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44的我们想到嘉善县魏塘镇魏塘镇进家具厂可以吗?

历史沿革/嘉善县
新城区全景图距今7000年前,嘉善以东是海湾,学术界称“古嘉善湾”。此时,太湖东南平原区陆地初步形成,嘉善居其间。据1959年开挖红旗塘掘出的四不象头骨证实,当时先民已在此处高地上以渔猎与种稻为生。从魏塘台基村独圩等地发掘的马家浜文化遗址证实,至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时期(距今年),古“太湖湾”、“嘉善湾”为浅海、泻湖地域;又从地质勘探发现,嘉善有六处牡蛎等海生动物生长层。至良渚文化时期(距今年),“嘉善湾”已向沼泽发展,此时古太湖湾水除部分向东南流外,大部分改向东流,故形成今嘉善县河流多为自西向东注入上海市的吴淞、黄浦而入江海。嘉善县建于明朝宣德五年(1430年),县内台基村及小横港村、姚庄镇大往圩、张安村、西塘镇大舜村黄荡南滩等多处古文化遗址证实, 早在6000多年前的马家浜文化时期已有先民在沼泽开田,种植水稻和饲养牲畜。春秋时为吴、越接壤之地,初属吴后属越。战国时越被楚灭归于楚。秦初属长水县,后秦始皇东游过长水,改长水为由拳县,属会稽郡。东汉永建以后属吴郡。三国吴改由拳县为嘉兴县,今嘉善地为嘉兴县的一部分。隋代并省州县,废嘉兴县入吴县,属苏州。唐代复置嘉兴县,仍属苏州。五代吴越时嘉兴县改属杭州,后又于基地置秀州。宋时于嘉兴县之魏塘镇置巡检司,元为魏塘务,明初改税课局,后又改巡检司。彩色跑活动明宣德四年(1429)三月,巡抚、大理寺卿胡概巡视江南后,以地广赋繁奏请划增县,翌年三月二十八日敕分嘉兴县东北境之迁善、永安、奉贤三个完整乡和胥山、思贤、麟瑞三乡之部分置嘉善县,定治魏塘,隶嘉兴府。“因旧有迁善六乡俗尚敦庞,少犯宪辟,故曰嘉善”。清循明制。咸丰十年(1860)至同治二年(1863),太平天国曾在境内建立地方政权。民国元年(1912)废府,嘉善属钱塘道。1927年道废,直属省辖。1932年全省设12个县政督察区,嘉善属第二县政督察区,次年仍改称第二区。1937年11月被日军侵占,是浙江最早沦陷之县,到1945年9月光复,又为浙江沦陷时间最长的县。1948年4月,属第一行政督察区管辖。日嘉善解放,隶属浙江省第一专员公署,11月改属嘉兴专署。1951年3月枫泾镇区及姚家夏家两村划归江苏省松江县,1958年后并入上海直辖市。日嘉善县建制撤销,并入嘉兴县。日恢复县置。1983年8月,实行市辖县制,嘉善县隶属嘉兴市
行政区划/嘉善县
嘉善下辖9个(镇)街道,其中包括3个街道(魏塘街道,罗星街道,惠民街道)6个镇(西塘镇,姚庄镇,大云镇,陶庄镇,干窑镇,天凝镇)。
国家战略/嘉善县
2008年,成为习近平同志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联系点,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三角区域规划。这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08〕30号)、进一步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嘉善以“建立浙江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被纳入其中,成为长三角地区唯一被纳入区域发展规划的县。2012年《浙江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方案》被列入国务院批准实施的2012年区域规划审批计划。按照国务院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浙江省有关方面研究起草了《浙江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方案》。日《浙江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方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这是我国第一个以县域科学发展为主题的规划方案。这一方案的出台,赋予了嘉善充分的信任和殷切期望,赋予了嘉善先行先试的特种权利,赋予了嘉善相当于地市级的经济管理权限,也同时把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推向了一个历史性的高度。这是继浙江省获得四大国家发展战略后,又一个国务院同意的重大战略。城市夜景《建设方案》,透射着党中央、国务院对嘉善的殷切期望。整个方案包括建设背景、总体要求、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区、建设城乡统筹先行区、建设开放合作先导区、建设民生幸福新家园、实施保障措施等七大部分。方案要求,到2020年,示范点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在全国各县中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经济发展质量显着提升,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生态文明水平明显提高,建成“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美好新家园。日,浙江省政府批复实施的《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改革总体方案》确定了改革的主要任务,其中包含12个改革大项和33个改革小项。经过总结提炼,形成示范点建设经验55条,其中农村公路品质提升工程经验做法得到习近平总书记批示肯定。加强典型培育,研究确定示范点建设展示点培育目录5大类255个,培育形成县级展示点57个。加强宣传推广,举办首届全面深化改革与县域科学发展理论研讨会等活动,启用县域科学发展主题馆,《人民日报》头版显要位置专门介绍嘉善县域善治成功经验。省(部)级改革试点:义务教育教师流动国家级改革试点、核准目录外企业投资项目不再审批改革试点、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多规合一”改革试点、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
自然地理/嘉善县
