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圣经中以色列人可以挑选他族暗影精灵族女祭司名字的女儿为妻

伟大的犹太人(下)_起点中文网_小说下载
扫描下载起点读书客户端
  犹太人在2000多年艰难险恶的处境中,曾经被视为劣等民族,备受歧视和屈辱。但千百年来犹太人并没有沦落、颓废,他们顽强地生存发展下来,并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集中体现了传承犹太文明的闪光民族特质,为人类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本书介绍了50位犹太人,包括商业家、科学家、政治家、思想家、艺术家,诸如洛克菲勒、巴菲特、海涅、门德尔松、马克思、柴门霍夫、弗洛伊德、毕加索、爱因斯坦等一批伟人和名人,读者都可以从中感受到他们的骄人成就,并获得有益的启示。
在全世界最有钱的资本家中,犹太民族占了一半,操纵着世界经济的杠杆。如世界上第一个亿万巨富洛克菲勒、华尔街超级富豪摩根、控制欧洲金融命脉的罗斯柴尔德、红色资本家哈默、金融大鳄索罗斯、股神巴菲特、私人承办奥运会的尤伯罗斯等众多犹太商业奇才,他们创造财富的故事就深刻说明了这个问题。
大多数犹太商人看起来更像学者,他们风度儒雅,学识渊博,周身普遍透着一股书卷气。他们依靠广博的知识开拓视野,并对商机进行最佳判断,因而能够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
在科学领域,人们普遍认为犹太人要比其他族群更聪明、更出色。由于历史上的犹太人不断遭受迫害,财产被抢夺,房屋被烧毁,人民遭驱逐,因此,追求知识成为犹太人的一种防卫机制,并以不同寻常的方式运用知识作为谋生的手段。而运用不寻常的谋生手段,恰恰在科学上具有某些创造性意义。
  摩西——先知民族英雄
在他死后三千多年的今天,仍同样受到犹太教徒、基督教徒的尊敬,甚至还受到许多无神论者的尊敬。也许历史上没有谁象伟大的犹太先知摩西那样广泛地受人爱戴,而且他的名气和尊敬他的人的数目世世代代以来在不断地增长。
摩西是犹太人最早的民族领袖。而关于犹太民族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第二个一千年的头五百年。当时,两河流域下游的冲积平原上,河道纵横,士地肥沃,是人类最早的文化摇篮之一。犹太人最早就是出现在这里的某个地方,他们同阿拉伯半岛及其附近地区的一些其他部落一起被称为“闪米特人”。
后来,这支闪族部落的队伍来到了当时迦南人居住的巴勒斯坦,并开始在这里定居下来。当地的迎南人称他们为“希伯来人”,意为“渡河而来的人”。
尽管遭到了当地人的排挤,这批闪族部落的人还是在迦南定居了下来,并在这里繁衍后代。然而,一场饥荒又把他们赶离了迦南,他们来到了埃及,定居在埃及尼罗河畔的歌珊。
此时,这批希伯来人宗教开始逐渐取一,耶和华成了部族的神,这就是最初的犹太教。他们把亚伯拉罕尊为始祖,亚伯拉罕的后代雅各娶有两妻两妾,先后共生了12个儿子。这12个儿子的后代在埃及繁衍发展成为以色列人的12个支派。
以色列的后代在歌珊至少生活了400年。他们在那里日子过得很红火,人丁兴旺,子孙绵绵。到了大约公元前15世纪,埃及有一位新法老登上了王位。这位法老不承认约瑟对埃及曾经有过的功绩,他对希伯来人生养众多、繁荣强盛深为不安。
法老对他的百姓们说:“你们看呀,以色列民族比我们强盛,人口比我们还多。如果我们不用巧计对付他们,任凭他们繁殖延续,他们就会更加强盛,那么日后战争一爆发,他们会联合我们的仇敌来攻击我们,然后离开我们这个地方。”
当时法老正在尼罗河三角洲建新都拉姆塞,还要建一座粮库和军械库城。他就派以色列人去干最苦最累的活:和泥,烧砖,田间的农活。监工对他们非常狠毒,不给水喝,不让休息,企图用这种办法来减少以色列人的寿命,损坏他们的身体。
但是结果却相反:以色列人受的苦越多,他们繁殖生命的能力就越强,人丁越加兴旺。
当时,希伯来人有两个接生婆,一个叫施弗拉,一个叫普阿。埃及法老命令她们说:“你们为希伯来妇女接生,看她们临盆的时候,若是男孩就把他杀了,若是女孩就把她留下,让她活命。”
但是这两个接生婆虔敬上帝,她们不愿意干这种事情。她们没有杀死希伯来人的男孩,却让他们活下来。以色列人的人丁越来越兴旺,法老知道后,就把她们叫去责问道:“你们为什么不听我的话,把希伯来人的男孩都杀死呢?”
两个接生婆机智地回答说:“因为希伯来妇女与众不同,她们身体非常健壮,每次都是在我们未到时就生产了。”
法老听了这活,就重新下了一道命令:“以色列人:你们所生的男孩都必须丢在河里、所有的女孩都可以留下。违者斩首。”
伟大的犹太民族领袖就是在这种环境下出生的,他幸运的活了下来,并在长大以后,成了犹太民族的英雄。
埃及宫廷岁月
在埃及法老极力迫害以色列时,有一个利未族人叫暗兰的,娶了他父亲的妹妹约基别为妻。约基别给他生了一男一女,女儿是姐姐米利暗,儿子是弟弟亚伦。
在埃及法老发布溺死以色列男婴的命令后,这对夫妇又生了一个儿子,长得非常俊美。他们不忍心把这孩子扔到河里,在家里悄悄地把他养了3个月。
3个月后,孩子再也藏不住了,因为那孩子的哭声很大,在大街上都听得见。他们打听到法老的女儿十分善良,常常作好事帮助以色列人。
为了不给全家人带来麻烦,为了最终能够保住孩子的性命,丈夫就找了一个蒲草箱,在上面抹上石漆和沥清,将孩子放在里头,然后把箱子搁在王宫附近河边的芦苇中,希望公主能够看见,因为她每天都到那里去洗澡。孩子的姐姐米利安远远地躲着,看那孩子的下落会怎么样。
公主象往常一样来到河边洗澡,洗完澡后就带着使女们在河边散步。他们看到了装婴儿的箱子,公主就打发使女把箱子拿过来。
公主打开箱子的盖,一看,是一个男孩。那孩子一见生人就哭了,公主看着小生命在哭泣,非常怜悯他,说:“这是希伯来人的孩子。长得多怜人啊,我来收养他作义子吧。”
一直在附近窥视的米利安便跑过来,说她可以推荐一个保姆,公主欣然同意。于是,米利安回去带来了她的母亲,就这样,这个男婴不仅保住了性命,而且还回到自己母亲的怀抱。
埃及公主收养了这个孩子,给他取名为摩西,意思是“从水里捞出来的”。
就这样,摩西在法老的宫廷中健康地成长,生活在富足的生活中,住着华丽的房子,穿着漂亮的衣服,受着良好的宫廷教育。而他的生母为了使他不忘记自己是一个犹太人,常常偷偷地教他讲本民族的语言,向他讲述犹太人祖先的历史,讲述法老压迫犹太人的事情。
最后,摩西的生母向他吐露了真情,让摩西知道自己真正的出身。摩西也暗暗在心里立下志愿,要拯救自己那些受苦受难的希伯来同胞。
了解到自己的身世后,摩西经常到工地上去看自己的同胞干活,有时也与他们交谈。他看见自己的同胞在苦难中挣扎,听见驱赶他们去干苦役的鞭挞声,他的耳边响着以色列人的哭泣和求救的声音,睡梦中他常常看到母亲温存而悲哀的面容。
最使摩西感到气愤的是以色列人对自己命运的麻木,以及苦难中相互间的冷漠。他的血管里,骚动的鲜血在奔流着。
一天,他看见一个埃及监工殴打一个希伯来同胞。摩西四顾无人,一气之下,就把那个监工打死,埋在沙土里。
第二天,摩西照样出去,看见两个希伯来同胞争斗,非常生气,就上去教训欺负人的那一个,对他说:“你为什么打你的同胞呢?”
没想到那人竟说:“谁立你作我们的首领和审判官呢?难道你要杀了我,象杀那埃及人一样吗?”
摩西听到这话,顿时惧怕起来,心里说:“昨天的事恐怕被人发现了,所以今天才传扬出来。”
他想,法老一定已经知道了他杀人的事。这事要让法老知道,决不会饶他。果然,好心人很快给摩西报信,说宫廷卫队来捉拿他了。
于是,摩西顾不上换衣服,仓惶地逃出都城,到东方的米甸去了。那里的荒漠使他逃脱了埃及卫队的追捕。
摩西一路向东,越过红海和西奈沙漠,来到亚喀巴湾沿岸一个叫米甸的地方。米甸在阿拉伯沙漠中,在阿卡巴湾的东侧。那里住着亚伯拉罕和他的二房妻子琴土拉所隼的儿子米甸的后代。这里是米甸人的住地,地名也叫做米甸。
当摩西到达米甸时,长途跋涉已经使他精疲力尽。他仓惶出逃时穿的那身宫廷服装已经又脏又破,昔日的华丽连一丁点儿痕迹也没有留下,完全象一个到处流浪的乞丐。
摩西在当地水并旁一块石头上坐下休息,好奇地观看7个姑娘饮羊,突然有几个牧羊人赶着羊群来到井边,他们把那7个姑娘推开,饮起自己的羊来。
摩西见到牧羊人如此无礼,十分愤慨,不顾疲惫,冲上前去,挥拳就打。那几个牧羊人害怕了,就赶着羊群走了。
原来这7个牧羊的姑娘是米甸当地很有威望的祭司叶忒罗的女儿。叶忒罗又叫流珥,当他听到女儿们讲起摩西见义勇为的事情后,就对女儿们说:“那个人现在在哪里?为什么撇下他呢?快去请他来家里吃饭。”
叶忒罗打发人把摩西请到家里来作客。谈话中,他还了解到摩西是自己的远亲,就留他在家与自己同住,还把女儿西坡拉许给摩西作妻子。西坡拉给摩西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做革舜,另一个叫做以利亚撒。
据说,摩西在岳父家居住了40年,帮助岳父经营家业,放牧牲畜。境遇的改变,进一步锻炼了摩西的身心。严峻的大自然,朴素而自食其力的牧人生活,孤独地在露天中度过的时光,促使他思考生活的意义。
然而,摩西却一直没有忘掉自己是亚伯拉罕的后代,是一个犹太人。艰苦、孤寂的生活环境,既磨炼了他的身体和意志,也使他认识到自己的使命。然而,此时他看到其他的犹太人却日渐背离了祖辈的传统,他们对本族主神耶和华的信仰日益淡漠,他们对本民族的前途也已经失去了信心。一方面他们对城市里那种奢侈生活十分向往,而另一方面他们的实际生活却变得越来越贫困。犹太人正在日益失去自身的特点和独立性。
面对这种情况,摩西决心挽救本族人民,他深感自己负有这一神圣的使命,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这种愿望和感情变得越来越强烈。最后,他告别了岳父一家,踏上了返日埃及的征程,着手一项庞大而艰巨的工作——动员希怕来全族人民离开埃及,返回他们祖先生活过的士地。
此时,老法老拉已经死了,宫廷中的官员也早已换了人,继位的新法老根本不知道当年摩西打死埃及人的事。所以,就此事来说,摩西可以放心地回来,不必担心有人会旧事重提。
摩西和亚伦会见法老,对他说:“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这样说:‘容我的百姓去,在埃及的旷野里向我守节。’”
法老认为,这当然是一个花招,以色列人根本不想再回来受埃及人欺压了。于是,法老拒绝了摩西的要求。据《圣经》中《出埃及记》篇的记载,当摩西的一次次请求被法老拒绝后,耶和华开始显示神力,给埃及带来了一系列灾难。
第一次,尼罗河水变成了红色,埃及民众没有水喝;第二次,埃及的地面上到处是青蛙,连法老的王宫里也出现了许许多多乱蹦乱跳的青蛙,搞得人人惊恐不安;第三次,大群苍蝇飞遍全国,到处传播疾病。看到法老仍然百般阻挠,接着,耶和华神又让埃及发生了冰雹、蝗虫、沙尘暴等各种灾害。最后,是让许多埃及人家的长子都染上疫病死去。
到此时,法老才真正害怕了,再也不敢拒绝让犹太人走了,相反,他还恳求摩西赶快带他的族人离开,以便尽快结束这些可怕的灾难。
以色列人在埃及居住了430年,来时只有70人,现在光步行的男子就有60万之多。
最初,摩西领着以色列人走商队来往的道路,就是沿着红海的岸边走。后来,他又领着以色列人向南拐弯,进入沙漠地带,因为他怕当地人沿海设立的关卡不会轻易放行。
在叶法姆,以色列人头一回停下来休息,然后又向北方转,安营在比哈希录前面,密守和海之间,离巴力洗芬城不远的地方。以色列人这样折来拐去,是为了迷惑埃及人,使他们摸不清他们的目的地到底在那里,以免中他们的埋伏和拦截。
此时,法老听说以色列人浩浩荡荡出走以后,与他的仆臣们商量道:“放走以色列人,往后谁来服侍我们呢?不能这么便宜他们,让他们跑了。”
于是,法老就亲自点兵,带领600辆战车,来追赶以色列人。以色列人回头看见尘土飞扬处是埃及的追兵逼来,都感到很害怕,他们七嘴八舌地抱怨摩西说:“难道埃及没有坟地,你把我们带到旷野里来送死吗?”
