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纪委,地方纪委2015.2016.2017年分别拍了多少只苍蝇?

中纪委网站刊文称今年会有更多“苍蝇”被拍落|中纪委|国企揪蛀虫|反腐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中纪委网站刊文称今年会有更多“苍蝇”被拍落
【推荐阅读】
  2015年,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再次表明“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的坚强决心。
  猛药去疴、除恶务尽,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态势下,多方情况表明,国有企业将成为惩治腐败的重要“战场”,同时惩腐高压将更有力地向基层传递,国企“揪蛀虫”和基层“拍苍蝇”的战果十分可期。
  保持力度决不“松劲”“歇脚”
  2014年,中央纪委查处中管干部68人,其中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30人,较2013年分别增加119%、275%;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3.2万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2万人,较2013年分别增加27%和25%。
  数据表明的,是持续保持零容忍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然而,时代强音下杂音仍在,有人认为已经查处了这么多腐败分子,新的一年会松松劲、歇歇脚;还有人觉得惩治腐败只是一阵风,风头过了就会出现拐点。
  对此,中央立场坚定、认识清醒――“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腐败活动减少了但并没有绝迹”,“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艰巨繁重”。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指出,我们开展的反腐败斗争,只是清理了腐败问题的相当部分,远没有完全清除其所余留的存量。“倘若半途而废的话,那就无以打击腐败气焰、遏制腐败蔓延、平息天怒人怨。”
  值得警惕的是,高压惩治之下仍有人顶风作案。2013年和2014年春节、中秋期间,时任广东省乐昌市委书记李维员带头收受“红包”礼金,72名干部被卷入其中,金额达450多万元。
  对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任建明认为,如果不能对腐败进行有效的震慑和控制,查办的案件还不如新增的案件多,腐败的存量越来越大,则反腐难以决战决胜。
  “2015年,希望反腐败更给力!”中国青年报2014年8月组织的在线调查结果显示,49969名受访者中,95.2%的人希望继续加强反腐力度。
  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强调,保持坚强政治定力,有静气、不刮风,不搞运动、不是一阵子,对腐败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多少查处多少,不定指标、上不封顶。这表明了中央的坚定决心,也正是党心民心所向。
  国企将成为惩治腐败重要“战场”
  中央纪委五次全会指出,重点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重要岗位领导干部中插手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侵吞国有资产等案件。通过十八大以来巡视和查处案件情况可以发现,国有企业在这些方面的腐败问题易发多发,属于“重灾区”。
  同样在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反腐倡廉要着重抓好四方面制度建设,其中前3条面向全党,而第4条直接针对国企。
  对此,《环球时报》刊文指出,中央纪委五次全会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以央企为代表的国企,将成为推进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战场”。
  近年来,从中石油腐败窝案到华润集团原董事长宋林落马,国企高管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接受调查的名单中。
  有媒体统计,2014年以来,中央纪委共通报了74名国企领导干部被调查,平均每月6名,“打虎”力度是2013年的近6倍。有些国企高管涉案金额巨大,如广州国营白云农工商联合公司原总经理张新华,贪腐达3.4亿元。
  国企腐败案件带来的破坏力也令人触目惊心。广东省航兴贸易公司原总经理陈东,以国有企业品牌、信誉无条件为民企融资提供担保,造成企业贸易损失风险达1.95亿元。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表示,“加大国企惩治腐败力度,既是现实需要,更是为了通过反腐来打破国企原有的利益格局与权力结构,推动国企改革。”
  2014年,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纪检监察机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670人,同比增加116%;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54人。
