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领导气质拥有领导人气质

让你领导气质外露的8种途径
作者:Amy Gallo
如果想成为领袖,不要期待那耀眼的头衔和拐角办公室自动加冕到你身上。在升职之前,你可以学着像领导一样行动、思考和交谈。即使你还是基层员工,面对同事所做的各种各样的努力,你依然可以通过许多方法展现你的领导潜质,为你想达到的目标而开拓出属于自己的道路。
专家如是说 &无论你是资历尚浅还是层次尚低,为升职做准备永远都是明智之举,《房间里的领导者》一书合著者Muriel Maignan Wilkins说道。Michael Watkins,《最初90天》和《你的下一步》的作者对此话深表赞同。提前做好准备,不仅有益于你掌握领导必需的能力和驾驭领导应有的风度,也能增加你升职的砝码,因为同事们会不由自主地把你当成上司。关键在于,你现在就要抓住机会,不论你现有的职位和角色。&无论你身处何位,你随时都应展现出,&《房间里的领导者》合著者Amy Jen Su说道。以下8种方法将帮助你搭建成为领袖的地基。
1. 发挥你的责任心
不论你有多么大的雄心壮志,不要为此忽略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你当然需要关注职业前景,但你更需要扮演好目前的工作角色。&你依然得做好每天的本职工作."Jen Su说道。Maignan Wilkins补充说:"只有做好当下任务,才不会有同事或上司质疑你的工作表现。&这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2. 助力领导成功
&你也必须把上司优先考虑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干。&Watkins说道,&要表现出你有拿起项目指挥棒的决心。&无论上司叫你负责什么新的项目,Wilkins都建议你&要更倾向于认同而不是反对&。找出那些困扰你上司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 在成为领导的道路上,无论多么小的机遇都不要漏过
&让我来&的工作态度不应局限于你和直属上司的工作关系里。你要对新任务保持主动,尤其是那些能让其他部门看到的。&这会让他人看到你在更资深的位置上的表现,&Maignan Wlikins说道。这种项目或许不是高强度的长期项目,可能是为某次会议出力,为雇佣员工提供帮助,或者出面调解同僚争端这样简单的任务。你也可能在本职工作之外发现机遇。你可以管理区域的非盈利组织或者组织社区志愿活动。&这些行动都显示你有做领导者的潜质。&Watkins说道。
4. 寻找工作中的空白区
另一个证明潜能的办法是发现项目工作中的&空白区&。这些可能是其他人不愿意去解决或者没有意识到的问题。&每一个组织都有些问题是大家没有留意的,或者干脆主动回避的,&Maignan Wilkins说道。例如,你发现顾客的需求和公司现有的产品线不一致,你便可以提议开设一条新的产品线。或者你可以进行快速分析,看看那些具体改变能够拯救公司。当你承担起别人都不愿意做的事时,你就变得与众不同了。
5. 不要当一个自大狂
拥有雄心壮志和自我膨胀是有明显区别的。&没有掌握权利时,不要装作自己已经是领导者一样,&Watkins说道。你可以尝试展现他所谓的&管家式领导&:把团队目标放在首位,而不是自己。Jen Su建议你展现&谦逊的自信&&&在自己的工作角色里展现出适当的谦逊,同时对自己能够被提拔到更高级别表现出足够的自信。
6. 展露抱负时需谨慎
如果你和上司拥有相互信任且牢固的关系,可以向他吐露自己对前景的抱负,但是这些谈论的关注点应该局限于:怎么做对公司最有益。Jen Su建议你列举出你去年在工作中取得的成就,然后询问上司:&既然我们在展望未来,那么你看我应该怎样继续为公司效力?&Watkins提醒到,这些谈话不应该全部针对你自己,而是要和上司进行双方面的交流。如果你的上司认为你的抱负对他构成威胁,那么这种抱负最好留在心中,然后用行动证明自己的潜力。
7. 寻找榜样
找到那些拥有你梦想职位的榜样,学习他们的行事方法&&他们怎样行动,怎样交流,怎样穿着。&选出和你相似,但是职位高于你的人,然后找到与他们工作的方式,&Watkins说道。你可以主动参与到他们领头的委员会,或为他们所看重的项目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学习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的同时对自己保持真诚。&你不想模仿得太假,&Wilkins说道。此外,通过观察那些处于职业瓶颈的人,你能了解到哪些不应该做,这也会对你的职业发展有益。是他们不会委婉处世吗?还是不尊重上级领导?或者没有和各部门建立良好关系?
