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在外打工跳楼自杀,大学生去工厂打工有责任吗

您好,分享的企鹅
& 荆州要闻 & 正文
监利47岁男子深圳跳楼身亡 办后事出现两个老婆
事起深圳,警方初步认定,该男子用两个身份证结了两次婚12月7日,深圳宝安区沙井街道沙四村东宝工业区一工厂发生一起跳楼事件,患病的李某因对公司的处分决定不满,从公司3楼跳下,当场身亡。12月12日,正当死者的妻子程某琴与公司商谈死者身后事赔偿事宜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一名叫汪某炎的女子从湖北公安县赶到深圳,也声称自己是死者李某的妻子,前来料理后事。两名女子均提供了自己与死者关系的一些证据,为争赔偿闹得不可开交。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和处理。 男子被处罚后跳楼李某,湖北监利县人,死时47岁。李某是2006年3月来到深圳的,并一直在宝安区沙井街道的某工艺公司打工,是该公司的一名主管。今年4月13日,李某癌症复发,于是向公司请假,申请去广州一个专科医院看病,前后花了20多万元,并最终把病治好。但由于病后李某的身体很虚弱,经常摇摇晃晃,走路不稳定。 今年11月底,李某向公司提出离职回家休养,但公司没有同意。本月6日,李某上班时因为疲乏睡着了,被老板发现。因违反了规定,公司贴出通告,对李某进行了处罚:罚款300元,调低工资20%。这两张通告贴出后,李某想不通。本月7日上午10时50分许,上班期间,李某爬到公司3楼楼顶并跳下,当场身亡。 因李某死在公司里,家属认为公司负有责任。死者的妻子程某琴于是找到公司,商讨李某身后的赔偿问题。然而,在本月12日,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一名叫汪某炎的女子也从湖北公安县赶到深圳,自称是死者李某妻子,前来料理李某的后事。 汪某炎说,她与死者才是合法夫妻,程某琴与李某只是同居关系,是小三。 死者有两个身份证12月16日,记者首先来到程某琴的住处,这是一套位于宝安区沙井街道沙四村的两房一厅的出租屋。程某琴目前与死者李某70岁的父亲住在一起,她与死者还育有一儿子,今年3岁半。程某琴给记者出具了一些证据,这些证据包括结婚证及李某治病期间的一些单据。结婚证显示,程某琴与死者李某于日登记结婚。但记者发现,结婚证上的名字是李某云,而不是李某。而治疗单据上也出现了两个名字,李某和李某云。 同一个人为什么会有两个名字?对此,程某琴解释道,她老公李某云这个名字是其父亲取的,但她老公觉得李某云这个名字不好听,于是改成李某。1985年至1989年,她老公在西南财经大学读书期间,用的也是李某这个名字。记者发现,死者有两个名字,还有两张身份证,一新一旧,身份证号码也是不一样的。 对于与其争赔偿的汪某炎,程某琴称,汪某炎今年49岁,是其老公在成都读书期间认识的,两人共同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来还生了一个女儿,女儿现在已经17岁了,正在读高中。程某琴称,其老公已经十多年不和汪某炎母子俩联系和来往了。他们两人的女儿也不姓李,而是姓关。 警方正在理清关系为了证实程某琴的说法是否属实,记者随后拨打了汪某炎的电话。汪某炎坚称,李某是她老公,一直在外打工。她是1987年和李某认识的,当时在成都一家工厂上班。1991年,他们两人领了结婚证,当时李某的爸爸没有参加他们的婚礼,只是一些玩得很好的朋友和同学知道她与李某结婚的事。 汪某炎还称,1995年,他们的女儿要出生,她于是回到李某家,并生下了女儿,但没有上成户口。