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和太平洋保险实力和平安保险哪个公司好做

您(@)目前可用积分:3370055跟帖回复
共获得打赏:
凯迪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发现信息价值
微信扫一扫
分享此帖文
[转帖]保险公司以招聘为名骗人内幕
58107 次点击
11:25:44 发布在
我本来有一份不错的工作,后来因为个人原因我辞职来到另一个城市,住在一个亲戚家里。一边开始找工作。我学的是保险,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本来觉得找工作应该不会太成问题。  去了几个人才市场,保险公司招聘还是很多的。我到几个保险公司展台咨询,我告诉他们我想找份保险内勤的工作。  1、平安某区营销部:是一个女孩子在招聘,她告诉我她招聘的是业务员和内勤,我问是什么样的内勤?我说我以前在保险公司上过班,你大概介绍下好吗?她于是问我以前是做什么工作的,我告诉她以后,她说这个工作岗位她们那里也有,但是这个岗位不是她招,要跟经理谈才可以。然后问我联系方式,说她回去问过经理就给我打电话。Ok留个电话吧;  2、接下来是人保人寿,是一个气质还不错的中年女人, 我也是问有没有内勤的工作,也告诉她我在保险公司做过内勤。她说有的,然后给我介绍了一些内勤工作,我觉得自己基本都能胜任,也留了联系方式;  3、再是合众,两个西装革履的男孩招聘。我也是同样介绍了自己的情况,其中一个男孩告诉我他们那里刚刚走了一个内勤,正要招聘,但是他做不了主,得跟区经理谈才可以,留个联系方式,到时给我电话。貌似我的运气太好了,好像每家公司都正好缺我这样的人。  其他的保险公司就不说了,单就说这三家公司的续集吧  1)、第二天,几乎我留联系方式的保险公司都给我电话通知我去面试了。先说人保人寿,面试约的是早上上班时间八点多吧,去了以后那个气质不错的女人带我到她们职场参观了一番,跟着开晨会,好容易折腾到面试了。面试的是一个男的貌似是讲师,因为晨会是他主持的,他跟我说他们缺讲师,问我愿不愿意做?并且给我介绍讲师的工作内容、待遇什么的,很有吸引力。我觉得不错,就表示愿意,然后他说到正题了,说做讲师必须先得从业务做起,因为讲师都是从业务员培训开始,你不是业务员就不可能得到讲师的资格培训,这是规定。当然像你这样的新人,又是外地的,业务可能有压力有困难,没关系,你做两个月我想办法把你转成讲师。我当即表示我不想做业务,匆匆告辞,有点失望,但是心想还有好几家保险公司呢,不会都是这样的。  2)好了,到平安了。找到那个招聘的女孩子了,她说她的经理正在给别人面试,让我等着。看那个女孩年纪相仿,于是聊聊天得知她是经理的助理。她说经理还有会才面试我,让我先做份测试,我不太信任她,没有做。因为我知道平安在招业务员的时候好像才有个测试。我心里想我不是面试业务员,干吗要做业务员的测试。等了很久,大概有一个小时吧,她的经理终于叫我去面试了。我做了自我介绍,那个经理问我应聘什么岗位,我说了之前跟那个女孩说的岗位,经理说那个岗位要求很高,你的条件不行,我这里招聘业务员,你的条件很不错,有保险基础,做过保险内勤,一定能做好!我很客气的拒绝了,走人。。。  3)、还是没有绝望,再看一家吧,合众。那个招聘的男孩子给我电话说他住的地方跟我住的地方不远,面试可以带我去。我拒绝了。去了以后,那个男孩子跟我解释说他其实是不确认他们那里找不找内勤的,让我过来是觉得有这样一个机会,希望我跟他的经理自己提出来。然后拿出一张表让我填,我很不想填,但是觉得那个男孩子很真诚,就给填了。然后他们的经理来面试我,说她招一个助理,底薪600+提成。属于内勤。我拒绝了。  回到家很沮丧,陆续很多家保险公司给我电话,我有了前几次的经历,就在电话里多问几句,从他们一致的“你到公司来跟经理谈”或者“你来公司感受下我们的氛围”的说法,我就都没有去。  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我很茫然也很难过,带来的钱也快没有了,我开始着急。这时合众的那个经理给我电话问我工作找到没,我说没有,她说你再到我们公司来我们再谈谈。我一时没有别的去处,也知道如果找保险公司的工作肯定还是这样的经历。所以考虑再三还是去了,那个经理给我感觉人还是不错的,我于是决定在那待着看情况。经理确实待我不错,可是我最终还是选择离开是因为我不喜欢那种氛围。非常不喜欢。  我做的是经理助理,虽然不用做业务,但是我不属于公司员工,也不属于业务员,只能算经理个人请的小帮工。就相当于卖服装的个体请一个导购来帮忙一样。我对这个倒不是特别在乎,至少我可以暂时接受。我不喜欢的是我发现有很多新来的跟我同龄的业务员都是被半哄半骗来的。有个女孩说她和同伴在中介公司门口看广告,有个业务员问她们是不是找工作,她们说是,然后这个业务员告诉她们他公司招文秘,愿不愿意去?然后这两个女孩就来到公司;有个男孩子在社保大厦,被一个业务员看中,告诉他有多少多少底薪怎样怎样好,抱着很乐观的态度来的诸于此类等等。并且我发现招人的业务员很多自己都是新人,根本没能力带新人,也被称之为主任。有个男孩子来了几天,他的主任每次看到他都说你出去跑啊,争取转正啊,你要是有客户不会谈你告诉我,我带你去,佣金咱们分。那个男孩子很无奈的跟我说他什么都不会,出去干啥呢?说说我的工作内容,招聘和约访客户――我的提成的来源。