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要放利用qq一个月赚一万五的厂,我该怎么利用这利用qq一个月赚一万五,我才来学贴皮的,因为其他原因,可能这里不能开了

请输入验证信息
&&&和兔子一起学装修之选购木门,都是门为什么不一样(图文讲解)
点击8663次 回复19个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论坛等级:
财富等级:
&&&优点:美观,档次高缺点:开裂变形几率较大,价格高。成本分析:1.材料钱:一方原木可制成5套门,比如红橡,如采用一级材制作&,一方料约7800元,一套门木料钱约在<font color="#ff元左右。(用二级三级材就要便宜不少)2.工钱:原木木工加工工序,漆工打磨及包装,工钱根据工艺不一样,约在<font color="#ff—600元。3.其他材料:如漆等,约在<font color="#ff元。以红橡为例,生产成本约在<font color="#ff—2300之间(不含非标)厂家一般会有上浮25%—30%,其中15%—20%为水电,销售,场地成本,10%为利润。安装运输费用:120—180元/套商家毛利润:20%—50%&&&&同时,买原木门的顾客少见只买基本型的,多用了雕花,贴花,冒头,扣线,这些自然成本上升更多,当然,目前市场也有很多用多一方的杉木,松木做的原木门,成本就低不少。&&&&&&&&特备注意:订这类门一定要写明原木门,而不能写实木门,不是同样的东西,并且一定写明里外同种木料,木种,否则赔偿。&相关阅读&&&&&&&&&&&&&&&&&&&&&&&&&&&&&&&&&&&&&
顶或踩的标志
于 11:44:35 编辑过,共被编辑过1次
提示:请填写正确信息。
正在载入用户签名信息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论坛等级:
财富等级:
正在载入用户签名信息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论坛等级:
财富等级:
正在载入用户签名信息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论坛等级:
财富等级:
正在载入用户签名信息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论坛等级:
财富等级:
正在载入用户签名信息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论坛等级:
财富等级:
正在载入用户签名信息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论坛等级:
财富等级:
正在载入用户签名信息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论坛等级:
财富等级:
正在载入用户签名信息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论坛等级:
财富等级:
正在载入用户签名信息
注册时间:
最后登录:
论坛等级:
财富等级:
正在载入用户签名信息
本论坛不允许游客匿名发帖,请您后再发表。
装修效果图
Copyright &
2017 北京拓世宏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举报邮箱:
只有认证会员或版主才能发起活动,请您先登录:)
只有认证会员或版主才能发起活动,请先去认证吧:)
拉友邻参加
全选已选(0)选择友邻
您的论坛积分是《古陶瓷鉴定学》(下)
我的图书馆
《古陶瓷鉴定学》(下)
第七节&&&&&第二次仿古高潮的到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前三十余年,由于政府实行了对文物的严格管制,禁止民间交易,古陶瓷作伪失去了市场,也就销声匿迹了。其实,这一时期也是新一轮作伪高潮来临前的孕育期。
