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我国受予军衔时有没有瑞昌籍的军人

中国军人军服胸前资历牌详解(图文)·军衔等级划分
微信号:jrzbdoctor
【引用】中国军人军服胸前资历牌详解(图文) 我军的级别资历章只有两个功能:
1、作为军衔的补充,表示级别,我军军官除了有军衔,还有级别,比如“正军级”“副营级”等等。
2、表示服役年限。   
表示职务级别:1、资历章按排排列,每排3枚。
军委委员和军委副主席一共7排,正副大军区级6排,正副军级5排,正副师级4排,正副团级3排,正副营级2排,正副连级和排级1排。
每名军官的最上一排正中间摆放“级别略章”,军委副主席和军委委员均缀1枚由五星和圆形橄榄枝构成的星徽,以下的级别,级别略章上面缀星星,正职缀2枚,副职缀1枚,其中军级以上是金色星,以下银色星。略章的底色也有区别:军委委员和军委副主席柠檬黄色,正副大军区级橘黄色,正副军级土黄色,正副师级红色,正副团级紫色,正副营级蓝色,正副连级和排级草绿色。看军官最上面一排的正中间的略章,可以知道他的级别。因为我军的每个军衔对应好几个级别,比如少校可能是正营,也可能是副团。这是军衔的补充。   2.表示军龄:其余的所有的略章的功能都是用来表示军龄的。把所有的略章上的道道加起来就是这个军官的军龄。
军龄略章一共6种,10道、5道、4道、3道、2道、1道,组合表示。   如果一个军官排不满,还有一种银灰底色“补充略章”,用来把排不满的排满,保持美观。  佩戴时,略章像滑块一样放进一个不锈钢滑道,3个略章为1排,每排滑道可以相互衔接。  打个比方:假如一个服役40年的大军区司令(上将),6排18枚,他应该在比较醒目的第一排佩戴两枚金星的橘黄色级别略章,剩下的17枚就是做数学题了,用那6种数字排满,排不齐还有补充略章补充空缺。这样,每过一年,军官就要换一个略章。 ………………………………………………………………………………………………………………………
中国军衔、警衔等级图解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衔分为3等10级,即将官3级(上将、中将、少将)、校官4级(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3级(上尉、中尉、少尉)。
 陆军军衔——将官 校官 尉官 文职干部 学员 士兵
 海军军衔——将官 校官 尉官 文职干部 学员 士兵
 空军军衔——将官 校官 尉官 文职干部 学员 士兵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不授予军衔 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的职务等级编制军衔为上将 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的职务等级编制军衔为上将 上将: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的编制军衔;正大军区职的主要军衔;副大军区职的辅助军衔 中将:副大军区职的主要军衔;正大军区职、正军职的辅助军衔 少将:正军职、副军职的主要军衔;副大军区职、正师职的辅助军衔 大校:正师职的主要军衔;副军职、副师职的辅助军衔 上校:副师职、正团职的主要军衔 中校:副团职的主要军衔;正团职、正营职的辅助军衔 少校:正营职的主要军衔;副团职、副营职的辅助军衔 上尉:副营职、正连职的主要军衔;副连职的辅助军衔 中尉:副连职的主要军衔;正连职、排职的辅助军衔 少尉:排职的主要军衔 现行士兵军衔按兵役性质分为: 1,志愿兵役制士兵:六级士官、五级士官、四级士官、三级士官、二级士官、一级士官; 2,义务兵役制士兵:上等兵、列兵。 士兵军衔按等级分为: 1,高级士官:六级士官、五级士官; 2,中级士官:四级士官、三级士官; 3,初级士官:二级士官、一级士官; 4,兵:上等兵、列兵。 海军、空军士兵在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二字。 兵:服现役第一年的义务兵,授予列兵军衔;服现役第二年的列兵,晋升为上等兵军衔; 初级士官:义务兵服现役期满,被批准为第一期士官的,授予一级士官军衔;第一期服现役期满,被批准进入第二期服现役的一级士官,晋升为二级士官军衔; 中级士官:第二期服现役期满,被批准进入第三期服现役的二级士官,晋升为三级士官军衔;第三期服现役期满,被批准进入第四期服现役的三级士官,晋升为四级士官军衔; 高级士官:第四期服现役期满,被批准进入第五期服现役的四级士官,晋升为五级士官军衔;第五期服现役期满,被批准进入第六期服现役的五级士官,晋升为六级士官军衔。 根据军官所属的军种和技术特点,在海军空军和专业技术军官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专业技术”名称。 -----------wmj007整理------------- 中央军委主席(不授军衔) 中央军委副主席(上将)(其中1人兼任国防部长) 中央军委委员 (上将)(包括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总后、总装主任,海军、空军、二炮司令) 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上将) 正大军区职(上将、中将)(包括总参副总长,总政副主任,总后、总装主任、政委,七大军区、海军、空军、二炮及武警部队司令、政委,国防大学校长、政委,军事科学院院长、政委,中央警卫局局长) 副大军区职(中将、少将)(包括上述副职,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中央军委纪委书记,各军区空军、各舰队司令、政委,国防科技大学校长、政委,南疆军区司令、政委) 正军职(少将、中将)(包括上述副职,四总部各二级部部长,各主要军事院校,各集团军司令、政委,各省军区、驻港部队司令、政委,武警各警种局、指挥部,武警总队) 副军职(少将、大校)(包括上述副职,驻澳部队司令、政委,武警各主要院校、武警各总队) 正师职(大校、少将) 副师职(正旅职)(上校、大校) 正团职(副旅职)(上校、中校) 副团职(中校、少校) 正营职(少校、中校) 副营职(上尉、少校) 正连职(上尉、中尉) 副连职(中尉、上尉) 排职(少尉、中尉) 政治、后勤军官实行下列职务等级编制军衔: 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上将; 正大军区职:上将、中将; (正大军区职包括总参副总长,总政副主任,总后总装主任政委,大军区海军空军二炮司令政委,国防大学校长政委,军事科学院院长政委) 副大军区职:中将、少将; 正军职:少将、中将; 副军职:少将、大校; 正师职:大校、少将; 副师职(正旅职):上校、大校; 正团职(副旅职):上校、中校; 副团职:中校、少校; 正营职:少校、中校; 副营职:上尉、少校; 正连职:上尉、中尉; 副连职:中尉、上尉; 排职:少尉、中尉。 专业技术军官实行下列职务等级编制军衔: 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中将至少校; 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大校至上尉; 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中校至少尉。 专业技术军官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为中将至少校;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为大校至上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为中校至少尉。 志愿兵役制士兵按军衔等级分为:高级士官(六级土官、五级士官);中级士官(四级士官、三级士官);初级士官(二级士官、一级士官)。义务兵役制士兵为最高军衔。海军、空军士兵在军衔前分别冠以“海军”、“空军”二字。 文职制度:中国人民解放军中的文职干部是被任命为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办事员级以上职务,不授予军衔的现役军人,是国家干部队伍的组成部分。 文职干部按照工作性质分为专业技术文职干部和非专业技术文职干部。 文职干部编制范围:军队中科学研究、工程技术医疗卫生、教学、、出版、图书、档案、文化艺术、体育等单位的部分专业技术干部职务,以及机关、院校、医院等单位部分从事行政事务、服务保障的干部职务。 文职干部的职务等级:专业技术文职干部的专业技术职务分为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等级分为1级至14级,1级为最高级;非专业技术文职干部的职务分为正局级、副局级、正处级、副处级正科级、副科级、一级科员、二级科员、办事员。文职干部的级别设置为特级、1级至9级,特级为最高级。文职干部的待遇基本与现役军官的待遇相同。 文职干部着制式服装,佩带帽徽、肩章、军种符号、领花。根据工作需要,文职干部可以改任军官,并按照有关规定评定授予军衔。 等级称号: 在旧中国和现在的地区称作“军衔”。军衔在 15世纪一16世纪产生于西欧一些国家,所以习惯上称为西欧式军衔。 军衔的等级,通常由将官、校官、尉官、士官和士兵构成,有的国家在将官之上还设有元帅,在尉官与士官之间还设有准尉。军衔按获得者的兵役状况和所在部队的专业性质在横向上又区分为不同的类别。许多国家的法律规定,军衔是军人的终身荣誉,非 经法律判决不得剥夺,不犯错误不得降低,具有一定条件的军人退役后,在规定的场合 有权者佩带军衔符号的军服。实行军衔制度的意义,主要是有利于提高军人的荣誉感和 责任心,加强军队的组织纪律性,方便部队的指挥与管理,促进正规化建设,对国际联 盟作战和军队间交往也具有重要作用。 军衔等级设置的数量每个国家各不相同,最多的设二十多级,最少的只设十几级。军衔等级设置多少,总体上受本国军队的规模和编制体制的制约。欧洲早期的军队最大编制是团,所以当时最高军衔只到上校,将军则是代表君主或元首指挥作战的首领。以后,随着军队组织编制的扩大,将军逐步区分为若干等级,以指挥不同规模的军队。目前,各国军官军衔同军队职务之间有一定的对称关系,通常是少尉对应排长,中尉对应副连长,上尉对应连长,少校对应营长,中校对应副团长,上校对应团长,准将对应旅长,少将对应师长,中将对应军长,上将对应方面军司令官。西欧式军衔传入中国的时间,是 20世纪初的清朝末年。清朝政府规定军衔设六等18级;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和北洋政府,都规定军衔设六等 16级;国民党政府成立后,军衔等级最多时设六等 18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曾两度实行军衔制度。