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灵甫是不是抗战名将抗日名将还是内战急先锋

独家|张灵甫的爱情与婚姻 曾因杀妻入狱一年_网易军事
独家|张灵甫的爱情与婚姻 曾因杀妻入狱一年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近年来随着有关张灵甫算不算抗战名将,以及以及尸骨可能被埋羊圈等新闻,都曾在网上火热一时。
张灵甫的爱情与婚姻光亭摘要:当年一部经典的军事大片《红日》让国民党军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近年来随着有关张灵甫算不算抗战名将,以及以及尸骨可能被埋羊圈等新闻,都曾在网上火热一时。但这回既不谈他在抗战中斩关夺将的战绩,也不谈他在内战中兵败身死的结局,只谈谈他铁血悍将的另一面——爱情和婚姻经历。图1:张灵甫和夫人王玉龄。高颜值的战将姓名:张灵甫籍贯:陕西西安人身材:身高1.87米,体重64公斤,标准的长腿男相貌:宽额高准,英俊潇洒,绝对的明星相(有照片为证)图2:高颜值的战将张灵甫学历:中学:陕西省立第一师范,当时陕西西安的名校之一,同学中就有后来担任中央书记处政治秘书室主任,毛泽东1949年访问苏联时的俄语翻译师哲。大学:曾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这个北大就不用再多介绍了,虽然他没有毕业,只在北大读了大约一年多。职业教育:黄埔军校第四期,黄埔军校就更不用说了,而第四期是在黄埔岛上毕业的前五期中,教学上相对最为成熟系统的一期,同期的同学解放军方面有林彪、唐天际、伍中豪。国军方面有谢晋元、胡琏、李弥、刘玉章、高魁元、唐生明、文强(毛泽东的表弟)等。图3:张灵甫在黄埔军校时的留影(2)陆军大学第二期甲级将官班,甲级将官班学员必须是正军长、集团军正副司令,军衔至少是在中将以上。他却以少将副军长的资格被特批进入甲级将官班学习。性格:豪迈而沉稳,勇猛而儒雅,不苟言笑,严于自律。兴趣爱好:喜爱骑马、书法、古玩、摄影,无烟酒赌博等不良嗜好。他书法尤其是一手魏碑体更是深得书法大家国民党元老于右任的赏识,两人由此结为忘年之交。即使在今天,看看这样的条件,在任何一个征婚广告中,都足以引来众多女生的青睐。这就是张灵甫,在抗战时期历任团长、旅长、师长、副军长,而他所在的部队74军,是当时中国军队中战斗力最强悍的精锐之师,一直被最高统帅作为战略预备队来使用,几乎参加过正面战场上的所有硬仗。解放战争中任军长、整编师师长(整编师就相当于军),所率领的部队被称为国军五大王牌主力之首,担负警备首都南京重任,所以号称御林军。少将军衔。其职业经历这里也不多介绍,一句话,是相当的牛!按理说,像张灵甫这样的条件,抱得美人归是不成问题的,但是他的感情却可以说一波三折,四段婚姻都是以悲剧落幕。被忽略的元配张灵甫的元配叫邢凤英(也有说叫邢勤英、邢琼英),和他是同乡,一个勤劳朴实善良却没有文化的农村妇女。是张灵甫的父亲在他就读陕西省立师范学校时定下的亲事,这也是当时的传统习俗。显然张灵甫对这段婚姻是相当不满意的,很快就离家去北京大学读书,接着又南下广州,考入黄埔军校,开始了从军生涯,期间长年在外,对这个元配不闻不问,基本是被过滤掉的。甚至还在1933年,在与元配关系并没终结时就娶了第二任妻子吴海兰,根本无视这个老家的元配。好在当时还不是一夫一妻制,没有重婚之说。直到1935年,他因为枪杀第二任妻子,准备前往南京投案,把与第二任妻子所生的女儿送回老家,并在老家小住几天,这几天里见到从过门到现在一直被他所冷落的元配细心照顾他与别的女人生的女儿,不免有些感动,更有些歉疚。