谈及其女儿为何姓关不姓李时,汪某炎告诉记者,孩子上学需要户口,孩子的舅舅于是说,这孩子需要关爱,就姓关吧。记者发现,在户口本上,汪某炎与女儿关系一栏中填的是姐妹关系。 对此,汪某炎解释,户口是孩子的舅舅帮忙办理的,她自己不知情,自己没有文化。 昨日上午,李某生前所在公司一吴姓负责人称,两个女子都自称是李某的老婆,都来争夺死者赔偿,他很是头疼。公司目前聘请了律师,要理清其中的关系。据记者了解,沙井派出所已介入此事,警方初步认定,李某是用两个身份证分别与两名女子结婚。至于具体情况,目前警方表示,仍要作进一步的调查。
更懂湖北更懂你,欢迎关注大楚网微信
1、打开微信――发现――扫一扫,扫描左侧的微信二维码。
2、打开微信――通讯录――右上角“添加”,搜索关注dachuwang或大楚网
[责任编辑:wytimdeng]
宜昌共青团官方微博
三峡商报官方微博
宜昌新闻排行
大楚新闻排行焦点今日热评南邮研究生跳楼自杀 曾抱怨“导师不让毕业” - 网易河南
南邮研究生跳楼自杀 曾抱怨“导师不让毕业”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研三的学生蒋华文从9楼一坠而下,网络上,有知情人将蒋华文自杀与其前任导师张代远教授联系在了一起。在“知乎”上,多名自称张代远曾经的研究生发文曝光该教师的一些言行。
(原标题:南邮研究生跳楼自杀,曾抱怨“导师不让毕业”:前导师被停职(组图))1月25日上午9点,南京市新模范马路66号,南京邮电大学综合科研大楼,计算机学院研三的学生蒋华文从9楼一坠而下,结束了自己25岁的生命。澎湃新闻()采访获悉,就在自杀前夕,蒋华文曾在QQ上向自己的一位朋友倾诉:“好伤心”、“最近好孤独”。蒋同学自杀前夕与同学的QQ聊天。朋友追问他为何会这样,他回复说:“考上个研究生却无法毕业”,“因为导师不让毕业”,“就是快死的感觉。”蒋华文说。蒋华文跳楼事件,很快成为网络上的热点——在知名问答社区“知乎”上,话题“如何看待日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院研究生跳楼?”,有17500多人关注。对这个问题的其中一则匿名答复,已获得了1.4万的赞同。网络上,有知情人将蒋华文自杀与其前任导师张代远教授联系在了一起。在“知乎”上,多名自称张代远曾经的研究生发文曝光该教师的一些言行。澎湃新闻记者多次电话或短信联系张代元教授,均未获回应。南京邮电大学官方微博1月27日晚发文表示,“我校研究生蒋同学不幸坠亡事件发生后,网络上出现相关帖子,学校对网帖反映的问题高度重视,已着手进行调查核实,并将依法依规处理。”1月29日晚上8点左右,南京邮电大学官方微博再次通报称,针对网帖反映的关问题,学校成立了专门调查组。调查组已找校内外相关人员和张代远进行调查。根据初步调查结果,学校研究决定:取消张代远硕士生导师资格,停止其一切教职活动并接受学校进一步调查。学校将根据最终调查结果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向社会公布。白发人送黑发人,家属称小伙子不可能患抑郁症1月28日清晨6点多,南京上空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坐在南瑞路9号某酒店大堂里的田三林,一脸的满脸的茫然。她被一群亲戚围在中间,身边一个清瘦的中年男子呆呆地坐在他的身边。蒋华文的一位亲戚告诉澎湃新闻记者,田三林是蒋华文的母亲,坐在她身边那个清瘦的男子则是蒋华文的父亲。他们到南京已有两三天了,但一直没见到孩子。“发车了,家属准备上车!”早上7点正,南邮的校车准点停在了该酒店的门口,家属陆续上车。