为了尽快把国民经济搞上去,政府对开发、挖掘传统工艺品十分重视,这也是出口换汇的需要。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央政府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前东德)搞了一个“技术合作”。由他们提供给我国急需的现代化机器设备,由我国提供给他们传统陶瓷制作工艺。当时政府掌管的地方工业部(轻工业部的前身,执掌民用工业产品的生产)并不掌握传统陶瓷制作工艺的技术资料。为了尽快取得这方面的第一手资料,地方工业部迅速组织了一批专家来景德镇开展工作。传统陶瓷制作工艺属于传统手工艺,是艺人们赖以生存的饭碗,也叫看家本事,历来不向外人泄漏。历史上的景德镇艺人十分保守,要让他们公开祖传工艺秘方比登天还难。怎么办?毛主席说:“办学习班是个好办法”。于是各级政府工作人员在专家指导下,把陶瓷艺人们集中到一起开办“学习班”,学习中央文件和毛泽东思想,学习社会主义大家庭合作的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国家出资为这些艺人每人订制了一身毛料礼服。要知道,这可是他们祖辈都没有见过的高级“玩意儿”,更是他们有生以来第一次享用。就如同旧时皇帝赐给下属的黄马褂,真要积八辈德才有此宠信。在政治攻心和物质奖励的双重作用下,艺人们纷纷向领导交出祖传工艺秘方,并由专家记录在案,再经试烧成功后方可通过。就这样,景德镇的传统陶瓷工艺第一次被全面挖掘出来。
在这一时期,有关单位还多次组织陶瓷专家研究、开发和恢复了一批古陶瓷制作工艺。五十年代由留美学留学回国者李国桢教授带队来到浙江龙泉,首先恢复了龙泉窑的传统制作工艺,而后又陆续恢复了钧窑、定窑、官窑、汝窑、建窑、越窑以及耀州窑、磁州窑、吉州窑等传统工艺。虽然这一时期的仿制品,多为国营企业批量生产的传统工艺品,只是形似而已,其中还融入了不少现代工艺,并未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但是它为日后的古董造假奠定了充分的人员、技术和物质基础,这些都是民国时期造假者们梦寐以求而无法实现的东西。
1986年,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中国由计划经济时代逐步过度到市场经济时代。大批国营瓷厂职工失业回家,私营窑场开始建立。国家对文物实行的全面管制政策也开始松动。1993年,随着中国佳德拍卖公司的问世,标志着内地私人手中的文物第一次可以公开交易了。伴随着香港、台湾、韩国和新加波“亚洲四小龙”的崛起,中国古陶瓷在国际市场上的价位迅速攀升,屡创新高。它也刺激了中国内地文物走私活动的猖獗。与此同时,一些私营业主自然将眼睛盯在了古陶瓷作伪这块肥肉上。它既可以避免走私文物被判重刑,又可以达到迅速致富的目的。古董真假历来是由买家定夺,卖家可以一无所知。你不能要求卖古董的农民对他手中的“玩意儿”了如指掌,因为它有可能是从地里挖出来的,于是在古玩行里才有“捡漏”一说,那么卖假古董也无需承担责任,这是传统行规。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中国迎来了第二次古陶瓷仿制、作伪高潮。
这次仿古之风,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刮的猛烈,地域之广、人员之多、品种之繁、水平之高,可谓空前绝后。第一次仿古高潮中是以景德镇为主,其它地区为辅;以明清官窑为主,其它品种为辅;以民国工艺为主,发掘古代工艺为辅;以文化素质低下的窑工为主,科技人员为辅。当今古陶瓷的作伪是长城内外,大河上下遍地开花,上至原始陶器,下至文革瓷器无所不仿,普通窑工,专家学者全民上阵,水平之高,叹为观止。
图1-70现代仿五代越窑贴刻花凤纹青瓷壶
图1-71现代仿宋代吉州窑玳瑁纹折沿盆
图1-72现代仿明永乐青花八棱罐
图1-73a现代仿明成化青花碗
第八节&陶俑事件
面对蜂拥而至的新仿古陶瓷赝品,人们做好思想准备了吗?可以说:“没有”。最先败下阵来的,就是那些持有传统观念的老一代鉴定家。他们在新仿品面前,纷纷中箭落马。轰动全国的陶俑事件就在这一时期发生了。
