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王明左倾错误误 王明左倾错误误的表现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左倾错误指的是什么?
腾袭高贵25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政治上的派别或路线,无外乎两类或两条,一个是“左”的,另一个是“右”的.这里“左”的或“右”的,可能与一般“左”的或“右”的理解不同,并无褒贬之意.这里“右”的观点或意识形态,是指对于人的本性是“恶”的基本认识,认为人是自私自利、趋利避害、弱肉强食的社会动物,调整、规范人的行为、人与人的关系,调动人的积极性只能是诱之以利、晓之以害、戒之以罚,由个体“恶”的动机出发,最终达到“善”的长远社会效果.这里“左”的观点或意识形态,是指对于人的本性是“善”的基本认识,认为人是有别于动物,高尚智慧的“人”,人有理想、有道德、有公益心、有爱心,讲公平、讲正义,能无私利他,通过教育指导,人的这些品质会得到加强,人的行为、人与人的关系能够自然的良性调整.现实的人,现实的社会总是“善”与“恶”,美好与丑恶共存,绝对的“左”或“右”大概都不存在,只能是“左倾”或“右倾”的混合体. “左倾”和“右倾”是社会发展不可缺少的两个手段,这是由“善”与“恶”,美好与丑恶共存的人和社会的现实决定的,在一个历史阶段或许需要“左倾”的政治路线,在另一个历史阶段则或许需要“右倾”的政治路线.但是每条政治路线都不会长久,好心也会办坏事,时间长了,政策的优势就会丧失,弊端就会产生,必须不断调整.毛主席建国初28年,是“左倾”的政治路线,邓小平改革开放28年,是“右倾” 的政治路线,他们的政治路线都是针对当时历史条件的伟大社会实践,都是为了调整社会关系、解放生产力、富国强民,都有巨大的成功,都有深刻的教训,时间一长,弊端丛生,现在又该是针对当前的历史条件向“左”做出调整了. 向“左”的调整,就意味着强调社会公平、社会正义,就意味着照顾更多的人的利益,就意味着富有阶层向不富有阶层让利以实现社会和解,从而中国社会各基层、各利益集团、各社会力量达到新的整合以进入新一轮相对稳定发展时期.富有阶层向不富有阶层让利以实现社会和解可能吗?历史上这种事很少发生,“被剥夺者”只有发动革命剥夺“剥夺者”,达到利益重新分配,但在当今中国,如果路线、方针、政策得当,或许能够相对和平地实现社会和解.当今中国政局,“左”派全军覆没,全部进入地下,“右”派全面专政,控制了话语权.但是中国30几岁以上的人都或多或少地受过毛泽东思想、文化革命的教育,毛泽东思想的种子生了根,条件成熟了,就会发芽,“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是“右”派极为恐怖的,这也是他们不断诋毁毛主席、毛泽东思想、文化革命的原因.虽然现今的共产党已根本不是当年的共产党了,但是共产党的政权是当年代表工农利益的共产党以千万先烈的生命建立的,虽然现今的共产党也愿意代表富有阶层的利益,但还不敢公开说不再代表工农利益,所以政治上、法律上迫使富有阶层向不富有阶层让利的空间是客观存在的.虽然国内富有阶层和不富有阶层的矛盾十分激烈,但是大都属人民内部矛盾,只是与官僚、腐化、买办资本的矛盾已接近敌我矛盾,官僚、腐化、买办资本不仅是工农大众的敌人,也是中产阶层、民族资本、国家、中华民族的敌人.广大人民还是敬佩凭知识、才能、苦干成功的民族资本的,也愿意在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里,凭知识、才能、勤劳致富.所以富有阶层与不富有阶层还是有对话的基础的,富有阶层向不富有阶层让利的社会、文化环境也是具备的.如果中央能够限制、打击官僚、腐化、买办资本,扶植民族资本,通过合理有效税收、捐赠、遗产、金融、保险制度迫使富有阶层向不富有阶层让利,从政策、法律、文化上创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真正鼓励广大人民凭知识、才能、勤劳致富,那么社会和解就有可能实现. 当然,“右”派是不会自动放弃它们的既得利益的,官僚、腐化、买办资本从中央到地方盘根错节,一手遮天,一点斗争也没有,根本不可能,局部斗争还会相当激烈.人们或许注意到中央忽左忽右的政策和信号,人们可以解读为中央不得不照顾各方的利益,也可以表述为两条路线斗争的表现,还是那句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怎么样具体操作,从哪里,以什么借口、方式切入以推行一系列政策以分化、瓦解、限制、打击官僚、腐化、买办资本,扶植民族资本,迫使富有阶层向不富有阶层让利,整合社会各基层、各利益集团、各社会力量,创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是个高技术,谁知道怎么做,谁就能成为政治局高参了.当然进政治局光有好主意还没用,那里分分秒秒刀光剑影,没有靠山、没有朋党、不会权术,一分钟都活不下去.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中国共产党党内出现了哪三次左倾的错误请分析其出现;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连续出现了以瞿秋白、李立;下面是我从高中历史资料上获得的,它详细的给出了三;瞿秋白“左倾”盲动主义;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统治时间;1927年11月―1928年4月;1930年6月――1930年9月;1931年1月――1935年1月;出现背景;国民革命失败后,在
中国共产党党内出现了哪三次左倾的错误 请分析其出现的深层次原因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连续出现了以瞿秋白、李立三、王明为代表的三次左倾错误,三次左倾错误的发生,给中共的革命事业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下面是我从高中历史资料上获得的,它详细的给出了三次错误发生的时间、背景、表现、后果等。
