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佛信仰为什么输给了阿弥陀佛 弥勒佛

弥勒佛是怎么变成胖子的? - 世界宗教间那条隐秘的血缘关系(一) - 十五言
大家都知道,这是我们中国的弥勒佛,他袒胸露乳,手拿多宝袋,脸上永远是一副笑容可掬的模样。大肚弥勒佛是我们去佛教寺庙常见的形象了,大家都对它非常熟悉。
这个瘦子是谁?长得好像外国人有没有。这也是弥勒。看起来就端庄肃穆了很多。大家也会奇怪了。怎么同一个佛,差距这么大呢?这就是我今天要讲的主题,弥勒佛由来以及它的中国化。
回到大肚弥勒这边,我们说他是佛教中国化的产物。大家知道佛教是印度东传过来的外来宗教,中国的五大宗教,除了道教是我们的本土宗教,其他的佛、伊、天(天主教)、基(基督新教)都是外来的宗教。外来的宗教进入中国以后,要在中国的文化土壤里面扎根下来,得到中国人的认可,就必须做出各种各样的调整和变化,这个过程我们就叫它“中国化”,或者叫做“本土化”、“本色化”。
如果拿大肚弥勒当做中国化的结果来看待。我们就得考察1.在什么样的历史环境和文化土壤中,2.原本的信仰与中国文化中的具体那些元素做了结合。我们都有这个常识,要问孩子是谁生的,看孩子最早是从谁的肚子里出来的,就是回到他最早的时候。搞历史研究,就得去翻最早的历史文献或者看看有什么考古成果。那么最早记载大肚弥勒的历史文献是什么呢?
1.大肚弥勒的“X染色体”——五代时期的高僧《宋高僧传》记载,五代时期有个和尚叫契此,他“形裁腲脮,蹙頞皤腹,言语无恒,寝卧随处常以杖荷布囊入鄽肆,见物则乞,至于醯酱鱼菹,才接入口,分少许入囊,号为长汀子布袋师也……有偈云:“弥勒真弥勒,时人皆不识“等句。人言慈氏垂迹也……袋囊中皆百一供身具也……以天复中终于奉川,乡邑共埋之……江浙之间多图画其像焉。”什么意思呢?说这个契此和尚,身材肥胖、大肚子,还有个装不满的布袋。而且据他自己说,他是“弥勒佛转世,凡人都不认识他。”诶,像不像?肚子大,有布袋,自称弥勒转世,的确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大肚弥勒形象大体吻合了,可以看做大肚弥勒的历史原型。可是,我们读文章一定要读仔细,原文里面有个“蹙頞”,什么意思,皱着眉头。大肚弥勒佛不是笑口常开的吗?怎么会是皱着眉头的一副愁苦样子呢?看来,这个弥勒佛还有其他基因。谁呢?有学者说,是五代时期另一个叫行修的和尚,被称为“宗慧大师”。他长耳垂肩,在庙里也不干别的,就是默默坐着。别人就问啦,你整天就这么坐着,是修什么法门啊?他也不答话,就是笑笑而已。上街的时候,街上人看到了他的长耳垂很奇怪啊,就把他的耳垂贴在自己的脸上,大概是看看是不是整容弄上去的。可是行修和尚也不生气,只是呵呵笑。长耳垂,笑。这种特别的形象,都是大肚弥勒的形象要素,在当时可不多见。有没有可能也是大肚弥勒这个形象的出处呢?我认为这是有可能的。
2.大肚弥勒的“Y染色体”——佛教中的弥勒信仰那么,佛教中的弥勒信仰又是什么样的呢?别看现在我们熟悉的大肚弥勒佛一副与世无争的模样,在佛教史上,他是非常重要的神之一,也曾经被广大信仰者所崇拜。因为他是未来佛。根据佛经记载,弥勒是继释迦牟尼之后来到人间救济众生的佛。他原来是释迦摩尼座下的弟子,他先于释迦摩尼去世,住在一个叫做“兜率天”(Tu?ita)的净土里,过50亿年以后降临人世,在龙华树下成佛,举行三次说法盛会,普度众生。描绘弥勒在兜率天的事迹以及弥勒下界拯救世人的事迹的佛教经典有四部《阿含经》、《弥勒上生经》、《弥勒下生经》等等。在佛法里,弥勒上生兜率天的这个阶段,被叫做弥勒菩萨,而他下世救人于水火的时候,就“变身”成了弥勒佛。这个变身的过程,就好像我们玩网络游戏转职一样,人还是一个人,能力已经不一样了。顺便说一下,《弥勒下生经》的译者是南北朝时期的高僧鸠摩罗什,说到这个鸠摩罗什,他也是金庸先生在《天龙八部》中乱练武功出了岔子的那个鸠摩智名字的由来。因为“罗什”在印度语中是“智慧”的意思。“东汉末年分三国,烽火连天不休”“就是这道光,就是这道光,一起唱!”(歌曲乱入中……)让我冷静一下。在东汉战乱频仍的环境下,佛教中的净土思想,在民众中特别有吸引力。“净土”这个概念在佛教中有重要的意义,不过既然我们不是上佛教课,就只要知道它是佛教的佛和菩萨“化渡一切众生”的“清净庄严之地”,在佛教中有“一佛一净土”之说。因为弥勒讲究的是在未来50亿年下界搭救苍生,是未来的希望(被压500年等和尚搭救去西天取经神马的,顿时弱爆了),在从东汉末年一直到南北朝整个战乱期都非常受到民众的欢迎,信仰弥勒的人越来越多,这其中既有一般的民众,也有佛教领袖。比如南北朝时后秦高僧道安,他认为整个世俗世界就是一个大苦海,芸芸众生都在里面受苦。他相信通过信仰弥勒,死后能往生到兜率天,然后和弥勒一起回到人间救苦救难。另外,弥勒还有一个功能,就是扮演答疑解惑的导师角色。当时僧侣们相信,遇到困难的事情,只要进入禅定状态,到兜率天找弥勒,就能够得到解答。在道安的推动下,南北朝时期弥勒信仰达到极盛。据《法苑珠林》、《名僧传抄》等载,这一时期信仰弥勒净土的名僧还有很多。仅从那个时期的弥勒造像来看,数量多,做工精美。最著名的有:完成于梁天监十五年(516)的剡县大佛;北魏献文帝 (466~471)时所造大同云冈第十二窟的弥勒倚像,及北魏迁都洛阳后,建于太和、景明、永平年间的龙门石窟大小弥勒像数百尊等等。