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可以学到56个民族的结婚的打扮梦见化妆打扮自己造型

一对新婚小夫妻,穿遍56个民族的服装拍了这些结婚大片!惊艳全国
我的图书馆
一对新婚小夫妻,穿遍56个民族的服装拍了这些结婚大片!惊艳全国
文字:小姬 &| &图片:三兽“我们要穿遍56个民族的传统服装拍结婚照!”这个像白日梦一样的结婚幻想,却生生被我们这对新婚小夫妻,一步一个脚印的走成现实。此刻,我们想把这套耗时一年半,自拍完成的民族结婚照,以及它背后的故事一并分享给大家。▼土家族分支众多,民族服装款式也丰富到眼花缭乱,极具特色的土家织锦的“西兰卡普”及类似的纹饰,成了这套衣服更具民族特色的魅力所在。&▼深入被誉为最古老的&仡佬族&村寨,从热心大哥打听到90多岁的老奶奶,才找到这套仡佬族长辈们穿的生活装。没能找到更加隆重的婚服,也是遗憾满满。▼颇具规模的肇兴侗寨是特色古寨发展的小范本,在这里,有地地道道的&侗族&人,声声不息的捶布声和土生土长的侗家大歌,相对于被外来文化填充的古寨,这里更有血有肉。▼从韦祖波大哥的父辈起,就开始在民间搜集保护&水族&的老物件。家,成了水族的民间博物馆,保护、开发民族传统手工艺,成了全家的共同事业。▼因为偏远而被“遗忘”的高荡村古寨,今天又因为足够有特色,而得到开发与保护。从前在广东打工的伍哥夫妇,也回家做起了农家乐。伍姐说:“比起平时穿的,还是我们&布依族&的衣服漂亮!”▼喜欢交朋友的周红,却最怕招待城里来的客人。“吃惯了掺杂作假的东西,都快分不出真假好坏了。”大学毕业又回深居大山的家乡创业,周红穿起&基诺族&的衣服也会害羞的脸红。▼科三哥是整个寨子里最“离经叛道”的人。他从外面带来的新鲜观念,冲击老寨的旧思想,却支持妈妈,把&哈尼族&做衣服的老手艺传下来。▼岩拉说:“10多年前,我们这儿穷的人都活不下去。这些年茶叶值钱了,来的游客、茶商也多了,我们这个一千多年的&布朗族&古寨,又活了过来。”▼娇小且温柔是我对&傣族&姑娘最深刻的印象,像孔雀开屏一样的盘发、曼妙的碎步,连60多岁的婆婆,讲起话来都软糯动听。▼“葫芦娃葫芦娃,一个藤上七个瓜……”没错,拉祜族就是崇拜葫芦的民族,古老的&拉祜族&传说中,他们的祖先就是在葫芦中孕育。▼“野性的力量”是&佤族&在我们心中的代名词。狂野的甩发舞,黝黑明亮的皮肤,个性十足的小伙……好吧!小姬承认,此刻又在犯花痴了。▼德昂族&小伙王彪用难得的周末,驱车载我们前往山林中的村子,找最最传统的民族服装。他说:“能帮你们的不多,这套衣服是我的心意。”▼在户撒乡拜访定制&阿昌族&服装的赖姐姐一家。赖妈妈说:“我还要多做几身,留给孩子们。”在赖妈妈心里,这套传家的衣服不仅是财富,更是妈妈一针一线的爱。▼景颇族 是一个充满母性崇拜的民族,在传统住宅内外,都有女性乳房雕塑作为图腾,进出的抚摸,是对母亲的崇拜和思念。▼坚持传统文化的&怒族&老大哥“150”,因为经营民族特色的客栈,成为村子的致富带头人,以民族传统文化补给村寨发展,似乎颇有前途。▼一条独龙毯就是一套民族服装!纹面的独龙女和炫彩的独龙毯让人印象深刻,原汁原味的&独龙族&,仅深藏在独龙江的尽头。▼旅游的发展,给大理带来了机会也带来冲击,古城随处可见的风花雪月衣精致不在。只有在喜洲附近村落,婆婆们身上的老服装上,能依稀感受到&白族&传统服饰从前的质感和轮廓。▼比起众所周知的大凉山彝族,小凉山宁蒗的&彝族&风情也颇为浓厚。街头巷尾穿花裙的婆婆和琳琅满目的传统服装店,是最有趣的民族风景线。▼正在流失的&纳西族&传统婚俗,被大研古镇“纳西人家”老板的悉心整理并沿袭下来。也正因为她默默的坚持,我们才有机会穿上最地道的纳西族婚服。▼偶遇&普米族&小伙,原本只是无心的闲聊,他却默默帮我们安排好了普米族服饰,这就是普米族人的热情,简单而耿直。▼微信好友无意间的一个建议,将我们带进了这个古朴又隐秘的&傈僳族&村寨。