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动成本法计算净利润利润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EXCEL模型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利润中的应用
下载积分:600
内容提示:EXCEL模型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利润中的应用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4|
上传日期: 21:16:35|
文档星级:
全文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 600 积分
下载此文档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EXCEL模型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利润中的应用
官方公共微信导读:1、在变动成本法中,产品成本是指(),B.生产成本,C.变动生产成本,D.变动成本,2、在变动成本法下,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等于(),则可断定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本期营业利润(),4.如果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大于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5、在变动成本法下,A.非生产成本,B.期间成本,C.产品成本,D.直接成本,不能列入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的是(),C.变动性制造费用,7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变动成本法中,产品成本是指(
A.制造费用
B.生产成本
C.变动生产成本
D.变动成本
2、在变动成本法下,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等于(
A.销售毛利
B.税后利润
C.税前利润
D.贡献边际
3.如果本期销售量比上期增加,则可断定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本期营业利润(
A.一定本期等于上期
B.本期应当大于上期
C.本期应当小于上期
D.本期可能等于上期
4.如果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大于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则两种方法营业利润的差额(
A.一定等于零
B.可能等于零
C.一定大于零
D.一定小于零
5、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应当列作(
A.非生产成本
B.期间成本
C.产品成本
D.直接成本
6、下列项目中,不能列入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的是(
A.直接材料
B.直接人工
C.变动性制造费用
D.固定性制造费用
7、已知2000年某企业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13 500元,假定2001年销量与2000年相同,产品单价及成本水平都不变,但产量有所提高。则该年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
A.必然大于13 500元
B.必然等于13 500元
C.必然小于13 500元
D.可能等于13 500元
8、如果某企业连续三年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分别为10 000元、12 000元和11 000元。则下列表述中唯一正确的是(
A.第三年的销量最小
B.第二年的销量最大
C.第一年的产量比第二年少
D.第二年的产量比第三年多
9、从数额上看,广义营业利润差额应当等于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
A.期末存货成本与期初存货成本中的固定生产成本之差
B.期末与期初的存货量之差
C.利润超过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的部分
D.生产成本与销货成本之差
10.如果某期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5 000元,该期产量为2 000件,销售量为1 000件,期初存货为零,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2 000元,则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
11、如果完全成本法的期末存货成本比期初存货成本多10000元,而变动成本法的期末存货成本比期初存货成本多4000元,则可断定两种成本法的营业利润之差为(
A.14 000元
B.10 000元
12、下列各项中,能反映变动成本法局限性的说法是(
A.导致企业盲目生产
B.不利于成本控制
C.不利于短期决策
D.不符合传统的成本观念
13、用变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时(
A.不将其作为费用
B.将其作为期间费用,全额列入利润表
C.将其作为期间费用,部分列入利润表
D.在每单位产品间分摊
二、多项选择题:
1、在完全成本法下,期间费用包括(
A.制造费用
B.变动制造费用
C.固定制造费用
D.推销成本
E.管理费用
2.变动成本法下期间成本包括(
A.管理费用
B.销售费用
C.制造费用
D.固定生产成本
E.非生产成本
3.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表现在(
A.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B.存货成本水平不同
C.损益确定程序不同
D.编制的损益表格式不同
E.计算出的营业利润不同
4、成本按习性进行分类,变动成本包括(
A.变动生产成本
B.直接材料
C.变动制造费用
D.变动推销及管理费用
E.制造费用
5、在变动成本法下,确定销售产品变动成本主要依据(
)进行计算。
A.销售产品变动生产成本
B.期末存货成本
C.期初存货成本
D.销售收入总额
E.销售产品变动推销及管理费用
6、根据成本按习性分类,(
)不随产量的变化而变化。
A.固定制造费用总额
B.单位变动成本
C.单位销售成本
D.单位固定制造费用
E.变动生产成本总额
7、如果两种方法营业利润差额不等于零,则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与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数量关系可能是(
A.前者等于后者
B.前者大于后者
C.前者小于后者
D.两者为零
E.两者不为零
8、在管理会计中,变动成本法也可称为(
A.直接成本法
B.边际成本法
C.吸收成本法
D.制造成本法
E.完全成本法
9、下列各项中,不可能导致狭义营业利润差额发生的因素包括(
C.变动生产成本
D.推销成本
E.管理成本
10、完全成本法计入当期利润表的期间成本包括(
A.固定性制造费用
B.变动性制造费用
C.固定性销售和管理费用
D.变动性销售和管理费用
E.制造费用
三、名词解释:
1、变动成本法
2、完全成本法
四、简答题:
1、变动成本法的优缺点是什么?