“我们祖祖代代服侍埃及人已经430年了,已经习惯了。在埃及当奴隶虽然苦,总比在这沙漠里白白地死在追兵的手里要好得多。”
摩西安慰陷入绝境的百姓说:“不要惧怕,耶和华绝不会看见自己的百姓受难而不管的。你们今天看到的埃及人以后再也不会看到了。”
果然,当黑夜降临时,有一条烟雾构成的墙把埃及人从以色列人身边分开。埃及人那边一片黑暗,以色列人那边光亮如白天。那天晚上,上帝还在红海上刮了一夜大风,使海潮退去。
第二天,摩西来到海边,根据耶和华的授意,伸出手杖把海水分开,劈出一条旱道,水在旱道两边象围墙一样高高耸立。以色列人于是便匆匆地顺着这条旱道走到了彼岸。
法老看见以色列人过了红海,暴跳如雷,命令埃及将士赶快尾追上去。法老的一切马匹、车辆和步卒都跟着以色列人下到海中间的旱道上去。上帝用强光照射埃及军队,埃及军队便陷入一片混乱。
就这样,摩西带领犹太人顺利地逃离了埃及的控制。
渡过红海后,摩西率领以色列人从红海往前,到了书珥的旷野。他们走进了无水区,走了三天都没有找到水喝。好不容易到了玛拉。玛拉的水又是苦的,人畜不能饮用。人们渴得要死,他们难以忍受这样的打击。不满和怨言再次在以色列人中爆发。
为了安定民心,摩西终于找到可以饮用的水。人们喝足了水,喂饱了牲畜,稍事休息又继续前行。
以色列人到了以琳,那里有12股泉水,70棵棕树。他们就在那里安营扎寨。不过以琳不是目的地,他们还要继续往前走。
他们走啊走,从埃及出来已经6个星期了。这时他们来到以琳和西奈中间的汛这个地方。他们便在汛安营扎寨。
然而,汛这个地方仍然是一片荒漠。太阳热得象火烤一般,更糟的是,带的粮草和水也都用尽。人们又嚎叫起来:
“我们要水喝!”
“我们要食物!”
“我们还不如早早地死在上帝手下,死在埃及呢,那时我们还可以坐在肉锅边吃个饱。你们把我们领出来,到这个荒无人烟的沙漠中,是诚心要我们全都饿死吗?”
听到这些话,摩西痛苦地感觉到,以色列人身上的奴性太重了,他们竟然认为肉和饱饭比自由还珍贵。但是没有办法,必须安抚他们才能有前途。于是,摩西就出来安慰全体以色列人说:“上帝已经听见了你们的怨言,快给你们送吃的来了。”
  到了黄昏时候,摩西的预言果然应验了。无数鹌鹑从东方飞来,一下子遮满了整个驻地。这些鹌鹑由于长途飞行,累得筋疲力尽,只能无力地运动翅膀,因此伸手可得。
以色列人全都忙着捉鹌鹑,燃簧火,用叉子烤鸟肉,霎时间野味馋人的香气弥漫了整个营地。以色列人吃得饱饱的,直到躺下睡觉时,口里还不断地赞扬摩西,把他几乎捧上了天。
第二天早晨起来,以色列人惊讶地发现了另一个神迹:整个荒原全部铺满了象白雪似的小圆物。大人小孩都走出来看个究竟,有的人拣一个起来尝尝,感觉到滋味好象掺蜜的薄饼。
摩西对人们说:“这是上帝赐给你们的食物。”
虽然以色列人吃的问题解决了,但仍然经常面临缺水的危险。他们从汛往前走,到了非汀安营扎寨。那里找不到一口井,人们遭受干渴的折磨。结果营里混乱起来,到处是怨言,都来找摩西要水喝:“快给我们水喝吧,我们都快渴死了。”
“你为什么将我们从埃及领出来,使我们和我们儿女、牲畜都渴死呢?”
有的人还发疯似地捡起石头来,要砸死摩西。摩西又带领大家找到了水源。一股清澈的山泉涌了出来。水找到了,人心稳定下来,摩西刚想指挥会众安扎营盘。
然而,就在此时,忽然从远处传来一片喊杀声。原来,是荒漠中好战的部族亚玛力人来攻打他们,要掠夺他们的财物和女子。
摩西接到报告说亚玛力人来攻打以色列人,就立即命令足智多谋的约书亚指挥本族军队迎击。摩西自己则在亚伦和户珥的陪同下登上山顶观战。
战争从清晨打到黄昏,这样持续了很长的时间,直到太阳快下山的时候,约书亚用刀杀了亚玛力王,亚玛力的百姓杀的被杀,逃的逃掉了。
这一仗以色列人大获全胜。摩西在战场上建立了一座感恩坛,在坛上写上“耶和华尼西”两个单词,意思是“上帝是我旌旗”。
这场战争就发生在何烈山下,何烈山离摩西的第二故乡米甸不远。摩西的岳父叶忒罗听到以色列人来到家乡,而且战胜了亚玛力人的喜讯以后,就立即带着摩西的妻子西坡拉和两个外孙革舜、以利以谢来见摩西。
原来,摩西在准备与法老作斗争之前就打发人把妻子和儿子送回米甸岳父家去了。摩西听说岳父驾到,立即迎出帐篷,向他下拜,彼此问安。然后,摩西把岳父让进帐篷里去。
第二天,摩西坐在帐篷前审理官司。摩西从早到晚忙个不停,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然后做出处理,所以感到很累,简直有些精力不支。百姓们排着长队,有的排了一整天也没有轮到自己,所以求摩西审理事情的百姓们也感到很疲乏。
叶忒罗看着女婿这样办事,费力而不讨好;事无巨细地过问,既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也浪费了别人的时间。作为有经验的大祭司,叶忒罗直率地对女婿说了自己的看法:“你这样做不好。你和这些百姓必都感到疲惫,因为这么多人的事务大多,担子大重,你独自一人办不了。我为你考虑,给你出个主意:你要把你手中的事,按照重要的程度和影响的大小,委派给不同的人。你要在百姓中拣选有才能的人,敬畏上帝的人,诚实无欺的人,恨不义之财的人,派他们作千夫长、百夫长、五十夫长和十夫长,由他们来管理百姓。你要将律例法度教给他们,告诉他们当行的道,当做的事。这样你就可以叫他们随时审理百姓,只有关系全部会众的大事才呈报到你这里来,小事就由他们自己审理。这样你不但会轻松一些,百姓也很乐意。”
摩西听从了岳父的话,按着他们所说的去做。他在以色列人中挑选有才有德之士,让他们担当各级官员,随时处理百姓中的事,下级的长官服从高级的长官,全体官员都归在他的领导之下。
从此,犹太人内部无组织状态结束了。由于有了不同的团体和等级,犹太人内部的问题可以及时得到处理,矛盾也减少了。这种新型组织的形成,是犹太人政治制度的萌芽,犹太人的社会结构前进了一大步。
这种新型组织的形成,是以色列人新的政治制度的萌芽。叶忒罗对摩西讲的那段话被很多人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社会内部分层管理原理的专门论述,后世的人们经常引用这段话。
叶忒罗在摩西的营中住了几天,以色列人又要出发了。他便与摩西一家告别,回到自己家里去了。
以色列人出埃及以后刚好满3个月的那一天,他们来到西奈山对面的荒漠里安营扎寨。西奈山峰直耸入云,从远处望去阴森森的,使习惯于尼罗河三角洲平原景色的以色列人心中产生一种神秘、敬畏的感情。
西奈山跟前的这块旷野适于长期定居,那里水源充足,生长着椰枣树和其他可做建筑材料的树木。营地里过起了火热的生活。新的管理制度保证了生活的秩序。男人干各种手艺活,妇女们做饭,纺线,织布,孩子们则在帐篷之间玩耍。
但抱怨和不满的声音仍然时有所闻,一些人总觉得从埃及到这荒野中来是上了摩西等人的当,这令摩西心里总有些不愉快。
一次,摩西到西奈山顶去了40天。开始,山下的犹太人还比较平静,但过了一段时间后,一些人就动摇起来了。他们不见摩西下山,以为他在山上遇到了不测,思想开始出现混乱。
此时,群龙无首的犹太人开始对耶和华是惟一神的信仰怀疑起来了,重新崇拜起他们过去在埃及时所崇拜的多神。在12个犹太人部落中,只有利未部落的人没有加人偶像崇拜。他们站在一旁,恐惧地看着那些背叛摩西,恢复了偶像崇拜的人们。
就在这时,摩西从西奈山上回来了。摩西听见百姓如此放肆,就站在营门中说:“凡属耶和华的,都到我这边来。”
于是,利未的子孙都到他跟前聚集,摩西就命令他们:“以色列的神——上帝耶和华这样说:‘你们各人把刀挎在腰间,在营中往来,从这门到那门,各人杀他们的兄弟、同伴与邻居。’”
就这样,利未的子孙遵命而行,用剑杀死了3000名背教者。
当营地的秩序恢复正常以后,摩西采取的下一步行动是,声称上帝耶和华在西奈山上授予了他十条戒律。他把这十条戒律刻在两块大石板上。这十条戒律,就是《圣经》中著名的“摩西十戒”,它们是:
崇拜唯一上帝耶和华而不可祭拜别神;
不可雕刻和敬拜偶像;
不可妄称上帝的名字;
须守安息日为圣日;
要孝敬父母;
不可杀人;
不可偷盗;
不可作假见证诬陷他人;
不可贪恋别人的妻子及财物。
摩西还命令犹太人的12个部落都设立祭坛,宰杀羔羊,把羊血洒在人们身上,以示向上帝立下誓约。另外,他还下令建造一座圣幕,四周用木头,顶盖用帐幕,里面放置一些器皿;中央是最神圣的约柜,两块刻着“十戒”的石板就放在约柜里。
摩西把制造帐幕和其中器皿的任务交给了两个能工巧匠——比撒列和亚何利亚伯。比撒列属犹大支派,是户珥的孙子,亚何利亚伯属但支派。
在经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后,犹太教在西奈半岛诞生了。通过犹太教,犹太人的思想统一了起来;由于有了教规、教律和礼仪,犹太民族保持了行动上的一致。摩西不仅是犹太人的民族领袖,同时也是犹太教的创立者。
以色列人在西奈山下安营扎寨,住了整整一年工夫。出埃及后的第二年的犹太历2月初1,摩西按照上帝的旨意,对全部以色列人进行整编,包括清点人数、规定安营扎寨的营例、分派利未人的曲工作、规定圣洁的条例、规定号角的意义等等。
这次清点人数,没有把利未人算在其中,因为他们属祭司和管理阶层。结果是,以色列人其他11个支派20岁以上能够出去打仗的共有603550人。
摩西将这支大军分为东南西北四个纵队。摩西看到整编已经胜利完成,他就积极地筹备向迦南进发的事情。
但有一件事令他非常犯愁:以色列人中谁也不知道去迦南的道路。在荒野的山地,在辽阔无垠的沙漠中是很容易迷路的,还有随时受到外族人的袭击的危险。
但再大的苦难也阻挡不了摩西的决心。一天清晨,以色列人的营中响起僚亮的银号声。12支派一齐动员,卷起帐篷,开始千里征程。长长的队伍按营例的次序行进。
以色列人在炎炎烈日下的荒漠中走了三天,他们中间出现了不满和怨言。因为禁止宰羊,人们光是吃吗哪,都吃腻了,除此而外,有一天营地里中间还发生了火灾,直烧到营地的边界。
被困难、饥饿和损失弄得垂头丧气的以色列人,悲伤地坐在自家的帐篷前,对摩西大发怨言,指责他不该把他们领出埃及。他们忘却了曾经遭受的奴役和迫害,却亲切地回忆起在埃及的好时光。他们哀叹道:“我们记得在埃及的时候,不花钱就能吃到鱼,那时我们有黄瓜、甜瓜吃,有韭莱、葱头和大蒜吃。可是现在我们的心灵痛苦极了,除了吗哪之外,我们眼前什么也没有。”
