、 司 他单位 规划总院、安保院、勘探院、石 油化工研究院、华服总公司、华 昌置业、石油工业出版社管研院、钻井院、经研院通过 ERP 系统建设和应用,搭建了集团公司集中统一的经营管理平台,摸清 了企业家底,全面规范了业务流程,促进了源头治理,强化了内部控制,提高了 员工工作效率,支持了业绩量化考核,全面提升了员工素质,具体效果包括:采 取适度集中的技术架构,在集团公司范围内统一了数据标准,有效替代功能相近 的大量分散系统,搭建了集中统一平台;引进先进管理理念,促进了企业资源整 体规划,打破传统的部门条块分割管理,实现业务的协同运行,使业务从手工操 作向网络化管理转变,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推动了企业管理模式转变;全面 规范业务流程,统一数据标准,促进业务管理规范,支持管理提升;通过固化控 制点,实现内部控制自动化与标准化;通过对生产经营数据的集中管理,提高统 计汇总的效率和准确性,且数据一次录入,相关部门共享,减少部门间对账的工 作量;将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业绩考核合同纳入系统管理,提供逐级业绩考核的平 台,利用 ERP 系统中的生产经营管理数据,为量化考核提供支持;业务人员对公 司的管理要求和业务流程的认识更加全面, 增强了利用信息技术完成本职工作的 意愿和能力。此外,信息技术人员进一步熟悉公司业务,提高了综合素质和服务 能力。2. 一批生产运行管理系统建成应用依据信息技术总体规划共安排 17 个专业应用系统建设项目。 截至 2010 年底, 8 个项目已完成建设,4 个项目正在实施,1 个项目已完成可研报告编制工作。第 8 页 共 79 页 建成应用的生产运行管理系统有效提升了勘探开发、管道储运、炼油化工等各项 业务的生产运行管理能力,提升了集团公司整体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其中,勘探 与生产技术数据管理系统管理的数据已超过 260TB,为 255 个集团公司和油气田 公司重点项目提供数据服务,大幅度缩短了研究人员查找和收集数据的时间,提 高了数据质量和工作效率;油气水井生产数据管理系统搭建了井、站、库信息一 体化的生产数据管理平台,累计管理油气水井 23.8 万口、入库数据 9 亿多条, 实现了单井信息上下贯通和共享,油气水井生产情况实时跟踪,为油气生产决策 提供了有效支持; 工程技术生产运行管理系统在全部 8 家工程技术服务企业全面 建成应用,系统搭建了油气田工程技术服务业务一体化信息管理和日常工作平 台,为远程专家诊断和技术支持奠定了基础;炼油与化工运行系统覆盖了上千套 炼化装置和上万个储罐,实时掌握排产计划、运行管理、生产执行等情况,指导 企业合理配置资源,及时调整和优化生产运行计划,实现了生产过程优化和平稳 高效运行;炼化物料优化与排产系统已在原“十一五”规划的 12 家大型炼化企 业和总部全面上线运行,其余炼化企业以极点模型方式集成在总部模型中,在规 划计划部、 炼油与化工专业分公司及各炼化企业全面应用, 用以制定月度、 季度、 年度生产计划,优化了生产加工方案;管道生产管理系统已实现了数万公里油气 管输业务的管理,实时掌握油气供运销业务全过程的生产动态数据,通过与 SCADA 系统的应用集成,确保了对全国油气长输管网的统一集中调控,促进了管 道安全生产,优化了生产调度运行;加油站管理系统累计部署加油站 16050 座, 发卡 530 万张,实现了“一卡在手,全国加油” 。3. 办公管理和基础应用系统成为日常工作平台依据信息技术总体规划共安排 14 个管理应用系统建设项目,其中服务与支 持类 5 个,综合管理类 6 个,基础设施类 3 个。截至 2010 年底,已完成 11 个项 目建设,支持总部和所属企事业单位两级职能管理业务的办公管理系统,以及统 一的信息门户、电子邮件、视频会议等基础应用系统,已经成为广大员工必不可 少的日常办公工作平台。其中,办公管理系统为总部和所属企事业单位两级机关 管理人员提供一体化工作平台,有效支持了电子公文管理、网上报销管理、合同 管理,以及法律、纪检监察、审计、科研、股权、信访、信息等业务管理;2002 年全面建成了全球最大的集团企业级电子邮件系统, 形成了适合业务发展, 安全、第 9 页 共 79 页 可靠、方便快捷的企业电子邮件平台,覆盖了集团公司所有下属单位,同时支持 企业内其他应用系统的用户认证服务; 统一的信息门户于 2003 年全面建成应用, 作为集团公司展示形象、 辅助业务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平台和便捷高效的信息化媒 体, 在保障业务正常运转、 发布企业信息、 服务生产经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3 年全面建成以总部为核心,区域网络中心为分支节点,各企事业单位为终 端的视频会议系统,实现了音、视频数据的实时交互传输,累计召开视频会议超 过 800 次,参会 40 万人次,大幅度提高了工作部署效率,节省了数亿元会议和 差旅费用;应急管理系统实现了对突发事件的指挥调度、应急通信、视频监控等 功能,以及日常生产经营数据的集成展示。4. 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得到持续完善为了确保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依据信息技术总体规划共安排 9 个基础设 施项目和 6 个组织与保障项目,目前已形成了统一管理、分级维护、带宽共享、 安全可靠、高效传输的双链路信息技术网络体系,信息安全体系正在按照总体解 决方案持续实施,信息标准体系随着各信息系统建设同步推进。 截至 2010 年底, 广域网接入 153 家单位、76 家分支机构,完成兰州、西安、沈阳 3 个城市的驻 地企业城域环网建设,链路总带宽 6850Mbps ,广域网核心环网传输数据总量 4479TB,网络可用率达到 99.9%;已基本形成总部级、区域级和地区公司级数据 中心架构,按照集团总部级“两地三中心”方案,建成投用了 XX 集团数据中心 (勘探院) ,租用了吉林石化公司数据中心,区域级由 12 个国内中心和 5 个海外 中心组成;结合信息化建设需要,制定了包括 6 大类 33 小类的集团公司信息技 术标准体系。建立了集团公司统一的公共数据编码申请、审批和集成发布管理平 台;制定了集团公司信息安全体系总体解决方案,正在进行集中身份管理与统一 认证服务、网络安全域实施、桌面安全管理、信息安全制度与标准体系完善等 4 个项目的实施。5. 信息化组织与人员情况良好集团公司信息化组织由集团公司总部、专业分公司/地区公司两级行政管理 机构组成,决策层包括两级组织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管理和执行层由总部管 理部门、专业分公司信息管理部门、内部支持单位、区域网络中心和各企事业单 位信息部门构成。目前已经形成了东方物探、勘探院、规划总院等 18 家信息技第 10 页 共 79 页 术内部支持单位,总部级信息技术内部支持队伍人员达到 4000 余人,各企事业 单位信息技术人员近 1 万人。集团公司信息化组织与人员现状如图 1-3 所示。