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彼得大帝号开始就用汉字书写沙俄境内的斯拉夫语,那么前苏联就不会解体,至少乌克兰白俄罗斯不会分离

扫描或点击关注中金在线客服
下次自动登录
其它账号登录:
数据加载中...
数据加载中...
浏览过该文章的人还浏览过
数据加载中...
数据加载中...
数据加载中...
&北极熊被“取胆”,人民币资产会怎样?
楼主:时间: 14:18:00点击:43393回复:303
  (1)俄罗斯人提前到来的“圣诞大礼包”
  距离圣诞节还有10天,在中国股市一路上涨的时候,俄罗斯货币卢布也给俄罗斯人民送上“大礼包”——周一的时候一夜贬值10%,到了周二再度贬值20%,从1美元兑换50卢布左右直线下跌,一直跌到60、70,最高的时候达到了80!
  就在昨天,俄罗斯股市暴跌了19%。几乎是血腥屠杀!
  这才是真正的“货币战争”,可你真正看懂了么?
  搞清楚哎,在今年年初的时候,俄罗斯卢布和美元的汇率还是33:1呢——也就是说,在2014年初的时候,如果你的财富是100万美元,放在北极熊那里,到现在连50万元都不到了!
  个人资产如果不负债,也就是损失50%而已,可企业就大不一样了,很多的俄罗斯企业过去几年欠下欧美国家巨额的美元和欧元债务,如果是2014年底和2015年到期的话,这些企业可是要跳楼的!
  说一个例子——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这可是俄罗斯最大的公司,相当于中国的中石油)在12月21日将面临68.8亿美元的贷款到期,公司在上周已经卖出6250亿卢布的6年期和10年期俄罗斯国债,为还款做准备——可惜不知道他们卖出俄罗斯国债之后是否立即换成了美元,否则的话,两天30%的跌幅足以让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赔得连裤子都输掉!
  更深一步分析,你会发现,即便这6250亿卢布的国债,也不过是俄罗斯央行借给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的,用石油公司的可交易债券充当抵押品——和中国的中石油一样,因为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是典型的国企,惹下了大祸,政府和央妈总是要出手收拾乱局的。
  也不能说俄罗斯央行对卢布暴跌无动于衷,为了组织卢布暴跌,2014年以来俄罗斯已经六次加息,而且在1-11月份先后投入超过800亿美元外汇储备来购买卢布、卖出美元和欧元,结果也未能阻止卢布贬值50%以上。
  前几天,俄罗斯流行着一个冷笑话,说——普京、卢布、油价都将在明年奔向63。
  现在看来,这个笑话远远低估了卢布和油价今年的颓势!
(2)俄罗斯卢布的石油属性
  俄罗斯可是有4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哟,在全世界也是数得着,可遇到了货币危机,居然一筹莫展,以至于前几天我看到有个朋友发朋友圈,俄罗斯央行居然请了牧师向央行服务器上撒灵水,祈祷卢布不要下跌,看来现在是起到相反的作用了!
  俄罗斯央行周一的时候试图抛售美元来阻止路不下跌,3.5亿美元扔进市场,连个泡都没有冒出来,把俄罗斯央行给吓得把钱袋子捂得紧紧的,再也不敢随便抛售自己的外汇储备……
  俄罗斯央行接受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的可交易债券充当抵押品的事情也很有意思,因为在通常情况下,按道理是不允许一个公司的债券来充当国家信用的,用俄罗斯石油公司的可交易债券充当抵押品,这意味着一个国家的货币属性由国债(未来的政府税收)变成了石油。颇有意思的是,这恰恰符合了俄罗斯卢布的本质属性。
  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哪些国家的货币与石油绑定最为紧密,这个国家不是美国、不是中国,甚至也不是沙特(沙特外汇储备相对于这个国家的规模而言已经非常非常充足,而且其石油开采成本极低),而是俄罗斯、伊拉克、伊朗等国家,因为他们的货币价值支撑依赖于石油,而石油收入直接关联到他们货币本身的价值,石油价格下跌,他们的货币必然大幅度贬值……
  没错,正是伴随着2014年6月份以来石油价格的下跌,卢布的汇率也一路走低,前两天,石油价格从一桶60多美元一路狂跌到56、57、55,一度到达53美元附近,石油价格如此暴跌,俄罗斯卢布当然也要跟着暴跌。
  4000亿外储,7000亿外债,俄罗斯的外汇储备不够深厚,又受到经济制裁封锁,卢布跌得有理呀!
  不仅仅卢布在暴跌,最近几天所谓“新兴市场”的货币都在一泄如注,马来西亚货币林吉特和印尼盾兑美元都创出了亚洲金融风暴以来的新低——彭博追踪20种新兴市场货币关键汇率的指数于上周一跌至2003年4月以来最低点,今年跌幅达10.2%,以此速度继续下滑可能创2008年以来最大年度跌幅。
  如果搞不清楚的话,你还以为又来了一次金融风暴呢!
  照这个速度来估计的话,我估计美帝国主义在即将召开的美联储会议上很有可能会删掉“维持低利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这样的字眼,向市场明确传达出加息的信息——美元加息可能要提前,这对于俄罗斯以及所有的新兴市场国家的资本市场将又是一场血雨腥风……
3)货币的奇妙与怪异
  为了“挽救”俄罗斯卢布,俄罗斯央行在周二凌晨发布紧急公告,将俄罗斯的卢布基准利率从10.5%一次性提高的17%,按照俄罗斯央行的说法,“这一决定是考虑到限制近期贬值和通货膨胀风险大幅增长的必要性”。
  17.5%,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说,现在你到俄罗斯银行,存款卢布的话,1万卢布存款,一年后仅利息就是1750卢布——你知道中国的基准利率(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吧?是2.75%!
  这么高的存款利率,你该想着俄罗斯人都拼命存款,把所有钱都存进银行了吧?
