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说这么句话,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意思,真的能治理天下吗

500 - 内部服务器错误。
500 - 内部服务器错误。
您查找的资源存在问题,因而无法显示。“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谁说的?
宋朝开国时候,宰相赵普说出此话,他以半部《论语》帮助太祖平定天下;又以半部《论语》帮助太宗。(宋太祖是赵匡胤,太宗是他的弟弟)半部论语治天下
半部论语治天下
范文一:“半部《论语》治天下”是一句流传很广的话,常与《论语》的意义相伴而行。那么,这句话出自谁之口?《论语》这本书真有如此大的作用吗?1. 从宋太宗与赵普之间的一段对话说起“我听说你一生所读只有《论语》这部书,果真如此吗?”面对宋太宗的问话,宰相赵普实情相告:“臣平生所知道的,确实不出《论语》的范畴。过去我以半部《论语》帮助太祖皇帝平定天下,现在我用半部《论语》辅佐您把天下治理好。”这段君臣对话出自南宋罗大经的笔记《鹤林玉露》,后人据此衍生出“半部《论语》治天下”出自赵普之口。然而,赵普真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吗?不少学者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这种惊世骇俗的事情,在正史中理应提及。然而,据《宋史?赵普传》记载:“(赵)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这说明:赵普在晚年才手不释卷地读《论语》。罗大经笔下所写的“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根本不符合史实。可见,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并没有可信史料来佐证。这种说法很可能是后世学者为了宣扬儒家思想而“杜撰”出来的。2.换角度解读:以《论语》作为从政指导思想然而,不论“半部《论语》治天下”是否是赵普所说,若将其理解为赵普重视《论语》,并将其作为自己的从政思想,则是合理的。从《宋史》的记载来看,赵普晚年读《论语》后,其政事处理得非常顺利流畅。可见,《论语》在为政处事方面确实给了赵普以指导。作为儒家的核心经典,《论语》从修身入手,为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指出了一条根本又切实可行的道路。“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稍显夸张的话,也并非毫无根据吧。原文地址:“半部《论语》治天下”是一句流传很广的话,常与《论语》的意义相伴而行。那么,这句话出自谁之口?《论语》这本书真有如此大的作用吗?1. 从宋太宗与赵普之间的一段对话说起“我听说你一生所读只有《论语》这部书,果真如此吗?”面对宋太宗的问话,宰相赵普实情相告:“臣平生所知道的,确实不出《论语》的范畴。过去我以半部《论语》帮助太祖皇帝平定天下,现在我用半部《论语》辅佐您把天下治理好。”这段君臣对话出自南宋罗大经的笔记《鹤林玉露》,后人据此衍生出“半部《论语》治天下”出自赵普之口。然而,赵普真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吗?不少学者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这种惊世骇俗的事情,在正史中理应提及。然而,据《宋史?赵普传》记载:“(赵)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这说明:赵普在晚年才手不释卷地读《论语》。罗大经笔下所写的“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根本不符合史实。可见,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并没有可信史料来佐证。这种说法很可能是后世学者为了宣扬儒家思想而“杜撰”出来的。2.换角度解读:以《论语》作为从政指导思想然而,不论“半部《论语》治天下”是否是赵普所说,若将其理解为赵普重视《论语》,并将其作为自己的从政思想,则是合理的。从《宋史》的记载来看,赵普晚年读《论语》后,其政事处理得非常顺利流畅。可见,《论语》在为政处事方面确实给了赵普以指导。作为儒家的核心经典,《论语》从修身入手,为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指出了一条根本又切实可行的道路。“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稍显夸张的话,也并非毫无根据吧。
范文二:【注音】bàn bù lún yǔ zhì tiān xià【成语故事】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赵普为太祖出谋划策,发动兵变,拥立太祖赵匡胤,被任命为宰相。宋太祖死后,赵匡义当皇帝,别人认为赵普一生只读《论语》,不学无术,当宰相不恰当。赵匡义问是不是,赵普说我是以半部《论语》帮助治天下的。【出处】典出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宋初宰相赵普,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  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匡义因此问他。他说【解释】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用法】作宾语、定语;强调学习儒学的重要【近义词】半部论语【示例】每决大事,启文观书,乃《论语》也,此时称小官以半部论语治天下。  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三折
范文三:“半部论语治天下”是一个误会研读古代典籍,尤其儒家典籍,讲究经世致用。尤其是“四书”之一的《论语》,里面有很多为政、为官、为学、为人的论述。后世儒者研读《论语》等四书五经,一来是作为科举入仕的敲门砖,二来的确也可以从中领悟出很多治国理政之道。所以,北宋宰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还是颇有道理的。不过,针对这句话,需要纠正一种误解:认为赵普“我的论语只读了半部”或者“我只靠半部论语”就可以帮助皇帝治理天下了。首先,在正史里没有赵普关于类似“半部论语”言论的记载。《宋史》里倒是记载了赵普读《论语》的事儿,不过从上下文看,他对整部《论语》应该都读得很熟了。因为赵普“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论语》总共二十篇,赵普“手不释卷”、“读之竟日”,没有理由只读完半部。其次,寻找非正史的文人笔记之类资料,发现跟此句最靠近的记载出自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者止《论语》,,,,太宗尝以此语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从上下文可见,所谓“半部”之说,只是一种幽默的修辞而已。正确的理解应该是,马上打天下,我靠论语,马下治理天下,我还是靠论语;辅佐你哥哥太祖皇帝,我靠《论语》,辅佐皇上您,我还是靠《论语》。《宋史》对赵普用《论语》治理天下的做法,还引用《尚书·说命下》进行了简单的论证。“昔傅说告商高宗曰:‘学于古训乃有获,事不师古,以克永世,匪说攸闻。’普为谋国元臣,乃能矜式往哲,蓍龟圣模,宋之为治,气象醇正,兹岂无助乎。”傅说告诫商代高宗说:“学习古代贤人的教导,才会有收获。做事不效法古代贤人,而能长治久安,我还没听说过。”赵普作为谋国大臣,能够向前代先贤学习,宋代国家治理气象醇正,赵普的做法难道没有很大助益吗?今天,“古语今世”公众号每天与大家一起“学于古训乃有获”,也是想“矜式往哲”,从古代典籍中亟需治国理政的智慧,以对今天的国家管理者和社会治理者有所助益。欢迎点击下面的往期文章。