集团公司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信息技术服务中心 勘探开发研究院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规划总院计算机信息中心 东方物探信息技术中心 大庆油田通信公司、设计院 新疆油田数据中心 兰州石化自动化院 大庆石化信息技术中心 吉林石化信息网络技术公司 锦西石化公司信息管理中心 安全环保研究院HSE信息中心 管道局通信公司 运输公司信息网络服务分公司 东北炼化工程有限公司设计院 管道公司管道科技研究中心 辽河数码公司 经济技术研究院信息维护中心 物资公司信息中心信息管理部 专业分公司信息部门天 然 气 信与 息管 部道 门储 运 企 业兰 州 区 域 网 络 中 心 西 安 区 域 网 络 中 心 西 南 区 域 网 络 中 心油 气 田 企 业 信 息 部 门炼 化 企 业 信 息 部 门销 售 企 业 信 息 部 门海 外 企 业 信 息 部 门工 程 技 术 服 务 企 业 信 息 部 门华 南 区 域 网 络 中 心 华 中 区 域 网 络 中 心工 程 建 设 企 业 信 息 部 门哈 萨 克 斯 坦 网 络 中 心装 备 制 造 企 业 信 息 部 门委 内 瑞 拉 网 络 中 心其 他 企 事 业 单 位 信 息 部 门阿 联 酋 网 络 中 心 印 度 尼 西 亚 网 络 中 心北 京 区 域 网 络 中 心大 庆 区 域 网 络 中 心辽 河 区 域 网 络 中 心吉 林 区 域 网 络 中 心大 连 区 域 网 络 中 心新 疆 区 域 网 络 中 心华 东 区 域 网 络 中 心苏 丹 网 络 中 心国内区域网络中心海外区域网络中心图 1-3 信息化组织与人员现状图(三)信息化建设现状评估首先,国外大型企业的信息化发展通常历经三个阶段,即各自建设独立信息 系统阶段、统一建设全局性信息系统阶段、持续提升与整合信息系统阶段,从当 前信息化建设现状来看,集团公司处于统一建设全局性信息系统的第二阶段。 其 次,按照企业架构评估方法,信息化建设主要从应用、数据、技术、安全和治理 五个维度进行分析, 考虑到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中应用集成等工作还需进一步加 强,增加了信息技术集成方面的评估,因此,信息化建设现状评估将从六个方面 进行,以便对业务支撑能力和存在的不足进行综合分析。1. 信息系统 ( 1)勘探与生产集团公司统一建设和推广的应用系统,在勘探与生产业务领域得到应用,为 勘探与生产专业技术管理和业务运营提供了基本支持。 勘探与生产技术数据管理 系统实现了对油气勘探、 评价与开发综合研究的全面数据支持, 构建了数据采集、 数据传输、数据管理与数据应用集成化的系统平台。油气水井生产数据管理系统 以油气水井生产产量管理为核心,建立覆盖油气水井生产数据采集、处理、应用 展示以及逐级审核上报等功能,规范了油气水井生产业务流程。勘探与生产调度第 11 页 共 79 页 指挥系统搭建了生产协调和应急指挥综合信息平台, 实现了勘探与生产管理信息 的集中展示与综合应用, 支持勘探与生产领域在集团公司总部及专业分公司的生 产调度指挥及辅助决策。勘探与生产 ERP 系统和油田服务 ERP 系统的实施,将提 升企业经营效益和管理水平,有助于形成统一规范的管理模式,为辅助决策提供 依据。 目前,部分业务的信息化覆盖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和完善。勘探与生产 技术数据管理系统需要进一步提高数据入库率、提高数据集成和共享效率,需要 进一步提升对专业数据的应用能力, “用活”数据,为研究和管理人员提供多角 度、多维度的数据查询、浏览和应用工具;油气水井生产数据管理系统需要加强 向上下两个方向的拓展,向上加强数据分析功能,支持生产管理和生产优化,向 下提高现场数据自动化采集程度,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减轻一线工作人 员负担;勘探与生产调度指挥系统需要进一步完善功能,提升数据传输和集成能 力,避免数据的重复录入,提高数据获取效率,同时需要完成在各油气田公司的 推广;勘探与生产 ERP 系统需要在深入应用的基础上,完成系统功能的提升和完 善,满足业务的需要,加强对各种数据的利用,实现勘探开发的成本和效益分析 功能,提升勘探与生产业务整体决策分析能力。 此外,信息系统部分的支持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油气田现场数据采集的自 动化程度需要快速提升,需要建立统一的数据采集、处理和传输平台,为各应用 系统提供数据支持;采油管理和地面工程生产类业务迫切需要应用系统支持,以 满足油气田采油和地面工程生产管理, 以及相关设备和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等业 务;需要继续建设地理信息系统,提供更直观的数据管理和应用方式。( 2)炼油与化工集团公司统一建设和推广的应用系统,在炼油与化工业务领域得到较好应 用,覆盖了大部分业务,为炼化生产业务运营提供了良好支持。炼油与化工运行 系统在炼油与化工专业分公司总部及其下属地区公司全面建成应用, 形成了统一 的炼化生产运行管理平台,实现了生产过程优化,全面提高了地区公司生产运行 效率和精细化管理水平,促进了炼化企业集中管控能力和科学决策水平的提升。 炼化物料优化与排产系统为炼油与化工专业分公司总部和特定地区公司制定月 度、季度、年度生产计划提供支持,优化原油选择、分配以及生产加工方案。炼第 12 页 共 79 页 油与化工 ERP 系统为炼化企业建成了集销售、生产计划、采购、库存、设备、项 目和财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统一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了数据共享,提升了管理的透 明化和流程的规范化。销售 ERP 系统基本支持了化工品销售的各项业务,规范了 业务操作,构建了销售领域集中统一的管理信息平台。 部分业务的信息化覆盖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和完善。 炼油与化工运行系 统需要加强对生产调度、物料平衡、设备综合管理、能耗管理、工艺技术管理、 批次管理、生产统计、生产绩效管理等业务的支持,满足这些业务对信息化的需 求;炼化物料优化与排产系统需要增强模型的精度和深度,提升完善系统功能, 加强对系统的深化应用,提高基础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一致性;炼油与化工 ERP 系统需要新增模块功能和完善系统功能,更好地满足对业务的支持,优化报 表功能与性能,提高数据挖掘和决策支持能力;销售 ERP 系统需要在深入应用的 基础上,提升和完善系统功能,提高仓储管理能力、产品质量和跟踪管理水平, 加强对各种数据的利用,提升企业整体决策分析能力。 此外,信息系统部分的支持能力还比较薄弱。在炼化企业管控一体化管理和 优化生产操作方面,信息系统需要支持装置优化控制业务,更好地提高装置操作 水平、优化生产操作;需要支持原油和油品调合业务,实现原油、汽油和柴油调 合优化控制;需要支持流程模拟与仿真培训业务,更好地支持生产操作管理的业 务、优化生产流程与装置操作、提高操作人员的工艺技术和操作水平。在提高物 流配送水平和客户服务能力方面, 信息系统需要全面覆盖和支持化工品的调运计 划、运输管理、物流费用管理、承运商管理和物流监控等业务;支持仓储管理和 库存监控业务,实现对仓库、罐区的实时监控和管理,达到提升仓储运营管理水 平的目的; 支持客户管理和营销业务, 满足提升客户服务和营销管理的业务需求。 