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分析由于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新变化,历史发展的大趋势被改变了

世界历史视野中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硕士论文下载
当前位置:----
博硕论文分类列表
世界历史视野中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
&&&&&论文目录
第一章&引论第1-14页&1.1&问题的提出第12页&1.2&“世界历史”释第12-14页第二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本质、特征、基本矛盾第14-25页&2.1&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第14-15页&&2.1.1&资本主义发展的四个阶段第14页&&2.1.2&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是历史的进步,具有合理性第14-15页&2.2&资本主义的本质第15-17页&&2.2.1&资本原始积累的时期,资本主义的剥削本性第15-16页&&2.2.2&自由竞争时期,资本主义的剥削本性第16页&&2.2.3&垄断时期,资本主义的剥削本性第16页&&2.2.4&当代资本主义的剥削本性第16-17页&2.3&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第17-20页&&2.3.1&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相分离第17-18页&&2.3.2&无产阶级遭受残酷剥削,贫困不断加深第18-19页&&2.3.3&社会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经济运行无序第19页&&2.3.4&阶级对立简单化,两大阶级的斗争日益尖锐第19-20页&&2.3.5&国家维护剥削统治,成为阶级压迫的工具第20页&2.4&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表现第20-25页&&2.4.1&基本矛盾第21页&&2.4.2&基本矛盾的表现第21-23页&&2.4.3&基本矛盾运行的结果: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第23-25页第三章&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评价第25-49页&3.1&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具体表现第25-33页&&3.1.1&生产力的知识化、智能化、高技术化第25-26页&&3.1.2&资本占有形式社会化第26-28页&&&3.1.2.1&国有经济的发展第26-27页&&&3.1.2.2&合作经济的发展第27页&&&3.1.2.3&“利害攸关者经济”的出现第27页&&&3.1.2.4&股份制经济的新发展第27-28页&&&3.1.2.5&职工股份所有制的兴起第28页&&3.1.3&经济运行有序化第28-29页&&&3.1.3.1&政府对国民经济进行计划调节第28-29页&&&3.1.3.2&政府对本国经济进行干预与调控第29页&&3.1.4&收入分配“公平化”第29-31页&&&3.1.4.1&个人收入及财产的税收调节第29-30页&&&3.1.4.2&社会生活中的福利制度第30页&&&3.1.4.3&雇员工资收入的社会保障第30-31页&&&3.1.4.4&各国政府的反贫困计划第31页&&&3.1.4.5&覆盖全民的公共教育第31页&&3.1.5&阶级结构复杂化第31-33页&&&3.1.5.1&阶级对立的复杂化第31-32页&&&3.1.5.2&阶级结构的多层次化第32页&&&3.1.5.3&无产阶级的“中产阶级化”第32-33页&&3.1.6&上层建筑“完善化”第33页&&&3.1.6.1&不断完善选举制度第33页&&&3.1.6.2&建设法律体系第33页&&&3.1.6.3&加强意识形态的渗透和控制第33页&3.2&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的原因分析第33-39页&&3.2.1&新科技革命成为推动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动力第33-35页&&3.2.2&生产力的革命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变化起着决定性的影响第35-36页&&3.2.3&工人阶级的长期斗争是推动当代资本主义发生变化的强大动力第36-38页&&3.2.4&借鉴社会主义成功经验是重要因素第38页&&3.2.5&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是外部客观条件第38-39页&3.3&对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辩证认识第39-49页&&3.3.1&当代资本主义的根本性质没有改变第39-43页&&&3.3.1.1&生产资料私有制这一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没有被触动第39-40页&&&3.3.1.2&贫富两极分化依然是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严重的社会问题第40-41页&&&3.3.1.3&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且更加复杂化第41-43页&&3.3.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第43-49页&&&3.3.2.1&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促进了社会主义因素的生长第43-45页&&&3.3.2.2&从世界历史发展高度认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规律第45-49页第四章&社会主义发展历史进程的辩证思考第49-70页&4.1&社会主义: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第49-53页&&4.1.1&社会主义发展的四次历史性飞跃第49页&&4.1.2&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都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第49-52页&&&4.1.2.1&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在世界历史这一宏大的背景下产生的世界性的学说第50页&&&4.1.2.2&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第50-52页&&4.1.3&社会主义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第52-53页&4.2&