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赢家通吃的社会 pdf”是铁律吗

台湾媒体人谈新媒体变局:内容个性化定制成趋势-中新网
台湾媒体人谈新媒体变局:内容个性化定制成趋势
两岸新媒体发展论坛暨“两美温州”采风活动 李晨韵 摄
台湾Now News蓝宜桢谈新媒体变局 李晨韵 摄
  温州5月20日电(见习记者 奚金燕 李佳S)苹果重新定义了手机,淘宝重新定义了商店,新媒体的出现重新定义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互联网时代阔步到来,一场颠覆性的“大融合”正在传媒行业发酵。新媒体时代,新闻又该如何定义?
  5月20日,由中国新闻社、旺旺中时媒体集团和温州市政府联合主办,温州市委宣传部(外宣办)承办的两岸新媒体发展论坛暨“两美温州”采风活动在浙江温州举行。同处媒体大变局时代,两岸媒体的交流,不约而同地聚焦媒体的转型发展与创新。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台湾知名新闻网站NowNews(今日新闻)执行董事蓝宜桢接受记者专访时认为,新媒体最核心的定义在于内容的革新,“以前是大众媒体,现在是分众甚至是唯众媒体,媒体就需要更多地以个性化需求为导向,精准地为读者提供新生代的新闻产品,这也是未来的趋势。”
  个性化阅读将成媒体新趋势
  随着网络科技的高速发展,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的横空出世,以及大数据与云计算应用的日益广泛与深入……媒体格局和竞争态势正在发生着根本性变化。尽管两岸传媒业的发展生态环境不同,而碰到的发展问题却一样:新兴媒体的迅猛崛起、移动互联网新技术的狂飙突进,对传统媒体的剧烈冲击。
  但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强烈的危机意识和生存压力,促使台湾传统媒体更早走上了“融合之路”,奋力寻求转型发展。深耕传媒行业20多年的蓝宜桢认为,台媒这种意识来得比大陆同行更早、更强烈且更为坚决,“台湾媒体都以市场为考量,有盈利才能生存,当广告商投入转向新媒体,电视报业广告收入断崖式下滑时,我们就意识到了颠覆的开始。”
  在融合大潮之中,蓝宜桢所在的今日新闻是幸运的。今日新闻前身是东森新闻报,2008年被收购后改名为“今日新闻网”,成为了台湾第一家原生网络媒体。目前网站拥有一支由40多位记者组成的采写队伍,每天的点击量在一千万以上。
  在蓝宜桢看来,采写队伍是今日新闻最核心的价值和灵魂所谓在, “记者采写稿子,解读新闻背后的故事,把握新闻报道的深度,这是自媒体做不到的,这也是无法被取代的。”
  在“人人都可以做新闻”的自媒体时代,今日新闻虽然年轻,但成功在台湾众多新闻网站中跻身前五,尤其是一档名为“网路追追追”的栏目在台湾已经颇具影响力,主要是对网络上传播的争议性新闻进行求证。蓝宜桢认为,在信息爆炸时代,读者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辨识新闻的真实性,因此新媒体时代,有责任的媒体更加需要帮助读者分辨真假,帮助其获取有用的信息。
  分众媒体时代“内容”需颠覆
  微博、微信、App和网站被称为新媒体“四大件”。然而不少新媒体进入门槛低,吸引了不少投资者蜂拥进军新媒体,你能我也能,重复建设造成同质化竞争、模仿混战。对此,蓝宜桢认为,新媒体的“新”不仅是形式上的革新、技术上的革新,最核心在于理念和内容的革新。
  “不是简单地研发APP、开通微信就万事大吉了,新媒体的内容要有质变,同一条新闻在报纸上的写法和在微信上的写法是完全不一样。”蓝宜桢认为,这就需要传统媒体人转换思维去做新闻,“比如一场NBA比赛,以前是报纸隔天直接报送一个结果,现在我们通过网络每隔几分钟就能发一则新闻,记录精彩瞬间,实时更新,后者的点击量会更高。”
  然而,碎片化的传播方式又带来了另一个现象:新闻呈爆炸式发布。面对海量的新闻载体,媒体又该如何做出自己的影响力呢?