  错了!几乎所有的俄罗斯人现在都恨不得立马到银行里提出自己的卢布现金,赶紧将卢布纸币换成美元、欧元、……
  也就是说,在俄罗斯央行规定了一个如此之高的存款利率的情况下,几乎所有人都更愿意选择提取现金而不是存款——当然,为什么人们要提取现金你应该也很明白,因为如果他们不提取现金将之换成美元、欧元或者黄金(当然,人民币也行),等他存款一年之后,即便收到了17.5%的利息,可实际的卢布价值可能已经跌为原来的50%。
  就如同2013年底你存入卢布,给你10%的利息,看似很高,但到2014年底到期,卢布的价值实际上只有原来的50%了,实际上你的存款损失在40%以上!
  这就是纸币——债务货币的奇妙和怪异之处:说奇妙,是因为这种奇妙特性可以为中央政府和央行提供操纵民众预期,进而操纵货币价值一次又一次来掠夺民众的魔法;说怪异,是因为所有民众在面对债务货币的这种怪异特性,几乎都是没有还手之力……
  真的没有还手之力?!
  当然有!一开始就将自己的卢布换成美元、欧元,然后移民美国或者欧洲——其实,我说这话等于是屁话,为什么呢?因为谁知道卢布会这么一路贬值?谁知道油价会跌成这样,谁知道外表和普京一样“很硬汉”的俄罗斯经济会如此外强中干、不堪一击?
  就在俄罗斯从乌克兰那里收回克里米亚半岛之后,俄罗斯人普遍扬眉吐气,这可是原苏联垮台之后俄罗斯人第一次在世界上长脸,“大国崛起”呀、“民族复兴”啊,在普京的号召之下,有一大批俄罗斯富豪从欧洲、美国乃至世界各地奔回俄罗斯,普京答应保障他们的财产安全,保障他们的社会地位,他们的财产也顺理变成卢布资产……
  普京的确是答应他们了,但俄罗斯卢布却没有答应他们,在他们心属祖国才9个月时间,俄罗斯卢布就飞瀑直下,价值贬值为原来的50%,如果继续待下去,还不知道卢布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刚刚得到消息说,在卢布暴跌之际,中国人已经以“购买土特产”的方式将俄罗斯的奢侈品抢购一空,中国人在莫斯科已经成为仅次于银行的最佳抢劫对象。
  据说,现在的苹果6,按照卢布今天的汇率还不到4000元人民币,爱马仕,迪奥、香奈儿什么的,都不在话下,整个俄罗斯的中国留学生今天因为代购都要忙疯了。卢布暴跌之下,中国人真是任性,有钱……(4)人民币的问题
  这两天卢布暴跌,很多先知先觉的中国人也看得胆战心惊——可不嘛,我们都是前共产主义国家,从1917年十月革命开始,俄罗斯北极熊就是我们的榜样和前车之鉴,他们经历什么,我们基本也都会经历(当然,还有朝鲜和越南会在随后经历)。
  于是,昨天晚上就有朋友向我询问“人民币会不会也这样”?他说自己虽然没有多少人民币,但对于人民币的安危却始终记挂于心。
  我给他的答复是——现阶段你尽量放心,俄罗斯卢布的核心支撑在于石油,而我们人民币核心支撑在于基础的制造业,这玩意儿从一开始就被美元资本把利润压榨到了极低,所以相对比较稳定。而且,我们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中美已经绑定——难道你没有发现,每次美元升值的时候,也都是人民币升值的时候,中国是和美国绑定在一起的,而不是像俄罗斯一样和石油绑定在一起。
  对于基础制造业来说,商品都是美欧人民的必须品(如衣服鞋帽袜子玩具之类的),如果中国汇率出现暴跌,导致“Made In China”出现问题,那么可以想象,出现问题的绝不不仅仅会是中国,而是整个世界至少在短时间内会出现制造品的短缺,享受惯了的美欧人民首先就会起来***示威和反抗,他们的金融体系自然就没有办法混下去。更何况,像中国人民这样文明礼貌、吃苦耐劳、效率奇高而且只讲奉献不讲索取和回报的奴隶,你以为全世界有几个国家呀?
  简而言之,我的答案是,人民币短期无忧,不必太担心,人民币资产目前阶段非常安全,虽然极短的时期(几个月)之内人民币可能会有贬值需求,但如果放长到2-3年的期限,我个人预测人民币还会升值,最终会达到与美元汇率在5:1左右。
  然而,必须说明的是,现阶段的安全并不意味着永远安全,集权体制最大的毛病就在于可能会突然出现失控,这种失控,常常并不是由于压迫过度(就如朝鲜现阶段,人民不会也没有能力反抗,只有在统治体系内部发生叛乱才会出现问题),反而常常是在放松管制之后。已经变得相对自由的人们,在解决了最基础的物质温饱之后,忽然间认识到了尊严的价值,他们不愿意再被当权者一次次在智力上羞辱,当这种精神上独立的追求与智力上的被羞辱感混合在一起的时候,将有很多人不会再顾及那一点点的温饱权益,满足于猪一样的生活理想,精英人士的这种思潮最终会转变为反抗的洪流——相信我,正是这种反抗会要了专制政权的命!
  然而,这个国家的经济自然也在随后陷入混乱,利比亚和埃及,就是典型的前车之鉴,俄罗斯也是。
  用一个俄罗斯伟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话来说,“把所有经济上的满足给予他,让他除了、吃蛋糕和延长生命而忧虑外,无所事事;把地球上所有财富都来满足他,让他沐浴在幸福之中,直至发昏。最终,这个幸福表面的小水泡会破裂掉。”
(5)卢布贬值,人民币受什么影响?