对于新建炼化企业和有改扩建需求的炼化企业,信息系统需要支持工程设计、 管 理和施工等工程建设相关业务。在信息的有效共享和数据交互方面,需要将经营 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与生产自动化系统全面集成,同时围绕销售 ERP 系统将 服务于化工品配送、仓储、销售和客户服务等业务信息进行集成。( 3)销售集团公司统一建设和正在推广的应用系统,在销售业务领域得到良好应用, 覆盖了关键主营业务范围,为销售业务运营提供了良好支持,信息系统已经成为第 13 页 共 79 页 业务人员日常工作的平台。 销售 ERP 系统在销售企业全面应用, 实现了财务管理、 采购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设备管理和生产计划管理,规范和优化业务流 程、业务单据和数据标准,提升整体经营管理水平,有效促进业务联动和数据共 享。加油站管理系统在销售分公司、地区销售公司及所属 16050 座资产型加油站 实施部署,有效支持和改善了加油站和卡支付业务,统一零售业务流程,全面提 升零售业务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油库管理系统已经完成二期试点,实现从油品 入库到出库全程业务的数据信息的自动化管理,规范销售分公司、地区公司及其 所属资产型油库管理业务流程,提高油库作业的精细化程度,辅助提高整体供应 链运作能力。正在详细设计阶段的成品油调度指挥中心、一次物流优化系统、二 次物流优化系统及省级物流调度指挥中心系统建成后将实现集团公司范围内成 品油资源的优化配置,并提升成品油二次物流的配送效率及管理水平。 目前,部分业务的信息化覆盖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和完善。加油站管理 系统一方面需要继续实施,覆盖新增加油站,同时随着业务发展,不断完善和补 充各个子系统的报表功能,并扩大非油品业务支持范围;另一方面为了整体提升 非油品业务管理能力,需要建设非油品仓库和运输管理系统,支持对非油品中央 仓进行自动化管理,并与加油站管理系统以及销售 ERP 系统集成,实现非油品业 务一体化及有序运营。为了统一管理客户并实现对营销、销售、客户服务等业务 的集成化、全方位支持,提供统一管理订单、客户忠诚度和客户服务,标准化业 务流程并实现业务流程自动化和集中处理,提升客户管理和客户服务水平,通过 细分客户群体、分析市场环境、分析竞争对手,支持定价促销和其他营销活动的 制定,增加销售份额,提高销售利润。保证向客户提供具有更高附加值、更优质 的服务,同时降低运营成本。 此外,信息系统部分支持能力还需提升。在海运业务方面,需要信息系统支 持船舶的可视化动态管理,提高海运业务管理水平。润滑油与小产品业务方面, 需要信息系统集成和利用生产运行实时、生产统计及质量等数据,帮助企业及时 调整生产,优化润滑油和小产品生产流程,需要在销售 ERP 系统中新增仓储管理 功能及物流编码集成解决方案,以支持润滑油和小产品的仓储运输管理,实现润 滑油产品的质量跟踪、产品防伪和防串货管理。为了实现信息的有效共享和数据 交互,需要集成各专业应用系统及外部运输公司的等系统,打造内外部协同的供第 14 页 共 79 页 应链体系,并在数据集成的基础上提升数据分析能力,实现非油品品类优化及油 库、加油站、中央仓网络布局优化等目标,并尽早建成数据仓库、运营指挥调度 系统等综合信息处理和展现平台,辅助销售业务决策。( 4)天然气与管道集团公司统一建设和推广的应用系统, 在天然气与管道业务领域得到良好应 用,覆盖了现有关键主营业务,各企业应用意识和水平较高,并在个别企业集成 方面走在了前列。 管道工程建设管理系统覆盖了管道工程建设流程中大部分业务 环节,支持了从前期工作到竣工验收的业务管理,加强了对管道工程建设的管理 控制。管道生产管理系统较好的支持了油气调运业务,基本满足了管道生产管理 业务需求。 管道完整性管理系统主要业务模块在管道分公司及西部管道分公司已 经投入试运行,部分满足了管道完整性管理业务的需求。天然气与管道 ERP 系统 已在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等 12 家单位上线实施,覆盖了天然气与管道业务领域 内大部分业务活动,规范了业务流程,强化了内部控制,提升了企业经营效益和 管理水平。 现有专业应用系统对新业务支持能力有待提高, 应用集成还需进一步落实和 全面推广。管道工程建设管理系统需要实现模块化、标准化服务,真正实现工程 前期、勘查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的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通过各 类功能模块的业务组合,满足包括长输管道、储油库、储气库、LNG 和城市燃气 等各类工程内容和不同项目管理模式的需求, 实现建设期与运营期工程数据的精 确结合与无缝传递, 通过技术数据采集成果和竣工资料标准模板实现竣工资料的 及时编写、审核和电子签署,实现竣工资料的自动化生成处理,从而大幅提高竣 工资料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管道生产管理系统需要完善和提升计划管理、计量管 理、调度管理、日指定管理、需求预测管理、统计分析等功能,针对城市燃气管 网、LPG、CNG 以及 LNG 拓展应用并完善上述原有功能模块,增加对海外长输油 气管道的生产运行管理,加强对输油气场站的精细化管理,实现对现场管理流程 的电子化支持。围绕管理层关注的油气调控等业务及管理上的 KPI 指标,加强对 当前业务运行情况的总体分析和概览。优化对管道各项运行参数的监管利用,通 过对参数的深度加工利用,建立分析模型,支持专业分析,提升管道调运管理水 平。加强能耗管理,支持能耗预测及优化分析,控制能耗,降低经营成本;需要第 15 页 共 79 页 建立覆盖所有管线的完整性管理系统,一体化管理影响管道安全的所有因素。以 内检测数据为基础,对金属腐蚀、制造缺陷、凹陷、外接金属物、偏心套管、环 焊缝异常、螺旋焊缝异常等缺陷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然后根据每种缺陷特征的评 价标准进行评价,给出合理化修复建议,为管道的安全运营提供有力保障;天然 气与管道 ERP 系统需要在天然气与管道专业公司经营范围内,建立一套完整的、 规范的、集成和开放的业务管理体系,提高业务数据的准确性、及时性,提升业 务的管理水平。全面优化财务管理、采购与库存管理、销售管理、设备管理、项 目管理。 此外,城市燃气、LPG 和 CNG 终端销售的管理需要信息系统的支持,以提高 天然气与管道分公司对终端市场的反应速度,增强现金流管理,改善业务流程, 降低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服务效率及服务水平,提升企业竞争力;需要将经 营管理系统、生产管理系统与生产自动化系统全面集成,并且围绕天然气与管道 ERP 系统将服务于天然气与管道生产、销售和客户服务等业务的信息系统进行集 成。( 5)海外勘探开发海外勘探开发业务领域在专业分公司和地区公司层面建设了满足实际业务 需求的勘探静态数据信息系统、 生产动态数据信息系统、 钻录测试实时监控系统、 三维地模综合展示平台、地理信息系统、管道信息实时监测(SCADA)系统、海 外勘探开发 ERP 系统等信息化系统。