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不息.伟大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楷模篇

中国最具影响力高考资源门户
最近更新: 1981 昨天: 3964 本周: 164062 总量:
今日:696套
总数:5174647套
会员数:131942位
当前位置:全国大联考
人教版九年级政治第5课:中华文化与名族精神教案6
资料类别: /
所属版本: 通用
所属地区: 全国
上传时间:
下载次数:13次
资料类型:教案
文档大小:191.11K
所属点数: 0.1点
【下载此资源需要登录并付出 0.1 点,】
资料概述与简介
专题讲义: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落实中宣部、教育部《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的要求,中宣部、教育部联合发出通知,决定在2004年9月开展第一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通知要求各地党委宣传部门、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本着求真务实、认真负责的态度,结合当地实际,精心设计活动方案,在开学前作出认真部署。同时,要把“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的各项活动与在广大干部教师中开展的教育思想大讨论有机结合起来,促进学校德育工作和其他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让广大中小学生进一步把爱国情感化为具体行动,教育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日前发出通知,开展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题的第6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系列活动。
一、关于民族精神月应掌握的基础知识
1、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2、民族精神是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顽敌和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魂。
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有: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有: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改革开放新时期有: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青藏铁路”精神等。改革开放以来又出现了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求知精神、科学精神等。
4、要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结合时代特点加以创新;广泛开展有关弘扬民族精神的活动等。
5、我们青少年要学习、了解民族精神;广泛宣传民族精神;积极参加弘扬民族精神的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树立远大的理想,热爱祖国,增强责任感,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等。
6、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自觉弘扬中华文化,提高文化认同感。
7、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中国哲学,完备而深刻的道德伦理等。
8、我们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在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代代传承的美德。与时俱进的传统美德:作为传统道德的精华,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其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二、与民族精神月有关的问题设计
1、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2、中华文化的特点是什么?
3、什么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4、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5、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的时期有哪些不同的体现和发展?
6、你认为应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7、作为青少年可以为弘扬民族精神做些什么?
8、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国家应该做什么?
9、民族精神月中,在学校生活中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10、请你为民族精神月设计几个宣传口号?
三、围绕民族精神月的专题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爱国主义B.国际主义C.集体主义D.英雄主义
2、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说明民族精神
①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表现②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③其核心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④是民族文化的全部内容
A.①② 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3、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A.民族精神是推动民族进步的强大精神动力
B.爱好和平是中华民族的力量源泉
C.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和精神追求,激励着中华儿女不断奋斗、变革和创新
D.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
4、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
A.全面吸收一切外国文化
B.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C.发展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D.否定旧文化,开创21世纪新文化
5、下列属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的是
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②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A.①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④
6、首届世界儒学大会于日至29日在孔子故里、儒学圣地山东曲阜举行。世界儒学大会以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为己任,以推动儒学思想多层次、全方位、跨学科的发展为主旨,积极开展儒学与各种思想的对话。这说明
A.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
B.既要充分挖掘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又要充分汲取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营养
C.中外文化相辅相成,相互替代
D.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可以使儒家思想一统世界
7、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张艺谋奥运团趴的颁奖词:长卷舒展,活字跳跃;圣火激荡,情感喷放。他们用人类共通的语言,让五千年文明跃然呈现。那一夜,中国惊艳世界。颁奖词体现了