澎湃新闻记者上车后发现,学校在家属车上还安排了校医,并告诉家属,如果出现不适,立刻告诉校医。从酒店到南京殡仪馆大约有1个多小时的车程。在这个过程中,车里异常安静。抵达殡仪馆,家属们陆续下车。蒋华文的嫂子说:“华文的父母亲应该是懵了,他们不会相信自己的孩子就这样走了”。当日上午9点,在殡仪馆的遗体告别仪式上,当蒋华文的照片被放在灵柩前,所有的人开始失控,他们的泪水夺眶而出,悲恸的呼喊声一下子全部爆发出来。照片上,穿着黑色西装的蒋华文帅气、稚嫩的脸庞不禁让人悲从心来。蒋的亲姨情绪过于激动,致使维持现场的校方工作人员几乎快要控制不住,大呼:“请家属把最好的一面留给南邮!”蒋华文的亲姨告诉澎湃新闻,蒋华文小的时候,他的父母在外打工,她经常帮助带看孩子。她比划着蒋小时候的个头回忆道,“他这么小,我就带他。小时候就很乖,长得又漂亮。孩子老实得不行,他怎么能就这么去了呢?……”“家里还有三个老人,有一个老人已经知道这事了,急着要赶到南京来。”蒋华文的嫂子说,自古最让人伤心的是白发人送黑发人,“但你看看,他父母的头发还没有全白,唯一的儿子就这样没了。”蒋华文的嫂子说,“我在网上看到,有人怀疑蒋华文是否得了抑郁症,因为一般抑郁症患者也不会留遗书的。虽然到现在为止,我们确实没有看到华文留下一个字。但是我们这个家庭,依据我们对华文的了解,他是不可能得抑郁症的。”家属称,他们在与生前的蒋华文接触时,从未有人察觉到蒋华文有情绪抑郁的一面。人老实本分,读研期间更换了导师1991年出生的蒋华文系江苏兴化人,家境一般,父亲在一家工厂上班,母亲没有固定工作,主要以做家政服务为主。据从小和蒋华文一起长大的表哥戴杰介绍,蒋华文从小是个性格活泼开朗的孩子,虽然成绩属于中等水平,但性格非常好,爱玩爱闹,高中毕业后考上无锡一家大专学校,随后又从无锡考上了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念本科,2014年成为南邮计算机学院研究生,导师为张代远教授。“研一的时候,他性格挺好的,还经常在宿舍里跟我聊天。我们聊天的话题也非常生活化,也会谈到女生,他说想去追某个女生,但应该没有真正的去谈一次恋爱。”和蒋华文住同一个宿舍的同学小邱(化名)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蒋非常喜欢打篮球,研一的时候,有时间蒋就和同学去打球。“除了性格好,他的心理年龄要比同龄人小,人非常本分和老实,是个极为淳朴的同学”。小邱表示,但到了研究生二年级,蒋华文的性格逐渐开始有了变化——“开始变得有些自闭,不再爱跟同学多交流,也不再喜欢打篮球”。当时,小邱已经找到了实习的地方,因此研二时,他便没有再住校,后来与蒋华文也逐渐疏远。“我最后一次见他是今年的1月22日,当时一大早我准备回家了,他还在睡觉。没想到3天后就发生这样的事情。”小邱告诉澎湃新闻,研二的时候,蒋华文曾搬出了学校,在外面租了一间房间,后来蒋华文又搬回来学校里住了。蒋华文在研二那年前后发生了什么?蒋的性情为何会发生这么大的改变?没有人能清晰地得出原因,但了解情况的人都将其指向蒋华文的“延期毕业”。“他的事情我多少也有所耳闻。听说他之前的导师(张代远)一直不给他通过毕业论文,他后来换了一个导师。这在计算机学院,我还是第一次遇到换研究生中途换导师的事。”南邮大通讯专业研三的一位同学子尧(化名)对澎湃新闻说,“按理说,换了导师后,他的心理压力应该会有所减少。为什么还是会选择这种方式?”关于蒋华文更换导师事宜,蒋的后任导师、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章韵仅模糊地表示,“我只是接受了学院安排的工作”。