2、简述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
五、计算分析题:
1、已知:某企业本期有关成本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为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5元,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为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4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管理费用为4元,固定性销售管理费用为1000元。期初存货量为零,本期产量为1000件,销量为600件,单位售价为40元。
要求:分别按两种成本法的有关公式计算下列指标:
(1)单位产品成本
(2)期间成本
(3)销货成本
(4)营业利润。
2、已知:某厂只生产一种产品,第一、二年的产量分别为30 000件和24 000件,销售量分别为20 000件和30 000件;存货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产品单价为15元/件,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为5元/件;每年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发生额为180 000元。销售及管理费用都是固定性的,每年发生额为25 000元。
要求:分别采用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确定第一、第二年的营业利润(编制利润表)
包含总结汇报、党团工作、资格考试、文档下载、word文档、工作范文、教学研究、旅游景点以及变动成本法习题等内容。
相关内容搜索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造成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下计算的利润不相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完全成本法是指在计算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存货成本时,把一定期间所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全部包括在内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将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而将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费用.  变动成本法是在计算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存货成本时,只包括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而固定性制造费用则作为期间费用进入当期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变动成本法认为生产成本是为了生产本期产品而发生的,所以应由本期全部负担,它着眼于价值补偿这个角度,固定性制造费用与产量无关,一旦发生应分配给本期所有产品.因为其生产能力一旦形成,与其利用程度无关,同时固定性制造费用和时间相联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失.所以固定性制造费用在变动成本法下作为一种期间成本.两种成本计算法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损益确定程序不同,从而影响到营业利润的得出.在变动成本法下,损益计量首先用营业收入补偿本期实现销售产品的变动成本,从而确定贡献边际,其次再用贡献边际补偿固定成本以确定当期营业利润,这种损益确定程序称为贡献式.在完全成本法下,计量损益首先用营业收入补偿本期实现销售产品的营业成本,从而确定营业毛利,其次再用营业毛利补偿营业费用以确定当期营业利润,这种损益确定程序称为传统式.  由于损益确定程序不同,两种成本法所计算出的同期营业利润就有可能不同,即两种成本法下营业利润的差额可能不为零.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查看: 404|回复: 10
当产量大于销量时,完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大于变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 当产量小于销量时,完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小于变动成本法下的营业利润。 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两者最本质的不同就在于减去的销售成本不同。 当产量大于销量时,完全成
变动成本法下,固定生产成本作为期间费用处理,直接计入当期利润表,不会转化为销货成本和存货成本,不是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不在销售成本和存货成本中进行分摊,期末存货中成本不包括固定制造费用,产量多少不影响当期计入利润表的固定
完全成本法是把生产制造过程的全部成本都计入产品成本的成本计算,变动成本法是把生产制造过程的变动成本都计入产品成本的成本计算,固定制造费用不计成本而直接计入期间费用.
