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养僧人的功德衣服有什么功德

十供养的意义与功德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十供养的意义与功德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济群法师细说七种法供养
来源:大公综合|
济群法师(摄影:姚勇)
  &以如是等供养具,常为供养&。前面所说的衣服、鲜花、、食品、涂香、各种油灯......这么多的东西去供养十方三世诸佛、菩萨,以及世界上所有的一切众生。看起来这功德当然很大。但普贤菩萨接着告诉我们:"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善男子啊!你不要以为用那么多、那么好的东西去供养佛,就是对佛陀最好的供养了。不是的!对佛陀最好的供养,是对佛法的尊重和奉行,而不是物质品。这就是说:"依教奉行",或"依法修行",才是对佛陀最好的供养。
  比方说,父母对子女的要求是什么呢?儿女对父母怎样才算孝顺呢?举个例子来说明。如果你的女儿,一天到晚光知道给你买好吃的,好穿的,但在外面跟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你说的话,她一点也不听。专门在外面惹麻烦,三天两头有人找上门来,找你的晦气。相反,你的儿子,虽然没有给你买什么好吃的东西,但是他很听话,不在外面惹麻烦,上门的人都在赞扬他,说他很有出息。请问,你喜爱女儿?还是喜欢儿子呢?肯定是喜欢儿子。假如你喜欢的是女儿,说明你不是一个好父母。
  诸佛菩萨对待众生的心情,也是相同的。有些人很知道供佛、拜佛,拿到皈依证,就算完事,以为自己是佛子了。对于佛法的道理,一点都不放在心上,还是按照原来的观念、习惯生活,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就对佛教大发牢骚。这种人,尽管每天给佛、菩萨上供,供品上得再多再好,也是白搭。他们永远只能是佛法的门外汉。这就是说,作为一个学佛的人,"依法修持,依教奉行",才是对佛陀最好的供养。
  法,在我们的修行中,它的地位非常重要!我们信仰佛法僧三宝。有些人不能正确地认识和处理这三种关系:有的人信佛,但他不信法,认为法没有什么好研究的;僧嘛?更不稀罕,跟我差不了多少,比我也好不到哪儿去;他最感兴趣的是佛,对佛无比的崇拜、信仰。但是,假如你对佛法没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你能很好地学佛修行吗?显然不太可能。像现在流通的佛教典籍,有很多经是真经,但也有伪经。伪经是冒牌货,它不是佛说的法,是一些外道或鬼神借佛的名誉编撰的一些"经典"。如果你对佛法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正见尚未树立,面对这些伪经,你信以为真,按照经中的话去做,就会误入歧途。
  还有一种人,他感兴趣的不是佛,而是僧。拜了师父之后,觉得师父就是一切了。他以为听师父的话,把师父恭敬、供养好,就能了脱生死。这会出现两种情况:如果拜的师父具有正知正见,是位善知识的话,你去亲近他,就会得到解脱,得到佛法的受用;如果拜的师父是恶知识呢?师父邪知邪见的话,他说什么,你做什么,那就完蛋了!掉在深渊里,还不知道呢!
  所以,佛法僧在佛法上是一个整体。佛法僧三宝中,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是法,不是佛,也不是僧。为什么呢?因为佛能够了脱生死,能够成佛的关键因素,就是他依法证得了法的真实相,才成佛的。所以,佛是以法为核心的!法是佛证得宇宙人生的最高真理。我们修行的成就也是建立在法的认识上的。我们要断除烦恼,了脱生死,不能离法去修行,只有依法修行,才能得解脱。因此,法在佛教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能够依法修行,这才是佛陀的好弟子。依法修行是法供养
  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如说修行供养,可以概括后面六种供养。"如说修行"指依照佛所说的种种法去实践,通过长期的修行,得到解脱,直至成佛。这种供养,自然把其它的六种供养包括进去了。必须注意的是,在七种供养中,有三种提到"众生",另外四种虽然没有直接提到众生,但也包含度众生的成份在内。学佛的人要知道,所谓解脱成佛,不仅为了自己个人,同时也为了所有苦难的众生。所以在修行这七种法供养时,决不能忘记众生,应当永远把众生放在第一位,这才是学佛人的本分。
  一、如说修行供养:按照佛陀所说的种种法门修行,也就是依法修行。
  二、利益众生供养:凡是对众生有利益的事,我们都要积极去做。别人有困难,主动帮助别人,把他从困苦中解救出来,给他快乐。从表面上看,这样做,跟佛法没有关系。其实,这也是在供养诸佛。因为佛、菩萨是为了利益众生而出世,你能利益众生,自然是对诸佛最好的供养。