“本来以为他(蒋华文)已开始和同学们讨论学术问题了,应该是好起来了,不料却不是这样……”毕业生回忆:张代远穿着睡衣在家里视频点名蒋华文跳楼的事情发生后,网上很快就有数篇声讨张代远的文章。其中一篇文章,列举了张代远的“几宗罪”:做助教没有交通补贴,上缴实习工资,强行收取论文版面费等。南邮大一名也曾是张代远的研究生、目前已毕业工作的方胜(化名)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是2011级的学生,当时,他们那一届曾经有多名研究生被张代远集体做了延迟毕业处理。“当时他说我们小论文有问题,找了各种各样的理由。一般来说,有人不合格是一件很正常的事,但怎么可能六个人都不合格?除了毕业论文,本来我们还应该交一篇小论文就可以毕业,但他却让我们又交了2篇英文小论文。”方胜说。据方胜回忆,“我们有个教研室在三牌楼校区科研楼8楼,但他从来没去过。我在那研究生三年一次都没见过他,他从来都不去。他每周一、三、五,通过qq视频点名,每逢他点名的时候,我们必须坐在教研室里等他点名。他每次点名都是穿着个睡衣呆在家里面。”方胜说,张代远还负责南邮本科生的毕业设计,本科生主要在南邮的仙林校区,离研究生所在的三牌楼校区非常远,车程大约需要1个多小时。和研究生一样,张代远也在每周一、三、五,点本科生的名,为此,本科生每次点名,都要从仙林花费一个小时坐车赶到三牌楼。”“他平时会在下午3点半点名,但有时在点名前的十几分钟突然说‘今天不点名了’。本科生已经坐车来了,却要告诉人家、叫人家回去,这样有很多次。但是他自己从来不和本科生说‘不用来了’,每次都让我们研究生当面通知这些本科生,我当时特别不好意思把这个事和这些学生说出口,他们太可怜了。”方胜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一开始接触张的时候,有人告诉他“张特别严厉”,他还认为是说张“严师出高徒”,但其实并不是。对于上缴实习费的事情,方胜也证实了确有此事。他表示,从2005级后,张代远的研究生在实习结束后都会上缴“实习费”给张。“我研二时,在北京实习了10个月左右。我实习回来后,除去自己开销,我还剩下5000多块钱,给了张4000块。”方胜说,学生实习回来后,张代远会把每个学生喊到办公室,跟你谈论论文问题,学生们就把钱放在信封里交给了他。“在你实习前,他会让你填一个表,那个表上有实习的单位,也有实习工资。你不填,他不会让你实习。他曾经打过电话联系过实习单位,去查你的那个工资,到底是不是你表上所填的金额,是不是故意少报或者漏报了。”方胜告诉澎湃新闻,研究生发小论文,一篇英文小论文版面费要交2000元。其他的师门都是老师发,学生并不会出这份钱,因为学校会出这份钱,老师会去学校报销。“而张代远让研究生自己交了这2000块版面费后,还要走了学生的发票。有些学生实在没钱了,他就说,你们打个欠条给我,毕业前必须还钱。”对于上述对张代远的指控,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章韵回复澎湃新闻说,“关于网上说的事,许多(事情)我们也刚知道,或者说不知道这么多(事情),因为学校里各位老师的工作相对独立。学校会调查的,我认为也会公正处理的。”家属希望张代远出席告别会未果据南邮公开资料显示,张代远于1999年在电子科技大学博士毕业。后来到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张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了多项科研项目和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澎湃新闻记者获得的一份内部资料显示,在蒋华文跟张代远读研究生期间,张代远在蒋的论文中期检查考核上写了一些对蒋极其不利的评价。