成立,套下公式就有了
见/question/.html,这里面的例子有讲解
产量小于销量,说明销量多,结转的成本多,完全成本的成本多,则完全成本的利润小,即前者小,不是后者校
huxiang123
你说的那种情况是存在的,但是,在变动成本法下,是有前提条件的,假设了销售量与生产量一样,通常以销售量为准。所以,你离开了假设条件,也就不能用两 种方法比较了。
这是由于期初存货量与期末存货量相等且成本水平相等,全部成本计算法期初存货和期末存货负担的固定生产成本也相等,因而这两部分的税前利润是相同的。 变动成本法 销售量小雨生产量,全部成本法大于变动成本法利润;销售量小于生产量,全部成本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财会月刊□?;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下利润计算差异的模型分析;林泓;(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厦门361004);【摘要】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是两种不同的成本计;【关键词】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制造费用变动成本法;一、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理论分析;完全成本法,又称全部成本法或制造成本法,是传统的;固定资产各年折旧额及年初净值计算表;单位:元;人工和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财会月刊□?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下利润计算差异的模型分析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厦门361004)
【摘要】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是两种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两种方法下计算的息税前利润有可能出现不同。本文拟建立数学模型,对此进行理论推导,分析论证两种方法下息税前利润产生差异的原因及其规律。
【关键词】变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制造费用变动成本法是管理会计广泛应用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具有兼核算与管理职能于一体的特点,其息税前利润计算方法与传统财务会计采用的完全成本法不同。目前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以完全成本法计算产品成本并以此编制对外报表,但出于预测、规划、决策、控制和业绩考核的需要,企业内部管理为了适应不同的要求,者往往采用变动成本法进行核算管理。需要对两种成本法确定的息税前利润进行转换。
一、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理论分析
完全成本法,又称全部成本法或制造成本法,是传统的财务会计成本核算方法。这种方法将成本按照经济用途分为生直接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其特点是将一定期间的直接材料、表2
固定资产各年折旧额及年初净值计算表
人工和制造费用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而将销售管理费用作为非生产成本的期间费用;计算利润的程序是先扣除生产成本计算出销售利润,再扣除期间费用计算出息税前利润。
变动成本法,也称直接成本法,是企业内部管理者从成本控制角度出发采用的一种先进方法。该方法将成本按照性态(成本总额与业务量的关系)分为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其中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称为变动成本,而总额不随业务量变动而变动的部分称为固定成本。根据这一定义可以进一步推断,单位变动成本不随业务量发生变动,而单位固定成本随业务量成反比例变动。该方法计算息税前利润的程序是先扣除随业务量变动的变动成本计算出边际贡
)企业可以利用数学模型法来进行所得税筹划。在实务(2
中应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时,可以利用数学模型法对固定资产各期折旧额计算进行一个合理的规划,比如企业前期经营状况良好,可以适当缩短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使其前期计提折旧额增大,从而达到纳税筹划的目的。
(3)对于最后两年折旧额出现异常的处理。现行会计准则规定的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计算规则只是一种原则性的框架,对最后两年折旧方法的计算没有严格规定,而传统计算法并未涉及最后两年折旧额大于以前年度情况的核算处理。因此,企业可以运用数学模型法试算固定资产各年折旧额,如果出现最后两年折旧额大于前一年时,可在倒数第三年开始采用直线法折旧,或者调整折旧年限,使得最后两年或三年的折旧额小于以前各年份,这样就能严格满足双倍余额递减法的要求。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永泽,陈立军.中级财务会计.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
版社,2007
□□□□□□□□□□□□□□□□□□□□□□□□□□□□□□□□□□□□□□□□□□□□□□
注:①第9、10年改按直线法计算折旧,根据公式(3)计算,为;②第9年末累计折旧额,根据公式(4)计算,为
2.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6.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7
;③第10年末累计折旧额,根据公式(5)计算,为95000;④第9年初折余价值,根据公式(7)计算,为;⑤第10年初折余价值,根据公式(8)计算,为5000。
3.米切尔?马赫著.姚海鑫等译.成本会计.北京:机械工业
出版社,1999
□财会月刊全国优秀经济期刊?
