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更改姓名的”党如果没有正当理由由“有哪些

公民什么情况下可以变更名字,要走哪些程序?若变更身份其它信息,需要什么条件?
公民什么情况下可以变更名字,要走哪些程序?若变更身份其它信息,需要什么条件?
百度知道知民生
变更姓名的具体程序:本人提申请,经户口所在地居委会同意,有单位的单位出证明同意,在校学生还需要学校同意的书面材料,把材料准备齐到户籍地派出所找管片民警填一份变更户籍的表格,经过审查后未发现你有劣迹前科,然后找派出所所长批准,再到县级公安机关找户政科科长批准,再到主管局长批准,最后回派出所改名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十八条规定,公民变更姓名,如果是未满18周岁的人需要变更姓名的时候,由本人或者父母、收养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如果18周岁以上的人需要变更姓名的时候,由本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根据公安部门的有关规定,未满18周岁或者已满18周岁但有特殊情况的,凭有关证明,可以更改姓名。但是正在被刑事处罚、劳动教养和其他正在羁押的人员,不予更改姓名。公民的户口变更登记是由于客观情况变化,为使原有的登记内容符合实际情况而进行的一项登记。户口登记具有法定效力,变更只能申请户口登记部门依法进行,公民不能自行改动。(1)姓名变更。学龄前儿童姓名变更可口头申请,由民警自己掌握。10周岁以上儿童应征得本人同意,成年人由自己提出书面申请。上学后至16周岁的公民要变更姓名,由派出所所长审批。16周岁以后,须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并持有效证明材料报公安机关审批。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和正受刑事处罚和劳动教养者,不得变更姓名。公民依法变更姓名后,原姓名作为“曾用名”备查。(2)出生日期的变更。公民申请变更出生日期,应出具有效的出生证件或公证机关的证明,经民警调查属实后,经批准方能变更。(3)民族成份变更。户口登记机关能依据县以上民族工作部门出具证明办理变更手续。国家民委规定恢复或改正民族成份,个人申请者由县级民族工作部门审核;一村或一街道相当数量住户集中申请者由地(市)级民族工作部门审批;要大范围的群众要求者,由省级有关部门进行调查,本级人民政府审定报请国务院审批。隔代要求恢复或改正民族成份的,应当首先改变其父母的民族成份,再行改变其本人民族成份;如父母亡故,可依生祖父母或生外祖父母一方的民族成份,由本人选定改变;生祖父母或生外祖父母均已亡故的,不再纵向上溯或横向援引改变民族成份。不同民族成份者因收养关系或父母婚姻,要求改变子女民族成份的,成年人不应改变,未成年子女可由父母双方协商选定。写一个改名申请给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盖章后到所在地公安局户籍股登记,投档案后大约15或7个工作日后可以正式更改,户口簿里面会写你曾用名是什么,现名是什么。变更姓名的有关规定:未满18周岁的公民需要更改姓名的,可由父母或抚养人提出书面申请,经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核实情况后予以变更;对18周岁以上的公民,原则上不予更改,确有正当理由需要更改姓名的,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如属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的,要有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准予变更的证明,还需要户口所在地居(村)委会开具的证明。“正当理由”通常指:1、冠夫姓的妇女去掉夫姓,或称氏改为姓名的;2、僧人、道士、尼姑等还俗,法名改俗名的;3、姓名含有社会公众不易识别的冷僻文字、不雅文字等;4、父母离婚需要更改姓氏的;5、变更收养关系的;6、其他需要变更姓名的情形。依据规定公民变更姓名是受法律保护的,但在实际操作中是很难改变的,虽然可以成功,然而改名字带来的弊端和麻烦太多了,所以公安审批很严格,而且现在户口信息微机联网,改名字需要县区级公安机关以上部门批准。(本文内容由百度知道网友康康羊羊羊贡献)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度知道知民生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你身边的,就是我们关心的。
