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百万解放军开国上将中唯一的开国女将军是谁

中华网军事
原题:共和国第一女将军的巾帼传奇1955 年 9 月 27 日,百万官兵期盼已久的授衔授勋典礼拉开序幕,14 时 30 分,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官军衔授予典礼在中南海紫光阁西边的国务院礼堂隆重举行。在这群战功赫赫、充满传奇的开国将军之中,有一位女将军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共和国第一位女将军,也是唯一的开国女将——时任防空军政治部干部部部长的李贞少将。从童养媳到女将军戎马倥偬革命一生1908 年 2 月,李贞出生在湖南浏阳县小板桥一个十分贫困的农民家庭。李贞有姐妹 6 人,小妹妹出生两天,父亲就因病撒手人寰,只留下两亩薄田,几间草房。在那个民不聊生的年代,孤儿寡母生活难以维计,母亲无奈眼含泪水将 6 岁的李贞送去给人做了童养媳。1926 年,18 岁的李贞投身革命,并于 1927 年 3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 年 4 月 , 大革命失败 , 在白色恐怖笼罩的湖南 , 反动派四处追杀共产党人。革命意志坚定的李贞没有被白色恐怖吓倒,她秘密联系上几个同志,成立了临时党支部,转入地下继续革命。1955 年,毛泽东为解放军唯一的开国女将军李贞少将授勋章。资料图此后,在党的领导下,浏东游击队成立,李贞担任了游击队士兵委员长。虽然是女同志,但李贞性格倔强,战斗十分勇敢。李贞带领游击队员利用群山与敌人巧妙周旋,拿着简陋的武器坚持武装斗争。在一次战斗中,游击队被敌人围困,弹尽粮绝之际,面对敌人的步步紧逼,李贞纵身跳崖,万幸的是被树枝挡住幸免于难。1928 年,在攻打张家坊团防局的战斗中,一批游击队员化装成秋收短工,把枪藏在禾桶里,混入街头做内应,另一批化装成迎亲队伍。李贞假扮新娘,乘坐花轿,游击队一路吹吹打打,大模大样,趁敌不备之时,便一拥而入,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经过短短半个小时战斗,张家坊团防局被连窝端掉。第五次反 " 围剿 " 失败后,各地红军相继开始长征。李贞随红二方面军行动,长征途中,被任命为红六军团的组织部长。长征出发时,李贞已怀有身孕,但她既要随部队一起行军打仗,又要做党团工作、干部工作、收容伤病员,每晚还要统计伤亡数字,长期处于紧张疲劳状态。在部队进逼昆明、横扫滇西的作战行动中,李贞腹中胎儿流产。频繁激烈的作战行动使得李贞无法休息调养,从此永远失去了生育能力。1937 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 " 七七事变 ",全面抗战爆发,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敌后抗日前线,许多优秀中华儿女加入抗战队伍。为了团结广大妇女投身抗战,培养高水平妇女干部,在毛泽东提议下,延安创办了一所妇女干部学校。担任八路军 120 师直属政治处主任的李贞服从组织安排从前线回到敌后,担任了八路军妇女学校校长。李贞领导妇女学校建立起全新的办学模式,为敌后抗战培养了大批优秀妇女干部。抗战胜利后,1946 年 6 月,蒋介石大举进攻解放区,人民解放军被迫迎战,解放战争随之展开。这期间,李贞随第一野战军转战西北,参加了解放大西北的一系列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征尘未洗的李贞又随志愿军奔赴抗美援朝前线,担任志愿军政治部秘书长,并荣获朝鲜二级自由独立勋章。花木兰从军心万丈,穆桂英挂帅破千阵。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这位原名 " 旦娃子 " 的贫苦小姑娘,在党的教育培养下,投身革命洪流,随人民军队踏过雪山草地,经历抗日烽火,从解放战场到抗美援朝,一路金戈铁马,驰骋沙场,成长为千古留名的共和国第一女将军。巾帼英雄卓越代表百万军中唯一女将在 1955 年 9 月 27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官军衔授予典礼上,周总理亲手将少将军衔命令状授予李贞,并握住她的手说:" 祝贺你李贞同志,你是新中国第一位女将军。" 李贞代表了革命战争年代万千捐躯赴国难、视死如归的巾帼英雄,她的荣誉是党和国家、人民给予的至高褒奖。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获得军衔的女同志可谓凤毛麟角。据 1956 年 2 月《评衔工作总结》统计,全军军事行政和技术干部中,授予准尉以上军衔的女性有 4665 名,占当时准尉以上该类授衔人数的 0.82%,其中大校、上校各 1 名,中校 7 名,少校 34 名,大尉 143 名,上尉 293 名,中尉 797 名,少尉 2651 名,准尉 748 名。