在生产数据源头采集、自动传输技术上取得 了突破,系统实施上有了一定的规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开发了多个应 用系统,在油气勘探和开发生产环节,大部分业务活动基本上有应用系统支持, 一定程度上缩短了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目前,专业应用系统有待深入和提高。静态数据管理、动态数据管理、钻录 测试实时监控、三维地模综合展示、地理信息系统、管道生产管理等系统需要进 一步统一生产管理模型和扩展系统功能; 海外勘探开发 ERP 系统需要在深入应用 的基础上,完成系统功能的提升和完善,满足业务的需要。加强对各种数据的利 用,实现海外投资成本和效益分析功能,提升企业整体决策分析能力。 此外,信息系统对部分业务的支持能力还比较薄弱,如综合调度指挥、采油 管理、地面工程管理、炼化生产运行管理等;同时需要围绕“勘探开发、管道运第 16 页 共 79 页 营和炼化生产精细化管理体系建设”等工作重点,全面集成经营管理、生产管理 与研究管理相关信息系统。( 6)工程技术集团公司统一建设和推广的应用系统,在工程技术业务领域得到应用,覆盖 了企业经营的大部分业务范围和部分生产管理业务, 为工程建设业务运营提供了 良好支持。工程技术生产运行管理系统的推广,加强了企业对工程技术服务重点 工程和总体业务的管控, 提高工程技术服务单位内部指挥调度和跨专业的协调能 力,有助于规范业务操作流程,改善各个业务单元之间的协作,提高生产运作效 率。工程技术 ERP 系统实施,建立了统一的 ERP 系统管理平台,形成一套完整、 规范、开放的业务管理体系,规范业务流程,强化内部控制,大幅提升了管理水 平。 部分业务活动信息化覆盖的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和完善,工程技术 ERP 系统需要深化应用,提升和完善系统功能,实现对工程技术作业成本和效益分析 功能,提升企业整体决策分析能力,满足业务的需要,如销售与市场业务环节, 需要加强信息系统对客户关系管理和市场拓展的支持等。 信息系统部分支持能力还比较薄弱。 工程技术现场数据采集的自动化程度需 要迅速提升,需要建立统一的数据采集、处理和传输平台,为各应用系统提供数 据支持,实现远程监控和专家诊断;需要围绕“工程技术管控一体化”等工作重 点,全面集成经营、生产与科研等管理相关信息系统,更好的发挥信息化对工程 技术业务的支持。( 7)工程建设集团公司统一建设和推广的应用系统,在工程建设业务领域得到应用,为工 程建设业务运营提供了良好支持。工程建设 ERP 系统专注于企业经营层面,覆盖 了包括市场营销和客户获取、竞标/合同签订、项目准备、项目执行和项目交付 的企业经营的大部分业务环节和部分生产管理业务;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 (FMIS) 、物资采购管理系统、健康安全环保系统、企业信息门户、电子邮件服 务、OA 等应用系统也在工程建设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企业管理提供了信息化 支持;各企业根据自身需要建设了一些专业应用系统,如三维设计系统、物资管 理应用系统、EPC 项目采购管理系统、材料管理系统、工程项目工时管理系统、第 17 页 共 79 页 工程项目进度控制系统、工程文档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合同管理系统等, 在生产管理和执行层面对工程建设 ERP 系统起着良好的补充作用。 目前,部分业务的信息化覆盖程度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和完善。ERP 系统需 要持续完善功能,进一步统一规范业务流程并满足企业的实际管理需求;深化管 理报表功能;加强企业生产经营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在物资采购管理、健康 安全环保等方面,需要根据业务需求提升相应系统的功能,加强信息共享。 此外,信息系统对部分业务的支持能力还比较薄弱。统一的工程项目管理平 台建设需求很迫切,以支持施工现场和项目经理部之间、甲方和乙方之间、承包 商和分包商监理进行有效沟通和管理;需要建立统一的协同设计管理平台,加强 设计管理力度,设计和施工并重;加强横向间信息共享,消除数据口径多、重复 采集的现象,保证专业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以及同类信息数据源的唯 一性;需要解决历史信息存储的问题,目前部分历史信息仍采用电子表格、纸质 等方式存储,且信息比较分散,不利于信息的检索和重复利用;需要提高信息资 源的利用水平,尤其是信息资源在业务分析、企业综合管理、战略决策等方面的 深化应用。( 8)装备制造集团公司统一建设和推广的 ERP 系统,为装备制造业务运营提供了良好支 持。 目前装备制造 ERP 系统覆盖了企业经营的大部分环节、 生产制造的部分环节、 销售与市场的大部分环节;而各企业自建的信息系统,则在装备制造 ERP 系统未 覆盖的业务方面发挥着作用。 目前,装备制造 ERP 系统需要持续提升完善,以进一步满足企业实际管理需 要;深化管理报表功能;加强企业生产经营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解决系统数 据滞后的问题,达到日清日结,避免发生月末忙于补单的情况;加强企业基础数 据管理,提高 BOM、定额、价格等参数的准确性;在企业业务调整后,需要加强 ERP 系统优化、流程调整的及时性,特别是对于新重组并入企业,还要补充完善 ERP 系统。 此外,部分重要业务领域还没有信息系统的支持。为了提升装备设计研发水 平,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实施或者准备大规模实施三维设计系统,面临的问题是先 期投入以及软件升级服务费用太高,企业压力较大;个别企业自建的产品数据管第 18 页 共 79 页 理系统(PDM)应用不理想,不能实现协同设计、数据管理和 BOM 管理,形成信 息化建设及应用的瓶颈; 制造企业各分厂、 车间层面的信息化管理手段有待加强, 需要有效的生产管理、调度执行、物料控制系统以支撑精细化管理要求。有些企 业已经购买了一部分数控加工设备以及加工中心, 现有数控设备与产品设计系统 集成性有待加强;服务和市场销售等部门需要有效的信息系统支持,以实现对服 务现场、零部件等进行有效管理;专家诊断、远程监控等领域处于起步阶段,与 设计、生产过程中的数据进行集成的需求迫切;各单位使用的许多专业应用系统 自成体系,集成需求日益明显,亟需加强系统整合,实现数据共享,消除信息孤 岛现象。( 9)总部与综合管理集团公司在总部和综合管理层面,主要建设了电子采购(物资采购管理) 、 贸易管理、矿区服务、FMIS、人力资源、健康安全环保、应急管理、企业信息门 户、数据仓库、办公管理和档案等项目,这些系统很好的支持了总部的各项业务 开展,已成为广大员工的日常办公平台。 