我待了两天终于离开了。我承认我的自尊心很强,一我不想用曾经让我受到伤害的方式去招聘,二我不喜欢低姿态的去打搅别人的生活――也就是很多人讨厌的推销保险的电话,虽然我知道保险是好东西。但是我不喜欢这样的方式。  4.我出来以后在某个人流很多的地方看到新华摆的招聘展位,有个很大的招牌,上面招聘文员,待遇1500;内勤,2000;还有些什么经理什么的,我就不记得了。我路过时多看了几眼,有个穿着职业装的女的马上过来跟我说话,说他们公司怎样好怎样好什么的,我问到内勤的工作内容,她说是处理一些内勤的事情,接接电话,客服什么的。我当时晕了一下留下电话了。隔了几天那个女的给我电话,一开口就说不好意思隔了几天才给你电话,最近好吗?什么之类,我觉得很好笑,哪有招聘的人这么客气的?我随口问她到底招什么岗位,她说内外勤都招,具体看我适合干什么,得到公司谈,我很客气的拒绝了。  5.我经历了这些以后彻底对内勤工作死心了。心里想要不做段时间助理再说吧。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做,至少不骗人不哄人。在人才市场几个展位了解了一下,助理的工作基本是一个月800的底薪+提成。唯一有个平安的展位,一男一女,聊了一会说非常看好我,说他们正好要招个主管助理,工作是内勤工作,一方面是带另三个助理,一方面是做些电话客服什么的工作。可以给我的工资定的比普通助理高一些,也就是加上每月120元的午餐补助和80元交通补助。我权衡了一下就同意了去了。  那时我已经没有多少钱了,又急于从亲戚家里搬出来住,所以决定在那里先做一段时间。招聘我的人得知我在找房子,很热心帮我打听房子,带我在附近找,在生活上也很关心我,我很感动。虽然工作很乏味――也就是打推销保险的电话,但是我不好意思提出要走,觉得他们对我那么好,怎好意思这么快就走。我接着也发现其实我不是所谓主管,因为就我一个助理,也知道只有招来人留下当业务员或者打电话促成业务,我才有所谓的提成。而这种概论是微乎其微的。在我做这份工作的期间里,我的房东,我的邻居,包括我的亲戚,对我的态度的都是很微妙的,我知道他们害怕我给他们推销保险。  我终于退缩了,这不是我憧憬里的生活。我是学保险的,我相信保险,可是我所经历的让我觉得很自己像做了亏心事一样被人另眼相待。我承认我是脆弱的,是没有能力去做保险营销这个崇高的职业。  我体会到的还不到保险营销员实际经历的千万分之一,我很相信作为一个营销员是非常辛苦非常不容易的,但是我也终于深深理解为什么人们常常说保险公司是骗人的,为什么很多人还是在排斥保险。  保险本可以是高尚的,可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探秘保险公司招聘之一 探秘的由来  某日莫名的收到了一条短信,内容大致是说在前程无忧上收到了我的简历,要我周六上午9点着正装至某某地址找林小姐。  鉴于之前也收到过若干条类似的此类消息,第一反应是骗人的,不过这次觉得公司名字有些眼熟,而且很明确的指明是收到前程无忧上的求职信。  那段日子正在狂洒简历,瞧着啥工作顺眼自己能干的就洒出去了,洒出去后甚至自己也不记得自己洒过了。上了51job看了下求职记录,果然有这么家号称TAIKANG股份有限公司的,看了下公司介绍写的着实诱人啊。之前没仔细看,但收到短信写的是中文泰康,让我一下子想起了泰康保险,这回看就往下拉到底,看到最下面赫然写着发布本招聘广告企业的营业执照名称: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嘉定城中路营销服务部,果然猜测的没错。  现在在仔细看那个公司介绍,依然是如此的诱人,最诱人的一项福利莫过于每年年终将与公司总裁,董事长共进荣誉晚宴。多么至高无上的荣耀啊,看了让我当时就感动激动以及冲动的想大笑。  真的很好奇是去看看还是不去看,因为我是好奇宝宝,真的好好奇,现在的保险业骗招保险员骗卖保险的套路是否还和N年前一样呢?  想起N年前刚毕业那会,还是个青葱,那时投简历还都是靠写信。看到太平洋保险公司招文员,于是乎投了,也如愿的收到了面试通知,当时那个兴奋呀,乐得似朵花样屁颠屁颠的跑去。进门就看到一个雄伟的场面,排队等候的人N多呀。当时纳闷一小小文员,有那么多人争着应聘吗?  好不容易轮到了我,就过场的问下简单的基本情况,整个过程基本不超过2、3分钟,接着就说他们规定如果要入职就必须先参加保险员从业资格的培训。可能我天性就不太喜欢当销售,下意识的就有些排斥这类工作,听到保险员就让我想到了推销员,当时第一反应就是反问我是来应聘文员又不是保险员,干嘛要考这个证。当时面试者的回答美其名曰我们是保险公司,所以员工不管做不做保险员都必须有这个证才能上岗,就和会计需要会计上岗证一样,并很明确表示只有通过拿到证了才能有复试的机会。  可能出于习惯,总觉得世界上没有那么好的免费午餐的,当别人说到某样东西时候,第一反应就是会问多少钱,当时同样也下意识的问了下收钱不,告知培训是免费的,但考证需要缴纳200元。  200元,对于当时的我来说不是个小数目,即使放到N年后的现在,这成本也并不低。第一反应就是这那是招聘,摆明了在骗钱了。脱口而出你还没确定是否给我复试的机会,就要先让我淘200元钱搞个什么证,这不摆明了骗钱嘛。面试者还信誓旦旦的说这哪是骗钱,只是正常的流程。也不和他多废话了,直接拿了简历走人。  回过来说,在周六去or不去间挣扎,明知就是个骗局,那些看似诱人的职位,无非是个幌子,最后的目的还是想让你当个保险推销员。