A.中华文化一直领先世界
B.中华文化取代了世界文化
C.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D.民族文化就是世界文化
8、2008年,中国艰难与成功并存。三次表彰大会,三种民族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的洗礼,挺立起中华民族的脊梁。这说明
①民族精神在不同时期有不同表现②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③在当代,需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④弘扬民族精神是当前国家的中心工作
D.①②③④
9、为了抢救保存各地的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2008年10月,中国语言有声数据库启动。对此,一位网友说:“我感觉我家乡的方言,是世界上最动听的语言。有效保护,将使她永远年轻”。对此,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都什么时代了,还讲方言,太土气了②这是弘扬中华文化的必要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④对于中国优秀文化,不但要弘扬更要注意创新赋予时代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这样才具有广泛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10、在中外文化交流中,面对文化差异我们应持的正确态度是
A.珍视本民族文化的价值,漠视甚至歧视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
B.外国的文化不适合我国的国情,应该排斥
C.全盘接受发达国家的文化,全盘否定落后国家的文化
D.以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
11、东南亚地区的人们在朋友见面时喜欢行拥抱礼;欧美地区的人
们见面时则盛行握手;而澳大利亚的毛利人在朋友相见时则行一种特殊的礼仪——碰鼻礼。这充分体现了
①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②不同国家和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
③见面礼仪是不同国家和民族最重要的文化
④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12、越是大灾大难面前,越是关键时刻,民族精神越能显示其威力。
在伟大抗震救灾斗争中形成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这一伟大精神体现了
①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②中华民族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英雄气概③中华民族关爱生命,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④中华民族坚强的脊梁和不可战胜的雄姿
D.①②③④
13、艰苦奋斗集中体现为
A.艰苦朴素
B.勤俭节约
C.创业精神
D.科学精神
14、2009年5月,以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为主题,以中国传统节日为契机的“中华诵o2009经典诵读大赛”活动在京启动,该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好评。开展“中华诵”活动的重要意义是
A.防范和抵制外来文化的侵袭
B.传承传统文化与美德、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C.培育公民的民主法制意识
D.促进经济的发展
15、日,《中国节·端午》特别节目在浙江余姚录制。
众多知名学者和外国友人共聚河姆渡遗址,解读中华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这有利于
①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②消除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③外国友人对中华文化的了解
④浙江传统文化的传播
16、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要有一种精神。任何时候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A.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内容 B.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C.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D.有利于吸纳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
17、右图是即将在广州召开的第十六届亚运会文化活动标志。他的创意来源于粤剧脸谱,在造型、色彩上表现了岭南文化的特色。这种设计
A.继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显示出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C. 说明世界上有多少个国家,就会有多少种文化习俗
D.告诉我们要学习一切外来文化
二、非选择题
1、在迎接祖国60华诞之际,让我们心系祖国,放眼世界,畅想未来。
(1)[感受中华魅力]
北京奥运会以一场无以伦比的开幕式震撼了世界:击缶而歌、水墨画卷、古老汉字、传统京剧、丝绸之路、昆曲、风筝、太极、瓷器……通过画的意境、诗的韵律、舞的飘逸、乐的悠扬,“用世界的语言讲述中国的故事”。这让你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哪些魅力?
(2)【展示中国力量】
面对甲型H1N1流感疫情,党中央国务院立即研究部署防控工作,将甲型H1N1流感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一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各地区各部门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科学处置。这展现了中国的哪些力量?
(3)【彰显大国形象】面对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中国最为国际负责任的成员,始终积极参与应当危机的国际合作。中国面临巨大困难的形势下,保持了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中国认真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缺的各项援非举措,并继续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高力所能及援助。这说明了什么?
(4)【展望祖国明天】莫道今年春将近,明年春色倍还人。在建国60年之际,让我们展望:到建国100周年时祖国的美好蓝图。
2、对13亿中国人来说,2008年是极不平凡、极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承载着太多的泪水和感动,一行字与2008年“感动中国”特别奖授予了全体“中国人”!
(1)列举2008年“极不平凡、极不寻常”的两件重大事件。
(2)特别奖授予了全体“中国人”,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这种内在的精神力量的核心是什么?]
(3)作为获奖者之一,请写一句话作为你的获奖感言。
3、材料一:日晚,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雷鸣般的击缶声中拉开序幕,中国人民以极富民族特色的方式盛情欢迎四海宾朋,把一席精美的文化盛宴呈现给全世界亿万观众。这是一场富含“中国元素”的开幕式,有网民说,
开幕式大型文艺表演把中国文化的和谐内涵艺术地告诉了全世界,让世界更好的认识了中
材料二:北京奥运会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注入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使奥林匹克精神融
入了浓厚的中华民族风格;同时奥林匹克精神也赋予了中华民族精神新的活力和内涵,成为鼓舞中华民族阔步前行的精神财富。
(1)结合材料一,说说你在开幕式文艺表演中看到的“中国元素”有哪些?
