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感人全场视频 墓地 是国家花钱还是自己花钱

抗战老兵墓区揭牌。
抗战老兵墓区启动仪式。
民主法制网7月16日讯(记者任文学)7月15日,风凄凄雨绵绵,河北元氏神岩山公墓,鞭炮齐鸣哀乐催泪,“抗战老兵墓区”启动仪式在这里隆重举行,200余人参加活动。
据了解,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神岩山公墓在开业一周年之际,特举办此次活动。划出抗战老兵墓区,免费提供100个墓穴,用于安葬抗战老兵,以表达敬重之情。感恩老兵们在腥风血雨中为护国保家钻枪林入弹雨的爱国精神。
神岩山公墓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抗战老兵墓区”免除墓地、墓碑以及入土安葬的费用。抗战老兵及其配偶逝后是否安葬在“神岩山公墓”,由其本人生前自愿选择,或由其近亲属、监护人决定。墓碑为统一格式,将老兵及其配偶姓氏、生卒时间、部队番号及主要抗战事迹镌刻其上,通过宣传老兵英勇抗战事迹,将神岩山公墓“抗战老兵墓区”打造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一位客户代表说:我知道神岩山公墓是经河北省民政厅批准的国家大型合法公墓,第一次来就觉得这个地方不错,服务员开着电瓶车拉着我们参观,全程陪同,墓区有专业的保洁员清理卫生,整个墓区实时监控,24小时巡逻。如墓碑发生质量问题公墓负责免费维修......。
“你为祖国保家园,我为老兵护遗年”,走进墓区,环境幽静,凉风习习。在鞭炮齐鸣声中,抗战老兵墓区正式揭牌。参与活动的元氏县民政局领导说:将公墓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进步,突出人文关怀,最终形成集安葬、生态、观光、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的园林式墓区。
神岩山公墓西倚太行山脉,东临南水北调工程,南北临山,前有罩后有靠,墓地所处环境优美。如果你身边有抗战老兵百年之后愿意在安葬,可与神岩山公墓联系咨询:0311——
融媒体矩阵
想爆料?请拨打新闻热线4,登录河北新闻网新浪微博()或通过投稿邮箱:()提供新闻线索;时评稿件请投,或直接加慷慨歌Q群。
河北省在围绕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方面取得十大突破。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这是我们不得不严肃对待的一个问题。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激发群众活力,打造创业服务平台。
第十五届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节开幕在即当前位置:&>&&>&&>&
惊人对比:保护我军烈士墓云南不如越南
  惊人对比:云南基层政府保护我军烈士墓不如越南政府
  抗战老兵吁请云南屏边县停止侵占烈士陵园土地
  最近,四川一位叫马秀贞的抗战老兵,携全家致信民政部,批评某些基层政府,为了经济利益,肆意侵占烈士陵园土地。文章专门列举越南政府对我军烈士墓地的保护现状等鲜为人知的事实,指出,最典型的云南屏边县对待我军烈士墓还不如越南政府的事实,令人震惊感慨。
  文章由老八路夫妇的女儿辛莉执笔,她在给有关部门(云南省政府等)的信中说:
  自己是一名退休教师,父母都是为国家民族独立解放奉献一生的老兵,她有一批引以自豪的同学、朋友,也是当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军人和烈士。所以全家一直很关注国防和参战老兵、烈属的各种信息。然而,在媒体上和一些参战老兵和烈属那里,连续获知云南屏边县发生的一系列为了经济利益,侵占烈士陵园土地,亵渎烈士英灵的事情,全家感到非常震惊和气愤。
  众所周知,安葬上千名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我军阵亡官兵的屏边烈士陵园,是与腾冲国殇园齐名的国家级烈士陵园。昔日的屏边县参战双拥工作很不错。改革后期,情势大变,县里曾经置亟待修缮的烈士陵园于不顾,在陵园内修建殡仪馆、制药厂、游泳池;甚至与商人签合同,出租陵园地盘修建狗熊园,一度使得狗熊雕塑与烈士墓比邻而居,狗熊的嚎叫打破陵园的宁静&&后来在老兵和烈属抗争下,县政府才搬走了狗熊园、殡仪馆、游泳池。刚刚消停,又于今年修建一条四车道高规格公路,从烈士陵园当中穿过,侵占了陵园中心本应修建烈士纪念设施的6亩多中心地段的土地。将陵园变成没有宁静肃穆氛围,只有尘土飞扬和车水马龙的喧闹交通通道!虽然引起烈属老兵多次抗议、交涉,政府&扩路扰灵工程&仍无停止迹象。