  赢家通吃,不如精耕细作。在蓝宜桢看来,媒体应清晰定位自己,以用户需求为中心,为读者提供个性化阅读,这也将成为新媒体的趋势,“过去我们讲大众媒体,可发展到新媒体时代,我认为是大众甚至是唯众媒体,就要需要精准抓住读者的需求,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那么读者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新闻?蓝宜桢认为,这应该由大数据去定义。
  蓝宜桢介绍道,从2010年开始,今日新闻就利用大数据对读者群体进行了分析,“每个读者浏览的新闻记录都会被后台记录,通过专业分析,我们可以不仅可以实现广告的精准投放,同时更明白了劲该往哪里使,比如说今日新闻的主要读者在25岁~45岁之间,那么我们就不会发布养老类的新闻,更多地会设计一些娱乐性的专题。”
  “新媒体时代新闻是随选的,看似大众,其实分众。”蓝宜桢坦言,目前在台湾,现在新媒体越来越主动地运用大数据,推送用户所需要的内容。未来,大规模的个体信息定制将成为可能,媒体将变得更加智慧,更能满足人们个性化、情景化的需求。(完)
>台湾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主流媒体&山西门户
媒体融合、媒介融合:一字之差,立意有别
  媒体融合是什么?中央所提倡的&媒体融合&与2006年左右中国报业所倡导并积极实践的&媒介融合&有什么区别?媒体融合和媒介融合的诉求分别是什么?迄今,很多研究者和实践者也没有厘清,或者说根本不重视。从某种程度上看,这也是当前传统主流媒体的融合发展事业举步维艰、屡屡碰壁的重要原因。
  实际上,2005年的&报业寒冬论&之后,面对报纸可能到来的衰退前景,中国的报业进行了大量的积极尝试,媒介融合就是其中的重要举措。所谓媒介融合,按照美国马塞诸塞州理工大学浦尔教授的观点,就是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也就是说,一种媒介拥有多种功能。按照媒介融合的理念,2005年后,中国报业进行了探索:比如,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的&全媒体集团&&全媒体平台&&全媒体记者&,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的&4I战略&;还有那些年相继推出的PDF电子版、电子纸、有声报纸、3D报纸、报纸二维码、云报纸等。
  这些媒介融合的尝试,最后都不了了之、惨淡收尾。究其原因,其核心要点在于,融合之后的媒介试图融合多种媒介的优势,但却弱化了自身本来的资源和优势,失去了核心竞争力;在面对功能更纯粹的新媒体时,必然一败涂地。前些年的报业转型实践证明,媒介融合是彻底失败的尝试。
  而日推出的《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及的是&媒体融合&,一个字的差别,内涵却完全不同。按照密苏里新闻学院的观点,&媒体融合&是媒体增加新闻和信息平台的数量,使稀缺的媒体资源得到最优配置。也就是一个传媒集团拥有多个媒介平台,实现内容的多平台出口,让传播能力最大化,这是媒体融合模式的典型特征。提升传播力的明确指向,坚守舆论阵地的核心诉求,这是媒体融合的主要目的。
  在这样的诉求下,两年多来,中央和地方各主要媒体按照中央的相关部署,把握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一体化发展理念,不断加快新媒体平台建设,集中优势资源打造形态多样的新媒体产品&&这些融合举措扭转了传统媒体传播力、影响力迅速下滑的局面;传播范围、传播频次、传播有效性进一步提升;占领了信息传播的制高点,坚守并巩固、壮大了主流舆论阵地。媒体融合第一阶段的工作成效显著。
  但是,媒体融合运营的这些新媒体平台,却由于新媒体市场竞争中的&赢家通吃&效应,无法成为市场的领先者,新媒体矩阵虽然数量众多,却缺乏能够获得竞争优势的&拳头产品&,传统媒体运作的大量新媒体&跟风产品&一直在追赶,却从未有超越。导致赢利能力低下,甚至基本上没有稳定的赢利模式。加之近几年,传统主流媒体在宏观经济影响及新媒体冲击下,主营业务收入锐减,经营日趋恶化,一些媒体已经出现减薪、裁员、倒闭等极端困难的情况,缺乏足够的经济实力推进媒体融合。
  在我国传统主流媒体兼有产业属性与意识形态属性的前提下,媒体融合应该迅速地进入2.0阶段:再造自身造血平台,寻找外部补血机制。没有经济支持的媒体融合将后继乏力,舆论阵地也需要强有力的经济基础支撑。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必须解决当前传统主流媒体的营收困境,形成传统主流媒体的外部补血机制和自身造血功能,构建赢利平台与舆论平台齐头并进的战略格局。
( 责任编辑:王泽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微信公众号:sxxwwjzb
微信公众号:Asxsjz
微信公众号:sxxwwxjj
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微信公众号:sxrb-com