加上想到自己去南京投案,可能一去不回,便与元配同房了几天。第二年,邢凤英便为他生下了他的第二个孩子,也是第一个儿子。而这以后,张灵甫便再也没回过老家。这一段婚姻,可以说是传统习俗所造成的悲剧。图4:张灵甫故里最传奇的杀妻案第二任妻子叫吴海兰,四川广元人,属于小家碧玉型,上过女子学堂,有文化,而且年轻漂亮。张灵甫当时任在胡宗南的第1师任团长,经朋友介绍,与吴海兰结婚。不久生下女儿,这也是张灵甫的第一个孩子。不过好景不长,1935年冬,张灵甫带妻子回老家探亲,借住在西安张灵甫的堂哥家中,就在这次探亲过程中,张灵甫将吴海兰枪杀,这就是轰动一时的“团长古城杀妻案”。关于张灵甫为什么要杀妻子,流传最广的说法就是“因妒杀妻”。说是张灵甫听说妻子有外遇,就不问青红皂白,假装让妻子到后院菜地割韭菜做饺子,当妻子弯腰割韭菜时,就掏出手枪将妻子打死。不过这一说法还是有些蹊跷,比如当时西安冬天哪里还有种韭菜的?近年来,出现了另一种说法,说是张灵甫发现妻子通共,一怒之下将其枪杀。张灵甫的第四任妻子王玉龄后来在接受采访时曾经提到,她和张灵甫结婚后听说这件事,还曾天真地问张灵甫:“要是我在外面乱交男朋友,你会怎么处置我?”张灵甫苦笑,只是沉默地拥抱她,告诉她:“是她拿了我的东西,我问她又死不开口。事发前晚,我们已经发生过争执,我心里很不痛快。第二天坐马车回长安乡下,路上经过我母亲的坟地,以前我们都会一起下车祭拜过后再回家,但那天她拒绝下车,我当然很生气。回到家查问她一些事她也不肯说,那我就火更大了……。”另外,曾经在张灵甫手下长期任职的刘光宇多年后谈及此事,也说是吴海兰偷拿了张灵甫的文件,张灵甫发现后怀疑妻子通共,问她她又不解释,这才最后酿成悲剧。作为旁证的是,吴海兰的哥哥确实是共产党,而她本人在中学读书时思想上也是比较左倾的,如果说在哥哥影响下,偷拿张灵甫的文件,也不是没有可能。这一事件的最后结局,也从一个方面说明“通共”说确实有可能。张灵甫杀妻之后,吴海兰的娘家人到处告状,但都状告无门。吴家人后来找到张学良夫人于凤至,再通过于凤至又告到了宋美龄那里,最后蒋介石亲自下令查办。于是,张灵甫主动前往南京投案,据说路上盘缠用完,最后是靠卖字到了南京。到南京后被判有期徒刑十年,关押在南京老虎桥军人模范监狱。在监狱里,张灵甫对杀妻之事也感到后悔,有些消沉。巧的是,老虎桥监狱的典狱长是张灵甫在黄埔军校的同学,得知情况后便鼓励他申诉。本来张灵甫是碍于脸面,觉得妻子通共自己脸上无光,审判时也没怎么说清楚,这次一申诉,很快就被改判,于1937年初获释,实际只关了一年多。图5:南京老虎桥监狱,张灵甫因为杀妻案在此关押了一年多而对于张灵甫获释,“外遇”说认为是卢沟桥七七事变之后,全面抗战开始,对于军人罪犯除了政治犯之外,全部提前出狱戴罪效力。所以蒋介石亲自过问,将张灵甫释放。这就不对了,首先,张灵甫获释是在1937年初,比卢沟桥事变早了整整半年。而且当时他不过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团长,还根本入不了老蒋的法眼,怎么会由老蒋亲自下令释放?再说,要是老蒋下令释放,怎么可能不给他安排工作?要知道张灵甫出狱后先是给老上级胡宗南写信,希望重回老部队。但一直没有回音。要是有老蒋的关照,胡宗南怎么会拒绝这位能征善战的老部下?最后张灵甫只好去投靠刚刚组建51师的王耀武,要知道王耀武是黄埔三期的,只不过和张灵甫有过在胡宗南第1师里同事的经历,还不是同一个旅,并不是很熟的铁哥们,如果不是没有去处,张灵甫是不会去找王耀武的。但是话又说回来,如果张灵甫回到了胡宗南的部队,那么抗战中就一直是监视陕甘宁边区,必然是默默无闻,哪里还会有在抗战战场上拼杀建功,最后凭战功当上74军军长呢。