范文四:也谈半部论语治天下摘 要:文中从对《论语》的认识和“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由来入手,尝试运用其经典思想和“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精髓进行现代管理。关键词:论语;治天下;孔子;老子《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孔子死后,他的弟子以及弟子的弟子根据各自对孔子在世时与他们的谈话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2500年以来,尽管《论语》有部分内容因时代的变迁,社会制度、生活环境的变化已经与我们现在的生活脱节而不再适用,但《论语》讲述的人性方面的问题、治国的道理等仍然是经久不衰的经典语录。正因为如此,赵普才会有凭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话:“我用半部《论语》替太祖打天下,我再用半部《论语》替陛下治天下。”一、对《论语》的认识《论语》是一部儒家经典著作,它涉及到了治国安邦、为人处世、君子言行标准及道德修养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对当代仍具借鉴和指导意义。1.治国安邦方面。一是指出治国的根本在于“人伦纲常”。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说要治理好国家,君主必须像个君主,臣子必须像个臣子,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换句话说,就是各在其位、各司其职,否则国将不国,政将不政,社会将混乱不堪。另外,还告诉了人们为什么“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二是治国的前提是君主要严于律己。如:“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即君主要治理好国家,必须端正自己本身,严于要求自己。三是治国的方法为“选才、富国、育人和立法”。孔子认为君主管理国家大事,要处处从大局着眼,重视选拔优秀人才。2.做人标准方面。一是做人要正直磊落。“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要求每个人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那些靠侥幸避免灾祸的人迟早要摔跟头。二是强调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人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并提出了“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即“克己复礼为仁”。三是做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即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帮助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讲信用了?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温习了呢?强调从自身出发修养品德的重要性。3.塑造人格方面。一是“君子不器”。君子必须具备多种才能,不能只像器具一样,而应“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即君子应以道义作为做人的根本,按礼仪来实行,用谦逊来表达它,用忠诚来完成它,否则就谈不上君子。二是君子要重视自我修养。“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三是君子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除了自我修养,还要重视用“戒、畏、思”几项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四是君子要重义避利,追求道义。君子和小人之间的差别还在于具有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作为君子只有重视道义,追求道义,才能与小人区别,才能真正体现君子的精神,君子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五是君子不党。君子之间的交往应该做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一种和谐的共生关系,即“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二、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由来“半部论语治天下”典出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光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故有“半部论语定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流传。当然也有讽刺赵普宰相一辈子只看了半部论语的传言一说(普智谋多,读书少)。无论是传说还是事实,典故“半部论语”这则成语常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性。三、论语对现代管理的启示《论语》作为传统经典已经影响中国两千多年。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它就是每个读书人的必读之书,也是各朝代遴选官员考试的核心内容。如今,论语仍然是现代管理的制胜宝典。1.言传身教,量身定做。第一,孔子本身就是一个高级管理人员,他做过鲁国司寇和司空,并且做得非常成功。第二,孔子研究过易经,写过易经的系辞,知道阴阳协调顺时而动的原理。第三,孔子向老子请教过,了解道德经无为而治的核心思想(《庄子·知北游》中对孔子问道于老子有详细的描述,如“良贾深藏若虚,盛德容貌若愚”)。第四,孔子有贤人七十二弟子三千,这些学生中既有宰相级别的高官也有超级富豪,他的管理可以随时在学生中实践,他不是避世而居的学者。2.吸取精华,管理制胜。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每天都会反省三个问题:给别人做事是不是认真努力,与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用,学习的内容是不是做了回顾。这三条与现代管理学中对管理者的个人修炼的要求是一致的,即忠诚、信用(诚信是企业之本,是企业成功的基石)、学习。优秀管理者的首要条件就是这三条,否则很难成为优秀管理者。3.德才兼备,理念引导。“为政以德,臂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意思是管理者理念要正确,个人修养要高,并不要过多发号施令,也不用亲力亲为,但是大家都很服从他;反之,即使发号施令也没有用。我们看很多管理者经常与员工开会,苦口婆心教育他们努力工作,但是员工并没有把他的话当回事,主要一点就是他们的理念不对或者他们个人修养不够。如果不讲德,而用其他错误的理念去管理,无论怎么管理,如何苦口婆心,团队还是没有凝聚力。如果以道德来培训教育,让每个人有道德修养,以礼节规范来教育人们,大家能自动、自发地工作,做错了事有羞耻心,不敢做不道德的事,这样就井井有条了。4.身先士卒,示范引领。“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意思是说,如果要谈管理,先要有正确的文化理念和合适的名份。如果理论上讲不过去的事,就是不合适的事,一定不会成功的。随之也会造成文化的衰败,文化衰败后靠严格的处罚就很难管理,并且人们也缺少是非观念,不知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不知道走哪条路好。因此,做事的时候,首先指导思想要正确,说出来的话要有根据,并且符合实际。比如,越级管理其实就是名不正、言不顺,架空了直接负责的人,以后大家就会对最高管理者有依赖性,直接负责人也就积极性不高,总的效果就会下降。因此,我们一定要遵守公司的组织结构,在职责范围内行事。再比如,公司开展一个项目,一定要与公司总的目标一致,如果项目违背社会道德,或者与公司总的方针不一致,这就是名分上说不过去,做起来会阻力很大。“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强调管理者要有很高的修养,行事要正,大家自然就会服从,不要过多发号施令,否则说得再好也没有用。“上好礼,则民易使也。”处上位的人如果自己是有修养的人,则下属就好管理。“无为而治,其舜也与?”无为而治就是最好的管理!“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管理者有过错,就像天上的日食月食,大家可以看到,但是改正后,大家仍然会尊重他,所以管理者不要去掩盖自己的过错。5.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论语》把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理念等几乎都囊括在语录的字里行间,但我们更要辩证地取舍与借鉴。一是最容易理解而最难做到的“中庸思想”,对人处事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衷的态度。二是“君子小人”,“君子动口不动手、观棋不语真君子”,仿佛君子就像个呆呆的人似的。三是“过于繁琐的礼与仁”,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因诸侯国不遵守“周礼”而闹得一团乌烟瘴气。孔子的礼的核心是“正名”,即“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孔子致力于维护三纲五常,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此外,孔子还把“仁”当作“人”的标准:“仁者,人也。”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过,孔子“这种所谓仁道,很显然的是顺应着奴隶解放的潮流的;这也就是人的发现”。参考文献:杨伯峻.论语译注[m].上海:中华书局,2006.