  抗战老兵马秀贞老人痛心疾首地指出:&这些为国家去牺牲的军人都是我们的亲人,哪有生者不尊重逝去亲人,为一点利益就在亲人安息地乱折腾瞎闹腾的?& &这是在戳军人和烈属的心窝啊!祸害烈士墓地就是祸害国家,这是要遭报应的!&&现在国家条件好了,为什么不能让烈士们更好地安息,让烈属们放心舒心?&
  烈士陵园是国家为烈士建立的最后安息地,是今人和子孙缅怀烈士功绩,学习和传承烈士崇高精神的教育圣地。当代人要作给后人看,当地政府更应该率先垂范,悉心维护陵园不敢懈怠,让烈士有尊严地躺着!否则就是忘恩负义的历史罪人!这个道理连平民百姓都懂得,作为南疆国防前沿的政府官员,却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而下令占地的屏边某些官员,难道就不考虑烈士家属的感受?不考虑烈士战友至今尚在,并情系这片血染的土地?不考虑每年国内外大量旅游者前来参观凭吊,&坏事传千里&的后果?不考虑会给国家和政府形象带来多么恶劣的影响?不掂量其获得免费土地后失去的更多更珍贵的东西?
  屏边县政府占地修路已明显违反了日由民政部颁发的《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办法》第十五条之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侵占烈士纪念设施保护范围内的土地和设施。禁止在烈士纪念设施保护范围内进行其他工程建设。&
  众所周知,因为绕开陵园修路,要涉及到拆迁、补偿,要多花拆迁费。于是屏边官员就动了邪念,想占用不花钱的烈士陵园土地,竟然置国家法规、军队国防大局于不顾,这样怎么带领当地民众去依法治国,建设边疆,防范外敌入侵?!
  经常读报的抗战老兵们还发现,屏边县占地扩建期间,适逢民政部下发了《四年内建立零散烈士纪念设施长效管理保护机制》的通知。老革命们认为:各地政府和民众都在下大力气以更高水准完善烈士陵园管理和修缮任务之时(见附件一、二),屏边县却在制造谎言寻找借口(如&支前影响了经济发展&,&本来有小路,扩路方便群众&,占地开过听证会等),横蛮地分割完整的烈士陵园,侵占神圣的陵园土地,与中央要求背道而驰!这种不讲政治不讲大局,只讲经济利益钱权交易的行径,树为违法的反面典型并不为过!
  还要质疑的是:屏边县政府几十年一直拖延不办&烈士纪念设施土地使用权属文件&,是否为今天占用陵园土地埋下伏笔,为回避恶劣的政治影响找些借口?是否属于有意违抗国家相关政策法规?
  更让国人蒙羞的是,老兵们意外发现,屏边县政府对待戍边卫国牺牲烈士的态度竟比不上越南政府的作为!
  请看《国际先驱导报》记者何丰伦发自南宁的报道&&《52座烈士墓的故事》:
  &清明前夕,我们一行人来到越南孟莱陵园,由67岁的越南老人,陵园工作人员武士振陪同。
  走进陵园,让人油然而生敬意。肃穆宁静的墓地两旁,红木棉郁郁葱葱,甬道从大门通向庄严的纪念碑主碑。主碑的两侧是美观的花坛,地面上清晰可见精致的五角星水泥雕刻。纪念碑顶部是五角星,正面从上而下刻写着&援越抗美烈士永垂不朽&。52座烈士墓整齐排列在主碑后,碑身呈长方形,墓碑上用中文镌刻着烈士姓名、生前单位职务和牺牲时间等。
  武士振告诉记者,这里的陵园保护得很好,烈士陵园一向是越南国家负责修缮的,国家、省和市每年都有一定的拨款下来。&
  再看南方周末记者陈军吉发自广州的报导:《晚了一点,但还来得及》
  &&中国启动境外烈士墓地保护
  摘要:
  &&&每年清明,中国驻越大使馆会去扫墓,越中友好协会、墓地所在省派人陪同。如有围墙倒塌、墓地塌陷等问题,中方当场提出,由越方维修。&(中越就墓地)没有签订任何协议,保护都是自觉行为。&越中友好协会秘书长阮文美说。&
  & 赴越扫墓的高炮62师士兵杨宽让来到越南太原省同喜县灵山陵园,吃了一惊,&比中国自己的陵园修得还好&。越方对墓地进行了水泥硬化,竖起中越文的石制墓碑和纪念碑主碑,主碑上写着&中越友谊万古常青&等字样。烈士陵园整洁肃穆,围墙三面是树林,大门面对青绿的稻田。&&&
  好了,不好意思再比较了!当年子弟兵为国家主权领土完整,为改革开放边境安宁,献出年轻的生命,现在我们自己的政府漠视欺辱烈士的行径,实在让烈属和老兵们伤心流泪。这还是人民的政府吗?相比邻国,甚至当年的敌国,屏边县政府对本国烈士的所作所为简直就是闹了一出国际大笑话!丢尽中国人和政府的脸!