目前,部分系统还存在一定差距,包括:FMIS 系统需要进一步扩展功能以 支持国内外一体化会计核算体系;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需要进一步提高在线培训和 辅助绩效考核能力;ERP 系统需要进一步优化现有系统功能点,完善系统性能, 加强系统集成;健康安全环保系统需要提升与 HSE 体系结合程度,实现在线监测 和信息共享;应急管理系统需要加强互联互通,实现区域应急联动和协同,实现 应急处理智能化; 企业信息门户系统需要加强并提高网站内容供给和安全防护能 力,实现与有关业务系统的界面集成,实现单点登录;数据仓库系统需要继续推 进系统建设,提高辅助决策水平;办公管理系统需要满足总部、地区公司二级单 位的协同办公需求;档案管理系统需要实现内容管理,满足集团公司知识管理需 求;物资采购管理系统需要满足海外业务需求,并支持物资采购管理和采购交易 的综合管理;贸易管理系统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推广系统功能,支持全集团业务需 求;矿区服务系统需要更加全面覆盖矿区业务,支持“和谐矿区”目标的实现。2. 数据管理数据管理贯穿了数据的采集、存储、传输与共享到利用的全过程。 在数据采集方面,随着 ERP 系统的实施,将采集延伸到了业务作业单元,通第 19 页 共 79 页 过工单等形式获取经营管理数据,提高了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在生产运行环 节,数据自动化采集水平在各业务领域不一致,部分系统能够通过自动化设备接 口及时获取生产运行数据,促进了生产实时调度和监控水平的提高,但仍有大量 业务生产数据采用手工录入或批量导入方式采集, 需进一步提高数据采集自动化 程度。 在数据存储方面,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各专业、各系统的关键数据信息 完成电子化,集团公司组织机构、资产等静态信息全部由相应系统的数据库进行 存储管理。如在勘探与生产业务领域,勘探技术数据管理系统和油气水井生产数 据管理系统管理着大量的勘探开发研究和油气产量相关的数据; 在炼油与化工业 务领域,炼油与化工生产运行系统、炼油与化工 ERP 系统和销售 ERP 系统管理着 炼油与化工生产运营和化工销售相关的数据;在销售业务领域,加油站管理系统 和销售 ERP 系统管理着几乎全部的油品零售数据和大部分直销/批发数据;在天 然气与管道业务领域, 管道生产管理系统和天然气与管道 ERP 系统管理着管道运 营和油气调运的全部数据。数据模型设计和数据库的建立多跟随应用系统建设, 主要按专业纵向建立,所以,一些尚未被系统支持的业务活动产生的数据还没有 被统一管理,还有一些业务对象的数据被分割到了不同系统的数据库中,并且范 围界定并不是很明确。未来需以核心价值链为基础,梳理业务活动,强化业务模 型与数据模型的映射,进一步细化数据架构,实现数据对业务活动的全面支持与 覆盖。 在数据共享方面,集团公司建立了统一的公共数据编码申请、审批和集成发 布管理平台,提供了集团公司集中、统一、共享的编码库,并在 85 个单位或部 门上线应用,完成了供应商、原油产品、炼化产品数据标准的初步拟定和试运行 工作,奠定了主数据共享的基础,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未来需要在当前主数据管 理的基础上,实现对各业务板块内特有的主数据的管理,扩展主数据管理体系, 在 9 类公共数据编码标准的基础上,增加公共数据编码的专用扩展数据属性,以 适应各分公司的业务需求, 按照集团总部和分公司两个层次规范和实现主数据管 理。目前尚有数据分散在各个不同系统之中,以点对点方式在应用系统间交互, 没有信息传递和共享的平台,同一个数据重复录入现象时有发生;还需制定完善 的数据管理体系和数据标准框架,包括根源数据采集标准来规范数据来源,建立第 20 页 共 79 页 元数据标准规范信息系统中数据编码和属性值, 对于编码不统一的系统建立数据 字典提供映射规则;进一步加强数据存储管理能力,建立覆盖业务和运营人员的 数据管理机制, 每一个应用系统都需要遵从数据管理体系和数据标准框架制定相 应的数据标准, 采用正式的变更流程来管理系统升级或业务变更所造成的数据架 构变化以及相应的标准更新;统一统计口径,保证数出同源,实现数据在不同系 统之间的共享和交互,消除重复录入,保证稳定可靠的数据源。 在数据处理和利用方面, “十一五”期间完成的大批应用系统已经在各个业 务领域投入使用,并积累了大量宝贵数据。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数据的统一管 理,促进数据的分析和利用。尤其是要在海量数据中挖掘出信息的价值,并进一 步分析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而掌握其发展规律,将信息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知 识,再将此知识应用到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中,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3. 信息技术集成集团公司按照“十一五”信息技术总体规划,采用集中建设统一信息系统的 方法, 建成了多个大集中信息系统, 迅速形成覆盖集团公司各项业务的统一平台, 大幅度降低总体拥有成本、避免新的信息孤岛产生。下面根据 Open Group 发布 的 OSIMM 模型中定义的信息集成的 5 大维度,评估集团公司信息技术集成能力。 在数据集成方面,公共数据编码平台的建成和广泛应用,在集中统一建设的 系统之间建立了信息共享的机制。但主数据管理目前基本只服务于 ERP 系统,并 集中在 9 类数据范围内,覆盖程度有限。虽然有一定的数据标准和数据字典以及 映射规则,但其它每个系统各自维护着自己的数据标准和数据字典,还有大量业 务数据没有被集成。 在应用集成方面,集团公司 ERP 系统采用统一软件平台,按各专业领域集中 部署,取代了上千个生产、采购、库存、销售、设备、项目等相关业务的原有系 统,提升了系统集成度和整体应用水平。截至 2010 年底,ERP 系统已在已经在 炼油与化工、销售、天然气与管道、工程技术、工程建设、装备制造、科研事业 及其他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全面建成应用,在勘探与生产和海外勘探开发业 务领域完成大部分实施任务, 整个 ERP 系统基于集团公司统一的公共数据编码平 台,保证了各专业领域之间的集成和共享。专业应用系统如油气水井生产数据管 理系统在建成后,也替代了多个局部应用信息系统,在实现统一集成信息平台的第 21 页 共 79 页 同时,避免产生新的局部应用信息系统。集团公司在统一建设应用系统的同时对 应用架构有整体的思路和一定的标准, 实施过程中对系统所支持业务进行组件化 分割,可以有效快速的支持局部业务或某些流程。但应用架构目前关注表现层、 业务逻辑层和数据层,还没有抽象出标准的服务组件。 在业务流程集成方面, 集团公司 ERP 系统在实施过程中对业务流程进行了梳 理、整合和优化,并最终固化在 ERP 系统中,促进了业务流程的规范和管理水平 的提升。截至 2009 年底,各 ERP 系统在建设过程共梳理了 1681 个业务流程,如 销售 ERP 系统在实施过程中简化了批发销售、直发销售、配送销售、零售调拨等 流程;各个专业分公司也都有定义并公开发布的内控流程。但内控流程目前主要 覆盖管理、财务等企业管理流程,对业务流程的覆盖度较低;各个业务部门之间 有着一致的业务目标,但在跨部门协作流程还没有明确的定义和发布,依靠各个 部门的职责说明来约束协作。 