还要提一下,张灵甫原名张钟麟,字灵甫。经过这场牢狱之灾后,才把名和字互换,更名为张灵甫,字钟麟。张灵甫这个名字也就从这时开始逐渐为人所知。但是,不管是“外遇”也好,“通共”也罢,张灵甫枪杀自己的第二任妻子,也应该算是人间的悲剧。孩子的悲剧张灵甫的第三任妻子叫高艳玉,是西安名门望族高家的千金小姐。是张灵甫在1937年出狱后不久,由他在陕西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时的恩师韩兆鄂介绍成婚。婚后不久,全面抗战便爆发了,张灵甫率部开赴前线,高艳玉跟着丈夫东奔西走,先后生下一子一女。只是这位高小姐虽是大家出身,却并不能干,还有些思想守旧。高艳玉晚上喜欢躺在床上点着油灯看书,有天晚上油灯点着了蚊帐引起了大火,高艳玉惊慌失措,一个人丢下年幼的儿子跑了出来,等邻居赶来冲进屋子去救孩子时,已经死在大火之中了。不久他们的第二个儿子降生,这个儿子出生不久得了盲肠炎,高艳玉却只是烧香拜佛。等张灵甫回家赶紧把孩子送到医院,已经晚了,孩子最后死在了手术台上。而高艳玉还责怪张灵甫给孩子开刀才害死了孩子。这让张灵甫气不打一处来,新帐老帐一起算,不过比上次克制了一些,只是一纸休书把高艳玉休回了娘家。一个白眼引出的婚姻张灵甫的第四任妻子叫王玉龄,湖南长沙人,也是大家闺秀出身,王家在长沙可算是大户望族,她自己毕业于长沙著名的福湘女中。汇集了前二任的优点,年轻貌美有文化,再加上名门大户出身。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张灵甫正率部驻扎在湖南,就有朋友给他介绍了王玉龄。张灵甫想先见个面,再决定是否继续交往。一次他朋友太太陪王玉龄去洗头,连忙通知他。于是他兴冲冲赶到理发店,朋友太太便特意指着王玉龄说:“我是陪这位王小姐来洗头的。”张灵甫因为站在王玉龄的身后,就从镜子里打量王玉龄,王小姐一见可来了气,这什么人啊,见门就盯着看,太没礼貌了!于是,王玉龄就从镜子里狠狠地白了张灵甫一眼。后来,张灵甫告诉王玉龄:“多亏了你当时白我一眼。要是你对我笑一笑,我很可能就没兴趣了。”这一个白眼成就了这一段姻缘,张灵甫便开始全力追求王玉龄,在他的朋友热心帮助下,开始走家长路线,经常上门拜访王家伯父、伯母(王玉龄幼年丧父,当时家里是二伯父当家)。借机开始逐渐与王玉龄接近起来,慢慢地王玉龄也看上了张灵甫,她的伯父伯母也赞成这门婚事。只有王玉龄的妈妈反对。王妈妈的反对理由有两个:一是两人年纪相差25岁,二是张灵甫是个军人,怕他在战场上有意外,担心女儿年轻守寡。还真是被王妈妈一语成谶!但王玉龄不顾母亲的反对,坚持要嫁。这时抗战已经胜利,74军调到南京,王玉龄随后只身从长沙赶到南京。于1945年秋,他们在上海举行了婚礼。那年,张灵甫42岁,王玉龄17岁。图6:张灵甫和王玉龄的结婚照两年后,日,张灵甫在孟良崮兵败身亡。而十天前,他和王玉龄的儿子刚刚出生。这段不过两年的婚姻,却让王玉龄怀念了一生:“在一起的时候,我们一起看书,做诗,他喜欢传统的文化,我们就一起逛古董店。我们还一起种花,从窗户里望出去,每一季我们的花园里都开满了花。我自己不太会种,他告诉我到了什么时间该种什么花了,我就叫人去买来种子,撒到花园里,然后我们一起浇水、修剪。”在张灵甫刚去世的第一年,王玉龄常常独自跑到玄武湖等他们以前经常去的地方一楞就是一天,这样一连几个月,把王玉龄妈妈吓坏了,天天安慰她,人已经没了,日子还得带着孩子过下去。后来王玉龄回忆要不是妈妈也许她就精神崩溃了。1948年王玉龄去了台湾,后来又去了美国。70年代,周恩来总理通过关系邀王玉龄回祖国看看,王玉龄开始还不敢回国,但最后还是应邀回国,受到了邓颖超的接见。