可还是很好奇的想了解N年后的保险公司招聘是否有进步。  最后看热闹还是抵不过睡懒觉的诱惑。本以为错过了一次探秘的机会了,结果这周居然收到电话,问我上周是否收到短信,很明确的告诉她从没一家公司面试是短信通知而且是在周六面的,疑似是骗人的,就直接忽略了。电话那端解释是现在在尝试用短信通知,可能我没收到,所以特意来个电话问我本周是否还要来,这次换在了周日10点。心中暗喜,看来老天眷顾,还是让我有机会满足下好奇心的。对话内容比较搞笑,会单独再写一篇。  老天真的是太眷顾了,就在昨天又收到一电话,这次抬头更大Citic-prudential金融集团,号称是英国保诚集团旗下的,是中英合资的。于是乎又上了51job看,果然诱惑内容写的和前一家如出一辙,就不一一赘述了,往下拉看到发布本招聘广告企业的营业执照名称:信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徐汇凯旋路营销服务部。  这家约的时间是周六上午9:45,同样是要求着携简历着正装前往。嗯,今天正好和同学约了中午在南京路的唐韵茶坊玩杀人游戏,到是顺路,可以提前一天去看看,也免得周日在特意赶来了。  因为这一连串的意外,于是乎有了这探秘保险公司招聘系列了。    
用手机看帖文,请扫一扫。用微信/易信等扫描还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延伸阅读|最新热帖
[银色黎明]
[剑门碧玉]
[狼道蚁道]
[公正有期]
[顽强守云]
有启发就赞赏一下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1:30:33 &&
 手机响。  某女:请问是XX吗?  77:是啊。  某女:我是XX股份有限公司的,你上周的面试怎么没来,上周有收到我们的短信吗?  (虽然用语还算挺客气的,但口气感觉还是有些自以为是。嗯,有必要逗逗她)  77:哦,我以为那是骗人短信呢,你也知道现在骗人短信很多的,我前几天还收到好些类似内容的骗人短信呢?都是让我周六去XX地面试,那有公司是周六面试的,这不一看就是骗人的吗?我当然不能当真了。  某女:哦,是这样的,我们现在在尝试用短信通知的方式,然后会有电话通知的。  (估计是没想到我会这么说,回答的还是挺牵强的)  77:哎呀,这短信通知面试的我还从来没遇到过,你也不能怪我当成骗人短信了。而且这短信通知也不安全啊,万一人家没收到信息怎么办呢?那不是错过一次机会了吗?  某女:所以我现在又电话通知你了呀,你上周收到短信后没有收到电话通知吗?  (估摸有些黑线了吧)  77:没有呀。  某女:哦,那我现在就来通知你,这周日还有次面试,你是否还想来,是否需要为你保留名额。  77:好啊。  (正在悔恨自己那天不该为了睡懒觉而放弃去探秘的机会呢,这不机会又送上门来了)  某女:你确认你会来吗,确认的话我就记录下帮你保留名额。  77:可以啊。  某女:那你记下地址。  77:不用记了,我知道地址。  某女:那好,请周日上午10点带上简历着正装来。&  77:哦。  77:我能问下面试为什么都要放在周末呀?  某女:这是为了统一安排时间面试。  77:那为什么不放在平时呢?  某女:这是为了不占用平时的上班时间,所以才周末统一安排面试。  77:哦。  某女:那请那天一定要着正装哦。  77:正装?  某女:是的。  77:什么样的正装?  某女:就是比较正式的服装。反正就是要穿正装来了。  (明显她也回答不出了,只能支吾掩饰之)  77:为什么?为什么一定要穿正装呢?  某女:因为我们是大公司。  77:是吗,可很多大公司也不会这么要求啊。  某女:因为我们是五百强的大公司。  (说着话时语气中不无优越的自豪,看来公司对她的洗脑很成功)  77:哦。  (再逗下去估计要抓狂了,万一不让我去面了,那不是没机会探秘了吗,还是见好就收。)  某女:你确定你会来。  77:是的。  某女:那好,请记得不要迟到着正装。  77:。。。。。。  (真是敬业啊)&  探秘保险公司招聘之三&实地探秘  话说在接到XX的电话后没几天,就是本周五,又收到了信诚的面试通知电话。鉴于上次的那个电话已经问的够多了,反正你即使问回答的也都类似,这次也就不多铝耍北贾魈狻N适欠袷潜O展荆交卮鸬暮芨纱啵凳堑摹5蔽始暗降渍衅改抢嗳嗽保卮鹩腥隼啾穑邸⒛诓渴挛瘢褂幸桓鐾橇恕N饰一崾悄睦嗟模鹪徽庖途砻嫣负罂此醯媚闶屎献瞿睦嗔恕6嗖园椎谋泶铮飨跃褪窍M夷艿北O胀葡崩罅嚼喙ぷ魑薹蔷褪腔献佣眩┝瞬煌嵝盐乙惨糯蚶耪拔鸪俚健  周六正好顺路,周日不顺路,就选周六去吧。早上还是在起床与不起床间挣扎,这次好奇心占了上风。赶到那时间刚好,简历自然没带了,反正既然说是从前程上看到的,能找到我自然会有简历,更何况到那还是会填的,果如我所料,没带简历得可以当场填写一份。  不得不说排场还是很隆重的,楼下入口处有专人指路,到了电梯口依然有专人指路,上得楼依然有人在那热情的询问你找哪位经理,这里要提一下,电话通知时是告诉你找某某经理的,我分到的是蒋姓经理。于是乎在指定表格上蒋姓经理那行下填上了我的名字,在我之前已经有好些人在这蒋经理名下了,按我估摸那可能是在看谁忽悠来的人多的表现形式。  接着很客气的问我有带简历吗,得知没有就给了张申请单指示我往那走去填写。在转了一个大弯后,又看到有人在热情指路,要我进某房间。  进入房间,面积还挺大挺宽敞。