在这种条件下,摩西也感到很无助。为此,摩西一方面以上帝耶和华的名义进行驳斥,另一方面又动用强力实行弹压,终于把这种不满的情绪压制了下去。
队伍到达哈洗录后,以色列人中发生了更可怕的事情:摩西的两个近亲闹事谋反了。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摩西的前妻西坡拉死了,他娶了个古实的女子填房。古实的女子是个异族人,亚伦和米利暗就因此低毁摩西背叛了希伯来人的古老传统。据说,这只不过是亚伦和米利安的借口而已,他们嫉妒摩西在犹太人中的崇高地位,认为他们也有这种资格。
于是,亚伦和米利安向摩西发起挑战,企图同他争权夺位。摩西决心把这种争权活动扼杀于萌芽状态。他把两个反对者领到圣幕中来,以上帝的名义对他们进行了严厉斥责,然后将他们关押在营地外。
7天后,亚伦和米利安开始求饶,并表示认错,摩西才宽恕了他们。摩西听了这话才饶了她,让人把她领到营中来住。这事以后,以色列入离开哈洗录,在巴兰的旷野安营。
巴兰旷野接近迦南乐土的南疆。以色列入兴高彩烈地跑上高山,站在山顶鸟瞰未来的家园。从以色列之父雅各离开迦甫以后,那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平原上绿草如茵,百花争艳,橄榄树、石榴树、椰枣树长满山坡,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的地方还有葡萄园。
对于久处单调的沙漠中的人来说,这番景象简直难以形容地迷人。他们高兴得雀跃起来,互相拥抱,众口一同,都说应该立即行动,尽快去攻占这个美好的地方。
然而,派出去的探子带回的信息却令他们万分失望,这里兵强马壮,城池固若金汤。看到如此好的地方,却得不到,一时间抱怨声再次起来。
此时,一些人甚至乘机煽风点火,聚众闹事,他们提出要求撤掉摩西,另选首领。面对危机,摩西一方面,他让约书亚和边勒等人向民众说明侦察到的详细情况,以平息大家的怒气;另一方面,他看到对方强大,而己方人心不齐,便决定暂不进攻速南,返回沙漠。
摩西继续行使领导权力,但是民心不齐,他不能带领以色列人去攻打迦南了。他带领以色列人直奔东方,在沙漠中开始了更为漫长的漂泊岁月。
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在阿卡巴湾附近暂时安顿下来,同时派人出去,寻找适于长期生存的地方。自从以色列人从迦南边境折回沙漠以来,由于失去了进入迦南乐土的希望,民心开始涣散,连一向最忠诚的利未人也不安分守己了。他们对整个祭司阶层享受特权又高做自大日益不满。
有一天,有250个利未人由可拉带头,聚集在摩西和亚伦的帐篷前,喧哗起来。他们大声地质问:“我们同是上帝的子民,为什么你们擅自专权?为什么你们要自认为比其他会众高明呢?”
摩西听见这话就俯伏在地,对可拉他们一党的人说:“利未的子孙哪,你们听我说。耶和华从以色列人中把你们分别出来,使你们亲近他,办耶和华帐幕的事情,你们还不满足吗?你们今天发怨言,攻击亚伦,是什么意思,你们难道还想当祭司吗?”
后来,这250个利未人被烧死了。
于是,摩西又开始了漂泊,他领着犹太人在沙漠中漂泊,转眼间快到第40个年头了。他们从埃及人的枷锁中挣脱出来,是为了返回故土迦南。然而,他们历经内忧外患,天灾人祸,千回百折,已经消耗了两代人的时光。那些过惯了埃及的生活,养成了奴性的人渐渐死去。现在新的一代犹太人成长起来了。他们从未过过城市生活,自幼便在艰苦的荒漠中生活成长。在同其他部族的多次交锋中,他们经受了锻炼,学会了战斗的技巧。从他们身上,摩西看到了攻占迪南的希望。
然而,经过多年的漂泊和辛劳,摩西已经很衰老了。此时,他身心更感疲惫。他预感自己的生命即将结束。但他觉得欣慰的是,犹太人已来到迦南的旁边,返回故土已指日可待,自己的使命已经完成。
于是,摩西做了第二次人口统计,得到以色列入男丁有601730人的数字。摩西把已经占领的约但河以东的土地分给流便、迦得两个支派和拿玛迦的半个支派。
接着,他又指定了忠实、骁勇的部下约书亚为自己的接班人,继续统帅犹太人前进。根据40年来的经验对现行法典补充了新的条文和教规,对新一代重申献祭和许愿之例。
为了防止内讧,摩西把迦南的土地预分给各支派。只有利未人和祭司们没有分到单独的领地,因为他们要在整个迦南供神职。不过摩西让他们管辖40个城市和地区,以保证他们过体面的生活。
摩西还编了一首颂扬上帝的歌,告诉以色列人,无论是盛世还是乱年,唱这首歌都可以得到鼓舞。
  最后,摩西与自己的人民决别,给他们祝福,独自一人登上尼波山巅,久久地眺望着他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地为之奋斗了一生的圣地迦南,孤独死去了。
据说,那一年摩西120岁,他眼睛没有昏花,精神没有衰败,无疾而终,以色列全族人在摩押平原为他愉哭30日。
大卫——犹太国缔造者
他是犹太以色列国王,也是扑克牌中的黑桃K,他还是一位伟大的勇士,他成功地完成了以色列各支派的统一大业,创建了第一个犹太国家,这在整个犹太民族史上是无与伦比的。
出生时的犹太
公元前1237年,在即将进人迦南之时,年老体衰的摩西在莫阿布的尼泊山去世。此后,率领希伯来人重返上帝应许之地——湖南——的重任落在了约书亚的肩上。
希伯来人进入迦南后,为争夺土地,同当地的迪南人进行了多次战斗。渡过约旦河后,约书亚随即向耶利哥城发起了进攻。耶利哥是从东向西进人迹南的必经之地。约书亚率军在围攻了7天之后,从四面八方冲入城去,把城中男女老少,连同牛羊牲畜全都用刀杀死。最后,众人用火将耶利哥城焚为灰烬,只有金子、银子、铜和铁制器皿保存下来,放在了圣殿的财库中。从此耶利哥成为一片废墟。
此后,约书亚又凭藉对邻邦发动三次闪电式的战役,逐渐占领了中部和南部及北部的广大地区,进而征服了几乎整个速南。他们与当地达南人混居交融,住在迹南人、赫人、亚摩利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中间,娶他们的女儿为妻,同时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们的儿子。
摩西和约书亚之后,以色列民族中再没有出现一个能与他们俩相提并论的领袖,以色列民族从此进人混乱分裂的士师时期。每个部落由一名士师领导,他既是部落的行政领袖、宗教祭司,又是民事纠纷的裁决人、对外征战的统帅,集军、政、教、法权为一身。
在漫长的士师时期,由于没有强有力的统一领袖,以色列各宗族之间不断出现争执、纠纷,他们争疆界,争权势;另一方面,以色列人的外部威胁仍然存在——在以色列各支派的土地上和周围有非利士人的五个首领和一切迦南人、西顿人等,他们成为以色列人“肋下的荆棘”。
被以色列人打败的迹南人伺机东山再起,尚未被以色列人征服的耶路撒冷、迪萨、伊矾伦等城邦,以及居住在山区、平原的其他民族,也无时不在威胁着以色列人的生存。以色列各宗族仿佛是分散在迪南人汪洋大海中的一群孤岛,被周围的海洋浸蚀着,冲击着。
以色列人是来自沙漠的人,他们定居较晚,文明不如逆南人发达,定居湖南后,他们从沙南人那里学会了耕作土地,也学会了对各种农业保护神的崇拜,如巴力、亚斯他录和当地其他神灵。它们是专门司风调雨顺、作物丰收、避祸消灾的神,以色列人慢慢地也对这些神灵顶礼膜拜。以色列人还与当地人通婚,娶他们的女子为妻,又把自己的女子嫁给他们作妻子。
没过多久,以色列各宗族一个个都先后沦于迦南人的压迫之下,他们在敌人的重轭之下痛苦地呻吟。于是,以色列人中不断产生英雄——士师,一次又一次地把他们救出苦海。
第一位士师是犹大支派的俄陀聂。那时候,住在迦南南部的以色列各宗族被米所波大米(美索不达米亚)王古珊利萨田所征服,过了8年奴役生活。俄陀聂领导受奴役的以色列人浴血奋战,打败了古珊利萨田的殖民军,把同胞解放出来。俄陀聂后来担任以色列士师,40年内国泰民安。
俄陀聂死后,摩押王伊矾伦联合亚们人和亚玛力人强占了以色列人的土地,强迫以色列人交税纳贡,事奉他们18年。便雅悯支派的以笏承担起拯救以色列的重任。
经过浴血奋战,以色列人共歼灭摩押人近万人,获得了解放。以笏担任以色列士师80年,其间国中安泰。
以笏死后,夏琐王耶宾残酷地压迫以色列人20年。女英雄底波拉凭借自己的威望,领导以色列人起义。经过浴血奋战,底波拉把以色列人从异族统治中解放出来。在她的领导下,以色列民族享受了40年的升平时光。
底波拉之后,米甸人人侵迦南,基甸作土师,以色列有40年的太平时光。
公元前1110年,亚比米勒在示剑作王。耶弗他之后有伯利恒人以比赞担任以色列的士师7年;以比赞之后又有西布伦人以伦担任以色列士师10年;以伦之后还有比拉顿人希列的儿子押顿担任以色列士师8年。
押顿死后,即在土师时代末期,来自爱琴海诸岛和从亚细亚沿岸的“海上民族”非利士人崛起。非利土人拥有较高的物质文明,悍勇善战,逐渐接制了迦南的地中海东岸地区。
非利士人崛起后,犹太人与非利士人征战不断。与非利士人相邻的但部落首当其冲。该部落士师参孙单枪匹马地与非利士人战斗,并一度止住了后者的进攻。但参孙最后还是被非利士人抓住,并被弄瞎了眼睛。
希伯来人受士师统治约200年,但没有一位上师可以称为全体希伯来人的领袖,因为当时的希伯来人尚未联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体,诸部落各自为政,你争我夺,战事连续不断。但在士师时代末期,一些部落间已有宗教联盟。他们选择示罗为共同的宗教中心,耶和华的约柜也保存在这里。
在约公元前1050年的亚弗战役中,非利士人在以便以谢打败由众部落组成联军的希伯来人。随军携带的存放耶和华约法的约柜也旁落。
外部压迫所造成的民族危机使希伯来人的民族意识急剧增长,要求建立他们自己的统一民族国家,由一位众民臣服的君主来统领他们。
公元前1035年,撒姆耳作士师和先知,希伯来人向撒母耳请求:“我们定要一个王治理我们,使我们像列国一样,有王治理我们、统帅我们,为我们争战!”