作者最新文章[转载]改名正当理由有哪些
目前,希望改名的人越来越多,有为孩子改名的,也有成人改名的。但是,很多人都不了解改名程序?很多人都向我们咨询改名的理由和改名手续等问题。为此,我们大易国际建筑风水文化研究院做了专门研究。
姓名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所谓姓名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决定、使用、变更自己的姓名并要求他人尊重自己姓名的一种人格权利。根据《民法通则》第99条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
具体来说,公民享有的姓名权包括三个方面:一、姓名决定权,也称命名权,即自然人决定采用何种姓、名、及其组合的权利。二、姓名变更权,指自然人享有的依法改变自己姓或名的权利,只要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都是允许的,只不过需要到户籍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手续。三、姓名使用权,指自然人依法使用自己姓名的权利。
因此,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公民有权决定自己的姓名。
改名的具体程序
那么想更改姓名,需要注意哪些规定,经过哪些程序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十七、十八条规定,由需要更改名字的本人向户口所在地派出所提出申请,并把需要改名的理由写充分,到当地派出所户籍室办理,户口登记机关认为有必要的时候,可以向申请人索取有关变更或者更正的证明。十八周岁以下的人需要变更姓名的时候,由本人或者父母、收养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如果是十八周岁以上,由本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具体的规定如下:学龄前儿童姓名变更可口头申请,由民警自己掌握。10周岁以上儿童应征得本人同意,成年人由自己提出书面申请。上学后至18周岁的公民要变更姓名,由派出所所长审批。18周岁以后,须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并持有效证明材料报公安机关审批。原姓名作为“曾用名”备查。
成人改名涉及到的会涉及到自己的银行卡、社保、医保以及产权证等等一系列问题,因而公安部对限制成人改名,因此稍显麻烦。大致步骤如下:
1.需要你提出书面的申请;
2.需要你的单位审核,并签署意见,加盖公章;
&3.需要到你户口所在地公安局申请;
4.有个别派出所可能会提出一个月只办理一次,且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去办理。
改名有哪些理由
如果你要去派出所办理姓名变更手续,你需要告诉他们什么理由呢?
1.重名太多,很不方便;
2.寓意不好或者谐音不好,读起来有歧义,极大影响个人生活工作;
3.名字含有多音字或者生僻字,影响识记或电脑打不出来,对生活工作极为不便。
4.申请人姓名和祖辈中的人重名;
5.僧侣尼姑等出家人需要用法号代替俗名的;
6.夫妻离婚后带小孩,需要改名(此类小孩改名跟母姓较多);
7.在同一个单位或同一个班级里有重名的;
8.有特殊情况的。
而从法理和原则上说,只要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公民改名申请不需要任何附加条件和理由,公安部门也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绝公民的改名申请。
《民法通则》第99条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户口登记条例》第18条,公民变更姓名,依照下列规定办理:18周岁以上公民需要变更姓名时,由本人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公民的姓名权受到侵害了,有权要求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