1955年——1965年首次实行军衔制,设军衔共八等 20级:大元帅、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准尉,上士、中士、下士,上等兵、列兵。大元帅军衔的设置虽然立了法,但没有授予,实际上授了的军衔是八等 19级。1988年,人民解放军重新实行军衔制,起初军衔设为六等18级,后改设为六等19级,现在的等级构成是:将官设有上将、中将、少将三级;校官设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四级;尉官设有上尉、中尉、少尉三级;士官设军士长、专业军士各一至四级;军士设上士、中士、下士三级;兵设为上等兵、列兵两级。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的决议。毛泽东主席向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 10人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1955年9月,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发布命令,授予粟裕、黄克诚、谭政、肖劲光、王树声、陈赓、罗瑞卿、许光达、徐海东、张云逸10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军衔,授予55人上将军衔,授予175人中将军衔,授予801人少将军衔。 【wmj007根据新华网、中国网有关资料整理】武警警衔 (1)将官 ①武警上将:为正大军区职警官的主要警衔。武警上将是武警最高警衔,一般授予武警部队司令员、政治委员。
②武警中将:是副大军区职警官的主要警衔。武警中将还是武警正大军区职警官和正军职警官的辅助警衔。
③武警少将:为正军职警官和副军职警官的主要警衔。武警少将还是武警副大军区职警官和正师职警官的辅助警衔。
(2)校官 ①武警大校:为正师职警官的主要警衔。武警大校还是武警副军职警官和副师职警官的辅助警衔。
②武警上校:为武警副师职警官和正团职警官的主要警衔。
③武警中校:为武警副团职警官的主要警衔。此外,它还是武警正团职警官和正营职警官的辅助警衔。
③武警少校:为武警正营职警官的主要警衔。此外,它还是武警副团职警官和副营职警官的辅助警衔。
(3)尉官 ①武警上尉:肩章
②武警中尉:肩章
③武警少尉:肩章
(75):小知识:武警警官软肩章 武警警官软肩章在着制式长、短袖衬衣或作训服时佩带,其军衔标识与硬肩章相同,只是底版采用软材料,星徽用金黄色、横杠用红色人造丝机织而成。武警警官软肩章具有佩带方便、轻便美观、标识清晰、利于隐蔽、无碍活动等特点。此外,由于软肩章上没有金属件,因此便于背扛携带物资,非常适合军官在训练和作战时佩带。 (4)文职干部 ①武警文职干部技术三级肩章 ②武警文职干部肩章 武警部队中从事教学、科研、工程技术、医疗卫生、新闻、出版、文化艺术及体育事业的干部一般为文职。文职干部最高服役年龄可达60岁,职务由办事员(排级)到正局级(正师职),但在肩章上不作区分。文职干部肩章分硬、软两种,软肩章为着制式衬衣或作训服时所佩戴。
(5)学员 武警学员肩章为在警校学习的学员所佩带。肩章分硬、软两种,软肩章为着制式衬衣或作训服时所佩带。 凡武警院校毕业初到部队的学员均需有一年实习期,实习期间不授予警衔,仍佩带警校学员肩章
①武警士兵礼仪肩章 礼仪肩章是担负天安门国旗护卫、外宾车队护卫等重大礼仪任务的武警士兵佩带的一种特殊肩章。武警士兵礼仪肩章分为列兵、上等兵、下士、中士、上士二等五级。 ②武警礼仪士兵 ③武警礼仪士兵护卫国宾车队 (7)总警监、副总警监(行政) 总警监(上图):部级正职。总警监警衔标志缀钉一枚橄榄枝环绕一周的国徽。 副总警监(下图):部级副职。副总警监警衔标志缀钉一枚橄榄枝环绕半周的国徽。 (8)警监(行政) 一级警监(上图): 警监警衔标志由一枚银色橄榄枝和银色四角星花组成。一级警监警衔标志缀钉三枚四角星花。 二级警监(中图):二级警监警衔标志缀钉二枚四角星花。 三级警监(下图): 三级警监警衔标志缀钉一枚四角星花。 (9)警督(行政) 警督警衔标志由二道银色横杠和银色四角星花组成。 一级警督(上图):缀钉三枚四角星花。 二级警督(中图):缀钉二枚四角星花。 三级警督(下图):缀钉一枚四角星花. (10)警司(行政) 警司警衔标志由一道银色横杠和银色四角星花组成。 一级警司(上图):缀钉三枚四角星花。 二级警司(中图):缀钉二枚四角星花。 三级警司(下图):缀钉一枚四角星花。 (11)警员(行政) 一级警员(上图):缀钉二枚四角星花。 二级警员(下图):缀钉一枚四角星花。 (12)警监(技术) 一级警监(上图) 二级警监(中图) 三级警监(下图) 警监警衔标志由一枚银色橄榄枝和银色四角星花组成。担任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民警察的肩章版面为蓝灰色。(13)警督(技术) 一级警督(上图) 二级警督(中图) 三级警督(下图) (14)警司(技术) 一级警司(上图) 二级警司(中图) 三级警司(下图) (15)警员(技术) 一级警员(上图) 二级警员(下图) 一、解放军陆军军衔 (1)将官 ①陆军上将:为我军现行军衔制中陆军最高军衔、军衔条例规定,中央军委副主席、军 委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一律授予陆军上将军衔。陆军上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正大军区职包括副总参谋长、总政治部副主任、总后勤部部长、政委、大军区司令员、政委等。