这些造像的大量出现,很直接地反映了当时社会弥勒信仰的流行程度。除了道安之外,信仰弥勒的著名僧侣还有唐代的玄奘法师。近代则有虚云和尚、太虚大师。根据史籍记载,玄奘大师曾绘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像各一千帧,以结善缘。在取经路上,对弥勒菩萨的至诚信仰也是激励他的重要精神支柱。《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大师西出玉门关时,苦于无人引路,随即到附近寺院的弥勒像前启请,愿得一人相引度关,后来果然得到一个当地僧人相助度过险关。又在天竺境内,遭盗贼拦截,几乎丧命。面临死亡的威胁,玄奘大师镇静自若,专心观想弥勒菩萨,并默念:“愿得生徒,恭敬供养,受《瑜伽师地论》,听闻妙法,成就通慧,还来下生,教化此人。”说也奇怪,大师心念一动,天象就发生了骤变,当下黑风呼啸,飞沙走石,河流浪涌,船舫倾覆,好不吓人!众贼都吓得要死,感到天神已动怒,赶忙向玄奘忏悔谢罪。到了中印度四国之一的伊烂拿钵伐多国,大师听说附近伽蓝(也就是僧人居住的园子)里有观自在菩萨像,能满足众人所愿,且颇灵验,于是也持香花前往求请。其中一愿就是将来往生以后要前往兜率天跟随弥勒菩萨。3.弥勒佛变胖——竞争与适应可是为什么弥勒佛要变“胖”?也就是说,弥勒佛为什么要和中国的民间传说做一个结合?从历史角度来看,这其实是不得已的选择。和弥勒信仰同期的,还有一个弥陀信仰,所谓弥陀,就是我们现在经常听说的“阿弥陀佛”,又叫“无量寿佛”“无量光佛”等。弥陀原来是释迦牟尼时代的一个比丘僧,他向佛发了宏伟的誓愿,要普救众生。他成佛以后,被称作阿弥陀佛,在西方极乐世界说法。世间的众人只要按照他所发的宏愿去做,死后就可以去西方极乐世界去。西方极乐世界,看这个名字就知道是个没有痛苦的世界,永远享受快乐,非常美好。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我们来稍微比较一下弥勒和弥陀信仰的不同,弥勒信仰讲入世救人,而弥陀信仰讲出世得救;弥勒当前住在兜率天,50亿年成佛之后到人间说法,而弥陀现在就在西天极乐世界等着你呢;还有其他的诸如修弥勒的无法摆脱衰老和生死轮回,而修弥陀的就可以摆脱;在饮食方面修弥勒的“种一次收七次”,而修弥陀成功了,所需饮食“随意而至”。两厢比较,弥陀的西天极乐世界明显要比弥勒的好多了。这么一来,信众就被弥陀信仰给吸引走了,都去拜阿弥陀佛了。除了吸引力的差别之外,弥勒信仰经常被民众用来当成起义的幌子,引起了统治者的恐慌,这也是当权者在政治上打压弥勒信仰的重要原因。南北朝和隋朝之间,有许多起义都是用弥勒作为旗号,假借弥勒作为未来佛的身份,推翻旧时代。515年,冀州和尚法庆造反,自称“大乘”,提出“新佛出世”的口号(黄易先生的《边荒传说》写到过他)。在隋代,610年,史书记载,有几十个盗贼,顶着弥勒佛的旗号,在都城里面作乱,被镇压之后,牵连了一千多家人。过了3年,唐县宋子贤,扶风和尚向海明,都自称是弥勒转世。被歪曲和利用的弥勒,受到了统治者的打压。唐玄宗时曾明令禁止以假借弥勒佛下生的名义从事各种不利于统治的活动。上层统治者打压,僧侣和信众投奔别人家,下层民众曲解,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弥勒信仰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它一方面和道教、白莲教等结合起来,变成了中国民间秘密宗教的一部分,继续犯上作乱;另外一部分变得世俗化,也就是为了增加吸引力和民众熟悉的民间传说做一个结合。当然这种结合,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缓慢的渐变过程,如果你仔细去观察“印度—中亚—敦煌”和“日本—韩国”等弥勒造像的变化,会发现个中自有真味。那么为什么一定要找上个胖和尚?我想这一方面是由于布袋和尚在五代时期非常出名,被当时人们所熟知;另一方面“胖”和“笑”容易给人安全感和亲近感,易于消解统治者的敌视和警惕。即便是这样,在五代以后,佛教中弥勒信仰依然无法扭转颓势,逐渐式微。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弥勒信仰的衰落还和佛教净土宗的产生有关,但囿于文章结构的限制,这里就不展开说了。我们只要知道就连原本信奉弥勒菩萨的玄奘法师,在明代小说中都被写成了到西天极乐世界去取经,试问《西游记》这么写,让如今在兜率天弥勒菩萨座下的玄奘法师如何自处?4.作为下一个故事的开始,必须得交代的一些事
弥勒佛变胖的来龙去脉应该算是简要交代完了,就像一截车厢已经基本完工,可是连接车厢和车头的部分,很重要的是一个钩子和搭扣。接下来就是这个部分。
弥勒信仰出现在印度佛教中,梵语为Maitreya,玄奘法师翻译成“梅呾利药”,后有译作“梅呾利耶”的。从语源学和语义学的角度考察,弥勒这一词语的语源来自于公元前4000年雅利安人的密特拉(mithra)信仰。同样的,学者考证,印度的密多罗、伊朗琐罗亚斯德教的副神密特拉、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弥赛亚,罗马密特拉教等宗教的起源都是这个密特拉。关于密特拉神信仰为什么会洒向世界,又各自做了什么转变,这是我在之后各部分致力为大家解说的内容,先到这里吧。