因此,公民改民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是完全自由的,也是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公安部门同样不能因为行政不便等原因损害公民变更姓名的权利。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改名字这事儿,还真不该太随意
虽然公民有改名的权利,但易引起社会管理等诸多问题专家建议,厘清因改名引发的争议,需尽快制定相关法规
&&&&孩子随谁的姓,常有父母起争议。杨阳配图&&&&□记者韩景玮&&&&核心提示|姓名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不仅是人际交往间的代称,还蕴含着长辈对子女的期许,有人甚至认为它攸关一生的运势等。9月12日,大河报刊出《不随父母姓,幼儿遭遇落户难》一文后,引起多方关注。&&&&随着小学生开学,因孩子重名等原因,更多家长有着为孩子改名的冲动。然而,因改名涉及户籍管理、身份认证等问题,处理程序不当,或许又会发生“怎么证明我妈是我妈”的尴尬。该如何让改名这件私事办得更顺畅?频频改名究竟好不好?9月14日,记者就上述问题进行了多方调查。&&&&确有此事&&&&姓氏“怪异”,村民决定集体改姓&&&&不过,在现实中,有人改名、改姓并不那么顺利&&&&“宁可不给孩儿上户口,也不能让他姓苟。”大河报9月12日刊出《不随父母姓,幼儿遭遇落户难》的报道后,这起发生在荥阳的案例,引发关于改名改姓话题的热议。而据了解,此前也是发生在荥阳的另一起改姓案例,因改姓地域不同,结果也不一样。荥阳市城关乡一个名叫雷垌村的小村子里,苟姓是个大姓。但早些年,苟姓族人因姓名和狗谐音,时常被外姓人取笑。&&&&2008年,村里的苟姓村民找出了族谱,证明了苟姓祖上为“敬”,五代十国时期,后晋一“敬”姓大臣因为要避皇帝石敬瑭的名讳,忍痛减“文”改姓为“苟”。为此,村民决定集体改姓,在经历了派出所及上级公安分局严格审批之后,最终村民们成功将苟姓修改为敬姓。雷垌村村民改姓5年后,登封市唐庄乡上百名苟姓村民借鉴他们的做法,也进行了集体改姓。这之后,陕西、甘肃、河北、沈阳、黑龙江等地的很多苟姓人,纷纷认祖归宗,成功改姓“敬”。&&&&而如今在郑州,也有苟姓群众希望改姓为“敬”,但由于种种原因,改姓改得并不顺利。而省高院9月12日的改姓判例发布,则让他们看到了希望。&&&&现象扫描&&&&新生入学,引发孩子改名“热潮”&&&&原因虽有不同,但入学前改名多是为避免繁琐&&&&早在妻子准备怀孕时,郑州市民苟先生就决定要给孩子改姓。苟先生透露:他从上幼儿园起,就被老师、小朋友们喊作“小苟(音同狗)”。因为这,他从小不愿去上学。后来勉强去上学了,迟到、逃课也是常有的事儿——他不想听见老师点名,只要点到他的名字,就会引得同学哄堂大笑。在苟先生看来,“苟”姓带来的羞辱和创伤,已经烙印在了他的心中。&&&&苟先生的孩子上学年龄临近,他希望尽快给孩子改姓。和苟先生相似,随着新生入学,有家长不断到派出所咨询给孩子改名的事情。&&&&家住郑州市金水区的刘先生表示,他给孩子起名时曾翻过不少书,本来觉得名不错,但最近通过手机姓氏打分软件打分,发现孩子的名字起得并不理想。考虑到上学后改名相对繁琐,刘先生决定在开学前给孩子改名。&&&&郑州市民李先生则称,他想给女儿改名,是因为小学开学后,班里好几个叫“轩轩”的,与女儿名字相重。&&&&郑州市公安局户籍民警王霞告诉记者,每到新生入学,咨询给孩子改名的现象就比较集中。加之学龄前改名程序相对简单,只需带孩子的出生证、父母户口本、身份证、结婚证,与父母双方共同提交的书面申请,到派出所就可办理。而上学后改名需要更改学籍,这需要校方出示学籍档案复印件并加盖学校公章。&&&&记者从学校方面了解到,现在都是电子学籍,更改程序比较繁琐。这导致一些家长,出现在学前给孩子改名的冲动。&&&&记者调查&&&&超七成的人有过改名想法&&&&公民有权改名,但现行法律使得改名未必顺利&&&&古人云:“赐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艺;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在中国人心目中,姓名在人的一生中具有重要意义。事实上,很多大人也曾有给自己改名的想法和冲动。在记者做的一项调查中,面对你是否喜欢自己的名字的问题,有45.45%的人表示喜欢,有45.45%的人表示不喜欢。