注:黄的为肩章,绿的为软肩章 ②陆军中将:是副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副大军区职包括总后勤部副部长、副政委,大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大军区职军官。此外,陆军中将还是正大军区职和正军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③陆军少将:为陆军正军职和副军职军官的主要军衔。其中正军职包括集团军军长、政委,省军区和军级警备区司令员、政委及其他正军职军官;副军职包括集团军副军长、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省军区副司令员、副政委、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及其他副军职军官。此外,陆军少将还是副大军区职和正师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2)校官 ①陆军大校:为陆军正师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副军职军官和副师职(正旅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②陆军上校:为陆军副师职(正旅职)军官和正团职(副旅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③陆军中校:为陆军副团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正团职(副旅职)军官和正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9):陆军少校:为陆军正营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副团职军官和副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3)尉官 ①陆军上尉:为陆军副营职军正连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副连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②陆军中尉:为陆军副连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陆军正连职军官和排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③陆军少尉:为陆军排职军官的主要军衔。陆军少尉是陆军军官军衔中最低的一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规定,陆军中等专业学校和大学专科毕业的学员,分配到部队任职后,一般授予陆军少尉军衔。
(4)文职干部 ①陆军文职干部技术三级肩章 ②陆军文职干部肩章,软肩章
(5)学员 ①陆军学员肩章,软肩章
(6)士兵 二、解放军海军军衔 (1)将官 ①海军上将:为海军正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也是我军现行军衔制中海军最高军衔,一般只授予海军司令员、海军政治委员。其主要标志为:金黄色肩章两佩镶有代表海军的黑色边饰,肩章底版上缀有仿刺绣金色枝叶和三颗金色星徽。
②海军中将:为海军副大军区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海军正大军区职军官和正军职军官的辅助军衔,即资历较浅的海军正大军区职军官和资深的海军正军职军官,也可被授予海军中将军衔。
③海军少将:为海军正军职、副军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海军少将还是海军副大军区职和正师职军官的辅助军衔,即资历较浅的海军副大军区职军官及资深的海军正师职军官,也可被授予海军少将军衔。
(2)校官 ①海军大校:为海军正师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海军副军职军官和海军副师职(正旅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②海军上校:为海军副师职(正旅职)军官和正团职(副旅职)军官的主要军衔。
③海军中校:为海军副团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海军正团职(副旅职)军官和海军正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④海军少校:为海军正营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海军副团职军官和海军副营职军官的辅助军衔。