范文五:摘 要:文中从对《论语》的认识和“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由来入手,尝试运用其经典思想和“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精髓进行现代管理。关键词:论语;治天下;孔子;老子《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孔子死后,他的弟子以及弟子的弟子根据各自对孔子在世时与他们的谈话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2500年以来,尽管《论语》有部分内容因时代的变迁,社会制度、生活环境的变化已经与我们现在的生活脱节而不再适用,但《论语》讲述的人性方面的问题、治国的道理等仍然是经久不衰的经典语录。正因为如此,赵普才会有凭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话:“我用半部《论语》替太祖打天下,我再用半部《论语》替陛下治天下。”一、对《论语》的认识《论语》是一部儒家经典著作,它涉及到了治国安邦、为人处世、君子言行标准及道德修养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对当代仍具借鉴和指导意义。1.治国安邦方面。一是指出治国的根本在于“人伦纲常”。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就是说要治理好国家,君主必须像个君主,臣子必须像个臣子,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换句话说,就是各在其位、各司其职,否则国将不国,政将不政,社会将混乱不堪。另外,还告诉了人们为什么“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二是治国的前提是君主要严于律己。如:“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即君主要治理好国家,必须端正自己本身,严于要求自己。三是治国的方法为“选才、富国、育人和立法”。孔子认为君主管理国家大事,要处处从大局着眼,重视选拔优秀人才。2.做人标准方面。一是做人要正直磊落。“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要求每个人只有正直才能光明磊落,那些靠侥幸避免灾祸的人迟早要摔跟头。二是强调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处于第一位的。人只有在仁德的基础上做学问、学礼乐才有意义,只有仁德的人才能无私地对待别人,才能得到人们的称颂,并提出了“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后天“修身、克己”的结果,即“克己复礼为仁”。三是做人要重视修养的全面发展。“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即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帮助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讲信用了?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温习了呢?强调从自身出发修养品德的重要性。3.塑造人格方面。一是“君子不器”。君子必须具备多种才能,不能只像器具一样,而应“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即君子应以道义作为做人的根本,按礼仪来实行,用谦逊来表达它,用忠诚来完成它,否则就谈不上君子。二是君子要重视自我修养。“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三是君子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除了自我修养,还要重视用“戒、畏、思”几项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四是君子要重义避利,追求道义。君子和小人之间的差别还在于具有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作为君子只有重视道义,追求道义,才能与小人区别,才能真正体现君子的精神,君子必须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五是君子不党。君子之间的交往应该做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一种和谐的共生关系,即“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二、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由来“半部论语治天下”典出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光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故有“半部论语定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流传。当然也有讽刺赵普宰相一辈子只看了半部论语的传言一说(普智谋多,读书少)。无论是传说还是事实,典故“半部论语”这则成语常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性。三、论语对现代管理的启示《论语》作为传统经典已经影响中国两千多年。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它就是每个读书人的必读之书,也是各朝代遴选官员考试的核心内容。如今,论语仍然是现代管理的制胜宝典。1.言传身教,量身定做。第一,孔子本身就是一个高级管理人员,他做过鲁国司寇和司空,并且做得非常成功。第二,孔子研究过易经,写过易经的系辞,知道阴阳协调顺时而动的原理。第三,孔子向老子请教过,了解道德经无为而治的核心思想(《庄子·知北游》中对孔子问道于老子有详细的描述,如“良贾深藏若虚,盛德容貌若愚”)。第四,孔子有贤人七十二弟子三千,这些学生中既有宰相级别的高官也有超级富豪,他的管理可以随时在学生中实践,他不是避世而居的学者。2.吸取精华,管理制胜。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孔子每天都会反省三个问题:给别人做事是不是认真努力,与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用,学习的内容是不是做了回顾。这三条与现代管理学中对管理者的个人修炼的要求是一致的,即忠诚、信用(诚信是企业之本,是企业成功的基石)、学习。优秀管理者的首要条件就是这三条,否则很难成为优秀管理者。3.德才兼备,理念引导。“为政以德,臂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意思是管理者理念要正确,个人修养要高,并不要过多发号施令,也不用亲力亲为,但是大家都很服从他;反之,即使发号施令也没有用。我们看很多管理者经常与员工开会,苦口婆心教育他们努力工作,但是员工并没有把他的话当回事,主要一点就是他们的理念不对或者他们个人修养不够。如果不讲德,而用其他错误的理念去管理,无论怎么管理,如何苦口婆心,团队还是没有凝聚力。如果以道德来培训教育,让每个人有道德修养,以礼节规范来教育人们,大家能自动、自发地工作,做错了事有羞耻心,不敢做不道德的事,这样就井井有条了。   4.身先士卒,示范引领。“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意思是说,如果要谈管理,先要有正确的文化理念和合适的名份。如果理论上讲不过去的事,就是不合适的事,一定不会成功的。随之也会造成文化的衰败,文化衰败后靠严格的处罚就很难管理,并且人们也缺少是非观念,不知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不知道走哪条路好。因此,做事的时候,首先指导思想要正确,说出来的话要有根据,并且符合实际。比如,越级管理其实就是名不正、言不顺,架空了直接负责的人,以后大家就会对最高管理者有依赖性,直接负责人也就积极性不高,总的效果就会下降。因此,我们一定要遵守公司的组织结构,在职责范围内行事。再比如,公司开展一个项目,一定要与公司总的目标一致,如果项目违背社会道德,或者与公司总的方针不一致,这就是名分上说不过去,做起来会阻力很大。“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强调管理者要有很高的修养,行事要正,大家自然就会服从,不要过多发号施令,否则说得再好也没有用。“上好礼,则民易使也。”处上位的人如果自己是有修养的人,则下属就好管理。“无为而治,其舜也与?”无为而治就是最好的管理!“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管理者有过错,就像天上的日食月食,大家可以看到,但是改正后,大家仍然会尊重他,所以管理者不要去掩盖自己的过错。5.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论语》把孔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思想、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理念等几乎都囊括在语录的字里行间,但我们更要辩证地取舍与借鉴。一是最容易理解而最难做到的“中庸思想”,对人处事采取不偏不倚、调和折衷的态度。二是“君子小人”,“君子动口不动手、观棋不语真君子”,仿佛君子就像个呆呆的人似的。三是“过于繁琐的礼与仁”,动荡不安的春秋时代因诸侯国不遵守“周礼”而闹得一团乌烟瘴气。孔子的礼的核心是“正名”,即“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孔子致力于维护三纲五常,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此外,孔子还把“仁”当作“人”的标准:“仁者,人也。”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过,孔子“这种所谓仁道,很显然的是顺应着奴隶解放的潮流的;这也就是人的发现”。参考文献:杨伯峻.论语译注[M].上海:中华书局,2006.