分割成两个区域,靠左区域有个大台子,另有板凳N多。这是给人填资料和等待叫名的。右边区域则有N多办公桌组合。每个办公桌都坐满了面试的和被面试的人。来面试的人密密麻麻很多,甚是壮观,不过还是没有当年我见到的那么多人。  在填表格时看到边上一男子在东张西望的张望沉思,却久久不填写。猜测其是否在疑心这是骗局,考虑是否要撤退,更或是就和我一样是来看人脑探秘的,后来直到我填好后才看到他开始动笔。不过这男子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我都挺讨厌此人,原因在于我看他在那发呆良久都不动笔而我又正好没笔,就问他借笔一用,他却干脆的回答我他还没填呢,而这笔还不是他的,也是工作人员给他的,真是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主,小气的男人总是让人讨厌的。  很快的填好了表格,反正简历这东西早就是公开的秘密,没什么私隐存在,想填的内容就填满,不想填的就空着。交了简历后就被告知在蓝椅子处坐着等叫名。突然有种感觉这情景有些类似在夜总会门口沙发坐着一溜小姐等待着被点名。  坐下后四处环顾,大家的表情都各异,有漠然的,有忐忑不安的,有胸有成足的,有茫然的,众生百相。而我则静静的观察着所有人的表情,我不知道在场的知道我来这就是探秘看热闹的会是什么样的反应。  看着这些人有年轻的有年长的,虽然年轻人居多,但还是发现有那么几个年长的,在我边上坐着个阿姨,在我前面坐着个大叔,就不知道阿姨大叔来面试啥职位的。至于着正装,还真没看到有几个是着正装的,在我看来正装就是那种包裹严实的套装,可四处张望了一圈也没看到有穿我想象中的那种正装的人,到是看到有女孩穿着牛仔短裙,这和传统的休闲装都差距很大吧。  工作人员吧都是客客气气,请字常挂口中,安排也有条不紊,看来确实是训练有素的,整个面试过程就是流水线服务。  实在很想把相机拿出来拍照,图文并茂才会更好。可惜那么多人,我也怕寡不敌众只能作罢,写纯文字喽。  很快叫到了我的名字,给安排了靠门口的一女,不知道她是否是传说中那个蒋经理,还是根本就不是,长得一看就是精明之人。客套的打了个招呼,就坐下了,问的问题其实很简单,我知道那不过是个过场而已,如我预料的根本不会问你曾经的经历。只是简单的问我以前是否从事过这类工作(指表格上写的面试职位),很肯定的告诉她没有,要说有也就是以前公司管过兼职而已。(忘了说我写的应聘是人事助理,这是电话通知面试时告知的,当然我海投简历时也确实投过。)  边回答问题边观察我面前的这个面试者,接下去她什么时候才会进入正题呢?我简历除了写XX公司名字外,什么职务,干什么都没写,本来她就根本不care我之前的所干的一切,她的正题还没切入呢。问了些过场问题后,果然很迫切的就开始切入主题问对保险的看法啊,我么先是恭维下说个人觉得人还是需要有份保险保障的,在人经济允许的条件下可以考虑买点保险保障下个人的生活安全(当然我也确实如此想的)。也问及中信银行和你们有关吧,微笑说是的,于是套近乎的告之我就有保险,就是中信银行推销的。看着貌似还算满意,不知是否认为我是个可发展的客户或是可发展的保险推销员呢?  接着问家里是否有亲戚朋友什么的从事过保险行业啊,自然我是一番乱侃了,当言及表哥就是一直在保险公司干活的,明显感觉她笔直了下身体,有些兴奋了,接着就开始问哥是否经常给我谈保险啊等等。回答她表哥只是在保险公司当会计而已,明显有些失望表情,问那表哥就不太和你谈保险的事情了,答曰是的,不过没告诉他其实这个表哥是我们全家都讨厌,我也从不与之来往的,即使他想和我谈保险问题我也不会搭理他的。  也没什么可问了,就告诉我这是初步了解阶段,2天内会给我答复是否有下一轮复试。我暗想着我很放心你们一定会打电话给我的,潜在的保险客户和潜在的帮你们推销保险的保险员怎么可能轻易放过。  本来以为已经就这么结束了,又开始婉转问我对以后想从事的工作期望,我告诉她希望稳定,于是又问这个稳定是指得行业稳定、工作稳定还是收入稳定,我说都是。就开始问我对薪资的要求,说看我表格上没填。我知道她其实是在试探我的心理价位以及是否能对这薪水多变的保险推销员感兴趣。  很婉转的告诉她,关于薪水还是等你们觉得我合适了,复试的时候再谈吧。不甘心的说可你总有个期望值,回答每个公司对职位都会有自己心理价位,如果现在我说高了,公司接受不了,如果我说低了,我又吃亏,还是觉得等你们觉得我合适这个岗位了,再来谈这个问题,放到复试谈比较好,现在谈也是白谈。还是坚持要我说,接下来的说词是现在知道了,那就可以避免以后不必要的人力物力的资源浪费了。冠冕堂皇的我都忍不住要说了,不过还是坚持原则说不说就不说,打死我也不说。有些气急败坏了,开始用威胁的口气告诉我,如果不说那恐怕没有以后的&*#%,只能就这样了。含糊的没说下去,可我知道她的意思就是如果现在不说,那之后是不可能会有复试机会的。  用这招来威胁我,不知道本小姐最讨厌别人威胁嘛,何况本就是来看热闹并没打算真来应聘,当即甩了句话不行啊,这样就这样喽,那就算了喽。拿包起身闪人,她的脸色有些难看的愣在那,估计没想到我会如此,本还以为我为了得到一份工作给她这么一说再不情愿也会说的,结果我却是以直接回答就这样吧闪人了。  她没和我打招呼,我也没和她打招呼就闪了,走出去时又回头望了望,一边笑一边想着能马上找家网吧第一时间报道这个事。  可惜在人民广场附近找家网吧不容易,最后还是只能放在这深更半夜来完成这长篇大论了。  至于明天TK的那家,虽然还想去看热闹,可今天已经看过了,估摸也差不多路数,没太多花样,且和明天聚会的线路不顺路,考虑再三还是放弃吧。sorry了,放了你们两次鸽子了,反正已经放过一次不在乎多放一次了,就不知道下周会否在给我电话呢?不知道他们是否是有必须完成的人数指标的。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1:31:48 &&