8. 建立关系
有句俗语说得好,&你认识谁不重要,关键在于谁认识你。&上司在权衡是否要提拔你时,他不会独自坐在办公室里思考你是否能胜任,而是参考别人对你能力的评估。这意味着你在公司里需要有支持者,那些知道你所做出贡献的人。&假设你和公司高层在大厅碰面,你要时刻做好回答这个问题的准备,&你近来在忙哪些项目?&Maignan Wilkins说道,&不要小看你们之间随意的谈话。你要抓住一切时机,向他人展示自己对公司价值以及你对本行业的了解。& (康欣叶 | 编辑)
铭记以下原则
1. 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寻找展现自己领导气质的每一个机会。
2. 帮助领导达成目标。
3. 找到那些拥有你梦想职位的榜样,学习他们身上的特质。
1. 不要被自己的雄心蒙蔽了双眼,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
2. 当你没有权利时就不要滥用&&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展现领导潜能。
3. 公开讨论自己的职业愿景&&更安全的办法是&展示才华,却保持沉默&。
Amy Gallo是《》英文版编辑。本译文由译言网网友ly33579提供。你是否拥有领导气质_心理健康_养生之道网
///文章正文
你是否拥有领导气质
养生之道网导读:怎样才能知道你是否拥有领导气质吗?很多人在职场奋斗多年却不能如愿升职,那么老板们如何看出那些人拥有领导能力和气质呢?下面小编将为你详细介绍你是否拥有领导气质。
你是否拥有领导气质1、了解自己的意图我们知道我们的非语言信号在我们如何感知上有很大影响,但是当我们为会议做准备或展示时,我们在内容上用99%的时间,也许1%是我们要穿什么,我们要如何去做,当我们说话时我们会像什么。花时间去弄清楚你的每个互动的意图。2、注意你语言的击球位置考虑一下把从你的肩部到臀部以及腰部的区域作为你的击球区。正如你所说,这是正常言语可以自然流露的正常表现,因此你可以传达其真实性。 当然,如果你的公司刚刚获得了一个300万美元的项目,结果是你可以运用你的击球区来展示你的。3、确立自己的优势用时间去反思,或者在你如何介绍自己方面起到良好效果寻求反馈。这将帮助你发现自己的优点 ,你擅长和喜欢做的事情。研究表明,确立自己的优势(而不是确定你的缺点)是提高你的信心最好的方式,业绩和福利这些都会影响你的领导气质。4、发挥你的责任心不论你有多么大的雄心壮志,不要为此忽略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你当然需要关注职业前景,但你更需要扮演好目前的工作角色。5、寻找工作中的空白区另一个证明潜能的办法是发现项目工作中的“空白区”。这些可能是其他人不愿意去解决或者没有意识到的问题。当你承担起别人都不愿意做的事时,你就变得与众不同了。6、不要当一个自大狂拥有雄心壮志和自我膨胀是有明显区别的。在自己的工作角色里展现出适当的谦逊,同时对自己能够被提拔到更高级别表现出足够的自信。领导者应有的气质1、领导者需拥有自信领导者,是带着一批人上路的人,是带着一批有理想的人去到他们想去的地方,而自信的价值体现在你与他人在一起时是否能影响对方。2、领导者需拥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会让人有安全感。看一个人的品质就看他手中做出来的活。3、领导者需沉稳,沉下来,稳得住不要做一个情绪化的人,尽量不要有大喜大悲,当然除了会显得极不沉稳之外,还会很伤身。不沉稳的人的脸就是晴雨表,发生了什么事情在他的脸上一览无余,内心世界的波动反映在脸上很明显。保持面对突发事件处变不惊的从容是一种能力。4、领导者需拥有胆识不要常用缺乏自信的词句,不要常常反悔,轻易推翻已经决定的事。在众人争执不休时,不要没有主见。整体氛围低落时,你要乐观、阳光。