范文六:我国宋朝时代,有个名叫赵普的人,当过太租和太宗统治时期的宰相。赵普原来学识不多,当了宰相之后,宋太祖劝他读书,于是赵普就开始用功了。他手不释卷,每次从外边回到家里,就关起门,打开书箱,成天地读书,果然很见成效:处理政事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赵普曾对宋太宗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赵普死后,家里人打开他的书箱,果然只有一部《论语》。于是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传之于世。(见《宋史·列传》十五)当然,赵普一生所读的书不会只是一部只有一万一千七百零五个字的《论语》。但他精读了《论语》,却是真的。我们知道,《论语》是孔子的门生记述孔子言论的一部书,讲了很多关于封建统治阶级为人治世的基本思想和道理。作为封建统治者的赵普,选定了《论语》来精读,不是偶然的。赵普之所以精读《论语》,要从《论语》中学习和吸取的,是如何统治劳动人民的知识和才能。这固然是我们要看到的。但是,如果从治学态度、读书方法上来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却有某些可取之处。这就是:读书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所谓“少而精”,就是要抓住精华、精髓,最根本、最必需、最重要的东西,也就是耍抓住事物的核心和实质。这些精华,量虽少,而质却高。掌握了它,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一通百通,运用自如。正因为这些是最基本的、精华的,数量虽少,掌握起来却很不容易,必须精读、熟读,反复地揣摩。所以,这“精”字不但是指知识中的精华,而且还意味着要“精读”。谁要获取某方面的知识,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学习时都必须善于贯彻少而精这个原则,即学会抓主要矛盾的方法。不然,他们就会像毛主席所说的那样:“万千的学问家和实行家,不懂得这种方法,结果如堕烟海,找不到中心,也就找不到解决矛盾的方法。”衡量一个青年读书的效果,不在于读书数量的多少,而在于他是不是真正学有所得,能不能学以致用。坚持“少而精”,学的数量虽不多,然而真正学好了,实效却很大。如果违反这个原则,企图什么都学,其结果就会“博而寡要,劳而少功”,什么也学不好。俗话说:“贪多嚼不烂”,过了量,读的越多,结果适得其反,学懂的东西反而越少。这也是个多与少的辩证法。人的头脑毕竟不像装一般物品的仓库,读了书,必须经过理解、消化、实践,才能真正有所得,才能变成自己的。如果一味贪多,以为愈多愈好,多到过了量,就会在读书上引起“消化不良”的恶果。老子说:“少则得,多则惑。”就是这个意思。有些青年担心学习上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就不能做到广而博,学得丰富的知识。这是不必要的。少而精与广而博两者是矛盾的统一。只有少而精,有了真知的积累,才能做到广而博。就一个人来说,一方面,所谓广博的知识,是说学习不要孤陋寡闻,但也不是没有中心,没有重点;他往往是以某一个问题或专业为中心,围绕中心,涉猎到有关知识,不断扩大,以至博览群书(这“群”也仍然是有中心的有限的),具有广博的知识。另一方面,人们广博的知识,又是一个问题一个问题、一个见解一个见解长期积累的过程,积无数次的少而精,才能有整体上的博而广。由此可见,我们提倡读书的时候要少而精,绝不是说越少越好,更不是说不要广而博。由此可见,少而精并不意味着学习很轻松、容易,更不能成为懒汉不学习的借口。相反地,它要求:抓住精华后,就不断地学,反复地学,理论联系实际,边学边用,边用边学。它需要勤奋地学,艰苦地学。我国宋朝时代,有个名叫赵普的人,当过太租和太宗统治时期的宰相。赵普原来学识不多,当了宰相之后,宋太祖劝他读书,于是赵普就开始用功了。他手不释卷,每次从外边回到家里,就关起门,打开书箱,成天地读书,果然很见成效:处理政事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赵普曾对宋太宗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赵普死后,家里人打开他的书箱,果然只有一部《论语》。于是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传之于世。(见《宋史·列传》十五)当然,赵普一生所读的书不会只是一部只有一万一千七百零五个字的《论语》。但他精读了《论语》,却是真的。我们知道,《论语》是孔子的门生记述孔子言论的一部书,讲了很多关于封建统治阶级为人治世的基本思想和道理。作为封建统治者的赵普,选定了《论语》来精读,不是偶然的。赵普之所以精读《论语》,要从《论语》中学习和吸取的,是如何统治劳动人民的知识和才能。这固然是我们要看到的。但是,如果从治学态度、读书方法上来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却有某些可取之处。这就是:读书要贯彻少而精的原则。所谓“少而精”,就是要抓住精华、精髓,最根本、最必需、最重要的东西,也就是耍抓住事物的核心和实质。这些精华,量虽少,而质却高。掌握了它,就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一通百通,运用自如。正因为这些是最基本的、精华的,数量虽少,掌握起来却很不容易,必须精读、熟读,反复地揣摩。所以,这“精”字不但是指知识中的精华,而且还意味着要“精读”。谁要获取某方面的知识,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学习时都必须善于贯彻少而精这个原则,即学会抓主要矛盾的方法。不然,他们就会像毛主席所说的那样:“万千的学问家和实行家,不懂得这种方法,结果如堕烟海,找不到中心,也就找不到解决矛盾的方法。”衡量一个青年读书的效果,不在于读书数量的多少,而在于他是不是真正学有所得,能不能学以致用。坚持“少而精”,学的数量虽不多,然而真正学好了,实效却很大。如果违反这个原则,企图什么都学,其结果就会“博而寡要,劳而少功”,什么也学不好。俗话说:“贪多嚼不烂”,过了量,读的越多,结果适得其反,学懂的东西反而越少。