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遭受的挫折第53-62页&&4.2.1&苏东剧变的原因分析第54-60页&&&4.2.1.1&关于苏东剧变根本原因的各种观点简评第54-56页&&&4.2.1.2&苏东剧变原因的综合分析第56-60页&&4.2.2&苏东剧变的深刻教训第60-62页&&&4.2.2.1&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关键在党、执政党的建设须常抓不懈第60-61页&&&4.2.2.2&社会主义必须进行改革并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第61页&&&4.2.2.3&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对“和平演变”保持高度警惕第61-62页&4.3&社会主义的发展趋势分析第62-70页&&4.3.1&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状况第62-64页&&&4.3.1.1&苏东剧变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总体形势第62-63页&&&4.3.1.2&中国的发展展现了世界历史发展的广阔前景第63-64页&&4.3.2&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曲折性和长期艰巨性第64-67页&&4.3.3&未来社会主义运动展望第67-70页&&&4.3.3.1&社会主义前途光明第67-68页&&&4.3.3.2&未来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特点第68-70页第五章&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第70-81页&5.1&关于全球化的性质第70-71页&&5.1.1&全球化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第70-71页&&5.1.2&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全球扩张的产物第71页&5.2&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第71-73页&&5.2.1&全球化对社会主义国家提供的机遇第72页&&5.2.2&全球化对社会主义国家构成的挑战第72-73页&5.3&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积极应对全球化第73-77页&&5.3.1&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第73-76页&&&5.3.1.1&批判的继承:认识和处理两制关系的基本原则第73-74页&&&5.3.1.2&共处与竞争:两制关系的客观现实第74-76页&&5.3.2&社会主义应对全球化的战略第76-77页&5.4&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第77-81页&&5.4.1&全球化进一步激化了当代资本主义的矛盾第77-79页&&5.4.2&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的最充分准备第79-81页第六章&结语第81-84页
论文编号BS1605723,这篇论文共84页会员购买按0.35元/页下载,共需支付<font color="#FF元。&&&&&&&&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42元 。
我还不是会员,我要!
会员下载论文更优惠!还送钱!
我只需要这一篇论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您可能感兴趣的论文
论文标题页数级别 6781字毕业论文2255字毕业论文7123字毕业论文6816字毕业论文6705字毕业论文8036字毕业论文2814字毕业论文8324字毕业论文9019字毕业论文74页硕士论文72页硕士论文35页硕士论文64页硕士论文40页硕士论文
版权申明:本目录由网站制作,本站并未收录原文,如果您是作者,需要删除本篇论文目录请通过QQ或其它联系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方式: QQ:以新视角研究资本主义新变化(新书评介)_网易新闻
以新视角研究资本主义新变化(新书评介)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朱炳元撰写的《马克思主义虚拟资本理论与金融危机》一书,已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该书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与金融危机”的最终成果,以新视角认识和研究当前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发展趋势,可以为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有益参考。
该书较为系统地概括和阐述了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包括虚拟资本的产生以及虚拟资本的内涵、特征、形式、作用等,向读者完整展示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体系。该书把马克思虚拟资本理论和列宁金融资本理论结合起来,作为一个统一的理论形态,用以剖析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虚拟化和金融化进程,概括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虚拟化和金融化表现形式,揭示虚拟化、金融化本质,论证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虚拟化和金融化的必然性及趋势,深入分析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通过广泛收集数据和资料,该书归纳和概括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虚拟化和金融化的几大趋势:经济加速金融化、金融资本虚拟化、实体经济空心化、日常消费借贷化、国家运行债务化。
本文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发展趋势(1)-免费论文
欢迎来到网学网学习,获得大量论文和程序!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发展趋势(1)
【资本主义栏目提醒】:资本主义为您提供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发展趋势(1) - 其它论文参考,解决您在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发展趋势(1) - 其它论文学习中中的难题,参考。&&&&
