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快速提高日本军事实力怎么样

学者:大幅提升我国军事能力须突破高新技术瓶颈
制图:李宇阳
习主席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指出,要把军队创新纳入国家创新体系,大力开展军民协同创新,探索建立有利于国防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一重要思想,深刻反映了当代军事科技发展规律,为我军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创强军兴军新局面指明了方向。
信息时代战斗力生成的基本规律
在人类历史上,军事和科技是一对孪生兄弟。军事牵引科技,科技支撑军事,二者的深度交融和互动最终引致军事革命发生。从战斗力生成模式演变的历史规律看,往往先是科技创新引发武器装备革命,然后才有作战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历史发展一再表明,科技创新对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具有先导性作用。
当前,世界正孕育着一场对未来军事活动具有重大影响的“颠覆性技术”创新潮。不久前美国国防部称,美国正在推进“比互联网影响更大”的四个重大技术项目,包括原子级全球定位系统、太赫兹频率电子与超材料太赫兹频率范围等。这些“颠覆性技术”,都是典型的军民通用技术,推动军事科技革命的动因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随着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军事革命的不断深入,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可转换性越来越强、重叠度也越来越高。今天,发达国家军事技术和民用技术的重合率已高达80%以上。这一态势表明,人类已经进入军民通用技术时代。军事科技创新能力的活水源头,蕴含于社会经济技术体系之中。如果不能融入国家和社会科技创新大体系,军事科技以及与之相伴相生的军队战斗力就会渐渐枯亡。
在这种理念下,主要国家都在大力推动军民协同创新。其基本手段为:加强体制整合,积极应对各种潜在的“技术突袭”;对核心前沿技术创新项目进行前瞻布局、密集投资;构建向全社会开放的军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小型民用技术企业的创新作用等。人们所熟知的因特网、隐身技术、全球鹰、X37B、X45等重大技术或平台,主要是通过充分发掘民智民力和军民协同创新实现的。为发展无人机和自主技术,美国不惜连年举办“无人机挑战赛”“机器人挑战赛”等,面向全社会征集创新设计方案。俄罗斯成立的先期研究基金会,已成为国防创新的“技术直梯”,扶持了不少突破性创新。日本废除了长期实行的“禁止武器出口三原则”,其防卫省开始直接资助高校从事军事项目研究。
总的看,目前各主要国家围绕抢占新军事科技革命的制高点正在展开激烈竞争。竞争的实质是对未来20~30年国防安全主导权的争夺,背后是现代国防安全理念与理念的交锋、体制与体制的竞赛,比拼的是看谁的制度更具适应性、更具变革能力,更能通过融合凝聚国家意志和全社会力量以支撑和孵化颠覆性技术创新。面对这一趋势,如果不能有效探寻军民协同创新发展新模式,积极超前部署,就难以把控未来安全主导权。一旦失手,落后的将是整整一个时代。
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战略需求
在当代中国,将军事科技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大力推进军民协同创新,具有极其旺盛的战略需求。
加快形成体系作战能力。大幅提升我国军事能力,必须突破战斗力生成的高新技术瓶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防科技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有不少关键装备、核心技术、高端产品还依赖进口,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完成科技强军的历史重任,必须深入推进军民协同创新。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已经形成了强大的科技研发能力,积累了雄厚的科技基础,高新技术民营企业已经数以十万计,很多民营企业高科技实力已经超过传统军工部门,军民协同创新的战略潜力日益显现。据统计,2015年我国专利申请量达110万件,连续5年居世界第一,前沿技术领域发明专利申请数量成倍增长。在这些创新活动中,中小企业是主力军。但目前获准进入国防科技工业的民营企业数量和比重还很少。要在先进武器装备研发等军事能力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要降低武器装备的全寿命周期费用,就应进一步清除高新技术企业进入国防领域的障碍,必须充分利用民用科技资源和民用科技成果,形成军民协同创新的强大合力,用全国最优质的科技资源建设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只有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把军民融合创新体系纳入国家创新体系之中,实现军民科技资源充分融合,才能打造适应信息化战争要求的军事力量。
编辑:王悦雅
&未来网为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下属中央级新闻网站 如有新闻线索请发邮箱
