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找职场大牛用什么产品经理大牛简历样本好

欢迎来到好招宝人才网!&|
您当前的位置: > 职场资讯 > 职业指导
来源: 点击: 次
找借口是人类的天性,工作中我们当我们遇到问题时,总会下意识地给自己找一些理由。
但有一些真正的大牛,你会发现,他们遇到事情总会从正面去想解决方案,而不是去诉说“为什么不行”。
我们每个人都坐在同样的地方,办公楼、落地窗、窗明几净,但我们每个人却都生活在不一样的思维世界里:对于同样的任务,有的人认为是机遇,有的人认为是负担。你之砒霜,我之蜜糖。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10个想法堪称是经典的“职场思维杀手”,尤其是对于那些职场新人。
认真看看,你中招了吗?
1、总是期待完美:想太多,做太少
是人都会犯错误,这是常识。如果你的目标是“追求完美”,那么你将永远生活在失败的阴影当中。你会终日哀叹“我没能做这个、没能做那个”,为那些未能完美完成的事项沮丧。
你为不能做到更多而内疚;
你为自己没有达到预想的结果,为自己的拖延而感到内疚;
你为没有去锻炼健身、没有健康饮食而忧虑;
你为自己付出了努力但没能达成相同的收获而难过。
时间就这样溜走了。事实上,你永远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做完的,就像高考,你不可能等到一定能进清华北大了才去参加考试。
记住:先完成,再完美。
2、别把你的“想法”当成了“事实”
叔本华说:“扰乱人们的不是客观事情,而是人们对客观事情的见解”。
很多时候人的情绪并非来自事实本身,而绝大部分来自自身的认知或思维。
因此,你需要客观看待你的情绪,将事实与想象剥离。
否则,你的情绪就会弄乱你对事实的认知能力,使你在消极的情绪中表现得更脆弱,以致你无法发挥全部潜力。
3、“这事儿我第一次做”其实没人是专家
你是不是在不停地以“这事儿我第一次做”为借口逃避现实?然而,没有人在一开始就是专家,所有的技能都是随着时间逐渐积累而得的。
面对一个难搞的项目时,先别想着自己是不是在行,相反地,问你自己是否对它有热情。
如果你真的想做成这个项目,你就会真正地把它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做,这反过来会推进你向前进。
对大多数行业而言,两年的学习足以让一名菜鸟成为专家。与其抱怨自己不是专家,不如问问自己,“我该怎样让自己变成一个专家?”
100多年前工人修建埃菲尔铁塔时给其刷漆。如果当时他们抱着“第一次做”的心态,也许今天巴黎不会有铁塔。
他们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条件下只手建成了324米高的埃菲尔铁塔,他们也的确“不会”、“不能”、“不敢”――“有第二次”。
4、“我没资源”“我不认识人”
很多时候当你无法推动事情前进时,很可能萌生过“我就认识这么几个人,怪我咯”这样的想法。
觉得自己失败都是因为认识的人不够多,这是自我设限的借口。
充分利用你已经认识的人吧。如果你的确不认识那个事的关键人物,还请发挥现有圈子的作用,通过它找到那个人。
如果你尽力尝试了,即便你跟那个人并没有直接联系上,你至少也会获得他的联系方式。
所以,怨天尤人不如问问自己“我需要联系谁,又该怎么联系?”
5、“这事儿有人已经做过了”我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当你发现某个不错的点子或者做一件想做的事情时,你是不是也曾悲观地发现,这件事已经有人做过了?
如果你已经在某一行业扎根工作,你会发现很多时候你的观点还未成熟就已经由市场中其他人提出。
然而这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果你清楚了解你的产品为大多数人需要,那对手的先行一步只不过是证明了你的观点有实现价值,还帮你节省了实验阶段。
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很重要,但是正如PayPal创始人Peter Thiel所说,“更重要的是成为市场终结者”。
相较于提出一个独一无二的想法,实施计划并把它做得比其他人更好意义更大。苹果的创意最早是由诺基亚的员工提出的,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与其纠结“有没有人已经做过了”,不如想想,“我怎么才能把这件事干得更好?”
6、“没钱怎么办!?”“没资源哪能做成事!?”