1993年秋,正直北京天高气爽,一位在国家博物馆工作的文物鉴定专家,利用闲暇之时来到京城著名的"旧货"市场。当他走到一位河南籍摊商的地摊前,突然眼前一亮,被摆放在地上的几件陶俑深深吸引住了。他将其逐一拿在手中仔细端详,看着那生动的造型,古朴的衣饰,斑驳的旧貌,心中暗暗断定,这些陶俑应当是北魏时期的作品,属于国家一级文物。在与河南籍摊商的进一步交谈中专家获悉,这些陶俑是在河南某地经济开发区的施工中出土的。据摊商讲,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绝大部分还在河南老家呢。为了避免这批"珍贵文物"的流失,文物鉴定专家以每件数百元的价格全部买下,同时要求摊商将在河南老家存放的剩余部分,全部运抵北京。
图1-74现代河南孟津农民制作的仿北魏彩绘陶坐骑俑
图1-75由原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签署的鉴定证书
事后,博物馆将此事上报国家文物局,并申请收购经费。局领导对此十分重视,由国家鉴定委员会的九位资深专家对这批"文物"进行集体会审。专家们凭着多年的鉴定经验一致认为,博物馆所做鉴定结论正确,应当立即拨款对这批"文物"进行抢救性收购,以免流失海外。于是上百万的收购资金从并不富裕的文化事业经费中划拨下来。与此同时,大批陶俑源源不断从千里之外的河南运抵京城。北京的数家文物单位听说此事后,纷纷抢购。从1993年末开始至1994年初的一段时期,在北京文物界掀起了一场陶俑收购热。
令专家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在这一时期无论他们花多少钱买多少件,但类似的陶俑在"旧货"市场上总是层出不穷,尽管收购价格越压越低,“出土”数量却有增无减。据说,国家文物局还因此事对河南省提出严厉批评,指责他们在建设经济开发区的过程中没有重视文物保护工作,致使大量出土文物外流。于是河南省政府责承当地公安部门对此事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是北京各博物馆花重金收购的根本不是古代文物,而是洛阳市孟津县朝阳镇南石村的农民们制作的仿古工艺品,事已至此,那些相信自己"眼力"的专家们还是对调查结论不服气。国家博物馆某馆长拍着胸脯对上级领导信誓旦旦地保证说:“如果这批陶俑是假的,我就不当这馆长了”。国家文物局领导为慎重起见,派出了以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刘巨成为首的三人调查小组,直奔河南实地调查。调查结果与河南省政府的调查结论相同。事实十分清楚,是专家上了农民的“当”。
谁该对此事负责呢?让卖陶俑的农民负责吗?显然不妥,也没有这种先例。国家博物馆在征集文物时,其真假历来都由专家定,卖主没有发言权。让鉴定专家负责?也显然不合适。专家集体“打眼”。如被追究责任的话,以后谁还敢为国家鉴定文物。让领导负责?更不现实。领导是根据专家建议才做出收购决定的。无论是文物部门的专家还是领导,都没有主观故意之过错。尽管此事让国家蒙受了巨额经济损失,但由于无法追究责任人的责任,所以也就不了了之。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到目前为止,国家对文物鉴定的程序、方法及相关技术都没有作过具体规定,只是凭专家的一句话就拍板定案。时至今日,也无人对此予以反省,那些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有关单位和专家每每谈及此事都讳莫至深,更没有人会因此承担责任。
第九节&震惊国际的假古董诈骗案
陶俑事件绝不是一起孤立事件。无独有偶,就在此事件发生前后,在大洋彼岸的也发生了一起震惊海内外的假古董诈骗案。此案件也牵扯到我国数位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和古陶瓷专家。此事还要从外籍 华人魏先生向国家献“宝”一事说起。
1989年4月的一天,一位家住东南亚马国的魏先生来到国家文物局,声称遵奉年迈母亲的意愿,要将其父辈“传”给他的一只"釉里红玉壶春瓶"捐献给祖国。经故宫博物院古陶瓷专家李先生看后,断定该瓶为元代珍品,属国家一级文物。为此国家文物局特请著名书法家全国政协常委刘炳森先生书写奖状并向魏先生颁发,“嘉奖他的爱国豪举,并致感谢”。魏先生拿到此状后如获至宝,声称家中还珍藏着元、明、清各朝代陶瓷文物精品二千余件,愿出重金聘请中国大陆专家前去马国的家中鉴定。在魏先生的盛情邀请之下,包括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在内的数位专学者家纷纷前往。魏先生借专家到访之机,在海内外的众多报刊媒体上大造舆论,于是乎这位从未被国际收藏界知晓的海外最大的元、明古瓷收藏家就这样诞生了。他珍藏的元、明古瓷被专学者家们誉为“世界之冠”,有人估价魏先生的藏品,应价值数十亿美元。另椐海外媒体报道,中国学者专家一行看后大表赞叹,他们说:看了魏先生的收藏品,“中国陶瓷史应该要改写”。光是这些还不够,魏先生又于1992年在北京成立了“世界华人收藏家学会”,该学会共有会员31人,其中国国内文物界、考古界著名的专家学者占半数以上,魏先生认会长。