  如果各地都象屏边官员那样轻慢蔑视烈士,如果哪一天战争爆发,我们还能保证老百姓踊跃地送子从军吗?!我们的国民和军队还有抗美援朝和自卫反击作战那种精气神吗?!还能保证打出国威军威吗?!
  诚如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罗援少将所言:&只有让军人有尊严地站着,只有让烈士有尊严地躺着,只有让烈属有尊严地活着,才能保障中国人民有尊严地活着。整个民族才能顶天立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为此我们呼吁:屏边县以及正在或者准备效仿屏边的所有地方政府,立即停止侵占烈士陵园土地和破坏陵园环境的违法行为;并为曾经乱占陵园土地大搞商业开发的行为向公众尤其烈属和老兵公开道歉;同时请有关部门追究严重损害烈士尊严和烈属权益事件中相关官员的责任,贪腐嫌疑。决不允许肆意侵占烈士陵园圣洁土地的歪风兴起!
  (注:此文多处引用四川雅安抗战老兵马秀贞全家致民政部信,特此鸣谢)
网站QQ:&&红歌会网粉丝QQ群:
(投稿)邮箱:
还不是会员?4位老兵后人在缅甸中国远征军墓前泪崩 迎遗骸归国-中新网
4位老兵后人在缅甸中国远征军墓前泪崩 迎遗骸归国
日 09:33 来源:武汉晚报  
志愿者在缅甸密支那阵亡将士公墓前跪拜。
张琦的遗物英国皇室银星勋章。
  文图/本报记者杨少昆 实习生周婉军 发自缅甸密支那
  昨天,在缅甸密支那原中国远征军新一军缅甸密支那阵亡将士公墓,4位抗战老兵的后人泪水不断。
  70多年了,留在密支那的原远征军公墓已经破旧不堪,变成了猪圈、学校的走道、居民的田地,异域的土地上排布着密密麻麻的坑洼,每一个坑洼都曾埋葬着一位或者几位远征军战士的遗骸。如果不是亲自来到这里,谁能想到我们的民族英雄,竟然沉睡在这般陌生的土地上。
  4名老兵后人谷慧霞、李之琚、杨玉梅、周德蓉,都有一个属于她们家族的远征军记忆。
  六位爷爷去抗战都没回
  今年50岁的谷慧霞从2009年开始,一直在老家河南做关爱抗战老兵的志愿者,行事低调的她很少讲起自己的经历。昨天,谷慧霞一来到缅甸密支那,再也隐藏不住内心的情感,她告诉武汉晚报记者:“我有6位爷爷去参加抗日战争,一位也没能回来。”
  谷慧霞家住河南省南乐市,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谷家是当地的大家族,有十几户人家数百人。谷慧霞的4位爷爷先后参军,很快就没了消息。1941年,她的另外两位爷爷跟随第五军200师,从家乡前往缅甸战场,除了留下刚上战场前的一封家书,两位爷爷也很快没了音讯。抗战胜利后,谷家只剩下最后一家十几个人。谷慧霞长大后,全国各地查找爷爷信息,也没能找到几位爷爷抗战时的经历。
  这几年,谷慧霞走访过几十位抗战老兵,对待每一位老兵就像对待自己亲爷爷一样,她认为这是自己的责任,好不容易国家和平了,这些老兵能够活着回家,就是我们的财富。
  三代传承守住抗战记忆
  1942年4月,英军第1师及战车营在缅北仁安羌地区被日军包围,情况危急,英军第1师师长斯高特向外求援,中国远征军奉命援救英军。远征军新38师接到命令后派第113团连夜前往救援,击溃日军一个大队,把数千被围英军解救出来。师长是著名的抗战英雄孙立人,副师长则是齐学启。
  昨天,齐学启的外甥女李之琚同样来到缅甸,祭奠先人。李之琚1948年出生,直到1984年,才真正了解到外公齐学启的抗战事迹。李之琚认为,把先辈的故事传播下去刻不容缓,年轻人应该记住我们的民族英雄。
  带着勋章千里唤英魂
  “外公,回家吧!外公,回家吧!”在密支那伊洛瓦底江边,杨玉梅的呼唤回荡在天地之间。
  杨玉梅呼喊的外公,就是在1942年的仁安羌战役中,牺牲的最高将领――新编38师第113团副团长兼3营营长张琦。
  战役结束后,部队在运输牺牲将士遗骸的过程中,张琦的遗体不幸落入伊洛瓦底江,从此留在了异乡。