村长夫妇亲自给我们穿上了,他们结婚时的婚服。▼上百年历史的熊皮帽子、祖传的宝石。博物馆工作人员来了,都舍不得拿出来的&珞巴族&的家传宝贝。林宝却毫不犹豫的全给我们穿到了身上。▼一路辗转至西藏与印度的交界处,从30公里的100多个急弯冲下来后,终于到了&门巴族&的聚居地之一——勒布沟。▼藏族&特色鲜明支系众多,服装自然多到眼花缭乱。从嘉绒藏族、安多藏族一路拍到拉萨,穿上还算地道的现代藏族服装,虔诚一拜。▼艾德莱斯制成的花裙子和手工刺绣的小花帽,是我眼中&维吾尔族&服饰最美的构成。▼这是一套颇具民族特色的&柯尔克孜族&表演服。至于老百姓家压箱底的传统服装,却因为诸多原因,被我们一再错过。▼世代居住边疆高原的&塔吉克族&,《冰山上的来客》是他们的缩影,小男孩用蹩脚的普通话说:“我们民族是最爱国的!”▼耗时10余天,在数位朋友的帮助下,终于穿上了心心念念的&乌孜别克族&传统婚服。从衣服到帽子、配饰,纯手工的针脚技艺精湛。▼原生东北的&锡伯族&,被清朝皇帝的一道谕旨,西迁至新疆戍边。正是这西迁的一道圣旨,让锡伯族的传统文化,逃掉了被同化与抹杀的厄运。▼还未到伊犁就接到李苗、聂婧的邀请,他们说:“这是好事!哈萨克族&的就交给我们了!”小婧夫妇将我们从市区带到边境草原,我们能做的除了心怀感激,就是更好的去记录。▼俄罗斯族&民族服装的寻找实属不易,凭我俩微弱的力量,从东北一路找到新疆,这身华丽丽的表演服,已是十分难得了。▼全国仅3000余人的&塔塔尔族&,大泉塔塔尔乡是全国唯一一个塔塔尔民族乡。我们手牵着手,走在夕阳下、向日葵旁,感觉美妙又奇特。▼我以为“&土族&”的衣服一定很素雅,却没想到,这里被称为“彩虹部落”,衣服的刺绣纹样和配色也是美到让我想买回家。▼斋月期间的循化,家家户户恪守宗教教规,街边餐厅歇业,我们生生吃了3天的麻辣烫,穿着&撒拉族&服装,白天不好意思在外喝水吃饭,口干舌燥的拍摄,也算是体验了一把斋月的辛苦。▼偶遇大半生都为保护&裕固族&传统文化奔波的柯老师,家人们从最初的不理解到现在的全力支持,柯老师自家的博物馆让我们惊得想要膜拜。▼中国人口较少的山地民族之一,小姬头顶做工精湛的“花竹帽”,是&毛南族&最具代表性的配饰之一。▼长期与汉、壮族交错杂居的&仫佬族&,在相互影响中艰难的保存着自己的服饰特色。▼遇见小霜是网络给予的奇妙缘分。深藏大山中的金秀仿佛世外桃源冬暖夏凉,风景极美只能说,老天对这里的&瑶族&太偏心了!▼从崇左市到宝圩乡热心的广西人,给予我们接力式的帮助。这套服装是&壮族&众多支系中的其中之一。▼京族&作为中国唯一一个“海洋”民族。拉大网、海鲜、出海捕鱼才是日常。这是我们第一次有意识的带上道具拍摄,看上去还挺像那么回事。▼第一次收到政府的邀请。在台江县,变身华丽丽的苗家姑娘。这个完整保存着&苗族&9大支系服饰的县城,着实惊呆了我俩的双眼!▼三兽撑着39度高烧,微笑拍照。他说:“这都不算事!”为了更好的体现&黎族&生活,我们第一次光着脚拍照。▼富足的县城和热情的人,是这个小县城特有的魅力。雷、蓝、钟、盘是&畲族&的四大姓氏,也是这个景宁特别的文化组成。▼这就是我们概念中的&汉族&的民族服装。莲君说:“有些事情,听上去不切实际,却非做不可!如你们,如我对汉服的念念不忘。”▼穿越 2个省4个自治县,才在博物馆拍下这套&满族&结婚照。三兽说:“如果有机会,一定要补拍!”▼有生以来第一次穿如此萌、如此可爱的颜色。穿着雪花姐婚礼上的&朝鲜族&婚服,衣服轻薄精致,心里温暖无比。▼在“赫哲族金花”齐馆长的帮助下,我们穿上满是鱼腥味的&赫哲族&鱼皮装,拍下这个全国只有5000余人的民族的结婚照。▼英英姐拜托数位朋友,为我们借来珍贵的袍子装。她说:“既然要拍,我一定给你们找最传统的!”在白鹏英姐姐的眼中,关乎&鄂伦春族&的事情,没有一件能马虎。▼我们分别拍摄了内蒙古、新疆的&达斡尔族&。不同地域的同一民族,服饰上却形成了有趣的变化。这套内蒙古地区的达斡尔族新娘装的帽饰尤为特别。