瞿秋白“左倾”盲动主义
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
王明“左倾”冒险主义
1927年11月―1928年4月
1930年6月――1930年9月
1931年1月――1935年1月
国民革命失败后,在纠正右倾同时,革命队伍中的小资产阶级革命急性病也迅速滋生。
新旧军阀混战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从主客观上促进革命高潮的到来,党内出现了急功冒进思想。 共产国际及其代表米夫在不了解中国革命形势下对中国革命采取了错误指导,提拔王明上台。
①革命性质上混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②革命形势上不切实际的强调夸大敌人统治危机
③革命实践上执行仇视民族资产阶级政策
①革命性质上混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②革命策略上反对农村包围城市③阶级斗争上主
张没收民主工商业、消灭富农
①斗争形式上主张无条件无休止的罢工和暴动②革命策略上反对农村包围城市③阶级斗争上否认中间
派别的力量④革命形势上不切实际的强调革命高潮已来到
一开始就受到毛泽东等人的抵制,执行的地方很少,危害不是很严重
导致党在白区的组织受到严重破坏,红军和革命根据地遭到严重损失
导致党在白区的组织受到严重破坏,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长征。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三次错误有着很多的相同之处,也表现出了许多不同点,但纵观全表,我们可以看出,三者表现出了一定的历史发展关系。而这正是本文的着力之处。
第一次左倾错误发生在年间,它是在大革命失败,中国共产党面临生死存亡关头这一历史条件下发生的,这是它与后来两次错误截然不同的地方。第一次左倾错误的发生,表现为左倾盲动主义。 对大革命的突然发生,很多中共党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蒋介石、汪精卫的屠杀,也使中共面临着消亡的危险,面对严峻的现实,中共党内出现分化,一部分人动摇了、退却了,另一部分人则站了出来,开始了新的战斗,挽救了党。但在同时,一种新的危险倾向出现了,那就是左倾盲动主义,大革命中保留下来的一点儿革命力量在敌我悬殊的盲动斗争中再一次遭受重大损失。
那些现在看来近似儿戏的盲动行为之所以发生,可以看出我们的党还是很不成熟:一、中共太过年轻,缺乏经验;二、党员素质有待加强,革命的理智被复仇的狂热遮盖;三、学者式的分析,而不是从实际出发,使得党员们要么过分自信,要么过分消沉。
第二次左倾错误的出现,是在1930年,六大后,革命的基调已经比较明晰,思路也相对清楚。但随着革命力量的发展,中共党内的一些同志对局势作了错误的判断。
1930年,是正式新老军阀混战的一年,中共的革命形势有了很大好转。日益发展的革命形势及共产国际的错误指挥,使得一些同志错误的认为新的革命浪潮已经到来,于是,原在党内存在着的若干“左”倾思想和政策,又恶性发作起来。日,李立三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新的革命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的决议,使以冒险主义为特征的“左”倾错误再次统治了中央领导机关。李立三否认当时仍然是敌强我弱的基本情况,混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反对“工农武装割据”和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思想,主张城市中心论,并制定了一个以武汉为中心的全国总暴动和集中红军进攻中心城市的计划,结果使革命受到严重挫折。
再一次的损失,并没有让中共及共产国际真正的思考原由,错误再一次出现,而这一次,竟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带到了一个面临生死抉择的境地。
第三次,王明的左倾错误。
日,在党的六届四中全会上,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者掌握了中共事实上的最高领导权。从此开始,党内逐渐形成了一条比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更加完备、更加系统的新的“左”倾冒险主义路线。王明对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都提出了完全错误的观点。首先对革命性质、革命形势和阶级关系等作了错误分析,其次对革命道路和城市斗争的方针提出了错误的政策,再次在土地问题和其他政策上犯了一系列错误。在组织上,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者大搞任人唯亲的宗派主义,在军事上实行冒险主义,在理论上实行教条主义。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在党内长时间占据统治地位,给中国革命带来了严重损失,丢失了绝大多数革命根据地,红军部队人数大幅减员,中央红军被迫撤离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直至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才结束了这次“左”倾错误,在危急关头挽救了中国革命。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外语学习资料、中学教育、各类资格考试、文学作品欣赏、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31中国共产党党内出现了哪三次左倾的错误等内容。 