目前,王玉龄定居在上海。2004年她在上海的天逸静园为张灵甫立了一个灵位,玉色的大理石牌,左上方印着张灵甫的黑白头像,头戴美式军帽,英俊非凡,下面刻着他的生卒年月:,并题有挽诗:&“当年有幸识夫君,没世难忘恩爱情;四七硝烟伤永诀,凄凄往事怯重温”。多年以后,王玉玲在接受采访时,说起自己与张灵甫的感情,不像现在的年轻人,亲热得不得了,他们的感情非常安静,不是每天把爱放在嘴里讲出来,而是一种彼此关照和挂念。时间过去得越久,她越觉得自己的这份爱情“可贵”:“现在的怨偶太多了,男女在不同的环境中长大,能够真正性情相投很不容易,但是我的先生真的挺好的,因为他比我大很多,所以总是把我当成小妹妹。这么多年,一直有人问我这样值得吗?我觉得人一辈子能够真正地爱一次、也真正地被别人爱一次,就够了。”
本文作者光亭采访王玉龄的合影。
本文来源:网易军事
责任编辑:仝贺_NN495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加载中,请稍候...抗日铁军74军的四大名将:俞济时、王耀武、施中诚、余程万。(资料图)今年是孟良崮战役七十周年,抗日名将张灵甫再次成为社会舆论焦点。张灵甫在抗日战场立过功,但在一些媒体和文人嘴里,这个功劳却被无限拔高,居然挤进了“抗日十大名将”。在某些媒体的文字里,连抗日铁军74军也偷换成了“张灵甫领导下的抗日铁军”。不得不说,网上流传的所谓“抗日十大名将”榜,纯粹是个别历史盲在论坛上瞎编的东西,而后一些缺乏常识的媒体居然完全照抄。论抗日功绩和影响,正面战场的中国军队涌现出一大批抗战名将,笔者临时想到了就有张自忠、傅作义、冯治安、孙蔚如、汤恩伯、孙震、孙连仲、刘汝明、关麟征、白崇禧、薛岳、俞济时、王耀武、施中诚、邓龙光、王敬久、吴奇伟、王陵基、王凌云、李玉堂、宋希濂、郑洞国、罗卓英、黄杰、卫立煌、杜聿明、孙立人、廖耀湘、陈明仁、方先觉、胡琏、方天……这些排得上号的抗日名将至少有30个以上,而且都是正经的军长以上职务。张灵甫在抗战大部分时间不过是团长、师长,1945年才当上副军长,抗战结束后才当上军长,功绩和影响怎么也排不到前30名以内。即使放在第74军战史里看,也还有俞济时、王耀武、施中诚这三任军长的功劳在前。淞沪抗战、南京保卫战、万家岭大捷主角是俞济时,三次长沙会战、上高会战是王耀武,常德会战、长衡会战、雪峰山会战是施中诚。除了三任军长外,74军资历更深、功绩更大的,还有死守常德的余程万师长,以及张灵甫的正师长廖龄奇。要不是廖龄奇被诬告冤杀,当副师长的张灵甫后来出彩机会都不多。在74军抗战中的大部分战役里,张灵甫都只是配角中的配角,只是在1945年时终于当上了第一配角。而且该发挥重要作用的雪峰山会战,他本人又偏偏缺席,跑到大后方深造去了。然而,在一些无聊人编造的抗战履历中,74军抗战各场大战主角似乎都变成了张灵甫,甚至雪峰山会战都变成张灵甫指挥的了,谁知道俞济时、施中诚是何人?真可谓“贪天功为一人”。位列前30名的抗战名将们,有哪个无聊文人和果粉曾经去祭拜过?倒是排不上名的张灵甫,莫名其妙的香火从不间断。历史的眼里容不得沙子。如果要对抗战名将进行排名,至少要把74军的真正前辈名将先排进去,一下就占去了5个位子。被某些人吹捧为“10大抗战名将之一”的张灵甫,名次后加个0可能更符合史实。(陶慕剑 原创后二次改编)展开余下全文百度新闻打开百度新闻,遇见更多精彩立刻打开抗日名将张灵甫遗骨被埋羊圈 农户索20万才让鉴定令人心寒! -- 视频频道 -- 华龙网
抗日名将张灵甫遗骨被埋羊圈 农户索20万才让鉴定令人心寒!
抗日名将张灵甫遗骨被埋羊圈 农户索20万才让鉴定令人心寒!