1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吴 茜 内容提要战后资本主义发生了新变化新科技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飞跃发展引起产业结构的转型和阶级结构的变迁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剥削和统治形式更加完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最显著的特征从凯恩斯主义到新自由主义再到“第三道路”都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政权为遏止利润率下降趋势而不断调节其资本积累模式和统治结构的结果国际垄断资本势力借经济全球化之势日愈控制世界经济金融垄断资本加紧全球性金融投机和金融掠夺西方发达国家还推行新殖民主义和“新干涉主义”以维护其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主导地位。&&&&当代资本主义的种种自我调节和改良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制度性质、基本矛盾和危机趋势反而在新的基础上积累和加深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为21世纪社会主义的复兴提供形势和条件。&&&& 关键词当代资本主义 新变化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趋势 二战后半个多世纪以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从电子技术到信息技术两次新科技革命高潮极大地推进了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引发了生产力内部诸要素的变化。&&&&西方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生存和发展缓解资本主义私有制对生产力发展的羁绊和束缚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以及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运行和管理机制做了不少的自我调节、改良和改善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同时还借鉴社会主义的一些做法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得到相当程度的缓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基本经验说明能不能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发展趋势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兴衰存亡。&&&&本文拟通过归纳国内外学者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新变化的分析、研究从中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的时代脉搏认清其本质更好地为指导21世纪的社会主义运动而服务。&&&& 一 国内外学者对当代资本主义研究现状 当代资本主义纷繁复杂的新变化引发了国内外学术界关于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历史分期、历史定位和未来发展趋势的热烈的探讨。&&&&不同政治色彩的人们由于受到不同政治立场和思想观点的制约必然会产生不同的理论观点和结论。&&&& 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阶级分析和政治经济学分析方法论出发的学者一些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最重大变化在于从一般垄断资本主义变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重大调整。&&&&①其中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内在的一个阶段还是超越垄断资本主义的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又有观点分歧。&&&&另一些学者则把90年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称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②以法国学者让一克罗特〃德罗 ① 李琮著《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34、35页。&&&& ② 黄素庵、甄炳禧著《重评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年版第5页。&&&& 2 奈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则认为金融垄断资本是目前资本对人类社会生产的最高统治当代资本主义已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发展到了它的新阶段――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① 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提出“晚期资本主义”理论。&&&&他们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变成了独立的剩余价值的来源②用对科技工具理性的批判取代了对资本剥削的批判否定了马克思的剩余价值学说他们用政治危机、文化危机合法性危机、合理性危机淡化经济危机把现代资本主义的一切弊端都归结为文化系统出了故障③以后现代主义作为对垄断资本控制的反叛和抗议他们还认为在晚期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的垄断权力和工具理性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工人阶级丧失了革命的阶级意识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他们试图用改良主义的方法如建立交往理论、重建社会主义体系等等来解决晚期资本主义的各种社会矛盾。&&&&④ 西方有些学者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最重大变化在于企业正迅速发展成一种以美国传统为基础的新式制度它将改变整个经济体制并最终改变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本身从而形成“新资本主义”。&&&&⑤美国学者曼纽尔〃卡斯泰尔认为硅谷的发展模式预示了人人都可能成为资本家这种趋势大部分的报酬是企业的优先股权和股份雇员更多地感到自己是股东而不是单纯的领取薪金者。&&&&“人民资本主义”论者也从股权分散化的角度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将发展为一个“全民资本家的无阶级社会”。