做任何事情都要用心,因为有人在看着你。事情不顺的时候,歇口气,重新寻找突破口,就结束也要干净利落。5、领导者需拥有大度不要刻意把有可能是伙伴的人变成对手。对别人的小过失、小错误不要斤斤计较。在金钱上要大方,学习三施(财施、法施、无畏施);不要有权力的傲慢和知识的偏见。任何成果和成就都应和别人分享。必须有人牺牲或奉献的时候,自己走在前面。如何培养自己的领导气质1、培养自己的诚信诚信是一个人的处事之本,不讲信用的人是无法在别人的心中树立威信的。2、培养自己重视的态度要想得到别人的重视首先必须重视别人,记住接触过的每一个人,尊敬每一个人自然会得到别人的尊敬。3、领导者需要顾全大局凡事考虑集体利益,为了大家的利益可以放弃自己的利益一定会得到大家的拥护。4、保持自己的激情和梦想领导者需要为下属员工树立愿景和目标,让员工明确自己的职业奋斗目标与方向,使下属员工告别浑浑噩噩的工作状态,每天都能够为自己的梦想和目标而努力,这样才能使他们工作、生活更加充实稳定,才能让他们感觉可以拥有一个充满希望的前程。5、学会倾听在上,学会如何表现自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有时“说”比“听”更能展现自我。因为“听”首先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领导魅力同时也可以帮助你了解别人的思想,了解别人的需求,领导魅力了解自己和别人的差异,知道自己的长处和不足,领导魅力当掌握了一切信息以后,你所提出的意见就会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站在团体的角度上。所以最后的发言在某种时候,因为掌握了更多的信息,见解也就更深入,更权威。
05/1805/1805/1805/1805/1805/1805/1105/1105/1105/11
05/2505/2505/2505/2505/2505/2505/2505/2505/2505/25
05/2505/2505/2505/2505/2505/2505/2505/2505/2505/25
05/2505/2505/2505/2505/2505/2505/2505/2505/2505/25
05/2505/2505/2505/2505/2505/2505/2505/2505/2505/25
养生之道网端午节养生专题,为您详细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和习俗、端午节吃什么、端午节饮食禁忌等相关知识,更多端午节饮食、端午节不能吃什么等端午节养生知识,请关注养生之道网端午节养生专题。...拥有领导人的气质,避免多数员工混日子--辛而安的博客--凤凰网博客
人老、文拙,但情很真!
你确定要删除此博文及其所有评论吗?
拥有领导人的气质,避免多数员工混日子
& & & 公司如何避免80%的员工都在混日子?请认真思考一下,你的公司是不是存在着这样的普遍现象——有5%——10%的公司员工,一上班就是来挑毛病、和你对着干的,所有的制度他都看不惯,所有的决策他都有不同想法,而他不会去想自己做得如何;有15%——20%的员工,他做出的东西就是不合格;有20%的员工是蒙着做事,做得对与错,他都不知道为什么;只有20%的员工的工作,是高绩效的。也就是说,公司中有60%的员工的工作没有正常产生绩效,这是多么大的浪费?尽管管理者做出了很多努力,我们也学习过不少管理知识,尝试了很多管理制度,但是总是看不到理想的效果。问题到底出在了哪里?这是我10年间对200家企业跟踪研究的发现。十数年来,正是这些问题深深地吸引住我持续迷恋、关注管理——为什么同样的资源和人,交给不同的管理者进行管理,结果却相差甚远?为什么这样多的人陷入了无效的、甚至毫无意义的工作中?影响人们工作的关键要素是什么?人员为什么会流动?