(3)尉官 ①海军上尉:为海军副营职军官和海军正连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海军副连职军官的辅助军衔,即资深的海军副连职军官也可被授予海军上尉军衔。 ②海军中尉:为海军副连职军官的主要军衔。此外,它还是海军正连职军官和排职军官的辅助军衔,即资历较浅的正连职军官和资深的排职军官,也可被授予海军中尉军衔。 ③海军少尉:为海军排职军官的主要军衔,也是海军军官军衔中最低的一个等级。《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规定,海军中等专业学校及大学专科毕业的学员,分配到部队任职后,一般授予海军少尉军衔。
(4)文职干部 ①海军文职干部技术三级肩章 ②海军文职干部肩章,软肩章
声明:所有资料收集于网络(ctrl+c、ctrl+v),并非个人原创,与本人无关。全国热线:400-
手机: qq:
传承百年 ---- 纵天文化
新闻排行榜1955年授予少校以上军衔的女军人名录:
我的图书馆
1955年授予少校以上军衔的女军人名录:
&少将:李&贞()
大校:叶群林彪元帅夫人()
大校:肖月华()
大校:林月琴罗荣桓元帅的夫人(日-日)享年90岁
上校:丁志辉()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务工作模范
上校:王新兰肖华上将的夫人
()中央军委直属疗养院副院长
上校:陈斐然傅秋涛上将夫人(1917--1989)办公厅正师职秘书
于日在武汉逝世,享年80岁)通江人湖北省军区顾问
1916年-职业: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北京市协和医院副院长、军委总后勤部“五一“保育院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湖南军区后勤部干部科副科长
中校:冯苏汤池少将夫人
中校:冯明英王宏坤上将夫人
中校:刘子文李开湘少将夫人
中校:阮若珊(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专业演员,丈夫黄宗江
1919年12月出生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南军区卫生部训练处长,总后卫生部妇幼卫生保健处长
日出生)1949年,杨矩在湖北省军区卫生科担任医生、副科长
馆藏&26753
TA的最新馆藏帖子主题:中国军人军衔警衔知识与图解
共&11724&个阅读者&
军号:5765593 工分:260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中国军人军衔警衔知识与图解
文章提交者:姜小孩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32-0-1.html
军目前实行的,不同于上述三种类型。我军军官衔级的设置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共设三等十级:三级:上将、、;四级、大校、、、;尉官三级:上尉、中尉、少尉。我军新军衔制与其他几种军衔类型相比:比"东方型"军衔少元帅、大将、大尉等衔,多大校,比前苏联少三级,比其他国家少一至二级;比"西方型"军衔少元帅、准将,多大校,上将以下军衔等级一样多;比"东亚型"军衔多大校一级。应该说,比较而言,我国新军衔制在军衔设置上,更接近传统的"西方型"军衔,至少军衔等级一样 多。所不同的是"西方型"军衔有元帅和准将,我军军衔制在相应的位置上是一级上将和大校(1994年取消了一级上将,而西方国家的元帅平时基本不用)。我军平时最高军衔为上将,这一点和大多数国家一样,我军的大校和朝鲜一样主要是为师职干部设的。由于我军师职干部数量太多,如果大部分授少将,将官数量过多;如大部分授上校,则显得偏低;如设准将军衔,将官数量更多,因此设置大校衔。这样,我军的编制军衔就比较特殊,尉官对应连、排军官,这一点与其他几种类型军衔制样;而将官对应军以上军官,校官对应师、团、营军官,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前苏联的军衔制度曾在社会主义国家中产生很大影响。目前,东欧各国和朝鲜、越南、蒙古、古巴等国,都采用前苏联式的军衔制,故称之为“东方型”军衔。我国年实行的军衔制,也属于这种类型。
“东方型”军衔一般设元帅、将官、校官、尉官四等:元帅军衔的设置,因各国而异。前苏联军队规模大、编制等级多,军衔设置比较复杂,规格也很高,仅元帅就设三级:大元帅、元帅和海军元帅、军兵种元(主)帅,而军兵种元帅则与大将同级;朝鲜在大将之上设有大元帅、元帅、次帅三级;波兰、民主德国、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蒙古、古巴等国,都设有元帅一级。而匈牙利、捷克等国,则不设元帅衔,大将为最高军衔。实际上,元帅作为最高军衔,除前苏联外,其他国家一般是授予最高统帅的荣誉称号,而并非为军队将领设置的军衔。如南斯拉夫的铁托、朝鲜的金日成、罗马尼亚的齐奥塞斯库等,并未担任实际军职,但都是元帅。前苏联的大元帅,则是专为斯大林设的。将官军衔各国均设四级:大将、上将、中将、少将。与“西方型”军衔相比,多一级大将,少一级准将,但在西方国家的军衔对照表中,一般将苏联的大将、上将、中将、少将,依次对应为西方国家的上将、中将、少将、准将。校官军衔一般均设三级:上校、中校、少校。只是朝鲜多了一级大校。越南虽然也设大校,但已取消了上校,实际上校官也是三级(大校、中校、少校)。