在企业架构方面,集团公司已经意识到企业架构的重要性,并且在不同范围 和程度上应用相关的方法来设计企业架构, 使用一定的工具来辅助制定和设计业 务架构、应用架构,实现了整个企业级应用架构的统一管理,但企业内部自建系 统未纳入整体考虑,缺乏统一管理。在数据架构方面,已经开始主数据管理,但 目前主数据覆盖程度有限。 在治理和组织方面,还定义了正式的信息技术战略和愿景,并发布到企业的 各个部门,共享服务已经成为企业战略和信息技术战略的一部分。集团公司建设 了 12 个国内和 5 个海外网络中心,以及两个总部级数据中心,提供信息技术基 础设施的共享服务。同时,集团公司统一建设了包括电子邮件、OA、ERP、人力 资源管理、健康安全环保等在内的应用系统,人事、健康安全环保管理活动管理 已经实现服务共享,目前集团正在建设统一的采购系统,日后将会形成采购共享 服务。综上所述,集团公司已经意识到共享服务的重要性,并且已经将共享服务 的建设纳入企业战略和信息技术战略的一部分。4. 基础设施 ( 1)计算机网络形成了统一管理、分级维护、带宽共享、安全可靠、高效传输的双链路网络 体系,满足了当前各应用系统在网络上高速、可靠运行的需求。随着国内和海外第 22 页 共 79 页 业务的不断发展,当前计算机网络还需要进一步改进。广域网方面,需提高核心 层网络的传输带宽,为区域级数据中心提供及时的接入,为各区域的数据中心之 间提供高速的数据传输链路, 为分支机构访问总部数据中心的业务提供高效可靠 的数据传输,满足各海外区域内业务单位业务发展需求,合理的为各业务系统分 配带宽资源并根据应用系统特性进行带宽保障,保证海外网络数据传输的保密 性、完整性与可用性,确保卫星网络的安全、稳定、高效使用,将管道光纤作为 集团公司广域网的重要连接手段,逐步替代租用的运营商链路。局域网方面,需 改造生产网络,为各类生产应用系统搭建数据传输的网络平台,持续完善和改造 办公管理网络,拓展目前海外网络覆盖面,提升其性能与稳定性,实现统一的局 域网监控方案及规范,同时需要实现集团公司网络管理人员一体化运作。( 2)数据和网络中心完成了集团总部级、区域级和地区公司级数据中心架构设计。随着国内和海 外业务的不断发展,当前数据和网络中心还存在区域网络中心遵循的标准较旧、 目前集团公司的总部机房已经基本满负荷运行、尚未建成异地数据中心等问题。 目前,需完善集团总部级数据中心建设,增加区域级数据中心,减少地区公司机 房数量,并提升数据中心能源效率。( 3)基础应用电子邮件系统形成了适合业务发展,安全、可靠、方便快捷的企业电子邮件 平台,覆盖了集团公司所有下属企事业单位,同时支持企业内其他应用系统的用 户认证服务。 目前, 还需进一步提升电子邮件服务功能, 实现电子邮件系统容灾。 视频会议系统现在清晰度低于标准(480×720) ,图像效果质量一般,需提 升到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建设标准会议室,改造各分会场会议室,并整合已有和 新建的视频会议系统。 企业信息系统管理方面,针对数据中心、硬件设备、操作系统环境的监控而 建立的 IT 服务流程,有利保障了应用系统的正常运行。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 数据中心的应用系统和硬件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运维队伍在不断扩大,同时业务 部门对 IT 服务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来需建立集成的监控管理平台,实现 对基础设施的智能监控,提高基础设施的可靠性;还需完善运维管理体系,进一 步规范 IT 服务流程,彻底改善 IT 服务的管理水平,提高用户满意度,降低 IT第 23 页 共 79 页 服务支持成本。( 4)计算机硬件设备与其他计算机硬件设备方面, 当前基本按每套应用系统适度集中独立配置一套服务 器和存储等硬件设备,硬件资源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应用系统不能灵活地扩充所 需的硬件资源,业务部门需要花费较长时间才能使硬件性能得到提升。因此,需 要提升硬件的共享能力,缩短硬件交付时间,实现高效灵活、自动化管理的基础 设施架构。 软硬件标准化方面,已有效降低了客户端软件和硬件的维护支持成本,提高 了供应商的支持水平。但需要进一步完善对软硬件供应商、软硬件平台和工具软 件的标准化管理和统一配置,实现软硬件管理流程的全生命周期管理。5. 信息安全 ( 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风险评估和处置措施方面,目前有专门做风险评估的队伍,但近期风险评估 没有更新,职责划分没有被实际运用,缺少实践检验,长时间未对风险评估流程 进行回顾和检验,事件管理方面还属于比较被动的“后事件管理”情况,不能及 时地、综合地预测和分析潜在的事件信息和做到提前预警。 信息安全组织方面,集团公司各所属企事业单位都有虚拟的信息安全组织, 每年会组织培训,但由于没有设立固定的行政机构,这个虚拟组织从组织流程、 岗位和职责方面还属于松散型、行政管控力度受限的模式,缺少明确书面的流 程、组织和角色定义,建议在集团层面建立组织管控紧密类型的信息安全组织。 安全战略方面,目前是“以风险控制为导向,严格遵守国家在信息安全方面 的规章制度” 。信息安全战略其制定者为集团公司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目前关 于信息安全战略有文档描述,但没有相关信息安全战略制定和维护的流程。 安全策略方面,集团公司通过正式发文形式进行贯彻,从而使得所属企事业 了解并熟悉该安全策略。 各专业分公司和地区公司也已经各自出台了安全策略政 策。在集团公司网站上,所有的信息安全策略都已发布出来,便于员工学习和了 解。但缺乏执行层面事件管理的策略,有一些策略尚未成文。 安全管理报告和度量方面, 目前没有全面和体系化的安全管理报告和可视化第 24 页 共 79 页 指标展示,只有某个领域单独的安全报告(诸如桌面安全、网络安全) 。因为不 同领域的安全事件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联, 因此对各种信息安全技术进行综合 分析的信息安全报告,对于集团公司全面提升信息安全水平是十分必要的。集团 公司目前没有主动地提出安全管理报告,对安全管理的度量是比较分散的, 尚未 形成体系。 在人力资源安全方面,相应在合同中有详细的关于人力资源安全方面的描 述,新员工及第三方服务商也要求签署保密协议。相应的记录和审计需要进一步 改善和加强。新雇员都接受了安全方面的培训,但深入程度还需要改善和提高。 物理和环境安全方面,大多数员工都具有良好的物理和环境安全意识,有清 晰的职责和流程的文档化定义。并制定了关键业务绩效指标(KPI)来管理和控 制这个方面的工作。但专业分公司都尚未做到 KPI 层面的物理和环境安全控制。 通信和运营管理方面,当前互联网出口较多,不容易实现整体控制和管理。 目前准备对互联网出口实现集团公司层面统一控制和管理, 配置网络流量监控系 统和局域网网管系统,以便遇到问题时可以触发报警系统。关于通信和运营管理 都有文档流程,并且定期被检查和回顾。 访问控制方面,目前桌面安全、身份认证正在建设,效果不错。但推行准入 控制阻力较大,桌面虚拟化技术方面,目前已经开始进行测试。 