  就货币和经济混乱来看,好像俄罗斯很有这样的传统,1991年的苏联解体和1998年俄罗斯国债违约是前面的两个例子。即便是在2014年,也并不仅仅是俄罗斯卢布而已,前面也有阿根廷的比索和委内瑞拉的玻利瓦尔陷入贬值混乱做案例。
  中国的政府一向和这些专制政权关系不浅,比方委内瑞拉的货币玻利瓦尔在2014年崩溃之后,他们无法再偿还欠中国巨额贷款债务(上百亿美元),据说委内瑞拉人想出来了一个好主意,他们和中国政府商议,希望用大西洋的一个小岛来还债,作价100亿美元,不仅如此,他们还期望用这个小岛继续获得更多的中国贷款……
  路哥说,这特么不是耍赖么?我欠你100万元,你来找我讨账,我没有钱,那好,你把我这双鞋子拿走吧,作价100万,然后你再借给我100万元……
  搞清楚哎,人家希腊遇到债务危机,也在大卖特卖地中海的小岛,人家的价格可是跳楼价甩卖,绿树成荫、风景优美的一个天堂小岛,人家仅售100万欧元,还不到北京随便一套房子的价格,相比之下,委内瑞拉的小岛居然要价比希腊的小岛贵上1万倍!
  回到俄罗斯卢布,咱中国政府好像每次都当冤大头哎!
  就在2个月前的10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刚刚与俄罗斯联邦的中央银行签署了规模为1500亿元人民币/8150亿卢布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在卢布下行时,以以前的固定汇率互换货币无异于直接送钱。按照今天的卢布人民币汇率11.3计算,8150亿卢布折算人民币实际价值仅有724亿元——这“互换”一下,中国的实际损失就达到了826亿元人民币!
  前面提到阿根廷2013年以来货币大幅度贬值(2014年初阿根廷比索相对于2013年初已经贬值35%),而不幸的是,中国在日与阿根廷签署了700亿元人民币的货币互换协议——中国的这冤大头当得实实在在……
  如果以货币价值计算,还有更郁闷的事情呢!日,中国与俄罗斯签订了为期30年、价值高达4000亿美元的天然气输送协议,如果按照卢布贬值60%来计算,目前这份大单中国本来花上1600亿美元就可以搞定的,早签了7个月,损失2400亿美元……
  当然,以上都是账面价值的损失,对于国与国之间的战略可能不能这么简单的计算,但问题是,如果俄罗斯卢布有朝一日缓过神恢复到原来价值还行,要是这么一直贬值下去,账面损失最终也都会坐实成为真正的损失呀(除非领导人出面重新谈判)!
  说到这里,路哥我问一句,亲,你看好俄罗斯卢布么?!
| (6)你的人民币资产配置安全么?
  朋友们估计要说,你别净说那些都没用的,卢布如此暴跌,我想问问我的人民币资产怎样才能安全?如何配置最好?
  的确,你问到点上了——前几天,和一个做养老保险的朋友讨论资产配置,她提到养老,说到如果将来退休之后我们每年需要花费12万元的话,我们今天应该准备下多少人民币资金才够安全?她给我拿出表格和算法,算了一下,大概是今天存下300万元,做好相应的保险资产配置,就可以保障退休之后哪怕你活到105岁,依然每年都有12万元可供消费,当你死了之后你的指定受益人还将获得500万-1000万元的现金(这500万或1000可是避开了遗产税的哦)……
  我就和她辩解说,对于我们这种国家来说,你的资产配置中必须包含黄金和这种实物资产,否则的话,如果出现极端的货币贬值,12万元可能连今天的1.2万元也不值——她说你这种预测太离谱了,现在国际上不管欧美人还是港澳台的民众,都希望将资金的资产转换成人民币资产呢,中国货币怎么会出问题?
  我说,我同意你的看法,短期内人民币的确没有什么大问题——我的短期是指2-5年间,但我也不认为我的预测很离谱,货币贬值或崩溃的事情在这个世界上每年都有发生,我们人民币凭什么运气那么好?你看看自二战结束以来没有发生过货币崩溃的都是哪些国家,都是拥有成熟民主制的美日欧国家,相比之下,所有的专制政权几乎都经历过1次以上的货币崩溃,如果追求真正的财富安全,商业的养老保险并不是最后一道关卡,我们还有更高的安全追求……
  这,正是路哥给别人做资产配置和财富规划中会考虑的问题。
  我曾经在前面的微信文章中提到过,美国的巴菲特可以鄙视黄金——但作为中国人或俄罗斯人你鄙视黄金,那你就真成“傻鄙”了。
  和朋友讨论的最终结果是,在今天,如果你不懂资产配置和财富规划,可能你的确挣了很多钱,但有可能国家的一个政策或者俄罗斯这样几天的货币贬值,就会让你的财富迅速缩水到原来的50%、10%,甚至是1%。
  当然,你的资产配置和财富规划也一定要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能随时调整。比方说,当你股市里挣了一大笔资金的时候,你一定要忍住自己成为巴菲特的贪婪之心(始终记住巴菲特只有一个,而且是美国人,我们只是普通的中国人),将其一部分资产流出放入养老保险之中或者更安全的金银,这样你的资产配置就始终处于不败之地……
  当然,每个人的追求和所要求的风险、安全程度不一样,每个人所追求的资产配置和财富规划没有完全一样的——但如果一个人做好了资产配置和财富规划的话,最理想的结果,应该是在你的人生中写下三字:“不怕输!”——在你的人生按照你自己理想绽放的同时,能够做到让你自己永远不怕输……
  这才是真正的安全。
(7)卢布源于乌克兰
  在9世纪末,今天的乌克兰基辅一带的斯拉夫人原始部落,联合组成了一个称为“基辅罗斯(Kiev Russ)”的大公国,由此有了“罗斯人(Russian)”的说法。
  13世纪初期,蒙古人入侵东欧平原,此时的罗斯公国已分裂为一堆独立的地方小公国,分散割据的罗斯人抵抗不住蒙古人的侵略,纷纷臣服,蒙古人就在欧亚大陆北部建立起蒙古四大汗国 之一的钦察汗国,因大汗的帐篷顶为金色,所以也被称为“金帐汗国”。
  到了1320年代,一个叫做“莫斯科公国(Principality of Moscow)”的罗斯人公国接受了钦察汗国的册封,取得了对全体罗斯人征税纳贡的权力,慢慢的,罗斯人的发展中心转移至东北部的莫斯科一带。
  接下来的一个多世纪里,莫斯科人团结一致,趁着钦察汗国分裂,埋头扩张,闷声发大财,从而将周围的罗斯人公国先后纳入到自己麾下。到了1480年,莫斯科公国成功赶走了蒙古人,成为了独立的国家,其首领伊凡三世 采用了“全罗斯大公”这样的称号,由此有了俄罗斯这个国家的雏形。
  你该奇怪了,人家明明叫做罗斯,我们汉语为啥偏偏给人家翻译为“俄罗斯”?