献,再扣除不随业务量变动的固定成本计算出息税前利润。
由此可见,两种成本计算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对产品成本项目的划分标准和损益确定程序不同,从而计算出的息税前利润可能产生差异。
二、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比较
由于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对成本划分标准不同,导致两种方法下成本构成项目不同,且两者之间互有交叉,具体见表1:
表1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项目比较
完全成本法下的成本项目
直接材料(变动)生产成本
直接人工(变动)变动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变动性销售费用期间费用
固定性销售费用变动性管理费用固定性管理费用
变动成本法下的成本项目
生产成本:
直接人工变动
业务量是生产量成本变动性制造费用
变动性销售费用非生产成本:
业务量是销售量变动性管理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
不随业务量变动成本固定性销售费用而变动
固定性管理费用
的差异及其变动规律,国内诸多学者进行过研究,如孙茂竹和余绪缨认为,变动规律和产销量有关;吴大军认为,变动规律与期初和期末存货量及所包含的固定成本有关等。但大部分研究对此进行论证时,往往采用的是通过列举具体例题论证的方法,不具有普遍性和足够的说服力。本文拟建立数学模型,对此进行推导演算,加以论证。
三、模型推导
根据定义和计算程序,本文进行如下设定:p:产品销售价格;
b1:单位变动生产成本(由单位直接材料、单位直接人工和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构成);
b2:单位变动销售费用;b3:单位变动管理费用;a1:固定性制造费用;a2:固定性销售费用;a3:固定性管理费用。当无期初存货时,设定:q:本期生产量;x:本期销售量。
由公式(1)、(2)可知,本期生产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b1+a1/q。
两种方法计算的息税前利润比较如表3、表4所示:表3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下息税前利润比较
(无期初存货)
完全成本法项目销售收入减:销售成本销售利润减:销售费用管理费用息税前利润
项目销售收入减:变动成本边际贡献减: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法
两种方法计算的产品成本存在如下关系:由表1可知,
完全成本法下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
=单位直接材料+单位直接人工+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单位固定性制造费用
=单位变动生产成本+单位固定性制造费用完全成本法下产品单位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生产量所示:
表2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计算息税前利润的程序
完全成本法
销售收入=单价×销售量
减:销售成本=销售产品单位生产成本×销售量
(1)(2)
同时,两种方法计算税息前利润的程序也不相同,如表2
(b1+a1/q)x(p-b1-a1/q)x
(b1+b2+b3)x(p-b1-b2-b3)x
b2x+a2b3x+a3
(p-b1-b2-b3)x-a1x/q-a2-a3
(p-b1-b2-b3)x
息税前利润
=期初存货成本+本期生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销售利润减: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息税前利润
变动成本法
销售收入=单价×销售量
减:变动成本=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
项目销售收入px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下息税前利润比较
(存在期初存货和期末存货)
完全成本法
变动成本法项目销售收入px
减:销售成本(b1+k0)q0+(b1+k1)q1-(b1+k2)q2减:变动成本(b1+b2+b3)x
=b1(q0+q1-q2)+k0q0+k1q1-k2q2
=(单位变动生产成本+单位变动销售费用+
单位变动管理费用)×销售量
减:固定成本=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性销售费用+
固定性管理费用
息税前利润
=b1x+k0q0+a1-k2q2
销售利润(p-b1)x-a1-(k0q0-k2q2)减:销售费用b2x+a2
管理费用b3x+a3
(p-b1-b2-b3)x-a1-a2-a3
息税前利润
-(k0q0-k2q2)
边际贡献(p-b1-b2-b3)x减:固定成本a1+a2+a3
(p-b1-b2-b3)x
息税前利润
因此,两种方法计算的息税前利润有可能不同,对此产生2010.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下的息税前利润之差为: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财会月刊□?