  有评论指出,虽然国企反腐“捷报频传”,但目前查处的案件只是“冰山一角”,国企仍存在很多待发现的问题,不排除会“拔出萝卜带出泥”。
  巡视是发现腐败案件问题和线索的有力武器。去年中央第三轮巡视的8家央企中,至少已有5家12人因涉嫌违纪违法或职务犯罪接受调查。中央纪委五次全会要求,今年实现对53家中管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巡视全覆盖。乘着专项巡视的东风,国企反腐将掀起高潮。
  会有更多“苍蝇”被拍落
  “您对2015年反腐败工作有什么期待?”在今年1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167人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中,“解决老百姓身边的腐败”以76.4%的得票率排在首位。
  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的部署中,“加大对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查处力度”十分引人注目。这意味着在保持“打老虎”强度的同时,“拍苍蝇”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事实证明,容易滑向腐败深渊的,不仅是那些位高权重的领导干部,还有许多基层干部。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消息,月,全国检察机关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3人,其中县处级以下49383人,占比超过93%。
  “小官贪腐”不仅存量大,而且危害也在逐渐加大,甚至出现众多“小官巨腐”。北京市纪委2014年共查处“小官贪腐”案件194件,违纪总金额3.58亿元,其中100万元以上的47人,1000万元以上的4人。
  “苍蝇”嗡嗡叫,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不胜其烦、极为痛恨。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信息研究院数据反映, “小官巨腐”在1905万篇新闻中出现,位列2014年反腐舆情十大关键词的第2位。
  “小官巨腐”问题频现,说明针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打击震慑力度仍需加强。
  中央纪委五次全会指出,重点研究探索县及县以下纪检机构职能定位、工作方式和作风转变问题,通过组织制度创新,把更多力量集中到主业上。这也预示着,今年基层纪检机构将加强纪律审查力量,会有更多“苍蝇”被查处。
  “‘打老虎’可能离我有点远,但‘拍苍蝇’确实能让我得到实惠。”在湖南省郴州市务农的吴胜利感到很兴奋,在他看来,原来有些村干部依仗手中的权力吃拿卡要,加大对这些人的查处力度,“自己就更加安心了”。(李 j)
  天下,了然于胸;尺度,可更深入。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财经官方微信(微信号sinacaijing)。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最新播报:
中纪委网站刊文称今年会有更多“苍蝇”被拍落
  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15日刊登《高压惩腐无禁区无特区无盲区》一文,文章称国有企业将成为惩治腐败的重要“战场”,同时惩腐高压将更有力地向基层传递,国企“揪蛀虫”和基层“拍苍蝇”的战果十分可期。从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精神看,预示着今年基层纪检机构将加强纪律审查力量,会有更多“苍蝇”被查处。全文如下:
  2015年,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再次表明“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的坚强决心。
  猛药去疴、除恶务尽,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态势下,多方情况表明,国有企业将成为惩治腐败的重要“战场”,同时惩腐高压将更有力地向基层传递,国企“揪蛀虫”和基层“拍苍蝇”的战果十分可期。
  保持力度决不“松劲”“歇脚”
  2014年,中央纪委查处中管干部68人,其中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30人,较2013年分别增加119%、275%;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3.2万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2万人,较2013年分别增加27%和25%。
  数据表明的,是持续保持零容忍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然而,时代强音下杂音仍在,有人认为已经查处了这么多腐败分子,新的一年会松松劲、歇歇脚;还有人觉得惩治腐败只是一阵风,风头过了就会出现拐点。
  对此,中央立场坚定、认识清醒——“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腐败活动减少了但并没有绝迹”,“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艰巨繁重”。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指出,我们开展的反腐败斗争,只是清理了腐败问题的相当部分,远没有完全清除其所余留的存量。“倘若半途而废的话,那就无以打击腐败气焰、遏制腐败蔓延、平息天怒人怨。”