泗洲公园嘉善地处太湖流域杭嘉湖平原,位于浙江省东北部、江浙沪两省一市交汇处,境域轮廓呈田字形,东邻上海市青浦、金山两区,南连平湖市、嘉兴市南湖区,西接嘉兴市秀洲区,北靠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和上海市青浦区。全县总面积507.68平方千米(县土地详查数),其中水域占14.29%。嘉善城区东距上海市中心80公里,大虹桥商务区60公里,西至杭州100公里,南濒乍浦港35公里,北接苏州市区80公里,处于长江三角洲的中心地带。地势南高北低,平均高3.67米(吴淞标高)。嘉善地域形成和隶属简况:距今7000年前,嘉善以东是海湾,学术界称“古嘉善湾”。此时,太湖东南平原区陆地初步形成,嘉善居其间。据1959年开挖红旗塘掘出的四不象头骨证实,当时先民已在此处高地上以渔猎与种稻为生。从魏塘台基村独圩等地发掘的马家浜文化遗址证实,至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时期(距今年),古“太湖湾”、“嘉善湾”为浅海、泻湖地域;又从地质勘探发现,嘉善有六处牡蛎等海生动物生长层。至良渚文化时期(距今年),“嘉善湾”已向沼泽发展,此时古太湖湾水除部分向东南流外,大部分改向东流,故形成今嘉善县河流多为自西向东注入上海市的吴淞、黄浦而入江海。县境内东西流向的有太河泾港、大寨河、圩水港、贺汇港、斜塘,南北向的芦墟塘等河流流经镇域,是西水东泻的主要泄洪通道。县境北部多湖荡,水域面积750亩以上的有:汾湖、长白荡、夏墓荡、祥符荡、蒋家漾、马斜湖、北许漾、沉香荡、白鱼荡、西浒荡、六百亩荡。汾湖汾湖位于浙江嘉善、江苏吴江交界,东西长6公里,南北长3公里,一半属浙江、一半属江苏。汾湖古称分湖,总面积9700亩。太浦河是太湖流域的重要河流,也是上海市西南部的大河,因沟通太湖和黄浦江,故名。嘉善位于北亚热带南缘的东亚季风区,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宜于作物生长,但地处沿海中纬度地带,气候变化明显,具有春湿、夏热、秋燥、冬冷的特点,主要的灾害性天气有暴雨、连阴雨、干旱、寒潮、大雪、大雾、高温和台风。历年平均气温15.8℃,1月最冷,极端最低气温-10.8℃,出现在日;7月最热,极端最高气温40.7℃,出现在日。平均无霜期233.6天,年平均结冰天数39天。传统江南农村民居历年平均降雨量1155.7毫米,最多年份雨量1683.4毫米,出现在1999年;最少年份雨量695.1毫米,出现在1978年。年平均降雨日138.5天,日最大降水量167.6毫米,出现在日。历年平均降雪日数7.8天,1月最多,达3.5天。最大积雪深度22厘米,出现在日。历年平均日照时数1927.3小时,其中,1~2月最少,平均在125小时以下;而7~8月最多,平均在210小时以上。历年平均风速3.1米/秒,瞬间风速≥17米/秒的大风平均每年5.4天。历年出现的最大风速35.5米/秒(12级以上),出现在日。
经济概况/嘉善县
综合概述中国归谷嘉善科技园2014年,嘉善县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02.4亿元,可比增长9%;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17063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12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048元,分别达到9.2%和10.4%,跑赢9%的GDP增速;财政金融实力进一步增强。2014年,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60.05亿元,增长9.7%,其中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1.3亿元,增长8%;被评选为首届浙江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在省2013年统筹城乡发展综合水平排名中嘉善县列浙江省第七,进入了统筹城乡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体系全面融合的最高阶段。合同利用外资6.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2亿美元,实际利用县外内资76.6亿元,均继续保持全市前列,浙江省十强位次。科学发展2010年,嘉善设立嘉兴出口加工区B区的申报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准所谓出口加工区,是指国家划定或开辟的专门制造、加工、装配出口商品的特殊工业区。出口加工区享受“免、保、退”的优惠政策,可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增强企业出口竞争能力,为出口型加工企业提供更宽松的经营环境。2015年,嘉兴出口加工区B区获国家部门批准升级为综合保税区,并启动建设“无水港”和“虚拟空港”,这也是浙江省第二个综合保税区。喜力嘉善工厂所谓综合保税区,是设立在内陆地区的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由海关参照有关规定对综合保税区进行管理,执行保税港区的税收和外汇政策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港口的功能于一身,可以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2011年,经国务院批准,嘉善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始实行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这标志着嘉善开放开发、园区建设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平台。据了解,嘉善经济开发区创建于1993年11月,是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连续多年荣获“浙江省先进开发区”、“浙江省十强开发区”称号。2014年,经省政府批准,在整合嘉善姚庄工业园的基础上设立省级经济开发区,并定名为浙江姚庄经济开发区。浙江姚庄经济开发区成为嘉善示范点建设“三区一园”中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区的重要平台,被设定为海峡两岸(嘉善)经贸合作平台,与台北内湖科技园区、台中工业区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完善专业特色园区功能配套,关联产业实现集聚发展。2014年,工业经济转型步伐加快。全面开展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实行差别化税收政策、资源价格、信贷支持,鼓励、倒逼企业提质增效。出台“机器换人”政策奖励细则,继续开展“机器换人”项目237个,减员13029人;被列为全省“腾笼换鸟”综合试点县,淘汰落后低效产能项目135个。