对于那些已经取得成功的人,我们总能为他们找到各种各样的原因――他们从985、常青藤名校毕业;他们赶上了好时候…当然,他们还有个好爸爸。
人类天生习惯为自己找借口。我们习惯以“我没钱”作为借口,但很多时候,有限的资源却反而是有利条件。
缺乏资源可能让你更多地关注做事情本身,保持大脑清醒,提高注意力。明智地用好手头的资金做好规划,你将获得远远超出预期的成果。
这么想吧:“既然我的规模小,我该怎样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把事情做得更好?”
7、“我们以前就是这么干的!”
你的个性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你在职场上的表现,同时也决定了你在团队中扮演的角色。
时代变化这么快,即使半年前才设计出来的流程,可能现在已经过时了。
当一个人说出:“我总是……”的时候,这不但暴露了他的懒惰和守旧,他的老板也会因此思索为何你没能靠自己做出一些优化。
如果你真的是循规蹈矩地用着曾经的方法做着现在的事,这里肯定是有改善的空间的。别把自己框在一个既定的范围内,你该学着去拓展自我的定位。
8、在意他人的评价不要活在别人嘴里
不管别人怎么看怎么想你,有一件事你得知道:你永远不会像他们说得那样干得那么好或那么差。
当然,你不可能完全回避他们的评论,但是怎么对待他们的评论却掌握在你手中。
不管别人怎么说,你只需要知道,你的自我价值取决于你自己而非他人。
9、我就“是”这样的人我就“不是”这样的人
说出这种话的人,是可悲的。
在这句话脱口而出的时候,你已经用语言给自己的人生定了性。你在宣告,你这一辈子都不会做出某种改变。
但你只需要记住:任何值得追求的东西都要承担风险,吃条鱼还可能被鱼刺哽喉咙呢,难道你就不吃鱼了吗?
10、别把这个词挂在嘴边“命”
太多的人都愿意相信这一非理性的想法――他们注定成功或失败。甚至很多人依据星座、塔罗牌算命来判断自己的职场前途。
将成功或失败归咎于那些“超自然的力量”,你是在逃避呢还是在逃避呢还是在逃避呢?
有时候命运可能会给你发几张烂牌,但其他时候怎么打却是由你自己决定――后者才是你失败或成功的主要原因。
思维方式决定了你真正所处的位置,工作和生活中,避免这些腐蚀你的消极想法,一定会对你大有裨益。
最后,分享一个经典视频:人生不是马拉松。也许,人生是一场马拉松,也许它不是。但这一切,都取决于你。没有人可以决定你的轨道,只有你自己。
相关文章:职场大牛告诉你职场新人应怎么做
职场大牛告诉你职场新人应怎么做
学习啦【求职攻略】 编辑:敏敏
  导语以下就是学习啦小编为新人介绍的一些,希望可以帮到职场新人,使新人们在职场中如鱼得水。
  最近我和好朋友都在带新人,新人真的是这个世界上最磨炼你耐心和意志的!今天新人之一找我聊天,他有许多困惑。作为一个工作将近十年的人,我厚着脸皮来写一写新人应该注意的关键点。我不敢说这些点对哪些人适合,但对以下人群绝对不适合:国企不适合,事业单位不适合,家境过硬不适合,长得太好看不适合,工作只是为了打发时间的不适合。
  能力不足努力凑
  我最近在带三个新人,在对比之下,不得不承认,这个世界上就是有聪明人、普通人和笨蛋的区别的。聪明人一点就明白的事情,普通人要给他讲透,而笨蛋呢,要掰碎了讲好几遍。
  但是工作和上学的区别是,工作不像学习那么难。其实大部分的工作,只要你不是智障的话,都能够做好。一遍没有搞明白的事情,做两遍,两遍不行,做三遍。脑子不够,笔头凑。自己要做的工作,工作中的重点,拿笔记下就不会出错了。
  拿我带的新人来说,有时我会一次性给他们安排两到三个工作。没,工作不等人,工作中也不会有人在旁边等你做完了一样再告诉你下一样是什么。而新人面临的问题是,每项工作都是他们没有做过的。这时我会告诉他们每项工作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如果一个工作有三个关键点,那么三个工作就有九个关键点,而实际工作中不止这几个关键点。我交代这些内容大约只需要五分钟,而五分钟,新人是很难做到完全靠脑子就把这些关键点分类记好的。这种时候,如果你把这些关键点拿笔通通记在纸上,做的时候对照自己的记录去做,不仅不需要重复地问别人,还可以有系统地一一对照。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这样。现实工作中可能有人并不会遇到像我这样主动告诉你要注意什么部分的前辈,这时就要靠自己多问。时间久了,工作没有太大问题了。