这也是个多与少的辩证法。人的头脑毕竟不像装一般物品的仓库,读了书,必须经过理解、消化、实践,才能真正有所得,才能变成自己的。如果一味贪多,以为愈多愈好,多到过了量,就会在读书上引起“消化不良”的恶果。老子说:“少则得,多则惑。”就是这个意思。有些青年担心学习上贯彻少而精的原则,就不能做到广而博,学得丰富的知识。这是不必要的。少而精与广而博两者是矛盾的统一。只有少而精,有了真知的积累,才能做到广而博。就一个人来说,一方面,所谓广博的知识,是说学习不要孤陋寡闻,但也不是没有中心,没有重点;他往往是以某一个问题或专业为中心,围绕中心,涉猎到有关知识,不断扩大,以至博览群书(这“群”也仍然是有中心的有限的),具有广博的知识。另一方面,人们广博的知识,又是一个问题一个问题、一个见解一个见解长期积累的过程,积无数次的少而精,才能有整体上的博而广。由此可见,我们提倡读书的时候要少而精,绝不是说越少越好,更不是说不要广而博。由此可见,少而精并不意味着学习很轻松、容易,更不能成为懒汉不学习的借口。相反地,它要求:抓住精华后,就不断地学,反复地学,理论联系实际,边学边用,边用边学。它需要勤奋地学,艰苦地学。
范文七:半部《论语》治天下公元959年,赵匡胤是后周柴荣的心腹武将,掌控着兵马大权。柴荣的突然离世,给赵匡胤带来了机遇与挑战:一是继续辅佐后周,成就一番霸业;二是拥兵自重,建立属于自己的王朝。此时,寻找一位知识渊博的文官是他当务之急。正当他非常着急之时,一位教书先生进入了他的视线,这个人就是赵普。与之交谈,发现他谈吐不凡,智慧过人。赵匡胤十分高兴,于是委以重任。然而,这个赵普并非经纶满腹,他只懂得一部《论语》。好在他十分聪颖,虽然才学不高,但应酬赵匡胤还是绰绰有余。由于赵普的辅佐和操纵,公元960年,发生了陈桥驿兵变,赵匡胤终于黄袍加身,建立了大宋王朝,赵普也坐上了丞相宝座。登上皇位后的赵匡胤,为了显示自己的才学,他决定亲定国号。通过苦思冥想,他选定了两个十分满意的字——乾德。当赵匡胤在文武百官面前说出自己选定的年号之后,赵普第一个拥护:“好啊!好啊!朗朗乾坤,德泽后人,多么吉祥而大气!”听到丞相地赞赏,太祖皇帝非常得意。正当他拿起御笔就要书写之时,只听一个大臣奏道:“起奏陛下,此二字已先后被大唐和西蜀王衍使用,因而不可作为大宋国号。”堂堂大宋怎能使用别人用过的国号?太祖十分恼怒。他猛一抬头,正好赵普与他近在咫尺。于是,他边念边在赵普的脸上写道:“好个屁!”说完拂袖而去。唐朝的历史不过三百余年而已,而“乾德”二字先后两次被使用,丞相赵普居然不知道!可想而知,皇帝是多么的失望。赵普的学问在他心中也大打折扣。不久,太祖皇帝就罢免了赵普的丞相职务。公元976年,太祖猝然离世,太宗继位。然而,太宗皇帝总找不到合适的丞相人选,最后不得不重新启用赵普。赵普在丞相地位置上干得有声有色。有人偷偷地问他:何以能辅佐两代君王?他答道:“我是用半部《论语》使太祖皇帝得到天下,用另外半部《论语》为太宗皇帝治理天下。”后来,半部《论语》治天下就流传开来。由此看来,智慧离不开知识,知识更需要智慧啊!
范文八:半部论语治天下典故赵匡胤有一柄“柱斧”从不离手。那是一个象牙柄水晶头的斧头,很名贵,打起人来也很疼。公元967年,当时是宋太祖的乾德五年。当时,君臣几个人谈起年号来,赵匡胤对“乾德”这个年号相当得意。赵普跟着拍马屁,列举了几年来不少好事,然后归功于赵匡胤改的这个年号。谁知,旁边站着一位名叫卢多逊的翰林学士,极有学问,而且死看不上赵普。他等赵普特别起劲地拍完马屁后,不动声色地说了一句:“可惜,乾德是伪蜀用过的年号。”皇帝大吃一惊,马上命人去查。结果真是前蜀的年号,而且是亡国的年号。这一下赵匡胤的羞惭恼怒可想而知。想起赵普这厮身为宰相,却不读书不看报,让自己在天下臣民面前出了这么大的一个洋相,真是可恶万分。皇帝阴沉着脸在那儿运气,坐了半天,实在还是压不住心头的怒火,便招手叫道:“赵普过来。”
赵普以为要挨那柱斧的揍了,就战战兢兢地走向御案前,只见皇帝拿起御笔,蘸饱了黑墨,在赵普脸上就是一阵乱写乱画,弄得他满脸满身翰墨淋漓。一边涂,皇帝还一边骂:“你不学无术,怎么比得上卢多逊?”
从此,大宋宰相赵普受此奇耻大辱,开始发愤读书。他有一个大书匣,不许别人动。人们只是看到他每天从里面拿出一本书来读,但是谁也不知道是什么书。等到这位宰相死后,人们打开书匣,发现里面只有《论语》。从此以后,赵普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就传遍天下了。
在赵匡胤攻城略地之后,他制定了这些政策制度、祖宗家法。大宋帝国的“郁郁乎文哉!”就是在此基地上,成长起来的。赵匡胤和他子孙那个时代是中国经济、文化达到巅峰的时代,是中国在全世界最文明、最发达的时代。这一切,可能都与它的开国皇帝、好汉赵匡胤的那个“卧榻”情结有关。论语: 孔子言论的汇编,儒家最重要的经典。由孔子门生及再传弟子集录整理,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的主要资料。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范文九:在一个开放竞争的动态商业社会中,内外部因素的变化,使现代企业时刻处于未来的不确定之中,此时最要紧的是不要让决策者走入战略转型的歧途!唯一不变的就是变。沿用过去时代的战略,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也许意味着的不是守成,而是失败。在一个巨变的时代,当初再富有宏图大志的企业战略,都面临着调整和转移的可能。前不久,随着吴鹰的离去,宣布了UT斯达康在中国战略的失败,值得一提的是,曾几何时,UT斯达康曾经被看成是富有战略能力的企业。然而,商业社会永远无法完全预知,随着小灵通政策性的衰落,未能及时完成战略转移的UT斯达康,不可避免地陷入困局。星火燎原后的飞跃,从此行业到彼行业的转换,企业内部区域市场的平衡,企业的多元化和并购,乃至企业内部的组织变革,权力的更迭等,无不需要企业的战略转移能力。刻舟求剑,必被滔滔逝川抛弃,以变应变,才是变化时代的根本之道。战略的自我调整和转移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立身的核心能力之一。市场转移:进攻还是防御?对于一个成熟的企业来说,市场的转移能力,更多地体现为两个方面:对于新兴市场的开拓与核心市场风险的防范。或者说是进攻性市场转移与预防性市场战略转移。对于新兴市场的拓展能力,对于成长中的企业尤其重要。近几年风靡全国的王老吉,在几年前,不过是偏居岭南的一家老字号,散见于广东繁华街头的小店里。