参考文献:季羡林:《梅呾利耶与弥勒》,《中国社会科学》,吴先核:《弥勒信仰衰落原因简论》,《宗教学研究》,王舜祁:《从布袋和尚到中国的弥勒佛》,《宁波通讯》,王公伟:《从弥勒信仰到弥陀信仰──道安和慧远不同净土信仰原因初探》,《世界宗教研究》,霍建美:《中古时期弥勒与弥陀信仰研究》,曲阜师范大学,张敬全:《从西域净土信仰到中原净土宗的转变》,新疆师范大学,刘闯:《浅析高僧行修对弥勒佛在中国化过程中的塑造》,《五台山研究》,张培锋:《中国古代文人的弥勒信仰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收录了本文的主题
大家都在看
阅读下一篇
来自跨境电商的告白:洋奶粉的秘密
点击微信右上角,可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收录到我的主题
大家都在看弥勒为什么是东来佛祖——原来与伏羲帝和周文王有关
归元大道    在《西游记》第六十六回 “诸神遭毒手 弥勒缚妖魔”中有一处提到,孙悟空称呼未来佛弥勒佛为“东来佛祖”。 当孙悟空和诸神遇难时,“极乐场中第一尊,南无弥勒笑和尚”——弥勒佛不请自来。“行者见了,连忙下拜道:‘东来佛祖那里去?’”我们通常认为释迦牟尼佛是从印度西来的佛祖,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也是去西天取经。这里为什么孙悟空称呼弥勒佛是“东来佛祖”?恐怕很少有人知道原因了,最近的研究发现,原来弥勒与位于东方的中国很有缘分,他曾经在中国的历史上扮演过几个重要的角色:他曾经是创制先天八卦的东方人类始祖伏羲帝,还曾经是创制后天八卦与周易的周文王,而东来佛祖弥勒本人将创制中天印符。     弥勒为什么是东来佛祖的谜底,是在一本预言书《格庵遗录》中揭示的,五百年前一位神人留下了这本预言书,与所有其它预言书不同的是,别的预言书只是预言了未来,而这本预言书在预言未来的同时,还告知了过去,其中就提到了弥勒曾经是伏羲帝与周文王。伏羲帝、周文王、弥勒三位圣人将分别代表中国历史上以及未来的三个时期,因为他们洞悉了这三个时期的天意,分别创制了代表这三个时期的法理图:先天八卦、后天八卦、中天印符。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一、天道时期——从伏羲时代到夏禹王时代——先天河图时期——无极儒道法——少男少女时期    二、地道时期——从夏禹王时代到末法时代——后天洛书时期——太极佛道法——中男中女时期    三、人道时期——从救世之大圣人时代开始——中天印符时期——皇极仙道法——长男长女时期
  这三个时期的具体特点如下:    一、天道时期——从伏羲时代到夏禹王时代——先天河图时期——无极儒道法——少男少女时期     伏羲是中华神传文化之始祖,他根据先天河图五十五占显示的天意,制作了先天八卦,传之后世治理天下万物,先天八卦是阴阳相和相生的,比如尧舜禹都是禅让天下,以天道为主导,所以从伏羲时代到夏禹王时代的这个三皇五帝时期是人神共存时期,那时的中华文化是一些神下世传给人的,他们做事情都比较顺利,所以能够做出很多成就来,是以易理为首的增长知识的儒道法。如果用人来比喻中华几千年的历史,那么这个天道时期就像人的少男少女时期,是纯朴美好的无极时期。这段历史对现代人来说简直就是神话,认为不可思议,实际上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是因为在夏禹王时代的一场大洪水将很多文明给毁灭了,只留下了一些点点滴滴的记载,使得那些古老的传统中华文化得以保留,但是对后人来说就成了难以理解的神话传说了。
  “五帝中之首上仁 易理之中秘藏文句” :     众所周知,伏羲是中华文化复兴之始祖与圣王,是(三皇)五帝之首。伏羲创造了包罗宇宙天罗万象之理的先天八卦,他教人织网捕鱼猎兽,用书契、结绳记事使人类始有文籍。管仲曰伏羲是教人用数,制定九九法的人。此外,伏羲制作木匠用的规与矩,以此探出周天历数,此“句股法”乃大衍数五十,成为一切数字的基础与合成之数,还写了“三贲书”,用天干、地支制作了甲历。因此,开创人类文明历史的始祖伏羲氏的称呼多达三十余种,可称世界之最——颂其圣德日月般光明而称其为大昊、 太昊、大皞、太皞、太皓、太皞;赞其用八卦之理治理天下万物驯服之意而称其为伏羲氏、伏牺氏、伏戏氏、伏希氏、虙戏氏、虙牺氏;歌其养牧六蓄癸天地,开创牧蓄之始源而称其为包牺氏、包羲氏、庖牺氏、炮牺氏、炮羲氏;另简称伏羲皇帝为“羲皇”、“煌煌圣帝”、“皇皇圣帝”…等等。伏羲氏曾定都的现今中国河南省淮阳县仍有伏羲陵,陵中有相传伏羲“坐干方坛之上,听八风之气,乃划八卦”的“八卦台”。众所周知,所谓的东方文化无不出自于伏羲先天河图,故后人点评“孔子之教出于河图,老子之教出于河图“,而堪称”东方三大思想“之儒家、道家、墨家其本在于河图!“开辟以来初逢运 三八木运始皇出”一句中指明了“两木圣人”弥勒是始皇伏羲帝转世(三八为东,三八为木,木运属七十二宫乃人道皇极,大圣人弥勒是“三八木运”),既然弥勒是东方人类始祖伏羲帝转世,自然称得上是“东来佛祖”了!