荭EBIT=a1(1-x/q)由(3)式可知:
荭EBIT=0,即生产量等于销售量时,完全成本法当q=x,
下的息税前利润等于变动成本法下的息税前利润。
当q>x,荭EBIT>0,即生产量大于销售量时,完全成本法下的息税前利润大于变动成本法下的息税前利润。
当q<x,荭EBIT<0,即生产量小于于销售量时,完全成本法下的息税前利润小于于变动成本法下的息税前利润(虽然。此种情形在实务中并不存在)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在无期初存货时,两种方法下的息税前利润之差与产销量之间关系有关。
当存在期初存货和期末存货时,假设:q0:期初存货量;q1:本期生产量;q2:期末存货量;
k0:期初存货所包含的单位固定性制造费用;
k1:本期生产产品包含的单位固定性制造费用,k1=a1/q1;k2:期末存货所包含的单位固定性制造费用。根据以上假设,可以得出:本期销售量x=q0+q1-q2
期初存货的单位生产成本=b1+k0
本期生产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b1+k1=b1+a1/q1期末存货的单位生产成本=b1+k2两种方法计算的息税前利润如下表: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下的息税前利润之差为:荭EBIT=-(k0q0-k2q2)由(4)式可知:
当k0q0=k2q2,荭EBIT=0,即当期初存货包含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等于期末存货包含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时,完全成本法下的息税前利润等于变动成本法下的息税前利润。
当k0q0>k2q2,荭EBIT<0,即当期初存货包含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大于期末存货包含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时,完全成本法下的息税前利润小于变动成本法下的息税前利润。
当k0q0<k2q2,荭EBIT>0,即当期初存货包含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小于期末存货包含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时,完全成本法下的息税前利润大于变动成本法下的息税前利润。
因此,两种方法下的息税前利润产生差异是由于期初和期末存货包含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不同引起的,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期初和期末存货包含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产生差异的
4.郭焕书,袁志忠.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下税前利润
差异分析.财会月刊,2009;33
(3)原因可能是:
(1)期初和期末存货数量不同,这与产销量之间关系有关,当生产量大于销售量时,期末存货数量大于期初存货数量,反之则期末存货数量小于期初存货数量。
(2)期初和期末存货所包含的单位固定性制造费用不同,不少学者认为该项不同与企业的期末存货计价方法有关,但本文认为,其根本原因在于各期的生产量不同,根据公式(2)可知,只有各期生产量相同,单位产品包含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才能相同,在此情况下即便采用不同的存货计价方法,期末存所以,该项差异究货的单位固定性制造费用仍将与期初一样。
其根源应与各期产量之间关系有关,当各期生产量不同导致期初存货的单位固定性制造费用与本期生产产品的单位固定性制造费用不同时,期末存货的单位固定性制造费用将取决于存货计价方法。
通过以上数学模型推导论证,本文发现,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息税前利润确实有可能不同,由此产生差异的变动规律如下:在无期初存货时,两种方法下的息税前利润差异与产销量有关;而当存在期初存货和期末存货时,两种方法下的息税前利润差异问题则比较复杂,可能同产销量或者各期产量有关,但最终可以归结为期初和期末存货包含的固)、(4)即为两种方法下的息税前利定性制造费用之差,公式(3润差异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由此,我们可根据该公式对两者进行调整转换,从而为各种财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有价值的财务信息。
主要参考文献
1.余绪缨.管理会计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吴大军.管理会计.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3.郑爱华,张亚杰等.管理会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5.杨点晶.辅助生产成本分配方法的比较与优选.财会月
刊,2009;33
本刊2010年第15期《固定资产交换涉税核算例解》作者潘自强先生的工作单位应为浙江财经学院,特此更正。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中学教育、专业论文、文学作品欣赏、高等教育、各类资格考试、15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下利润计算差异的模型分析等内容。 
 则完全成本法下计算的利润()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在经济订货量的基本模型中,影响经济订货量的成本是(...视产品质量而采用不同的价格 满分:2 分 11. 从...  成本计算过程中, 以成本性态 分析为前提, 在计算...期初、期末产成品存货 成本结转的影响导致利润的实现...在变动成本法 下, 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存货成本只包括...  4.若本期完全成本法计算下的利润小于变动成本法计算...法计入当期利润表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水平出现了差异 B...A. 要求进行成本性态分析 B. 要求把属于混合成本...  2.存货成本的构成不同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构成内容的不同, 从而...利润计算公式 变动成本法:利润=收入-期间费用-销售成本-本期固定生产成本 完全...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 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_生产/经营管理_经管营销_专业...一、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差异 变动成本法,是指在计算产品成本时...  完全成本法计算下的利润小于变动成本法计算下的利润,...A.直接分析法 B.高低点法 C.散布图法 D.回归...管理费用 10.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区别在于( )...  变动成本法与本量利分析相关案例及答案_财务管理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变动成本法与本量利分析相关案例及答案_财务管理_经管营销...  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含义及区别 4、两种成本...理解成本按性态的分类, 掌握总成本函数模型及利用其...五、论述题 试述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下利润计算...  (2) 输入相关的公式和函数创建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模型。 (3) 调试和运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在用两种方法计算净利润时得出了两种不同的结果,完全成本法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变动成本法的利润计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