2004年之后,王老吉进行了战略调整,决意打破区域市场壁垒,进军全国,2005年,王老吉发动“野狼行动”,其市场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扩张,一跃成为国内凉茶领域的第一品牌。很多全国性的企业巨头,在完成从区域品牌到全国性品牌的过程中,都伴随其市场战略的转移。而在跨国企业的成长过程中,市场转移能力也非常重要。我们今天所知的“天空帝国”新闻集团。新闻集团能够成为全球性传媒帝国,关键一步即在于其从澳大利亚到海外的市场战略转移。从1969年收购英国《世界新闻报》开始,到上世纪70年代收购《纽约晚报》,乃至后来默多克加入美国国籍以突破收购美国福克斯电视台的政策性壁垒,一直到最近不久收购道琼斯公司,市场的转移和扩张造就了今日庞大的传媒帝国。目前,新闻集团控制了英国40%的报纸;在美国,拥有21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福克斯电视网和35家电视台;新闻集团用7种语言,通过40多个频道向亚洲35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娱乐和信息节目。其战略中心已经远远跳离澳洲。目前,中国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向国际性企业转变。其中走得最远的,当数海尔与联想,联想通过并购,已经将其未来的赌注放到了国外,而海尔的海外市场则有了不错的起色,今年刚被评为美国最受欢迎的“中小企业品牌”。海尔在美国设立工厂,显示了其进行市场转移的决心。华为与中兴在发展中国家市场也有大的进展。防御性市场转移,更多的是一种战略上的平衡。而如失去市场的平衡,很容易导致市场动荡。TCL近几年在越南等东南亚市场表现突出,但是,2006年,TCL在东南亚市场却遭遇重挫。2006年的销售数字显示,TCL在国内卖掉了800万台CRT电视,而新兴市场竟然卖掉了500万台,就在众人为新兴市场迅速增长的销售额欢欣鼓舞时,日韩品牌突然大幅降价倾销,对TCL市场造成巨大冲击。对于东南亚市场中的不确定性认识的不足,使TCL的不能及时进行市场转移,从而导致整体市场失衡。危机中的TCL更沐一分风雨。2007年,TCL宣布要“回到原点”,把资源和管理重心从海外收回到国内市场已经成了必然的选择。企业市场转移能力的不足,在人民币升值的过程中也表现得非常明显。此前很多浙江食品企业以国外市场为主,结果,在人民币升值后,海外市场变成黑洞,不得已大规模向国内市场转移,结果市场严重失衡,很多企业就此死亡。在家电行业,美的的市场转移相对成功,早几年的时候,通过海外出口缓解国内压力,近年来,则致力于国内的扩张和兼并。相反,格兰仕的市场转移则基本失败,其空调由于国内市场不振,早年主要靠海外市场,而近一两年海外出口锐减,国内市场也束手无策,导致整体溃败。产业布局:改行还是多线做战?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其实,对于企业来说也是如此。是否拥有合理的产业布局非常重要。企业战略布局的转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改行,其二是多元化战略。企业改行的动因有多种,有的是从夕阳行业向朝阳行业转移,有的是碰到行业的局限,但企业又有大的追求,由此舍溪流而入大海。很多行业巨头都曾经有过改行的经历,而且,由于其改行的成功,乃至于我们今天已经很难想起它原来的主业是什么。改行最成功的当数格兰仕,1978年,格兰仕从鸡毛掸子做起,到1992年,已经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羽绒企业,但是,随后,华宝、神州、万家乐、爱德等家电品牌一个个崛起,美的、科龙更是成为企业巨头,家电企业以更庞大的规模、更宏大的气魄出现,羽绒行业的“小国之君”,甚至还不如家电行业的“大国之臣”,羽绒行业的龙头地位,已经无法满足格兰仕的抱负,于是,格兰仕决定进行产业布局的战略转移,突破羽绒行业普遍的规模局限,遂选择彻底抛弃旧产业,进军家电行业,历时几年后,最终成为全球微波炉行业的霸主。最近几年,TCL似乎已经成为企业并购失败的代名词,但是,TCL集团近年来在巨亏后还能够坚持下来,在崩溃的边缘止步,不可谓不是一个奇迹。在某种意义上说,TCL挫而不折,得宜于其出色的产业战略转移能力。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及本世纪初几年,TCL主要以彩电产业作为支柱和利润主要来源;后来,随着彩电行业普遍的价格战,利润越来越低,乃至普遍遭遇低谷。这时候,TCL通讯产业又适时崛起,成为TCL的龙头产业和主要利润来源;而在TCL手机业绩大规模滑坡,并且在并购后发生巨亏时,TCL多媒体事业又适时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及时的产业转移,使TCL在遭遇严重困局时,不至于全面失衡乃至崩溃。 而近年来TCL业绩不佳,使其产业转移方面的优点被普遍忽视。UT斯达康近年在中国的败局,很大程度上就是缺乏产业布局的战略转移能力。早年UT斯达康抓住固定电话与移动电话之间的缝隙,凭借小灵通业务迅速崛起,一度垄断了中国大陆市场的50%以上,但是,随着移动和电信等国有垄断巨头业务分割的完成,小灵通的生存空间日益受到挤压,乃至曾三度被政府下令停掉,其实命运的衰落已成必然。但是,在小灵通鼎盛到逐步衰落的过程中, UT斯达康对于自身资源和能力过分乐观,缺乏对于外部环境的充分认知,没有表现足够的远见,寻找小灵通之后合适的替代产业。在稳定既有业务的前提下,UT斯达康本应谨慎地进入其它通信细分市场,而不是大张旗鼓地进入3G、IPTV等“前景广阔却风险极高”的业务。但是,在3G标准的核心技术方面,它不仅远远落后于摩托罗拉、诺基亚等国际巨头,甚至连华为、中兴等国内厂商也不如。而在IPTV领域,相关的商业模式还处于培育阶段,技术标准尚不成熟。2005年第二季度,UT斯达康中国区的收入大幅减少到原来的1/3,在原来的核心业务遭遇重挫时,UT斯达康却无法向新的产业领域转移,引起整个企业的失衡。做强路径:加法还是减法?在传统名著《三国演义》中,一代枭雄曹操对龙有一段精彩的描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龙乘势变化,犹如人得志而纵横四海。