截至2011年年底,规模以上企业中民营企业占了63%,亿元企业中民营企业占了一半,基本占到了全县经济的半壁江山。已有上市民营企业4家,准备上市民营企业5家。2015年,力争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IBM 长三角智慧电子商务创新中心2014年,招商选资成效显着,举办浙江省企业领袖峰会暨全球首届光荣浙商论坛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活动,引进富通、恒天2个总投资均超50亿元和喜力啤酒等4个总投资均超1亿美元的大项目,其中富通项目被列为首批省特别重大产业项目,获评省2013年度利用外资成绩显着县。积极推动工业园区“二次创业”,完成基础设施投入8.8亿元。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获省“四换三名”示范开发区称号,东区“三纵四横”道路框架实现贯通。成功列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创建名单。县科创中心新引进孵化企业40家,中以高科技(嘉善)创新中心,IBM长三角智慧电子商务创新中心,嘉善国泰安协同创新科技园等投入运作;高铁新城被工信部确定为跨境电商共建试验区,电商产业园一期开工建设;归谷科技园拓展区启动建设,新开工、新投产企业各11家,成功创建省级“千人计划”产业园、省开发区特色品牌园区,获批欧美同学会全国首个县级留学报国基地。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31家、省级企业研发中心5家。借助沪浙“桥头堡”优势及便捷的交通网络,嘉善已成为台资在浙江最密集的地区,与广东东莞、江苏昆山同为内地三大台资企业聚集地,已有近400多家台资企业在嘉善发展,常驻台商2500多人。2003年,嘉善继江苏昆山、广东肇庆之后,成立了大陆第三个县一级的台湾同胞投资企业协会。现代农业碧云花园农庄嘉善作为农业大县,曾被誉为“浙北粮仓”银嘉善。形成了粮食、蔬菜、水果、畜牧、花卉、水产、食用菌、休闲观光农业等8大农业产业和白(食用菌)、绿(蔬菜)、蓝(淡水养殖)、彩(花卉)“四色”产业带.同时不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和新设备,农业和渔业生产水平位于全省前列,而且形成了“一镇多品”、“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并涌现出“中国甜瓜之乡”,“中国蘑菇之乡”、“浙江黄桃之乡”,“中国鲜切花之乡”等,已建和在建的精品农业示范点达到了80个。温室大棚经济作物面积达到5.25万亩,为浙江省第一.姚庄黄桃成为继西湖龙井后,第二个进入国宴的浙江农产品。2008年,在我省基本农田质量调查试点工作中干窑镇发现了总面积近1.75万亩富含硒元素土壤,其中一级“富硒”区域面积达到4400亩,2010年,富硒大米,富硒草莓正式投入市场。嘉善通过积极培育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已经形成以碧云花园为代表的农业园区型,以浙北桃花岛为代表的基地拓展型,以汾湖休闲观光农业带为代表的资源景观型,以祥盛休闲农业园、龙洲休闲渔业园为代表的特色产品型,以西塘荷池村、陶庄渔民公园为代表的“农家乐”型等多种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三产服务开业典礼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2014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1.5亿元,增长12.5%。加快建设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重点发展信息、旅游等基础扎实的产业,积极发展环保、健康、时尚、金融等新兴服务业态。古镇西塘进一步提升内在品质和外延功能,完善娱乐、住宿、会务等高端商务配套,创建成为5A级景区,康辉一期对外营业,恒天项目启动建设;大云温泉旅游度假区完成总体规划编制,加快整合十里水乡、云澜湾温泉国际等资源,启动乡村旅游特色村落建设。大力引进高端、高附加值物流项目,建成投产畅联物流等项目。加快发展工业设计,推进中华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嘉善信息科技城开园运行。2014年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066.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07.2亿元,其中西塘景区接待游客数量653.22万人次,同比增长12.09%,实现门票收入1.21亿元,同比增长20.05%。全市首家“省旅游经济强县”,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称号,古镇西塘通过国家5A级景区景观质量评审,大云温泉旅游度假区获批省级旅游度假区,斯麦乐巧克力文化园开园。拥有挂牌高星级标准酒店(4星5星)累计达到5家,在建待建5星级酒店4家,其中希尔顿签约入驻云澜湾温泉国际,东航酒店入驻嘉汇广场。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现代物流、研发设计、服务外包、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提升发展商贸、休闲旅游、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建设沿320国道现代商贸物流区,打造以高铁嘉善南站周边及开发区科技商务区为主的临沪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古镇西塘二期工程和大云温泉生态旅游区建设,着力构建“古镇西塘、大云温泉”南北呼应的嘉善旅游新格局,培育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城市。
融入上海/嘉善县