  三、摄受众生供养:社会上有许多人,直截了当地跟他讲佛法,他不一定会接受。这种人,首先要摄受他们。什么叫摄受?佛法里有四摄法门:一、布施,二、爱语,三、利行,四、同事。看到人家有困难,需要经济、物质方面的帮助,我就给他这方面的帮助,这是布施;爱语,是在爱心的基础上,用真实的语言或利他的语言,去帮助他人;利行,所做的一切事情对他人都有利益,没有任何一种行为会对他人构成伤害;同事,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如果真能按照四摄法门去做,即使是一个铁石心肠的人,肯定也要被你所感化;对方还不被你感动的话,那他简直就是一根木头了。如果你想拥有更多的朋友,想要他们对你好,那就要修四摄法门。修了之后,别人一定会对你好。因为,摄受众生供养,是以四摄法门去摄受众生,利益众生。
  四、代众生苦供养:需要有同体大悲的精神,把众生和自己看作一体。众生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众生的痛苦,就是我的痛苦。比如某人做手术急需用钱,还差两百元钱才能住进医院。眼看病人生命垂危,这时要毫不犹豫地主动去帮助他,把钱拿出来,让他先住进医院。假如他需要输血,别人的血型与他的血型不吻合,恰好病人的血型与你相同,这时,病人的生死就是自己的生死。为了抢救病人的生命,你马上把自己身上的血液输给他。他的病就是我的病,他的病好了,你应该为他的康复感到高兴、幸福,这就是代众生苦供养。众生受苦的现象很多,像这样的例子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地讲了。
  五、勤修善根供养:学佛修行要勤修善根。也就是要众善奉行。善的内容很多:如三归,修止观,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四摄,拜佛,礼佛,忏悔,放生......这些都是勤修善根的内容。今天修了,明天继续修,一直坚持做下去。绝不能"两天打鱼,三天晒网"。
  六、不舍菩萨业供养:学佛,首先要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在修学中,不能半途而废。不舍,就是不要舍离。发了菩提心之后,不要舍弃,不要离开菩萨道修行。菩提心,是一种自觉觉他心,学习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成佛过程是"自觉",学习佛陀度众生的精神和行为是"觉他"。在行菩萨道的过程中,能根据众生不同的根机,方便善巧地弘扬佛法,普渡众生,使自己和大家离苦得乐。
  行菩萨道也属于法供养。法施的功德很大,这个问题《金刚经》中讲得非常清楚。《金刚经》里说:用许多的七宝去布施,但比起读诵《金刚经》,或者能够给别人解说《金刚经》的功德,那简直差得太远、太远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财布施跟法布施相比,财布施的作用太有限。别人有困难,经济上需要帮助,我给他一百块、一千块、一万块,总有用完的时候,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呢,我给他财物未必就是好事。有时候他没有钱还很幸福,钱多了反而不幸福。社会上有许多夫妻,没钱的时候感情很好,日子过得很开心。随着家里的收入增多,家庭开始不和谐了:什么外遇啊,花天酒地啊,结果本来一个幸福的家庭,因为钱多了,反而闹得不可开交。所以有钱不一定能够幸福,钱仅仅是幸福中的一个成份,不是全部,它不是人生的一切。
  所以,佛法说财布施供养不及法布施供养功德大。法布施,就像我教你一种谋生的方式,比起直接给你钱的好处要大得多。因为,谋生的手艺学到后,只要勤苦奈劳,就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绝。如果我能给你一种幸福之道,把佛法传授给你,使你远离忧愁、烦恼和痛苦,使你生活得幸福美好,生活得充实、愉快、安乐。可见,使人终生受用不尽,使人觉得幸福的,并不是钱,而是佛法。
  七、不离菩提心供养:菩提心,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之心。学佛的人,要有大悲心,由大悲心才能出生菩提心。我们所修的一切功德,不可以有一刹那离开自己的发心,这样菩提心就可以一天天地增长起来,直到成就无上菩提,圆满佛果。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说"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说的就是这种道理。