贤明的大士师撒母耳根据民意决定建立一个以色列统一王国,并选中便雅们农人扫罗为王。在希伯来人历史上出现了最早的犹太人国家——希伯来王国,扫罗成为犹太民族中的第一位国王。
健壮俊美的扫罗善长军事,即位之初就以自己的便雅悯部落士兵组成一支具有强大战斗力的精锐之师,在密抹战役中取得了对非利士人的胜利。将后者赶出了便雅悯和以法莲地区,随后又向周邻的摩押人、亚们人、亚库利人等速南人部落发动多次征伐,战果累累。
扫罗学识浅薄,缺乏政治建树,他眼光短浅地选择了其家乡的基比亚作为国都,仅仅采取征税和宣布土地为王权所有等十分有限的君主集权措施。各部落依然处于分立状态,王权只在京城周围一带发挥微弱的效力。
扫罗这位草莽英雄只能是一位过渡性人物,在一定程度上,扫罗可以说是士师时代的古老部落组织和完善的大卫君主政体之间的联系人。
当然,也正是因为扫罗的能力欠缺,大卫才获得了登上历史舞台的机会。于是,在这这情况下,犹太国的缔造者应运而生了。
撤母耳一直坚持要扫罗绝对地、毋庸置疑地服从耶和华的意志,而这对于一个喜欢自由行动且又执掌了以色列政权的年轻人来说,是难于做到的。年轻人的任性加人类固有的享乐性使得他不愿事事循规蹈矩。
不久,矛盾发生了。在一次战后,扫罗决定适当奖励军队,所以他把牛羊悄悄留下来,而没有按常规上交给祭司。而更为糟糕的是,他没有把俘虏亚甲王杀掉,而依照当时的犹太法律,应当杀死所有俘虏。
面对撤母耳的责问,扫罗没有仟海,而是多方辩解,这更加加剧了双方的矛盾。
不久,撒母耳回到拉玛琐非,至死未同扫罗见面。但他放出风声说,他不该立扫罗为王;耶和华后悔立扫罗为王。
此时,撒母耳开始隐秘地物色新的国王人选。要立新王,舆论先行,但也慑于扫罗的军权,不敢冒然行事。他四处查访,十分小心谨慎地,不敢让扫罗知道。
撒母耳查问了几个年轻人的情况,有人向他提到一个名叫大卫的人,是住在伯利恒的耶西的儿子,路得与波阿斯的曾孙。这孩子是一个羊棺,在本村以勇敢著称。有一次,一头狮子攻击他的羊群;另一次,一头熊攻击他的羊群,但两次都是大卫独立杀死了猛兽,救出了羊群。另外,他还能歌善舞,竖琴也弹得不错。在他长日孤单放羊的时候,常常自己编词,自己作曲,自己演唱。他所创作的“诗篇”非常有名,四面八方的人都来听他唱。
于是,撒母耳来到伯利恒寻访大卫。在耶西家中,他见到了刚刚牧羊归来的大卫。撒母耳见他红光满面、眉清目秀、容貌俊美,果然与人们所说的差不多,于是就表示愿立他为王。
撒母耳按宗教仪式,用角里的膏油,膏了大卫。从这日起,以色列的人民都听说了大卫的故事,认为选这样一位勇敢的人为王实为全民族之福。
这时扫罗正在基比亚加紧构筑城堡,但是在军营里,在大街上,扫罗随便一留神就可以听见人们在议论耶和华另立新王。扫罗王陷入非议和敌意之中。
扫罗成了是非的中心,受到各种有意无意的中伤,他内心极其苦闷,整天郁郁寡欢,日不思食,夜不成眠,脸无血色,就连心腹臣仆也以为他真魂出窍,恶魔附体。
医治这种疾病的最好药方莫过于扫罗一直想除掉大卫,一名近臣替他在士兵中打听音乐人才的事,有一位少年告诉他:“伯利恒城中有一个少年,是我的好朋友,他很会弹琴。”扫罗就差遣使者到伯利恒,找到那位少年,就是即将登基的新王大卫。
使者对大卫的父亲那西说:“打发你那放羊的儿子大卫,到国王那里去为国家服务。”耶西把几个饼和1皮袋酒并1只山羊羔驮在驴背上,交给他儿子大卫,送与扫罗。
大卫到了扫罗跟前,扫罗非常喜欢多才多艺且相貌英俊的大卫。扫罗要大卫作为他拿兵器的人(侍卫),他还成了王家琴师,每当扫罗心情不好的时候,大卫就弹一支畅快的曲子,给他解闷。
这样以来,扫罗就没有借口出去大卫了。
同时,因为大卫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没有十分令人信服的理由和恰当的手段,就想除掉大卫是难以服众人心的,犹太的全体人民都在看着他俩的一举一动。
就在这时,一个转机出现了。它的出现,给大卫的掌权提供了重要条件。
当时,大卫在吉甲侍候国王扫罗,因为不是正式的军人,遇到农忙或扫罗出征的时候就依然回伯利恒去帮父亲放羊。那一年,遭到重创并未被彻底打败的非利士人东山再起。他们聚集在属犹大的梭哥,安营在梭哥和亚西加中间的以弗大悯。
扫罗和以色列人也聚起来,在以拉谷安营,摆列队伍,要与非利士人打仗。非利士人站在这边山上,以色列人站在那边山上,两军隔着中间的山谷相互对垒。
这时,从非力斯人军营中走出来一个大汉,名叫歌利亚。只见他身材魁梧,虎背熊腰,头戴铜盔,身披铠甲,肩扛铜矛。歌利亚大步走上来,对着以色列军队立定高声叫道:“你们这些扫罗的奴才,不是要打非力斯人吗?我就是非力斯人啊,你们怎么不来打呀?要是好汉的话,快点派个人来与我战斗。如果他敢与我战斗,把我杀死,我们就做你们的仆人。如果我胜了他,你们就做我们的奴隶,服侍我们。”
歌利亚喊了一阵子,对方没有一个人出来,他又叫道“你们赶快叫一个人出来,与我战斗,否则就是胆小鬼!”
就这样,歌利亚天天出来叫骂,骂得以色列人个个胆战心惊。扫罗手下无一将士敢出来迎战歌利亚。
正在此时,扫罗军营来了一个年轻人,他就是大卫,是来给他的当战士的哥哥们送食品的。他见过三个哥哥后,听到军营外面有人在高声叫骂,问清了缘由,便愤愤不平地要去迎战歌利亚。扫罗王知道了,就把大卫叫到面前。大卫对扫罗说:“我们何必怕那非力斯人呢,我们应该和他去战斗!”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扫罗对大卫说,“你可不能和非力斯人战斗。你太年轻,而那歌利亚从小就是战士,他武功高强,力大无比。”
“我可不怕他,”大卫对扫罗说,“我在放羊时,有次来了一只狮子,从羊群中叼走了一只羊羔,我就跑去追赶它、击打它,从它口中救出羊羔。”
“你这么小就敢斗狮子?”扫罗问他,“狮子不咬你吗?”
“咬我?”大卫继续说,“那我就揪住它的胡子把它打死。我曾经一人赤手空拳打死过狮子,打死过熊。那非力斯人再敢来对阵叫骂,我一定叫他与狮子和熊一样!”
听见这样的豪言壮语,扫罗动了心。他对大卫说:“好吧,你可以出去战斗,愿上帝与你同在!”
扫罗王把自己的铜盔给大卫戴上,把自己的铠甲给他披挂整齐。大卫觉得这些装备太笨重了,妨碍他走路,他又脱了盔甲,仍旧穿上他的牧羊服。
大卫到溪水中捡了五块鹅卵石,装在口袋里,手里拿着牧羊杖和甩石鞭,然后从以色列军营中走下山谷,一步一步走近正在叫骂着的非力斯人。
那非力斯人也向着大卫走过来。歌利亚看见大卫满脸稚气、细皮嫩肉的样子,不过是个放羊娃,哪把他放在眼里。
歌利亚迈着大步走过来。大卫也快步向他跑去,一边跑一边从口袋里摸出一块鹅卵石,搭在甩石鞭上。只见大卫用力一甩,“哧溜”一声,像一道流星,那鹅卵石飞了出去,正中歌利亚的前额!歌利亚大叫一声,扑倒在地。非力斯人全都惊呆了,谁也不敢上前。大卫手里没有刀,他就踏在歌利亚身上,从歌利亚腰间的刀鞘中拔出刀,割下他的头,把头提在手里。
看见讨战叫骂的勇士死了,非力斯人顿时溃散了。扫罗率领以色列人呐喊着,追杀过去,一鼓作气攻下了非力斯人的几个城池,被杀的非力斯人成千上万。
  成为犹太王
大卫建立战功后,英雄的美名传遍了以色列,所以他每到一个城市,那里的妇女们都出城迎接,她们欢欢喜喜,打鼓击罄,载歌载舞地唱道:扫罗杀死千千,大卫杀死万万。
无论到哪座城市,百姓们都唱这首歌。没有多久,这歌就传到扫罗耳朵里,扫罗听了很不高兴,他说:“将万万归大卫,将千千归我,只剩下王位没有给他了。”从此,扫罗就开始仇视大卫。
一次,扫罗照旧懒洋洋听大卫给他弹琴,却猛然用手里的枪戳向我要将大卫心口,那大卫心里早就明白,见来势凶猛,紧忙躲闪,幸免于难。扫罗动手不成,更是惧怕大卫,却也无法找到更好的下手机会。
扫罗对大卫心怀杀机,他的几个儿子也都知道。其中一个儿子叫约拿单的,却偏偏特别喜欢大卫。有一天扫罗又想动手杀大卫,被约拿单得知消息,就劝他父亲说,父王不可轻举妄动。扫罗听了约拿单的话,便没有动手。
可扫罗这念头只是暂时的放了放。有一天,扫罗又忍不住拿手里的枪刺向正给他弹琴的大卫。大卫又一次躲开了,扫罗的枪势过猛,刺入墙内,大卫赶紧找了个借口回到帐中。扫罗打发人到大卫的帐篷去窥探他,要在天明前动手把他杀掉。大卫的妻子米甲对他说,你今夜若不逃命,明日我的父亲无论如何也要把你杀了。
大卫逃到一个叫拿约的地方。扫罗打听到大卫的去处,几次三番打发人去捉拿大卫。这些被打发去的人都有去无回。扫罗还是决定自己亲自前往。
在这种情况下,大卫只有逃进沙漠,躲在一个名叫亚杜兰的山洞里。他住在旷野的山洞里,不能在附近任何一个城乡露面,否则即有被捕之虞。在逃往挪伯时,祭司亚希米勒因帮他而遭到扫罗的迫害,全家男女老幼除儿子亚比亚外都被杀死。