2012年与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签订《嘉善县实施融入上海首位战略合作研究协议》,合作建立科学发展研究实践基地。编制完成《嘉善与上海综合交通对接研究专题方案》,2013年对接上海市发改委,与浦东高新技术企业家联合会、浦东软件园分别合作建立嘉善创业创新基地、汇智云嘉善中心,与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合作推进“长三角电子商务总部基地”建设。第一人民医院与上海中山医院共建“医疗合作中心”,康慈医院成为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协作医院,城乡合作医疗与上海第一人民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实现异地刷卡结算。上海固话号码(区号 021)已引入开发区可申请安装,上海移动通讯在开发区漫游资费取消。上海都市卡(嘉善旅游主题卡)正式发行。抢抓上海自贸区建设重大机遇,嘉善与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决定在嘉善设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嘉善项目协作区,双方将在招商、产业、贸易、金融、财政、改革、管理七大领域进行深度合作,努力成为上海自贸区功能配套优先承载区、制度创新率先复制区、开放红利首批共享区。嘉善项目协作区的设立,意味着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和上海自贸区两大重要战略实现交汇,标志着嘉善深化融入上海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嘉善高铁南站在“十二五”规划中,融入上海被列为嘉善经济社会发展的首位战略,自此,嘉善融入上海提升行动进一步向全方位、宽领域、高起点、深层次推进。嘉善县提出:“要全面形成融入上海的半小时经济圈、工作圈和生活圈,使嘉善成为紧邻上海最具活力和吸引力的发展区域之一”。“上海元素”已渗透到嘉善的角角落落:引进上海农商行、绿地集团、龙软信息等一批重大项目;与长宁、闵行等区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开通首条嘉善—上海城际公交,教育、卫生等公共资源实现共享等。沪善两地地缘相近、人缘相亲、血脉相连,独特的“13579”现象。如今,这种互动关系又站上了崭新的历史起点。作为“首位战略”,嘉善又将融入上海提升到了空前的战略高度,谋划了宏大的融入格局,采取了更大的融入力度。从发展理念、规划布局、基础设施有效融合,到产业、科技、人才、金融和社会事业全方位合作;从现代都市到美丽水乡,嘉善融入上海早已突破了35公里长的边界线。
乐居嘉善/嘉善县
幽静老城区随着《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的颁布实施,地处长三角城市圈核心地带的嘉善紧抓高铁开通、大虹桥开发、后世博经济、迪士尼建设等带来的新机遇,加快融入上海都市圈,争做上海“一城九镇”外的“第十镇”,着力打造优质生活圈,并把“乐居”作为城市发展的新名片。打造以中心城市拉动、东部片和西部片联动、三个工业重点区块带动的“一城两片三区”新格局。到2016年,城市化水平达到66%,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到42平方公里。嘉善老城--忆,风韵的江南水乡是嘉善文化形成的根基所在,是城市生活的过去与回忆,是嘉善人民心心念念的家为一步完善基础设施,明确城市职能,提升城市内力,营造城市品牌。根据城市有机更新相关要求,确定多个重点地块对城市功能进行织补与梳理,美化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功能,致力于打造一个饱含文化底蕴,独具地方特色的魅力嘉善老城嘉善新城北区--看,活力的现代新城新城北区商业区规划形成“两轴两廊,一心两片”结构通过多年的建设,新城北区已有万联城市综合体,景辰大厦,铂金广场,汇金大厦等商业设施,世博帝宝,百合春天,临江景苑,金地家园,嘉华春晓,东方润园,御景湾,塞纳蓝湾等居住小区,一个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新城已初具雏形。嘉善新城南区--望,摩登的未来都市与华夏幸福基业合作开发,由AECOM进行城市设计,依托沪杭高铁,确立了“全国现代服务业产业新城典范”发展目标、“充满江南水乡魅力的产业新城”的发展定位。规划将以水为纽带,有机串联城市的产业、居住、旅游与商业等区域,打造独具魅力、层次健全、功能齐备、品质高尚的城市配套体系,联合IBM建设当中应用新的智慧城市的技术,将以“长三角新经济的新枢纽”为目标,将形成以电子商务为主导的产业新城。高铁新城开展“绿色家园”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绿色城区、绿色通道、绿色水系等“六大绿色工程”建设,为城乡群众营造更优质的绿化环境。所以公园全天候免费开放,城市绿道不断延伸,建设江南“水都绿城”。全县城市绿化复盖率达到43%,城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20.85平方米。抢抓国家推进城镇化机遇,加强政策研究和向上对接。大力推进姚庄镇新一轮省级小城市和西塘镇市级小城市培育试点,因地制宜推进天凝镇省级中心镇及其他城镇建设。完善引导政策,稳妥推进农房改造集聚,有步骤、有重点启动建设一批“X”点,逐步满足农民建房需求。2013年7月,浙江省建设厅与嘉善县政府签订了《共同推进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的合作意见》,指出:嘉善县在推进县域科学示范点建设中,要更加注重规划引导、城乡统筹、产权融合、集聚节约、创新驱动、精细管理,以新型城市化带动县域转型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发展加快向城市经济转型,加快推进三区一园建设。力争在县域科学发展上和建设美丽现代化县城上成为全省、全国的示范。同时,按照《浙江嘉善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方案》的总体要求,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与嘉善县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为嘉善县城乡规划提供智力支持。对现有城乡规划进行重新梳理,整合生态、文化、区位资源,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探索新的符合嘉善县域的具体规划,突出重点、亮点,转化和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形成可学、可看、可示范的典型样板。
历史文化/嘉善县