图1-76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景德镇仿元代釉里红玉壶春瓶
正当专家们在为东南亚之行津津乐道之时,由大洋彼岸传来惊人消息。据美联社报道,1995年12月底,美国旧金山地方法院判决魏先生之长女和女婿有罪,因为他们把45件号称明、清真品的瓷器,以64万美圆的价格,卖给了五个美籍华人。这批所谓“古瓷”经美国纽约和旧金山的专家鉴定,均是赝品。魏先生本人也因这宗交易被起诉,美国要求马国依引渡协定,要他在第二年三月四日下判前应讯。在此期间,中国有关当局也收到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信函,要求那些当年为魏先生鉴定并出具鉴定证书的专家,前往美国法院出庭作证。到这时,专家们才深深感到自己当初的鉴定结论太草率了。为了消除影响,平息事端,国家文物局指派曾经为魏先生的瓷器作过鉴定的故宫博物院的古陶瓷专家李先生前往旧金山市,为控方供证。专家当庭指出,魏先生及其子女出售的45件明、清瓷器均为赝品。其后,美国政府以贩卖假古董论罪,判魏先生坐牢一百零八年,并向全球发出引渡通缉令。
这两次事件之所能以引起文物界的极大轰动,不仅仅是因为有几位国家级专家被“打眼”,也不在于国家损失了几个钱,关键是人们开始对传统标形学鉴定方法产生了质疑,它是否已经过时?还有哪些新方法可以借鉴?正当人们在为鉴定界的前途担忧之时,一种崭新的结合当代高科技的鉴定方法悄然诞生了,即古陶瓷痕迹鉴定学说的出现。
第二节&&&&&&&&&&&&窑口与窑系
窑口,简称“窑”,在不同学术领域其含义各不相同。在考古学领域“窑口”是指器物的产地,但在鉴藏学领域“窑口”却是指器物的品种。如史籍上记载的宋代五大名窑汝、钧、官、哥、定都是指器物品种,而非产地,只是在现代考古工作者的努力下,部分品种的窑址已被发现挖掘,尚有部分窑址未被发现或最后确定,北宋官窑和哥窑的窑址就属此例。本书所注器物名称中的“窑”字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均属鉴藏学概念,而非考古学概念。
图2-15是2004年香港佳士德拍卖行以1400多万港元成交的一只宋代黑釉茶盏。其图录标注名称是“宋代定窑黑釉鹧鸪斑斗笠碗”。剖析一下名称就会发现,这里的“定窑”不是指考古学意义上的地理概念,只是一个品种的代名词。真正的定窑产自河北省曲阳县的涧磁村一带,该盏的产地是河南省的当阳峪窑。是不是拍卖行在误导买家呢?不是!这里的定窑只是指具有定窑工艺特征的产品。曲阳县是宋代定窑的中心产区,周边广大地区都受其影响生产同类产品。
再以龙泉窑为例:在考古学领域龙泉窑是指我国浙江省龙泉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古代窑场。它包括浙江南部的龙泉、庆元、景宁、云和、丽水、遂昌、松阳、缙云、武义、青田、永嘉、文成和泰顺等县市。因为这一地区最早的窑场出现在三国两晋时期,最晚截止到清代(清代以后就不算作古陶瓷范畴之内了),所以在考古学家眼里,只要是上述地区生产的古代陶瓷都应算作“龙泉窑”。(图2-16)(图2-17)(图2-18)(图2-19)(图2-20)(图2-21)(图2-22)(图2-23)(图2-24)但在鉴藏学家眼里真正的龙泉窑最早出现在北宋时期,成熟于南宋,清代以后衰落。只有那些胎质坚实,釉如凝脂的厚釉青瓷产品才能算作龙泉窑,其余者只能算作早期青瓷、越窑青瓷或建窑黑釉系列。
图2-25浙江龙泉产黑釉件盏