调查时,超过七成的被调查者有改名的想法。&&&&在生活中,想改名的人虽然不少,但真正改名成功的却不多。因为他们的改名申请,往往被户口登记机关“不予批准”。&&&&省法院研究室综合科科长马磊表示,一些人最终通过诉讼维权而实现了改名愿望。而公安机关因拒绝改名申请而频频成为被告,则是立法滞后和公民权利意识觉醒严重碰撞的结果。根据《民法通则》第九十九条规定: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公安机关拒绝为申请人变更姓名的做法,在目前缺乏充足的法律依据。而依据我国于1958年公布实施的《户口登记条例》,公民变更姓名时,要向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但何种情况下允许变更姓名,何种情况下不允许,至今仍没有统一的明确的规定。这使得公安机关无论同意还是拒绝公民的改名申请,都无章可循。&&&&[调查数据]对于改名您有过这些想法吗?&&&&45.45%45.45%&&&&是否喜欢自己的名字?的人表示喜欢的人表示不喜欢&&&&是否有过给自己改名的想法?72.73%的人表示有过&&&&是否有过给自己起多个好听名字的想法?&&&&90.91%的人表示有过&&&&认为改名究竟好不好?&&&&90.91%的人认为,名字跟随自己一生,还是改成自己喜欢的比较好&&&&改名原因的变化[相关对比]&&&&以前&&&&因同名的人多因父母离异等&&&&现在&&&&因名字谐音不雅因生僻字难写希望名字个性化等&&&&律师说法&&&&改名争议,引发社会管理问题从社会管理方面来看,改名真不该“任性”&&&&改名争议,引发社会管理问题从社会管理方面来看,改名真不该“任性”&&&&河南省言东方律师事务所主任闫斌表示,有学者认为:人的姓名与人的经济、社会、政治等活动密切相关,对改名权应当有所限制,否则会给社会带来严重混乱。比如,随意换名会给逃债者提供便利,还有社会治安管理问题。如果随便改名,也容易让逃犯钻空子。有时候还会给自己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因为名字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名字是有法律效益的个人称谓,如果名字变更了,相应的法律效益也会变更。&&&&现实生活中,改名之后,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变动:名字改了,户口簿得改,身份证得改,住房证得改,护照得改,存折得改,驾驶证得改,有汽车的车辆保险的受益人得改,医疗保险得改,养老保险得改,人寿保险得改……如果仅凭喜好、兴趣随意改名,将给社会管理带来巨大压力。&&&&专家建议&&&&用法律制度保障公民姓名权专家建议与姓名更改相关的法律应尽快跟上&&&&闫斌认为,要解决公民行使改名权时遇到的一些问题,当务之急是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比如:改名需要“正当理由”吗?需要什么样的“正当理由”?改名有次数限制吗?改名有年龄限制吗?等等。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厉兵和张书岩曾提议出台《姓名法》,这说明一部完善的姓名法已是形势所需。而去年10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信春鹰向会议作民法、婚姻法有关条款解释(草案)的说明。希望从法律制度上保障公民的姓名权,做到有章可循。&&&&同时,闫斌认为,改名不能一味跟风,否则只会让自己的精力和时间耗费在改名上。对于那些确实有改名需要的群众,户籍管理部门也应给予支持,简化手续。当然,无论是改名,还是办理其他证件,要减少乃至避免“怎么证明我妈是我妈”类似事件的发生,职能部门应从利民、便民的角度出发,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壁垒,让老百姓办事省时、省力、省心。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
全国数字报联盟
----更多媒体----
南国都市报
现代生活报
小龙人学习报
申江服务导报
学生英文报
人才市场报
每日经济新闻
国际金融报
上海证券报
上海环境报
三湘都市报
河南日报农村版
华西都市报
金融投资报
四川政协报
精品健康导刊
连云港日报
安徽日报农村版
安徽法制报
今日生活报公民更改姓名的”正当理由“有哪些?
您现在的位置是:
公民更改姓名的”正当理由“有哪些?