微信公众号:sxbzpu新媒体,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新媒体,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时间:日 07:16来源:新媒体
  当传统媒体机构纷纷开始转型融合、进军新媒体之际,却发现一番真刀真枪地实战下来,显得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  为什么?人才严重不足!  传统媒体(尤其是纸媒)原有的新闻从业人员技能相对单一。一些较为年长的员工对新媒体存在抗拒和抵触情绪,在认知上,依然觉得新媒体只是给传统稿件多了一个发布渠道而已。不客气地讲,这样的认知水准,是不配从事新媒体工作的。  平行迁移有困难,那么引进人才如何?那些经历过互联网公司磨砺的媒体人,的确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互联网世界的运行逻辑。无奈目前大多数传统媒体无论在薪酬上、平台发展上,还是管理体系上,都难以具备吸引一流人才的竞争力。剩下一条路,就只能自己培养。在年轻人中挑选好苗子,给他挑担子,让他在新媒体残酷的竞争环境中扑腾,从而迅速成长。  浙报集团社长高海浩曾指出:媒体融合最核心的是人的融合,最关键的是人的转变。由此可见,未来的媒体之争,一定还是人才之争。&  一、新媒体人才稀缺的尴尬  今年1月14日,浙报集团和阿里巴巴联合出资1500万元,启动“浙报·阿里大学生新媒体创新创业基金”,这也是国内传媒集团和互联网巨头首次携手,助力大学新闻与互联网人才的培养。这一消息的通稿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小细节,在写到针对专业时,排序是“技术类、设计类,以及传媒类专业学生”,从中不难看出,当下的大学传媒专业教育已远不能满足业界的需求,供求的严重失衡和人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让业界不得不花更多力气,去那些技能类专业中寻找合适的新闻人。  应当看到,新媒体人才存在巨大缺口早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在媒体转型的大环境下,以新媒体为核心的人才“供不应求”。这一人才需求与培养的错位,已成为制约传媒业发展的一大瓶颈。虽然早有各路专家大佬把脉开药,可惜数年下来疗效有限。  哪怕是曾经热闹过一阵的“全媒体人才培养”,也在部分高校设置了相应的课程,但终究因为新媒体发展速度太快、教师在这方面业务不够精通、理论落后于实践等原因,多是花架子胜过真本事。  坦率地讲,至少在现阶段,完全寄望于新闻传播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来培养新媒体人才,那是不太现实的。既然如此,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将自己锤炼成新媒体人才的最好办法,莫过于主动汲取相关知识,边自学边实战。  对于个人而言,要想在新媒体工作中脱颖而出,必须不满足于现有的专业知识教育,努力提升自己的附加值,丰富未来的可能性,才能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中不被人轻易淘汰。对于媒体而言,一个既有新闻的基本业务能力,又能把握市场最新动向,深入理解用户需求,甚至还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势必求之不得。&  二、新媒体人才需要具备哪些素养  技能是形式,思维是内核,两者缺一不可。外在的技能可以通过不断地打磨与训练以臻完善,而内在的思维却是具体行为的指挥棒。最终成品的好与坏,对与错,真实效果与预期效果是否大相径庭甚至南辕北辙,全在这一念之间。  首先,要有产品意识和用户意识。  这两年,有本在互联网圈内很热的书,叫《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即使你目前所处的岗位不是产品经理,作为新媒体人,你也应该有产品意识。通俗点讲,你要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想尽一切办法,让用户觉得你的产品用得爽。无论是架构、页面,还是内容,都有着相应的细节值得琢磨。  比如你是一个网络编辑,那你在编每一篇稿件的时候,都要考虑这个稿子的发布,是否符合产品的整体属性和基本定位?你想向用户传递什么信息?希望向其呈现一个怎样的产品形象?时刻注意“换位思考”,按照用户的产品预期提供内容,那些能符合并高于用户预期的,就是好产品。在具体手段上,无论是栏目品牌化运作,还是个体明星化呈现,都要有意识地提供具有辨识度的差异化信息服务,让用户从大众沉淀为分众,便于后期互动、活动运营及商业变现。  其次,要有创新意识。  互联网就是一个不断颠覆自我的领域。因为如果你不颠覆自己,就马上有人会来颠覆你。所以,唯有不断地锐意创新,自我扬弃,才能“伺候”好那些喜新厌旧的用户。选题的角度、形式的呈现、活动的策划,无不需要创意的支撑。真正能让人眼前一亮,记忆深刻的内容,多半都是创意的功劳。  第三,要有团队意识。  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即使你掌握甚至精通了所有新媒体相关的技能,也千万别把所有活都往自己身上揽。