  “儒佛仙三理奇妙法 用之易理出现也”:    
儒家、佛家、道家三家之理非常奇妙, 而其奇妙法则是出自易经之理的。        “少男少女先天河图 羲易理气造化法”:     “先天河图”以“少男少女”(少男为 “艮”,为山;少女为“兑”,为译)象征之理由在于,此先天河图之理源于无极而初生太极之故,故指河图为初生之时,而其根本是因为先天河图天一生水之子芳成为冬至,然后一阳始生之故。河图是伏羲在治天下时,于河水涌出酷似首龙身马的神秘的动物,此身带有包尽宇宙万物相生之理、生成变化与自然循环之理的五十五占神秘之图,故为“河图”。先天河图包含阴阳之理、五行之理、干支之理,具有宇宙相生变化之理与自然法则。河图具四大表像及与其内涵──一曰太极,二曰两仪,三曰四像,四曰八卦;以五与十为太极,以二十奇、二十偶为阴阳两仪;以阳交于阴,阴交与阳而生天之四像与地之四像;以干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之序排成八卦。简言之“河图之五十五占,阳爻二十五,阴爻三十占也。万物之精神,阳少阴多而内虚外实,是为离虚中之卦像也,故离在南而待于天运回泰。”至于说“羲易理气造化法”,“理气”本是性理学用词,“羲易理气”是指伏羲之易先天河图之理致气。
  从伏羲时代到夏禹王时代的主要帝王如下,他们的德性按照“木火土金水”的顺序五行相生,正所谓无极天道时期:    
伏羲泰帝(木德)——女娲(阴火)——神农炎帝(火德)——轩辕黄帝(土德)——少昊白帝(金德)——颛顼玄帝(水徳)——帝喾青帝(木德)——唐尧帝(火德)——虞舜帝(土德)——夏禹王(金德)
  顶未来佛!
  可以说,从伏羲时代到夏禹王时代的三皇五帝时期经历了人神共存的阶段,华夏文明是是半神文化,是真正大道行于世的时代。根据史料,上古时期民风十分纯朴,人们仰承甘露、俯吸醴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不知乐生、不知恶死,过着一种完全顺乎自然的生活。《黄帝内经》的《上古太真论》中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当人完全顺乎自然而生活的时候,就是处在一种虽然没有修道,但是却已在道中的状态。这也正是真正人类应有的生活状态。
  二、地道时期——从夏禹王时代到末法时代——后天洛书时期——太极佛道法——中男中女时期
  夏禹王时代一场洪水几乎隔绝了之前三皇五帝时代的文明,大禹治水时出现后天洛书,从夏朝开始中国进入了“家天下”王朝更替的时代。用于反映天道规律的伏羲先天八卦渐渐的不能准确反映越来越复杂的人类社会的规律了,所以到了商周两朝更替的时候,伏羲帝又转世为周文王姬昌,依据后天洛书四十五占推演周易,易经由原始图像变成文字卦象,这就是所谓的周易、后天八卦。
  后天洛书即地八卦属地道,犹如太极阴阳相生相克,以相克为主。所以从周文王到现代的这三千年时期是魔炼人的时期,要取得任何成就都必须先经历魔难,这个时期中国的各种王朝更替频繁,唐宋元明清都是靠战.争武.力来更替政.权,是阴阳相生相克、魔炼各朝国民的太极佛道法。如果用人来比喻中华几千年的历史,那么这个地道时期就像人成长过程中的中男中女时期,是充满坎坷之路的太极时期。
  所以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司马迁腐.刑而作《史记》。”
  “八卦六十四爻数 易理出现红桃花”:    
据《中国历代神仙通鉴》记载,周文王是“五帝中之首上仁”伏羲帝转世,周文王姬昌应了凤鸣岐山的天兆,应劫出治,开创了“礼乐文章八百秋”的周朝。同时周文王为后世留下了后天八卦以及六十四卦卦辞。红桃花是指创制中天印符的桃符神人弥勒,“易理出现红桃花”说明了周文王与弥勒的关系。而“开辟以来初逢运 三八木运始皇出”一句中指明了“两木圣人”弥勒是始皇伏羲帝转世(三八为东,三八为木)。综上所述,伏羲帝、周文王、弥勒是同一个大圣人在不同时期的转世。根据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现代的科学研究,万物有灵,人的灵魂是不灭的,灵魂转生后所有外在的东西比如功名利禄都带不走,只有内在的本质比如天赋、秉性、才能、特长、因缘等才能够带走。儒家经典五经之首的《周易》就是在西周时出现的,其内容涉及到天文、地理、气象、历法、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医学、武术、炼丹、养 生、哲学、历史、文学、艺术、教育、民俗、心理、伦理、军事、宗教、卜筮、堪舆等诸多方面。《周易》是以八卦构成的,每卦有卦辞,每爻有爻辞。卦辞与爻辞 是经文,称为《易经》,后人对卦辞和爻辞進行说明、解释,甚至加以发挥,这些文字叫做传文,称为《易传》。现存的《周易》10卷,包括《易经》和《易传》 两个部分。《周易》是中国传统医学之源,二者之间密不可分。正如明代名医张景岳在其著作《医易义》中所说:“《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医不可无《易》,《易》不可无医”,《周易》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力弥久而不衰。