  抖包袱的可以,抖机灵的不要
  上一条说了,聪明人工作上手是比较快的。但是,聪明是一把&双刃剑&,大多数新人自以为聪明。抖机灵真的是新人招人烦里非常致命的一项。因为你抖机灵就意味着把别人当傻子,自以为看明白了办公室生态,说一些自作聪明的话,干一些自以为很漂亮其实很笨的事情,但这些东西绝对可以让别人分分钟把你拉黑。这么说吧,所有的你能察觉到的自己的聪明,其实都是自作聪明。工作单位里待久的都是人精,你打的什么小九九我拿脚指头都能想出来,踏踏实实地待着,比什么都靠谱。
  我之前带的一个新人,在我安排让他做报表的时候,他自作主张把报表格式以及填报内容改了,而且没有提前告诉我。在我向他要报表数据的时候,他过了好久都没能把数据统计结果给我。这时候他才告诉我,他把报表改了。我好奇,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因为我觉得原来的报表太过烦琐,而且许多信息是没用的。我只能说,现在你知道那些信息是有用的了。
  用我的话说,这是还没学会走呢,已经想飞了。新人的过程不仅仅是熟悉工作,还要去理解,一个报表为什么要做成那个样子,一份合同为何要经过那么多部门的审批,这都是有原因的,都是经过了许多人许多时间许多次教训总结出来的。而&你以为&在这些面前,真的太过稚嫩了,先走稳当了再惦记跑吧。
  理由总是用不完的
  工作肯定会出错。无论你是新人还是职场老油条,工作中都难免出现问题。数算错了、表填错了、文件弄混了等等。无非就是新人出错的概率大一些,老油条出错的概率小一些而已。出错不是问题,问题是很多人给自己的错误找理由,这不是我的错,这是因为什么原因才出的错。出错就是出错,找出理由来错也是你的,你的理由只是给你的错上再加负分而已。出错时的当务之急就是核对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有些人忙着找理由了,其实如果你把找理由的时间用在核对上的话,就可能发现真的不是你的问题。如果真的是你的问题,改正它,然后自己长记性,不要再出同样的问题。
  你不是在给别人上班
  做新人的时候,大多会被分到一些琐碎而枯燥的工作。那是因为我们老人不愿意做那些跑腿的事情,还有就是,没有人会把重要的工作在一开始就分给一个刚出校门的新人。尤其是,如果你是一个连复印、文件归档、发快递、记单子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的新人。你越是做不好,你去做真正工作的机会就越少。我见过许多姑娘,刚开始让她们去做就告诉我,我做不了,我学不了,我弄不了,我干不好。嗯,恭喜你去了裁员第一拨就会被裁掉的阵营,恭喜你去了最后才会被涨薪水的位置。如果在新人的时候,都没有人要你去做一些你没做过的事情的话,以后也不会有。工作是一个吸收积累的过程,每个人都有机会,无非就是你要不要而已。如果你觉得过完今天,今天的薪水就拿到了,工作忙是过一天,什么事情都不做也是过一天,看起来是这样的,可是这样过一天,你在今天就没有吸收到任何对自己有用的东西。你这样过一个月,这一个月你就没有吸收到任何对自己有用的东西。然后一年、三年、五年、十年,时间是很容易混过去的,人也是这样荒废的。
  有人教的时候,迅速学
  并不是所有公司都会有老员工来带新员工的。当有人带你的时候,一定要迅速学。可以多问,但是不要像问&&;也要多做,无论带你的人给你什么工作。因为这个时候,是唯一一个会有人检查你是不是出错了的时候,是会有人告诉你如何避免错误的时候,是你有问题会有人解答的时候。无论是否喜欢对方,无论是否欣赏对方,这是你在职场吃到的第一份对你有的饭,即便是粗粮,也要努力它。学习可以,但不要依赖。负责任的老员工有时候会有一种&看不下去&的心情:&怎么会做表做半个小时还没做好?怎么一件事要弄这么久?&有些人会直接把没做完的部分拿过去做,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要一直在旁边学习别人是怎么做的,对比自己,自己哪些做得不对,哪些做得不好。在以后要做同样的事情时,努力做好。不要想&你不让我弄了,这件事就和我没关系了&。工作经验是一种累积,而不是你待得久了就能自动积累经验值的。