发布人:&&&&&
发布时间: &&&&&
来源:阳江市公安局 &&
点击数:485
问:公民更改姓名的”正当理由“有哪些?&&&&答:关于改名问题有规定的:未满18周岁的公民需要更改姓名的,可由父母或抚养人提出书面申请,经户口登记机关核实情况后予以变更;对18周岁以上的公民,原则上不予更改,确有正当理由需要更改姓名的,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如属机关、团体、学校、企事业单位等的,要有所在单位组织人事部门准予变更的证明。 “正当理由”通常指:1、冠夫姓的妇女去掉夫姓,或称氏改为姓名的;2、僧人、道士、尼姑等还俗,法名改俗名的;3、姓名含有社会公众不易识别的冷僻文字的等。
治安稳定的“守护者”
All Right Reserved 粤ICP备号&网站标识号:可以改名的七种理由
我的图书馆
可以改名的七种理由
男子名叫&#8220;社经&#8221;太羞愧 要求改名民警不好拒绝
(中国)&& ()
  因为在电影《唐伯虎点秋香》里蟑螂被戏称为&#8220;小强&#8221;,新店一名叫&#8220;小强&#8221;的小学生不堪同学取笑而提出改名,昨天本报报道了此事。记者上网发现,网上流传着一个帖子——&#8220;全国最爆笑的人名&#8221;,其中不乏史珍香、范剑、范统、夏建仁、沈京兵等名字。看字面意思觉得正常,但读起来很别扭,名字的谐音让这些使用者们烦恼不已。
  记者调查发现,其实提出申请改名的市民还真不少,仅仅思明区去年就有700多位市民提出改名申请,但通过率只有30%左右。
  女孩很可爱 却被叫&#8220;小赛&#8221;(小屎)
  记者向几个派出所了解到,每个所每年都有辖区群众申请改名,其中以小孩子居多,基本上一年有20个左右。在所有申请者的理由当中,谐音和生僻字是出现率最高的。
  海沧嵩屿边防派出所的户籍民警小陈告诉记者,辖区里有一个10岁的可爱女孩,名字里带一个&#8220;骞&#8221;字,很多人误读为&#8220;赛&#8221;,于是人们就经常叫她&#8220;小赛,小赛&#8221;,用闽南话听像是在叫&#8220;小屎&#8221;。后来女孩的父母听起来也觉得不雅,向所里提出改名,最后得到批准。
  去年一位市民提出的改名申请,让思明分局户政科的民警们也不好拒绝。对方是成年男子,名字叫&#8220;社经&#8221;,念起来特别奇怪。对方提出申请后,民警们马上就帮其办理了改名申请。民警说,类似的情况很多啊,还有人叫&#8220;杨伟&#8221;什么的,也觉得谐音不好听而要改名。
  一些年龄大的老厦门人,名字用了大半辈子,因为用闽南话一念有歧义也提出过改名申请。比如,一位老太太叫&#8220;土标&#8221;,朋友们都用闽南话念最后一个字,谐音就好像在骂她&#8220;婊子&#8221;。另一位老太太当初取名时,父母文化水平不高,直接给她取名&#8220;查某&#8221;,老人家分不清楚邻居们是真的在叫她,还是在作弄她,后来无法忍受也提出改名。
  另外,因为生僻字要改名的也不少,海沧嵩屿有一个4岁的小男孩,名字里有一个&#8220;石羡&#8221;字,属于生僻字,在电脑里打不出来,民警帮他改成&#8220;羡&#8221;字。
  记者了解到,目前公安部门的字库是最完善的,生僻字能打出来,但在其他部门的电脑上,却只能以拼音或者&#8220;?&#8221;来代替。至今还有一些名字中带&#8220;喆&#8221;字的市民,在有的部门办事时,打出来的名字是&#8220;吉吉&#8221;。
  出家人要改名 &#8220;法号&#8221;代替本名
  警方也曾经收到过几位出家人的改名申请,对方要求用法号来代替俗家姓名。比如,一位俗家名姓李的僧人,名字和法号完全不相同,但他强烈要求改名。虽然读起来有点奇怪,这位僧人却很满意。