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组织并没有让他们发挥作用?这些问题的出现,其实都是源于管理观。用绩效说话:管理只对绩效负责现象一:功劳与苦劳现在大家普遍知道,“苦劳”是对绩效没有帮助的。但是在现实中,很多人有了“苦劳”之后,就会觉得已经很对得起公司了。其实我们也会接受这些看法,很多公司还是以苦劳为考量标准。这说明对管理的观念还是没有认识清楚。讲苦劳是对管理上的第一浪费。现象二:能力和态度管理只对绩效负责,直接产生绩效的是能力,而不是态度。谁产生绩效,谁就最重要。当态度转化为能力,才有用。你不妨反思一下自己的企业,你公司活得好的员工是谁?是不是能干的人累死,不干活的人活得很好?而通常是能干的人总是态度不那么好,不能干的人总是很讨好。那么你的管理就一定出问题了,你考核的是态度多,还是能力多?如果你50%的内容都是在考核态度,那你的公司能干的人就自然活得很累了——而这意味着如果有机会,他就会流走。这是对管理的第二大浪费。现象三:才干和品德品德只有在遇到重大挑战时才能评价,通常情况下,我们很难去评价一个人的品德是好还是坏,管理不能把赌注押在这里,而恰恰应该去设法解决它:管理要承担的责任就是没有机会让人去犯错误,让品德转化为才干,创造绩效。所以学管理,要看经济学和组织行为学。何时“德”比“才”重要?必须要说明的是:在两个时间点上,德比才重要。一是在招聘时;一是在提拔时。等边分配法则:管理是一种分配管理者一定要懂得把三样东西分成等边三角形:即权力、责任、利益三角对等。几乎所有管理出问题,都是因为三者的不对等。管理实际上是一种分配,需要特别提请注意的是,这里分配的是一种责任,而不是权力。我们在管理中犯的最大错误就是分配权力。必须明确,权力分配的依据不是岗位,而是责任。比如:如果完成绩效的责任,分公司的责任最大,那么权力最大的就应该是分公司经理。但是现实中常常不是这样。我建议大家做两个重要观察:1、公司的总经理经常给谁开会?参加会议的人就是权力最大的人。他是经常给总部职能部门的人,如人力资源经理、财务经理开会?还是经常和分公司经理、一线经理开会?和总经理经常开会的人最有权做决定,只不过这个决定是通过总经理部署下去。2、公司头衔的设计,是一线人员的称谓高,还是公司职能部门的称谓高?称谓具有象征意义,权力常常在岗位的称谓中就分配了。你会发现,总经理的会议室里多是职能部门的人,而二线职能部门负责人的称谓都比分公司、一线岗位的称谓高。你又如何让一个人力资源总监去为一个小小的一线经理服务?彼此见面一打招呼,上下心态就立刻拉开了。这样的分配就不是基于责任的分配,管理效力自然大打折扣。管理始终为经营服务这是我一直坚持的观点,也是谈得最多的话题。其中含有两个重要的认识:管理做什么,必须由经营决定;管理水平不能超越经营水平。认识一 :为什么管理做什么要由经营确定?在一个公司中,“经营”是选择对的事情做;管理是要把事情做对。逻辑关系非常明显。比如通常情况下,薄利多销经营,对应规模化和成本管理;一分价钱一分货经营,对应品质和品牌管理;服务化经营对应流程管理;定制化经营对应柔性化管理等。认识二:为什么管理不能大于经营?因为一个公司的管理能力大于经营能力的话,那常常意味着亏损。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公司制度很健全、文化理念很先进、人才很优秀,但就是经营不景气的原因。虽然你很懂管理,但是你的管理观有问题。你不妨看看,你公司最优秀的人是在做经营,还是在做管理?你开内部会议多,还是开外部会议多?如果你的高管团队每一次都是开内部会议,每天看到的都是他的下属,那么你的管理就大过了经营。这就是杰克·韦尔奇为什么说:不好的管理者,上午最重要的时间都在开内部会议,下午不重要的时间见客户;好的管理者,上午最重要的时间都在见客户;下午尽量少的时间开内部会议。从时间的分配上就可以知道,你是经营大,还是管理大。 & & & & *李嘉诚:如何拥有领导人气质?