我们再来看看北方的磁州窑和钧窑。在考古学家眼里,磁州窑应当指以河北邯郸彭城地区为中心窑场的古代民间窑口。只要是上述地区生产的古陶瓷,均可以称作磁州窑。同样在考古学家眼里钧窑则是指以河南禹州钧台为中心的各窑场。只要是这一地区生产的古陶瓷都叫钧窑器。然而,在收藏家眼里磁州窑和钧窑不是以产地划分,而是以品种划分。磁州窑是以白色化妆土和含铁矿物颜料为装饰材料,以画、划、剔、刻为主要装饰手段的各种白釉(透明釉)和黑釉(酱釉)陶瓷产品。钧窑是一种能够产生晶相分离现象,以天蓝色为主色调,以铜红色为辅助装饰手法的乳浊釉产品。磁州窑类产品河北有烧,河南有烧,山东有烧,山西有烧,陕西、内蒙、甘肃、青海以及湖南、四川等地均有烧制。同样,钧窑类产品在金、元时期几乎遍布整个北方地区和部分南方地区。在河北磁州窑中心窑场曾出土过大量钧窑类产品。同样,在钧窑窑场也生产磁州窑类产品。图2-31就是河北邯郸磁州窑窑址出土的金代钧窑瓷片。图2-32是河南禹州钧台八卦洞古窑址出土的元代磁州窑类产品。
图2-31河北彭城磁州窑址出土的金代钧窑瓷片(故宫藏发掘资料)
图2-32河南禹州钧窑址出土的元代磁州窑瓷片(故宫藏发掘资料)
由此看来,在考古学领域以产地划分窑口的做法不符合鉴藏学的理念。为了能使二者兼顾,有人提出了“窑系”的概念。所谓窑系就是指产地不同,但装饰风格相同或相似的产品。如龙泉窑生产的黑釉兔毫盏就可以称作龙泉产“建窑系兔毫盏”。河北以外其它窑口生产的白釉黑花、黑釉铁锈花产品也可以统称“磁州窑系”产品。在这里有些窑口是已经考古发掘,被藏家所熟悉,也有些窑口未经考古发掘,收藏家知之甚少,甚至不知,但只要装饰风格相似,都可以“系”称之。如磁州窑系、耀州窑系、龙泉窑系、吉州窑系等等。
第四节&&&&&&&&&&&&古陶瓷鉴定中的逆向思维法
古陶瓷鉴定者应当是一种注重实践的复合性人才。学习理论固然重要,但实践更重要。有的人实践了几年就有长足进步,也有的人研究了一辈子,还基本属门外汉。这里似乎是“悟性”原因,其实是思想方法问题,因为后者没有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所以事倍功半。我们需要把实践转化成理论,也需要用理论指导实践,要想运用自如,离不开方法。
近些年我同许多收藏者打过交道。他们上来就告诉我,其藏品如何如何好,与真品特征如何一致。实际上恰恰相反,他们藏品中的绝大部分都是现代仿品。毫无疑问,他们的鉴定知识都是从书中或鉴定家嘴里得到的,为什么就没有真正领悟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于行家而言,当你拿到一件陶器或瓷器时,第一眼就应该大致判定出它的年代、窑口和品种。接下来再仔细观察,看它的哪些特征与真品相符,哪些特征与真品相悖,逐一认定后再做出明确判断。这是古陶瓷鉴定的基本方法。
这里存在两种思维方式,一种叫正向思维法,一种叫逆向思维法。初学者总是喜欢采用正向思维法,把眼睛盯在器物的优点上,按照书上所说的标形学特征一一对照。孰不知,大多数仿制者也是根据书中照片和论述进行仿制。他照书来仿,你照书去买,你自然就把他的仿品买去了。真正的鉴定家必须学会逆向思维法,敏锐地扑捉器物的瑕疵,也就是寻找那些没有仿到位的地方,即所谓挑毛病。不会挑毛病,就不是真正的鉴定家,而且这些毛病往往都是书本上没有提到过的工艺弊病。专家与外行,高手与低收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前者可以敏锐地找出器物的毛病,而后者往往视而不见。如果我们采用现有的各种手段(它包括传统的和现代的),都找不出毛病,就应该认定其为古代真品,否则就是赝品。毛病与非病就是我们鉴定的依据,也叫证据。只要发现有一条毛病,就足以作出赝品的认定,真品却需要一丝不苟面面俱到,找不出一丝破绽方可认定。
以台湾艺术家出版社出版的《宋元陶瓷大全》为例。前些年,这是一本在海内外很有影响的书。这本书的第267页上有一件钧瓷盘,下面写着“宋天蓝窑变葡萄紫碟钧窑”。(图2-40)首先,它的器物名称就起得很不规范,把产地“钧窑”放在最后。其次,观看图片就可以完全断定它是一件现代仿品。请注意,在该盘内与外底足圈相对应部位有一圈明显的凹痕,这就是行家所说的“注浆印”。前面已经说过,注浆工艺是在民国时期由欧洲引进的,宋代不存在这种生产工艺,直至民国时期制做盘碗大还都采用手工拉坯或机压成型工艺呢。因此我们不需要再讨论其它方面的问题,其它方面做的再好再像,我们也只能就给出否定答复。&&
第三节&&&&&&&&&&&&研究古陶瓷的历史发展轨迹