  这是个语言学的问题。
  要知道,上的中国和罗斯国并不搭界,中间隔着许多说乌拉尔语系和阿尔泰语系的民族,特别是隔着地域活动范围广大的蒙古人。蒙语由于自身的特点,每遇以辅音“r”起首的词,为便于发音,必须把它后面紧跟的元音先移前,重复一次。蒙语中的罗斯称“Roso”,正好有这个r音,于是就把它读成Oroso。于是,元代汉语中便出现了蒙语译名“斡罗思”(当然还有其他的译名)。到了清代,俄国已经开始同中国交界了,清朝仍沿袭蒙古语中对它们的称呼,只是另外音译为“俄罗斯”,并一直沿用至今。
  众所周知的是,今天的俄罗斯,解体前的苏联,乃至过去的沙皇俄国,其货币单位名称一直都叫做“卢布(ruble)”。
  你该问了,这卢布不会又与白银有关吧?
今天的乌克兰你知道他们的货币名称叫什么么?乌克兰语叫做“гривна(Grivna)”——我们翻译为“格里夫纳”。
  卢布的来源就是这个格里夫纳。
  基辅罗斯时期的货币俄语叫做“гривна(Grivna)”,这是今天乌克兰的货币名称,翻译过来是“格里夫纳”,但其斯拉夫语的原意却是“脖子”。
  原来,那个时候的罗斯人习惯于将值钱的贵金属(主要是长银锭)挂在脖子上,后来就进化出“一定重量的金锭或银锭”的意思了,和其他铸币起源一样,格里夫纳既是重量单位,也是货币单位。在14世纪,1个格里夫纳重量相当于今天的196.26克;在沙皇俄国时代,1格里夫纳的重量变成了201.80克;1650年之后,增重为201.86克。
  在中世纪后期,1格里夫纳=8盎司=16打兰(drams)=96格令=240第纳尔(denarii)=480奥布鲁斯(Obols) 。
格里夫纳、卢布和戈比的名称虽然出现了,但他们开始并没有成为沙皇俄国的官方货币,只是作为民间货币单位和重量单位流通,而基辅大公发行的金币和银币也是断断续续铸造,从来没有形成国家货币的概念。
  拜占庭帝国灭亡后,随着莫斯科公国的扩张,在罗斯人中开始流传一种说法——莫斯科公国大公伊凡三世娶了前拜占庭皇帝的公主为妻,所以莫斯科大公就是罗马皇帝的继承者,莫斯科公国也理所当然的应该是罗马帝国的继承者。
  装神弄鬼的事儿当然也少不了。有些神父就极力鼓吹说,第一个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已经灭亡,第二个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也已经灭亡,但第三个罗马帝国(也就是莫斯科公国,也就是今天的罗马帝国继承者俄罗斯)将与世长存 ……
  这么伟大的“第三罗马帝国”,仅仅一个“大公”的称号,显得太不阔气了!
需要说明的是,中世纪早期的时候,基辅罗斯国在拜占庭帝国文化的影响下,曾经铸造过金币和银币,图案是十字架、御座、王冠、三齿叉和基辅罗斯大公的肖像。
于是,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Ivan IV) 在1547年加冕,自称“沙皇”,莫斯科公国也被改称为“罗斯沙皇国”——这就是我们的课本中提到的“沙皇俄国”。
  “沙皇”是什么意思呢?“沙皇”在俄语里的意思就是“凯撒”!
  最早的罗斯人认为拜占庭帝国是罗马帝国继承人,是宇宙的中心,所以他们尊称拜占庭皇帝为“沙皇”,而认为罗斯国的大公们是拜占庭皇帝的大臣;后来蒙古人很猛,彻底征服了罗斯人,罗斯人就转而称呼蒙古大汗为“沙皇”;随着罗斯人自己的崛起,蒙古人被打得稀里哗啦的,当然看不起蒙古人了,觉得还是自己最牛,于是就自称“沙皇”!
  首领都变成“凯撒”了,罗斯沙皇国能不变成与世长存的“罗马帝国”么?