一个人要成为领导者,呈现在外的能力、实力、经验固然重要,而一些更无形的东西,很多人称之为人格魅力,我们在这里给它定义为领导者气质。领导者气质要从以下五个方面修炼:一、自信领导者,是带着一批人上路的人,是带着一批有理想的人去到他们想去的地方,而自信的价值体现在你与他人在一起时是否能影响对方。自信透过以下四个方面得以展现:1、形象——你的形象价值百万,每一分钟你的形象都可能影响到另外一个人,尤其在你穷困潦倒的时候,首先要看起来像个成功者,才会有人愿意来投资你,跟随你。所以,随时随地注意你的着装、仪表、妆容等;2、眼神——你的眼神是否坚定?一个人的眼神是他内在自信的折射。3、语言:(1)给人赞美(2)给人力量(3)给人信心(4)给人智慧(5)给人方向4、经验——自信表现在外是一种强势、力量、坚定,表现在内的自信是源自于内在的经验、能力等等。二、沉稳 &沉下来 &稳得住1、目标 &2、价值观 &3、情绪不要做一个情绪化的人,尽量不要有大喜大悲,当然除了会显得极不沉稳之外,还会很伤身。不沉稳的人的脸就是晴雨表,发生了什么事情在他的脸上一览无余,内心世界的波动反映在脸上很明显。保持面对突发事件处变不惊的从容是一种能力。康熙皇帝8岁登基,鳌拜独揽大权,很是嚣张,经常在殿上让皇帝下不了台,鳌拜要杀谁康熙必须得杀,皇帝每天委曲求全地活着。有一次小康熙又受了委屈,跑到后花园里大喊:鳌拜,我一定要杀了你。身后的祖母孝庄太后喝止道:孙儿,你这么沉不住气,你再敢这样喊,还没等到你杀他那天,你已经被他杀了!从那天开始,康熙等了整整8年,8年间再没吭气要杀鳌拜,忍辱负重8年,16岁那年手刃鳌拜,这是一个皇帝的沉稳!三、担当1、勇于带动 &2、勇于学习 &3、勇于认错 &4、勇于负责四、阳光1、乐观——养成凡事正面思考的习惯。当年我们一批人去长治老顶山旅游,大家要去到一个据说很灵的庙里抽签,结果我第一签就摇出一支下下签,众人当即哑然。当时我们的团队经历了大的风波,大家还没有从阴霾中走出来,如果他们信那支签,将决定着他们未来的信心。于是,我解签道:“抓在我手中的这个竹筒就是我们的命运,竹筒里有两种签,一种是上上签,一种是下下签,上上签代表着成功、幸福与吉祥,下下签代表着失败、落魄与贫穷。抓在我手中的这个竹筒和两种签时刻都掌握在我的手中,我摇啊摇,摇出下下签,就表示在我们未来生命长河里,已经干掉了失败、落魄与贫穷,剩下的都是成功、幸福与吉祥!”众人释然。在当时看来,这似乎有点忽悠人的嫌疑,但今天回顾,是愿意把信心和快乐带给别人!巧合的是当天“倒霉蛋”聚全了,几乎全抽的下下签,有一位领导人抽的最好,下签,都不高兴,羡慕其他人的下下签……就是这种态度成就了今天一批领导者。所以,所有发生的事情都有好的一面,就连坐牢都可以列举出一些好处,比如:(1)不用再买房子和租房子;(2)一天三顿饭有规律的吃,有人送;(3)可以免费接受再教育;(4)还可以交到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这听了之后都有人愿意去坐牢……所以,我们是否养成一种凡是往正面思考的习惯是很重要的。2、热情——领导者要有照到哪里哪里亮的热情。3、主动——成功者都是主动的人。4、健康——不要表现出身体或精神上的病态、倦意,领导者就是把不好的一面自己扛起,把好的一面展现给他人的人;语言也要是健康、绿色、环保的,学会赞美。5、幽默——让你出现的地方笑声阵阵,让身边的人和你在一起能享受到极高的快乐指数。五、 严谨。它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工作的严谨。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会让人有安全感。看一个人的品质就看他手中做出来的活。如何让工作严谨:(1)目标明确化 (2)计划周详化 (3)准备细分化2、与人相处的严谨。与人相处你是否总是考虑的很周到,从不伤害到对方,你的用心、细致,会让人感觉与你在一起时很舒服 。