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战争胜利的影响最后胜利了吗取得了某些胜利是肯定的但最后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时间: 13:28:24
北伐战争最后胜利了吗取得了某些胜利是肯定的但最后国共合作破裂了那么到底算成功吗?北伐战争最后胜利了吗取得了某些胜利是肯定的但最后国共合作破裂了那么到底算成功吗?北伐战争最后胜利了吗取得了某些胜利是肯定
北伐战争最后胜利了吗取得了某些胜利是肯定的 但最后国共合作破裂了 那么到底算成功吗?北伐战争最后胜利了吗取得了某些胜利是肯定的 但最后国共合作破裂了 那么到底算成功吗?北伐战争最后胜利了吗取得了某些胜利是肯定的 但最后国共合作破裂了 那么到底算成功吗?胜利了!实现了国家名义上的统一.“第一次北伐战争”也称为“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大革命”.1926年至1927年间,在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共同组织领导下,广东国民革命军进行了反对北洋军阀的革命战争.1926年7月,以蒋介石为总司令的国民革命军约10万人,从广东分三路出师北伐,一路势如破竹,攻克、解放了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及江苏大部,先后击溃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等军队的主力,占领了半个中国.正当北伐军向前发展的紧要关头,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先后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结果,蒋介石集团窃取了北伐胜利果实,建立了新的军阀统治,轰轰烈烈的北伐革命战争中途而废.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作为和平谈判代表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材料二与此同时,我们的人民解放军壮大了,由原先的;材料三这次和平协定八条二十四款,中心问题是接受改;(1)陈嘉庚为什么说“与蒋介石谈判无异于与虎谋皮;(2)周恩来为什么说“今天的情况与往昔大不相同”;(3)和平协定的中心问题为什么是“接受改编和渡江;(4)北平和谈失败后,中共是怎样将革命进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作为和平谈判代表已经不是第一次了。1946年那一次,陈嘉庚先生对我说,与蒋介石谈判无异于与虎谋皮。但是我们还是满怀诚意地和他谈了,因为人民需要和平,广大人民还不了解蒋介石的假和平骗局。现在我们又和他谈了,但今天的情况与往昔大不相同,今天可以说,无论打也好,和也好,我们有信心有力量使它一定能实现??
材料二 与此同时,我们的人民解放军壮大了,由原先的120万人发展到400万人以上,并且蒋介石做了很好的运输大队长,我们的战士有很大一部分是俘虏过来的,后来成为解放军战士。
材料三 这次和平协定八条二十四款,中心问题是接受改编和渡江,这是不能妥协的,必须坚持。今天的革命绝不能再如辛亥革命和北伐战争那样,由于中途妥协而由反动派最后胜利。历史经验证明,革命不能进行到底,则一定失败。――以上材料均引自北平和谈期间周恩来的演讲
(1)陈嘉庚为什么说“与蒋介石谈判无异于与虎谋皮”?
(2)周恩来为什么说“今天的情况与往昔大不相同”?
(3)和平协定的中心问题为什么是“接受改编和渡江”?
(4)北平和谈失败后,中共是怎样将革命进行到底的?
解析:本题以北平和谈为切入点,考查解放战争的有关史实。第(1)问,要注意重庆谈判时蒋介石的真实意图。第(2)问,实际是分析北平谈判的背景。第(3)问,要从人民解放战争的目的出发。第(4)问,是要求对基本史实进行概括。
答案:(1)因为当时陈嘉庚看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2)人民解放军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人民力量空前壮大,革命即将取得全国性的胜利。
(3)只有渡江和国民党接受改编,才能彻底、干净地消灭一切反动势力,在全国范围内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
(4)发动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政权;向全国进军,追歼残敌。
[例2] (江苏单科)晋冀鲁豫解放军在鲁西南强渡黄河后,国民党方面“对于解放军下一步究竟是东越运河、直接策应华东野战军打破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还是南进截断陇海路直趋徐州、粉碎蒋介石的作战计划,捉摸不定”。解放军的“下一步”军事行动及其真实意图是(
A.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
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
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
D.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解放战争期间人民解放军重大战略行动的影
响。解题的关键信息是“晋冀鲁豫解放军”“鲁西南强渡黄河”。
[题组冲关]
3.在某次战役中,中共中央军委给前线指挥部的电报提出:“现在不是让敌人退至淮河以南或长江以南的问题,而是第一步歼敌于淮河以北,第二步歼敌于长江以北的问题”“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据此判断,这一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解析:选C 从材料“现在不是让敌人退至淮河以南或长江以南的问题,而是第一步歼敌于淮河以北,第二步歼敌于长江以北的问题”可判断此战役发生在长江以北、淮河流域,符合的应该是淮海战役。辽沈战役发生在东北地区,平津战役发生在华北地区,渡江战役却是要渡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4.《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是了解中国历史的重要资料,从右图能够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A.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B.北平和平解放,平津战役结束
C.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
D.南京国民政府覆灭,新中国即将成立
解析:选C 提取报刊中的关键信息“我军解放塘沽”“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电贺淮海战役胜利结束”等,可以看出描述的是三大战役的胜利,经过三大战役国民党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课堂归纳]
V[网络构建
V[关键必背]
(1)1946年6月,蒋介石不顾人民的和平要求,发动了内战。
(2)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于1947年6月开始战略反攻。
(3)经过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等,解放军基本解放了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胜利。
(时间:25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1945年8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到达重庆的消息时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期盼(
A.国共双方和平协商,创建新中国
B.国共双方消除隔阂,共同抗日
C.共产党领导人民推翻国民党的统治
D.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合作建立新中国
解析:选A 根据所学,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中牍膊惩竦痴谥厍旖辛宋43天的和平谈判,史称“重庆谈判”。中共争取和平、民主、团结的诚意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欢迎和拥护。B项说法错误,抗日战争已经结束;C项说法明显错误;D项应是1949年新政协的意义。故选A。