  只是一份工而已
  我一向觉得,工作只是一份工,要卖力,但是不要卖命,不要让工作变成你的全部。这是一个很微妙的平衡,要自己努力去做。这个东西是没人能教给你的,你会发现许多人都没有做到。每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努力就够了,如果努力还做不到的话,放过自己。努力还做不好的事情,证明是不适合你的事情,要放弃。放弃,是长大之后,很难学但是很重要的一门课程。可以催促自己,但是不要逼迫自己。
  很多人认为,在工作中,工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但我认为,对于新人来说,态度远比能力重要得多。因为能力还可以靠经验来弥补,但是新人的态度如果有问题,就真的是大问题。什么是态度好呢?不仅仅是把事情做完了,还要努力做好了;自己出错敢于承认;不偷奸耍滑抖机灵;别一个部门的人都没认全就想站队搞小团体;不卑不亢;尊重别人。
  附赠一条,如果你经常运用&请、谢谢、不好意思&,以及见到别人主动打招呼,会有额外加分。如果做不到落落大方地向公司同事或上司打招呼的话,不妨先从对人点头微笑做起。
[职场大牛告诉你职场新人应怎么做]相关的文章
【求职攻略】图文推荐更多最新文章相关作者文章搜狗:感谢您阅读如何勾搭职场大牛?这里有五条祖传秘籍手把手教你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由网友投递产生,如有侵权请联系 ,会第一时间为您处理删除。您的位置:
产品经理从入门到精通,再到突破瓶颈,3位资深大牛给了13条建议
作者:大大萌
产品经理在入门时,需要学习哪些基础技能?遇到原型憋不出来,PRD文档总是被leader喷的情况怎么办?
  在掌握了最基础的画原型,写PRD文档,需求分析和管理等技能后,产品经理要想进阶,成为年薪50w+的产品总监,还需要做哪些事?
  互联网日新月异,产品经理也并非一个永葆青春的行业,在职业发展过程中,产品经理有哪些焦虑?会遇到哪些瓶颈?该如何突破?
  本文,小编整理了馒头3位产品大牛的干货。包括前腾讯产品总监曹菲,《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苏杰,迅雷高级产品经理孙遂意,力图为现在正处在产品经理岗位或者即将踏上产品经理征程的小伙伴解决一些困惑已久的难题。
  一、产品经理快速入门
  从需求、原型、PRD说起
| 迅雷高级产品经理
  ?原型憋不出来怎么办?
  有了功能和流程图,还是不能把原型编出来的情况也大有人在。因为原型并不仅仅是我们看到的一张图,它还承载着产品的架构设计、交互设计,需要考虑用户体验,产品的扩展。
  TOP10应用
  在这里我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有了功能还做不出原型来的,通常是产品用的太少,见识太窄。上图显示的是APP全球IOSTOP10的应用,大家看一下,你熟悉几个。
  看到图标能对应出产品名称吗?能说出这些产品大体的产品框架吗?也许这些APP你都见过,也都用过,但是你不一定了解,或者没有完全理解,或者是没有思考过这些产品的架构,没有形成自己的方法论。只是停留在见面层面这种粗浅的APP体验认识上,会让我们在产品原型设计时,尤其是借鉴他人的产品设计时,犹豫不决,徘徊不进。
  怎样才能让自己熟练地在原型中将功能和流程串联好呢?最好的方法就是动手练习,比葫芦画瓢,还是笨方法。
  使用频率较高的APP
  大家可以看到图片上的这些产品,都是使用频率挺高的一些常用产品,试着用一遍这些产品的所有功能,因为很多边角功能,或者是一些边界功能,大家平常可能都不会用,但是你在做产品设计的时候,其实是会用到的。然后自己绘制一次原型,看看能否全部连起来,如果不行的话,就再试一次,如此反复,多次练习。
  ?什么样的PRD文档才是合格的?