  值得警惕的是,高压惩治之下仍有人顶风作案。2013年和2014年春节、中秋期间,时任广东省乐昌市委书记李维员带头收受“红包”礼金,72名干部被卷入其中,金额达450多万元。
  对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任建明认为,如果不能对腐败进行有效的震慑和控制,查办的案件还不如新增的案件多,腐败的存量越来越大,则反腐难以决战决胜。
  “2015年,希望反腐败更给力!”中国青年报2014年8月组织的在线调查结果显示,49969名受访者中,95.2%的人希望继续加强反腐力度。
  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强调,保持坚强政治定力,有静气、不刮风,不搞运动、不是一阵子,对腐败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多少查处多少,不定指标、上不封顶。这表明了中央的坚定决心,也正是党心民心所向。
  国企将成为惩治腐败重要“战场”
  中央纪委五次全会指出,重点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重要岗位领导干部中插手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侵吞国有资产等案件。通过十八大以来巡视和查处案件情况可以发现,国有企业在这些方面的腐败问题易发多发,属于“重灾区”。
  同样在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反腐倡廉要着重抓好四方面制度建设,其中前3条面向全党,而第4条直接针对国企。
  对此,《环球时报》刊文指出,中央纪委五次全会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以央企为代表的国企,将成为推进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战场”。
  近年来,从中石油腐败窝案到华润集团原董事长宋林落马,国企高管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接受调查的名单中。
  有媒体统计,2014年以来,中央纪委共通报了74名国企领导干部被调查,平均每月6名,“打虎”力度是2013年的近6倍。有些国企高管涉案金额巨大,如广州国营白云农工商联合公司原总经理张新华,贪腐达3.4亿元。
  国企腐败案件带来的破坏力也令人触目惊心。广东省航兴贸易公司原总经理陈东,以国有企业品牌、信誉无条件为民企融资提供担保,造成企业贸易损失风险达1.95亿元。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表示,“加大国企惩治腐败力度,既是现实需要,更是为了通过反腐来打破国企原有的利益格局与权力结构,推动国企改革。”
  2014年,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纪检监察机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670人,同比增加116%;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54人。
  有评论指出,虽然国企反腐“捷报频传”,但目前查处的案件只是“冰山一角”,国企仍存在很多待发现的问题,不排除会“拔出萝卜带出泥”。
  巡视是发现腐败案件问题和线索的有力武器。去年中央第三轮巡视的8家央企中,至少已有5家12人因涉嫌违纪违法或职务犯罪接受调查。中央纪委五次全会要求,今年实现对53家中管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巡视全覆盖。乘着专项巡视的东风,国企反腐将掀起高潮。
  会有更多“苍蝇”被拍落
  “您对2015年反腐败工作有什么期待?”在今年1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167人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中,“解决老百姓身边的腐败”以76.4%的得票率排在首位。
  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的部署中,“加大对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查处力度”十分引人注目。这意味着在保持“打老虎”强度的同时,“拍苍蝇”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事实证明,容易滑向腐败深渊的,不仅是那些位高权重的领导干部,还有许多基层干部。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消息,月,全国检察机关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3人,其中县处级以下49383人,占比超过93%。
  “小官贪腐”不仅存量大,而且危害也在逐渐加大,甚至出现众多“小官巨腐”。北京市纪委2014年共查处“小官贪腐”案件194件,违纪总金额3.58亿元,其中100万元以上的47人,1000万元以上的4人。
  “苍蝇”嗡嗡叫,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不胜其烦、极为痛恨。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信息研究院数据反映, “小官巨腐”在1905万篇新闻中出现,位列2014年反腐舆情十大关键词的第2位。