表现过于扎眼,认为自己比所有人都强的心态,可能在短期内能让你收获赢家通吃的成就感,但这绝非长久之计。一个产品要想循序渐进地发展,离不开团队中所有人的齐心协力。所以,让所有人都能在团队中找到存在的价值,既是为人处世的一门艺术,又是发挥团队战斗力的最佳策略。  在具体的技能上,现在的你还能想象媒体会聘用一位完全不懂电脑的记者吗?  熟悉并掌握采、写、编、评、摄、录、播等基本技能,只能算是新媒体刚入门。在具体的软件应用上,文档处理(Word)、表格制作(Excel)、图像处理(Photoshop)、动画制作(Flash)、网页制作(Dreamweaver)、音视频编辑(Premiere)等方面内容的基本应用,都是最基础、最通用的新媒体技术。此外,新媒体的操作平台和展示平台多在PC端和移动端,如果连电脑和手机都“玩不溜”,那恐怕也不符合新媒体人才的标准。  未来的新媒体人才,最理想的状态是“一专多能”。我们并不要求每个人对于这些技能都样样精通,但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对于技术的依赖更深,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要想在这片领域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扩展知识面、完善技能体系,做到“多能”。这样不但有助于我们了解各种内容呈现方式的优劣势,并将它们有机融合,更有助于我们熟悉每个工种的内容生产方式,从而更深入地理解其他岗位工作,加深彼此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在内容呈现上,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四者各有千秋,千变万化不离其中。个中异同,其实早在报纸、电视、广播三大媒体鼎立的年代,就已研究清楚。直到互联网的出现,将这一切都扭在一起。一个优秀的新媒体人,面对多样化的选择,应该十分清楚,四者之间没有高低之分,只有合适与否。为了形式而形式的做法实不可取。比如时下流行应用Html5技术在移动端生成幻灯片模式,一些媒体就恨不得把所有策划都做成这一网页形式,耗时耗力且不说,却没想过那些冗长的内容、复杂的层级,根本就不适合这样去展现。  再多说一点,新媒体的发展,给了图片、音频和视频大放异彩的契机。这些形式在轻松、幽默、感性、审美等方面都给人们带来了相当不错的阅读快感。但这些都不是我们冷落文字的理由。要知道,图像太多,读者的想像空间和思想参与都会减少,人们很容易流连于绚丽的色彩,而忽略了文本的实质内容。最终除了那一时的享受,别无所获。而文字作为一直以来最常用的表现形式,不仅制作成本相对较低,在事件的准确传播上拥有绝对的速度优势(各大新闻客户端推送的都是文字),而且在理性、逻辑与思想的深度展现上,也是最佳载体。如何将合适的图片与文字相搭配,什么情景凸显什么形式,这些,都是新媒体人应该知晓的范畴。&  三、新媒体人才在内容层面的细分出路  “多能”固然重要,但“一专”才是新媒体人才的立身之本。具体而言,想在内容层面成为专才,主要有以下四条发展路径。&  第一,做精动态新闻,加深用户互动。  新媒体每天都需要大量的信息更新,全靠原创基本不现实,所以就必须有一部分网络编辑从事日常动态新闻内容的编发与整合工作。这就需要他们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能在海量资讯中去芜存菁,浪里淘沙,挑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对于哪些信息是用户需要的,哪些是他们感兴趣的,哪些是能博得高点击率的,哪些是需要我们去引导用户关注的,都要了如指掌。同时,还要将稿件编精。标题制作上,要有亮点有特色;内容编辑上,要有导读有增删,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充分挖掘稿件的潜在价值。  此外,还要积极参与并回复用户评论,与其形成有效互动,加强用户黏性。对于评论进行有效管理,起到把关和引导的作用。让优质的用户评论得以被更多人看到,让那些偏激言论者有所反思,创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形成良性的互动循环。&  第二,成为特定领域的专家型媒体人。  这就类似于传统媒体的跑线记者,或者门户网站垂直频道的行业编辑,成天接触同一领域或同一行业的信息,比如财经、科技、医疗、军事等。  有志于成为这方面专才的,就应当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深入接触这一领域的人与事,在更新相关信息的同时,有意识地提炼自身的思考,同时加强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向专家型媒体人转变。这样在经过长期的行业信息浸淫后,形成对特定领域的独特视角与深入理解,再从事原创内容的生产,也是游刃有余。同时,还可以建立该领域的专家库,成为行业信息员,也有助于第一时间在新媒体上发出权威声音。总而言之,这一方向的专才,其核心竞争力就是其对特定行业领域的熟悉程度。&  第三,专题策划人与信息整理者。  无论突发事件还是重大活动,专题策划一直以来都是检验一家媒体综合报道水平的一大窗口。不同于传统媒体可以慢条斯理地思前想后,新媒体对于专题策划的要求就是够快够全。