▼永赛姐和她的朋友们,带我们看到了在冰山雪地间,像火一样炙热的&鄂温克族&的族人们。他们能在草原赛马,也能将民族文化拍成电影。▼遇到&蒙古族&的南定哥前,我们被连续拒绝了25次。遇到南定哥后,我们认定,这第26次的推门而入,一定是天意。▼化身带着黑框眼镜、腰缠游泳圈的 “回族姑娘”,着实觉得对不起身上这身衣服,我想掩面哭泣。三兽拍照时,开始有意识的研究光线、衡量构图。▼在数百年前&东乡族&的老房子里拍照,昏暗的光线,是三兽抹不掉的痛。▼从县城、到村庄,7天4地往返奔波,却没能找到最传统的&保安族&服装。唯一找到的这身“舞台版”,小姬还穿不上,只能请来替身。▼在慌乱中拍摄完成第一套民族结婚照——羌族,穿越感十足的黑框眼镜以及虚焦的照片,足以看出,在拍照上我们准备的多么不充分。年后,我们将奔赴台湾,完成第56套民族结婚照——高山族的拍摄。从我们的第55套“土家族”,到第1套“羌族”,倒序排放的结婚照,让我们看到自己的改变。庆幸这一年半,所有的努力自己都看得见。2015年9月,我们辞掉工作,带上工作攒下的所有积蓄,从重庆出发,以徒步搭车的方式,前往56个民族聚居地,找寻传统民族服饰,自己造型、自己拍摄,最终定格成56套特别的结婚照。最作死的是,给自己定了困难重重的限定:结婚合照要三兽借助三脚架和遥控器自拍。民族服装要找当地百姓穿在身上,有温度、有历史的传统服装!这场看上去浪漫无比且诚意满满的婚礼,从出发的那天开始,就意外不断。每一张合照背后,是自拍带来的上千张废片;不停变化服装的线索,时常不知下一刻要去哪;深入村寨,住简易旅馆上露天厕所,是逃不掉的;为找寻一套民族服装,辗转2省4个自治县;借服装时,时刻要做好被拒绝的准备……现在回头看看,却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也许有人会说,长途旅行是件荒废时间、放任自己的事情。但对我们而言,这段持续一年半的结婚旅行,只是变换着不同的空间,继续学习、成长,努力朝更好的”我自己“奔跑。作为糙汉子的小姬,开始学习化妆、造型;三兽不放过任何可以教他摄影技能的“陌生人”。用文字、图片和视频,记录下旅途中的故事,让自己变成一扇小小的窗,分享民族文化背后有温度的故事。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 或用以下帐号直接登录 -
85后夫妻辞职旅行 穿56个民族服装拍结婚照(图)
来源:中国广播网作者:
重庆也有这么一对85后小夫妻,他们双双辞职,决定搭车走遍全国,穿上56个民族的衣服拍摄婚纱照。”三兽说,“在路上,我们计划每天花90元钱,全程徒步、搭车,从四川省阿坝州,到甘肃、宁夏、内蒙古,最后到台湾。
在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州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
在呼和浩特
  俄罗斯一对情侣环球旅行,男生拉着女友的手,拍下了她的背影,这组照片在网上广为流传。重庆也有这么一对85后小夫妻,他们双双辞职,决定搭车走遍全国,穿上56个民族的衣服拍摄婚纱照。
  直面生死让他们想记录幸福
  26岁的何涛是山东省人,外号三兽,姬玉婷是他的妻子,河南省焦作市人。3年前,两人从重庆邮电大学毕业后,从事设计和婚戒定制销售工作。今年9月,他们决定办一场非比寻常的婚礼——为期一年,徒步搭车游历中国,拜访56个民族,拍摄56套各民族风格的结婚照。“现在,我们的职业就是结婚。”三兽告诉重庆晚报记者。为了完成这趟特别的旅程,他们做了不少准备:大红色的帐篷、负重20多斤的背包、印有“搭车去结婚”字样的背包防水套、急救包、睡袋、锅碗瓢盆、相机——当然,还有婚礼头纱。