3、思维的严谨。它体现在是否拥有以下三种思维:(1)正面思维 &(2)因果思维 &(3)本质思维学会凡事正面思考,考虑前后的因果规律,探寻事物的本质。一人骑驴赶羊,路人建议,他骑驴在前,羊在后以加快速度,羊颈上铃铛有声,听声便知羊在否,于是从之。一路铃响,偶然回头,羊已不在,只见铃铛栓于驴尾。此人悔恨不已,急问路人,路人告之羊已上山,若上山寻羊可替其看驴,又听之。待下山归来,驴亦不在,于是痛哭,却见池边一人捶胸顿足,嚎啕不止,上前询问得知,其金银珠宝一袋落入池中,无奈不会游泳,谁若代捞,金银与之共享。此人急忙脱衣下水,未见所说珠宝,于是上岸,衣亦不在……没有严谨的思维就会忙中出乱,一错再错,很多人就是神志不清,却脚步不停。领导者气质不是一天形成的,而是若干天、若干年的积累沉淀而形成的。希望有一天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魅力四射,气质轩昂的领导人。 & & &
*基层看才能、中层看德行、高层看胸怀导读:企业谈管理,就是管人,管人的关键就是用人。如果把企业比作是运动场,那基层就是运动员,中层就是教练员,高层就是裁判员,基层只做事不做人;中层既要做事情又要做人;高层不做事只做人!对于考核基层运动员,金牌就是目标,没资格指手画脚!多做少说!目标就是金牌,把事情做好,达到目标,这就是标准!其他的别谈!一切用数据说话,把好的事情做到更好,把不好的事情也做到尽善尽美!这样,就是优秀的基层!这样才能谈做人!对于考核中层员工,就是教练员,教练员既要做事又要做人。因为好的教练员是拿过金牌的运动员,有背会的传承,也有经验的创新,这样的教练员,必须既做事又做人,也就是说,既要做好工作,也要带好团队,做人做事相结合,做人无私则无畏,做事无私也有畏,这样,才是合格的中层!而对于考核高层,就是裁判员,裁判员就是只管人不管事。因为高层只负责用好人,该管则管,不该管千万不要管!给下面的人多留点空间,允许人犯错,这样才能使下属迅速成长。才能、德行、胸怀,这就是检验基层、中层、高层的用人标准。才能和胸怀大家都能理解,需要解释一下的是中间的德行,什么是德?即品格;什么是行?即性格。一流的人:品格为方刚毅,做人如山,以不变应万变,性格为柔韧圆通,做事如水,以万变应不变。这就是德行。用人理念——讲文凭更讲水平,讲职称更讲称职,讲阅历更讲能力,讲资历更讲奉献,讲道德更讲风格。在用人方面,没有正确的用人理念,招来人也是白招!到最后,为了壮大实力,而盲目扩充人数,越招越大,只会成为大大泡泡糖,一戳就破了。一般的企业在用人理念方面,讲的就是文凭、职称、阅历、资历、道德。但企业不是政界,不是学界,更不是单纯的慈善事业,没有财政拨款,没人能给你买单,所以在用人方面,更多的是讲水平、称职、能力、奉献、风格。用人心态——说到心态,不只是对下属,而是作为企业来说,面对所有人的时候,应该用什么心态。企业不是政府,不是做学术研究,更不是慈善机构,所以在企业里的任何一个人,面对的人群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第一是部下,第二是领导,第三是客户。很多人说“您是我的上帝”,说客户是上帝,客户是衣食父母;这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声音,随着与时俱进的今天,在企业家的内心深处,是否反思过,真正第一的上帝到底是谁?不是别人,而是自己赏识的部下。我一直提携厚侍的人,为什么要这样做?真正想把人用好,就是把你想用的人当上帝!要说出来,更要做出来。想要培养下属,先给下属做好下属,想要锻炼秘书,先给秘书当好秘书,想要有称职的部下,先给部下当好部下,想要下属做好服务,先给下属做好服务!不要摆谱,可以讲资格老,但绝对不能讲老资格!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层,对部下,都须从思想到行为都表露出这么一个心态:“我能为您做点什么?