纺织东门历史街区明宣德五年建县后,鼓励住民种桑植棉,土纺土织业日兴,“四乡机杼之声不绝”,男耕女织渐成风气。明万历二十四年《嘉善县志》载:“南乡高土种之,年产量极微”、“妇女先碾核, 以车纺之”,而多数村妇纺土纱所需之棉皆购于市集,魏塘、枫泾等地设有多家纱庄布局。故魏塘镇已形成土纱集散地。《嘉善县志》载:魏塘“东西市梢有纱庄”。县城东北乡间枫南、里泽及惠民一带,几乎家家都备有土纱、土布纺织机,明《几亭全书》称:农妇“以纺织为业,每织一匹,持之城市,易米以归”。所织之布多售于枫泾镇,故“枫泾布”与“松江布”齐名。谚称:“卖不完的松江布,收不尽的魏塘纱。”田歌嘉善一中“嘉善田歌”是浙江民歌中的主要品种之一,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七种不同曲调组成,这七种曲调,既可单独演唱,也可以“田歌班”的形式数曲联唱。曲调极富江南水乡特色。歌词多用“吴音俚语,谐音双关”。歌词的这种所谓“吴格”,与明代冯梦龙编的吴地《山歌》有直接传承关系,与《乐府诗集》(宋人郭茂倩编)中的南朝“吴声歌曲”也有明显的血缘关系。因此,嘉善田歌也是江南“吴歌”的重要组成部分。砖窑明万历雪中西塘《嘉善县志》载:“砖瓦出张泾汇者曰东窑,出干家窑者为北窑。”2003年编印的《嘉善县地名志》说:干窑在“清咸丰十年(1860)后,窑业迅速发展。民国时期,窑业鼎盛”。“明清时期窑业兴盛,多产‘京砖’,瓦当文化灿烂,史称‘千窑之镇’。” 干窑瓦当远销全国各地,北京皇宫、杭州知味馆、山东曲阜等都使用过干窑瓦当。《嘉善县志》中记载,中国国产的第一张平瓦就产于浙江嘉善干窑镇。科举在明清两代,嘉善一共贡献了状元2人、进士213人。嘉善更是全国26个巍科大县之一,明清两代嘉善共有巍科11人(进士的前4名及会试第一名称巍科)。一般认为,巍科比进士更能反映一个地区的文化实力。柳洲词派柳洲词派是明末清初的一个重要词派,地处嘉善魏塘。柳洲之名源自明清之际魏塘镇的一处名胜柳洲亭。魏塘又名魏里、武塘。依据一是戈元颖、陈谋道等编集的《柳洲词选》所收词人词作,一是明末清初以“柳洲八子”称名的活跃于魏塘的词人唱和群体。柳洲词派最有特点的传承方式就是以典型的江南望族文化为主环链进行词学上的相互影响和承续。寺观百年老洋房嘉善是江南道教、佛教流传较早的地区之一。据史料记载,嘉善道教最迟唐代已流行,而佛教始于唐朝,宋代开始,嘉善寺观陆续增多,民间把寺庙和道观作为宗教信仰的现世寄托。大约在明清时期,嘉善县的寺庵庙宇数量达到历史以来的最高峰,清光绪二十年(1894)《嘉善县志》载:县内有禅寺9座、禅院12座。建于三国东吴时1座(慈云禅寺,位于原县委党校旧址),唐代4座,宋代10座,元明清6座。光绪年间,县内有庵71座。建于唐代2座,宋代6座,元代4座,明代36座,清代23座。县城魏塘街道内多条道路与历史上道教活动有关,如道院弄,太平弄,坛弄,主要分布于城西。而作为元四家之一的嘉善籍画家的吴镇在年轻时即与释道往来密切,其中与他交往亲密的画家方方壶,即是上清宫道士。善堂明末江南,地方乡绅发起以济贫为目的同善会,常年举行救赈贫民的活动。同善会创始于无锡高攀龙,而作为高攀龙弟子的陈龙正创建的嘉善同善会则最为成功,最具代表性。崇祯十四年(1641年),在同善会、千金会的基础上,陈龙正建立了同善会馆,作为经办善业的常设机构和公所。同善会馆是江南最早兴起的民办性慈善组织,在我国民间慈善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城墙古城墙明正德五年(1510),知县胡洁为保居民安堵(安居),在魏塘日晖桥 之东建宾旸门,太平桥之西建平城门,以备启闭之用。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为防御倭寇,吏部侍郎赵文华督师嘉善,抚台王抒与知府刘悫议奏请朝廷筑城,获批准。县内使用徒工1万余名,征发民户740余人督工。是年十月至次年三月,建成水城门5座,旱城门4座,月城114丈,望楼4座,水城门旁台5座,墩台12座,窝铺36间,筑雉碟2644个,周围1448丈。城高3丈,阔2丈,濠阔6丈,周于城。筑城占地353亩,化银35856.9两。此后数百年间,明清两代历任知县多次维修加固。解放后拆毁,现西南角尚存有不足百米尺长的一段。泗洲塔泗洲塔,又名“吉祥圣寺塔”、“大胜寺塔”,位于县城东门外大胜寺内,大殿前侧,寺有大钟,声音洪亮。宋淳熙十四年(1187),由佛门弟子清梵受泗洲和尚的示兆而募建此塔。塔身六面七层,朱椽碧瓦,翘角飞檐,总高约20多米,顶尖的葫芦呈倾状,遇大风能随风旋转。书画莲花禅寺据统计,自宋朝以来被《中国美术家大辞典》、《中国书画家大辞典》收录的画家和书法家就达170多名。他们留下的大量书画作品,构成了嘉善历史上特有的文化景观。据《故宫博物院藏宝录》、《故宫便览》等资料记载,北京故宫现藏嘉善籍名画家的字画真迹有元代“四大家”之一吴镇的《芦花寒雁图》轴、《渔父图》轴、《竹石图》轴和《草书心经》卷,以及与他同时代的另一位大画家盛懋的《秋江待渡图》轴、《松石图》轴等。另外,明代画家姚绶、清代初年画家项圣谟(旅居嘉善)等也均有书画作品被收藏。雕漆与嘉善历代绘画艺术交相辉映的则是嘉善元、明时期的雕漆工艺品,它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我国雕漆艺术源远流长,但谁也不曾想到,是元朝嘉善的一批民间雕漆工匠,把这一门艺术推向了顶峰。他们制作的大量雕漆作品,代表了元代漆器制造的最高水平,且对后代漆器的制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漆器专家,把西塘称为“元代漆器的制作中心”。当时,它和景德镇的瓷器并驾齐驱,不但促进了江南市镇经济的发展,而且成为我国最早的出口商品生产基地之一。铸银醉园据史料记载,朱碧山所铸虾杯、蟹杯、人物杯,当时为名人高士酌酒的一种时髦而风雅的酒具,堪称中国酒文化一绝。这种银制槎杯,不施药焊、注酒自能流走。槎者筏子也,故得其名。清代大诗人朱彝尊曾作《朱碧山银槎歌》咏之。据了解,碧山制作的槎杯,存世作品仅三件。其中北京故宫珍藏的白银龙槎为酒具中的极品,属国宝级别的文物。有学者着文,为中国100件稀世珍宝排座次。银龙槎杯仅次于银缕玉衣、“竹林七贤及茶启期”砖画、唐琴“大圣遗音”等文物,名居第6位。由此可见它的艺术品位之高。文保单位省级文物保护 单位共有6处,分别是吴镇墓,干窑窑墩,大往遗址,钱氏船坞,魏塘叶宅,西塘古建筑群。
嘉善阻击战/嘉善县
抗日纪念碑民国26年(日,日本侵略者在上海蓄意滋事挑衅;13日,淞沪会战爆发。中国守军坚决抵抗,予敌重创。11月5,倭寇在杭州湾金山卫等地强行登陆,上海危急,南京危急。军事委员会军政部第三战区第十集团军总司令刘建绪,调集部队15570人,在枫泾至嘉善一线阻击倭寇。参加嘉善阻击战的中国军,为民族的独立自由作出光荣的牺牲,尤以109师、 一二八师官兵伤亡奇重。109师参战官兵5793人,阵亡1561人,负伤1304人;一二八师参战人员5799人,阵亡1655人,负伤831人;一一三旅第一团参战人员808人,阵亡175人,负伤258人,许多营团连军官为国捐躯。特别是一二八师军人来自湖南,多为湘西苗族、土家族子弟,他们的坚忍顽强,为中华民族增光。作家湖南凤凰人沈从文曾在他所作《湘西》中写道“淞沪之战有个一二八师调守嘉善,战争过于激烈,本意固守三天却守了足足五天,全师大部官兵都牺牲于敌人优势日夜不断炮火中,下级干部几乎全体完事,团营长正副半死半伤,而死去的全是那小小县城中和我同长大的年青人”。敌军兵力约在万人以上,被我击毙击伤的约与我军伤亡人数相当,敌少将手冢正三11月8日在嘉善附近被击伤。根据史实小说《血战嘉善》改编而成的电视剧《11公里》已于2010年上映!