在迪特王亚吉那里,大卫装疯卖傻才避过耳目。尽管后来大卫成为犹太人心目中无可争议的领袖,可当时他确实是个无家可归、让人怜悯和同情的流浪者。
后来,非利士人在和以色列人的作战中大败以色列人,以色列人死伤无数,扫罗的三个儿子,包括约拿单在内,都未能幸免。扫罗本人也在一次战斗中被箭击中伤势严重,吩咐左右说,你们用刀把我刺死吧,免得我落到敌人手里,再受凌辱。但扫罗的左右不肯,扫罗干脆拔刃自尽。他的左右见扫罗已死,也都自尽了。
第二天,非利士人割下扫罗和他三个儿子的首级,剥了他们的军装,在境内传阅。然后又将扫罗的军装放在神庙里,将他的尸身钉在城墙上示众。
大卫得知扫罗死去的消息,痛不欲生。又传令手下将士禁食三日,全军披麻戴孝,悼念扫罗父子。
此后,大卫携手下前往希伯仑,为王守城七年。其间,大卫在希伯仑又娶了几房妻室,生得六个儿子。大卫的大将约押苦心经营,铲除异己,为大卫稳固了在所控制地带的势力。这段时间里,扫罗和大卫两家争战时起时落,大卫家族日见强盛,扫罗家族日见衰弱。
大卫的这些作为没有白费,原来扫罗手下的以色列众支派联合在一起,来到希伯仑拜见大卫,拥他为全以色列的王。大卫也就没有推却。这样,大卫登基为王,时年30岁。
大卫成为王后,他30岁,正值风华正茂的年纪,但他面临的局面也是非常棘手的。
首先遇到的是权力争夺。扫罗手下的大将尼玛的儿子押尼玛和扫罗的其他重臣要立扫罗的儿子伊施波设为以色列王,与大卫争夺王权。
随之而来的是历时7年半的战争,大卫得到他的将领约甲等人的帮助,逐渐占了上风。此时的大卫除了证明自己是一位勇敢和足智多谋的军事指挥官以外,现在又显露出他的政治家才干。他通过与押尼用达成协议,使伊施波设和押尼用反目,随后击败伊施波设但并未杀他,建立了对整个以色列12支派的统治。
当初,大卫作了以色列的国王,但是却没有选定国都,希伯仑远在南方,北方的以色列支派不愿把那里当作京城。大卫考虑到各方面的愿望,看中了耶路撒冷。
该城对于北方各支派来说,可算一座中心城市。那时,耶布斯人作耶路撒冷的主人已经400余年,从未有人攻克过。它三面环山,又有锡安保障所相护,说它固若金汤,一点也不夸张。
然而,耶布斯人万万没有想,大卫偷偷派人从侧面晴道爬上城堡,一鼓作气,拿下了这座城池。大卫把耶路撒冷的锡安保障所当作国都,自己也住在里面,并给它起名,叫做“大卫城”。
进行宗教改革也是大卫为王后的一大举措。以前,扫罗的一个基本错误,就是他对宗教制度,尤其是圣所及祭司毫不敏感。但大卫掌握到人民灵性传统的重要性,所以努力加以推广和发展。除非以色列的政治领袖同时也是宗教领袖,否则以色列难以真正统一。
就这样,被扫罗忽视了很久的约柜,由大卫带到耶路撒冷,为它设立一座帐幕,因而使大卫之城不单是政治首府,也是宗教中心:这次行动,令大卫更能取得人民的效忠。大卫热烈地参与奉献典礼,标明了他对以色列的神是何等敬畏,也令以色列人的信心巩固起来。他这份声誉,是他应得的,他从没有失去它。
大卫统治以色列后,以色列日益强大。他彻底征服了非利士人,又派约押带兵攻打摩押人。以色列部队打败了摩押人,他们把摩押人集合在旷野上,命令所有的人都躺卧在地上,再用绳子量他们的身体。凡是身高超过2绳的成人都杀了,只留下1绳高未成年的人来侍奉他们,给他们进贡。
大卫王的部队还打败了琐巴王利合的儿子哈大底谢,擒获了骑兵:700人,步兵20000人。他们还缴获了很多战车,战车是当时最先进的武器,但以色列人不喜欢,他们把其中绝大多数拆毁烧掉,将拉战车的马砍断蹄筋,只留下100辆车供宫廷使用。
大马色的亚兰人听说自己的同盟琐巴王哈大底谢战败,派兵增援。大卫的部队打败了亚兰人,杀了他们22000人,缴获了哈大底谢所持的金盾牌,带到那路撒冷。
哈马王陀以听见大卫杀败了哈大底谢全军,就打发他儿子约兰去见大卫王,向他请安,为他祝福,因为哈大底谢是陀以的仇敌。约兰献给大卫王许多金银铜铁器皿,大卫把这些器皿和从各国夺得的金银都给了祭司。
大卫还征服了以东全地,使以东人给自己进贡纳税。
当时,亚们王拿辖死后,王子哈嫩继承了王位。大卫差遣臣仆前去吊丧,也向哈嫩表示祝贺。哈嫩王的一个大臣对他说:“大卫打败了迦南的列强,这次他却派使臣来为先王吊丧,陛下不觉得有些蹊跷吗?我看他们没安好心,他们到这里来是要察看地形,好选择时机颠覆我国。”
哈嫩听信了那臣子的话,命令卫士把大卫的使臣胡须剃去一半,又割下他们下半截衣服,使他们露出下体,打发他们回去。
亚们王哈嫩年轻气盛,不知天高地厚,竟然在太岁头上动土。大卫被大大激怒了,堂堂迦南霸主岂能容忍这种奇耻大辱,他立即派约押率军讨伐亚们王。
面对大卫的大军,亚们人有5个部落来援助哈嫩,因此战争异常激烈而又残酷。但是这场大战终以以色列人大获全胜而结束。这样,大卫王国的势力向东延伸到叙利亚。
此时,以色列完全战胜了周围邻国,进入有史以来的鼎盛时期。大卫凭着文治武功,征服了迦南列国。为了进一步从内部巩固政权。他委任自己最信任的人担任各级职务,跟他造反起家的600名兄弟,活着的一般都身居高位,享受各种特权,拥有封地。
军队的元帅是约押;约沙法作史官;西莱雅作书记。大卫的儿子都有各种官衔。
不平静的晚年
大卫嫔妃成群,儿子成堆,他们相互之间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免不了演出一出出男盗女娼的闹剧。
大卫的儿子押沙龙有一个美貌的同母妹子,名叫他玛。大卫的儿子暗嫩爱上了这个同父异母的妹妹。而他玛并不爱这个哥哥,为了保持处女的贞洁,有意回避暗嫩。
一次,暗嫩以装病让他玛烤饼吃之机,把他玛强奸了。押沙龙知道以后,愤怒之至,在设宴招待请王子的宴会上将暗嫩杀死。杀死暗嫩后,押沙龙远走异国他乡,面对子女的如此做法,大卫既对暗嫩不满,也气愤于押沙龙私自杀暗嫩后畏罪潜逃。
几年后,押沙龙在大卫的允许下,又回到了耶路撒冷,不过大卫还是不愿见他,不准他进宫。押沙龙住在耶路撒冷两年,一直没有机会见到父王,请约押去说情,约押却不肯。
一连两次,约押都不赏这个脸面。押沙龙指使仆人放火烧了约押的正待收割的麦田。约押无奈,只得让步。因为大卫对这个老臣总是言听计从,所以,在他的帮助下,大卫父子很快就和解了。
阔别5年之后,父子重逢,悲喜交加,大卫紧紧拥抱押沙龙,吻他的面颊。
王子押沙龙为基述国公主玛迹所生,是个有名的美男子。他的头发又密又长,以致不得不每年剪下一次,不然就太重了,每次剪下来的头发有两公斤。
这位王子有车有马有卫队。他每天早晨起来站在城门口,遇有外地来京告状的人,便主动打招呼,问其家乡住址。等对方讲完以后,他往往这样对人家说;“你看,明明是你这方面有理嘛。可惜国王没有设立州法官,有理无处说啊。”
接着他还会加上一句:“若是我能当一名审判官就好了,那时不管谁来诉讼,我都会秉公断案。”如果有人向他跪拜,他就过去一把拉住抱过来亲吻。押沙龙对每个前来告状的人都是如此,从而赢得许多人的爱戴。
4年之后,押沙龙认为追随他的人已为数不少,就对父王大卫说:“陛下,我流亡国外时曾许下心愿,说有朝一日我能回到耶路撒冷。一定到希伯会烧香献祭。请允许我到希伯仑去还愿吧。”
“那你就安心去吧!”大卫王说。
于是,押沙龙从耶路撒冷带着200名随从来到希伯仑,他早已不愿意再在大卫王的控制之下了。一离开耶路撒冷,他就宣布自己为王。
很快,全国各地都知道押沙龙做王了。叛逆的声势越来越大,消息传到耶路撒冷,大卫起初不相信这是真的。直到押沙龙的军队逼近首都时,他才在一片慌乱中对臣仆们说:“如果我们想逃脱押沙龙的话,就得赶快离开这里!不然的话,他会把我们斩尽杀绝的。”
没有办法,大卫逃出了耶路撒冷。
当然,押沙龙的实力也不是非常强大,在大卫准备迎击时,过了差不多一个月,押沙龙才纠集起一支浩浩荡荡的大部队。他率领这支部队渡过约但河,准备与大卫决战。
大卫对押沙龙舐犊之情尤存,他嘱咐约押、亚比筛和以太:“你们要看在我的面子上宽待年轻无知的押沙龙。”
两军在以法莲树林里交战,押沙龙的军队大败,阵亡的有很多。押沙龙见大势已去,急忙骑驴逃跑,不料发髻橡树枝挂住,他的坐骑跑得太炔,押沙龙竟悬在树枝上下不来。
有人看见押沙龙被挂在树枝上了,就报告了约押。约押命令那报信的人把押沙龙打死,那人害怕大卫事后惩办自己,拒不执行命令。约押就拿着3杆短枪,趁押沙龙被挂在橡树上毫无还手之力,便一枪刺透了他的心脏。押沙龙的身体晃了几晃,掉在地上。
大卫得到押沙龙已死的报告,哭得十分伤心,嘴里不断地念叨:“我儿押沙龙啊!我儿,我儿押沙龙啊!我恨不得替你死。押沙龙啊,我儿!我儿!”