唯一获得少将军衔殊荣的李贞属于政治军官,不在上述统计内。人民解放军妇女干部的授衔,历经曲折。评衔工作之初,军委、总部曾多次召开会议和下发文件,强调 " 妇女同志由于生理、生育等方面的原因,难以适应正规化现代化军队的严格要求 ",因此实行军衔制时,规定 " 女同志应大批转至地方工作或学习,有的要复员当家属 "" 军、师及其以下机关、部队,除师属卫生营外,不论任何职务,一律不得留用妇女工作人员。只有省军区及其以上的机关和后方机关中的部分职务,可以酌情留用妇女担任 "。当时,全军副排职以上的 4 万余名妇女干部大批被安排转业、复员,或者改为职员干部。全军多数单位提出了意见,认为对妇女干部授衔条件限制过严,要求适当放宽。时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军委情报部部长的李克农专门向国防部部长彭德怀、总参谋长粟裕反映,要求对参加情报工作的妇女同志根据实际情况酌情放宽授衔和转业限制。为此,1955 年 4 月至 9 月,总干部部又先后两次将妇女干部授衔范围进行了扩展。即使如此,最终荣获军官军衔称号的女军官也只占全军授予军官军衔人数的不到 1%。将军夫妻革命伉俪恩爱将星留名史册1955 年 9 月 27 日晚,授衔仪式结束后,华灯初上,乐声悠扬,在中南海怀仁堂后面的草坪上举行了隆重的庆祝酒会。出席宴会的将帅们身着礼服,佩戴金色勋章,在夜幕灯光下显得格外光亮照人。晚宴现场,李贞和她的丈夫甘泗淇上将这对唯一的将军夫妻,无疑是当晚的 " 明星 ",众多将帅纷纷给他们夫妇敬酒以示祝贺。甘泗淇,原名姜风威,1903 年 12 月 21 日生于湖南宁乡县楠竹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26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 年党组织派他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正式改名为甘泗淇。长征即将开始的时候,经任弼时夫人陈琮英介绍,在贺龙亲自主持下,李贞和甘泗淇结成一对革命伴侣。红二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后,贺龙在一次总结会上,称赞甘泗淇、李贞夫妇是 " 两个模范干部,一对革命夫妻 "。抗战期间,李贞根据组织安排到后方担任了妇女干部学校校长,甘泗淇则作为 120 师政治部主任一直奋战在抗日前线。解放战争时期,甘泗淇任西北野战军政治部主任,李贞任政治部秘书长,二人一道参加了解放大西北的一系列战役。新中国成立后,李贞与甘泗淇无暇共话桑麻,又携手共赴沙场,二人随志愿军奔赴抗美援朝前线,甘泗淇担任志愿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李贞则被彭德怀亲点为志愿军政治部秘书长,二人胜利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光荣任务从朝鲜凯旋,又一起担起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任,甘泗淇任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李贞任军委防空军干部部部长。遗憾的是,李贞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失去了生育能力,这对将军夫妇没能生儿育女,但他们先后抚养过 20 多个烈士遗孤和亲朋战友的孩子。李贞常常因为看到战友们膝下儿女成群,其乐融融,想到自己不能生育而充满内疚,觉得对不起甘泗淇,便对丈夫说:" 老甘,趁现在还来得及,我们离婚吧,你再娶个妻子,给你生个孩子吧。"对此,甘泗淇只说了一句:" 我要的是爱人!" 这句满含坚贞之爱的语言,让李贞这位坚强的女将军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李贞与甘泗淇这对革命伴侣因共同信仰和事业结缘,在漫长而又艰苦的革命征途上相濡以沫,共同书写了绚丽的人生画卷,将军夫妻、恩爱将星成为美谈。(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
相关标签: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排版
军事频道9小时前
军评陈光文1小时前
军事频道14小时前
军事频道13小时前
军事频道昨天
军事频道昨天
中华网军事10小时前
铁血军事网14小时前
军事频道昨天
中华网军事昨天
前沿军事22小时前
中华网军事昨天
中华网军事9小时前
军事头条昨天
前沿军事11小时前当前位置:&&&&&&正文
揭秘:百万军中唯一的开国女将军是谁?