对于企业来说,能大能小,乘势而变,也是一项重要的战略转移能力。自通用以降,企业但知大,不知小,但知进行多元化扩张、并购等做加法的策略,而不知道减的策略。通用由此误人深矣。加法战略的优势显而易见,快速积聚企业规模、降低企业运营风险、寻求新的利润增长。但是,企业做加法,需要很多内外部条件,如企业所拥有的资源,企业本身的匹配能力,企业发展阶段,行业格局,乃至一些宏观商业政策等。可惜,很多企业急功近利,不管不顾,它们正如一个古老故事中讲到的:只要高入云端的空中楼阁,不要底下的地基。很多企业,就是在疯狂的扩张中衰亡。从早期的巨人、太阳神、到近年的德隆、格林科尔,莫不由于盲目扩张而衰亡。善于做减法,有时候反使企业先舍后得。很多企业都曾经经历过从扩张到收缩,从多元化回归专业化的过程。从20世纪60年代直到90年代中期,百事公司秉承多元化发展策略,把几十亿美元投入了饭店等资金密集型行业。结果,百事可乐规模迅速膨胀,雇员人数比可口可乐多出一半,利润却只有其50%。1996年后,百事作出重大战略调整,将肯德基、必胜客、Tacobell餐饮业务分离出去,集中力量开发软饮料。专业化之后的百事发展迅猛,目前,百事公司占据了非碳酸饮料25%的市场份额,是可口可乐同领域的15倍。在国内,企业做减法最成功的当数万科, 1991年之前,万科业务已包括进出口、零售、房地产、投资、影视、广告、文化、饮料、印刷、机加工、电气工程等13大类,基本上是什么赚钱做什么。从1993年开始万科从多元化走向专业化,一路削减至2001年只剩房地产。专业化后的万科获得了飞跃式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地产行业的标杆。马无夜草不肥,某种意义上说,加法是永恒的,减法是权衡的,否则,企业也不可能有发展。其实,最关键的是企业在加法与减法之间的转移能力。事实上,作为做加法战略集大成者的通用,其实也很善于做减法,通用在韦尔奇上台前,有着大大小小不同的很多事业部或者子公司,运营着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产品。韦氏上台后,大肆做减法,把不能位居行业前三的子公司、事业部纷纷出售或者关闭。经过这段减法之后,通用这头大象重新焕发了活力。这是一个做减法的经典版本。在时机成熟时,通用又毫不犹豫地转换策略,实行加法战略,通用后来在金融、医疗等等领域的成功扩展,使其成为多元化扩展的标本。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成就通用的,不仅仅是加法战略,而是在加法与减法之间游刃有余而时间得当的转换。在国内,五粮液的战略转换就比较成功,当其以做大为主要使命的“青春期”,拼命进行扩张,通过多品牌方式,获得了巨大的飞跃;当成长为与茅台并立的巨头时,多品牌战略的弊端也开始显现,五粮液开始做减法,进行品牌收缩。何时加,何时减,时机把握非常到位,其策略基本与企业发展阶段相吻合。盲目扩张,自然是自戕之举,因时而进,却又是企业飞跃的秘诀。战略收缩,既可以是退一步进两步的欲扬先抑,也可能是企业衰败的外在表现。无论前进还是后退,加法还是减法,对于企业来说,关键的是因势而动,适时完成战略转移。了解作者更多观点,请登陆中国管理传播网:www.省略.cn
范文十:论语心得之一一,凡小而是非毁誉,大而用舍行藏,极而死生祸福,皆无足以动其中矣.二,子曰: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注:为已,欲得之于已也.为人,欲见知于人也 ;又注:古之学者为已,其终至于成物.今之学者为人,其终至于丧已.三,君子凡有所为,都只循着天理而行,故其心志清明,义理昭著,所知者日以精深,所行者日以纯熟,渐至于为圣为贤;小人凡有所为,都是一团私欲,故其志气昏昧,物欲牵引,良心则日以丧失,邪行则日以恣肆,渐至于为愚为不肖,而与禽兽不远.四,我们做任何一件事都会有一个理由,正当的事情也好,不正当的事情也罢,背后总有一个理由与之对应.五,血气,形之所待以生者,血阴而气阳也.随时知戒,以理胜之,则不为血气所使也.盖人之嗜欲,每随血气以为盛衰,惟能以义理养其心,则志气为主,而血气每听命焉,故孔子随时而设戒如此.六:三字真经:君子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君子三戒:少时戒色,壮时戒斗,老时戒得;君子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君子三道:仁者无忧,知者无惑,勇者不惧.七,无为而治: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强调统治者的行为要顺应自然和人性,不强作干预,让下属和老百姓各得其所,各尽所能,相安无事。最好的政策应是:“清静无为”,不要好大喜功,劳民伤财,搞得民众怨声载道,无所适从。 我们处理事情的时候应该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该放弃则放弃,该坚守就坚持到底,做到有的放矢。人生苦短,但是却要面对很多的挑战和挫折。我们应该明白自已需要的是什么,明白自已身上的优势和缺点,按照事情的发展规律办事,虽然看似“无为“,而实际上却“大有所为”。 八,理当死而求生,则于其心有不安矣,是害其心之德也。当死而死,则心安而德全矣。理得则心安。九,盖有治则有乱,世之治也,以礼乐法度维持之而不足,其乱也,以声色佞幸败坏之而有余。是以尧舜犹畏孔壬,成汤不迩声色,诚所以绝祸本而塞乱源也。《书经》上说:不役耳目,百度维贞。十,盖三代之制,皆因时损益。十一,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天下之事变无常,而夫人之思虑贵审。故智者能销患于未萌,弭祸于未形者,惟其有远虑也。 十二,须见而好,好而乐,如好好色一般,方是心诚好德。十三,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常人之情,恕已则昏,责人则明,此怨之所由生也。诚能厚于责已,而薄于责人;如道有未尽,只就自家身上点检(初不强其所未能);,而于人则每存恕心,如行有不得,只就自身上反求(初不责其所不及),而于人则曲为包容,;夫责已厚,则其身益修;责人薄,则于人无忤。十四,孔子说:”君子学以为已,固无意于求名,然人德有诸已,则名誉自彰,是名所以表其实者也。若从少到老,至于世的时候,而其声名终不见称于人,则其无一善之实可知。