  &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俱胝、那由他、迦罗、算、数、喻、优波尼沙陀,都是极大极大数目的量词名称。普贤菩萨向法会的听众说道:善男子呀!你们要知道,像前面所说的种种财物供养,如须弥山那么大,简直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多,应该说可以得到无量无边的功德;但是比起法供养的功德,那就差得太远、太远。如果财供养的功德有百分,那么,它还不及法供养一分的功德大。这一段经文,主要通过一些比喻的方式,告诉我们法供养比财供养的功德,大了又大,是不可以用数目来比较的。
  &何以故?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为什么法供养的功德比财供养的功德大呢?原因是"以诸如来尊重法故"。因为一切的佛,都是尊重佛法的,那么,我们更要尊重法。法,在佛法里的地位是最高的,佛是由法而出生的。因为有了法,佛体验到了法,证到了法,所以才成佛。佛从哪里来的?佛从依法修行中来。如果我们行菩萨道,能够依法修行,依法度众生,这种供养才是真正供养如来。反过来说,你光是用好东西去供佛,这种供养永远不会是最好的供养,真正的供养是法而不是物。那么,以后是不是不用给佛上供了?也不是,供还是要上的。前面刚说过,上供可以培植福德,同时也可以克服我们的悭贪、吝啬、小气,上供也是修行的一个方面。
  &此广大最胜供养,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供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不可尽故,我此供养亦无有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这段内容跟前面一样,不管是修财供养也好,修法供养也好,真正的供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是长时间的,尽未来际的。
责任编辑:王冠
相关阅读:
2012 - 2014 Takungpao All Rights Reserved布施衣服的十种胜妙功德【陈大惠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52,012贴子:
布施衣服的十种胜妙功德收藏
若有众生。奉施衣服。得十种功德。一者面目端严。二者肌肤细滑。三者尘垢不着。四者生便具足上妙衣服。五者微妙卧具。覆盖其身。六者具惭愧服。七者见者爱敬。八者具大财宝。九者命终生天。十者速证涅盘。是名奉施衣服得十种功德贤愚经(二六)贫人夫妇叠施得现报品第二十五(丹本为三十六)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只洹精舍。与大比丘众。围绕说法。尔时国中。有一长者。其妇怀妊。月满生女。端正姝妙。容貌少双。其初生时。细软白叠。裹身而生。父母怪之。召师占相。师曰甚吉。有大福德。因为作字。名曰叔离(秦言白也)。叔离长大。叠随身大。此女瑰玮。国内远近。竞来娉求。父母念言。女年已大。宜当嫁处。即使工师为作璎珞。叔离问父。锻是金银。用作何等。父告之言。汝年已大。欲嫁处汝。故作环玔。女白父言。我欲出家。不乐嫁去。父母爱念。不违其志。寻为出叠。欲作五衣。女见复问。欲作何等。告言。为汝作衣。白父母言。我此所著。悉已具足。更不须作。唯愿听我。时往佛所。父母即将。往诣佛所。头面作礼。求索出家。佛言善来。头发自堕。所著白叠。寻成五衣。付大爱道。为比丘尼。精进不久。成阿罗汉道。阿难白佛言。叔离比丘尼。本种何功德。生长者家。生与叠俱出。出家不久。得阿罗汉道。佛告阿难。谛听善思。吾今说之。阿难言唯然。佛言。过去久远。有佛出世。名毗婆尸。与诸弟子。广度一切。时王臣民。多设供养。作般遮于瑟。有一比丘。恒行劝化。令诣佛所听法布施。时有女人。名檀腻伽。极为贫穷。夫妇二人。共有一叠。若夫出行。则被而往。妇便裸住坐于草敷。若妇被叠出外求索。夫则裸坐草蓐。劝化比丘。次至其家。见是女人。因劝之言。佛出难值。经法难闻。人身难得。汝当听法。汝当布施。广说悭贪布施之报。女人白言。大德小住。还入舍中。语其夫言。外有沙门。劝我见佛听法布施。我等先世。不布施故。致此贫穷。今当以何为后世资。夫答之言。我家贫困如是。虽可有心。当以何施。妇言。前世不施。今致是困。今复不种。后欲何趣。汝但听我。我决欲施。夫心自念。此妇或能少有私产。我当听之。即可之言。欲施便施。寻曰。我意欲以此叠布施。夫言。我之与汝共此一叠。出入求索。以自存活。今若用施。俱当守死。欲作何计。妇言。人生有死。今不施与。会当归死。宁施而死。后世有望。不施而死。后遂当剧。夫欢喜言。分死用施。妇即还出。白比丘言。大德可止屋下。我当布施。比丘答言。若欲施者。汝当面施。为汝咒愿。叔离白言。唯此被叠。内无异衣。女形秽恶。不宜此脱。即还入内。遥于向下。脱身上叠。授与比丘。比丘咒愿。持至佛所。佛言比丘。持此叠来。比丘授佛。佛自手受此叠垢污。时王众会。微心嫌佛受此垢叠。佛知众心。而告之言。我观此会清净大施。无过于此以叠施者。大众闻已。莫不悚然。夫人欢喜。即脱己身所著严饰璎珞宝衣。送与陀腻羁。王亦喜悦。脱身衣服。送与其夫。命令诣会。毗婆尸佛。广为大众。说微妙法。时会大众。得度者众。佛告阿难。欲知尔时贫穷女人陀腻羁者。今叔离比丘尼是。由于尔时以清净心叠布施故。九十一劫所生之处。常与叠生无所乏少。随意悉得缘于彼佛。闻深妙法。愿解脱故。今得遇我。成阿罗汉。是故汝等。应勤精进闻法布施。佛说是时。得道者众。莫不欢喜。顶戴奉行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明华居士:供养佛菩萨,什么供养最殊胜,功德最大?--明华居士的空间、学佛网个人空间