  5个方面判断需求文档是否合格
  一般我们用这几种框架的方式来分解功能,把所有的功能说明全部都覆盖到,才算是完成了整个需求文档。
  第一个是按照在系统中所说的位置来分解功能。比如说先说前台的页面,再说用户管理后台的页面。
  第二个是按照功能的主次来分解,先说核心功能,再说次要功能。
  第三个是按照页面的布局来分解,从上往下,从左到右进行描述。
  第四个是按照场景来分解,比如先说初次使用的,再说非登陆用户的,或者是已登陆用户的。
  第五个是按照用户操作的步骤来分解,比如下载前、下载中、下载后。
  最终只要能使文档阅读者读懂,就算是合格的PRD。
  ?需求想不全怎么办?
  不是PRD一完成就万事大吉了,还是经常会出现需求想不全的情况。这个需求想不全有两重意思。第一个就是只考虑到了需求的正常流程,忽略了需求的边界和异常部分。第二个就是只考虑需求的当前版本,或者是当前设备的使用正常,却忽略了需求的上下文环境。
  经常被忽略的需求边界
  我们来看几组容易被忽略的边界。第一张图中的,创建下载任务的时候,出现空间不足的情况。这个我们就要事前提示用户,暂停任务的下载,保留已经下载的部分,等用户清理磁盘之后,能够继续进行下载,下面的已完成文件被移出之后,就不再提供打开按钮,而是支持重新下载。
  归纳下来,通常需要考虑这些方面。
  1.入口和流程
  首先,要考虑的是入口和流程。入口就是启动应用或功能的入口,从桌面启动还是从通知栏启动?从你自身的应用上启动还是从第三方应用的入口启动?
  流程就是指按某个入口执行一系列步骤,实现某个功能的分解动作,包括成功的情况以及各种失败的情况。失败情况里面就包含了各种的边界,比如你在描述一个购买失败情况的时候,失败的边界可能是余额不足,也有可能是服务器下单失败。
  2.场景与扩展
  用户实用功能的场景,比如说你是横着拿手机,还是竖着拿手机。当你横着拿手机的时候,是否需要支持横屏?如果你支持横屏的话,需要对字符串或者是对功能模块需要进行哪些调整?
  用户的场景,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就是网络。他当前是wifi还是数据网络?如果是wifi的话,是需要验证的wifi还是不需要验证的wifi?通常在数据网络下,进行一些流量消费行为的时候,都是需要给用户提示的。
  扩展,包括版本扩展,是否兼容新旧版本。
  3.设备与平台
  设备是指不同系列的设备,比如PC、Ipad、安卓等,不同的设备它的设计规范也会不相同。另外就是同系列的手机和不同系列的手机,它的规范也不尽相同。要支持多种设备,就需要进行适配处理。是安卓系统还是IOS系统?
  需求不是一次性就能考虑全面的,一回生二回熟,不用要求太苛刻。那种非常边缘或者是边界的一些功能,是可以暂时忽略的。
  二、产品经理从初级到大神
  需要经过哪7层修炼?
|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作者
  随着岗位的渐渐清晰,我们也开始去定义一个职业的成长路径,大家也看看你自己到底走到了哪一步了,以及到达下一步需要做到哪些关键的东西。
  ?第一层,需求细化与研发跟进
  如果你的工作整天都是写PRD,画原型的话,那基本你就是刚刚入门。你接到的是一个相对明确的任务,写写文档做些原型,所以你要懂点设计和技术,因为文档是写给技术看的,原型是画给设计看的, 所以这些技能一开始我们就要具备。
  关于新人如何入门,或者你要如何带新人的3个方法。
  1.做客服,熟悉用户
  阿里它培养产品经理就很简单,你先做3个月客服,回来之后就什么都明白了。你看了再多数据你也没法切身体会到那个痛,可当你接了3个月客服电话每天被骂的狗血淋头的时候,你已经坐不住想动手干了。
  2.写TC(test case),熟悉产品
  大家都知道产品经理很关注优先级和性价比,产品经理的思路其实是抓大放小的。但新人反而应该对产品方方面面的细节都非常了解,而测试岗位就正好符合,他是主要关注细节,比如产品的分支流程,边界条件, 异常的处理。 所以一开始你能耐下性子写一份详细的测试文档的话,是会比跟着产品文档看是会更加细致的。
  3.请吃饭,熟悉团队