探秘保险公司招聘之四&总结  洋洋洒洒的写了N多,依然是琦式叙事写作风格。  总结了下这类公司的特性供参考:  一、在招聘信息的公司介绍里一定不会说自己是保险公司的。  二、在招聘信息里公司名一般会起个很长的英文名字或者干脆用中文拼音来冒充英文。  三、在招聘信息里一定会自称是财力雄厚的某知名金融集团。(当然这些保险公司确实都挺有名的)  四、招聘信息里的公司介绍一定是金碧辉煌,诱人至极,但又及其含糊其辞的,让人有如云里雾里,不知道究竟是干啥的,要的就是这种雾里看花的效果。  五、招聘信息里刊登的福利待遇中必有一条是每年年终将与公司总裁,董事长共进荣誉晚宴。  六、面试肯定是在周末的,至于是周六还是周日就不定了。  七、面试的职位一定不会很高,高的人也不这么忽悠,也不会放周末面。  八、着装必须是正装。  九、面试必定是一堆人,热热闹闹,红红火火。  十、接待人员都是热情有加,礼貌用语请常挂口中,很明显训练有素滴。  十一、面试时不会care你从前的经历,即使问那也不过是走过场,正题在后面。  十二、其他,等想到在补充吧。  如果你收到类似的短信或者电话通知,根据这些线索就可判断是不是保险公司了,至于你到底是直接over掉,还是想去看看热闹增广见识下,又或是确实有志于从事保险业,那就up&to&you了。  再申明下,本人无歧视保险行业之意,只不过保险业的整个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公司的某些操作手段也值得商榷。本文仅是个人记录,仅此而已。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1:32:43 &&
保险公司常年以招聘客服经理、文员、管理干部等好名词的岗位。&&&新华人寿几年来长期以这种方法,到处行骗。&&&其实,进去就是做保险业务员,一再的伤害市民,尤其是我们刚出道的大学生,做不到不发一分钱不说,公司还一味的要求花钱。进去先是培训费+再是考试资料费+考试《代理证》费+500押金+还有平时学习中的讲义及复印费等等,反正很多的费用,就连用张纸也的花钱买。&&还说什么保险业是无本经营,不需要投资,不需要......&&再问现在劳动法明确规定任何单位不准收取培训费和押金,难道新华人寿不受劳动法限制吗?它不受中国人民共和国管理吗?它是生存在太空吗?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1:33:31 &&
老婆在网上找了个工作。说是去PA保险公司上班,搞内勤。去了两天,交了100元,今天又交了60.每天说去学习。考什么资格证。其实就是洗脑。老婆还要我去。我觉得他们是骗人。好像就是传销。叫老婆就此打住。可洗脑的她就是不听。那么多人,怎么会叫她做内勤。一步步的骗人。不知怎么劝。那个公司绝对是在骗人。耽误了时间。骗了自己的血汗钱。不知道是不是我想的这样。有经历过的朋友,帮忙顶顶哦。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1:34:03 &&
他们的伎俩还是很有经验的,大概是行骗好多年了的缘故吧!你即使来面试的时候,他也不会告诉你他们招的只是业务员,他们忍不知羞耻的告诉你就是你想应聘的那个职位。然后告诉你,在保险业做要考保险资格从业证(交100元),求职者心想倒也是,然后就去考了。考完后,他们会又告诉你,有三个月的试用期,必须从做业务员开始,而且要跑到10000元的业务。这时应聘者就疑问了,我不是应聘的“内勤文员”么?他们这时会告诉你,这是公司规定,每个进公司的人都必须做三个月的业务员,不管你应聘的什么职务。也许在一些大公司这是培养锻炼的好方法,但在这些保险公司,这就是肮脏的伎俩,他们只是在拖延让你留下来,请记住你有10000元的任务。一些求职者想着3个月后的美好的工作留下了!可是这些本来应聘文员的人其实都不擅长业务员的工作,哪来跑得到保险,大多数人为了以后的所谓的美好的工作都自己掏腰包买了10000元的保险!这样他们招聘你的目的已经达到一大半了――10000元基本是招聘人员提成分瓜了,他们招你已经赚钱了!&&你的任务完成了,该让你做你的“内勤文员”了吧?很可惜,那是不可能的,这时候他们也不怕告诉你,说什么转内勤文员不好啦或者待遇不好的话!你也许很愤怒――想走,他们也无所谓,因为你至少为他们买下了10000元的保单,他们的基本目的已经达到了!卑劣!!&&也许你不甘心,他们会安慰你留下做他们的下线,说做业务员挺好的,最主要你自己招人也可以这样赚钱!出于自己的复杂心理,很多人确实居然都留下了,做着自己曾经受骗的骗子行为,十分的无奈与可悲!为虎作伥,这样形容再贴切不过了!!!&&在当前环境下我可以说,不管这些保险公司的广告多么的绚丽,大多数招聘的仅仅是业务员,所以如果你不想做业务员的话,请你要格外小心这些骗子的信息。并且这些保险公司的总部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或者这些政策方针的指定着――即始作俑者就是他们。这样的经营模式说重点其实就类似传销模式――简单点说:就是找人头,加盟费10000元,然后你自己再招人,自己再提成,越在金子塔的顶端的人的收入越高,但那些低层的业务员收入十分的微薄,甚至自己的本钱都拿不回头!这样的模式不是传销是什么?甚至有些业务员已经不务正业不跑保险了,就是招人,赚人头钱!&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1:35:38 &&