(2)结合材料二,请你谈谈举办北京奥运会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
(3)作为中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你将怎样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4、闇公精神和尚昆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认真贯彻落实薄熙来书记关于“弘扬闇公精神”的指示,我县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深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大力弘扬“人生如马掌铁、磨灭方休”的闇公精神和“松柏气节,云水襟怀”的尚昆精神。从 2009 年 5 月 1 日起,闇公陵园、尚昆陵园、尚昆旧居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免费向公众开放。 5月8日下午,以“正气浩然”为主题的经典诵读会在潼南县电影院隆重举行,从而把我县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推向高潮。
你校准备开展下面三项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 1 )【经典回眸我的记忆】 学校将开展一次黑板报比赛活动。你认为可以收集哪些与爱国主义教育有关的资料?(至少两个)
( 2 )【活力源泉我的解读】 学校准备开展一次“弘扬民族精神”的演讲比赛,请你回答弘扬民族精神的理由。
( 3 )【建设家乡我的行动】 你班还准备开展一次“我为家乡作贡献”的主题班会,请你谈谈,作为中学生,你能为加快撞南的发展做些什么?
5、2008年3月,潍坊市出台“关于加强文化建设的意见”,各部门积极行动,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举办“文化建设理论”讲座,明确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挖掘整理木版年画、剪纸等传统工艺,并结合时代进行创新;吸收国外风筝审美独特,外观简洁、放飞性能好等优点,改进本地传统风筝制作工艺;依法打击不健康文化活动,清理文化垃圾,开展“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利弊谈”征文活动;开展“道德模范人物”评选活动……
结合上述做法,分析该市推进先进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一)单项选择题
1.A 2.A 3.B 4.B 5.D 6.B 7.C 8.A 9.B 10.D 11.A 12.D 13.C 14.B 15.C 16.B 17.A
(二)非选择题
1、(1)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①党和政府的力量。(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力量”)②社会主义制度的力量。③法制的力量。④科学技术的力量。⑤民族精神的力量。
(3)①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世界格局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②我国首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国家。③我国致力于促进世纪和平与发展。④和平与发展乃是当今年时代的主题。
(4)言之有理即可。
2、(1)抗击雪灾;实现抗震救灾的胜利;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神舟七号发射成功。评分说明:任举以上两个事例即可。如答出其他符合要求的重大事件也可以得分。
(2)爱国主义。
(3)言之有理即可。
3、(1)如四大发明、传统书画、武术、戏剧、诗歌等。
(2)举办北京奥运会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情绪,增强人们的民族责任感,从而提升中华民族精神。
(3)可以向奥运健儿学习、弘扬奥运精神;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努力学习,从日常小事做起,弘扬民族精神等方面展开作答。
4、( 1 )闇公烈士、尚昆主席的生平事迹; 爱国名言警句;
我县爱国人士、英雄模范人物事迹; 受到的教育、启示等代
( 2 )一个民族要生存发展,就要有一种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是鼓舞我们团结奋斗战胜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才能使民族有凝聚力,才能成就伟业,才能自立于民族之林
( 3 )努力学习,学好本领;
承担责任,热爱家乡关注家乡的变化发展;
积极对外宣传憧南的变化发展;
积极为家乡的发展献言献策;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等。
5、①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②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对地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保护和利用,既保持了文化的民族性,又体现了文化的时代性。
③以开放的心态加强对外交流。积极吸收整个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依法保障和谐文化建设,引导市民自觉抵制腐朽文化的影响。
⑤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开展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能弘扬正气,提高道德水平。
该会员上传的其它文档
已有&0&条评论,共有&0&人参与,
网友评论:
合作 / 友情链接以下试题来自:
单项选择题()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体现了中华民族勇于进取的精神境界,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发愤进取、不懈奋斗。
A.爱国主义
B.民族精神
C.民族文化
D.自强不息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A.政治口号
B.狭隘的民族主义
C.表面情感
D.经济利益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复习学案(有解析新人教版)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搜索: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复习学案(有解析新人教版)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网络 点击数: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复习学案(有解析新人教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