来源:中国青年网  09:11
来源:中国青年网  08:42
来源:中新网  08:11
来源:齐鲁网  07:58
来源:中新网  23: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22:11
看新闻不过瘾来这里吐槽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号-1
&&|&&&&|&&客服电话:010-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20+10】提升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
提升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能力
■本报评论员 日 星期三《解放军报》
全国防汛抗旱暨舟曲抢险救灾总结表彰大会,把人们的记忆拉回到那惊心动魄的日日夜夜,一幕幕感天动地的画面,一个个英勇无畏的壮举,浮现在人们眼前。这是继青海玉树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之后又一次群英盛会。共和国的英雄谱上,又写下一串闪光的名字;人民军队的光荣史册,又增添崭新的一页。
今年以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而且相对集中。玉树抗震救灾尚未结束,防汛抗旱战斗又接连打响,特别是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战,顽强拼搏,开展了艰苦卓绝的防汛抗旱抢险救灾工作,奋力夺取抗灾救灾的重大胜利,共同谱写了中国防灾减灾史上新的壮丽篇章。作为抢险救灾的生力军和突击队,军队和武警部队当先锋、打头阵,承担了最紧急、最艰难、最危险、最繁重的任务,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广大官兵不畏艰险,迎难而上,舍生忘死,连续作战,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人民军队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实际行动,又一次在人们心中筑起了不朽丰碑。抢险救灾斗争的胜利,充分显示了社会主义中国的伟大力量,也检验了我军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军在抢险救灾中表现出的过硬作风和打赢能力,不是偶然的。这是长期教育训练、刻苦磨炼的结果,是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加强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结果。特别是近年来,全军坚决贯彻落实胡主席重要指示,牢固确立科学发展观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坚持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加快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部队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明显提高。正是这种核心军事能力的支撑,保证了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完成;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实践,又进一步促进了核心军事能力的提高,使我军在各种挑战面前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多样化军事任务,考验着人民军队的忠诚,也锤炼着核心军事能力。从玉树到舟曲,从抗旱到抗洪,这些非战争军事行动,虽然不同于战争行动,却程度不同地包含着战争元素,甚至具备信息化战争的典型特征。尤其一些行动的准战争性质,如组织指挥、快速动员、立体机动、后勤和装备保障等等,使部队得到了近似实战的全方位锻炼。可以说,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既是核心军事能力的重要体现,又是锻造核心军事能力的平台。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的过程,就是锻造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的雄师劲旅的过程,就是全面提高核心军事能力的过程。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我军职能使命的拓展,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日益常态化。无论是抢险救灾还是反恐维稳,无论是国际救援还是维和行动,无论是海外护航还是联合军演,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突发性、多变性、艰巨性和复杂性,都对我军能力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时移则世异,世异则备变”。我们要以学习贯彻这次大会精神为契机,认真回顾总结部队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实践经验,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非战争军事行动的特点规律,不断提高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为核心的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在新的伟大历史担当中不负重托,不辱使命。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台报告:大陆军力飞速提升 七种情况下会动武|国防部|军力_凤凰军事