在学生论文工作态度一栏中,张填写着“很不认真”这样的评语。按目前进度,导师认为能否按时完成学位论文一栏,张则写出“不可能”。检查评定等级中也说明“实际完成工作量较少,近期也无望出成果”。在学生是否擅自外出实习一栏中,显示“是”。与蒋华文本科与研究生都同班的小强(化名)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蒋华文在校期间非常认真。张代远后来之所以对蒋不闻不问,与蒋在校期间不上缴实习费有很大关系。从1月25日到1月28日,澎湃新闻记者多次拨打张代远的手机,均处于无人接听的状态,给他发了多条短信,他也一直未回。根据张代远公布的邮箱及QQ号,澎湃新闻记者多次添加也未果。澎湃新闻记者前往张代远曾留给学生的“家庭地址”,家中也一直无人。据张代远的邻居说,张出门的时间与一般人“不太一样”,“很少见到张本人”。蒋华文的表哥戴杰说,表弟离开后,家属从网上了解到一些信息,他们对校方说,希望张代远能参加孩子的告别会。如果张代远参加了告别会,家属也就原谅他了。但当天张代远并没有出现在告别会上。1月27日晚22时,南京邮电大学官方微博发文表示,“我校研究生蒋同学不幸坠亡事件发生后,网络上出现相关帖子,学校对网帖反映的问题高度重视,已着手进行调查核实,并将依法依规处理。”据了解,南京警方已将蒋华文生前使用过的电脑和手机拿到了警局。警方告诉家属,因为电脑与手机均有密码,目前警方还未能打开。1月28日,澎湃新闻记者致电南京市公安局鼓楼分局中央门派出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还不方便透露更多消息。(来源:澎湃新闻记者)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网
责任编辑:HN006
关键词阅读:
+ 加载更多新闻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离婚女子在外打工不回家过年 留守儿子悬梁自尽
我的图书馆
离婚女子在外打工不回家过年 留守儿子悬梁自尽
离婚女子在外打工不回家过年 留守儿子悬梁自尽
&& 01:12:40&&
  《新闻1+1》日完成台本
  ——让孩子和父母一起过年!
  (节目导视)
  解说:
  春节,本是全家团圆的日子,离过年仅有11天,安徽9岁男孩自缢身亡,这个家庭将无法再团圆。
  小龙的父亲:
  不是经常去看儿子,因为我在外面打工,我应该是自责的。
  小龙的母亲:
  我今年和他讲了,我说我过了年,我就辞职,正月初四我就回来,他也答应我了。
  王小敏:
  你还有多久才回来?现在爸爸妈妈都回来了。
  解说:
  春节,本是全家团圆的日子,今年她不再担心,全家将一起过年。
  王小敏的母亲:
  很长时间没跟我们在一起,好像跟我们有时候很陌生。
  解说:
  春节,本是全家团圆的日子,为了让更多的家庭能够团圆,社会在行动。《新闻1+1》今日关注,过年,留守儿童的“关”!
  评论员白岩松: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年,马上就要到了,因此最近一些天,空气中弥漫的都是回家的这种味道。如果家里头有一个9岁的孩子,但是父母突然决定说不回家过年了,后果会是什么,可能对于绝大多数的孩子来说都忍了,但是前些天,却有一个孩子没忍,发生了一起大的悲剧,当然我们不能在这个悲剧和父母不回家过年这个决定之间,立即划上直接的等号,但是假如受此影响,我们全社会又该思考一些什么?