  “出发之前,我们白天上班,晚上做计划,定路线,光是56个民族的资料,就整理了数十万字。拍完56个民族风格的婚纱照,预计需要走完80个城市和地区。”三兽说,“在路上,我们计划每天花90元钱,全程徒步、搭车,从四川省阿坝州,到甘肃、宁夏、内蒙古,最后到台湾。”
  为什么要以这样的方式完成婚礼?重庆晚报记者了解到,从2013年起,他们的家人接连生病,有的还得癌症去世了,那段时间,他们一直在面对生死,这也让他们重新审视人生。“那时起,变得贪生怕死,变得爱晒幸福,想把在一起的点点滴滴都记录下来。”三兽说。
  一路靠搭乘好心人便车前行
  在路上,他们经历了很多故事,遇到过不少好心人。有一次,在都汶高速公路上,他们缓缓走着,突然,一辆车停在他们面前。“上车吧,高速路上危险。”一位30来岁的男子摇下车窗,满脸笑容地说。看到对方这么热情,小姬和三兽高兴地上了车。
  交谈后,他们得知对方是常年来往成都和汶川的生意人,“他很豪爽,让我们叫他许大哥。”三兽说,许大哥听了小姬和三兽的计划后,不禁拍案叫绝。不仅将他们一路载到汶川,接下来两天,还供他们吃住。“他不但帮忙找来羌族的民族服装,还全程客串摄影师,帮助我们完成了第一套民族结婚照的拍摄。”三兽说。
  在四川省金川县毛日乡河口隧道的大桥上,他们搭上了一辆警车。“上车后才发现,他原来是重庆人。他劝我们,不要走前边的路,那边正在修路,最好跟他一起去金川县再绕道。”三兽说,这位警官姓肖,来金川县7年了,每年只能回家呆10天。他们跟着肖警官,翻山越岭3个多小时,好不容易才来到他所在的派出所。“山上海拔高、气候恶劣、设施不全,连洗个澡都要开几个小时的车下山去洗。在这个群山之中的派出所,只有肖警官一名警察。”他们离开时,肖警官对他们说:“我要是能熬到退休,就回去好好陪着老婆,也像你们一样,带着她环游中国!”
  在路上虽然并非一帆风顺,但他们仍然乐在其中。“这一切不正是我们想要的吗?”姬玉婷说。
  员工辞职旅行结婚 老板送他上万元相机
  9月25日,他们从主城整装出发。“走之前,我们卖家具、退租、搬家,成了没家的孩子。”三兽戏称,“我们收到了来自朋友、同事的很多祝福。”得知他们要去旅行结婚,三兽曾工作的影楼老板,还特地赠送他一台价值上万元的莱卡相机。
  重庆晚报记者了解到,这位老板也喜欢旅行,“每年都有一半时间在路上。”王云凯说,“能够把爱情和旅行结婚这种方式结合起来很有意义,再说莱卡相机对他们旅行来说比较方便,也能够让他们更好地记录这趟旅程。”
  同样,黎娇——姬玉婷曾经工作的广告公司总监,也很赞赏他们的举动。她告诉重庆晚报记者,半年前就知道了姬玉婷的想法,“当她告诉我们要做这个事情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她很有勇气,也为她高兴。”(重庆晚报)
扫一扫加入南方网微信朋友圈
请文明发言,还可以输入140字
您的评论已经发表成功,请等候审核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新闻关键词
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省大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2016年版),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广东省委宣传部、南方网决定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中开展"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知识竞赛"活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化妆师不给自己打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