※ 与我交友
※ 法宝流通
我的友情链接
9:44:00 阅读:&&
  大家都知道,我们佛弟子都要供养佛法僧三宝,供养三宝轻可得世间人天福报,重可以积累成佛资粮。可什么样的供养,才是佛菩萨最想要的呢?  对于所有佛来说,其实他们都证得了圆满的果位,他们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没有任何障碍,所以我们很多世间人,拿金银财宝琉璃等供养佛菩萨,来表达自己对佛菩萨的恭敬,这无可厚非,但这并不算是最殊胜的供养。因为对于佛菩萨来说,世间任何珍宝,在他们眼里并不是什么稀罕之物,而且佛菩萨不象我们众生这样贪心啊。在任何佛国净土,我们人间的珍宝那里都有,而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我们世间人都想得到的黄金,在极乐世界如我们人间泥土一样,遍地都是,极乐世界就是以黄金铺地的。我们世人为表达对佛菩萨的尊敬和恭敬,拿自己最喜欢的物品供佛,也是功德无量的,因为我们舍弃最喜欢的物品来供佛,可以克服我们自私自利和占有的心,这对我们修行是有帮助的,但是有一点也不能不说的是,我们很多人可以在家里拿很多珍宝供佛,但他们是不愿意将珍宝拿出来送到寺院供佛菩萨的,这是因为我们大众还是有贪心,因为这些珍宝,最后还是落在自己家里。甚至在很多农村,有些人让佛菩萨保佑自己,自己家的佛像都不肯让外人看的,平时用红布包上,其实这是不如法的,所有佛菩萨都希望自己的光芒能照耀到所有众生身上。  那如何供养佛菩萨是最殊胜的呢?我个人认为有两点是最殊胜的:  一是将佛法供养给众生。为什么会有佛,为什么会有众生,佛菩萨他们最大的使命是什么?佛菩萨最想我们众生做什么呢?我们供养佛菩萨,肯定是想佛菩萨之所想,急佛菩萨之所急啊。佛菩萨想做什么,我们就去帮助他做,这才是对佛菩萨最大的恭敬,就想世间人一样,你真心地尊重某人,你会帮他去做一些他最想做的事情。供养佛菩萨,也是一样的道理,佛菩萨最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希望众生都能学习佛法,希望所有众生都能脱离贪嗔痴三毒,希望所有众生都能开智慧,最后所有众生都能成佛。所以将佛法介绍给众生是非常殊胜的。怎么将佛法介绍给众生,这方面当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啦,这里没有非常固定的模式。如我们参加助印,将经书法宝供养给众生;如赞助佛经动画片制作,可以让众生以众生喜闻乐见的方式闻到佛法;赞助一些让众生进行念佛诵经的活动,如佛七、禅七等;赞助如法的网站,让佛法在网络能够得到推广;护持寺院,让世人有闻经听法的地方等等;……方式真地非常多,在这里我无法一一向大家介绍了,但凡能够让佛法得以传播的地方或活动,我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就是对大众的法供养。  佛菩萨都有些什么特质呢?不仅仅是观世音菩萨,所有的佛菩萨其实都是有无量的慈悲心的,佛菩萨慈爱一切从生,并将众生的苦看成自己苦从而悲悯一切众生,一方面佛菩萨就象我们众生的母亲一样爱护着我们,另一方面佛菩萨又将所有众生看成自己的母亲关爱着所有的众生。我们恭敬佛菩萨,那我们平时是不是应该学习佛菩萨呢?如果我们象佛菩萨一样慈悲爱护所有众生,这样是不是对佛菩萨最殊胜的供养呢?当然是的。在我们行住坐卧中,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象佛菩萨一样慈悲爱护众生,如慈心不杀,如救生护生,如参加慈善活动,如救助贫苦中的老百姓,我想我们这样做的话,佛菩萨一定会非常高兴,因为我们想佛菩萨之所想啊。这也是我们这么多年来一直将放生、供斋还有慈善作为我们平时工作中的一个重点的原因。  所以介绍和宣传佛法,让众生都能听经闻法,以及象佛菩萨一样慈爱所有众生,这就是对佛菩萨最殊胜的供养,也是功德最大的供养。  南无阿弥陀佛!
声明:本站为在公安机关登记备案的互动式网站,文章及图片均为网友上传,如有发现我们文章或图片侵权,请通过邮件与我们取得联络,我们在接到通知后会立即删除。
进学佛网学习中心,一步一步学佛:。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本站备案序号:粤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供养三宝的功德利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