☆【天涯经济频道()首页推荐帖】    我曾是上海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业务员,&最近看到了网上很多有关保险的文章,我来向大家透露一点我所了解的保险行业的内幕,细读之后您将终生受益非浅。  1、保险公司的人,不管是业务员,还是所谓的主管经理,基本上都是在骗人的,而且保险公司业务员的素质很低,只要是初中文凭就可以了,其它什么都没有限制,所以保险公司的业务员淘汰率非常的高,可以说每10个人进入保险公司,能干一年以上的也就1-2个人,因为很多人进入保险公司就是被骗进去的。  就拿我本人来说吧,从原来的公司辞职后,在一家职业介绍中介登记后,过了几天,就有保险公司的人主动打电话叫我去面试。在这以前我还不是了解这个行业就去了,结果根本不是什么面试,一起去的有好几个人,保险公司的人开始说了:我们中国人寿上海分公司**支公司主要是做人寿保险银行代理(等着人家来买保险)和售后服务的,最近人手很紧张,所以你们所有的人都要。保险公司是金融行业,收入是很高的,只要能进入我们公司最少也有两三千元。但是保险是属于金融行业,上面有保监会管理,按照规定每一个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必须要有《保险代理人资格证书》,所以你们必须先要去考出这个证书,考证书需要先培训,连培训费用加资料一共是220元,这个证书很好考的大家不要担心一般人考80以上是没有问题的。主要能考出证书,我们公司还将报销培训和考试的费用。后来我才知道保险公司一年四季天天都招人。  当我去了他们指定的培训的地方后才发现简直是什么样的人都有,有大学生、下岗工人、外来民工、家庭主妇……,只要不是文盲,四肢健全就可以来。这是该公司在上海的一个培训中心,这些人来自该公司在上海的各个支公司,大家坐下来课件一起闲聊时,我发现几乎所有的人说的都和我们支公司的人差不多,要不的做银行代理,要不是做内勤,没有说让我们直接去买保险的。  好不容易考试过关,这天保险公司的人又打电话来说,明天你来我们公司签订合同,我们公司是金融机构,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必须要缴纳1000元的押金,以后你如果不做了会还给你。(晕啊,前几天“面试”的时候怎么不提押金啊?),我想既然来了,又通过的代资考,交就交吧。谁知道第2天,签合同时他又说,在我们金融机构工作必须要有2个上海户口的人做担保,我说我在上海的亲戚不是很多,而且让人家担保我要先经过人家的同意,于是我就打电话和亲戚商量,亲戚同意了,说等一会就把身份证的号码发信息传过来。这时候那个保险公司的人等不及了,从桌子上的一堆身份证复印件中随便拿了两个说,你就把这两个人的号码填就可以了,可是这两个人我根本就不认识啊。  进入保险公司后我才发觉根本没有什么银行代理,也没有让我作的售后服务(售后服务都是买出去保险的业务员自己去),更没有什么内勤。银行代理变成了在银行门外摆地摊,要你自己去联系,所有的宣传资料要自己出钱买,反正什么都是自己出钱,自己解决,保险公司什么都不管。  2再说说买保险的人是怎么欺骗客户的吧,我进入这家公司后,一个老的业务员就给我说,我们买保险的人嘴巴要会说,你怎么和客户说没有关系,我们公司有专门的律师专门对付那些要退保,要告保险公司状的人,所以你不要担心客户会找你的麻烦。  保险公司的业务员通常会把保险说的什么都好,唯一不好的就是要缴纳保费,其实买保险有很多的坏处。  首先,保险公司很多方面的不保的,保险合同的性质上讲保险合同是一种非常不公平的合同,因为,但合同的文字条款是保险公司单方制定,有的文字条款是有多种解读,所以,一旦打官司,吃亏的是客户。&保险理赔时就更麻烦了,保险公司是不会那样干脆理赔,可能80%是要上法院打官司,也就是讲一旦你和保险公司签定保险合同,以后你和这家保险公司打官司机&率是80%,除非你放弃理赔,在这80%中能胜诉大概是15%,因为保险合同文字条款是有多种解读,能获正常理赔是非常少的。也可以说有很多是它根本就不保的,就拿中国人寿买的比较好的康宁终身来说吧,按照康宁终身保险条款,"心脏病(心肌梗塞)"。心脏病等于心肌梗塞。事实是心脏病不能和心肌梗塞划等号。心脏病的概念远远大于心肌梗塞。用括号把心肌梗&塞放在心脏病的后面,心脏病(心肌梗塞)放到一起是个大陷井。如果说心脏病有一百种,那么心肌梗塞只是心脏病中的一种,同时具备康宁条款心肌梗塞三个诊断&条件的只有心肌梗塞的十分之一。那么这种保障还能有多大呢?投保时按心脏病为你办理,索赔时按心梗办。可见保险有一定的欺诈性。      &看病是要花钱的,得了大病,更是要花大钱。所以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购买大病保险,都希望在自己不幸得病的时候,能从保险公司获得一些帮助。