来源:  发布时间: 17:23
“龙视”APP Android 下载
“龙视”APP Iphone 下载
抗日名将张灵甫遗骨被埋羊圈 农户索20万才让鉴定令人心寒!
您可能还喜欢
全民大街访&&&新闻热线:021-
张灵甫被埋羊圈 谁把张灵甫神话成十大抗日名将
原标题:张灵甫被埋羊圈 谁把张灵甫神话成十大抗日名将
  近日,网友曝料称“抗日名将张灵甫的遗骨,至今埋在山东省沂南县马牧池乡董家庄村一户村民院中羊圈下方”。张灵甫被埋羊圈新闻迅速引来网友关注,张灵甫儿子张道宇称农户要求,如果要鉴定遗骨的话要20万元鉴定费。确认是张灵甫遗骨的话,他们还会要得更多。不少网友认为该农户行为太过无耻,等同敲诈。虽然张灵甫被埋羊圈一事网友多持同情态度。但观察者网了解,网络对张灵甫追捧太高,称他抗日十大名将言过其实。
张灵甫被埋羊圈 网络上的张灵甫热或许更多是因为他长的帅吧
  对于山东省沂南县马牧池乡董家庄村一户村民院中想将张灵甫将军的尸骨迁回陕西西安东大村一事,张道宇表示:“我去过两次,2012年左右当地的人叫我过去,在一户农家的后院,据说以前是一个羊圈。他们说要我为父亲盖一个纪念塔,我说我没有兴趣将这个纪念塔放在那边。然后在2014年年底的时候,关注抗战老兵团队的两位志愿者带我又去了一次,但是农户要求,如果要鉴定遗骨的话要20万元鉴定费。如果是我父亲遗骨的话,他们还会要得更多。那家农户说他有五个儿子,大儿子要盖房子,二儿子要结婚,三儿子又要干嘛干嘛。”
  张道宇说他觉得这个事情最好的解决办法是获得国家相关部门的帮助。他说,自己已经和山东有关部门联系过,想让统战部门帮着办这个事情,或者请统战部门的朋友帮忙联系蒙阴的相关部门。根据山东方面的相关反馈,1月21日,张道宇按照要求,仔细地写了一封信。比如去年和谁一起去的董家庄村,墓地上有无建筑物等。
  观察者网曾经报道过,以张灵甫为代表的大批国民党将士顶住了日伪的威逼利诱,坚持了民族大义和抗战立场,赢得了全世界正义人民的尊敬。但也没必要神话他们在历史上的表现。张灵甫在抗战的绝大多数时间段里,只是一个普通的基层军官。
  今天一些张灵甫名将“资料”中,张灵甫以第305团团长的身份亲自参加了51师在罗店的战斗,其风头甚至盖过师长王耀武。但据当时任51师第151旅旅长周志道的回忆,张灵甫是在1937年10月才由高参调任第305团团长,并未参加罗店战斗;在历史上,当时的张灵甫也只能以参谋的身份在师部通过报纸来了解前方的战况,焦燥地等待亲自率兵与日寇搏杀的机会。
  终于到了1937年10月底,张灵甫等来了这个机会――他被任命为国民党第74军第51师第153旅第305团上校团长(关键词:团长),当时51师在罗店的战斗已经基本结束,部队后撤到了离罗店以西大约7公里处的施相公庙、曹王庙地区。
  另一件事是张灵甫杀妻案,张灵甫为何会杀害最亲爱的人,江湖上说法很多。有说张灵甫怀疑吴海兰给自己戴了绿帽子,一怒之下杀了自己的老婆。最近几年又有了新的说法:因为妻子涉嫌“通共”,“忠胜关羽”的张灵甫只能大义灭亲。但谁家老婆“通共”会闹得人尽皆知?如果吴海兰确系“通共”,张灵甫杀妻案何必要如此兴师动众?