这等的人,虚过了一生,与草木同腐焉耳,岂非君子之所恶者哉?‘然则君子之所恶,非恶其无名也,恶其无实也。十五,孔子说:“君子小人,人品不同,用心自异。君子以为已为心,故凡事皆反求诸已,如爱人不亲,则反求其仁,礼人不答,则反求其敬。即其省身之念,只恐阙失在已,而点检不容不详,何尝过望于人乎?小人则专以为人为心,故凡事惟责备于人,已不仁而责人之我亲,已无礼而责人之我敬,即其尤人之念,只见得阙失在人,而所求不遂不止,何尝内省诸已乎?’夫求诸已者,已无所失,而其德自足以感人,求诸人者,人未必从,而其弊徒足以丧已.观于君子小人之分,而立心可不慎哉?十六,静言是惩,迩言必察.十七,要之公道在人,以之命德讨罪,褒善贬恶者,都是此理.使在上者持此以操赏罚之权,则天下以劝以惩;而公道大行;在下者持此以定是非之论,则天下以荣以辱,而公道大明,尚何古道之不可复哉?”十八,盖天下有众论,有公论,众论未必出于公,公论未必尽出于众,能于此而加察焉,则朋党比周之人,不得以眩吾之明,而孤立无与之士,成得见知于上矣,此用人者所当知.十九,夫求者未必得,而得者不必求.是以君子之心,惟忧不得乎道,无以成性而成身,不忧无禄而贫,而欲假此以求禄而致富也.二十,智及之,仁守之;二十一,欲鉴别人才者,必先有穷理正心之功焉.二十二,人非可得而欲,是可欲而得矣且欲而不贪.二十三,执政者必须持正守平,坚持法则,并且赏罚分明,做到政而不愠,刑而不怒,罚而不怨,树德不树怨.二十四,今之成人者何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成人矣.二十五,夫子
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事适其可,则人不厌,而不觉其有是矣.是以称之或过,而以为不言,不笑,不取也.然此言也,非礼义充溢于中,得时措之宜者不能.二十六,利泽及人,则有仁之功矣.二十七,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然非有居敬穷理之功,讲学亲贤之助,则此心虚灵之体,未免为物所蔽.欲以坐照天下,亦未易能也.此又事心者所当知.二十八,事得其序便是礼,物得其和便是乐.善人为政,虽未必德业全备,礼乐修明,只以其一念醇厚之心,积之而化便 可使刑措不用,但须先后相承,迟以岁月耳.二十九,劝谏领导或上级,其实是一种高度的智慧,道义不深,信任度不足,修养不好,这些都不具备劝谏的条件.三十,大义灭亲与亲亲相隐,也是法理与人情之间的博弈.抛开了人情,不论是讲道德还是讲法律,都不现实也不可能.矫情以沽誉,立异以为高,流俗之所慕,而圣人之所不取也.三十一,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孔子所言的三类”士”,第一类是勇者,第二类是仁者,第三类是智者.士之勇者,让他出使列国,他能够顺利完成任务,这就不仅仅需要勇气而且需要有一定的智慧和说话的技巧.第一类士综合素质较高,是能够辅助国君安抚四方,治理天下的人.士之仁者,遵守孝道,心怀仁慈,与人为善,这是从道德品质方面来谈的.士之智者,能做到说话算数,做事认真负责,但是被孔子认为是士的最低等级,因为在孔子看来,言必信,行必果,只是个人的修养而已;相对于匡扶社稷,治理天下来说,还只是小成就.三十二,屈法以合已之党背道以顺人之情,势之所在,则挟势以相倾;利之所在,则争利以相害;三十三,士之质性,贵于中和若于行已接人之时,或径情直行,或率意妄言,或过于严厉而使人难亲,皆非所以为士也. 盖朋友以义合者也,以义合者则可以善相责,苟以施之兄弟,其能免于贼恩之祸耶?兄弟以恩合者也,以恩合者,则宜以情相好,苟以施之朋友,其能免于善柔之损耶?此右见天下有一定之道,而无一定之用,虽知其道,而不善用之,尤为德之累也,兼体而时出之,斯善矣.刚乃勇之体,勇乃刚之用.三十四,盖所谓人心惟危,即是已也;所谓道心惟微,即是礼也;所谓精一执中,即是克复为仁之功, 初无二理也.三十五,为人忠信明决,惟其有忠信之心,故人不忍欺;惟其有明决之才,故人不能欺.此所以言出而人信服之,不待其辞之毕也.(忠:是尽心而不欺,信,是诚实而无伪)三十六,孔子之志,在于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使万物莫不遂其性;三十七,以道事君者,不从君之欲.天下有大臣,有具臣,有乱臣,若人君能尊德乐道,则大臣得以尽其忠,能随材器使,则具臣得以勉其职;能防微杜渐,则乱臣无所容其奸,此又明主所当加意也. 三十八,天命靡常,其生死祸福寿夭穷通之理窈冥而难知,幽远而难必,人惟宜尽人道之所当为者,而默以听之.若语人以命,则人将一一取必于天,而怨尤之心生矣 ,故夫子亦罕言,欲人之自修也. 仁具于心,乃四端万善之统体,其道至大而难尽,若强以示人,则未免有躐等之患矣.三十九,若夫观人之法,则不可以概求,或全德之士可以大受,或偏长之士可以小知,随才善用,此又为治者之先务也.四十,盖天下之宝,当为天下惜之,尢不可以自轻也.四十一,盖治平之世,人皆相安于无事,小人或与君子无异,至于遇事变,临利害,则或祸患而屈身,或因困穷而改节,于是偷生背义,尽丧其生平者多矣,独君子挺然自持,不变其旧.威武不能挫其志,死生不能动其心,就是那凋的松柏一般.所以说士穷见节义,世乱识忠臣.必至此而后知也.知松柏之后凋,则虽春夏之时,亦不可等松柏于他物.知君子之有守,则虽治平之世,亦不可视君子如常人.如必待有事,然后思得君子而用之,岂不晚哉?四十二,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夫道以通权为极,学者固不容以躐等而进.而学必至于能权,然后可以裁制万变而为学之成也. 况人君一日万机,要使裁决区处各得其当,尤不可不知权.然必平素进求,时常体认,使义理明白,识见融通,乃可以称量事物之轻重,而无有差失.然则学问之功,岂可忽哉?”四十三”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哲人知几,诚之于思,学者又不可不审察于念虑之萌也.四十四,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四十五,大抵人之取与辞受,都有个当然的道理.当与而不与,固失之吝;不当与而与,则失之滥;当辞不辞,固失之贪;不当辞而辞,则失之四十六
君子循理,故安舒而不矜肆.小人逞欲,故反是.君子之骄,骄傲的是内在风骨;而小人之骄,骄傲的是外在之气.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