&&&& 有的学者从纯技术的层面把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最新发展概括成“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知识社会”或“第三次浪潮”、“科学社会”等。&&&&他们认为在信息革命的冲击下自由资本主义和消费社会面临崩溃其基本原则正在消失股份制、股权分散化冲击了私有制特别是知识所有制正成为全新的生产关系形式将取代私有制在后工业社会信息技术主要是利用人的智力为基础创造物质财富的超符号体制这种资本的新的、超符号的形态证明了马克思和古典政治经济学所预见的传统的资本终结的思想过时了他们还认为“社会福利国家”政策的推行和“大众高消费”时代的到来表明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正向“共产主义”的社会关系转变。&&&&⑥ 此外还有“超资本主义”、“股东资本主义”、“网络资本主义”、“涡轮资本主义”、“务实资本主义”等等不一而足。&&&& 笔者认为单纯抓住某一现象就认为资本主义已发生实质性变化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对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必须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进行唯物辩证地分析和研究才能得出经得起社会实践和历史发展检验的科学结论。&&&& 二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变革工业革命以来的资本主义经济运作规律和国家调节方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最重要的特征。&&&& ① 李其庆《西方左翼学者对当代资本主义的研究》载《马克思主义研究》2002年第1期。&&&& ② 徐崇温主编《哈贝马斯的“晚期资本主义”论述评》重庆出版社1996年版第218页。&&&& ③ 同上第193页。&&&& ④ 卢海峰《后现代主义与晚期资本主义》载《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0年第2期。&&&& ⑤ 法米歇尔阿尔贝尔著《资本主义反对资本主义》社科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2页。&&&& ⑥ 俄阿努林《后工业化社会和/或共产主义社会》摘自俄罗斯《研究》1999年第7期。&&&& 3 1资本主义国家的科技飞跃发展和产业结构变动 战后以原子能和电子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新科技革命推动核能、半导体、合成化学和航空航天等行业的诞生和发展促使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后科技革命掀起新的高潮以和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产业飞速发展极大地促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资本主义进入了一个把经济增长建立在广泛推行知识密集型生产与服务实行自动化、合理化、大量削减劳动岗位特别是非熟练技术劳动岗位基础之上的新经济时代。&&&&美国在80年代后期率先将工业类型转入以信息为特征的新经济或知识经济类型使其经济繁荣持续110个月以上创战后新纪录。&&&& 2.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当代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的指导下使国家干预和调节凌驾于私人垄断资本之上成为了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内在机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一般垄断资本主义的不同之处在于垄断资本集团与国家政权融为一体利用国家权力采取各种形式干预和调节国民经济以适应不断扩大的社会化大生产与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垄断组织能获取最大限度的超额利润。&&&&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干预方式包括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的基础上利用宏观财政货币政策调节社会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实行指导性的计划直接投资某些产业特别是公共产品以提高国民经济的总体效益利用税收政策和社会再分配政策限制过高的收入和过度的垄断建立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当经济危机到来时通过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刺激社会需求以弥补私人投资与消费的不足减缓经济危机对生产力的破坏程度。&&&&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剩危机和阶级矛盾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使战后资本主义经历了稳定和繁荣的“黄金时期”。&&&& 然而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也不能克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所有制的固有矛盾福特主义的资本积累模式和统治结构逐渐成为货币增殖的桎梏①导致20世纪70年代中期后西方国家陷入了严重的“滞胀”危机。&&&&英美等西方国家抛弃凯恩斯主义转而实行鼓吹市场万能、反对国家干预、削减社会福利、维护企业利润的新自由主义政策。&&&&但是实际上这些国家并没有完全放弃国家干预相反地在某些领域使用严刑峻法进行了强硬的国家干预比如私有化、打击工会、修改劳动立法、削减社会福利等。&&&&他们的“不干预”例如放松控制、自由化都是针对资本而言的。&&&&换句话说他们是为了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而使用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权力的。&&&& 尽管新自由主义变革提高了西方国家经济的活力和竞争力但它是以牺牲社会公正、造成南北分化和社会分裂为代价的引起了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危机和劳动社会危机。&&&&90年代中期后作为右翼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和民主社会主义的社会政策的混合物的“第三条道路”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新的经济指导思想和政策思路取代新自由主义政策而崛起。&&&& 3.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垄断资本日益控制世界经济 新科技革命浪潮推动下经济区域化、一体化、全球化进程加快。