除了朝鲜的大校是对应师级军官,其他国家的校官一般是对应团、营级军官的。尉官均设四级:大尉、上尉、中尉、少尉。“东方型”军衔尉官虽多一级,但同样是对应连、排级军官。大尉军衔一般授予连长,这与“西方型”军衔的上尉实际上是同一个等级。日本从19世纪下半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军官军衔分将、佐、尉三等九级:*)@~D(将官:大将、中将、少将;佐官:大佐、中佐、少佐;尉官:大尉、中尉、少尉。日本的“大”级军衔,是日文原意,按照今天的习惯译法,应为“上”级,如“大将”应译为“上将”。同样,“佐”官应译为“校官”。日本战后至今,军官军衔仍为将、佐、尉三等九级,只是各级称谓(日文直译)与过去有所不同:将官:将一、将二、将补;佐官:一佐、二佐、三佐;尉官:一尉、二尉、三尉。按习惯译法,应译为上将、中将、少将,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实行这类军衔制的国家,一般是将官对应旅以上军官,校官对应团、营军官,尉官对应连、排军官。*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曾先后有30人获元帅称号。但日本的元帅是授予少数陆、海军上将的一种荣誉称号,并非一个军衔等级。中国国民党政府曾于1935年设特级上将衔。此衔专为蒋介石而设,蒋于 1975年去世后,国民党军队已不设此衔了。另外,国民党军队的上将分一级上将和二级上将,实际上这是上将衔中的两个半级,一级上将和二级上将的军衔领章都是二颗星,而且在很多场合都统称上将。因此,严格地说,国民党军队的将官也是分上、中、下三级o衔制演变过来的。目前实行传统的西欧式军衔制的,除了西欧诸国外,还有其他各洲的大部分国家,占世界各国总数的80%以上。西欧式军衔是历史最久、使用范围最广的一种军衔类型,因此也称为“传统型”军衔。有人说,西欧式军衔是军衔制的“正宗”,也不无道理。相对前苏联、东欧等国家实行的“东方型”军衔而言,西欧式军衔亦称为“西方型”军衔。2z\V现在一般认为,美国军衔是“西方型”军衔的代表,这主要是因为美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和北约国家的盟主,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领域的制度在西方国家有一定的影响。但实际上,美国的军衔制是从英国继承过来的。确切地说,目前英、法等西欧国家的军衔制,才真正是“西欧型”军衔的典型。^“西方型”军衔军官等级一般设元帅、将官、校官、尉官四等十一级。元帅:一些较大的国家,大都设有元帅军衔。如英国、法国、印度、埃及等国。美国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正式设立的五星上将衔,等同于西方国家的元帅。其他国家,或因军队规模小,或因历史原因,不设元帅军衔。如西方经济大国--联邦德国,战后被限制军备发展规模,以上将为最高军衔。将官:实行“西方型”军衔的国家,将官一般都设四级、即上将、中将、少将、准将。设准将衔,这是 “西方衔”军衔的一个特点。多数国家的准将为将官的最低一级,而英国及英联邦国家则把准将作为将官和校官之间的一个特殊层次。这一方面是为了控制将官数量,另一方面又不使基本战术兵团(旅)指挥官的军衔偏低。将官一般对应旅以上军官,上将、中将、少将、准将分别为集团军司令、军长、师长、旅长的编制军衔。这四级军衔的法文原意就是“集团军将军”、“军将军”、“师将军”、“旅将军”。校官、尉官:"西方型"军衔校官、尉官均设三级,即:上校、中校、少校、上尉、中尉、少尉。校官一般对应团、营军官,尉官对应连、排军官,如上校团长、上尉连长等。[军衔识别标志]--------------------------------------------------------------------------------------------- 军衔识别标志,是军人制服上表明其等级身份的符号。通常包括肩章、肩徽、领章、领徽、臂章和袖章等。广义的军衔标志(亦称军人识别标志)还包括帽徽、胸章等。另外,一些服饰、帽饰(镶条、牙线、纽扣、帽檐花、帽饰带等)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识别军衔和军兵种。军衔标志是军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装饰、点缀、衬托、美化军容和标志军衔等级、区分军兵种及专业勤务的作用。因此,军衔识别标志也是军衔制的一个重要内容。到了20世纪初,世界上大数国家的军队都有了军衔识别标志。由于军衔制度是一项国际性制度,各国的军衔标志具有一些共同点,但又受各国传统习惯的影响,因此军衔标志五花八门,各具特色。当今世界各国的军衔标志形式多样,种类繁杂,但最主要和常见的有肩章、领章、臂章和袖章等。[军衔等级设置]---------------------------------------------------------------------------------------------