旅游景点/嘉善县
西塘嘉善旅游,首推西塘。西塘是中国首批十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预备清单。早在唐开元年间,西塘就有了村落,宋时聚成村里,元末统称斜塘, 明代建成市镇。老镇区内至今保存完好的25万平方米明清建筑群,规模之大和保存之完好是江南少有的。古老的江南水乡风貌形成了西塘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街衢依河而建,民居临水而筑,1平方公里的老镇区内有27座石桥、122条古弄和千余米长的廊棚,拥有西园、种福堂、石皮弄、根雕馆、纽扣博物馆、圣堂、七老爷庙、倪天增祖居等景点近20处。西塘已成为中国影视拍摄基地之一。相继有《碟中谍3》《我的青春谁做主》《别爱我》《像雾像雨又像风》等在此取景,2012年全年游客突破472万人(次)。列全国百强景区第29位,成为全国热门的旅游目的地。汾湖——位于浙江省嘉善县陶庄镇于江苏省吴江市交界处,东西长6公里,南北长3公里,总面积9700亩,古称分湖,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吴越分界湖。宋元时期,汾湖已成为江南有名的风景胜地。元代的大画家吴镇、盛懋等曾来过汾湖,湖边的青青芦苇,水村茅屋,清风悠然的自然风光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著名书法家赵孟頫的《分湖水村图》是国宝级文物。元代大文豪杨维桢曾留下《游分湖记》,从游记中后人可以领略七百年前的汾湖风光。梅花庵——位于嘉善县魏塘街道,占地面积2987平方米,建筑面积1658平方米,是江南著名的文化旅游地,主要古迹和景点有:梅花庵、吴镇墓、梅花亭、八竹碑、草书心经碑以及吴镇陈列室等。吴镇的作品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画所特有的文化品质,开创了文人画的新纪元,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意义。云澜湾温泉大云温泉生态休闲度假区——位于“中国鲜切花之乡”、“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嘉善县大云镇,由十里水乡生态河道、碧云花园、拳王休闲农庄、森林温泉度假等组成,总面积12平方公里。整个温泉生态休闲度假区将结合南北两部分的各自优势进行开发:南部将利用规划区内水资源丰富、生态环境优美、田园野趣依旧的自然资源,打造十里水乡休闲区——“十里水乡”生态游线全长7公里、占地14万平方米,两岸绿荫环河,水中白鹅戏水。日,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宣布,浙江省嘉善县已成功从2161.81米深的地层打出地热水,井口水温度达到40℃。经专家鉴定,各项指标符合温泉的标准,成为杭嘉湖平原上成功打出的第一口温泉。该井是浙江省迄今为止最深的地热井。该井地热资源勘查的成功突破,为加深认识杭嘉湖地区地热成因,以及进一步开展该区域的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该地下热矿水水质由国家土资源部杭州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和南京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测试。测试结果表明,热水中富有含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微量元素及化学组分,其中偏哇酸30.7毫克∕升,达到了《地热资源地质勘查规范》(GB11615-89)有医疗价值浓度标准,属氯化物·重碳酸-钠型温泉。丁栅湿地——位于嘉善县姚庄镇丁栅村。这里白鱼荡休闲中心、渔民村六塔渔业园和沉香柑橘园串珠成线;太白农庄、忆草堂、白鱼荡水上休闲园成为都市人品尝地道河鲜的好去处。游客可乘一叶小舟,荡漾于碧波万顷的湖面,穿梭于网状交织的小河间,观赏鸬鹚捕鱼等难得一见的原始捕鱼方式;或拿起钓竿,享受垂钓之乐;或凝神静气,观看“打甲鱼”表演;或漫步于乡村休闲长廊间,坐下来喝杯茶,聆听一下来自五代以前的“嘉善田歌”;或干脆在渔民村住下来,体验一下渔家乐的欢快生活。
嘉善特产/嘉善县
嘉善黄酒、荷叶粉蒸肉、六塔鳖、汾湖蟹、熏蛤蟆、西塘八珍糕、“锦雪”牌黄桃、干窑大米、“惠绿”牌蜜梨、“锦雪”牌蘑菇、杨庙雪菜、尚农甜瓜
嘉善农商银行女排/嘉善县
赛季全国女排联赛冠军浙江女排全称是浙江嘉善农商银行女子排球队,始建于1958年, 已经走过了五十余年的岁月,历史上曾取得过许多骄人的成绩,并两次被省政府授予“勇攀高峰运动队”。2010年首次将主场设在嘉善,2013牵手嘉善农商银行,并全新更名为——“嘉善农商银行女排俱乐部”,并在当年夺得赛季全国女排联赛冠军,也是建队56年首个全国冠军。嘉善主场战绩:赛季全国女排联赛四强赛季全国女排联赛季军赛季全国女排联赛冠军赛季全国女排联赛四强
交通与文化/嘉善县
嘉善县交通:嘉善有着优越的交通条件沪杭铁路,沪杭高速公路,申嘉湖高速公路,杭州湾跨海大桥北连接线,亭枫高速连接线,320国道。都穿境而过。即将建设的沪杭高速铁路。城际铁路,沪杭磁浮铁路和嘉通高速公路。也都将经过嘉善,相信不久之后,嘉善将成为长三角的交通枢纽。 县树县花:1987年,嘉善县第八届人大常委会十九次会议决议,确定杜鹃花为嘉善县花,香樟、银杏为县树。嘉善县群众喜爱杜鹃,早在清乾隆年间,西塘镇居民开始种植。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已近江南杜鹃盛开季节,杭州宾馆曾来借用珍品30盆。上世纪80年后,种花者日益增多,尤其以魏塘、西塘镇为最。花卉品种越来越多,,有杜鹃186种。1984年10月县杜鹃花协会成立,有会员70余名。1986年县在善西新桥港建立县花圃。日中国杜鹃花转会在无锡举办全国首届杜鹃花展览会,嘉善县12盆珍品展出,其中一盆“双套大乔”获得“最佳造型奖”,一盆“百花争艳”获得明星奖。 1984年县农业区划办公室调查,全县有古银杏11株,天凝蒋村雌雄两株银杏最为古老,栽于宋建炎四年(1130)年。友好城市:湖南凤凰西藏那曲黑龙江海林美国摩瑞斯嘉善县嘉善田歌:“嘉善田歌”是浙江民歌中的主要品种之一。由七种不同曲调组成,即《滴落声》、《落秧歌》、《棣头歌》、《羊骚歌》、《嗨罗调》、《急急歌》、《平调》。这七种曲调,既可单独演唱,也可以“田歌班”的形式数曲联唱。曲调极富江南水乡特色。歌词多用“吴音俚语,谐音双关”。歌词的这种所谓“吴格”,与明代冯梦龙编的吴地《山歌》有直接传承关系,与《乐府诗集》(宋人郭茂倩编)中的南朝“吴声歌 曲”也有明显的血缘关系。因此,嘉善田歌也是江南“吴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嘉善田歌历来受到重视和传承,20世纪50年代田歌联唱《黄浦太湖结成亲》,在省内获奖后,录制唱片,并由中央广播电台作为常播曲目。60年代田歌女声独唱《送粮》,全国流行并一直传唱到90年代。其间当地有两名田歌手曾获“浙江省民间艺术家”称号。2004年第七届中国艺术节以嘉善田歌为创作素材的音乐剧获文华大奖。嘉善京砖:提到京砖,大家可能对它还不十分了解,但是值得自豪的是,作为国家京砖的两大主要产地,嘉善是其中之一。京砖是专为皇宫烧制的细料方砖,其颗粒细腻,质地密实,呈灰青色,古朴自然。京砖的生产工艺十分复杂,须经过选泥、练泥、制坯等七道工序,每个工序又有详细的分工,一块京砖的烧制,前前后后需近两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可见其珍贵之处。