  “先天河图已去之 后天洛书到来也 中男中女后天洛书 周易理气变化法”:    
“洛书者,禹治水时,神龟负文而列于背,有数至九,禹遂因而策之,以成九类。”(孔安国语)洛书与相生关系所成的河图不同,洛书以五为中心,八方配数的九宫之象。洛水共以四十五占所组成。洛书阴阳相背,相克为主,主为用,以定位为本而行其中,此乃是“用以体之”。  
&先天河图已去之 后天洛书到来也&,也就是“少男少女”变成“中男中女”,中男为“坎”,为水;中女为“离”,为火,则是“周易理气变化法”所起的作用。周易顾名思义是周文王姬昌在.位殷国西伯侯,被纣王.囚.禁.在羑里.狱.时,研究易而留下七百字六十四卦卦辞而得名。 “周易理气变化法”,其实上段论后天洛书时,已经涉及到“周易理气”,至于说“变化法”可谓长篇大论,简言之是将先天八卦变而通之,变而用之。  
  LZ还不如研究下老子的《化胡经》,也比这看庙门的强
  “佛道正明地属故 五百尽汉阿弥陀佛 离南坎北地八卦 火水未济夏长之气” :    
《三易大经》“三极弓乙灵符章”谈到佛道为“辰巳午未之佛道”,此《三易大经》认为佛道属地道,地道此乃指万物生长,故能修出“五百尽汉阿弥陀佛”一般能够修出众多觉者之意。
  三千年前,当武王伐纣后,所有的神都离开人间的时候,一部真正的人类历史就开始了。此后产生的儒家、佛家、道家思想贯穿并影响了后世的中国历史。汉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清朝的康乾之治,无不顺应了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道家文化强调的是修.真,说真.话,办真.事,做真.人。
  佛家文化则不同,它强调修善,普度众生。佛教在华夏大地的传扬,逐渐让人们认识了什么是佛,什么是修炼,也奠定了人们理解佛法的基础。各种传统文化的积累为后世的人们奠定了觉悟真.理(返本归真、成佛得正.果)的基础。 总的来说从周朝之后的三千年是以佛教信.仰为主,因为这三千年是“释迦之运三千年”,是佛道法时期。
  。。。。。
  “八卦阴阳着乱故 相生变为相克也 八卦磨炼周易法 四时动作一般之”:    
先天河图既先天八卦属天道,是相和相生的;而后天洛书既地八卦则属地道,是“八卦阴阳着乱故”,是后天八卦阴阳相背相错乱,是由先天八卦相生之理变为地八卦的相克之理之故。万物生长此时均历煎熬,受.苦受.难;此阶段之长是在相克之中之长,自然其运数处于低谷。
  从夏禹王时代到末法时代的主要帝王如下,他们的德性都是以五行相克为主(比如唐宋元明清的德性按照“土木金火水”的顺序五行相克),正所谓太极地道时期:    
夏禹王(金德)——商汤王(水徳)——周文王(木德)——秦始皇(水德)——汉刘邦(火德)——三国魏蜀吴——晋司马炎(火德)——南北朝——隋杨坚(火德)——唐李渊(土德)——宋赵匡胤(木德)——元忽必烈(金德)——明朱元璋(火德)——清顺治(水徳)
  释迦牟尼讲过,东土是出大德之士的地方,既然中华神州是这么一个特殊的地方——一个让很多天人(神)下世来锤炼的大熔炉,那么从周朝开始近三千年的中华历史就得详细的安排好,就得像九九八十一难一样设下各种磨难,并安排好各种传统文化的熏陶,从中让吃苦行善者不断的积累功德,行恶者不断的失德造业,最终出现两极分化,大恶之人会被淘汰掉,被彻底销毁进入无生之门,剩下的大善之人就可以得救进入未来的人道时期。
  三、人道时期——从救世之大圣人时代开始——中天印符时期——皇极仙道法——长男长女时期    
到了佛教所说的末法时代,神州东土的大善之人已经锤炼的差不多了,“祸因恶积不免狱 人兽分别两端日”, “天道者生 无道者死”,当大恶之人被淘 汰之后,剩下的人才能进入未来的人道时期,整个人类社会将变得非常美好,那个时候阴阳相生相克的理将发生变化,相克变为相生也,文王后天八卦渐渐的不能准确反映未来的人类社会及宇宙的运行规律了,东方人类始祖伏羲将再次转生,这一次将转生为救世大圣人弥勒,并且将创制反映未来人类社会及宇宙的运行规律的中天印符。中天印符属人道,阴阳由 “相克变为相生”,是阴阳相生的皇极仙道法。如果用人来比喻中华几千年的历史,那么这个人道时期就像人成长过程中的长男长女时期,是非常美好的皇极时期。
  “左右弓间弥勒佛 龙华三界出世之”    
“弓”主要为太极阴阳曲线,弥勒不仅仅是佛家的人物,同时还是道家的人物,因为他曾经是东方人类始祖伏羲帝和周文王。“开辟以来初逢运 三八木运始皇出”,“两木圣人”弥勒曾经是始皇伏羲帝,当我们通过破译窥视到东方人之始祖伏羲氏就是所有预言中提到的末世大圣人弥勒佛时,我们惊奇地发现一个天机,之所以本次人类之始之末都有这位大圣人降世,是为了救度众生而早已安排好了的!弥勒的其他称号还有很多,“两木圣人”、“两白圣人”、“三丰道师”、“三神大王”、 “三神帝王”、“三碧真人”、“桃符神人”、“东方天圣”、“神马弥勒”、“弥勒世尊”、“救世真主”、 “道神天主”、“白马公子”、“大圣君子”、“十胜大王”、“天上云中王”、“※亚亚倧佛”、“宇宙之尊弥天”、“上帝再临十胜”、“西气东来上帝再临” 、“万乘天子王之王”、“长安大道正道令”。
  “后天洛书又已去 中天印符更来时 长男长女印符中 天正易理奇造化法”:    