随着时间的无情流逝,大卫一天比一天衰老,他总觉得身上发冷,盖上毛毡也暖和不过来。然而,就是如此衰老之时,他也不能过上一个安静的晚年。
押沙龙死后,在活着的清王子中,亚多尼雅的年龄最大,他也是一个英俊摊洒的美男子。大卫对他也很宠爱,随便他怎么样,大卫从不说他半个不字。然而,这位年轻的亚多尼雅和押沙龙一样,也迫不及待想当国王,并偷偷地搞了一套战车、骑兵和50名私人卫队。
然而,这位英俊的王子和押沙龙一样,他的美梦没有得逞,而是另一个王子所罗门下下手为强,夺得了王位。所罗门是犹太历史上一位非常杰出的王,亚多尼雅知道自己没有弟弟所罗门精明,只好向他求和了。所罗门宽恕了他。
紧接着,年轻的所罗门又率军打败了非力斯丁人的入侵,进一步巩固了他的王位。
不久,衰老的大卫王终于走完了他人生的历程,结束了他光辉而又伟大的一生,享年70岁。所罗门把他葬在大卫城中。大卫作犹大王和以色列王共40年,身后为他的子孙们留下了一个疆域广阔的国家。那时候,从北起大马色南到埃及,西起地中海东到约旦河东岸都为以色列王国所管辖。
大卫虽然去世了,但他的功绩永远留在了犹太人的历史上,把以色列人由一个松散的部落联邦变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他击败了他的人民的敌人,给人民赢得了广大的领地,并为他们建立起一个在该地区起支配作用的强权。他组建了一支有战斗力的部队,建立起一套行政体制,并创立了一个能长久保留住自己的文化与宗教传统的实体。
大卫的影响在西方世界时巨大的,文艺复兴时期,很多名人都曾塑造和绘画过这个英雄,而米开朗琪罗的《大卫》雕像更是成为了艺术珍品。
后来,由大卫名字演化出的大卫星是犹太教和犹太文化的标志。以色列建国后将大卫星放在以色列国旗上,因此大卫星也成为了以色列的象征。以色列人把大卫之星放在国旗上,就是表示他们对复兴大卫王朝的盼望。
所罗门——智慧之王
他从小时起就非常聪明,17岁时继承了王位。他在位时,是古代以色列王国最强盛的时期。他非常聪明,现在人们称赞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常用“所罗门的智慧”这句话来形容,而所罗门更被称为“智慧之王”。
  成为年轻的王
所罗门诞生于约公元前993年,是拔示巴为大卫所生的第4个儿子。所罗门自幼聪颖过人,深得大卫王喜爱。
大卫王晚年,疾病缠身,自知将不久于人世,不觉忧心忡忡。他的众多王子中,只有所罗门聪明仁爱,深谋远虑。大卫早年曾向所罗门的母亲拔示巴许下诺言,自己百年之后,让所罗门接续王位。
但大卫王也感到,所罗门年少,羽翼未丰,传位于所罗门,恐众王子不服。尤其亚多尼亚,早年跟随自己,屡建奇功,在诸王子中颇有些声望。但此人飞扬跋扈,残忍暴戾,传位于他,必国无宁日。不传他,又恐他突生异心,危及所罗门母子的性命。
就这样,大卫王辗转沉思,举棋不定,又苦无良策,因此心烦意乱,病体日沉。
面对日益衰老的大卫王,宫中上下知道大卫行将就木,归期指日可待了,争夺王位继承权的斗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在众多的王子中,执牛耳者只有两个:一个是哈及所生的亚多尼雅,一个是拔示巴所生的所罗门。
大卫王的儿子押沙龙死后,亚多尼雅成为长于。他长得高大英俊,就是有些孤做清高,盛气凌人,逢人就说:“我必作王。”他还为自己预备了车辆、骑兵,随身带着50名卫士呼前拥后。北方各支派比较倾向于他,老元帅约押和祭司长亚比亚他也愿意帮助他,扶他走上王位。
然而,此时的所罗门,虽然年少,但谋略深沉。他知道父王在传位的问题上倾向于自己,只是顾及亚多尼亚,所以迟迟不肯表明态度。此时,他遍视朝中,诸王公大臣都左右逢原,在他与亚多尼亚之间均不即不离。
所罗门心中着急,越这样拖下去,对自己越不利。但他也不敢轻易有所动作,恐被人抓住把柄,那时将悔之晚矣。于是,所罗门每日闷坐家中,韬光养晦,审机待变。
大卫王病体一日不如一日。此时的亚多尼亚,见父王已无康复希望,又迟迟不立所罗门,心中暗喜。亚多尼雅想先声夺人,造成既成事实。他找来自己的亲信约押、亚比亚他,说出自己的心思。二人自然顺从,并给他定计,让他在隐罗结设宴招待群臣,以观察他们的态度。
一天,亚多尼亚在罗结泉边、琐希磐石那里大摆宴席,宰了肥羊美犊,请了全体王子、各支派的长老,唯独没有请所罗门和撒督等人。
先知拿单,比拿雅和大卫王的御林军勇士,知道亚多尼亚有谋窃王位之心,便拒不赴眼宴,他们只忠于大卫王。所罗门闻听御林军勇士拒不赴宴,不觉心中一动。自己的机会来了。一旦大卫王去世,御林军要麽归顺亚多尼亚,要么归顺自己。今日他们已开罪于亚多尼亚,正是把御林军拉到自己身边的绝好机会。只要略加暗示,让他们领悟到自己才是大卫王心目中希伯来未来的君王,忠于大卫王就是忠于所罗门,他们自会日后助自己一臂之力。
和所罗门想的一样,此时的御林军勇士虽没有赴宴,心中也觉不安。大卫王犹在,他们只忠于大卫王,但大卫王百年之后,他们不知何去何从。正焦虑间,所罗门的母亲拔示巴来安慰他们,说所罗门王子知道御林军对大卫王的忠心,特恳请大卫王派他的母亲慰劳大家。
在慰劳大家时,拔示巴使出浑身解数,她先设身处地为御林军勇士着想,指出此时再在两王子中不即不离,实非明智,又含蓄暗示,亚多尼亚私自在隐罗结召集群臣就是谋逆。此时,御林军勇士正苦无归宿,自然和拔示巴一拍即合。于是御林军成了所罗门的死党。
拿单、比拿雅权衡再三,决定把全部赌注押在所罗门身上。他们找到拔示巴,为其定计。接到计策后,拔示巴来到大卫王的寝宫,向大卫王屈身下拜,大卫王问她何事进见,拔示巴忽然泪流满面,凄声说道:“我主,您曾向婢女指着耶和华起誓,要我儿子所罗门接续您作王,在您与列祖同睡之后坐在您的位置上。现在亚多尼亚作了王,您将把我和我儿所罗门置于何地呢?请王保全我们母子!”
说罢泣不成声。正在哭诉之时,拿单也来进见,向大卫王禀报,亚多尼亚已在他的封地称王。大卫王勃然大怒,他强支病体,召集御林军勇士并身边的老臣奴仆,亲自起草诏书,正式册立所罗门为以色列王。
同时,大卫还命御林军归所罗门指挥,星夜进占以色列战略要地基训,在基训发布诏令,讨伐叛逆。
领到命令后,所罗门即日起程,带着御林军并大卫王的仪仗,赶往基训。并派飞骑传檄以色列全境,说所罗门已登以色列王位。奉大卫王之命讨伐叛逆。听从所罗门之命的仍是国家的忠臣,态度暧昧的将无可宽恕。
此时的亚多尼亚正在做着登基的美梦,闻听所罗门已登王位,并率御林军前往基训,惊得魂飞魄散,跟随他的人听说所罗门带着大卫王的仪仗,知道国家已有了明确的君主,纷纷逃向基训,听从所罗门的命令。他们知道大卫王已视亚多尼亚为叛逆,再跟随他就是背叛国家,于是争先恐后地依附了所罗门。
亚多尼亚见势孤力单,决定以退为进,他知道大卫王命所罗门讨逆,其实并不想加害自己。况且困兽犹斗,所罗门对亚多尼亚用兵,并无十分胜算。
于是,亚多尼亚派人进见所罗门,表示愿意拥戴所罗门为王,听从其命令。所罗门也不敢紧逼亚多尼亚,更不敢加害亚多尼亚,怕在大卫王面前落个弑兄的恶名,反美不美。于是,所罗门指祭坛为誓,要同亚多尼亚兄弟同心,“亚多尼亚如做忠义之人,保证一根头发也不会落到地上。”
就这样,所罗门得胜回来,向大卫王复命。大卫王见所罗门兵不血刃平定叛乱,知道自己没有看错人,深感欣慰。然而,大卫王又怕所罗门记恨亚多尼亚,将来再兄弟相残,临死前嘱咐所罗门要善待哥哥。所罗门自然满口答应。
约公元前973年,大卫晏驾,所罗门正式继位,那年,他20岁。所罗门称为王后,他英姿焕发,才智过人,就位伊始,他就在考虑如何巩固政权问题。
所罗门要极力铲除的第一个人就是他的哥哥、俊美的亚多尼亚。然而,大卫王死后,亚多尼亚深居简出,不让所罗门找出把柄,以免为其所害。但所罗门始终认为亚多尼亚是个隐患,常想找机会除掉他。
一次,亚多尼亚去见所罗门的母亲拔示巴,想让所罗门把侍奉过大卫王的亚比煞赐给自己,借此拉近兄弟间的关系。拔示巴也认为把亚比煞赐给亚多尼亚,既显示君王的恩德,又凸现兄弟间的情义,便进宫同所罗门商讨此事。
所罗门一听母亲的话后非常高兴,原来,按当时以色列的习俗,老王死后,惟有新王可纳其妃嫔,而亚比煞是大卫的一名妃子。所以,亚多尼雅犯了大忌,露了篡位的意图,自然该杀。当然,亚比煞事实上只是为大卫王暖身,不曾与他交合,因而算不得他的妃嫔。
但是所罗门杀死心切,于是,他怒道:“您今日能为亚多尼亚求亚比煞,他日也能为他求国吧!”随即派人把亚多尼亚赐死。
不久,所罗门又把曾经拥戴过自己的几个老臣或赐死,或流放,以威慑群臣。至此,所罗门成了希伯来凶残毒辣的暴君。
智慧的所罗门王
所罗门的智慧是出了名的,《圣经》对所罗所罗门的智慧如此解释:坐了王位后,有一日所罗门王去基遍献祭,晚上就留住那里,并做了一个梦。
耶和华问他:“你要我赐你什么?你可以提出来。”
所罗门说:“我的上帝耶和华啊,如今您使仆人我接替我父亲做了王,但我年纪还小,而您的人民又多得无法计量,辖制他们,我很觉头痛。所以,我求您赐我智慧,使我可以判断是非、管理您的人民。”
耶和华喜道:“你不为自己求寿、求富,也不求灭绝你仇敌的性命,单向我求智慧,我很欢喜。我就应允你所求的,赐予你聪明智慧。你的智慧必超过所有前人,任何后人的智慧不会超过你。”
《旧约圣经》还说:“上帝赐给所罗门极大的聪明智慧和广大的心,如同海沙不可测量;所罗门的智慧超过东方人和埃及人的一切智慧;他的智慧胜过万人……他的智慧的名声传扬在四周的列国。”
《圣经后典》中的《便西拉智训》也说:“所罗门,你是何等聪明啊!当你年轻的时候,你的智慧如同奔流不息的尼罗河。你的影响波及全世界,你的格言和谜语有口皆碑。你名扬各地,人们为着和平而热爱你。世界各国的人交口称赞你的歌曲、格言。比喻和智慧话。”
也许,所罗门后来能因智慧而闻名,这和圣经对他智慧的赞美也有关,《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而基督教的影响范围甚广,所以所罗门也伴随着《圣经》,而称为了智慧之王。当然,所罗门王的智慧也确实很大的,流传最广的“二妇争子案”,就是所罗门杰出智慧的体现。
有一天,有两个**一同来告状。她们站在所罗门面前,相互指责,又哭又闹,争得不可开交。一个说:“我与这女人同住一处。我生孩子后的第三天,她也生了一个孩子。夜里她睡得象死猪一样,把孩子压死了。她发现孩子死了,就乘我熟睡之机,把自己的死孩子偷偷放在我身旁,把我的孩子换去。早晨醒来后,要给儿子喂奶,才发现他已死了,我先是急得傻了眼,但仔细一看,这哪里是我的孩子,我的孩子分明是她偷偷换去了。”
这一个还没说完,另一个却抢着说:“不,是她换了我的孩子,死孩子是她的,活孩子是我的。”
先前的那一个的妇人赶紧道:“王啊,不是这样的!死孩子才是她的,这活孩子是我的。您看这孩子的眼、鼻和他的小嘴,不是长得和我一模一样吗?”
另一个的女子便着急:“王啊,全国的百姓都知道您有智慧的名声,求您仔细看啊,这孩子难道不更像我?”诸臣仆抱过那婴儿,看来瞅去,只觉得他既像这女子,又像那妇人,竟面面相觑,作不了判断。
所罗门王眉头一锁,随即展开,对一妇女说:“你和她吵个不停,这孩子又哭又闹,实在让我心烦。你们不就争这孩子吗?我有一个很公平的办法:把这孩子劈成两半,一半给你,一半给她,怎么样啊?”
听了所罗门的话后,一个女子一脸漠然,眼里还露出几丝喜悦,道:“这样很好,这孩子也不归她,也不归我,要劈就劈吧。”而另个妇人急忙道:“不!不!我求您把这孩子给她吧,万不可伤了他的小命!”