  “小官巨腐”问题频现,说明针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打击震慑力度仍需加强。
  中央纪委五次全会指出,重点研究探索县及县以下纪检机构职能定位、工作方式和作风转变问题,通过组织制度创新,把更多力量集中到主业上。这也预示着,今年基层纪检机构将加强纪律审查力量,会有更多“苍蝇”被查处。
  “‘打老虎’可能离我有点远,但‘拍苍蝇’确实能让我得到实惠。”在湖南省郴州市务农的吴胜利感到很兴奋,在他看来,原来有些村干部依仗手中的权力吃拿卡要,加大对这些人的查处力度,“自己就更加安心了”。(李 靔)
[责任编辑:
来源:新闻热搜榜把你最喜欢的栏目添加到这里来哦
中纪委今年重点瞄准拍苍蝇:蝇贪成群其害如虎,让群众最受伤
徐怀顺/中国纪检监察报
17:52 来源:澎湃新闻
【编者按】        2月14日,中纪委机关报《中国纪检监察报》“2015正风反腐前瞻”栏目刊发第10期文章——《“蝇贪”,面对的只会是“冬天”》。        文章指出,当前,“小官大贪”不乏其人,“苍蝇”竟养出了“老虎”的胃口。这些问题让群众“最受伤”,自然最反感、最痛恨,也必然是今年“拍苍蝇”重点瞄准的目标。        文章称,目前,中央纪委以上率下开展的议事协调机构清理,已经推进到地市一级;各省区市党委加强对地市县的巡视,既寻“老虎”也找“苍蝇”。而且,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又专门提出,今年“重点研究探索县及县以下纪检机构职能定位、工作方式和作风转变问题,通过组织制度创新,把更多力量集中到主业上”。不到50个字,却让“蝇贪”如巨石压身,心生惶惶。        全文如下:       “加大对群众身边腐败问题的查处力度”、“坚决查处发生在农民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相隔仅半月,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和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对群众身边腐败问题两次发声。“加大”、“坚决”里透出的信息,对广大群众来说是福音,对“蝇贪”们来说,却如惊雷在耳。因为,“态度不变、决心不减、勇气不泄、尺度不松”,针对的不只是“老虎”,同样包括“苍蝇”。       应当说,在正风反腐的持续高压之下,基层党风廉政状况比以往有明显好转,但不用讳言的是,违纪违法、侵犯群众利益的问题仍然不少——贵州2014年立案查处3700多起贪污惠民资金案,海南瓜菜大棚补贴资金撂倒12个农业局长,河南一民政所长用267本存折先后冒领侵占低保户50余万元“养命钱”……不时见诸媒体的报道,既反映了“拍苍蝇”的成效,也让人愕然于“蝇贪”们的贪欲之强烈、手段之卑劣、为祸之广泛。       “蝇贪”成群,其害如“虎”!广范围、宽领域存在的各类“苍蝇”,或成群结队,或独来独往,嗡嘤于基层,直接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形象,直接蛀蚀党的执政根基,绝不能错误地以为其“恶小”而容之、忍之。       归结起来,群众身边腐败问题不外乎以下几种:故意刁难、吃拿卡要的有之,虚报冒领、优亲厚友的有之,贪污侵占、私分滥发的有之,私办企业、大肆圈钱的有之,同黑恶势力勾肩搭背、沆瀣一气的有之。其中,“小官大贪”不乏其人。“苍蝇”竟养出了“老虎”的胃口,让人拍案惊奇!这些问题让群众“最受伤”,自然最反感、最痛恨,也必然是今年“拍苍蝇”重点瞄准的目标。       问题明确了,“靶心”找准了,集中力量进行打击成为关键。目前,中央纪委以上率下开展的议事协调机构清理,已经推进到地市一级;各省区市党委加强对地市县的巡视,既寻“老虎”也找“苍蝇”;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中心任务、持续深化“三转”,监督执纪力量已然大为增强。而且,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又专门提出,今年“重点研究探索县及县以下纪检机构职能定位、工作方式和作风转变问题,通过组织制度创新,把更多力量集中到主业上”。不到50个字,却让“蝇贪”如巨石压身,心生惶惶——县及县以下纪检机构的干部,真正回归自己监督执纪的“一亩三分地”,拿起锄头去恶苗、瞪大眼睛除虫害,力度会有怎样显著的跃升!成效会有怎样巨大的变化!       “蝇贪”们要面对的,不只是执纪者,还有来自广大群众的监督。相对于“电视里的老虎”,“碰得到的苍蝇”对切身利益的损害更为直接,因而群众也就感受更深、恨之更切。两年多来,我们党在正风反腐中始终坚持“说到的就要做到”,起到了徙木立信的效果,激发起群众积极参与的热情。如今,碰到了不公、受到了刁难,“举报”成为大多数人的选择。更何况,在各种信访举报渠道越发畅通的同时,科技的进步和移动终端的兴起,让“人人都有麦克风”升级为“人人手持摄像机”,传递信息、举报违纪更迅速、更便捷。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说不定,当“蝇贪”们刚刚“扇动翅膀”,就会被一堆的摄像头对准。       立春已过,万物萌生。但这只是大自然的季节流转,而正风反腐却是踩着不变的步伐,永远在路上。因此,“蝇贪”们面对的只会是一个季节,那就是寒风凛冽、冰冻彻骨的“冬天”!
责任编辑:王卉澎湃新闻报料:9 &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关键词 >> 蝇贪,腐败,老虎
评论(458)
澎湃新闻APP下载查处不曝光,失职的地方纪委该当何罪?|纪委|曝光_新浪新闻
查处不曝光,失职的地方纪委该当何罪?