&&&&在国内市场日趋 ① 约阿吉姆?希尔施《福特主义与后福特主义-当前的社会危机及其后果》选自张世鹏等编译《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191页。&&&& 4 饱和的情况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了一种打破国外民族国家疆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本积累和剩余价值积累的全球化发展战略。&&&&在国家的促进下生产和资本大规模跨越国界跨国公司飞速发展出现了一批国际经济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和运行进行调节和规范。&&&&国际垄断资本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空前提高。&&&& 到1999年底全球跨国公司已多达6.3万家它们控制的国外分公司有70多万家。&&&&这些跨国公司控制着世界生产的40国际贸易的50-60国际技术贸易的70对外直接投资的90以上。&&&&①跨国公司通过对资金和技术的垄断控制着发展中国家的许多部门甚至经济命脉通过国际不平等交换和国际垄断价格攫取超额垄断利润。&&&& 为了适应生产和资本全球化的要求西方国家建立各种国际经济组织和地区一体化组织以协调其在国际贸易、金融等方面的关系。&&&&西方发达国家通过控制这些国际经济组织来控制世界经济成为对民族国家进行强有力经济干预的机构以巩固其在经济全球化乃至整个世界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4.金融垄断资本加紧全球性金融投机和金融掠夺 20世纪80年代以信息技术革命为前提条件由跨国垄断资本的利益所驱使迷信市场、信奉新自由主义的各国政府地撤除了妨碍商品和资本跨越国境流通的障碍推动了金融的全球化。&&&&各种巨型投资银行和机构投资者在全球范围内追求利润最大化。&&&& 由于金融业和金融衍生工具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赌博、投机性质日愈明显和强化。&&&&目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大量资本脱离生产领域进入金融市场进行投机。&&&&金融投机活动日愈猖獗金融体系与“实物经济”严重脱节虚拟资本膨胀惊人。&&&&据联合国1997年世界投资报告统计世界金融市场每天的交易额为3万亿美元其中98以上都与商品贸易无关这些交易都是以赚取汇率和利息差额为目的的短期投资。&&&&②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利用发展中国家外债比例不合理、产业结构低级、银行坏账率高、政府不恰当干预等问题采取金融期货和现货工具对发展中国家进行过度金融投机和金融掠夺。&&&&金融投机带来了巨大的金融风险一旦金融泡沫破灭或资本流动方向的突然变化和灾难性的汇率浮动将会引起破坏性极大的连锁反应使整个金融体系陷入危机。&&&&世界金融体系的失调和危机已在美国股票狂跌1987、日本“泡沫经济”破灭1994、墨西哥金融危机1994、东南亚金融风暴1998、俄罗斯金融危机1999以及进入新世纪从美国开始的世界经济的衰退2001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5.当代资本主义对外关系中的新霸权主义 战后帝国主义旧殖民体系土崩瓦解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再主要依靠直接的军事侵略和政治统治的旧殖民主义方式掠夺和控制发展中国家转而依靠经济交往和文化渗透等新殖民主义手段来维护并扩大它们在发展中国家的各种利益。&&&&发达国家把经济全球化过程变成了干涉、控制发展中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的过程迫使发展中国家接受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文化价值观念以达到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目的。&&&& 为了确保对发展中国家的控制和对世界经济的主导权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仅利用经济手段、文化手段还使用政治和军事手段实行单边主义、“新干涉主义”和“新炮舰政策”。&&&&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以及北约 ① 罗文东《20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载《科学社会主义》2001年第2期。&&&& ② 李其庆《金融全球化的成因与特征》载《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4期。&&&& 5 新战略的制订都是这种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典型范例。&&&&美国等西方国家也越来越多地在国际事务中大搞所谓的“人权外交”以“人权高于主权”、“人道主义干涉”为由大肆干涉他国内政。&&&&而民族问题正好成为其打着“人权”、“人道”的旗号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借口也是“西化”、“分化”那些并不符合西方“口味”国家的突破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作为冷战赢家试图凭借无与匹敌的综合国力优势主导新的国际政治秩序它们打着“人权”、“人道主义”的旗号以民族为由大肆干涉发展中国家内政并公然提出对他国民族问题进行国际干预并不等于干涉内政等一系列新的霸权主义谬论。&&&& 三 当代资本主义的实质 随着当代资本主义由一般垄断资本主义上升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垄断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被压迫民族的剥削和统治形式更加完备。&&&&当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的种种自我调节、改良和改善措施只是为了延长资本主义的寿命并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性质相反还会在新的基础上积累和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金融资本扩张和资本主义垄断和剥削的全球化它在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扩展到全球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把其基本矛盾和各种痼疾扩展到全世界加剧了整个资本主义体系乃至全世界的危机。&&&&可见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和改善不能扭转资本主义走向腐朽和没落的历史大趋势更加证明了资本主义由于自身的矛盾发展而最终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客观必然性。&&&& 1.