  第一位俄罗斯沙皇伊凡四世曾铸造过1戈比的银币,其图案的正面是一位骑士手拿长矛投掷,而背面则是俄文字母。
| 希特勒的“纳粹帝国”认为自己才是正宗的“第三个罗马帝国”,也是这种“与世长存”说辞,所以自称“第三帝国”,他极端仇视俄国(苏联)并出兵侵略,并不能说没有这方面心理在作祟。
呶,这就是博物馆存放的原始的格里夫纳图片。(8)卢布名称来源
  可想而知,重达半斤的长银锭往脖子上套之前,在两头一定得给处理得圆润一点,不然扎着人了可不是好玩的,而两头经过浇铸和焊接之后变得圆润的格里夫纳,就被称为“卢布(ruble)”,意思是“浇铸焊接的”。
  另外一个说法,说俄语中的“卢布”最原始的意思就是“砍、切、劈”,意思就是指从长条银锭上面砍下来的小银块。
  在中世纪有一段时间里,1个卢布与1个格里夫纳等值等重,与在中欧区域广泛使用的马克一样,均代表确定数量的白银。
  无论是格里夫纳还是卢布,200多克的重量作为银币单位,价值还是有点高,于是有时候人们就不得不将卢布进行切分,切分之后的碎银子就被称为“戈比(kopek)”,其意思是“一小片”,这就是现在卢布货币体系下比卢布单位小的货币单位名称来源。   按照美国一位国会议员的比喻,俄罗斯不过是一伪装成大国强国的加油站而已。这话真没说错,因为俄罗斯经济的核心基础就是油气资源与军工联合体!油价暴跌,俄罗斯的油气不仅因受制裁而市场萎缩了,收入更是直线下滑;所谓的振兴军工产业与俄罗斯武装现代化目前也堕入冰窖,被迫承认资金不足而调整收缩(见近期俄国防部及普京的相关表态)。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由于卢布汇率大跌,俄罗斯北极港口城市摩尔曼斯克的***意外上调服务价格多达40%。
  摩尔曼斯克当地新闻社FlashNord援引一位妓院的消息源称,如果(卢布)情况没有改善,长期来看,她们希望把服务成本与美元挂钩。FlashNord报道称,在卢布暴跌之前,当地***的服务价格为每两小时3-7千卢布(约合57-132美元)。俄罗斯央行第一副行长Sergei Shvetsov说了——“现在正在发生的一切,即使是在我们的噩梦里,一年前都无从想象。”
  但真的都该怪美帝和欧洲帝国的制裁么?
  错!不要说普京上台不上台,从十月革命到现在,俄罗斯就是从来没有好好反思过的一头北极熊!
  从如果一个人每次风一吹就重病不起,难道都是因为别人陷害么?归根结底,是他自己身体不够强壮!
  俄罗斯从来就是一个擅长秀肌肉武力而懒得做内功锻炼的国家—,无论是1991年苏联帝国倒掉,或者1998年俄罗斯国债违约,乃至今天的俄罗斯卢布的崩盘,更多的在于它自己。
  从苏联到俄罗斯,不管他在军事上有多么牛,始终掩盖不了它是个二流国家的本质——上帝已经对俄罗斯如此偏爱,17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要什么有什么还如此虚弱,根本无法说得过去!如果有人不信的话,把这1700万平方公里纳入中国,让中国人民来经营一下看看,保证立马富比美利坚——哈哈,俄罗斯人听这话要气疯了!
  在石油价格高企的时候,俄罗斯不改革自己的政治体系,不促进国内自由市场的公平发展,不惩治自己的国内腐败,反而躺在油价上睡大觉,数着美金偷着乐,忙于树立普京自己的个人形象,搞出来了什么“嫁人就嫁普京这样的人”以及什么“没有普京就没有俄罗斯”之类的个人崇拜,用普京的名义大肆给民众发福利却不改革深层次的经济体制问题。遇到西方国家制裁,俄罗斯每次表现都很“硬气”,都是以牙还牙的搞“反制裁”——既然每一次制裁都是互相的,所以我想说的是,俄罗斯1700万平方公里,欧洲和美国加起来才2000万平方公里,纯粹从领土面积和资源上来说,俄罗斯遇到经济问题,欧美也应该遇到经济问题呀!
  欧美为什么没有这么严重,而俄罗斯却这么严重,北极熊难道可以把原因归结到美帝处心积虑阴谋论一句话就行了?
(9)彼得大帝的银币
  到了罗曼诺夫王朝(Romanov Dynasty) 第二任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Aleksey Mihajlovic) 统治时期,他开始借鉴德语区的3马克银币铸造卢布银币,最早镌刻“卢布”字样的硬币,正面为双头鹰图案,背面为沙皇骑马图,1卢布相当于64戈比。
  银卢布刚刚出来,就有人给它兜头泼了一盆脏水。
  怎么回事呢?
  话说1654年前后,俄罗斯因和波兰的频繁战争而耗尽了国库,战争经费又在不断增加,于是一个贵族给沙皇阿列克谢想出了一个敛财的“妙计”。
  当时的俄国并不是产银国,缺少白银,银币也都是用从现在的捷克一带进口的钱币改铸而成,只不过在改铸的时候,把原来钱币上的拉丁文改成俄文而已。
  这位贵族的“妙计”就是在原来成本只值50戈比的银币上铸上1卢布的标记,同时用便宜的铜制造50戈比、25戈比、10戈比、3戈比和1戈比钱币,但价值却和银一样。
  哇塞,果然聪明绝顶啊!
  沙皇王室算了一笔账,用这种办法重铸银币的话,可以牟取400万卢布的暴利,比一年税收的总数还要高10倍。
  这种妙计,沙皇当然满意地接受了,下令改铸银币,“以最快的速度日以继夜、全力以赴地尽快创造出更多的财富”。
  政府购买人民的商品,全部使用假银币,从而导致假银币大量涌进市场。
  由于沙皇政府付给普通人的银币实际上大大的贬值,精明的商人们却只承认真银币,不收沙皇改铸的假银币和铜币,老百姓吃尽了苦头,民怨鼎沸。
  忍无可忍之下,1662年俄罗斯的首府莫斯科,于爆发了俄国上著名的“铜骚乱”事件,抗议沙皇用假的铜币冒充银币。
  起义虽然被沙皇残酷地镇压下去了,但老百姓却抱成一团,他们不再接受铜币,只接受真的银币,沙皇连自己铸造货币的信誉都给弄没了!
  可不嘛,货币这东西有它自己的规律,不是沙皇自家源源不断的聚宝盆!