  民警说,夫妻离婚后需要给孩子改名的也不少,思明辖区有一对夫妻离婚后,法院判决各自抚养一个孩子。母亲便带着儿子去改名,这样的情况一定要经过孩子的生父同意后才能通过。
  此外,在同一个单位或同一个班级里,同名同姓的人也不在少数。&#8220;一些很普通的单字,贯上一些大姓,比如林伟、李军之类的,人多的单位里,总会有几个重名。&#8221;民警说,曾经有人以此为理由申请要改名。
  一位受此烦恼的李先生说:&#8220;老板一喊,两个人都站起来,最后只有以大小个、胖瘦体型来区分,搞得我好像姓胖一样。&#8221;
  还有不少申请者,名字和祖辈上的人重名。&#8220;现在年轻人基本上不按族谱来取名,免不了会发生和祖上重名的现象。&#8221;民警说,申请者有了正当理由,民警核实清楚后,一般也会帮对方办理。
  成年人改名太麻烦 警方建议增加别名
  但大多数人提出的改名申请,还是被警方拒绝。&#8220;成年人不好改名,名字一换,所有的证件都要换,甚至还要换以前的毕业证书什么的,非常麻烦。&#8221;一位户籍民警告诉记者,在接待成年人改名时,他们都要向申请人反复提到这个情况,很多人一想到要换身份证、银行卡、社保卡、驾照,甚至回到学校再申请带有新名字的文凭等,觉得麻烦后就不再改名。
  &#8220;但有强烈需要改名的,我们建议他们增加一个别名,加印在户口页上,也算是一个证明。&#8221;警方称。在湖里所辖区,有一位市民的姓名有4个字,前面是欧阳复姓,第3个字又是母亲的姓,经常有朋友说他这名字像是日本名字,他嫌不好就提出要改名,但一听到后续的复杂事项时,这位市民增加了一个别名。
  一生只能改一次 在校大学生不得改名
  思明公安分局户政科的负责人告诉记者,省公安厅去年年初下发了《关于公民更改户口项目的规定》,对要求更改姓名的申请人,做了详细的规定。未成年人提出要改名的,辖区派出所即可受理,而成年人需要更改姓名的,则必须经过县级公安分局的审批,改名理由要充分,而且本人要承诺改名后引起的民事和法律责任均由自己承担,且一生只能更改一次。
  警方强调说,在校大学生是不允许改名的,因为大学生改名涉及制作文凭和户口的问题。
  但被警方拒绝的申请者中,还有不少理由是封建迷信思想在作祟。一些父母要为未成年儿童改名,他们说当初在取名时觉得不错,但家中老人拿着孩子的生辰八字一算,说孩子命里缺水缺土什么的,非得要换个字。民警说,像这种封建迷信思想作祟的申请,是不符合改名理由的。
  思明警方称,去年有700多位居民,提出要改名或增加别名的申请,但最终审核通过的,只有30%左右。其中成年人和未成人的比例,达到六四开。
  相关链接
  七种理由可以改名
  1.申请人的姓名有谐音,读起来有歧义;
  2.姓名中带有生僻词,电脑打不出来;
  3.申请人姓名和祖辈中的人重名;
  4.僧侣尼姑等出家人需要用法号代替俗名的;
  5.夫妻离婚后带小孩,需要改名(此类小孩改名跟母姓较多);
  6.在同一个单位或同一个班级里有重名的;
  7.有特殊情况的。
  五种情况最想改名
  1.因为封建迷信思想,要在姓名中加五行的字;
  2.姓名中有生僻字,电脑录入时很麻烦;
  3.和闽南话谐音,念起来有歧义;
  4.父母离婚后,孩子跟母亲姓需要改名;
  5.上世纪90年代初期,在手工录入户籍信息时有笔误或口误情况,造成户口页上的名字不是实际上取的那个字。
  来源:厦门晚报
馆藏&15796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交物业费的正当理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