  因为产品经理是团队的中心位置的,当你有需求要找技术实现的时候。有时候技术就会回答:“这个做不了”或者“你去排资源吧!”,或者“我加班帮你做一个”。这区别就是你和他是不是朋友了, 如果你和他有很多非工作上的交集的话,很多小问题就会非常顺利。
  ?第二层,主动挖掘与项目管理
  第一层你练过以后,就进入了第二层,最大的区别就是你开始从被动变成主动了。你开始去见用户,挖需求。你也不再是一个盯项目的人了,你开始主动发起项目了,这时候抢资源就变成了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当你和所有人的关系都很好,抢资源就会比较容易。你也不再是一个项目中的需求人员,会有一点变成一个项目经理的角色。
  从一些小现象就能看出你是第几层。
  如果你经常见你产品的用户,那你就是第二层面的人了。
  开会的时候,如果你总是参加者那你就还是第一层的人了,如果是会议组织者,就是第二层的了。
  又比如,优化文档和流程,第一层我们更多是遵守文档。到了第二层,你对产品和文档很熟悉的时候,你会说我想优化一下项目管理流程,比如加个评审环节。或者需求变更流程不是很合理,要怎么改一改之类。
  ?第三层,完整产品与大局观
  你发现,前两层,你都还在做东西,是一种做加法的感觉。这里我有一句金句送给大家:
  完美,不是无一分可加,而不是无一分可减。
  1.做取舍,砍需求
  所以,少即是多才是真正牛逼的地方。第二层你可能是负责一个模块或者功能,到第三层,你开始负责一个完整的产品了。这时候,其实你首先要考虑是我不要做什么,要做取舍,砍需求,你会想的更多的是性价比问题。
  2.有时间大局观,规划与迭代
  这时候你需要大局观,第一个是时间大局观, 你需要考虑整个产品发展过程,比如开发在做1.0版本的时候,你就开始考虑1.1的事情了,规划1.2到2.0版本都要怎么做了。
  3.有空间大局观,借力市场和运营
  第二个是空间的大局观,你要意识到,成功不是只靠产品经理的,很多职能部门也是非常重要,比如市场,运营部门,你要开始推动团队。
  ?第四层,产品线与带团队
  第三层的产经理,已经开始跨时间,关注迭代,关注生命周期了。然后跨空间,作为产品经理反向的驱动市场和运营团队共同达到目标,已经很牛逼了。
  而再往下,第四层的产品经理,已经意识到了这个产品已经足够复杂了,我光靠自己已经不够了。他已经要开始负责产品线了,开始带团队了,要开始养新人了。比如滴滴打车,一开始就是打车嘛,但后面你发现车不够嘛。于是我就开始做快车,提高车的数量。
  ?第五层,成功案例与影响力
  我指的案例是操盘过一个牛逼产品的才算,而不只是参与,这个真有些要靠运气,我也没办法教大家怎么做出一个成功的案例。其实绝大多数的产品经理这一辈子都做不出一个牛逼的产品。再牛逼的产品经理,让他从零开始再做,他都不一定能成。
  所以只能送大家一个词,随缘。
  ?第六层,业务理解与跨职能管理
  你发现周鸿祎、马化腾、雷军也都说自己是产品经理,你信他们是产品经理吗?他们就算这第六层的产品经理。
  “完整的产品”和“商业闭环”并不是同一个概念。就算你滴滴是产品总监,你负责了乘客端,司机端,大后台都是你负责,你可能负责了一个完整的产品,但你并没有接触到商业闭环,你没有考虑商业市场赚钱,养活这几百几千个人,并且创造社会价值的。这叫从“用户价值”到“商业价值”到“社会价值”。
  我讲到第六层都已经把周鸿祎,到马化腾的都扯进来了,那第七层做什么?
  ?第七层,自己成功到助人成功
  前6层我们做的都是一个牛逼的产品,而第七层要你想到一件可以做一辈子的事情,而我认为真正可以做一辈子的事情,它不是一个产品实体,而是一种理念,它是在助人成功,这是比商业价值更高的“社会价值”。
  我觉得馒头商学院就在做类似的事情,虽然他们也在做牛逼的产品,但却是一个助人成功的牛逼的产品。到了第七层,其实是要你想得明白才能活得通透,去找到自己改变世界的方式。我就找到了一个方式,或者说叫一个杠杆原理:
  好的产品是可以改变世界的,
  产品经理是可以改变产品的。
  我们来改变产品经理 。
  外加一句: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7层已经讲完了,大家可以找一下自己到了哪一层。作为一个产品经理,如果只有一句话需要每天不断念叨的话,就这句话就够了:
  用心听,但不要照着做。
  产品经理,5年后
  你们会失业吗?