最初的卢布银币,其流通主要在莫斯科一带,流通数量不多、地域不广,卢布银币真正在俄罗斯得到大规模流通,是由彼得大帝通过货币改革而实现的。
  彼得一世上台之时,当时的西欧已开始从封建主义步入资本主义起步阶段,工商业早已蓬勃发展起来,而俄国却依然处在农奴制不断加强的阶段。
  当时的俄国,连炼铁这样的工业都没有,钢铁、枪炮、子弹和丝织品等许多产品在国内不能生产,完全依赖进口;对外贸易呢,又基本上被外国商人操纵,商业贸易往来必须仰人鼻息;军事上则是武器陈旧,根本没有常备正规军和海军,一遇战争则由各地贵族率领地方军参战,而这些地方军平时并不脱产,缺乏正规训练,战斗力极差。
  面对俄国落后动乱的局面,彼得一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彼得一世掌握实权之后,立即派出高级使节团到西欧出国考察,他自己则混在使节团里不起眼的位置,去荷兰的东印度公司当船长,去英国的造船厂学习造船技术,到普鲁士的军队里学习射击,此外还亲自走访工厂、学校、博物馆、军火库——总之,在西欧那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完全把自己当成了普通人,尽最大努力如饥似渴的学习西方的文化、科学、工业及行政管理方法。
  1698年,当几位大臣前来问候远途归来的彼得沙皇时,彼得突然操起手中的剪刀,朝着这些资历深厚的老臣们的胡子剪去 ,由此拉开了著名的“彼得一世改革”的序幕。
  在剪掉胡子之后,彼得一世改革的第一项内容,就是规范俄罗斯的货币体系。
彼得回国之后,立即借鉴当时荷兰的荷兰盾银币,规定白银是俄罗斯货币体系的基础,俄罗斯标准1卢布银币的重量为28克,相当于德语区的3马克银币,在货币换算关系上,1个卢比银币等于100个戈比铜币。
  也就是说,彼得一世不仅仅借鉴了西欧先进的银币体系,而且还用简单的十进制代替了西欧白银货币体系当时复杂的12、20进制。
  等到通过赋税收缴到了一定数量的白银之后,1704年俄罗斯开始大量铸造1卢布银币、3戈比银币(Altyn)、1.5戈比铜银币(Den’ga)和1戈比铜币(用紫铜铸造)、1/4戈比铜币(Polushka)。
  有借鉴,有创新,有理论,有实践,俄罗斯货币改革的事儿基本搞定。
  彼得一世初期制造的银卢布,正面是自己穿着盔甲的侧面免冠胸像,背面则是罗斯沙皇的双头鹰纹章——要知道,这个双头鹰徽章,原来是拜占庭帝国的国徽!
  自此以后,双头鹰和代表历代各沙皇的大写字母成为俄国铸币上的主体图案,而铸币的正背面周边都是一圈字母,这种做法一直到1917年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
(10)彼得的改革
  有了稳定的卢布银币做基础,彼得一世开始了他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经济改革。
  彼得参照西欧的做法,在国内建立了冶金、纺织、火药、皮革、造纸、造船、缆绳等官营工厂,在乌拉尔矿区开办了11个炼铁厂和炼铜厂,建立起俄国的第一个冶金工业基地。
  到了1711年,鉴于这些“国有企业”已经基本正常运转,为了避免“国有制”的种种弊端,彼得下令将国家工场转让给商人私人经营,同时开始鼓励农奴主开办企业,免除企业主经营产品和购买农奴作劳力的捐税,免除部分企业主对军队承担的徭役,给予企业主以种种优惠待遇,甚至给予企业财政津贴和各种贷款。
  为了确保充足而廉价的劳动力供应,彼得还下令将逃跑的农奴、乞丐、罪犯、无业游民等强征到手工工场做工,他还将几十万农民分配给私人工场主所有,而且严格限制工人自由,规定工厂的农奴永远附属手工工场,不得擅自离开。
  为了保证工厂生产的效率,彼得一世还积极引进先进技术,他出国考察归途中,就从资本主义商业发达的荷兰招雇了1000名工业技术专家和熟练技工,同时还组织人员翻译国外科技资料,引进各种先进机器设备,允许外国人在俄国开办工厂,并派人去国外学习科学技术和经商理财的经验,同时组织各种手工业行会,加强工业技术训练。
  彼得一世积极发展商业贸易,派商人子弟去荷兰、意大利学习经商,给予大的贸易商人各种权益和贷款,鼓励商人组织公司与外国建立贸易关系,也邀请大商人为政府代理财务、承包工程、供应军需、管理经济,甚至允许原来地位低下的俄罗斯商人像荷兰商人一样参与城市的市政管理。
  在彼得一世的强力推动之下,俄罗斯工商业成功实现“跨越式发展”,到1725年,俄国除在乌拉尔区建立了冶金工业基地外,还在图拉、卡什拉、利比茨克、奥伦涅茨克等地建立了冶金工厂。
  为了保护本国工商业,彼得一世实施保护性关税,他在1724年颁布的关税法中规定,凡本国能够生产的产品一律提高关税率,进口商品征收关税的数额取决于本国企业满足国内市场需要的程度,本国生产的某种商品越多,由国外进口这种商品的关税就越高。如对进口铁征收最高关税是商品价格的75%,对进口麻布征收的关税是商品价格的50%——相反,对于俄国不能生产的商品,则征收20%至10%的最低关税;对于出口商品,大都征收较低的关税;而且,俄国商人用自己的船只运送商品,关税可以减半。
  除对外贸易税收外,彼得一世不忘将具有战略意义的社会消费产业加入国家垄断范畴,例如,盐、酒、橡木以及焦油专营;彼得还不忘从俄罗斯的文化习俗来征税,例如,沐浴、垂钓、养蜂、蓄胡以及使用纸张都要征税……
有那么一段时间,有人将普京与彼得大帝相提并论——老实说,这个实在是高估了普京,彼得改革的是国内的整个经济体系,是对俄罗斯体制本身伤筋动骨的锻炼,将俄罗斯由一个完全的农业国向工业国改造……
  相比之下,普京为俄罗斯的内在强大做了什么?彼得一世还开展人口普查,将原来的按户纳税改为按人头纳税,隐匿人口则处以死刑,他规定每个男性农奴,不分年龄每人每年交74戈比的人头税,国家工场农奴和城市居民每个男子交1卢布20戈比的人头税,而且必须均以现金支付……
  就这样,以促进货币经济发展为到线,俄罗斯开展了一系列具有深远意义的经济改革。
  以当时工业生产的指向标——生铁产量来看,彼得一世改革之后短短的25年时间里,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4倍多,由一个进口生铁的国家变为输出生铁的国家,基本上摆脱了对西欧的依赖;手工工厂数量则由20多个发展到200多个;在对外贸易方面,1725年到达波罗的海沿岸与俄国洽商的商船有914艘,比1701年的103艘增长了8倍。
  在军事方面,俄国建立了一支拥有由步、骑、炮、工四个兵种组成的20万正规陆军,建立了由2.8万名水兵、40艘大型主力战斗舰和200余艘小型舰艇的波罗的海舰队……
  总之,彼得一世经济改革之后的俄罗斯,再也不是以前的那个俄罗斯了!