我还能为您做点什么?您能让我为您做点什么?”这样的心态,才能符合企业的需求!举个例子,和团队一起吃饭,会有下属给你敬酒,而作为领导的你,能不能先给下属敬酒?能不能用实际行动为团队服务一次?第二上帝就是尊敬的领导!领导咋说我咋办,用脚踏实地去落实领导的壮志凌云。领导发话,我们就必须把好的事情做得更好,麻烦的事情也做得尽善尽美。具体落地怎么做?定标准一丝不苟,树品牌十全十美,做项目百璧无瑕,抢进度千方百计,保安全万无一失!第三上帝是忠实的客户!做为决策层,外树一面醒目旗帜,内敛一支精英团队,做到最后,买方市场变为卖方市场,做到大精强优或专特精美,把第一上帝(赏识的部下)和第二上帝(尊敬的领导)服务好,第三上帝(忠实的客户)就自然有了。需要说明的是,客户虽然排在第三,但同样是上帝!用人方法——用人疑、疑人用,理性疑、感性用,公开疑、透明用“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短缺经济的年代,在过剩经济的今天是行不通的。在用人方法上,记住只要是人物,就都是有争议的,只要是人才,就都是个性的。很多国家在历届选举的时候,最后选出的总统,票数都不会过半,这就证明了领袖,都是有争议的。企业用人也应如此。人才难于用好,说什么“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是哪个年代说的话啊?那个时代早就一去不复返了!当今做企业,“用人不疑”是对企业不负责任,“疑人不用”是对企业最大的犯罪!“用人疑、疑人用;理性疑、感性用;公开疑、透明用。”这就是做企业最好的用人方法!只要企业能做到真正的“公平,公正,公开”,这样才有可能基业长青。用人技巧——善于发现、倾情呵护、从容包容、慷慨使用首先发现能人的长处,然后呵护他们的观念,包容他们的个性,最后大胆给权,让他们拥有自己的舞台。这样的人才不仅能留住,更能把企业当家,把事情当事业做,这样的人才到最后,就能说主人话、办主人事、尽主人职。用人风尚——六分人才,八分使用,十分待遇用人胸怀——多赏识,少谴责;用其长,容其短;刀子嘴,豆腐心要知道赏识使人成长,谴责使人成熟。一流的企业是一流的商学院,如何让企业的员工能迅速成长?不断的赏识、表扬,让他们的脚步跟上心灵。而当到了需要员工成熟的阶段,就要用“刀子嘴、豆腐心”的态度去谴责他们,让他们的心灵等一等脚步。怎样算成熟?——“稻子熟了,就该低头了”。用人境界:对基层——待遇留人、 对中层——情感留人、 对高层——事业留人如何留住人?理顺为三个层面。对基层的人员,方式是用待遇留人,因为基层人心地纯朴且待遇少,他们需要钱,能多厚待他们就尽量的厚待他们;人不能把钱带进棺材,那为什么不能多用之于民呢?让基层的人过更好的生活,使得基层人更努力的工作,这不是双赢吗?对中层的人员,方式是用情感留人。单纯的物质文明已经满足不了他们的需要。只有用真感情去交往,把这些人当成家人对待,可以严厉,也可以宽容,可以赏识,也可以谴责。做到真正以员工为家人,这样,这个层面的员工才会以公司为家,会为了这个自己的家而投入更多的忠诚和心血。对高层的人员,方式是用事业留人。这个层面的人往往都能独挡一面,也确实想有番作为,闯出自己的天空。待遇和情感的投入,还不能满足这类人。他们需要什么呢?他们需要的是一份事业的尊严!给他们平台和施展的空间,给他们财力和物力的支持,甚至让他们成为你的合伙人,又有何不可?用人哲学——成长型,成熟型,成功型只要一说起哲学,很多人就会讲一大堆正确的废话,其实优秀的都是简单的,但简单的并不代表都优秀。当今社会不能把“失败乃成功之母”一概而论,这是不理性的,也是不负责任的。对于成长型:既讲失败乃成功之母;对于成熟型:又讲成功乃失败之母;对于成功型:优劣鲜明乃母中之母。成功用人——敢于否定、勇于创新、善于善败、乐于取舍、成于归零如何用人才算成功?也就是所谓的“成功用人”,只要做到这五句话:“敢于否定,勇于创新,善于善败,乐于取舍,成于归零”。