文章来源天添资源网 w ww.tT z Y w.C Om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1. 了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提高文化认同感。2. 理解民族精神的内容和意义,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考点一 灿烂的中华文化1. 中华文化的特点及内容:(1)特点:    ,    。(    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内容: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    ,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    ,完备而深刻的    等。 2. 弘扬中华文化的原因(中华文化的作用):(1)    、    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    。 (2)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中华民族的    、    和    之中。 (3)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    ,是中华民族共有的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    ) (4)中华文化不仅对今天中国人的    、生活方式和中国的    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    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认识中华传统美德:(1)意义:中华传统美德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    、高尚的    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2)特点:中华传统美德具有    、    的品质。(结合    的要求,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是青年一代肩负的    ) 考点二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4. 民族精神的内容:中华民族在发展中形成了以    为核心的    、爱好和平、    、    的伟大民族精神。 5. 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精神、    精神、    精神等,都体现了民族精神。 (2)新中国成立后:大庆精神、“    ”精神、抗洪精神、    精神、劳模精神等,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    。 (3)改革开放以来:    意识、    意识、效率意识、自由民主意识、    意识、公平公正意识,求知精神、    精神、服务精神大大增强,以    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不断发扬光大。(这些精神素质使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更加丰富,又使民族精神在保持优秀传统的同时更具    和时代风貌) 6.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原因:(1)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    ,是民族的    。没有民族精神就会失去    和生命力。 (2)中华    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3)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    、战胜强敌与    的不竭    。 (4)每个中华儿女都有    、有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青少年要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    和    ) &1. (1)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各族人民 (2)科技工艺 中国哲学 道德伦理 2. (1)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奇葩 (2)生命力 创造力 凝聚力 (3)不竭动力 精神家园 根 (4)价值观念 发展道路 世界文化 3. (1)民族志向 民族品格 (2)生生不息 历久弥新 时代和实践 光荣使命 4. 爱国主义 团结统一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5. (1)长征 延安 (2)两弹一星 载人航天 集中体现 (3)自立 竞争 法治 科学 改革创新 现代气息 6. (1)精髓 魂 凝聚力 (2)民族精神 (3)团结互助 困难 力量之源 (4)责任 义务 弘扬者 建设者&考点一 灿烂的中华文化例1 (;江苏徐州)“家风”,这一浸润着中华传统文化的词汇,因央视《新春走基层》节目而重新跃入人们的视野,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重视家风教育有利于(  )①继承中华传统美德 ②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③在继承和创新中培育和谐家庭 ④消除家庭成员的意见和分歧A. ①②④&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③④【解析】 本题考查对中华文化与中华传统美德的认识。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长期以来形成的能影响家庭成员精神、品德及行为的一种传统风尚和德行传承。中国人历来重视家风教育,其中蕴含着许多传统美德的要求,而传统美德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所以,①②正确。中国人的家风教育非常注重以德立家、以德治家,有利于家庭和睦;当然,现在我们强调家风教育不可能是完全沿袭古代的做法,需要结合时代的特征和要求进行创新。所以,③正确。人与人之间有意见和分歧是正常的,也是无法避免的,④错误。【答案】 B举一反三1. (;福建泉州)2013年暑假,央视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带动全国兴起一股“汉字热”。汉字文化节目的举办(  )①有利于传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②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爱国情感 ③不利于学习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 ④可激发学习汉字书写的兴趣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2. (;湖北孝感)传承中华孝文化精华,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是时代赋予孝感的历史使命。为此,孝感市近几年来,紧扣时代脉搏,大力倡导“弘扬孝文化、推进现代化”的文化发展理念,并将孝感城市建设目标定位为“中华孝文化名城”。对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认识错误的是(  )A. 有利于给孝感城市文化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B. 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C. 要把弘扬中华孝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联系起来D. 在青少年中开展孝德教育,只需要学习古代孝子的孝行3. (;湖北黄冈)【文化】  日,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规划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分小学低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大学等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即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的家国情怀教育;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的社会关爱教育;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教育部要求,在各学段的教学要点和教学任务中力求做到三个“全覆盖”:一是学科课程全覆盖,将教育内容体现到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主要课程中去;二是教学环节全覆盖,包括课堂教学、课堂外教学、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是教育人群全覆盖,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整体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1)党和政府为什么如此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2)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考点二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例2 (;福建漳州)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兰考调研时指出,焦裕禄精神是永恒的,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焦裕禄精神是(  )①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民族精神的体现 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 ④鼓舞我们开拓进取的强大思想动力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解析】 本题考查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①错误。