应用系统开发和维护方面,有专门团队负责信息系统开发和维护方面的工 作,主要对测试部分的安全有比较严格的规定。目前实施单位正在申请 CMMI 成熟度 3 级的资质,总体情况较好。 信息安全事件管理方面, 对信息安全事件的及时预警和防范能力还需要进一 步提高。 专业分公司和地区公司在信息安全事件管理方面的落实还需要进一步加 强,如主要体现在信息安全事件管理不够细致和具体。专业分公司和地区公司对 生产安全都高度重视,但对信息安全事件主动管理的意识还需要加强。 业务连续性管理方面,完成了系统容灾方案的制定,但目前没有业务持续性 方面的机制和相应的负责团队,灾难恢复( DR)还没有成为业务连续性管理 ( BCM )中的一部分。业务部门高度参与和完成恢复时间目标和恢复点目标 (RTO&RPO )符合业务连续性管理的需求分析。未来集团公司应充分考虑业务 连续性管理方面的工作, 加强业务连续性管理的意识和建立团队维护业务连续性第 25 页 共 79 页 管理工作。( 2)信息安全建设项目基于 2006 年制定的信息安全规划,集团公司在信息安全方面取得了良好的 成效。但 04 年来外部信息安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提出了等级保护、分级保 护等管理制度,而集团公司信息安全建设必须符合这些新的要求。 此外,已有信 息安全项目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项目建设相对独立,彼此之间的集成和关联 关系需要加强,需在集团公司统一规划建设项目的基础上,形成完整的信息安 全管控体系,应优先建立信息安全整体框架,再逐步优化和加强安全技术。 身份认证与数据保密方面, 针对核心应用系统进行身份认证管理需要进一步 加强。建议集团公司加强对无线访问的身份认证的管理和控制。另外,还需要提 高指纹识别技术的识别能力,特别是针对高层领导和特殊部门可以采用更为高 效的身份识别手段,如采用虹膜技术。 网络安全方面, 目前互联网出口数量众多,难以采用有效的技术进行互联网 安全管理和控制。互联网和外部网站/网络访问的控制和限制是信息安全控制的 关键,国外企业中对互联网统一出口进行安全管理是信息安全趋势之一, 因此建 议集团公司可以考虑将互联网出口进一步进行集中统一安全管理; 集团公司的生 产网和办公网要有效进行分离,同时还要考虑网络之间的信息系统集成性和不 重复建设性;网络安全事件需要事前预警并进行快速处理和直观展现和分析;基 于金融业务安全考虑的特殊性,可考虑建设独立的金融专网,加强集团公司现 有的网络隔离。 桌面安全方面,现有桌面安全项目应继续深化推广,对桌面信息安全事件和 操作行为需要进行监控。 桌面安全策略目前比较简单,只有防病毒和补丁分发两 部分,应加强桌面安全策略综合性建设。另外,还需要加强桌面软件许可协议审 查,加强桌面标准统一部署、管理和控制。 数据备份与灾难恢复方面, 目前同城灾备基本完成框架性设计,需要建设异 地灾难恢复体系, 建设全面的灾难恢复系统,促进信息安全体系的完善。 信息安全体系与运维体系方面, 信息安全事件和合规性方面需要实现指标化 管控和可视化管控,进一步完善信息安全与运维体系,保障各类系统的可用性。第 26 页 共 79 页 6. 信息技术治理“十一五”期间,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处于建设集中统一信息系统阶段。如 何依靠信息系统提升企业整体管控能力、降低企业风险,已成为当前集团公司信 息化建设的重点之一,目前集团公司信息技术治理主要表现为: 信息部门职能方面, 目前集团公司不同地区分公司信息化运行维护团队水平 参差不齐,因此亟待提高一些地区公司运维团队能力,提高对信息化工作的管理 与运维水平。职能建设方面,目前职责划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另外信息部门人 员准备还不够充足,需要更多的人员从事相应工作。信息技术标准方面,通过实 施信息标准规划,陆续完成了大部分普适集团公司信息化的全局性标准,以及一 批局部应用标准; 信息技术标准化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并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为信息标准提升奠定了基础。IT 服务运维管理方面,运维业务量大,涉及的技 术层面多,服务群体多元化,且服务效率不高,服务成本居高不下,质量缺乏保 障;当前大部分应用系统项目的电话服务方式停留在第一代人工电话系统,只是 单纯利用电话,向用户提供简单的咨询服务。 集团公司统一的信息化运维服务体系建议以 ITIL 为最佳实践,设计由多项 规范构成的统一的集团公司信息化运维服务流程,并实现其集中管理。 目前已经建立了集团公司统一的信息化制度体系,包括 1 个管理规定、8 个 管理办法和涉及每个信息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细则。信息化制度体系如图 1-4 所示。第 27 页 共 79 页 图 1-4 信息化制度体系通过对 IT 服务运维现状分析,建议在信息化组织中明确其运维职能,形成 高效可行的运维管理组织体系;建立功能和组织架构完善的信息部门,充实信息 化运维人员数量,提升信息人员运维能力,加强系统运维竞争力;持续推进信息 标准体系的完善, 结合 “十二五” 期间信息化建设的要求, 对信息标准化的策略、 组织、流程、体系和相关支持技术手段等方面进行更新和完善;建设集团公司信 息技术支持中心,负责集团公司统一建设的信息技术项目实施和后期运维工作, 打造集团公司的信息技术队伍,为用户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信息技术服务。 此外,还需建立统一的帮助热线,实现呼叫中心的统一接入,从根本上降低 了运维体系的复杂度,简化系统架构和运维流程,提升运维质量,量化运维工作 量,为整体提升和优化运维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提供展示信息系统运行状况和 提高故障反映速度和处理能力、 统一的用户呼叫接入和标准化故障处理与配置变 更等流程;量化运维服务工作,定义相关指标和形成计划、实施、监控、改进的 闭环控制;分析预测信息系统运行状况,变“救火”为主动解决问题,排除潜在 风险隐患; 建立统一的培训认证和技能评估体系和根据运维服务问题记录建立统 一的知识库。(四)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之所以能取得成功,离不开对一系列方针、原则、工作第 28 页 共 79 页 要求和机制的一贯坚持与忠实执行。坚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 一投资、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六统一原则,确保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整体 完整性;坚持“成熟”和“兼容”的技术选择,确保集团公司信息系统的成功建 设与应用;坚持“实用”和“高效”的建设标准,确保集团公司信息化的协同效 益。此外,遵循“化是过程、统是原则、建是重点、用是目的”的十六字工作要 求,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充分引入业务人员的参与,体现了“业务主导、部门 协调”的工作机制。 