想不成功都不行。六种人必须换掉第一种:对分内之事敢说“不知道”的人。对分内之事说“不知道”,原因可能是“没记住”,但最可能的原因是“没干过”。无论是“没记住”还是“没干过”,都属于失职范畴。现实中,“不知道”分内某些事很正常,但是,一旦把“不知道”三个字说出来就不正常了,那就是在表明一种毫不在意的敷衍立场。但凡一个敬业的人,就算他真的不知道分内的某些事,也不会轻易将“不知道”三个字说出口。第二种:对工作推说“不会做”的人。对分内工作推说“不会做”,原因可能是“干不了”,但最可能的原因是“不想干”。无论是“干不了”还是“不想干”,都与“称职”二字相距甚远。没有人天生就有干成事的能力,都是学过之后才会干,或是干过之后才会做。今天说“不会做”的人,那明天肯定还是会说“不会做”,如此类推。而且,没有干过,则意味着一辈子都不会做。企业支付工资给下属,可不是为了换取一句“不会做”。第三种:出问题说“不怪我”的人。出现问题忙说“不怪我”,原因可能真的是“不怪他”,但即使“不怪他”,一旦把“不怪我”三个字急忙说出来,急忙撇清责任的时候,其实就是在表露一种不敢担当的心态。有人或许认为这是一种说话艺术,而不是一种是否敢于担当的问题,其实不然。现实生活中,“不怪我”三个字常出于小孩之口,因为小孩没有担当责任的能力,所以才会下意识说出来。作为一个成年人,如果还要坚持把这个三个字挂嘴巴,那就和小孩子的担当能力没有任何区别。第四种:登门协调办事“不客气”的人。登门协调办事“不客气”,原因可能是“不知礼节”,但最可能的原因却是“不愿尊重人”。企业工作中,协调工作是件经常性的事务,但总有些人喜欢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和“下达命令”的口吻协调工作,结果总让人感觉不被尊重而不愿意协调配合,以致工作不能顺利、高效开展。工作出现问题后,责任貌似在配合者身上,但根源却在“不知礼节”者身上。相反,遇到能决定其前途命运的人时,这种人通常会表现得极其“知书达礼”,这时我们就需要在其人品问题上打上一串省略号。第五种:受人帮助从来“不言谢”的人。受人帮助从来“不言谢”,原因可能是“大恩不言谢”,但最可能的原因却是“认为一切都理所应当”。话说“帮人是情分,不帮是本分”,一个受人帮助从来“不言谢”的人,其实就是一个不懂感恩的人。不懂感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感恩的人通常会恩将仇报。对于这种具有恩将仇报“潜能”的下属,纵使能力素质空前绝后、亘古未有、史无前例,我们都要谨慎对待,能不留就别留,不愁世上何处无芳草。第六种:看到危险信号“不支声”的人。看到危险信号“不支声”,原因可能是“没想到会有危险”,但最可能的原因却是“等着看热闹”。企业之中,如果多数人等着看企业的热闹,责任肯定在管理者身上的,若只有少数人等着看企业的热闹,那就另说了。所以,企业在查办问题追究人员责任时,除了要揪出“主谋”外,还要在“拔其萝卜带起泥”中把那些“等着看热闹”的“帮凶”揪出来,留着这号人迟早都是个祸害。团队做不大、员工成长不起来的5个原因:1、不敢信任:怕员工干不好,怕员工有私心;2、不敢授权:凡事亲力亲为,养成员工不做事,不负责;3、不组织培训:生怕员工培训好了就跳槽,又怕培训没效果不肯花钱;4、不肯分钱:把员工当工具,不愿分钱,又想员工积极;5、不解雇庸才:团队没有进化,停滞不前。
有不一样的发现
<div class="num1_b" id="commend_num_
上一篇&&&&
下一篇&&&&
敬天爱人扎基层,闲来聊发己真情。水平有限文采糙,看与不看都能成!
博主最近发表的 10 篇博文
凤凰博报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领导气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