  解说:
  4天前,安徽省望江县华阳镇的一个村子里,就在外婆家的这个厕所,一个9岁男孩结束了生命,家人说,当地公安机关初步认定为自缢身亡。事发时,男孩的舅舅在厕所里找到了吊在横梁上的外甥。
  小龙(化名)的舅舅:
  我们家吃饭都挺早的,(晚上)5点半左右,然后吃完饭,我就想去看他写作业,然后我就看他不在,我就到隔壁找了,隔壁没有。他平常吃完饭有上厕所的习惯,我就看一下,是不是在厕所躲着不出来,然后我一去到厕所,就遇到(孩子自缢)那个情况。
  解说:
  小龙,因为父母离异,常年和外公外婆还有舅舅一家生活在一起。事发当天,他曾经去学校领取过期末试卷,一直以来,男孩的成绩都不是很好。
  小龙的舅舅:
  可能压力大吧,刚好考完试,拿到成绩单。
  解说:
  而小龙所在学校的一份情况说明中,校方认为,是孩子听说父母今年不回家过年,导致情绪低落,悬梁自尽。
  校长 杨林庆 望江县华阳镇中心学校:
  吃晚饭以后,外婆说了一句话,大概深深刺痛了他,外婆也说是无心地说了一句话,说孩子你好可怜呢,你妈妈今年又不回来过年了。孩子家庭也是比较复杂的,父母双方都离异了,都各自组成了新的家庭。
  解说:
  2012年,小龙父母离异,男孩判给了母亲,然而小龙母亲需要在外打工,男孩则一直留在外婆家生活。
  小龙的舅舅:
  (我妹妹)离婚之后,打工两年一直都没有回来,我一直跟我妈妈说叫她回来,我妹妹已经打电话说了,今年过年不回来,明年开年就回来。
  解说:
  小龙的父亲再次结婚,并有了新的孩子。从2012年至今,小龙的父亲只和小龙见过四次面。
  小龙的父亲:
  刚开始我只知道,我跟我儿子见面的时候,我儿子还躲躲藏藏的,第二次见面的时候,可能是老师讲,说离婚不是你的错,是父母的错,这样开导他的,他说你父亲还是你父亲,你还是接受。第三次我就帮我儿子,到县城去买了一套衣服,然后今年就是第四次了,也不知道第四次是最后一次。
  解说:
  而在父亲眼中,儿子很喜欢跟在他后面,从来没有对他提出过要求,到现在他都想不通,一个开朗的孩子,怎么会自杀。
  小龙的父亲:
  我儿子应该说是个很开朗的,没话他都找话跟我讲,离婚这件事情再加上负担太重了,我就忙于工作了,跟小孩子,也就忽略了小孩子的心里感受吧,按我自己现在愧疚的心理来讲,我给小孩子父爱太少了。
  解说:
  在男孩生活的村子里,有很多像他一样的留守儿童,常年生活在外公外婆家里,而周围的人,对于男孩的离开,都觉得意想不到。
  小龙的姑父:
  小孩子是很阳光的一个小孩,讲话方方面面都很可以的,我们感到震惊。
  村支书:
  那孩子有点内向,他很调皮,这个孩子平时在学校还不算忧虑,或者是孤僻,也不张扬,也不调皮,也不捣乱,也不是挺优秀,也不是挺差,应该说是家庭父母的感情破裂,让一个孩子最终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白岩松:
  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头,父亲跟自己的儿子只见过四次,而第四次还是这一次,而两年的时间母亲也没有回来过。可以想象这个9岁的孩子,是生活在怎样情感的一种冬天里头。虽然我们现在还不能直接说一定是当他听到姥姥说,母亲父亲都不回来过年之后,选择走上这样一条不归路,但是这起码有非常大的一种关联,有可能就是压倒骆驼的最后那根稻草。我们来看看与这个孩子有关的一些情况,他9岁,父母其实两年前离异,他自己的成绩不是很好,而且父母都已再婚,他现在一直跟外公外婆住,父母两年没和他过春节,从某种角度,一个八九岁的孩子,是一个非常敏感的时期,蒙蒙胧胧,开始知道一些事情,又会去猜测,父母都再婚之后,他非常有可能担心,父母是不是不要我了,而父母两年没有回来过春节,有可能验证了他这样一种担心,而最后这一次,虽然姥姥是无心之语,又有了一句你真可怜,可能更加让他深受刺痛。
原标题:离婚女子在外打工不回家过年 留守儿子悬梁自尽 编辑:翟思维 来源:
首页&|&上一页&1&&&&|&&
馆藏&1384791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宁愿饿死不进工厂打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