台报告:大陆军力飞速提升 七种情况下会动武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环球军事报道】就在大陆即将举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之际,台湾“国防部”8月31日向“立法院”递交的“2015年中共军力报告书”列出7项解放军犯台可能时机。“国军”年度汉光实弹演习将从9月7日起一连举行5天,模拟的正是解放军对台展开大规模攻击,台军方在全台进行反击作战演练。
原题:台报告:大陆会在七种情况下动武 就在大陆即将举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阅兵之际,台湾&国防部&8月31日向&立法院&递交的&2015年中共军力报告书&列出7项解放军犯台可能时机。再过几天,模拟反击解放军攻台的&汉光31&号实弹演习即将展开,时机点颇耐人寻味。 据台湾自由电子报报道,&国防部&的&2015年中共军力报告书&称,去年的&太阳花学运&及反服贸促使中共重新检讨对台政策。鉴于台湾明年&总统大选&将届,今年3月大陆再度提出&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言论,加上日前大陆中央电视台报道解放军&朱日和&系列演习将台&总统府&列入作战假想目标,&彰显中共仍将台湾列为军事准备首要目标,未来对我军事威胁必将日益严峻&。&国防部&评估解放军犯台可能时机包括:台湾宣布&独立&、台湾明确朝向&独立&、台湾内部动荡不安、台湾获得核子武器、海峡两岸和平统一对话延迟、外国势力介入台湾岛内事务及外国兵力进驻台湾共7项。 报告同时提到,大陆海军目前正在上海、建造两艘新航母,吨位与现役的辽宁舰同级。国民党&立委&林郁方称,2011年到2014年&中共军力报告&,显示解放军二炮部队总兵力、所部署的各型及巡航导弹、短程弹道导弹分别维持在14万余人、1600枚和1400枚;新报告这些数字分别上涨到15万余人、1700枚和1500枚。&中央社&称,&国防部&观察解放军近年装备发展和战训活动,判断其现阶段如果对台用武,可能采取&联合军事威慑,打击我民心士气&&联合封锁作战,对我本外岛重要港口航道实施局部封锁&&联合火力打击,攻击我指挥体系及重要军政经济目标&以及&联合登岛作战,展开三栖进犯台湾本岛&等;未来在情势急迫时,不排除将灵活运用军民输具直接攻夺台湾本岛,达成其最终目标。至于南礁建设方面,&国防部&分析大陆在完成岛礁造陆后,陆续建构机场、码头等军事基础设施,以有效延伸作战纵深,&等取得实际管控后,中共将进一步公告南海防空识别区&。 中国社科院台研所研究员王建民8月31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虽然两岸关系有了很大发展,但台湾当局的这种猜测还是冷战思维的延续,始终把大陆看作对台湾的军事威胁。他说,台湾发表&2015年中共军力报告书&都是从美日学来的,公然宣扬的所谓大陆武力犯台时机只是一种猜测,只会增加两岸的裂痕和对立。 &国军&年度汉光实弹演习将从9月7日起一连举行5天,模拟的正是解放军对台展开大规模攻击,台军方在全台进行反击作战演练。《自由时报》8月31日透露,&国军&将分别在东部外海、新竹坑子口靶场和屏东三军联训基地,实施大规模实弹射击操演,马英九届时将以&三军统帅&身份,亲自校阅在新竹坑子口靶场的实弹射击演练。各式新兵力将纳入此次实兵演训,包括P&3C反潜机、云豹装甲车、沱江军舰以及无人机等;至于新加入&国军&装备的阿帕奇攻击直升机,日前已在九鹏基地进行毒刺导弹及地狱火导弹的实弹射击演练。不过台军方对此相当低调,&国防部&8月31日称,汉光演习的兵推或实兵演练,范围或课目都是模拟台澎防卫作战,&所谓总统府周边自卫战斗以及反斩首军事演训等,非属国军汉光演习的验证范围&。 分析认为,从台湾近几年的大陆军力报告可以看出,岛内对大陆的军事忧虑与日俱增。在2013年的报告中,台&国防部&称,大陆在两栖正规运输装备还不足的情况下,尚未具备全面进犯台湾的作战能力,现阶段对台湾采取军事威慑、火力打击和封锁作战的可能性较大;但解放军未来在具备夺占台湾能力或情势迫切需要时,不排除展开三栖&进犯&,直接攻下台湾。进入2014年后,由于台媒报道解放军侦察机&硬闯&台防空识别区引发岛内集体忧虑,台&国防部&公布的&中共军力报告书&也称,大陆已具备夺占台湾近岸岛屿的能力,未来若情势需要,可运用巡航导弹、短程弹道导弹瘫痪台军防卫能力,并采取三栖作战直接攻夺台湾,力求在第三方介入前速战速决。 为了所谓&反制&,台湾军方&国防&预算案也于8月31日曝光。据《联合晚报》报道,台&国防部&2016年预算案概算额度为3217亿元(新台币,下同;1元人民币约合5.1元新台币),配置人员维持1461亿元,作业维持费727亿元、军事投资983亿元,其他46亿元。需要关注的是,台湾海军将在明年跨出&潜艇国造&的第一步,首年编列5亿多元进行合约设计,总经费近30亿元。(林曦&范凌志)
[责任编辑:吴雨洪]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军事官方微信
播放数:639769
播放数:201616
播放数:260020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台湾的军事实力怎么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