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军飞行员夹克事故率仅为欧美1/3 怎么做到的

中国空军已牺牲1747人 绝大部分死于飞行训练
导读:中国国防部新闻事务局本月4日向媒体证实,一架歼-7飞机执行训练任务时在广东汕头坠毁,引发无数国人痛惜。稍往前看,今年以来,俄、印、韩等国战机也先后发生严重坠机事故。
  从人类驾驶飞机跃出地平线那一刻起,事故与牺牲便伴随着航空飞行。早在1912年,在一次飞行表演中,中国“航空之父”冯如驾驶飞机失速坠地殉职。弥留之际,他勉励助手:“勿因吾毙而阻其进取心,须知此为必有之阶段。”
  诚哉斯言!雄鹰折翅,必须承受之痛。就在“俄罗斯勇士”飞行表演队在珠海航展上演“眼镜蛇机动”“空翻斤斗”、4
中国国防部新闻事务局本月4日向媒体证实,一架歼-7飞机执行训练任务时在广东汕头坠毁,引发无数国人痛惜。稍往前看,今年以来,俄、印、韩等国战机也先后发生严重坠机事故。从人类驾驶飞机跃出地平线那一刻起,事故与牺牲便伴随着航空飞行。早在1912年,在一次飞行表演中,中国“航空之父”冯如驾驶飞机失速坠地殉职。弥留之际,他勉励助手:“勿因吾毙而阻其进取心,须知此为必有之阶段。”诚哉斯言!雄鹰折翅,必须承受之痛。就在“俄罗斯勇士”飞行表演队在珠海航展上演“眼镜蛇机动”“空翻斤斗”、4机编队横滚等惊世绝活的前夕,俄空军一架苏-24轰炸机降落时冲出跑道并起火燃烧。这已是今年苏-24轰炸机第3次重大事故。俄空军司令不得不下令全面停飞苏-24轰炸机。资料显示:从2006年至今,俄罗斯空军出现40余起飞行事故。印度空军的训练事故率之高也有目共睹。这固然与印度空军现役装备型号繁杂、后勤保障不力以及技术缺陷有明显关系,但是也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印度空军训练强度之高。从2009年4月至今,印度空军先后发生了10多起训练事故,事故导致了包括2架苏-30MKI在内的13架战斗机坠毁,但也换来了印度空军年平均飞行时间的大幅增加和战斗力的提升。除了印度,韩国空军的整体实力增长也非常快。除了装备先进的F-15K战斗机之外,韩国空军还装备了新型的T-50高级教练机,改进了其训练体制和训练模式,促使其F-15K战斗机部队能够快速形成战斗力。当然,高强度的训练必然伴随着高事故率。仅在2010年,韩国空军就有3架F-5F战斗机在训练中坠毁,4名飞行员在事故中丧生。北京郊外的中国航空博物馆,矗立着一座形似双翼的空军“英雄墙”。墙体背面,镌刻着为中国空军事业牺牲的1747位飞行与空勤人员的英名。这是个勇敢者的群像,除了空战烈士外,其中绝大多数牺牲在和平年代的飞行训练中。从远处看,这些按照牺牲年月顺序排列着的英名,仿佛一个肃穆而勇敢的军阵。好飞机是设计出来的,更是飞出来的。航空装备是集声、光、电、机械等多个学科以及飞控、动力、导航、火力、通信等精密系统而成的复杂体系。外军一位空军将领说:“当我们穿上这身军装,就存在风险——航空固有风险、执行军事行动固有风险。”有关记录显示,从1982年起,作为美国空军主力战斗机的F-16每年的坠毁事故超过了13起,而F-15战斗机每年的一等事故也达到了3起。就连美国最先进的F-22隐形战机也在8年内连摔了4架。对于仅仅计划装备183架的F-22来说,这一事故率已经不能算低,但是美国空军以此换来了新型战斗机最快形成战斗力的纪录。世界公认的最强空军都如此,何况其它处于“脱毛换羽”转型阶段的空军?事实告诉我们,在通往空军强国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加大训练强度、增加一线飞行员的飞行时间、用接近实战的心态投入训练这一条路。当然,高强度的训练是一把双刃剑,在提高部队战斗力的同时,也会带来不可预知和难以避免的事故。当前,我国空军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期。除了用更科学的方法、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收获之外,我们还应有勇于承受事故的坚强神经。某种意义上,只有直面并承受雄鹰折翅之痛,才能让雄鹰经风雨、受锤炼,更加勇敢地飞得更高、更远。
10楼航天战舰
12楼金属板混响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
14楼禁卫军督统
32楼洪水汤汤
34楼taokao日媒:中国空军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迅速追赶西方
我歼10精锐部队猛扑向&敌军&
据日本外交学者网站6月6日报道报道,五角大楼在昨天发布的关于中国军事现代化的年度报告中说:&人民解放军空军正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规模谋求现代化,并迅速缩小与西方空军在一系列能力方面的差距,包括飞机、指挥与控制、干扰机、电子战和数据链接。&这一断言在2013年的年度报告中没有出现,是今年新增的。
报道称,关于空军的内容是报告中扩展最多的部分,似乎表明华盛顿对中国的空中能力越来越担忧。报告指出,中国的空军是亚洲规模最大的空军,居世界第三位。
报告还首次提到中国从俄罗斯采购苏-35战机及其&先进的IRBIS-E无源相控阵雷达系统&的行动。五角大楼估计,如果中国成功地购买这些飞机,将很可能在年投入服役。苏-35战机会大大增强中国在南中国海投射空中力量的能力。
另据美国《星条旗报》网站6月5日报道,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高级国防官员说:&我认为(解放军内部)没有哪个部分不在经历某种改革、现代化改造和转型。这真的是一项综合性的现代化工作。&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4165.shtml