军官军衔等级的设置,是军衔制度的核心。如果说世界各国军衔制度有所不同的话,首先就在于军衔等级设置的不同。从军衔发展的历史看,军队的规模、军队的组织体制、联盟作战及国际交往的对等原则等等,都是军衔等级设置的重要制约因素。当今世界各国的军衔等级设置不同:多数国家军官分将、校、尉三个等级;部分国家在将官之上还设有元帅,军衔分帅、将、校、尉四个等级。还有一些国家把准将作为非将非校的特殊军衔。另有个别国家把准尉当作不同于尉官的单独一级军官军衔。士兵军衔,各国通常分为军士(士官)和兵两个等级。如此细分起来,各国军衔最多可分为帅、将、准将、校、尉、准尉、军士、兵八个等级。[军衔的晋升]---------------------------------------------------------------------------------------------军官军衔的晋级,是在首次授予军官军衔之后,按照规定的年限和条件晋升为高一级军衔的制度。是军衔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世界各国军衔制无一例外都有军衔晋升制度,每一级军衔的晋升都有法定的年限和条件。P6各国军官的军衔晋升一般都采取自然晋升和选拔晋升两种方式。通常校、尉官都采取自然晋升制,将官多采取选拔晋升制。自然晋升是指军官按规定的年限逐级晋升,一般到年限即可晋升至高一级军衔;选拔晋升是指军官的晋升没有年限规定,根据军官本人表现和工作需要以及编制军衔的空缺情况而定。yY4]nU把军官军衔的晋级区分为上述两种方式,是保持军官队伍合理结构所必须的。从总体上看,将官是"金字塔结构"的最高层次,数量不宜过多,上将以上的高级将领是金字塔结构的顶端,数量更少。只有采取择优选升的方法,并且在将官定额内,缺一晋一,才能有效地控制将官数量。相反,校、尉官是军队的中、低层次,是金字塔结构的塔腰和塔基,数量较大,应当通过自然晋升为中、青年军官留有较大的发展余地和较多的晋升机会。美国军官军衔的晋升则还有不同于别国一点,即分为永久晋升和临时晋升两种。永久晋升的军衔称为"永久军衔",亦称"正式军衔",非经法律程序不得降级、停止或剥夺,为个人终身所有;临时晋升的军衔称为"临时军衔",亦称"职务军衔",一旦失去与这个军衔相当的职务,临时军衔也就随之消失,降回到永久军衔。按规定,军官的永久军衔同临时军衔的差别,一般不超过两级。有时,在某种特殊情况下,还授予"荣誉军衔"。军衔的晋升,在平时和战时也有所不同。平时晋衔较慢,战时军衔的晋级有较大的灵活性和随机性。各国军队都规定了军官军衔晋升的年限。通常,尉官晋衔年限较短,晋升的比例很大,校官晋衔年限较长,进入将官行列的比例极小。如无特殊原因,大多数军官都能正常晋升到少校或中校,少部分能晋升到上校,然后干到退休。各国军衔的批准年限,大多数分为3级,有的分为2级,最多可分为7级。军官人数受总兵力制约,并在总兵力中保持一定比例,使官兵比例协调。[军官职务编制军衔]--------------------------------------------------------------------------------------------
军官职务编制军衔是各国军官军衔制度的基本内容之一,是协调、处理职务和军衔两大等级体系的法规,是确定军官军衔的授予,晋级和降级的重要依据。世界各国的军衔制度,都把军官职务编制军衔置于显著地位。军官职务,是军官在军队的工作岗位。军官军衔则是区分军官等级、表明军官身份的一种称号与标志。职务与军衔之间,有着相互联系的关系,军衔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职务的高低。但是,决定军衔高低的因素又不完全是职务,还是资历、功绩等。因此,同一职务的军官有可能授予不同的军衔。职务反映的是军官所担负的责任,而军衔则体现军官的全部劳绩贡献。正因为军衔与职务有所区别,并相互补充,当今世界各国军队大都实行职务与军衔两大等级体系。同时,为了处理好职务与军衔之间的关系,各国一般都明确规定了各级军官队职务的编制军衔,即军官职务与军衔的对应关系。编制军衔是为一定编制职务规定的军衔等级,也是授予军官军衔的基本依据,军官军衔的晋升,原则上必须按照各级军衔定额和编制军衔执行。制定军官职务编制军衔,如同军衔等级设置一样,在国际上没有统一的固定模式。它是根据各国军队的具本情况制定的,反映了各国军队和军衔制度的特点。尽管各国军官队职务编制军衔有所不同,但从结构和体系上看,师以上职务为将官,团、营职务为校官,连、排职务为尉官,大体上是一致的。排长一般为少尉、中尉,在设大尉的国家中排长最高可到上尉。连长一般为上尉,在设大尉的国家中连长最高可到大尉,英国及原英国殖民地(如印度等)等国家军队的连长最高可授少校。营长大都为少校、中校,原南斯拉夫、越南等国家多为大尉,英国、印度等国没有团一级编制,营的规模较大,故营长军衔最高为上校。团长一般为上校,越南团长最低军衔为少校。旅长大都为准将或上校。师长一般为少将,越南师长为少将、大校、上校三衔。军长一般为中将,越南军长为中将、少将、大校三衔。集团军司令一般为上将、中将。[军官职务编制军衔的国际惯例]---------------------------------------------------------------------------------------------