继先天河图之后,“后天洛书又已去 中天印符更来”,“中天”或“中天印符”既为 “三天”即先天、后天、中天之中天;既为“三极”即无极、太极、皇极(天极、地极、人极)之皇极,按“三极弓乙灵符章”之说就是“申酉戌亥之仙道”。那么“中天”则属“长男长女印符”,即先天河图为始生,后天洛书为成长,中道皇极为收成。此乃是反映天正之易理“奇造化法”,此造化为乾坤日月四时循环不息,万物消长进退,春生秋实,夏长冬藏,“阳长则阴藏其内,阴长则阳藏其内,天地乾坤调养万物”之天地玄妙之理。这个中天印符即弓乙灵符,“河图洛书无弓(穷)理 大圣君子出世也”、“外有八卦九宫理 内有十胜两白理”,中天印符既包括了河图洛书的八卦九宫之理,又包括了佛家十方世界的宇宙之理,还包括了道家太极之理(太极有两个白点),是能够拯救世人的灵符,“三神帝王始出时 善者多生恶者死”、“天降弓符天意在 拯济苍生谁可知”、“欲识苍生保命处 吉星照临真十胜”、“时言时言不差言 广济苍生活人符”。  
    “八卦阴阳更配合 相克变为相生也 八卦变天正易法 四时循环永无故”:    
“河图之运阴阳相为对待故,人心自然相敬而相助为主;洛书之运阴阳各立反对故,人心不合而相害为主;灵符之时阴阳并立,和合成道故,人心归和也。”到了“中天”即“皇极”,在此之前洛书后天即地极之时之阴阳相背变为“更配合”即成“相克变为相生”。“相克变为相生”,此乃为“八卦天正易法”,“六甲成道”、“五运将泰”而更回甲子;此乃为天地阴阳与乾坤日月“四时循环永无故”,万事万物则有始有终。  
  “长女长男仙道法 四时循环无转故 胞胎养生不得回 衰病死葬不可去” :    
《格 庵遗录》称“少男少女”为儒道法,“中男中女”为佛道法,“长男长女”为仙道法。上面已经涉及仙道法,仙道法又可称“河图太弓之书运”,仙道是用天之道,用地之德,地人相合而更回天道。后三句“四时循环无转故 胞胎养生不得回 衰病死葬不可去”,清楚地点到神人世界与常人世界不同,没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之四时;没有出生之前长期孕胎始生;没有生老病死之结局。也就是修成之后将去的天国世界,没有人世间之四季令人受苦,也不象人世间那样怀胎十月才出生,人生在世般衰而病,病而死,死而葬,只是一场虚梦。
    中国人对自己民族的历史需要来一次正本清源!
  “龙马河图先天儒 金龟洛书后天佛 神仙世界回归来 相克阴阳猜忌疾妬 天鸡声里除去也 相生之理无为化 奇事异迹出现时 日光东方光明世”:    
龙马河图先天为儒 道,金龟洛书后天为佛道,经此先天与后天,神仙世界仙道即来。先天河图之运乃阴阳相配而相生为主,后天洛书之运乃阴阳相背而相害为主,故“猜忌疾妬”成风,而此种种之心只好在“天鸡声里”,即鸡龙之修炼之中予以除掉。而到仙道之时,相生之理不仅回归而且达到“无为化”,因而人世间常人之道难以想象的“奇事异绩”到处出现,此时将是“日光东方光明世”,已经熬过了长夜而迎来“日光东方”之黎明与佛光普照之“光明世”。
  “日光东方光明世”、“无疑东方天圣出”、“和气东风真人出”、“东方一人出世也”:    
以上四句预示救世大圣人弥勒将出于东方。弥勒曾经是东方人类始祖伏羲帝和周文王,未来佛弥勒又仍将来自东方,所以我们看到在西游记中,孙悟空称呼弥勒为“东来佛祖”,这就是为什么弥勒是“东来佛祖”的由来。
  参考:《格庵遗录》、《中华历史朝代的道德轮回——从风云时代到江湖时代》 /publicforum/content/free/1/1468401.shtml  来源:归元大道 http://guiyuandadao.
  作者:不是胡作非为 回复日期: 13:02:57   
    顶未来佛!    ------------  期待中!
  作者:到处是坑 回复日期: 13:45:37   
    LZ还不如研究下老子的《化胡经》,也比这看庙门的强    ----------------------    俺不是看庙门的也。佛教已经走入末法了,不值得看。弥勒前世伏羲、周文王也曾经是道家人物,与老子地位也差不多!
  作者:松江夏完淳 回复日期: 16:33:16   
        中国人对自己民族的历史需要来一次正本清源!  ---------------    是这样的!传统文化不可丢,西来幽灵当驱除!
  作者:警恶刀 回复日期: 17:03:48   
    路过  -----------    欢迎!
  作者:非衣氏水之皮 回复日期: 14:16:13   
    。。。。。  ----------------  谢顶!
  格庵遗录 是韩国的预言书  楼主别糊弄人拉  
说的蛮有意思的撒!
  弥勒,实可谓古代中国民间信仰第一佛,从弥勒教开始,到白莲教结束,甚至罗教渊源,不管本来是哪个佛的信仰者,最后都会变成弥勒的信徒。
  貌似有学问哦
  作者:东海东星斑 回复日期: 22:43:52   
    格庵遗录 是韩国的预言书    楼主别糊弄人拉      ---------------------    你也知道是韩国的啊!问题是韩国人为什么要谈到“先天河图 羲易 、 后天洛书
周易 、中天印符 弥勒”这些呢?这不都是中国的吗? 现在已经是地球村时代了,各国的预言都是相通的!
  作者:通古斯爷爷 回复日期: 13:13:56   
    顶 说的蛮有意思的撒!  -----------------    谢谢了!