要在突发事件发生后迅速拿出一个较为全面的专题策划,可不容易。这不仅要求策划人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专题框架,更要能够及时搜索、梳理出各个报道角度的关键信息,整理成文。从各种展现形式的排列组合,到各成员之间的协作分工,无不考验着一个新媒体人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在这个供大于求的信息爆炸式世界中,准确找到并有效整理信息,有时候比原创生产更为重要。用户很多时候其实已是信息过载,这时候,如果有人能出来充当他的“信息管家”,为他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整理,势必很受欢迎。所以说,一个出色的整理者,不一定是一个好的内容生产者,但他一定是一个好的信息收集者和信息鉴定者。在这两方面下功夫,或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四,用思辨与批判的力量,解读与评论新闻事件。  新闻作为单纯的资讯报道,正在经历一个严重同质化的过程。我们能在各种各样的平台上看到大同小异的新闻报道。当“是什么”已漫山遍野时,“为什么”就显得尤为稀缺。有价值的解读和评论,正在成为信息世界的新宠儿。人们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自媒体也由此迎来了野蛮生长。最后,那些极少数兼具思辨与批判力量的人取得了用户的认可,沉淀下来,生根发芽,绝大部分则随风飘散。  传统媒体虽然一直以来都有自己引以为傲的评论员队伍,但那些纸媒上的话语方式与互联网已严重脱节,很难引发网络用户的共鸣。这时候,就需要那些既有哲学与逻辑学基础,又能将严肃的事情用轻松的笔调写出来的新媒体人。幽默、犀利、一针见血,若能写出这样的解读与评论文章,何愁没有立足之地。  根据自身的实际能力、爱好与机遇,选择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不断学习,坚持走下去。这样的新媒体人,势必能成为传统媒体的新宠儿。来源:《传媒评论》&
版权所有:台报掌控传媒 | 技术支持:上海华顶网络科技服务热线:8、(传真)、QQ:您的位置:>>>正文
对话雷军:新媒体要创新形式传播正能量
作者:刘景洋
新华网北京7月25日电(记者洋)本周刚刚发布了新款智能机“小米4”和可穿戴智能设备“小米手环”,小米科技董事长兼CEO雷军25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又对新媒体行业发声:在信息过载时代,优质内容要有趣不越线,用新形式传播正能量。
信息过载,优质内容要跨媒体跨终端
“现在的问题是信息过载,令人头昏脑涨。”雷军表示,微博的活跃度降低,一个重要原因是信息过载,且有很多负能量,不少人发现,关了微博,世界依然是挺美好的。
这给优质内容创造了机会。他说,传统媒体优势是内容,要结合年轻人的阅读习惯,要跨终端跨媒体,要做好玩有趣的展现,传播正能量,不能越线。“如果都是负能量,读者最先不满意。”
雷军比喻说,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就像是开车,一脚油门下去,一个80公里每,一个250公里每小时,但开快了总会翻车,开得又快又好才是赢家。
二三线城市新媒体大有市场
新华社正在打造国内最大的党政企客户端集群。雷军说,二三线城市尤其是县级区域,对媒体的需求很大,帮助地方政府建立“后报纸电视台时代”的舆论阵地,意义重大。这是媒体融合时代的“天才创意”。
要形成从业务模式到商业模式的闭环,雷军强调,要用互联网思维思考问题,运用单点机制、压强原理实现突破,锁定核心人群,提高活跃度精准渗透,减少官样,打造新的话语平台。
“产品好、有公信力、客户抓得准”,这是雷军判断新媒体成功与否的标准。他说,抓好手机端赢得用户,也要影响决策者。
“我都有六七年没认认真真地用过电脑了。”雷军说,“一次也没用过?”记者追问。“也用过,几次。”他笑答。
传统优势越明显,转型就越要做到极致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加入金山,到近年来靠小米实现飞跃,雷军20多年的互联网之路起起伏伏,也让他深谙行业发展规律。“对于传统行业,互联网是拿着火枪来的,快速结束了冷兵器时代,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也一样。”
雷军认为,传统优势越明显,转型难度越高。金山当年在软件领域算得上奇迹,但是转型经历了10年艰难历程。“每个人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改革不彻底就会等死。”
他将互联网创业心得与新媒体共享,“注重每个个体的感受。赢家通吃,要活下去,就要做到极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请选择您浏览此新闻时的心情
24小时点击排行
12345678910
24小时跟帖排行
环球今日推荐
环球时报系产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赢家通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