文章来源:环球网 | 责任编辑:茶青&&热门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 >>
中国战机事故太少 战斗力从血汗中来
时间: 13:03:59 点击: 【
】来源:凤凰网
文章来源:凤凰网源文章地址:/a/57823_0.shtml
图为5月11日坠机现场的大火。中国海空军战机的事故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只有在训练中流汗流血才能有战斗力,对于长期远离实战的中国空军更是如此。(资料图) 凤凰军事 凤凰军评 5月12日 5月11日19点30分,东海舰队海军航空兵1架战机进行夜间训练时在浙江台州附近坠毁,飞行员成功跳伞。就在去年12月17日,同样是东海舰队海军航空兵的战机也在台州坠毁。人们在郁闷之余会奇怪,战机怎么老出事啊!但事实上,相比国际一流空军,中国的战机事故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只有在训练中流血流汗才能有战斗力,对于长期远离实战的中国空军更是如此。。 中国与空军强国的差距不仅仅是飞行时数
著名的&眼镜蛇机动&源于俄罗斯对飞行员素质与战机性能的足够自信,而这种战力与心态的自信,都是建立在前期频发的飞行事故上的。(资料图) 随着歼20等世界顶级战机的出现,不少人认为中国空军即将成为世界一流空军。但在这些欣喜背后,中国空军却有一个尽人皆知的隐痛,那就是战机飞行员训练的短板。相比常规的战机飞行员,飞行表演队的飞行员的飞行强度无疑更大,以俄罗斯&勇士&飞行表演队队长,2009年因飞行事故牺牲的特卡琴科上校为例,其自1987年进入&勇士&飞行表演队至2009年,共飞行了2300小时,年均105小时。相比之下,中国八一飞行表演队的第14任队长楼国强自1997年入队至第15任队长2009年接任,共飞行2268小时,年均189小时。仅从数据上看,中国似乎比俄罗斯强得多,事实上,特卡琴科上校的飞行时数绝大部分是在米格29、苏27甚至是苏35战机上获得的,相比之下,楼国强的飞行时数则全部在歼5、歼6、歼7EB/G/GB战机上获得的,这就是差距。 若对比战机飞行员,则中国与空军强国的差距更大。目前美国海空军飞行员的年均飞行时数为230小时,驻外飞行员则更多。相比之下,1977年叛逃台湾的1名中国空军少校级中队长飞行员,服役17年中的总飞行时数仅400小时,年均24小时。而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驾驶了15年的战斗机,总飞行时数为1350小时,年均90小时。不仅如此,受制于中国军队此前&韬光养晦&的发展模式,以及因担心发生装备与人员损失,战机飞行员时至今日在训练中也不会做复杂的战术动作,从而使得飞行时数的实际意义进一步大打折扣。相比之下,美军即使是驻扎国内的飞行员,每年也会在类似&红旗军演&的大量国内、国际实战对抗中磨练技艺,甚至不惜&偷盗&,目的就是了解假想敌战机的技战术特点。相比之下中国与空军强国间的战力差距,可能比飞行时数的差距更大。 低事故率掩盖不了中国空军的装备训练短板
在可预见的时期,歼10很难进入巴基斯坦空军。尽管令歼10与F16战机对比成熟度有些极端,但在巴基斯坦看来,歼10战机至今确实在性能上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资料图) 而回到飞行事故上,以2014年为例,美军共坠毁9架战机,中国则为3架。要知道美军这9起坠毁事故囊括了其全年在世界范围内全部的作战、机械与人为过失损失,而中国的3起事故,2起为机械故障、1起发生在夜间训练。这种数量与事故类型对比显示,中国空军似乎尚未完成飞行员与战机,尤其是类似歼10等新型战机的磨合,而在这种情况下,战机即使列装,实际战力也是有限的。近日美国宣称不再为巴基斯坦采购其F16战机提供补贴,这预示巴基斯坦必须加价2倍才能获得这批最新的F16战机。此时很多人预言,巴基斯坦最终将采购歼10战机。但小编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除了巴基斯坦空军一贯的F16使用经历外,巴基斯坦更介意的是歼10在中国空军内部就没有获得全状态的使用,无论其技术数据如何高端,其成熟程度是无法与F16战机相比的。 F16战机自1976年投产至今共生产了4600架,改进型不下20种,在非战损飞行事故中损失20多架。相比之下,歼10自2004年服役至今,官方承认的飞行事故仅为2次。这种低使用强度中的&低事故率&,很难让人相信其不存在潜在的技术局限。F16的背后已形成了成熟、庞大的战机保障、训练与作战体系,人们对美制战机性能与飞行员的训练是认可的。相比之下,即使中国的战机与飞行员训练体系比美军更优秀,但缺乏实际案例,难以令人信服。具体到中国空军内部,自引进苏27战机以来,中国空军就开始了由第二代战机向第三代战机的跨越,而其中的跨度与难度之大人所共知,按照一般规律,中国空军必将在该阶段经历一个飞行事故频发的痛苦阶段,但该阶段并未出现,而这恰恰预示了中国空军在人员训练与装备研发中必然存在诸多局限。 训练场上多流汗,战场上少流血,这句话同样适用于高技术的空军与海军航空兵部队。在空军换装新型战机与航母舰载机迅速发展的环境下,我们必须做好迎接大量飞行事故的物质与心理准备,谁都是这么过来的。(凤凰军事 凤凰军评 刘畅)
上一篇:下一篇:
声明:本站报纸仅供学习研究使用,长期阅读请订阅原报,低碳生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空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