  2005年左右,网络上国民党政权的盲目崇拜者突然多了起来。在他们的眼中,最后在孟良崮“杀身成仁”的张灵甫之所以是“英雄”,是因其内战中与人民解放军为敌;在内战中被俘虏,且在监狱中接受改造表现良好的王耀武成为了他们心中的反面典型。这些人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属于“逢共必反”的类型,他们几乎是出于本能地拔高张灵甫的历史地位,甚至不惜将他“神格化”;表现更加出彩的王耀武却被这些人给选择性遗忘。就这样,张灵甫在网络上的历史地位上蹭蹭蹭变成了抗日十大名将。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962007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张灵甫被埋羊圈 谁把张灵甫神话成十大抗日名将
日 08:06 来源:观察者网
原标题:张灵甫被埋羊圈 谁把张灵甫神话成十大抗日名将
  近日,网友曝料称“抗日名将张灵甫的遗骨,至今埋在山东省沂南县马牧池乡董家庄村一户村民院中羊圈下方”。张灵甫被埋羊圈新闻迅速引来网友关注,张灵甫儿子张道宇称农户要求,如果要鉴定遗骨的话要20万元鉴定费。确认是张灵甫遗骨的话,他们还会要得更多。不少网友认为该农户行为太过无耻,等同敲诈。虽然张灵甫被埋羊圈一事网友多持同情态度。但观察者网了解,网络对张灵甫追捧太高,称他抗日十大名将言过其实。
张灵甫被埋羊圈 网络上的张灵甫热或许更多是因为他长的帅吧
  对于山东省沂南县马牧池乡董家庄村一户村民院中想将张灵甫将军的尸骨迁回陕西西安东大村一事,张道宇表示:“我去过两次,2012年左右当地的人叫我过去,在一户农家的后院,据说以前是一个羊圈。他们说要我为父亲盖一个纪念塔,我说我没有兴趣将这个纪念塔放在那边。然后在2014年年底的时候,关注抗战老兵团队的两位志愿者带我又去了一次,但是农户要求,如果要鉴定遗骨的话要20万元鉴定费。如果是我父亲遗骨的话,他们还会要得更多。那家农户说他有五个儿子,大儿子要盖房子,二儿子要结婚,三儿子又要干嘛干嘛。”
  张道宇说他觉得这个事情最好的解决办法是获得国家相关部门的帮助。他说,自己已经和山东有关部门联系过,想让统战部门帮着办这个事情,或者请统战部门的朋友帮忙联系蒙阴的相关部门。根据山东方面的相关反馈,1月21日,张道宇按照要求,仔细地写了一封信。比如去年和谁一起去的董家庄村,墓地上有无建筑物等。
  观察者网曾经报道过,以张灵甫为代表的大批国民党将士顶住了日伪的威逼利诱,坚持了民族大义和抗战立场,赢得了全世界正义人民的尊敬。但也没必要神话他们在历史上的表现。张灵甫在抗战的绝大多数时间段里,只是一个普通的基层军官。
  今天一些张灵甫名将“资料”中,张灵甫以第305团团长的身份亲自参加了51师在罗店的战斗,其风头甚至盖过师长王耀武。但据当时任51师第151旅旅长周志道的回忆,张灵甫是在1937年10月才由高参调任第305团团长,并未参加罗店战斗;在历史上,当时的张灵甫也只能以参谋的身份在师部通过报纸来了解前方的战况,焦燥地等待亲自率兵与日寇搏杀的机会。
  终于到了1937年10月底,张灵甫等来了这个机会――他被任命为国民党第74军第51师第153旅第305团上校团长(关键词:团长),当时51师在罗店的战斗已经基本结束,部队后撤到了离罗店以西大约7公里处的施相公庙、曹王庙地区。
  另一件事是张灵甫杀妻案,张灵甫为何会杀害最亲爱的人,江湖上说法很多。有说张灵甫怀疑吴海兰给自己戴了绿帽子,一怒之下杀了自己的老婆。最近几年又有了新的说法:因为妻子涉嫌“通共”,“忠胜关羽”的张灵甫只能大义灭亲。但谁家老婆“通共”会闹得人尽皆知?如果吴海兰确系“通共”,张灵甫杀妻案何必要如此兴师动众?
  2005年左右,网络上国民党政权的盲目崇拜者突然多了起来。在他们的眼中,最后在孟良崮“杀身成仁”的张灵甫之所以是“英雄”,是因其内战中与人民解放军为敌;在内战中被俘虏,且在监狱中接受改造表现良好的王耀武成为了他们心中的反面典型。这些人中有相当大一部分属于“逢共必反”的类型,他们几乎是出于本能地拔高张灵甫的历史地位,甚至不惜将他“神格化”;表现更加出彩的王耀武却被这些人给选择性遗忘。就这样,张灵甫在网络上的历史地位上蹭蹭蹭变成了抗日十大名将。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96200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冕急先锋 电视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