古陶瓷的发展和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否则我们的研究和鉴定就成了无本之木和无源之水了。1982年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陶瓷史》一书,第一次比较全面地揭示了中国古陶瓷历史的发展脉络,也是老一代古陶瓷研究者的心血结晶。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它未能对古陶瓷工艺发展历史做出系统的阐述、归纳和总结,也未能对影响古陶瓷装饰风格的社会根源进行深入剖析。这里也许是笔者不切实际的苛求,但要知道,这两点对研究学习古陶瓷鉴定至关重要。
古陶瓷的工艺发展总体来讲是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的,由易到难,由原始到先进。以成型工艺为例:根据当前考古资料,我国最早出现的陶器,是一万多年前制作的粗砂陶,它们采用手工捏塑工艺制作。到新石器时期中期,开始出现泥条盘筑和慢轮工艺。到龙山文化晚期发明了快轮工艺和模印工艺,把原始陶瓷艺术推向新的高峰。在商代以前由于没有金属工具,器物表面都采用石质或陶质工具进行磨、擀、压、印等,直到出现金属工具以后,才有轮制修坯工艺。从战国时期南方贵族墓中出土的早期青瓷产品中可以看出,各种成型工艺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图2-33)。中国古陶瓷的各种传统成型工艺,发展到商周时期以基本定型,在其后的两千多年中亦有缓慢发展。唐宋时期出现了交胎贴皮和坯板粘拼工艺(图2-34)(图2-35)。清代康熙时期,随着欧洲廉价钢锉的输入,景德镇工匠发明了新的修坯工具——条刀,开创了内外兼修的成型技法(图2-36)。民国时期又从欧洲引进了旋压、滚压和注浆工艺,我们称其为现代工艺。每一种工艺都会在器物表面留下特有痕迹,当我们了解它们各自出现的最早年代,就可以作为判定制作年代的根据。比如,一件“唐三彩”器采用注浆成型工艺,我们就可以立即判定出,它是现代工艺品,而非古代真品,因为古代唐三彩没有采用注浆成型工艺的。请万万牢记,笔者所指的是工艺的诞生期,远非它的结束期,否则就会犯本质错误。在我国许多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交通不便,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封闭经济环境中的民间小窑,至今保留着许多最原始的制陶工艺。(图2-37a-i)比如图2-20a至图2-20i就是当代云南省孟连县芒养傣族老人艾章的制陶过程。她传承展示给我们许多最原始的制陶工艺。如果一见到这种传统原始工艺制作的陶器,就断定是原始祖先的遗物,那就错了。鉴定一件器物的生产年代,要对它的方方面面进行综合分析,不能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人们的生活习性、意识形态和审美取向,特别是最高统治阶层的意志对陶瓷装饰艺术的影响至关重要,这也是我们断代的理论依据。例如: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人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于是,这一时期有关毛泽东、林彪及工农兵形象的陶瓷作品大量出现,我们称其为“文革瓷”,它们有着极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图2-38)。现代如此,古代也如此。例如:明代嘉靖皇帝,废除其他教派独尊道教。嘉靖元年下令拆除京城内外所有佛寺、尼庵,把玄明宫金佛像的金皮全部刮掉。嘉靖15年拆除皇宫中的大善佛殿,烧掉了所有佛像、佛骨、佛牙等物,使道教自东汉以来进入了一个空前的主导地位。这一时期,道教题材的纹饰成为瓷器上的主流纹饰,如云鹤纹、三仙炼丹纹、八仙祝寿纹等等。当然,这也不是说,凡道教题材的一定是嘉靖朝的,还是要结合其它方面综合分析(图2-39)。
馆藏&34337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深圳进厂多少钱一个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