  “我知道外公的遗体找不到了,我就想来看看,走一走外公最后战斗的土地,也好让我们家里人了却这个念想。”昨天,杨玉梅带着张琦最后的遗物――英国皇室银星勋章,来到缅甸密支那的伊洛瓦底江,为她的外公上香敬酒。
  杨玉梅告诉记者,她就是想把外公的灵魂带回家,立个碑,让后人知道只有先辈的付出,才有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
  代替父亲送别远征军老兵
  日,日本宣布投降,抗战将士杨公柱的女儿周德蓉在这一天出生。
  杨公柱参加过鲁南战役、台儿庄战役、长沙保卫战、松山战役。1941年,杨公柱调到昆明辅助招募十万青年学生志愿兵(中国远征军),并两次带领新兵到印度训练,1947年正式退役。
  周德蓉从父亲的只言片语中慢慢了解到父亲的过去。父亲去世后,周德蓉开始为父亲的战友尽孝,为云南的抗战老兵服务。
  十年时间,周德蓉一共为近70位抗战老兵送终,这些老兵大多数是远征军,不少老兵还是当年杨公柱送去印缅战场的战士。周德蓉也不断影响着身边的年轻人,呼吁年轻人关注历史,关爱老兵。
【编辑:唐云云】
>文化新闻精选: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抗战老兵获赠纪念园墓地
感言“最后的军营”|老兵|抗战|墓地_新浪新闻
  中新社兰州9月18日电 题:甘肃抗战老兵获赠纪念园墓地 感言在这“最后的军营”能永生
  作者 南如卓玛 魏建军
  “父亲不怕牺牲、不怕万难,就怕遗忘。”抗战英烈邹朝佐的儿子邹忠抱着已故父亲的骨灰盒等待安放,“感谢政府和媒体没有忘记他们。”他说。
  9月18日上午9时18分,甘肃抗战老兵纪念园暨军魂园在兰州市郊卧龙岗公墓区开园,并为43位抗战老兵赠送了价值5至10万元人民币的墓地。
  当日,邹朝佐和已故三位英烈的骨灰盒在新陵园举行了安放仪式,亲友和民众默默排队献花。在场的老兵们胸前挂满了功勋章,老泪纵横,送战友“最后一程”。
  邹朝佐1944年加入中国远征军赴越南和日军作战,1948年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参加过辽沈、华中、西南等多次战役。
  现年89岁的抗战老兵庞雨水曾在日军内部做过卧底,后在兰州任彭德怀贴身警卫。他说:“建陵园送墓地缅怀抗战烈士,向健在的抗战老兵致敬,而我活到现在有幸看到祖国繁荣富强,十分自豪。”
  “1940年,日军侵占了我的家乡河北曲阳,所到之处烧杀抢掠,野北惨案就是一个证据。”庞雨水说,“野北村离我家有八里地,日本人用了一个上午,以开会为由把全村人集中到一个院子里,十几分钟用机枪扫射,打死一千多人,最终只有四个人活了下来。”
  庞雨水说,“为抗战老兵专门建造陵园,将抗战事迹刻在墓碑上,如此高的待遇和荣耀,我们感觉重生一般。有一天我们都会离开,但我们相信在这‘最后的军营’里都能永生。”他说。
  老兵所指“最后的军营”就是甘肃省卧龙岗公墓区联合《兰州日报》社《兰州晚报》“关爱抗战老兵联盟”新建的军魂园。《兰州晚报》公益项目负责人朱旭东介绍称,据该联盟连续两年寻找和统计,甘肃目前约有110位在世抗战老兵,此次建陵园送墓地是针对“曾一线打过鬼子”的老兵。其中,部分抗战老兵按照个人意愿回家乡安葬,剩余43人获得免费赠送的墓地。
  此外,甘肃还打造9米长的抗战老兵纪念碑,上面刻着抗日战争期间牺牲的3860名抗战烈士的名字。兰州战役纪念馆馆长翁志义告诉中新社记者,历史上,兰州发生过一次抗战战争,是1939年2月的“兰州空战”,当时打落日军18架战机。“今日在甘肃寻找到的抗战老兵是指生活在甘肃境内的、中国各个抗日战场战斗过的老兵,不分国共,打过抗日战都是民族英雄。”他说。(完)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澳大利亚政坛连年震荡,这次继陆克文之后,又迎来了一位“知华”“亲华”的总理——特恩布尔。此前与安倍眉来眼去的阿博特黯然下台,离开会场时,未置一词。日本媒体不禁担忧日澳关系的走向,中国舆论则对特恩布尔报以极大的热情。不过这位总理真的会大幅提升中澳关系吗?