&按照普希金(Pushkin) 的说法,彼得一世“生活目的是为俄国而生”。“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最终得到了回报,到了彼得执政末期,俄国每年出口额达420万卢布银币,而进口额只有210万卢布银币,通过源源不断的贸易顺差,俄罗斯积累了大量的白银货币。
  “有实力才能立志天与地”,有钱有军队了,实现“第三个罗马帝国”的领土扩张也就不再是问题了。
  有了充足的白银货币,彼得一世也有资本和周边的强国如瑞典、波兰“叫板”,他在位期间,屡次和瑞典、波兰发生战争,并在1720年彻底击败了瑞典舰队,实现了历代沙皇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的侵略野心,从此俄国一跃而成为欧洲强国之一,并开始登上争夺世界霸权的国际舞台。
  鉴于彼得一世的伟大功绩,1721年俄罗斯参政院决定授予他“俄罗斯帝国皇帝”称号,沙皇罗斯国终于正式变成了俄罗斯帝国(Russian Empire)。
  因为彼得一世改革对于俄罗斯的重大意义,彼得一世成为了俄罗斯上最伟大的帝王——不是之一,被尊称为“彼得大帝”。
(11)叶卡捷琳娜的纸变银把戏
  彼得大帝为俄罗斯的货币体系定了型,在接下来的几位沙皇在位期间,虽然银币上的双头鹰图案有些变化,银币的成色也有所下降,但银币的重量一直得到很好的继承。除1卢布银币、3戈比银币外,2戈比、5戈比、10戈比、20戈比和25戈比银币先后发行(后来都变为铜币),沙俄的银币体系由此添加了几个品种。
  彼得大帝之后历任俄罗斯帝国沙皇都奉行领土扩张政策,战事连年不断,俄国军费支出迅速增加;另一方面,像俄罗斯帝国这种奉行领土扩张政策的封建专制国家,顶级领导——沙皇也早就习惯了大手大脚花钱,政府税收那点钱儿,自然是年年都不够花,“财政赤字”司空见惯。
  有人统计了1810年-1913年俄罗斯帝国的财政情况,发现居然有82年有预算赤字!
  到了叶卡特琳娜二世(Catherine II) 统治时期,她增设了众多的政府机构,造成国家行政开支的迅速增加,由于严重的入不敷出,俄罗斯国家财政处于极度混乱状态。
  政府需要钱,却没钱了咋办?
叶卡捷琳娜二世(Catherine II,1729年-1796年):普鲁士人,1745年嫁给俄国沙皇,但她通过宫廷政变中废黜俄国沙皇并在1762年至1796年成为俄罗斯帝国女沙皇。在位期间曾两次同土耳其作战,三次参加瓜分波兰,把克里木汗国并入俄国,打通黑海出海口,建立了空前绝后的俄罗斯帝国——俄罗斯的内在强大是由彼得大帝奠定基础,但真正成为世界上领土最为广阔的帝国却是由叶卡捷琳娜完成的,因此她与彼得一世并称为叶卡捷琳娜大帝,按照其英文写法,也有称呼她为凯瑟琳二世或凯瑟琳大帝(Catherine the Great)。摆在当时的叶卡捷琳娜大帝面前有三个办法——1借钱;2货币贬值;3发行纸币。
  鉴于当时的西欧一带已经出现纸币,聪明的女皇首先想到的,就是发行纸币——1768年12月,叶卡捷琳娜二世颁布诏书,宣布分别在彼得堡和莫斯科成立两家兑换银行,银行有权按其金属货币存款额发行纸币,纸币与银币、铜币可以自由兑换。
  “纸变银”的把戏又来了!