2.“我们提议中央能允许我们在本月底(当年为民国35年)即开始实施主力突围的计划,即经鄂中分两个纵队分别向陕南及武当山突围,然后转至陕甘宁边区。”该部队发此电文主要是由于(
A.国民党军队对山东发动重点进攻
B.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挑起内战
C.国民党军队对延安实施重点进攻
D.解放军挺进大别山揭开反攻序幕
解析:选B 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民国35年”是1946年,即人民解放战争的第一年。即突围应该是因为国民党军队对中原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故选B。
3.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在给山东战区的一份电报中指出:“敌军密集不好打,忍耐待机??让敌占领莱芜、沂水、莒县,陷入极大困境,然后歼击,并不为迟。”这是为了(
A.消灭国民党的主力
B.粉碎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
C.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D.奠定解放长江以南的基础
解析:选B 分析题干材料“解放战争时期”“山东战区”等信息可知,人民解放军与山东有关的军事行动是粉碎国民党军队对山东的重点进攻。A、D两项分别是三大战役的结果和意义;C项的标志是人民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4.图示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如图描述了解放战争期间
某一阶段的战略态势,图中的箭头表示的是(
A.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B.刘邓大军挺进中原
C.华东、中原解放军发起淮海战役
D.百万雄师过大江
解析:选B 1947年,国民党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发起重点进攻,因此国民党的中原地区防御空虚,中共抓住有利时机,进行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图示的战略态势就是1947年6月的战争态势,故B项符合题意。
5.研读下图,此图反映的军事行动(
A.表明战略决战时机已经成熟
B.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
C.主要为消灭国民党主力部队
D.“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解放战争进入战略反攻阶段的理解。图片反映的是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对国民党军队实行战略反攻,把革命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
6.右图是一部反映解放战争时期某场战役中,
胶东解放区的一支民工小车队踊跃运粮运
弹药支前的影片剧照。战役胜利后,在毛主席“将革命进行到底”号召指引下,这支民工小车队参加了水手连,配合着解放军攻克了南京。据此判断这场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挺进大别山
解析:选B 本题考查解放战争。根据材料中“胶东解放区”信息可以判断出这个战役的区域;“战役胜利后,在毛主席‘将革命进行到底’号召指引下??配合着解放军攻克了南京”等可以判断出这场战役的大概时间。两个信息结合可知这个战役是淮海战役,故选B。
7.报纸既是时代的晴雨表,也是历史的风向标。右图报道的头条新闻对当时民主革命的深远影响是(
A.揭开了战略反攻的伟大序幕
B.宣告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被推翻
C.表明国民党军队被彻底消灭
D.标志着全国获得完全的解放
解析:选B 解题时注意题干图片中“解放南京”这一关键信息。由此可知,其反映的是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宣告了国民党政府的反动统治基本被推翻。
8.《世界历史与当今世界的关联》一书在评价毛泽东时,认为他是结束外国占领、恢复国家秩序的英雄。下列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B.领导了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C.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华民族赢得独立
D.领导了北伐战争,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解析:选C A项是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B项指抗日战争;D项是国
民大革命。C项符合题意,毛泽东同志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华民族赢得
二、非选择题(18分)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全民族面前的重大任务是:巩固国内团结,保证国内和平,??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日《中共中央对目前时局的宣言》
材料二 富强康乐的国家,自由和平的世界,正照耀在我们面前。??本党无日不迫切期望归政于全国同胞,即欲我国同胞共负建国的责任??一举而实现国父“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的遗教。――日《中国国民党告全国同胞书》
材料三 目前与奸党谈判,乃系窥测其要求与目的,以拖延时间,缓和国际视线,俾国军抓紧时机,迅速收复沦陷区中心城市。??如彼不能在军令政令统一原则下屈服,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外语学习资料、高等教育、专业论文、应用写作文书、生活休闲娱乐、中学教育、行业资料、各类资格考试、32必修1检测:第17课 解放战争等内容。 
 人教版必修一:第17课《解放战争》同步试题(含答案)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第 17 课 解放战争 课程标准: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 ...  人教历史必修1第17课解放战争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第 17 课 解放战争 一、人民解放军挺进大别山 时间:1947 年 6 月 领导人:刘伯承、邓小平 部队:晋...  成才之路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强化作业:第17课《解放战争》_政史地_...共 20 分) 1.(2014? 长沙高一检测)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沪江大学对学生进行...  2017历史必修1同步测试第四单元 第17课 解放战争.doc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第四单元 第十七课 时间:45 分钟 满分 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  必修1 第 17 课《解放战争》学案 【课标要求】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 【知识梳理】 一、解放战争的...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7课《解放战争》优化训练及答案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历史? 必修 1(人教版) 第 17 课 解放战争 基础达标 1.下图是一部电...  教学内容: 第四单元 第17课 解放战争 (一)阶段特征 1945 年 8 月至 1946 年 6 月,是抗日战争到国内战争地过渡时期。1946 年 6 月,全面内 战爆发,在人民...  学年高一历史必修1课后习题 第四单元 第17课解放战争.doc_生活休闲。课时演练? 促提升 一、选择题 1.(原创)1945 年 10 月,在重庆召开的民盟临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