就算购买汽油为实(官方未提供发票等证据),也不能坐实他要自焚,因为两者并不存在必然联系。据其侄子张勇讲,张纪民家中有浇水用的抽水机和农用车,这些器械都要用汽油,难道他就不是为了生产买汽油?
以军训为教育的开端,是教育界向强权低头的起点。在和平年代,身体上的军训应该废除,代之以理论上的国防和军事战略教育,我们需要的是继往开来的创新创业者,而不是一群唯唯诺诺只会说“是”不敢说“不”的奴才。
对于由蓝转绿,星云大师披露自己是71年党龄的国民党党员:我至今年近九十,做了近八十年和尚,七十一年的国民党党员,我不忘初心,不会改变做和尚与党员的身份”。石家庄免费为120名抗战老兵提供墓地 首批安葬12名_河北广播网
石家庄免费为120名抗战老兵提供墓地 首批安葬12名
来源:河北广播网
河北广播网8月31日消息(记者樊志军、袁敏、刘亮)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石家庄免费为120名抗战老兵提供墓地,让他们能够真正入土为安。今天(8.31),首批安葬12名抗战老兵骨灰。
伴随着低缓而庄严的哀乐,首批12名抗战老兵的骨灰被安葬在了石家庄元氏县神岩山公墓。他们都曾在当年抗日战争的战场上流血流汗,但有很多人直到今天才有了安身之所。
抗战老兵子女郑辉延:在邢台去世以后呢我们就随便放一个地方,因为买一个墓碑都很贵的。
像这样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只能将这些抗战老兵们的骨灰寄存在骨灰堂或者存放在自己家中的情况其实并不少见。同时,还有一些流落在外的抗战老兵至今未能回归故里,为了让这些抗战老兵真正入土为安,石家庄市专门开辟出了一个抗战老兵墓区,免费提供120个墓位,并通过网络、报纸等多种方式面向全国寻找有安葬需求的抗战老兵。
88岁的刘占荣,曾经参加过晋绥抗日战争,祖籍山西,今天是老人去世100天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能够将老人安葬在抗战老兵墓区,是老人家属最大的欣慰。
抗战老兵子女刘闽珍:能给抗战老兵这么好的一个安息之地,反正我们作为家属挺感谢的。
在首批安葬的12名抗战老兵中,很多实现了夫妻合葬,他们有的是本地人,有的来自邢台、山西、辽宁等地,他们的子女都在接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将父辈的骨灰移到了这个抗战老兵墓区。
子女:对父母来说应该是最大的欣慰了,而且他又跟他们老战友都在一块儿,他在那儿,墓地,算是排头兵了。
目前,120个墓位已经修建完毕,墓碑以及后期的维护、保洁等服务都将免费提供。
石家庄市神岩山公墓负责人孙青竹:让他们的家人放心,让逝者在这里安静的入土为安。准备再建一个教育基地,让我们年轻人不要忘记这段历史。
责任编辑:
 |  |  |  |  |  |  | 增值服务 | 
河北人民广播电台版权所有
冀新网备 | 冀ICP备号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307211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抗战老兵之不死传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