 三次左倾错误_历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三次“左倾...幼年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道路上左右摇摆不 定;...虽然党内后来进行了多次整风 运动,但效果并不为外人...  土地革命战争期间中共出现了哪三次左倾错误,并分析其出现的深层次原因_小学作文_...中国共产党党内出现了哪... 2页 2下载券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党... 暂无...  就20 年代后期的情况来说中国共产党的力量还很弱,...三次左倾错误发生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不善于将马克思...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左倾教条主义 在党内的发展。...  土地革命战争期间中共出现了哪三次左倾错误,并分析其出现的深层次原因_历史学_...中国共产党党内出现了哪... 2页 3下载券
三次左倾错误 1页 免费
中国...  论共产国际与中国共产党三次左倾错误_文化/宗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论共产国际...4页 免费 中国共产党党内出现了哪... 2页 4下载券 左倾 4页 免费©...  经济建设中出现的“左倾”冒进的错误,党的十一届...? ? ? A、第一次 B、第二次 C、第三次 C ...? ? ? A、《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B、《...  中央政治局日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党章对党内 、组织生活和所有重大的原则问题都提出了...如果没有正式规定的党 章,没有少数服从多数,那是...  土地革命时期,党内连续发生“左”倾错误,给中国革命...革命战争时期出现“左”倾错误的重要原因 有哪些?...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党内也连续出 现三次左倾...  第三次党课习题答案_哲学/历史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在党内生活和组织建设中的运用,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按照 错误性质和情节轻重, 给以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中共历史上为何反复犯左倾错误?
&&&&来源:&&&&
&&&&&&字号
在革命时期,我们的党曾经犯过三次“左”倾错误,这对学过党史的人都是常识。但是也可以进一步提出一些问题:这三次“左”倾,为什么当一次“左”倾纠正以后,接下来又是一次“左”倾,而且一次比一次厉害,这是什么原因?
金冲及 资料图
演讲者:金冲及 & & &&演讲主题:中国近代史的几个根本问题
演讲地点:国家图书馆 & & &&主办单位:中国社科院等
著名历史学家讲述中国近代史的几大根本问题
在新中国已经成立以后,再搬用以往那种革命做法,是完全错误的
三次“左”倾错误,需要跟整个探索过程联系起来才能理解
从1840年到1949年,中间一共109年,讲一个约数,可以说是100年。这个100年对中华民族来讲,是决定我们民族生死存亡的100年;是我们中国从极度衰败、备受各种屈辱以至于濒临灭亡的边缘,到能够重新挺身站立起来并开始大踏步走向现代化的一个重大的转折。这样一个变化,可以说是几代中国人前赴后继、顽强斗争的结果,是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才换来的。对这一段历史,我准备讲三个问题,也就是中国近代历史里三个根本性的问题,分别是有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近代革命和改革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甲午战争之前,许多人还没认识到中国已经衰落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贯穿整个中国近代历史中的一个非常突出、响亮的口号。远一点的汉唐盛世不说,就讲近一点的康雍乾时代,中国在很多方面仍站在世界的前列。尽管如此,也需要看到那时候我们已经暴露出一个很重要的弱点,就是中国社会内部缺少能够使得社会迅速发展的一种内在机制。所以到19世纪,中国就落后了,而到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强迫中国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就开始丧失完全独立的地位,走上了半殖民地的道路。
还需要说明,尽管中国社会已发生那样一个变化,但是当时的中国人并不是立刻就能够清醒地看到这一点。说起来很奇怪,鸦片战争签订了那样屈辱的《南京条约》,中国人怎么还没有能够很好地觉醒呢?我们可以看一下当时在中国可以说是最先进的知识分子之一、能够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的那些知识分子中很重要的人物――魏源的情况。他写了一部很有名的书,叫《海国图志》,介绍世界各国的情况。他在《海国图志》的序言里面,讲到这次战争的失败给中国人带来很大的耻辱,但他并不认为中国从此进入一个不同的历史阶段。魏源讲,你看准噶尔当年曾经那么猖狂,但这个叛乱最后不是也被削平了吗?因此只要我们能够了解世界的情况,采取三个办法,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叫“师夷长技以制夷”,就是把外国的坚船利炮这套办法学过来,我们就能够制住他。