| 前腾讯产品总监
  ?我的职业焦虑
  我从业到现在已经十年多了,这个问题是我从业五到七八年时最苦恼的话题。当时觉得这个世界太不友好了,互联网这个行业全是年轻人,30岁以上就压力非常大。
  说到底是因为内心有恐慌,担心有一天会失业,如果失业了一定要给自己找一个后路或者给自己备一技之长,不会因为被互联网淘汰之后收入就锐减。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焦虑?先做一个表层分析。我筛选了3个很牛的人,第一个张天一,第二个王信文,第三个09,这三个人都是85后。其中我个人最推崇王信文是,他是刀塔传奇的创始人,据说公司的的月流水已经过两亿。张天一创办了伏牛堂,在业内也有很高的知名度。第三个09是游戏天才,玩DOTA的人应该都听过,几年前已经年薪过千万。
  再来说说年轻人比较喜欢哪些产品。这是我从团队里年轻人那里收集的五个LOGO,你认识几个?
  职业恐慌的表象之二,我总结是:似乎开始有点out,惊慌。互联网的变化太快,不知不觉中,就已经OUT了,太恐怖。就像pony(马化腾)某一次在腾讯内对产品经理们说:你没有错,你只是太老了。
  ?为什么会有这些焦虑?
  上面都是表象,我再归纳一下深层次的原因,看看为什么产品的工作焦虑特别严重?
  第一:我们好像不会什么技能。大家一定会觉得这些图标很熟悉,从axure往后呢,PS已经属于技能丰富的档次,很多人就是画板或者美图秀秀。如果会Python,那太了不起了,绝对属于技术派产品经理。从技能点来说呢,我们好像真的不是很厉害。
  第二:好像看不到什么前景。工作经验应该在一个行业积累,还是多个?不是每个人都从事着、或者有机会从事着新兴的领域或行业。
  我有一个做了十年产品的朋友,经验很丰富,但她一直在专注地做PC杀毒引擎,一直一直。那现在我们数数,市面上还在做PC杀毒引擎的公司,唔,不会超过五家。PC,杀毒,还是引擎,加在一起,这会是多么狭窄的一个选择范围。行业的选择对我们来说,很多,但也会很迷茫。
  上次我讲完课后,很多人加我微信,大多数人上来就问我,腾讯还要人吗?但大家知道在BAT这类公司里其他人的状态么?很多人并不会觉得BAT有多么好,BAT的人天天都在琢磨从BAT跳出来之后去哪儿创业到哪儿发财。大家各有各的烦恼。
  第三:好像并不能做什么创新。在我们平常的工作里,我最常看到的一个场景,是一写产品需求,第一件事情就是看一下竞争对手怎么做。第二件事呢,看看国外类似的产品怎么做。美其名曰,竞品分析!这真的是竞品分析吗?竞品的分析,就是把竞争对手是怎么做的,拿过来抄一抄吗?
  第四,我们在信息的接触方面,并不能与他人有明显的不同。理论上讲,已经没有你知道而他不知道的信息。大家接收信息的来源和渠道,越来越趋同。互联网的发展,让信息的传播路径变得前所未有的短。
  最后一点,资深行业专家呈明显增加趋势。在垂直行业一直积累的专家们,叠加了互联网的基本技能,他们变成了行业专家,大家看到各种各样的,包括馒头的分享也能看到各行各业的人都有,这里面每个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
  综合来说,我们在本质上,好像很难和别人保持没什么不同。
  ?如何克服这些焦虑,成为更优秀的产品经理?
  在职场,你需要考虑两件事。第一件是清楚知道个人发展,通俗点说,怎么样变成奥特曼?第二个是清楚知道行业发展,怪兽在哪儿?
  1.个人发展
  首先,谈谈个人发展的提升。
  从业十年,我的面试题目基本没有太大变化。第一你有理想吗?第二你有特长吗?爱好是什么?第三个问题和别人比,你有不同吗?你比别人更适合做这样工作的优势是什么?
  第三个问题其实切入的是不同的层面,理想是你的未来,特长是你的现在,不同是你对自己的认知。表面上这只是三个好像很无关的问题,但从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可以了解到你对自己的状态是否有清晰的认知。
  2.优秀的产品经理,有哪4个核心优势?