  诏书下达之后不久,沙皇政府就发行了100万卢布的指券,规定这些指券与银卢布按照1:100的价值比发行——也就是说,1个指券等于100个银卢布,政府允许银卢布与指券之间进行兑换。
  一看纸币发行“来钱”如此轻松,沙俄政府顿时狮子大开口,到1769年底,俄罗斯指券的发行数量已经达到了219万卢布,此后的发行量还在不断上升,导致纸币对银币、铜币的兑换得不到保证,沙皇政府不得不决定限制指券与银卢布的兑换。
  由此,拉开了俄罗斯帝国境内长达一百余年的纸币通货膨胀序幕。
这里额外想告诉大家的是,在欧洲的强国上,英国、德国的货币一直是最严谨的,除非遇到不可收拾的局面,否则会尽量保持货币稳定;相比之下,俄罗斯、法国这两个国家在搞通货膨胀方面,可是有传统的。老实说,在俄罗斯帝国,叶卡捷琳娜不是第一个这样做的沙皇,早在彼得大帝时期,他就因国家经济建设以及军事开支急需货币,大量发行了既贬值又便于流通的铜币。
  鉴于铜币的主要使用者是底层人民,彼得大帝当时的这一招可谓是“坑对了人”,那些社会底层的农奴们、平民们和奴工们,本来就傻不拉几的,即便反抗也不足为惧,所以,坑了他们也是白坑,当然就不坑白不坑了。在彼得大帝的严苛刑罚管理之下,不要说什么俄罗斯底层人民,即便是俄罗斯贵族,即便被“坑”了,也只能忍气吞声,再加上彼得大帝在货币贬值上至少还有所节制,所以铜币贬值倒是没有造成什么大乱子。
  然而,纸币可就不一样了。
  飞速增长的纸币数量,毕竟最终还是要用银币或铜币来兑换,发行太多了民众也会察觉,所以,最快的,又省事的,又不会激起普通民众怨言的,当然是借钱!
  1769年,俄国政府首次向荷兰借款,国家发行债务做抵押,从此它就患上了借债的瘾,向国外举债已成为沙皇政府维护自己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手段。从此,俄罗斯帝国的预算收支目又多出来了一个新支出项目,那就是国债的本金和利息偿付。
新世纪、新气象——1801年,俄罗斯帝国迎来了新沙皇亚历山大一世(Alexander I) ,鉴于前任领导已经给俄罗斯帝国财政造成了沉重的压力,这位新沙皇也不愿意承担责任,于是延续原来“印刷纸卢布+借债”的财政政策,从而导致纸币发行数量继续一路狂飙,财政赤字也芝麻开花节节高。
  亚历山大一世在叶卡捷琳娜发行纸币的基础上再接再厉,从1802年到1810年,俄国境内纸币数量从2.305亿卢布暴增至5.794亿卢布,从而导致1个纸卢布的价值从最初的1个银卢布降到80个银戈比,到最后干脆自由落体般的降到了25.4戈比。
  财政赤字呢,1809年俄罗斯财政上入不敷出的份额已经高达1.57亿卢布——要知道,这可是年度财政赤字,要是算上历年累积的外债额度,那还不知道有多少呢!
  更加糟糕的是,俄罗斯还参加了当时欧洲部分国家组织的针对拿破仑的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经济封锁,从而导致俄罗斯的年度出口额由1805年的1.34亿卢布直线下降到1808年的8200万卢布。
  面对快要崩溃的俄罗斯财政问题,亚历山大一世真的是觉得“压力山大”!
  因为和文化的关系,俄罗斯和中国的精英人群普遍都有太看重政治手腕,忽略国家内在经济基础的毛病。在17世纪以前,沙皇俄国对于中国几乎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他们认为中国的皇帝叫做大明,“中国四周用砖墙围起来,绕城一周大约要走十天,城墙之外没有任何属县。中国在河边,不在海边,这条河叫什么河不知道。中国货物不多,而黄金和其他贵重装饰品,在中国都不出产,也不盛行。由此可以知道,这个国家不大。”
  俄罗斯小心翼翼地派出了好几个使节团来中国一探虚实——他们后来发现向中国派出使节团是一项重要的“挣钱”活动,因为中国皇帝总是像那些最愚蠢的商人一样为俄罗斯使节团的货物付出最高的价格,而他们自己却仅仅需要付出很少的代价。以1668年由沙皇亲自指派的阿勃林使节团为例,他们离开莫斯科时所带的货物价值189.7万卢布,当他们从北京返回俄罗斯之后,俄罗斯国库却获得300%以上的利润!
彼得大帝改革前,当时的俄国,连炼铁这样的工业都没有,钢铁、枪炮、子弹和丝织品等许多产品在国内不能生产,完全依赖进口;对外贸易呢,又基本上被外国商人操纵,商业贸易往来必须仰人鼻息;军事上则是武器陈旧,根本没有常备正规军和海军,一遇战争则由各地贵族率领地方军参战,而这些地方军平时并不脱产,缺乏正规训练,战斗力极差——以彼得登基后与中国的雅克萨战争为例,沙皇俄国面对清王朝的冷兵器攻击居然一败涂地,只是利用了清王朝当时不愿意继续战争且缺乏现代领土概念的心态(清朝康熙皇帝当务之急是要平定准噶尔叛乱),才通过一些近似讹诈的手段签署了《中俄尼布楚条约》,强占楚科奇半岛、外兴安岭以北到贝加尔湖以东超过400万平方公里的广大领土。此后,俄罗斯在占领中国领土方面对于清王朝政府的讹诈手段一直屡用不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再度讹诈清王朝领土约150万平方公里。&
圈主师从薛斯通道理论,自创“33股票理论”,即以趋势线作为买卖指标。博客
欢迎加入33股票交友①群
关注微信yyjjllong&公众号yyjjllongvx
最专业的财经垂直自媒体平台,集入驻、发布和分发为一体,汇聚最优秀的财经自媒体人,为用户提供财经领域的精选内容以及独家原创。
是否确认删除这篇文章?
是否确认将这个粉丝放进黑名单?
是否确认这条留言删除?
您确定要删除这条信息?
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扫描应用拍下上方二维码,可以在手机博客继续浏览文本,也可以分享给你的联系人。
以下资料仅供联系使用,请放心填写。
*您的姓名:
*联系电话:
我要给美女股票新思想送鲜花
您将赠送(朵)鲜花给:美女股票新思想
(1鲜花 = 0.1人民币)
附言:(不超过100字)
可用金币:
可用人民币元
您还需要支付0元人民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彼得大帝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