  作者:冬天的瓶子 回复日期: 22:07:54   
    弥勒,实可谓古代中国民间信仰第一佛,从弥勒教开始,到白莲教结束,甚至罗教渊源,不管本来是哪个佛的信仰者,最后都会变成弥勒的信徒。    ---------------------    不仅仅是中国这样,全世界都在期待弥勒(弥赛亚、马赫迪)。  从世界范围来看,弥勒信仰在古代整个欧亚大陆非常兴盛,它也是古代非常盛行的救世主信仰的一部分,在罗马.伊朗都流行过。  在基督教、犹太教中就是弥赛亚。  在伊斯兰教中就是马赫迪。  在佛教中就是弥勒。  发音几乎一样的,都是一个人。  
  作者:务虚柳君子 回复日期: 23:14:53   
    貌似有学问哦  -----------------  惭愧!
  季羡林:佛家的弥勒佛就是基督教的弥赛亚    /publicforum/content/no01/1/403150.shtml
  伊斯兰教是邪恶宗教,不能跟原始正教相提并论!    这个沙漠邪教,通过战争毁灭了中亚,印度和东南亚很多地区的佛教,强迫人改信.
至今又是世界各地恐怖活动的制造者.    伊斯兰教是要从地球上铲除的! 罪大恶极,是圣经中所说的敌基督。  
  作者:松江夏完淳 回复日期: 22:37:34   
    伊斯兰教是邪恶宗教,不能跟原始正教相提并论!        这个沙漠邪教,通过战争毁灭了中亚,印度和东南亚很多地区的佛教,强迫人改信. 至今又是世界各地恐怖活动的制造者.        伊斯兰教是要从地球上铲除的! 罪大恶极,是圣经中所说的敌基督。    ------------  这个似乎不能一概而论,只有那些极端份子才应受天谴!
  没看懂
  作者:秦岭树袋熊 回复日期: 23:27:01   
    没看懂    ----------------  惭愧啊!
  佛祖释迦摩尼传授给香巴拉国王Suchandra《时轮经》的原文。        按照《时轮经》,Rudra Chakrin(意为“愤怒的转轮者”)登位的时代是佛教没落的世代,在此最后一战之前,世界的状况变的越来越坏:自然灾祸不断,饥荒遍布,瘟疫和战争冲击著人类,人们越来越信仰物质而不信仰精神,宗教没落,权力与财富成为人们追求的偶像。在这个黑暗的世代里,“野蛮人的国王”征服了香巴拉以外的所有地方,然后他打入香巴拉,这就是此世界末日之战!        “黑暗”是指异教徒,佛教的敌人,香巴拉的敌人。他们必须在此末日之战中全部被消灭。此世界末日之战的战场是今天的中亚地区,从阿富汗,塔里木,原俄属中亚直到伊朗,土耳其。在将世界上所有的敌人都杀尽之后,Rudra Chakrin将来到冈底斯山(岗仁波齐峰),带领他的大军进住山上神所建之城。         那么谁是“黑暗”的“野蛮人”,佛教的敌人?《时轮经》的正文明确无误地指出:穆斯林。《时轮经》中多次提到敌人的名字:默罕迈德和他的真主安拉,那群“野蛮人”也有个名字: Mleccha,意为“麦加人”。      
       
    佛教的时轮经上说,世界最后会整个被回教占领,只剩下香巴拉净土。这也许是人类的暴戾之气所感召吧。不过看看现在穆斯林的繁殖速度,确实惊人。             时轮经是本好经,他预算的日食月食时间百分之百的准确。        他预言了三百多年后伊斯兰教将会通过各种手段使全世界人民都变成了穆斯林,佛教几乎衰落到极点,此时的香巴拉净土不会再隐形,而是暴露出来。当这些外教徒疯狂进攻香巴拉时,香巴拉的菩萨将军会彻底打败他们,并将此宗教完全从地球上消灭掉,对别的宗教则采用融合的方法,如基督教、犹太教...等,从此战后,全世界都会被佛法统治,佛法传遍全世界。         
  一部20多万字的经书,里面486处提到“惩罚,刑罚”,215处提到“火狱”,106处提到“砍”和“杀”,55处提到“严厉”;35处提到“仇恨”,“仇视”;23处提到“恐怖”;116处提到“恐惧”“畏惧”,28处提到“烈火”,25处提到“血”,95处提到“顺从”,98处提到“祸,灾”。     《古兰经》告诫穆斯林:    (2-191)你们在那里发现他们(不信道者),就在那里杀戮他们,          (9-123)你们要讨伐邻近你们的不信道者,使他们感觉到你们的严厉,           (9-5)就在那里杀戮他们,俘虏他们,围攻他们,                    (4-24)有丈夫的妇女,但你们所管辖的妇女除外;真主以此为你们的定制。除此以外,一切妇女,对于你们是合法的… 。穆罕默德给予穆斯林去享用那‘右手所占物’(指战争所俘获之女人)的合法权益,即使这些女人都是已婚的。        穆罕默德本人生活绝非圣贤。他贪求**,  他与女奴婢们的性关系,  他五十三岁时与一个年仅九岁叫AISHA的女童发生关系,  他的嗜杀,  他对犹太族的种族屠杀,  他制造奴隶以及贩卖奴隶,  他对政敌进行暗杀,  他对来往商队的抢劫,  他对农园林的破坏,  他对水井的破坏,  他对敌人发恶毒的诅咒,  他在战争俘虏身上的报复以及他对妻妾们的性幻想。这些行为已足见他枉称为人,更何况是神的使者。
  楼主写的不错,基本都看懂了,隐隐感觉天地间有个巨大的转轮在缓缓转动,小时候看很多武侠片里经常有这个阵那个阵阴阳五行啥,感觉很神奇但也不知所云,看了楼主帖子,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感觉不那么难懂了,原来都出自易经八卦,总体上已有了把握,整个中华文化估计都如此吧,呵呵
  作者:rzjaba 回复日期: 19:31:27   
    楼主写的不错,基本都看懂了,隐隐感觉天地间有个巨大的转轮在缓缓转动,小时候看很多武侠片里经常有这个阵那个阵阴阳五行啥,感觉很神奇但也不知所云,看了楼主帖子,突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感觉不那么难懂了,原来都出自易经八卦,总体上已有了把握,整个中华文化估计都如此吧,呵呵  ----------------  谢了!