中纪委的数据表明,地方纪委超过80%的问题查处没被曝光
  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陶舜
  大数据真是好东西,中纪委的数据之一:2015年共通报曝光问题6110起,占查处问题的五分之一左右。从通报曝光干部的级别来看,通报曝光的地厅级干部占处理人数的19%,县处级为17%。
  可见地方纪委作为很不积极,超过80%的问题查处没被曝光,正义的事业没在阳光下进行。把处分的结果曝光,是对查处决定的加持,相当于给处分上一个保险套――是给问题干部来一个污点认证,这才是对人民负责,查处应该让人民听得见、看得着。
  查处而不报,等于没查处。
  中纪委数据之二:2015年前11月,受处理的县处级及以上级别干部人数比上年增长51%,其中地厅级增长123%,县处级增长45%。
  可见,不能说地方纪委去年都没有干活,但这些活儿的成效是存疑的,综合第一份数据我们知道,这大部分新增的查处都没被公开。
  其实,不独地方纪委,国企下属纪委、基层单位自己的纪委也没通报。
  而这,会让心存侥幸者误以为地方纪委是纸老虎,就是个摆设。――这不利于中纪委打虎拍蝇的大局。
  这几年,小官巨腐非常严重,村官贪腐上亿的并不鲜见。我想对地方纪委说的是,不要以为地方纪委没有活干,更不要以为撇开司法,你有本事治好村官。村犹如此,厅何以堪?
  中纪委数据之三:前11个月,全国查处的县处级及以上干部占处理总人数的9.9%,比去年增加6个百分点;给予党政纪处分比例达到65.9%。
  如此看来,新增的查处也都是然并卵――基本上都是党政纪处分,移交司法的非常之少――可纪律处分是个啥东东哟?大概就是家长打(摸?)孩子屁股――哪个家长真舍得把孩子往死里打?你懂的。
  中纪委的权威数据揭示地方纪委的不作为真相,让人怀疑在地方政府的策肘下,地方纪委到底能不能独立办案了?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否则的话在中纪委严令从严治党的大背景下,地方纪委有什么理由包庇问题干部?
  中纪委数据之四:四成省份仅在重要时间节点才集中通报曝光。这说明在有些地方的纪委把反腐这项常规任务视为了运动式反腐,把日常工作当作“交公粮”,这是对反腐大业的重大误解。
  中纪委的目标和人民是一致的,那就是查处一起通报一起,苍蝇和老虎一起打。老虎已经是中纪委在打了,如果还不能指望地方纪委拍点苍蝇,如果地方纪委只懂得一边摆查处POSE给中纪委和民众看,一边隐瞒查处情况,让查处成为软趴趴的开小会,搞小动作,搞无间道,那么地方纪委还有多少继续存在下去的合法性?
  因此我希望在中纪委数据的压力之下,地方纪委不要和中央唱反调,不要给中央领导添堵,要查缺被漏,不仅以后查处一起通报一起,还应该火速补报那些未通报的查处记录,不要让中纪委失望,不应对不起人民的重托。
  而在此形势下,中纪委为了对地方纪委的保鲜,对地方纪委必要性的巡视,或许箭在弦上了。
  反腐看疗效,资金如果不是最大至少也是相当重要的战利品,但各级纪委似乎对此一直讳莫如深。有必要把查处贪官追回来的款项去向也通报一下,好让人民群众知道一下,那些动辄数以亿计的赃款都去哪儿了?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
最新播报:
中纪委:国企揪蛀虫和基层拍苍蝇战果十分可期
原标题:高压惩腐无禁区无特区无盲区
  2015年,面对依然严峻复杂的反腐败斗争形势,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再次表明“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的坚强决心。
  猛药去疴、除恶务尽,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态势下,多方情况表明,国有企业将成为惩治腐败的重要“战场”,同时惩腐高压将更有力地向基层传递,国企“揪蛀虫”和基层“拍苍蝇”的战果十分可期。
  保持力度决不“松劲”“歇脚”
  2014年,中央纪委查处中管干部68人,其中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30人,较2013年分别增加119%、275%;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给予党纪政纪处分23.2万人,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2万人,较2013年分别增加27%和25%。
  数据表明的,是持续保持零容忍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然而,时代强音下杂音仍在,有人认为已经查处了这么多腐败分子,新的一年会松松劲、歇歇脚;还有人觉得惩治腐败只是一阵风,风头过了就会出现拐点。
  对此,中央立场坚定、认识清醒——“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上还没有取得压倒性胜利,腐败活动减少了但并没有绝迹”,“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艰巨繁重”。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许耀桐指出,我们开展的反腐败斗争,只是清理了腐败问题的相当部分,远没有完全清除其所余留的存量。“倘若半途而废的话,那就无以打击腐败气焰、遏制腐败蔓延、平息天怒人怨。”
  值得警惕的是,高压惩治之下仍有人顶风作案。2013年和2014年春节、中秋期间,时任广东省乐昌市委书记李维员带头收受“红包”礼金,72名干部被卷入其中,金额达450多万元。
  对此,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任建明认为,如果不能对腐败进行有效的震慑和控制,查办的案件还不如新增的案件多,腐败的存量越来越大,则反腐难以决战决胜。