当代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活动达到了极大的深度和广度国家干预和调节经济的形式和手段日益完备。&&&&国家全面干预国民经济这种机制与市场机制同时并存互相结合互相补充这是过去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乃至一般垄断阶段所没有的。&&&&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最重要的特征是因为一方面新技术革命把生产力的社会性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私人垄断资本不得不接受国家的干预和调节否则就难以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争夺部分通过军事手段原料来源和经济势力范围的斗争愈演愈烈以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社会冲突和分裂迅速扩大。&&&&此外在世界市场竞争和持续不断的生产国际化的压力下强制推行结构调整政策的力度越来越大这都需要国家政权的调节将经济和社会再生产过程仅仅托付给市场机制和自发的社会组织网络已证明越来越不可能了。&&&&①从凯恩斯主义到新自由主义再到“第三条道路”只不过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政权在某一特定的积累模式和统治结构的框架内已不能形成遏止利润率下降的相反趋势时而采用的一种新的资本主义形态或经济宏观调控模式。&&&& 有的学者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已进入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或跨国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实际上尽管以巨型跨国公司为代表的国际垄断资本确实在迅速发展壮大其活动是全球性的但它们仍然是隶属于某个国家的。&&&&在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它们不能没 ① 约阿吉姆?希尔施《福特主义与后福特主义-当前的社会危机及其后果》选自张世鹏等编译《全球化时代的资本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版第204页。&&&& 6 有国家的支持和帮助也不能不受国家的管理和制约。&&&&说现在已经到了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还为时尚早。&&&& 2当代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在新的基础上积累和加深 随着资本全球化而来的资本无时空限制地对剩余价值的榨取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在全球范围内加深了跨国公司内部的高度组织性和计划性与世界生产无政府状态、全球生产的无限扩大与世界市场容量的有限性、资本扩张的无限性与地球资源的有限性、资本积累过剩与消费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日愈尖锐。&&&&另一方面由于国家的干预和调节使经济危机不能充分展开不能充分发挥危机淘汰过剩生产能力、危机对生产的强制性调节作用以暂时解决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这就使生产能力的过剩经常化了加深了生产过剩的危机再加上金融泡沫的冲击使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得更加频繁了。&&&& 经济全球化大大加剧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劳动社会危机、民主政治制度危机和社会新贫困使社会分化和贫富对立日趋严重。&&&&经济全球化加强了垄断资产阶级对广大雇佣劳动者的剥削破坏了社会福利国家“以民主方式驯化资本主义”的能力①产生了资本与劳动、市场与民主的新的紧张关系。&&&&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矛盾、对立加深造成了南北经济发展差距的鸿沟。&&&&联合国《1999年人类发展》表明世界上20最富的人和20最穷的人的收入差距从1960年的30:1扩大到1997年的74:1。&&&&②经济全球化造成并加深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方面相互排斥的鸿沟以至产生了“9.11”事件那样的弱者反抗强者的极端行为。&&&& 全球性金融投机导致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节以金融体系崩溃为特征的世界性资本主义危机频繁爆发货币汇率大起大落股市剧烈动荡大银行破产接踵而来形势愈益险恶危机发展到了新阶段。&&&&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与大自然、与人类基本生存条件之间存在着对抗性的矛盾。&&&&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毒品、走私、暴力、色情、邪教、贩卖人口、武器扩散、恐怖主义、跨国犯罪等社会问题随着结构性失业和大规模的贫富分化正在加剧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威胁着人们的正常生活。&&&&资本主义惟利是图的本性还造成日愈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威胁着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3垄断资本主义的寄生性和腐朽性没有改变 当代资本主义的阶级结构没有改变一方是金融垄断资产阶级一方是全球广大雇佣劳动者。&&&&世界资本主义垄断了新科技革命带来的财富以生产更多的超额利润。&&&&世界资本主义不但没有为广大劳动人民提供救济或提高生活水平他们反而应当为一系列超强剥削而强加在广大劳动人民身上的日愈加深的悲惨境遇负责。&&&&列宁指出“垄断寡头统治统治趋向代替了自由趋向极少数最富强的国家剥削愈来愈多的弱小国家。&&&&”③ 20世纪初列宁就揭示了“帝国主义最重要的经济基础之一――资本输出更加使食利者阶层完完全全脱离了生产给那种靠剥削几个海外国家和殖民地的劳动为生的整个国家打上了寄生性的烙印。&&&&”④20世纪末垄断资本势力在全球建立了金融资本的专 ① 美爱德华?勒特韦克著褚律元译《涡轮资本主义》光明日报出版社2000年版第19页。&&&& ② 曹文振《经济全球化时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年第9期。&&&& ③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4页。&&&& ④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61页。&&&& 7 制统治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经济危.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