焦裕禄精神是新中国成立后进行国家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时的具体表现之一,②正确。焦裕禄精神主要表现为焦裕禄在工作中无私奉献,努力为人民服务,所以③④正确。【答案】 D举一反三4. (;广西崇左)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下列格言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有(  )①“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②“礼之用,和为贵” ③“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②③④5. (;四川达州)“一个精神和文化富有的民族,才是一个值得尊重、具有尊严的民族。”我们应该这样理解这句话(  )A. 一个民族只要具有高尚的民族精神,就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B.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必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C. 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赢得世界尊重的全部内容D. 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我国现今的工作中心6. (;四川巴中)2013年度“最美乡村教师”廖占富、张兴琼夫妻俩,分别在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大山深处的乡村小学执教,一人撑起一所学校。两座山头、两所小学之间是两个小时的山路,夫妻二人,隔山相望,一周见一次面,他们用自己的分离和坚守,守住了农村孩子的未来,让大巴山深处飞出了金凤凰。材料,根据思想品德教材的相关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他们的美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2)从他们身上体现了什么精神?这种精神的核心是什么?且就这种精神在新中国建设时期的具体体现列举一例。
他们的行为给你什么启示?
答案【课堂研习】1.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汉字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因而①②正确;掀起“汉字热”,学习中华文化,并不排斥学习其他各国优秀文化,③错误;“汉字热”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汉字,增强汉字对学生的吸引力,所以④正确。2.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华文化和传统美德的认识。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建设“中华孝文化名城”能体现一个城市的内涵,使其富有魅力,A正确。中华孝文化的主要内容是孝亲敬长,B正确。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优秀成分,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公民的要求,据此可得出C中的结论。孝德教育,既要继承古代孝文化中的精华,也要将古代孝文化的糟粕去除,融入现今时代的要求,D不正确。3. (1)①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②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③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④中华文化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2)①学习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②保护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珍爱自己的精神家园。③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④结合时代发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其它答案与教材内容相符,且言之有理亦可)4. C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①体现了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②体现了爱好和平的民族精神。③反映的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与民族精神无关。④体现了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5. B 解析:本题考查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意义。题干中的观点强调了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对一个民族的重要性。A中“只要……就……”一词使得其表达的意思具有片面性,不可选。一个民族要赢得世界尊重,除了该民族的精神和文化方面的吸引力外,还有物质文明、生态文明等优势,C错误。我国的中心工作只有一个,即经济建设,D错误。6. (1)①无私奉献,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劳勇敢。②他们艰苦奋斗,为了追求梦想永不言弃,不懈努力。(2)①民族精神。②爱国主义。③铁人精神、抗洪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3)启示:①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努力干好本职工作,也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②成就有意义的人生,常常要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③我们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发展自己,使自己成为未来社会的栋梁。文章来源天添资源网 w ww.tT z Y w.C Om
没有相关优秀教案&&
? ? ? ? ? ? ? ?
var _bdhmProtocol = (("https:" == document.location.protocol) ? " https://" : " http://");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cript src='" + _bdhmProtocol + "/h.js%3Fde4f10e54e8' type='text/javascript'%3E%3C/script%3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