看到她们的表现后,所罗门指着满脸焦急的那个女人正色道:“这婴儿是这妇人的!她真正疼爱他,所以不忍心他被杀。”
这个案子就这样了结了。以色列人听说这件事,众口一词地称赞所罗门贤明智慧,对他肃然起敬。很快,所罗门“智慧之王”的名声越来越响亮,以至于“天下列王都差人来听他的智慧话”。
所罗门的伟业
所罗门为王后,为了边疆安宁,所罗门采取了和亲政策。他与当时以色列最大的邻国埃及结亲,娶了法老的女儿为妻,接她进大卫城。
当时,所罗门继承了父亲大卫的广阔土地版图:东北到幼发拉底河,东南至亚喀巴湾,西南延至非利士、埃及边界。所罗门王野心勃勃,他的决策判断多有智慧与谋略。他大力加强统治的国家机器,在全国划分十二个行政区,增设各种官职,以便于行政统治和收取中央赋税。
为了提高作战能力,所罗门还花大力气发展起了一支骑兵。当时,在他麾下,有战马4000匹、骑兵12000人、战车1400辆。这支军事力量也许并不强大,然而,对于以色列这样一个小国却是绰绰有余了。
在和邻国相处时,当时的大国实力都已经不在了,只有推罗还稍有实力,所罗门便及时和推罗建立了盟国关系,所以所罗门在位时,与周边的战争很少,这也为所罗门的时期以色列的繁荣提供了条件。
所罗门王发展和邻近国家的友好交往关系,他与埃及法老结亲并使四方邻国慕名前来拜谒、访问。其中,和示巴的交好更是非常有名。示巴是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国度,在沙漠的那一边。红海的尽头。示巴的国王是一位年轻貌美的少妇。
当时,示巴女王听到所罗门王的名声很大,就率领一眼望不到尽头的骆驼队跨过海洋,穿过沙漠,来到耶路撒冷。女王带着无数威风凛凛的卫士,无数闪闪发光的金银珠宝;她乘着驼轿,微微晃动,飘然而至。
所罗门身穿绣金紫罗袍,出城相迎。所罗门陪示巴女王步入利巴嫩森林宫,与她对坐长谈。女王用各种难解的问题试探所罗门,所罗门皆对答如流。
示巴女王看到在所罗门亲自指导下建造的宫殿,品尝到席上的珍馐美昧,检阅了威武整齐的仪仗队,她还为分列而坐的群臣、两边侍立的仆人及其服饰所惊异所叹服……
女王对所罗门说:“我在本国听到关于您的事迹和智慧的传说,还不敢相信那些话,现在我亲眼所见,比我听说的还要好出一倍。耶和华您的神是应当称颂的。”
临别时,示巴女王将120他连得黄金和许多珠宝。香料赠给所罗门。所罗门也回赠给她无数珍贵的厚礼。
和政治、外交的成功相比,修建圣殿也是所罗门在位时做的一件大事,在所罗门作以色列王的第四年,所罗门决心完成先父遗愿,大兴土木,在耶路撒冷修建一座与国威相称的耶和华神殿。
圣殿傲立于耶路撒冷的摩利亚山上,它坐西朝东,其主体部分由东向西,先后是门廊、外殿、内殿共长60肘(一肘约等于53厘米),约为雅典人祭祖雅典娜的帕特农神庙的一半长。宽20肘、高30肘,大约有现在四五层楼高。
  门廊长10肘,之前有两根,青铜柱,右边的名叫雅斤,左边的唤作波阿斯,柱上均刻有美丽的百合花。门廊之后是外殿,长40肘,是圣殿的最大部分。其四壁、地面均由香柏木遮蔽,不露一点石头,匠人在墙上雕了名唤基路伯的可爱小天使、棕桐树和鲜花图案,使之成为一个像伊甸园的地方,以讨上帝欢悦。
内殿在外殿的后面,是一个长、宽、高均20肘的正方体房间,内殿的地面比外殿高10肘,所以,自外殿到内殿,需“更上一层楼”。
据说,所罗门建圣殿,耗时7年,仅黄金就花费了18.8万他连得、白银101.7万他连得。
此后,所罗门又以13年的功夫,建造华丽的王宫和其它建筑群,包括法老女儿宫、利巴嫩林宫、圆柱长廊、宝座厅等。所罗门为以上工程的建设,与腓尼基的推罗王订立施工合同,由推罗、西顿人供应建筑材料和施工人员,为此所罗门将亚设地的二十座城邑作为代价付给推罗王。
20年的圣殿和王宫工程对于大国尚且困难,对于以色列这种小国来说就更显得艰难了,然而,所罗门做到了,他靠的就是所罗门杰出的攫取财富的才能。
所罗门是个有商业头脑的精明国王,他敏锐认识到以色列正处于埃及——两河流域、小亚细亚——阿拉伯半岛南端等重要国际贸易通道的交汇处,地理位置极佳。看到这一点后,所罗门决定好好利用这个有利地形,大发一笔。
不久后,所罗门的船队由腓尼基水手指引,在红海和阿拉伯海上劈波斩浪,它们或满载本国购进或欲卖的物品,或为收取运费,替别国“跑腿”。
所罗门时代,这些商船以埃拉特港为基地,发展海上贸易,他的贸易船队航行于红海、地中海,远达非洲、印度等地。它们往往一出去就是两三年,待到回来时,它们总是满载金银、木材,以及珍珠、象牙、孔雀、猿猴等稀有之物。
接着,所罗门多把这些舶来珍贵商品卖到外国去,以赚取可观利润。
同时,所罗门又利用地缘优势,大搞中间贸易。当时,埃及、加帕多加、亚细亚一带,多产骏马以及优质马车,所罗门便差人以每马50舍客勒,每车100舍客勒的定价大批购来,除留用一部分主要用来装备军队外,其余的加价售给外国人。
受国王的鼓励和鼓舞,以色列国人纷纷经商,重商之风席卷以色列。当时的以色列见到“熙熙攘攘,为利来往”的行商渐多,所罗门王便命官员在大道上、城镇里设立关卡,向他们收费,以充实府库。
考这些手段,大兴工程的所罗门不断没有穷,反而成为了一个富翁。有人说:“所罗门聚积在耶路撒冷的银子,简直和街上的石头一样多。”
旧约圣经《便西拉智训》也说:“在以色列之主上帝的名义之下,你(所罗门)搜集银子和金子,如同锡和铅一样。”《圣经》上记载:“所罗门每年所得的金子共有666他连得,他用金子制作大金盾200面,每面用黄金600舍客勒,小金盾300面,每面用金子3弥那,都放在黎巴嫩林宫里。他用象牙制造一个宝座,用精金包裹……所罗门王一切的饮器都是金子的。黎巴嫩林宫里的一切器皿都是精金的。所罗门年间,银子算不了什么。”
因此,所罗门王统治下的王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都非常发达,一时之间,它成为当时西亚诸国的中心。
充满忧患的晚年
所罗门除了法老的女儿之外,还有许多来自外邦的宠妃,到了晚年他还在不断娶姬纳妃。据说,他一生共有过700名妃子,都是别国的公主,还有300名妾嫔。
安乐的境遇只会削弱人的上进心,腐蚀人的意志,所罗门也不例外,他变得更加慷懒、怠惰,更耽于享受。而且,所罗门所拥有的那些女子住在所罗门富丽堂皇的王宫里,享受着奢华的生活,并千方百计要得到他的宠爱。她们中有摩押人、亚把人,也有来自以东、西顿的,还有埃及公主。
那时候,近东各部落、各民族都有自己信奉的神抵,嫁到耶路撒冷后,那些异邦女子整天嚷嚷着要所罗门为她们建造祭拜自己的神的殿堂。为了维持与他国的友好关系、确保四境平安,更为了讨取那些女子的欢心,让她们的乡愁稍减,所罗门就真地为她们修起了祭坛。
以色列人很不高兴他这样做,后来,当听说他冷落了耶和华圣殿,又不理国事,而是整天陪着他的爱妃或宠后,呆在异族邪神如亚斯他禄、米勒公的神堂里,他们变得怒不可遏。
国内的不满,也给国外势力的反抗提供了很好的条件。于是,国内外的反抗很快就开始了。
第一个起来造反的是以东王的后裔哈达。先前,大卫攻击以东时,约押带领人把所有的男丁都杀了,那时哈达还是幼童,他父亲的几个臣仆把他救出来,逃到埃及。
法老给哈达派定粮食,又划拨给他们田地房屋。哈达在法老面前大蒙恩惠,以致法老把王后的妹子赐给他为妻。法老还让哈达与王后妹子生的儿子在宫中长大,接受宫廷教育。
此时,哈达听说所罗门年纪老迈,已经昏庸胡涂,以色列内部空虚,就请法老许他带领以东人向所罗门发难,攻入以色列境内挠扰。
第二个起来造反的是以利亚大的儿子利逊。利逊曾是琐巴王麾下的一员战将,在琐巴王被大卫杀死以后,沦为流寇。有一次,侥天之幸,一战攻下大马色,把那里的以色列人杀得一个不留,在那里自立为亚兰国王。利逊也隔三岔五地袭击以色列要塞。
第三个起来造反的是一个以色列本族人。他就是所罗门手下的一名得力干将耶罗波安。耶罗波安是以法莲支派的洗利达人,幼年丧父,孤儿寡母相依为命,长大成人。所罗门征发民工整修大卫城时,他也在应征之列。修城期间,那罗波安因能干勤奋得到上司赏识,步步高升,后来所罗门提拔他担任筑城总管之职。
一天,耶罗波安出城办事,在路上碰到示罗先知亚希雅,二人来到路边田野,亚希雅把穿在自己身上的那件新衣裳撕成12片,对耶罗波安说:“你可以拿10片,”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如此说:“所罗门现在已经违背了我的道,不遵守我的律法,我必将以色列国从他手里夺回,将10个支派赐给你。不过,我还会为他的儿子保留一个支派。你若遵循我的道,谨守我的律例诫命,我就与你同在。”
这件事很快传到所罗门的耳朵里,他即下令捕杀耶罗波安。耶罗波安闻信后,仓皇外逃至埃及,得到埃及第22王朝法老示撒的庇护。示撒为什么要与所罗门作对,庇护他的敌人呢?因为,示撒时常为所罗门王国的强盛而提心吊胆:说不定哪一天,犹太人大军就会在尼罗河三角洲上纵马扬鞭、为所欲为。他下定决心要么搞垮以色列,要么争得其统治者的亲善。
因此,凡有所罗门的敌人逃来,他都优待有加,耶罗波安也不例外,他指望这些人能有朝一日“打回老家去”,那必将有利于埃及。
所罗门60岁那年死在耶路撤冷,他作以色列国王凡40年,死后王位由其于罗波安继承。
所罗门王统治的40年,在政治、经济、外交各方面的成就,比父亲大卫在位时期有更进一步的发展。大卫和所罗门统治时期可以说是以色列民族统一王国存在年代中无可比拟的黄金时代。
随着所罗门的去世,他的王国也陷入了分裂,后来,北方10支派推举耶罗波安为国王,国名以色列,首都撒马利亚,南方的犹大、便雅悯仍尊罗波安为王,国名犹太,首都仍为耶路撒冷。
就这样,统一的犹太国家一分为二,它的分裂预示着古代犹太国家的灭亡。公元前721年,以色列王国为亚述帝国所灭;135年后,即公元前586年,犹太王国为新巴比伦王国所灭。
从此,曾经强盛一时的犹太王国不在了,它给犹太人带来的是无尽的流离与灾难。
本·古里安——以色列国父
他是以色列第一任总理,也是任职时间最长的总理。他凭借敏锐的直觉和务实的精神,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一直是犹太民族的领袖。他领导创建以色列国,是现代以色列当之无愧的国父。他的去世被以色列看作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青少年时代
普朗斯克是俄属波兰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小镇,离华沙只有40英里,从中世纪时一位王子的城堡发展而来,具有浓厚的犹太人氛围。1881年,该镇7824名居民中有4500多人是犹太人,大部分是穷困的生意人和手工艺人。然而,令这个小镇骄傲的是,一群犹太知识分子建立了一座名叫“科普尔柯”的学校,并因其学术水平高而远近闻名。
1886年,戴维·本·古里安出生在波兰普朗斯克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他的原名叫戴维·格鲁恩,后来才该为戴维·本·古里安。
戴维的父亲名叫阿维多·格鲁恩,狂热地迷恋希伯来语和宗教知识,中年以后,他与镇上的俄罗斯—波兰当局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在当地犹太人中颇有名望。
阿维多·格鲁恩一共有8个孩子,但只有5个活了下来。戴维是这个家庭的第4个孩子。
小戴维体弱多病,这一点很像母亲,脑袋大得不合比例,性恪也很孤僻,很少到外面玩耍。他的父亲阿维多为此忧心忡忡,就带他到相邻的普洛茨克镇去请教一位相术家。
那位老人摸了摸小戴维的头,向阿维多保证,他的儿子将成为一位伟人。从此以后,戴维的家人经常骄傲地对人们说,她的小家伙将成为一个精通犹太教义的大拉比。
戴维的正规教育是从5岁开始的。他进了一所名叫“赫德尔”的犹太传统学校。从7岁时他开始跟随一个号称“现代”的老师学习,那位有点驼背的老师有点像中国古代的私塾先生,只让学生不停地读《圣经》中的段落,而从来不管学生能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
不久,戴维又去一所新的学校,仍然是学习《圣经》和希伯来语。除此之外,他还上过一所俄罗斯国立学校,学到了一些俄语基础知识,并且接触到一些俄语作家的作品,这对他世界观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戴维14岁时就像父亲和哥哥一样,积极投身于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之中。他与朋友们一起组建了一个“埃兹拉协会”,目的是推广希伯来语。
在这一群孩子中间,很少有人能说希伯来语,但还是顽强地说起了一个个的希伯来语单词。经过半年的努力,他们成功地召集了150多名儿童。
就在这个小镇上,这些远离故土上千年的孩童仿佛掌握了打开故土之门的钥匙,从此以后,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他们心中那回归之花的盛开了。
3年后,古里安加入犹太复国主义政党锡安工人党,成为一名犹太复国主义者。
1903年8月,读到报上犹太复国主义第六次代表大会关于所谓在非洲建立犹太国的“乌干达计划”的报道,该计划提出在非洲的乌干达建立一个犹太人国家。
这令戴维大为愤怒,因为他和朋友们一致认为只有以色列地(巴勒斯坦)才是犹太民族惟一的家园。此后,他坚定了一个信念:反对“乌干达计划”的最有效方式是定居以色列地,这种信念主导了他一生的政治活动。
在给他父亲的信中,他还宣称:“定居以色列才是真正的犹太复国主义,其它的一切想法都是自欺欺人!”