在这以后,又发生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以后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对中国人来讲,更是一次奇耻大辱。但是很奇怪,那时候许多人并没有觉得中国已经处于危亡的边缘。相反,因为在英法联军之役结束以后,他们支持清朝政府平定了太平天国。地主阶级士大夫们认为,已经得到了足够的甚至超过他们预期的补偿。再加上那时曾国藩、李鸿章他们推行的洋务运动,搞了一些工业,训练了一些新军,这些在当时确实也起过一些积极作用,在人们心里造成一种虚幻的安全感,感觉到中国有办法了。所以那个时候,没有人说中国已经衰败,相反都说这是中兴。
再往后,又发生中法战争。中法战争中,中国又失败了,但很多人认为,这次战争中国人打得并不差,镇南关,就是现在中越边界的友谊关这一仗后,中国军队一直打到谅山,问题就是李鸿章卖国,最后签订了那么屈辱的条约,所以还没有清醒过来。甚至到1894年,也就是说甲午中日战争前夜,许多人还处于盲目自大中。郑观应曾写了一本书――《盛世危言》,这本书影响非常大。毛泽东同志青少年时候就读过这本《盛世危言》,并且是借了这本书来读的。那个时候郑观应主张改革,认为今天应该要说几句危言耸听的话让大家惊醒。但是他还不敢说现在中国已经到了一个衰世,还讲我是在盛世发几句危言。可见,一直到甲午战争前夜,一般人对中国面对的严重的民族危机认识还是很不足的。这也不足为怪,因为中国几千年的农业文明,农业经济总是春夏秋冬周而复始,这样一个环境对人们思维方式的影响根深蒂固,觉得世上的一切都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都不过是在那里循环不已。
我们近代历史的主旋律是拯救祖国
甲午战争就不一样了。甲午战争被日本打败,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把自己的领土台湾省割给了日本,最初还把辽东半岛也割给日本,赔款2万万两白银。以后因为要收回辽东半岛,又加了3000万两白银。还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开设工厂。这件事情对中国的影响太大了。这空前的亡国条约,真是把中国人从睡梦中唤醒了。
我们非常熟悉的许多口号都是那时提出来的,如“振兴中华”,就是1894年孙中山先生在檀香山兴中会成立时提出来的。再如“救亡”这个口号,是严复在1895年的一篇文章《救亡决论》里提出来的。这两个口号从他们喊出来以后,可以说影响了几代的中国人。我们近代历史的主旋律是拯救祖国。那时候有一份《中外日报》上讲:我们在洋务运动时期还讲什么自强、求富,现在别再讲那些门面话了,倒不如直截了当地讲救亡。
事情并不是到这里为止。又过了两年多,德国强占胶州湾,然后沙俄强行租借旅顺、大连,英国强行租借威海卫、香港九龙的新界。不久爆发了义和团运动。运动起来以后,发生了八国联军进攻中国的事。他们占领中国的首都北京整整一年之久,把首都划分成几个区。南边,和现在的宣武区、崇文区地界差不多。北边,除东城区、西城区以外,从故宫往北又划成一个区,由各国分别占领,中国老百姓要挂他们的国旗,他们还在北京附近到处烧杀抢掠,北京被外国人占领了整整一年!
中国曾经有过那样灿烂的过去,到这个时候,却沦落到将要被瓜分的悲惨境地。两者之间形成极为强烈的反差,所以孙中山提出“振兴中华”、严复喊出“救亡”的口号以后,会产生那么大的影响,因为他们喊出了所有中国人的共同心声。
进入20世纪以后,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越来越成为中国的最大威胁。从1915年向北洋政府提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到1931年发动制造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的东北,再到以后制造华北五省自治运动,一直到卢沟桥事变,一步紧接着一步发生。1935年的时候,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唱出了“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历经八年的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华民族第一次战胜了外来侵略者。战后,国民党要打内战,美国又要来控制中国。又经过三年的解放战争,终于成立了新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目标,并不是说到新中国成立就完成了。十六大报告里边多处提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望未来的目标是:我们在20年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50年内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再往后,就是要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主题,正是我们中国100多年来以及今后多少年为之奋斗的目标。
&&相关新闻
(责编:张淑燕、周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次左倾错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