制定军官职务编制军衔,如同军衔等级设置一样,在国际上没有绝对一样的固定模式。它是根据各国军队的具体情况制定的,反映了各国军队和军衔制度的特点。但是,由于军衔制是一项国际性制度,各国在军衔等级设置上大同小异,在编制军衔上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军官职务与军衔的密切对应,有其历史的渊源。HD"上尉"这个词来源来于拉丁语(CaPitaneus),是"首领"的意思。在中世纪后期,指挥一个连的人被称为上尉,军衔制度产生后,就演变成连长的衔称。现在德文中,上尉与连长是同一个词。"中尉"起初是上尉代理人的职务,15世纪末法国的副连长称中尉,17世纪演变为法国等国的军衔名称。"上校"一词发源于意大利语(Colonna),16世纪俄国把上校这一术语作为团长的称谓。"中校"最初用来称呼团长助手的职务,后来演变为副团长的衔称。"少校"在彼得一世时,一般被任命为团长助理,有时也被任命为营长。从18世纪末开始,少校主要任营长。"将军"一词源自拉丁文(generalis),意思是总的,主要的。起初这是一种显贵的职务,后为成为官衔,最先出现于16世纪的法国。17世纪以后欧洲一些国家的军队陆续出现旅、帅、军、集团军的编制,就把准将、少将、中将、上将依次和这些编制联系起来。法文中至今仍称准 将为"旅将军",少将为"师将军",中将为"军将军",上将为"集团军将军"。可见,军衔与职务的关系从一开始就是密不可分的,经历了若干世纪,已相沿成俗,为各国所公认。目前,各国军官职务编制军衔虽不尽相同,但大体上接近,几个关键职务的军衔基本上一致:即把上尉、上校、少将将固定为连长、团长、师长的编制军衔,这已成为国际上军衔制度的一个惯例。目前各国军官职务编制军称普遍是连以下为尉官,师以上为将官,中间为校官,就与这几个关键职务的军衔比较固定有关。1996年初,中央军委决定,为全国预备役军官评授军衔。这是我国预备役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评定授予预备役军官军衔,是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预备役军官法》,依法加强预备役军官队伍建设的需要。预备役军官是国防后备力量的骨干,是战时军队干部队伍补充的主要来源。1995年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预备役军官法》,确定授予预备役军官军衔,使预备役军官队伍建设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为顺利开展预备役军官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预备役军官军衔,是国家给予预备役军官的一种荣誉,具有保障预备役军官地位和权力的作用。许多国家的预备役军官都有军衔,如戈尔巴乔夫就曾是预备役上校。为预备役军官评授军衔,有利于进一步理顺预备役军官工作关系,加强预备役军官的管理。评授军衔后,预备役军官穿上人民解放军制式服装,佩带军衔肩章和帽徽、符号,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国防意识、军人意识和服从命令听指挥的纪律观念将会进一步增强,对于协调预备役人员上下经及关系、更好地履行指挥和管理职责,保证战时迅速由预备役转为现役将发挥重要作用。预备役军官衔肩章符号标志式样及佩带方法:1、军官军衔肩章预备役军官军衔肩章分软、硬两种。硬肩章使用现役军官军衔肩章外形式样、底面颜色和衔级标识,在军衔肩章的外端加缀代表预备役的"Y"字型金属标志(Y为"预备役"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以示为预备役军官。软肩章采用无金属件的刺绣工艺,在平绒布肩章底面上绣出金黄色军衔等级和预备役标志。2、帽徽、军种(专业技术)符号预备役军官和士兵佩带的帽徽和军种(专业技术)符号与现役军人相同。3、军衔、符号标志的佩带按照《预备役军官法》的规定,预备役军官只能在参加军事训练、执行军事勤务期间和参加国庆节、建军节或者其他重大庆典活动时,着预备役军官制式服装,佩带军衔肩章、符号标志,平时不得佩带。*z}=G为统一预备役部队的军容,编入预备役部队的预备役士兵佩带套式软肩章。软肩章采用平绒布底面,在中间位置刺绣金黄色预备役标志"Y",不作衔级区别。1996年"八一"前夕,我军第一批预备役军官授衔仪式在全国各地隆重举行。数万名被编入预备役部队的预备役军官喜佩预备役军衔肩章、符号,以崭新的军容出现在全国人民面前。其他预备役军官,按规定于日起佩带预备役军衔肩章、符号。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中国军人军衔警衔知识与图解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822305 工分:31348
左箭头-小图标
受教了啊~~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508499 工分:95111
左箭头-小图标
要介绍就专门介绍我军的军衔,啰嗦一大堆没有用。如果不懂的人看了更糊涂。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661873 工分:17
左箭头-小图标
我当兵的时候条令条例上还有一级上将军衔,没授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706431 工分:46333
左箭头-小图标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5条记录]&分页:
&对中国军人军衔警衔知识与图解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955年军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