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地方要13岁女孩子当兵有什么要求的吗

13岁初中生独自练摊卖瓜 意外戒网瘾梦想当兵 | 新华网重庆频道
您的位置: >> 正文
13岁初中生独自练摊卖瓜 意外戒网瘾梦想当兵
日 09:39:03  来源:
永川华创步行街,胡锡涛正在搬西瓜。 记者 钟耕军 摄
   这个暑假,在红江学校读初一的胡锡涛有些忙。每天早上6点钟,胡锡涛就被老爸叫起来摆摊卖西瓜。白天,胡锡涛和老爸在永川老城区某小区旁卖,晚上,他们则来到位于新区华创步行街的夜市继续卖。
  6岁就跟着爸妈去卖瓜
  “买西瓜,又大又甜又便宜!”18日晚9点,新区华创步行街的一处西瓜摊旁,13岁的胡锡涛熟练地吆喝着。不一会儿,就吸引了不少市民扎堆。
  一个美女走过来看了看,挑了个西瓜。“弟弟,买个西瓜。你卖瓜得不得行啊?”“没得问题。”只见胡锡涛双手捧着西瓜放到电子秤上,熟练地按键。“十块两毛钱,十块钱嘛。”胡锡涛说。
  胡锡涛双手接过美女的50元钱,用手指在钱的右下方轻轻刮了几下,在确定是真币后将钱放入包中。然后,掏出两张20元,找给这位美女。
  “我6岁就跟着爸妈出来卖瓜了。”胡锡涛说,寒暑假时,父母总是一边在外做生意,一边照顾他。最开始,他只是在一旁耍,慢慢地就开始学着帮大人照看生意。
  西瓜卖完了再赶暑假作业
  “我7岁就会煮饭了。”胡锡涛说,上小学时,由于父母在外做生意。照着妈妈“添两碗米,然后水漫过手背就可以了”的标准,他学会了煮饭。
  “卖瓜帮孩子戒掉了游戏瘾。”胡锡涛的母亲徐女士笑着说,儿子以前爱玩游戏,有了摊位的约束,已很少去游戏厅了。去年起,孩子已可以独自卖瓜。徐女士说,除了卖瓜,儿子还经常帮家人洗衣、做饭、照看弟弟。
  暑假过去大半,胡锡涛的暑假作业还没有完成。他说,老爸的西瓜卖完了,他才有空做暑假作业。
  虽然找钱是一把好手,不过胡锡涛的数学成绩却不是很优秀。他说,他不是很喜欢学习,最喜欢周末放学,和小伙伴去骑单车。
  “我的梦想是当兵。”胡锡涛说,舅舅是一位军人,看到照片上舅舅穿着军装的样子,他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尽管舅舅说当兵很苦,但胡锡涛还是坚持自己的梦想:“我就是要当兵。”(记者 钟耕军 实习生 何翼)
[] [] [] []
[责任编辑: 杨青萍]
| 分享到:
请点击进入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
新华网重庆频道编辑部 电话:023-
他们出生时含着金汤匙,却变成了背上插着的金匕首。
[深度] [言论]
社区\博客\微博
[推荐] [直播] [访谈] [专访] [新闻发布会]
重庆新闻排行  走近抗战老兵
  在临洮县新添镇南坪村一组的一处老旧农家院落里,91岁的岳建军老人,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享受着秋日的宁静平和。回忆起70多年前的全民抗战,尽管很多往事已经模糊,但留存的那些记忆片段,依然勾勒出老人曾经从军抗战、保卫家国的不凡经历。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这一年,岳建军13岁。也是这一年,岳建军参军入伍、投入抗战。
  在岳建军的记忆中,参军之前的家乡除了贫困还是贫困。&吃也吃不上,穿也没得穿,小时候就没有穿过像样的衣服,八九岁就已经拿着锄头下地干活了。&
  就是在这艰苦的生活中,中国局部抗战的种种消息传到了位于西北内陆的临洮县,也是这些消息,激发了一个少年的抗击日寇、保家卫国的热血傲骨。&日本人打咱们中国,我要上战场杀敌卫国,因为我是中国人!&说起当初参军的初衷,老人一下子来了精神。
  13岁的岳建军只身一人走上通往县城的崎岖山路,报名参军。参军后就被送到了陇西训练。岳建军一边苦练射击、投弹等军事技能,一边想象着上战场杀倭寇的军旅生涯,渴望着走上战场。
  说起当年入伍的部队,很多故事和细节老人已记不大清楚了。他只记得,他是第一军的,军长是胡宗南,师长姓徐。
  1937年11月,日军攻陷太原,在此之前,日军开始轰炸潼关,&潼关保卫战&由此拉开序幕。
  老人记得,在陇西训练一年后,便随部队来到了陕西、山西、河南三省交界处潼关,投入了潼关保卫战。
  岳建军在潼关待了2年多,这期间的往事,大多已经模糊,除了无休止的炮声和不停地打仗,他能记得的只有两件事。
  一件是在一次日军轰炸中,他们的排长贾德贵(音)阵亡了,他和另外3名战友冒着枪林弹雨和遍地开花的炸弹,找到了排长的尸首,用担架将排长尸体抬了回来,葬在了潼关。排长贾德贵牺牲后,岳建军升任排长,还因作战英勇被授予二等功,那时候,他才17岁。
  另一件是两次攻打洛阳。&因为白天日本鬼子扔炸弹,只能晚上打&&&&日本兵战斗力很强,不怕死,凶得很&&&&我们不敢用炸弹,怕伤了平民&&&这些,都是老人关于这场保卫战残存的记忆。
  从史料看,1944年洛阳沦陷,而老人说的两次攻打洛阳的事情,应该是洛阳保卫战中双方拉锯争夺中的部分。
  在1941年前后,岳建军所在部队经过三个月整训后,&拨交&到了平凉团管区,在平凉期间,老人收到了父亲的来信。这封千山万水辗转而来的珍贵家书,传来的却是母亲去世的消息。时局动荡,又隔千山万水,岳建军只能将丧母的悲痛深埋心间。不能在母亲病床前侍奉左右,不能为母亲披麻戴孝,成了岳建军心中永远的遗憾。
  日,日本天皇裕仁广播《停战诏书》,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所规定的各项条件,无条件投降。抗战胜利的消息传来,岳建军开心极了。
  后来几经辗转,岳建军终于回到了家乡临洮。
  回到家乡后,24岁的岳建军和附近阴山子村的一位姑娘结了婚,之后的生活很平淡,生儿育女、务农持家&&就这样过了一辈子。
  现在,岳建军的老伴儿也已86岁,两人相互扶持着走过了风风雨雨,将5个孩子拉扯长大。如今老人的孙子们也已经长大成人,老三的儿子岳强从小跟着爷爷奶奶,听着爷爷的抗战故事长大。&爷爷当兵打仗的日子真是太辛苦,太不容易了&&&岳强说。
  几十年过去了,岳建军当兵时的物件都已了无踪迹,只剩一张泛黄的老照片,照片上是岳建军和一位战友年轻的面容,将那段历史永久地定格。(记者王雨 通讯员穆军学 刘婷婷)
版权所有:甘肃省政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当兵有什么要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