不久以后,戴维来到华沙,打算进一步学习。一开始他住在一位亲戚家,但是后来这位亲戚遇到了经济困难,这就影响到了戴维的学习。他被迫去找一份工作谋生,做了一段时间的业余教师,但是几乎与此同时,他的个人计划也连连受挫。
当时,由于沙皇政府的严格控制,犹太人要进入俄国高中非常困难,而一所面向犹太人招生的学校又要求有高中毕业文凭,戴维的求学之梦很快就破灭了。大概也正是因为这样,这个世界上才少了一个学者,却多了一个杰出的政治家。
1904年11月,戴维回到普朗斯克,与什洛莫进行了一次深刻的会谈,两人决定什洛莫先到巴勒斯坦去,为后来的移民开辟道路。
不久,什洛莫出发了,8个星期以后,他到了巴勒斯坦。这一举动在普朗斯克引起了轰动,几乎是一夜之间,什洛莫成了青年人心中的偶像。但是戴维并没有立即赶往巴勒斯坦,他又在普朗斯克活动了1年多时间,为自己和朋友将来在以色列地的生活做准备。
当时,“崩得”的出现给戴维提供了人生中第一次从事社会斗争的机会。“崩得”,是意第绪语“联盟”的意思,是“立陶宛、俄国和波兰犹太工人总联盟”的简称。
此时,怀有犹太复国报复的戴维发誓,一定击败“崩德”。当时,“崩德”将最优秀的演说家派到普朗斯克,但总是被称为戴维击败。
1905年夏,什洛莫·泽马克从巴勒斯坦回到普朗斯克,戴维并没有忘记原来的计划,同戴维一起开始组织一支大规模的移民队伍,计划于1906年夏奔赴巴勒斯坦。
出发前,戴维遇到一个问题。当时,他与拉切尔·奈尔金相爱了。此时,他要么带着拉切尔一同赶往巴勒斯坦,要么只能忍受相思之苦。结果,他花了很多功夫才使拉切尔的父母同意自己的女儿与这个毛头小子一起前往巴勒斯坦。
就这样,1906年夏,戴维同一批先驱者乘船离开波兰来到当时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属地巴勒斯坦——他心目中的“以色列地”,决心用定居的方式来实现犹太复国主义的理想。戴维坚信,希伯来人在希伯来的土地上劳动是犹太民族恢复权利的惟一途径。
这一年,戴维20岁,他的生活进入了一个新篇章,而犹太民族的历史也翻开了新的一页。
1906年9月的一个早晨,戴维等人来到了巴勒斯坦,一踏上巴勒斯坦的土地,这一群年轻人就欣喜若狂起来,但是戴维却感到雅法不是真正的以色列故土。
  那个夜晚,戴维兴奋得一夜未眠,在四周走来走去。第二天,太阳刚刚升起,这个从未干过农活的年轻人便开始工作了。工作是艰苦的,在给父亲的信中,戴维描绘了工作的艰辛:“这可不是件容易的活儿,顶着炎炎烈日翻耕红色的泥土,汗如雨下,双手磨起了糨子,肋骨就像是散了架。”
在此戴维饱受劳累、饥饿和疾病折磨,但当他父亲寄来10个卢布时,他立即将汇票寄回:“钱对我绝对没有用”。
1906年,锡安山工人党在巴勒斯坦召开第一次大会,在此次会上,他入选中央委员会,但当时党内对建立一个犹太国并不热心,将希伯来语引进党内及用于出版的努力也失败,他感到非常孤独。
事业的挫折与艰苦的生活并没有是戴维自暴自弃,他仍然一心读书。有一次,他跟在牛后面,一边走一边埋头读书,当他读完抬起头时,发现自己在田里,而牛却无踪影了。
1910年,戴维被锡安工人党调到耶路撒冷,担任新创办的党刊《团结》杂志的编辑。杂志出版第二期的时候,他才鼓起勇气在自己的文章上署上新起的希伯来语名字——本·古里安。从此,本·古里安就成了他的名字。也是从此时起,24岁的本·古里安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第二年11月,本·古里安与本·兹维代表锡安山工人党出席了在维也纳召开的第三次世界锡安山工人党联盟大会。在此次大会上,“二本”关于犹太复国主义只能通过在巴勒斯坦的工人去实现,而不能靠流散的犹太复国主义者的观点,引起与会代表极大愤慨,大会通过一项决议,指控他们在巴勒斯坦搞“分裂主义”。
本·古里安那时就发誓,总的一天,他一定要接管对流散犹太复国主义的控制,并让它服从于自己的目标。
这时本·古里安已经明确,犹太人要建国只有一个方法:不是空谈,而是实干。他坚信只有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才能决定自己的道路。
当时,本·古里安一度希望获得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国籍,在帝国内部争取犹太人的权益。为此他学习了土耳其语,并到帝国的首都学习法律。为了使自己更像一个奥斯曼帝国公民,本·古里安还戴上了土耳其式的圆筒帽,蓄起了土耳其式的胡子。
但是,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由于奥斯曼土耳其对犹太复国主义的担心,本·古里安于1915年被驱逐出境。
于是“二本”流亡美国,并出版了《纪念》和《以色列地》二书。
1917年,英国发表《贝尔福宣言》,对犹太复国主义表示支持,赞成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民族之家。英军随即开始组织犹太军团。第二年,本·古里安加入军团,跟随英军回到巴勒斯坦。
但军团还未参战,奥斯曼军队就已经溃败。本·古里安从犹太军团退役后,从事巴勒斯坦犹太工人联合的工作。
当时,巴勒斯坦犹太工人与海外犹太复国主义者的隔阂越来越大,就决定独自承担复国理想,成立犹太工人总工会。1921年夏,他当选为犹太工人总工会的书记,并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14年。
2年后,也就是在1923年,本·古里安代表巴勒斯坦工人去莫斯科参加国际农业展览会,在苏联逗留了三个月,他对苏联的暴力革命不感兴趣。但对列宁,本·古里安非常崇拜,称赞列宁“非常伟大”,“有着敏锐和远见的目光”,是“俄国革命的先知”。
靠着锲而不舍、不知疲倦的工作,本·古里安的阵营日益壮大了起来。1929年,他将巴勒斯坦的两个劳工政党——劳工联盟和青年工人党成功进行了统一,成立了迄今为止以色列党派中历史最悠久的政党:巴勒斯坦工人党。
在这一时期,本·古里安一方面显得热情友好,另一方面又尖刻激烈、好战和爱走极端,在许多问题上与本·兹维、卡茨内尔森等朋友同事对立,使自己处于少数派地位。
特别是当工人党举步维艰和大量移民涌入巴勒斯坦时,他为自己确定了一个大胆计划:控制犹太复国主义运动,这个想法遭到大部分同事的反对,但他仍是坚定不移的一意孤行。
在紧张的政治活动之余,他既不与朋友结交,也不理会自己的家庭,而是抓紧一切时间读书。长年的奔波劳碌使他的身体状况极差,不到40岁就开始歇顶,40出头已头发花白,过度的兴奋和烦躁都会使他发高烧。
在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中,本—古里安所倡导的劳工运动并不是主流,但他凭着自己的执著和坚定,开始用自己的主张改变世界犹太复国主义运动。
第18次犹太复国主义代表大会前夕,本·古里安向复国运动的“官僚”发动了总攻,他不厌其烦地说服和争取各派别的支持。
1933年3月,本·古里安动身飞往东欧,进行了他一生中最长、精力消耗最大的一次战斗,选举游说进行了四个月,他被人称为“疯子”。
7月的选举中,本·古里安的劳工派以绝对优势击败了亚博廷斯基的修正派,从此他成为犹太复国主义劳工派无可争议的领袖。
1935年8月召开的第19次世界犹太复国主义大会上,本·古里安被选为执委会主席和犹太代办处执委会主席,魏兹曼再次当选世界犹太复国主义组织主席。
但他与魏兹曼的关系时而十分融洽,时而又处于相互敌视的状态,他们的关系支配了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发展的进程,并导致数百万犹太复国主义者分裂为二大阵营。
当时,犹太复国主义者曾经一度认为犹太人回巴勒斯坦是“一个没有土地的民族回到一片没有民族的土地”。这种乌托邦式的空想已经被本·古里安安摒弃。
从基层一步步走上来的本·古里安态度务实,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巴勒斯坦存在着真正的冲突,我们和阿拉伯人之间的政治冲突。我们都想成为多数”。
因此,认识到此后,本·古里安把工作重点放在向巴勒斯坦进行犹太移民上,他要在巴勒斯坦使犹太人成为多数。
1937年,英国为了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第一次提出了分治的想法,即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阿拉伯国家和一个犹太国家。此时,本·古里安凭借自己的政治嗅觉,捕捉到“国家”这个词所包含的重大意义,意识到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于是,本·古里安立刻对分治的想法表示支持。他还明确指出:“犹太复国主义不是走在一根结实的绳子上,而是在一根头发丝上。”
但两年后,英国政府否定了巴勒斯坦分治的建议,并发表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尽的边界 人族祭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