嘉善名人/嘉善县
吴镇:()元代杰出画家。字仲圭,号梅花道人,梅道人、梅沙弥、梅花和尚等。魏塘人。与黄公望、王蒙、倪瓒齐名,并称“元四家”。姚绶:(),明代画家,字公绶,号丹丘生,又号谷庵子,嘉善人。进士出身,曾任监察御史。工诗文,善书画。长山水、竹石,宗法元人,受吴镇影响较深。他与杜琼、刘珏、谢缙等明代早期文人画家,为明代中期吴门派的勃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凌云:凌云将军,1936年(15岁)参加上海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赴延安参加革命,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任职至中国军事博物馆政委、党委书记,是著名的将军画家。张成,杨茂:雕漆历史上的非凡巨匠,《嘉兴府志》载:“张成、杨茂,嘉兴府西塘杨汇人。陶宗仪《南村缀耕录》中记载“杨茂善戗金戗银法,凡器用诸物,先用黑漆为底,以针刻山水、树石、花竹、翎毛亭台、人物……完整毕肖。”杨茂的传世作品中,在大陆仅见的有观瀑图八方形剔红盘两件和花卉纹剔红尊,现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张成雕工浑厚、圆润,其留存的作品稍多有栀子纹剔红盘、曳杖观瀑布剔红盒、云纹剔犀盒等传世。杨茂、张成的漆器作品不仅在中国极富盛名,还传到了国外。尤其是日本,据记载,雕漆技术很早就传入日本,被称为“堆朱”。由于当时日本人特别推崇西塘的剔红漆器,所以分别取杨茂、张成的姓和名,把雕漆工匠称为“堆朱杨成”。周鼎:()字伯器,号桐村,嘉善(今浙江嘉善)人。正统中授沐阳典史。年近九十,修杭州志,灯下书蝇头字,界画乌阑,信手舆目,不折纸为范,毫发不爽。其书结法亦潇洒。卒年八十七。《三吴楷法跋、列朝诗集》。陈舜俞:(公元?年-一074)字令举生年不详,卒于宋神宗熙宁七年。博学强记。举庆历六年进士;又举制科第一。熙宁三年,(公元一0七0年)以屯田员外郎,知山阴县。青苗法行,舜俞不奉令,上疏自劾。责监南康军盐酒税,卒。舜俞始尝弃官居秀州之白牛村,自号白牛居士。已而复出,遂贬死。当时士大夫识与不识,莫不深致悲感。苏轼更为文哭之。舜俞着有都官集三十卷,《文献通考》及卢山记,并行于世。陆贽:嘉善县(754~805) 唐代文臣。字敬舆。大历八年(773)进士,中博学宏辞、书判拔萃科。德宗即位,召充翰林学士。贞元八年(792)出任宰相,但两年后即因与裴延龄有矛盾,被贬充忠州(今四川忠县)别驾(州主管官的佐吏),永贞元年卒于任所,谥号宣。有《陆宣公翰苑集》24卷行世。钱士升:()字抑之,号御冷,晚号塞庵,明嘉善人。万历四十四年殿试第一(即状元),授翰林修撰,魏大中、赵南星被难,并为营护。崇桢中累官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庄烈帝操切,温体仁以刻薄佐之,士升因撰简虚平四箴以献,大指讥切时政,以此失帝意,引罪乞休。有“周星揆”、“南宋书”、“明表忠记”、“逊国遗书”。支大纶:[明](约公元一五八九年前后在世)字华平,嘉善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神宗万历十七年前后在世。万历二年(公元一五七四年)进士。由南昌府教授擢泉州府推官。谪江西布政使理问。终于奉新县知县。大纶着有《支子余集》五十二卷,《穆两朝编年史》六卷,《四库总目》及《华萃词》,并行于世。袁黄:(生卒年未详),初名表,字坤仪,号了凡,嘉善魏塘镇人。青少年时聪颖敏悟,卓有异才,曾受教于云谷禅师,对天文、术数、水利、军政、医药等无不研究,补诸生。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知县辟书院,令高材生从袁受经学。万历五年(1577)会试,初拟取第一,因策论违逆主试官而落第。后更名黄。十四年中进士,为万历初嘉兴府三名家之一。袁黄着述有:《祈嗣真诠》、《皇都水利考》、《评注八代文宗》、《春秋义例》、《论语笺疏》、《袁氏易传》、《史记定本》、《袁氏政书》、《两行斋集》、《宝坻劝农书》、《袁了凡家训》、《袁了凡纲鉴》、《群书备考》、《石经大学解》、《历法新书》、《中庸疏意》等。魏大中:(),字孔时,号廓园,嘉善迁北区(今嘉善大舜乡)南早滨人。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历任行人司行人,工、礼、户、吏各科给事中,都给事中等职。天启元年(1621)疏奏杨镐等罪“宜置重辟”;上两疏劾大学士沈漼,语侵魏忠贤和客氏。及议“红丸案”,力请诛方从哲、崔文升、李可灼,并追论郑国泰陷害东宫太子罪。杨涟疏劾魏忠贤,大中亦上《击逆珰疏》;大学士魏广微与魏忠贤表里为奸,魏大中屡次参劾。持议峻切,邪党侧目,奸人谗嫉。天启四年(1624),魏广微指使亲信陈九畴弹劾魏大中,遂被贬三级外放。后于十月南返故里,未及半载,阉党又矫旨逮捕汪文言,刑逼汪文言诬陷魏大中受杨镐等人贿金3000两。天启五年四月二十四日,魏大中蒙冤被逮,数千士民一路号泣追随,大中与士民从容告别。舟过锡山,业师高攀龙来别,叮咛当不辱臣节。六月入北镇抚司监,惨遭酷刑,自知难免一死,留《临危遗书》,嘱家人安贫、勤读、积德、患难相守。七月二十六日,与杨涟、左光斗同死于狱中。着有《藏密斋集》。魏学伊:(约),嘉善人,魏大中之子。有八卷,《四库》存录。其中《刻舟记》一篇,介绍微雕,语言简洁凝炼,记述生动明白,历来为中学语文课本选作教材。方泽:[明](约公元一六七年前后在世)俗姓不详,字云望,号冬溪。嘉善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明世宗嘉靖末前后在世。居秀水精岩寺,戒学俱高,尤工吟咏。方泽诗文,有《冬溪集》二卷,《四库总目》传于世。嘉善县丁嗣征:(约公元一六八一年前后在)字集虚,号雪庵,浙江嘉善人。生卒年均不详,约清圣祖康熙二十年前后在世。性嗜古,喜藏书,又颇耽心禅悦。工诗,风格在宋、元之间,时有清逸之致。尝自编其集为十卷,与巨砚同扃笥中,为盗者误持去。购之不获,乃掇拾残剩,重辑为雪庵诗存二卷,《四库总目》始行于世。钱以垲:(),字阆行,号蔗山,嘉善人。康熙戊辰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谥恭恪,有《研云堂诗》。柯煜:[清](公元一六六六年至一七三六年)字南陔,号实庵,浙江嘉善人。生于清圣祖康熙五年,卒于高宗乾隆元年,年七十一岁。糯染家学,见闻殚洽。康熙六十年(公元一七二一年)进士,以磨勘名黜。雍正元年,(公元一七二三年)复成进士。官宜都知县,改衢州府教授。大学士王顼龄尝以山林绩学荐,引见,充明史纂修官。乾隆元年,方苞荐应“博学鸿词”。时煜巳病,闻之叹道:“方君此举,使海内穷士闻之,一呜咽耳”!旋卒。煜尝受业于朱彝尊,工诗词骈体;诗兼钱谦益、汪琬两家之长。着有石庵樵唱七卷,与月中箫谱词,(均清史列传)并行于世。蔡以升:字委实,号兰圃。生卒年不详。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沈天慧:化学分析专家,1928年生于浙江嘉善魏塘镇,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1949年,毕业后于上海大同大学化工系。解放后,进入中央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前身)。在我国著名的分析化学家梁树权教授的指导下,从事分析化学的研究工作,并对铁矿的分析作出显着成绩。1957年,去苏联科学院冶金研究所学习硅的提纯技术,在两年的学习阶段,学会了整套的制备纯硅技术。回国后,她和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一起,用元坩锅区熔法拉出了单晶硅,为祖国的半导体科学技术作出重大的贡献。1980年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74年起,她埋头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究。现在她在上海交通大学121研究所从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研制工作,曾获国家级奖励三项,部委级奖励四项。她是全国17名女院士之一。