人们的愿望&是简单而美好的,但是,我提醒大家,你所得的病,要符合保险条款规定的那些"大病"条件,还真是挺难的,在你有生之年能否获得理赔更是一个大大的疑问了。&另外,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有很多在保险合同上写着的治疗方式和方法已经或既将不再被医方所选择。所以啊,购买大病保险的时候,您最好去咨询一下医生,看&看您的期望值离保险公司的承诺到底有多远。  说简单点就是,除非你死了或者你高度残疾,(同时失去双腿或双手,只失去一个腿和手的东欧不算,你变成植物人,等等)才可以拿到全部的保额,所以你除非很惨才可以得到理赔。康宁终身业务员得到的佣金是35%,在本公司各险种中是佣金比较高的,第二年交保费时该业务员还有佣金拿。大家想想看,保险公司给业务员那么高的佣金,保险公司就不可能给客户很高的赔付率。所以如果你确实有保险需求要买保险的话一定要一定要仔细看清除条款  ,大部分人买这款保险是没什么用处的。保险公司骗业务员和业务员素质低,&(保险公司大部分的业务员只有初中文化,这是我们培训时那个讲师说的)没有把合同的条款向业务员讲清楚或业务员还不懂合同条款,就给业务员工作压力,要求做出业绩。业务员只能骗客户,骗一个&算一个,骗了就走人。有时公司有意挑起业务员们相互的嫉妒心,这可能也是他们一种"鼓励"手段。有时还会教业务员骗客户,那些无知的业务员还真听他们骗。    其次,很多人买保险想理财,得到保险公司的分红,但是你一旦买了分红保险,你就被套牢了,你必须每年往保险公司交钱,如果不交,保险公司就会依照它所谓的条款处罚你。  你把钱存银行如果提前取出来,只损失利息,但是你要是放到了保险公司,你只有退保才可以取回来,但是要支付相应的手续费,一般是你缴纳保费的10%―20%。虽然有的分红保险的现金价值会增加,但是最少你也要等10年以上退保你才能拿会你所缴纳的保费,等于你的钱白白借给保险公司用了10年。但是业务员肯定不会告诉你要10才能取回本金的,你就是问了,他们也不会告诉你实际情况。而且分红保险多是长期的,短则一二十年,多则六七十年,就是六七十年,你的钱也不过翻个5-6倍,而且大部分钱是要等六七十年期满才可以拿到,现在社会发展那么快,那么长时间谁知道将来的会是什么样,那时候人民币能不能用还是个问题。而且如果在这六七十年你家有事情用钱的话怎么办?    第三.保险人元,保险公司招聘人员,其实也是变相买保险的一种形式,一般人刚刚进入保险公司,没有客户,经理就会说你可以先让你自己的家人,朋友买,等你的家人朋友买了保险,你会发现你依然买不出去保险,于是很多人就离开了保险公司,但是你家人朋友买了保险,他们第二年交保费就跑到经理的口袋里了,所以保险公司不停的招聘新人,反正他自己不出钱,还有钱可以赚。&所以如果你找工作的话最好不要进入保险公司,不要到头来钱没有赚到,还把亲戚朋友都得罪了。所谓保险公司是锻炼人的地方,纯粹的鬼话,那是锻炼你如何骗人的地方。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1:37:15 &&
保险每个消费者都懂,大家都会算帐,就像把钱放到银行里面那么简单一样,为什么中国人怕了中国的保险呢?原因在于这些公司基本是骗子,这个不用数据和技术说明的,大家心理明白!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1:41:08 &&
说那么多,看来你不上当天地不容,不用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情,还跟着转,还是这句话你不上当天地不容。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1:41:25 &&
《保险公司业务员告诉你保险骗人真相》-转贴我曾是保险公司业务员,最近看到了网上很多有关保险的文章,我来向大家解释一下保险行业的现状,细读之后您将终生受益非浅。&1,保险的业务员保守估计30%是在诈骗客户。这里包括有意和无意的。保险公司的业务员超高淘汰率,是对客户极不负责任行为。例如:有人事后发现被某保险业务员骗了,向该保险公司投诉,此时该业务员已离开了公司。这时连投诉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业务员在保险公司只呆一个月的大有人在,呆两年的不到7%,呆五年不到2%。目前,在中国几乎所有的保险公司在出错时有一句统一的口径"现在中国保险行业还没有规范,我们都还在学习"来为自己开脱。我们不妨要问一下:"你们在学习,客户就该为你们缴学费吗?"这种强盗逻辑苟延残喘地已成所有保险公司不成文规定。十年前是这句话,今天还是一字不改。&2,从合同的性质上讲保险合同是一种非常不公平的合同,因为,合同的文字条款是保险公司单方制定,有的文字条款是有多种解读,所以,一旦打官司,吃亏的是客户。保险理赔时就更麻烦了,保险公司是不会那样干脆理赔,可能80%是要上法院打官司,也就是讲一旦你和保险公司签定保险合同,以后你和这家保险公司打官司机率是80%,除非你放弃理赔,在这80%中能胜诉大概是15%,因为保险合同文字条款是有多种解读,能获正常理赔是20%。因此,你买了一份保险能的到理赔概率是35%。"&3,分红型保险:分红险的红利不比银行利息好,更是将"活钱"变成"死钱".