  作者:松江夏完淳 回复日期: 17:06:01   
     佛祖释迦摩尼传授给香巴拉国王Suchandra《时轮经》的原文。            按照《时轮经》,Rudra Chakrin(意为“愤怒的转轮者”)登位的时代是佛教没落的世代,在此最后一战之前,世界的状况变的越来越坏:自然灾祸不断,饥荒遍布,瘟疫和战争冲击著人类,人们越来越信仰物质而不信仰精神,宗教没落,权力与财富成为人们追求的偶像。在这个黑暗的世代里,“野蛮人的国王”征服了香巴拉以外的所有地方,然后他打入香巴拉,这就是此世界末日之战!            “黑暗”是指异教徒,佛教的敌人,香巴拉的敌人。他们必须在此末日之战中全部被消灭。此世界末日之战的战场是今天的中亚地区,从阿富汗,塔里木,原俄属中亚直到伊朗,土耳其。在将世界上所有的敌人都杀尽之后,Rudra Chakrin将来到冈底斯山(岗仁波齐峰),带领他的大军进住山上神所建之城。            那么谁是“黑暗”的“野蛮人”,佛教的敌人?《时轮经》的正文明确无误地指出:穆斯林。《时轮经》中多次提到敌人的名字:默罕迈德和他的真主安拉,那群“野蛮人”也有个名字: Mleccha,意为“麦加人”。    ----------------  这个时轮经估计是伪造的,或者是后人加了一些东西的。  作为一个真正的预言,是不会这么直白的写出名字、教派等,天机不可泄露,有些东西是需要人去悟的。  
        是个正常人都能看清沙漠邪教的面目,谈不上什么天机。            
      知道“大食”这个名字的真正意思吗?这个词就是波斯语强盗的意思!      《新唐书》记载“波斯东有一大盗,名曰魔悍魔得,杀人越货,其后势力渐强,遂割波斯东境为国,波斯语称强盗为大食,遂称该国为大食”            
  很玄很深奥,看不懂…飘过…
  作者:万源水 回复日期: 13:10:49     不仅仅是中国这样,全世界都在期待弥勒(弥赛亚、马赫迪)。    从世界范围来看,弥勒信仰在古代整个欧亚大陆非常兴盛,它也是古代非常盛行的救世主信仰的一部分,在罗马.伊朗都流行过。    在基督教、犹太教中就是弥赛亚。    在伊斯兰教中就是马赫迪。    在佛教中就是弥勒。    发音几乎一样的,都是一个人。    中国广东话应该算接近雅言的语言,与“未来”的发音相同。在日语中吴音之外的粤音里面直接就是与未来发音等同。
  东来一词只有西游记里出现过,弥勒佛本是未来佛祖,可能是传抄中错把“未”写作“东”?  严格来说弥勒佛只是个菩萨,如来佛祖预言他将在未来成为佛祖,所以被信徒成为未来佛祖,因为他迟早是要成佛的。  个人意见,难登大雅
  楼主绝对高人!  顶贴!!!
  『莲蓬鬼话』[连载]修真界看2012  /techforum/content/16/1/680210.shtml
  作者:紫夜玄机 回复日期: 14:03:40    楼主绝对高人!   
 顶贴!!!  ==========================  过奖了,我只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编写一下而已!
  作者:我真不2 回复日期: 15:52:22  东来一词只有西游记里出现过,弥勒佛本是未来佛祖,可能是传抄中错把“未”写作“东”?    严格来说弥勒佛只是个菩萨,如来佛祖预言他将在未来成为佛祖,所以被信徒成为未来佛祖,因为他迟早是要成佛的。    个人意见,难登大雅  ==============================  东来佛祖、未来佛祖、当来佛祖的说法都有道理!  弥勒是古佛再来,而且弥勒只是一个称号,大慈氏的意思,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弥勒佛!  释迦牟尼时代的阿逸多弥勒确实是菩萨,后来还有大肚笑弥勒佛、转轮圣王弥勒佛!
  感觉你总在暗示李轮子就是弥勒.
  虾扯蛋
  弥勒竟然和三皇之首和儒教圣人有关联。。楼主想象力真丰富。。哈哈
  不会又是轮子吧
  经鉴定
是李轮子信徒,伪装的神秘兮兮干嘛?
  又是胡说八道的东西
  看不懂易经惭愧  
  没太细看。偶尔看到楼主讲五行,记得吕氏春秋里讲过:“黄帝之时,天先见大螾大蝼。黄帝曰: 土气胜。 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土。及禹之时,天先见草木秋冬不杀。禹曰: 木气胜。 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事则木。及汤之时,天先见金刃生于水。汤曰: 金气胜。 金气胜,故其色尚白,其事则金。及文王之时,天先见火赤乌衔丹书集于周社。文王曰: 火气胜。 火气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  这里面对于黄帝以降的五行讲得比较清楚,建议楼主可以读一读,当然,吕氏春秋不一定说得对:)
  回复第69楼(作者:@vivamop 于
16:56:20.0)   不会又是轮子吧 ==========  
  回复第69楼(作者:@vivamop 于
16:56:20.0)   不会又是轮子吧 ==========  觉醒吧!朋友。上苍给了我们太多的时间思考了,很多人却还在污蔑和谎言的欺骗中昏沉,难道当今M意不能说明天意。当今十恶世浊世人处在危险的境地时很多人学了真诚
坚忍的道理,这难道不说明着救世主的降临及将要发生的一切。善良的人们用无私,无我(甚至生命冒着危险)集一切智慧告诉我们真相,而有人却助长着邪恶的气势。这难道不可悲和可怕吗?生命的选择在自己。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弥勒佛是未来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