同时,集团公司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探索形成了“八个坚持”的做法,并 已融入到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中。 第一、坚持按照信息技术总体规划,统一组织信息系统建设。把信息技术总 体规划作为信息化建设的总纲,持续按规划推进信息系统建设,非规划项目原则 上不立项,集中资金、人力和时间建设集团公司集中统一的信息系统平台。 第二、坚持通过招标选商,确保投资不超预算和收益最大化。对每个项目的 软件、 硬件、 咨询商进行分别招标, 保证三个方面的质量和水平都满足项目要求; 采取“一次招标、按项目进度和乙方业绩分期签合同”的运作模式,如产品和服 务达不到公司要求,重新招标选商;合同付款按首批、二期和尾款分期支付,维 护集团公司利益。 第三、坚持先试点、后推广的实施策略。选择领导重视、业务具有代表性、 信息技术基础条件好的单位进行试点;在试点阶段兼顾不同企业需求,坚持统一 设计, 形成标准模板; 在推广阶段严格按模板实施, 确保全公司建成统一的系统。 第四、坚持采用规范的项目管理方法。健全项目指导委员会和项目经理部, 明确项目分工,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按阶段确定里程碑,按计划进度实施,严 格控制项目范围,紧紧抓住项目进度、成本、质量和风险四个关键点。 第五、坚持采取有效合作的建设模式,业务和信息部门密切合作。在信息系 统建设过程中,认真落实“业务主导、部门协调”的信息化工作机制,总部和地 区公司、信息部门和业务部门、内部队伍和外部队伍在项目内紧密合作,充分发 挥各个方面在信息系统实施中的积极性和作用。 第六、坚持采取集中的系统架构。按照国际最佳实践,能够集中部署的信息 系统尽量采用集中的技术架构, 便于数据统一管理, 降低建设和运维的整体投入。第 29 页 共 79 页 例如在 ERP 系统方案中采取了适度集中的技术架构,达到了集中统一的目标,节 省了大量硬件投入和后期运行维护费用。 第七、坚持选择成熟、成套软件。在软件招标过程中坚持有成熟软件的不从 头开发,有成熟套件的不选择个件,避免从头开发,减少客户化,以提高系统建 设的成功率,缩短项目实施周期,降低实施风险。 第八、坚持通过合作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通过与国内外著名管理咨询 实施商合作,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借鉴成熟的方法,使信息化建设少走弯路, 减少风险。(五)存在的问题“十一五”期间,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还不能很好地 满足业务的需求,与国际先进能源公司相比仍有差距。( 1)集中统一的信息系统平台建设还需加快集团公司已基本完成企业 1.0 版的信息化建设任务, 现有的信息系统主要实 现生产经营管理基本功能,缺少面向业务的集成应用和综合展示,尚不能满足总 部和专业分公司决策管理需求。 信息技术总体规划中的一些系统仍采用分布式部 署方案,信息系统的集中统一还存在困难。另外,目前的信息系统建设以满足各 个业务部门迫切需求为主,对信息在全公司范围内跨部门、跨区域的集成共享考 虑不多, 下一步应该对系统集成和信息共享方案进行深入研究, 力争在 “十二五” 建立上下高度贯通、部门充分共享、信息流动顺畅的集中统一的信息系统平台。( 2)缺少数据自动化采集手段,影响系统的深化应用通过“十一五”信息化建设,部分经营管理、生产运行类系统已上线运行, 随着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开展,企业配套基础设施的改造,比如计量仪表的更新、 炼化装置 OPC 接口和 DCS 装置、厂内车间级的网络建设、机房改造等,都在很大 程度上影响了信息化系统推广应用的速度和质量,同时,出现了多个系统争抢 DCS 设备资源的情况,对装置稳定运行产生了负面影响,严重影响了系统的深化 应用。 勘探与生产专业分公司和各油田公司多次反映对“数字油田”的需求,借鉴 国外成功经验,急需统一标准、统一技术、统一软件,搭建集团公司集中统一平第 30 页 共 79 页 台。 如油气水井生产数据管理系统的大量生产数据依赖于手工填报, 人为因素多, 实时性不好。 目前,配套设施的改造进度滞后和配套资金的落实不到位,已成为专业系统 有效应用的瓶颈之一。因此,必须对配套资金统一规划、提前考虑、捋顺渠道、 合理安排,加强各企事业单位的信息系统配套建设。( 3)数据中心建设已成为信息化建设的短板随着信息系统的大量建成和应用,数据中心机房容量显得严重不足,供需矛 盾更加突出,截至 2009 年底,除 ERP 和加油站管理系统外,其他系统仅部署了 生产环境,没有部署备份环境。此外,部分集团总部级数据中心和区域网络中心 基础条件差,机房长期处于供电、制冷高负荷运行状态,已严重影响了系统安全 稳定和业务连续性。数据中心建设的滞后,将严重阻碍信息化建设进程,并会带 来不可预计的风险。( 4)未覆盖业务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有待加强集团公司海外业务快速发展,基本完成了全球战略布点,开始进入规模化发 展的新阶段, “十二五”期间海外信息化提出了更多的需求,迫切需要加快发展、 跟上业务发展的步伐。此外,新能源、金融服务等新兴业务对信息化的需求也非 常迫切。( 5)统一的信息安全体系尚未全面建成信息安全方面,迫切需要加强风险评估和保障措施、信息安全组织、安全战 略、安全策略、安全管理报告和度量、人力资源安全、物理和环境安全、通信和 运营管理、访问控制、信息系统开发和维护、信息安全事件管理、业务连续性管 理、法律遵从性等方面工作,全面提升安全运行能力,建立完善统一的信息安全 体系。第 31 页 共 79 页 二、面临形势 (一)XX 行业发展趋势近年来,世界 XX 行业的发展趋势呈现五个主要特征:第一,XX 行业的全球 化趋势日益明显,国家石油公司为了分享国际资源和市场,在积极加快本国石油 工业发展的同时加快海外业务拓展, 逐步实现从纯粹的国家石油公司向市场化的 跨国公司转型,国家石油公司正在成为 XX 行业国际化的新兴力量。第二,技术 进步是世界 XX 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地球物理科学和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 将使得石油勘探开发向更多的新领域拓展,采收率不断提高,尤其是使非常规石 油投入开发的进程明显加快。炼油化工领域也将加快开发生产工序少、工艺流程 短、生产效率高、原料利用率高、能源消耗少、环保的技术和工艺,顺应市场对 轻质油品的需求增长加快和清洁燃料生产需求提高的趋势。第三,行业集中程度 不断提高,世界 XX 行业在出现了以巨型石油公司整体合并为主要特点的兼并、 重组和联合浪潮,油气资源集中度不断提高。炼油和 XX 行业则表现出资金和技 术集中度不断提高的特点,炼厂和化工厂的规模与装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俄罗斯人口男女比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