著名人物/嘉善县
古代陆贽:【唐】(754~805),唐代文臣,贞元八年(792)出任宰相。陈舜俞:【宋】生年不详,卒于宋神宗熙宁七年。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以屯田员外郎,知山阴县。吴镇:【元】(),元代杰出画家。张成与杨茂:【元】 元末雕漆工艺家。朱碧山:【元】生卒年不详,活跃于元代中晚期。铸银工艺家。姚绶:【明】(),明代画家。钱士升:【明】(),嘉善人。崇桢中累官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参预机务。袁黄:【明】(),嘉善陶庄人。万历初嘉兴府三名家之一。魏大中:【明】(),嘉善迁北区(今嘉善大舜乡)南早滨人。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进士,历任行人司行人,工、礼、户、吏各科给事中,都给事中等职。魏学洢:【明】(约),嘉善人。有《茅檐集》八卷,《四库》存录。魏塘的“三曹”{曹尔堪(祖父)和曹庭枢、曹庭栋昆仲}:曹尔堪为明末清初著名诗人;曹庭枢,乾隆丙辰荐举博学鸿词。有《谦斋诗稿》;曹庭栋,清代公元1698-?年间,享年90多岁。着《易准》、《孝经通释》等6本。孙道临和夫人王文娟蔡以升:【清】生卒年不详。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状元。授职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近代钱能训:(),浙江嘉善人,中国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内务总长。钱泰:(),民国外交家。张凤:(),嘉善人。民国34年被聘为上海市博物馆筹备委员会委员。解放后历任浙江省考古学会常务委员、省文史馆馆员。丁悚:(),嘉善人,民国早期漫画家。夏荷生:(),嘉善魏塘镇人,艺术家。朱学范:(),浙江嘉善枫泾人(今上海金山枫泾人)。1992年12月任民革中央名誉主席。范崇武:( ),浙江嘉善西塘人,曾任北京第三地方工业局局长,北京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等职,是前国家总理朱镕基的老师。赵宪初:(~),出生于嘉善西塘镇,教育家。顾功叙:(),生于日。浙江嘉善洪溪镇人。地球物理学家。高尚荫:(),日生于嘉善陶庄镇。病毒专家。谭其骧:(—),嘉善人。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长期从事中国历史地理、中国史研究和中国历史地图的绘编。程裕淇:(),生于日。浙江嘉善魏塘镇人。地质学家。黄尧:(),祖籍嘉善魏塘,生于上海,著名书画家,漫画家。南派三叔--徐磊张钟俊:(),生于日。浙江嘉善人。自动控制专家,前国家主席江泽民的老师。现代朱念慈(.9.6),浙江嘉善人,现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孙道临(~),原名孙以亮,中国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导演、朗诵艺术家。沈天慧:(.1.2.),嘉善魏塘镇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分析化学、半导体化学家,上海交通大学微纳科学技术研究院研究员。顾锡东:(),嘉善人,人民戏剧家。原浙江省文联主席。沈国舫:(~ ),生于上海,原籍浙江嘉善。著名造林专家,曾任林业大学校长,现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林业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院副院长,全国政协委员。倪天增:(),祖籍嘉善县西塘镇,生于浙江宁波。前上海市副市长。黄菊:(),嘉善人,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当代戴逢:嘉善人,高级规划师、教授,中国城市规划协会高级顾问,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荣誉理事,中国城市规划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学术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兼职教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林正范:嘉善人,原杭州师范学院(现杭州师范大学)校长。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教育理论研究。徐越:女,嘉善人,杭州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娄永琪:嘉善人。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院长、同济大学中芬中心副主任、国际艺术、设计与媒体院校联盟副主席。丁当:原名吴娴,大陆歌手.。K歌女王---丁当南派三叔:出生地嘉善,现居杭州。作家。
嘉善荣誉/嘉善县
首个国家级县域区域规划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模范公安局——嘉善县公安局全国计划生育红旗单位全国民政工作先进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浙江省文明示范县城浙江省教育强县
城市名片/嘉善县
全国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国家级卫生县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嘉兴出口加工区B区国家级开发区-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嘉善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国家“千人计划”项目嘉善转化中心-中国归谷嘉善科技园全国文化工作先进县浙江省教育强县
语言文化/嘉善县
嘉善全境通行吴语,具体属于苏沪嘉小片之嘉善话,当地人称本地吴语为嘉善闲话或者土话。与苏州话、上海话较为接近。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27次
参与编辑人数:17位
最近更新时间: 10:06:42
申请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嘉善县魏塘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