  “2015年,希望反腐败更给力!”中国青年报2014年8月组织的在线调查结果显示,49969名受访者中,95.2%的人希望继续加强反腐力度。
  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强调,保持坚强政治定力,有静气、不刮风,不搞运动、不是一阵子,对腐败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多少查处多少,不定指标、上不封顶。这表明了中央的坚定决心,也正是党心民心所向。
  国企将成为惩治腐败重要“战场”
  中央纪委五次全会指出,重点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重要岗位领导干部中插手工程建设、土地出让,侵吞国有资产等案件。通过十八大以来巡视和查处案件情况可以发现,国有企业在这些方面的腐败问题易发多发,属于“重灾区”。
  同样在五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反腐倡廉要着重抓好四方面制度建设,其中前3条面向全党,而第4条直接针对国企。
  对此,《环球时报》刊文指出,中央纪委五次全会释放出一个重要信号——以央企为代表的国企,将成为推进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战场”。
  近年来,从中石油腐败窝案到华润集团原董事长宋林落马,国企高管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接受调查的名单中。
  有媒体统计,2014年以来,中央纪委共通报了74名国企领导干部被调查,平均每月6名,“打虎”力度是2013年的近6倍。有些国企高管涉案金额巨大,如广州国营白云农工商联合公司原总经理张新华,贪腐达3.4亿元。
  国企腐败案件带来的破坏力也令人触目惊心。广东省航兴贸易公司原总经理陈东,以国有企业品牌、信誉无条件为民企融资提供担保,造成企业贸易损失风险达1.95亿元。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庄德水表示,“加大国企惩治腐败力度,既是现实需要,更是为了通过反腐来打破国企原有的利益格局与权力结构,推动国企改革。”
  2014年,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纪检监察机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670人,同比增加116%;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54人。
  有评论指出,虽然国企反腐“捷报频传”,但目前查处的案件只是“冰山一角”,国企仍存在很多待发现的问题,不排除会“拔出萝卜带出泥”。
  巡视是发现腐败案件问题和线索的有力武器。去年中央第三轮巡视的8家央企中,至少已有5家12人因涉嫌违纪违法或职务犯罪接受调查。中央纪委五次全会要求,今年实现对53家中管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巡视全覆盖。乘着专项巡视的东风,国企反腐将掀起高潮。
  会有更多“苍蝇”被拍落
  “您对2015年反腐败工作有什么期待?”在今年1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167人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中,“解决老百姓身边的腐败”以76.4%的得票率排在首位。
  在中央纪委五次全会的部署中,“加大对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查处力度”十分引人注目。这意味着在保持“打老虎”强度的同时,“拍苍蝇”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
  事实证明,容易滑向腐败深渊的,不仅是那些位高权重的领导干部,还有许多基层干部。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消息,月,全国检察机关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3人,其中县处级以下49383人,占比超过93%。
  “小官贪腐”不仅存量大,而且危害也在逐渐加大,甚至出现众多“小官巨腐”。北京市纪委2014年共查处“小官贪腐”案件194件,违纪总金额3.58亿元,其中100万元以上的47人,1000万元以上的4人。
  “苍蝇”嗡嗡叫,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不胜其烦、极为痛恨。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信息研究院数据反映, “小官巨腐”在1905万篇新闻中出现,位列2014年反腐舆情十大关键词的第2位。
  “小官巨腐”问题频现,说明针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打击震慑力度仍需加强。
  中央纪委五次全会指出,重点研究探索县及县以下纪检机构职能定位、工作方式和作风转变问题,通过组织制度创新,把更多力量集中到主业上。这也预示着,今年基层纪检机构将加强纪律审查力量,会有更多“苍蝇”被查处。
  “‘打老虎’可能离我有点远,但‘拍苍蝇’确实能让我得到实惠。”在湖南省郴州市务农的吴胜利感到很兴奋,在他看来,原来有些村干部依仗手中的权力吃拿卡要,加大对这些人的查处力度,“自己就更加安心了”。(李 靔)
[责任编辑:
来源:新闻热搜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家监察委和纪检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