日 14:29&&&&作者:杨涛&&&&来源:中国军网&&&&
  核心提示:在这群战功赫赫、充满传奇的开国将军之中,有一位女将军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共和国第一位女将军,也是唯一的开国女将——时任防空军政治部干部部部长的李贞少将。
  1955年,毛泽东为解放军唯一的开国女将军李贞少将授勋章。 资料图
  日,百万官兵期盼已久的授衔授勋典礼拉开序幕,14时30分,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官军衔授予典礼在中南海紫光阁西边的国务院礼堂隆重举行。
  在这群战功赫赫、充满传奇的开国将军之中,有一位女将军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共和国第一位女将军,也是唯一的开国女将——时任防空军政治部干部部部长的李贞少将。
  从童养媳到女将军戎马倥偬革命一生
  1908年2月,李贞出生在湖南浏阳县小板桥一个十分贫困的农民家庭。李贞有姐妹6人,小妹妹出生两天,父亲就因病撒手人寰,只留下两亩薄田,几间草房。在那个民不聊生的年代,孤儿寡母生活难以维计,母亲无奈眼含泪水将6岁的李贞送去给人做了童养媳。
  1926年,18岁的李贞投身革命,并于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4月,大革命失败,在白色恐怖笼罩的湖南,反动派四处追杀共产党人。革命意志坚定的李贞没有被白色恐怖吓倒,她秘密联系上几个同志,成立了临时党支部,转入地下继续革命。
  此后,在党的领导下,浏东游击队成立,李贞担任了游击队士兵委员长。虽然是女同志,但李贞性格倔强,战斗十分勇敢。李贞带领游击队员利用群山与敌人巧妙周旋,拿着简陋的武器坚持武装斗争。在一次战斗中,游击队被敌人围困,弹尽粮绝之际,面对敌人的步步紧逼,李贞纵身跳崖,万幸的是被树枝挡住幸免于难。
【责任编辑:翰林】
见义勇为并非一时冲动,而是心中的正义激发了人们战胜险恶的潜力。当前位置: &
16:02:57 & & &
时任解放军总干部部第一副部长的宋任穷在几十年后回忆说,当时,少将以上军衔由军委直接掌握,所以工作量最大、难度最大的“平衡、排队”的任务,就落到了总干部部头上,他们认真研究、反复斟酌,而从最后结果来看,这种平衡因素起了相当的作用:朱德、彭德怀,因为战功卓着,排在了十大元帅的前两位;林彪是第四野战军的代表,十大元帅中他的战绩和指挥能力都堪称第一,是十人中除朱德以外唯一的政治局常委;刘伯承是第二野战军的代表;贺龙,借助南昌起义总指挥和红二方面军总指挥的资历成为元帅;陈毅代表着南方三年游击战、新四军、第三野战军三个方面的力量;罗荣桓是政工元帅,代表着政工在军中的地位,这是中国军队特有的中国特色;徐向前借助红四方面军总指挥的身份成为元帅;聂荣臻是华北野战军的代表。十位大将的评选,也同样综合考虑了“山头平衡”的因素和当时的职务因素:粟裕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在全军首屈一指,建国后曾任总参谋长;徐海东是陕北方面的代表,是红二十五军幸存的指挥者,与陕北红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之后任军团长;黄克诚是第四野战军的代表,虽然战绩、资历并非最优,但时任总参谋长兼军委秘书长,是他获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陈赓是第二野战军的代表;谭政时任总政治部主任,与元帅中罗荣桓的情况一致,是大将中政工方面的代表,同样意味着中国军队的特色,与山头平衡无关;萧劲光是第四野战军的又一代表,海军司令的职务是他获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张云逸的大将军衔几乎完全凭资历获得,十位大将中他年事最高,是除粟裕外第三野战军的又一代表,也是唯一参加过护国讨袁的;罗瑞卿来自华北野战军;王树声曾任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授衔时任国防部副部长;许光达则来自红二方面军。几个重要时期的表现,也是参考因素除了“平衡山头”、时任职务、资历、业绩等因素外,这些将领们在中共早期革命斗争的几个重要时期的表现,也对他们的授衔结果有所影响。曾任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的萧克,本来有资格入选大将,但他在长征中斗争张国焘时保持了沉默,被认为是站在了张国焘一边。用萧克自己话说是“站错了队”。这成为毛泽东认为其“在历史上不正派”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成了他没被授予大将军衔的因素之一。参加了《萧克回忆录》的编撰工作的周炳钦认为,“在中国革命战争中,萧克不仅是我军历史上最年轻的高级指挥员之一,还有着与同时授衔的共和国元帅们相处共事的特别经历”,“在这次授衔的55名上将中,他名列榜首。也许这并没有表明其戎马生涯的真实价值,授衔前毛泽东曾亲自找他谈话,对他说,把你放在这个位置上,别人就不好说什么了”。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为您推荐:
扫描到手机揭秘:百万军中唯一的开国女将军是谁?_凤凰历史
揭秘:百万军中唯一的开国女将军是谁?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在这群战功赫赫、充满传奇的开国将军之中,有一位女将军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共和国第一位女将军,也是唯一的开国女将……
核心提示:在这群战功赫赫、充满传奇的开国将军之中,有一位女将军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共和国第一位女将军,也是唯一的开国女将&&时任防空军政治部干部部部长的李贞少将。1955年,毛泽东为解放军唯一的开国女将军李贞少将授勋章。 资料图本文摘自:中国军网,作者:杨涛,原题:共和国第一女将军的巾帼传奇日,百万官兵期盼已久的授衔授勋典礼拉开序幕,14时30分,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官军衔授予典礼在中南海紫光阁西边的国务院礼堂隆重举行。在这群战功赫赫、充满传奇的开国将军之中,有一位女将军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共和国第一位女将军,也是唯一的开国女将&&时任防空军政治部干部部部长的李贞少将。从童养媳到女将军戎马倥偬革命一生1908年2月,李贞出生在湖南浏阳县小板桥一个十分贫困的农民家庭。李贞有姐妹6人,小妹妹出生两天,父亲就因病撒手人寰,只留下两亩薄田,几间草房。在那个民不聊生的年代,孤儿寡母生活难以维计,母亲无奈眼含泪水将6岁的李贞送去给人做了童养媳。1926年,18岁的李贞投身革命,并于192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4月,大革命失败,在白色恐怖笼罩的湖南,反动派四处追杀共产党人。革命意志坚定的李贞没有被白色恐怖吓倒,她秘密联系上几个同志,成立了临时党支部,转入地下继续革命。此后,在党的领导下,浏东游击队成立,李贞担任了游击队士兵委员长。虽然是女同志,但李贞性格倔强,战斗十分勇敢。李贞带领游击队员利用群山与敌人巧妙周旋,拿着简陋的武器坚持武装斗争。在一次战斗中,游击队被敌人围困,弹尽粮绝之际,面对敌人的步步紧逼,李贞纵身跳崖,万幸的是被树枝挡住幸免于难。1928年,在攻打张家坊团防局的战斗中,一批游击队员化装成秋收短工,把枪藏在禾桶里,混入街头做内应,另一批化装成迎亲队伍。李贞假扮新娘,乘坐花轿,游击队一路吹吹打打,大模大样,趁敌不备之时,便一拥而入,打了敌人一个措手不及。经过短短半个小时战斗,张家坊团防局被连窝端掉。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各地红军相继开始长征。李贞随红二方面军行动,长征途中,被任命为红六军团的组织部长。长征出发时,李贞已怀有身孕,但她既要随部队一起行军打仗,又要做党团工作、干部工作、收容伤病员,每晚还要统计伤亡数字,长期处于紧张疲劳状态。在部队进逼昆明、横扫滇西的作战行动中,李贞腹中胎儿流产。频繁激烈的作战行动使得李贞无法休息调养,从此永远失去了生育能力。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爆发,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开赴敌后抗日前线,许多优秀中华儿女加入抗战队伍。为了团结广大妇女投身抗战,培养高水平妇女干部,在毛泽东提议下,延安创办了一所妇女干部学校。担任八路军120师直属政治处主任的李贞服从组织安排从前线回到敌后,担任了八路军妇女学校校长。李贞领导妇女学校建立起全新的办学模式,为敌后抗战培养了大批优秀妇女干部。抗战胜利后,1946年6月,蒋介石大举进攻解放区,人民解放军被迫迎战,解放战争随之展开。这期间,李贞随第一野战军转战西北,参加了解放大西北的一系列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征尘未洗的李贞又随志愿军奔赴抗美援朝前线,担任志愿军政治部秘书长,并荣获朝鲜二级自由独立勋章。花木兰从军心万丈,穆桂英挂帅破千阵。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这位原名&旦娃子&的贫苦小姑娘,在党的教育培养下,投身革命洪流,随人民军队踏过雪山草地,经历抗日烽火,从解放战场到抗美援朝,一路金戈铁马,驰骋沙场,成长为千古留名的共和国第一女将军。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责任编辑:马钟鸰 PN018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历史官方微信
播放数:42498
播放数:89933
播放数:186863
播放数:580892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解放军第一位女将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