  第一点:洞察力,从纷乱复杂表象中洞察到最深层次的原因。
  之前在搜狗做探索引擎,这是一个特别前瞻的项目,简单来说就是类似google now,在用户的浏览页面中,推荐相关阅读。由于这种推荐并不是基于简单的关键词相关的,例如像现在搜索框里输入关键词就会有下拉的suggestion提示。这种推荐有一些语义上的跳跃、但对于人来说很好理解。
  刚启动这个项目的时候,很多人觉得这个事儿很难做,团队说应该怎么开展这个工作?我给大家的回答是先去看用户session。所谓用户session,就是一个用户在浏览页面的详情,在搜索花了多长时间,进行了翻页还是滚屏,在哪儿点击,在哪儿消费。
  我有一个印象深刻的case,一个用户在淘宝页面看了一下午运动鞋,她试图换各种各样关键词搜索想要的运动鞋,比如耐克、粉色、37码等等,用尽各种办法,最后应该是快要下班的时间,她花了不到三分钟,跳转了三个页面:搜索页、商品详情、付款,买了一个净化器。
  我相信很多男性是不能理解女人的购物思维的,就像他们不能理解,为什么淘宝的购物车上限是99,但多数女人常年都是满的状态一样。所以从很多的表象中,我们需要去深刻洞察,才能更好地理解站在这些现象背后的,人的基本情况。
  第二个重要能力是同理心。
  所有产品经理都知道一些很流行的词,比如用户痛点啊,用户价值啊,需求啊之类的,天天挂嘴边。但我们认真反省一下,你真的是站在用户角度去思考吗?
  我借微信的案例来分享一下吧。最近跟他们团队有深入的业务接触,他们给我冲击真的很大。每个人,完成每一个功能,都充分的思考了用户在这个场景中的各种玩法,不打磨到极致,就不上线。
  当KPI与用户价值冲突的时候,你会选哪个?很多人都会说可能选KPI,然而微信却选择的是用户价值,最难的是他们团队规模已经到了一两千人的时候,他们还能做到每个做产品的人都这样想,这是微信团队非常牛的地方。
  第三个是归纳能力。
  我们应当拥有比较清晰的逻辑,这是必然的。做产品必须跟开发打交道,你没有逻辑支撑、过分跳跃开发是不会认可的。
  第四个跟上一个一起说,即演绎能力。
  很多人只有归纳过程,没有思考过程,我认为产品需求不是来自归纳,如果来自归纳这个世界上的产品需求早被做完了,其实在很多地方需要跳跃。那这种跳跃完毕后再倒推回去的部分,就是演绎。
  上面这这四个就是产品素质模型最重要的核心,如果同时具备这四个素质,那恭喜你,你非常适合做产品。
  3.除了能力出众,卓越的产品经理应该有怎样的性格?
  优秀产品经理的性格表现为:
  第一,爱好广泛,有N技之长,对于很多共性的美的东西,比如音乐、艺术,有欣赏能力。
  第二,容易被故事打动,有感性层,这样容易有同理心,可以更好地换位思考。
  第三,理智冷静,做事讲究条理,有强迫症这种美好品质,遇到挫折不放弃有韧性。第四,在性格层面有分裂,随意,天马行空的部分,这是你做到思维跳跃的基础。
  究其根本原因,因为产品并不是一个依靠理性、逻辑来开展的工作,需要非常多想象力和感性的感知能力。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我觉得成功对于每个人来说,可能都只是一个非常短暂的过程,一般人到一个台阶之上,想的一定是我下一个阶段在哪里?下一个路口应该怎么走?所以我自己觉得痛苦不过是人生常态,快乐不是短暂节点,人生是一场修行,经历过这样的修行之后,我相信大家会找到自己在这个行业可以长久立足的点。
  这个可以支撑的东西,不会因为五年之后到30岁、甚至年纪更大一点就会失去,它是一种成长在你内心的东西,是你对未来生活的把握,是你对现在自己的认知,是你对整个世界的理解和好奇。
  相信大家一定会在修行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答案。
  以上所有导师字幕皆为节选,想看完整版的童鞋,可以在馒头商学院公众号后台回复"完整";,即可查看导师的完整版文章。
(转载请保留)
互联网的一些事,已超50万小伙伴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产品大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