投保人绝大部份人会在三年内感觉上当而退保,(合同期内,客户要解除合同时,保险公司是要扣相当一部份金额.而银行只将定期的利息以活期算。)因此,该险种是保险公司最赚钱的险种。除非你是钱多了没地方花或在洗黑钱才需要该险种,否则,该险种是绝大部份人所不需要的。它的最好作用应该大概是用来洗黑钱。自然也就成了那些贪官污吏们的最爱,把那些来历不明的"黑钱"以他们的子女名义洗成了"合法"赚得。&保险公司也就为他们提供了最佳场所。所谓"保险"就是用来抵御风险,是用"少量的钱"抵御最大的风险,不是用来理财的,更不能想用保险来赚钱。要想理财赚钱或想抵御货币贬值,可以做基金和国债。所以,分红型保险是借保险的名义骗客户的钱。凡给你大讲保险的理财价值的推销员,您可以马上端起茶杯(干什么?送客!)。投保是为了避险,切记。如,我的一位熟人为了贿赂官员,给他的儿子买了20万的"国寿千禧理财".保险成了最佳洗黑钱工具.&4,重大疾病险是保死的,也就是讲人要是得的病和重大疾病险里某一种病对号入座,这人就是"死路一条"了。如要买这种重大疾病险,不如买生命意外险(生命价值险,也是保死的),因为,功效是一样,可是,交的保费要少的多。如一位30岁的人保重大疾病险30万保额每年要交8千多(退保是可以拿到一点钱),保生命意外险30万保额每一年是一千多。要是对家庭负责,保生命意外险就可以,和保险公司的纠纷也最少。重大疾病险,保险公司赚的是货币贬值的钱和退保时所扣相当一部份金额,所以,你缴越多钱保险公司就赚越多,每年八千多元交20年和一千多元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字概念差呢?&注:目前,在中国每年的意外死亡率不到万分之三,一万除三约是3300倍,100元乘3300等于33万,就是生命意外险也已是暴利了,何况其他险种。例如1:我一位朋友的父亲中风后无法讲话,幸好能听的懂,身体半瘫。要求保险公司理赔(在重大疾病险里有一条是丧失言语,注:言语机能的丧失是指因脑部言语中枢神经的损伤而患失语症)。保险公司拒绝理赔,理由是他还听的懂,有手语,还没有丧失言语。mama的无法讲话又听不懂那是植物人和死人有什么不同。原来重大疾病险是保死的。合同里的文字条款是不是可以多种解读呢?&例如2:在保单里写着"原位癌不在保列"。这句话的意思是"癌细胞还没有扩散的病例不在保险责任范围"。保险合同为什么要用专业的医学名词"原位癌"呢?却不用通俗易懂的词句呢?保险公司的目的不得不让人怀疑。例如3:保险公司制订了诸如"原位癌不在恶性肿瘤的理赔之列,肾衰竭须双肾且不可复原"等保险条款。能得到保险理赔的重大疾病,大都是患者宁愿选择"安乐死",而不是要什么保险理赔,更不要被险种的名称迷惑.合同中的文字游戏:例如:按照康宁终身保险条款,"心脏病(心肌梗塞)"。心脏病等于心肌梗塞。事实是心脏病不能和心肌梗塞划等号。心脏病的概念远远大于心肌梗塞。用括号把心肌梗塞放在心脏病的后面,心脏病(心肌梗塞)放到一起是个大陷井。如果说心脏病有一百种,那么心肌梗塞只是心脏病中的一种,同时具备康宁条款心肌梗塞三个诊断条件的只有心肌梗塞的十分之一。那么这种保障还能有多大呢?&投保时按心脏病为你办理,索赔时按心梗办。可见保险有一定的欺诈性。看病是要花钱的,得了大病,更是要花大钱。所以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购买大病保险,都希望在自己不幸得病的时候,能从保险公司获得一些帮助。人们的愿望是简单而美好的,但是,我提醒大家,你所得的病,要符合保险条款规定的那些"大病"条件,还真是挺难的,在你有生之年能否获得理赔更是一个大大的疑问了。另外,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有很多在保险合同上写着的治疗方式和方法已经或既将不再被医方所选择。所以啊,购买大病保险的时候,您最好去咨询一下医生,看看您的期望值离保险公司的承诺到底有多远。与其讲重大疾病险是"宫廷御宴酒一百八一杯。"不如讲"其实就是那个二锅头掺哪个白开水。"忽悠人的。&5,有的不是保险是储蓄。如现在交3万十年后还6万,但你要看清楚合同,十年后会不会有6万,否则后悔不及。记住!所谓"保险"就是用来抵御风险的,不是用来理财的,更不能想用保险来赚钱。&6,保险公司骗业务员和业务员素质低,没有把合同的条款向业务员讲清楚或业务员还不懂合同条款,就给业务员工作压力,要求做出业绩。业务员只能骗客户,骗一个算一个,骗了就走人。有时公司有意挑起业务员们相互的嫉妒心,这可能也是他们一种"鼓励"手段。有时还会教业务员骗客户,那些无知的业务员还真听他们骗。&例如:最近几年温州人向境外保险公司买保险金额每年是3千多万美圆。保险公司要业务员向客户讲:"如果你没有出过境向在境外保险公司买保险,这保险合同是无效的。一旦将来和境外保险公司打官司,中国政府是不会帮你的。"分析:保险合同是商业合同,中国政府是无法帮的了。中国渔民在所谓中国领海南沙被菲律宾的海岸巡逻队打死都帮不了,还指望能帮你在境外打官司,别他ma的做梦了。是不是无效合同不是保险公司裁决,商业合同官司只能在保险公司当地法院打官司。这些难道保险公司不懂吗?目的是有意制造别人的恐慌心理。&7,向保险公司投诉是没用的,保险公司是大贼,业务员是小贼,大贼是会包庇小贼。更何况他们是分赃。例如:有的险种佣金最高可以拿50%。第一年客户去保险公司诉,保险公司处理结果是退保被保险公司扣去的金额是客户和骗子业务员每人各付50%,这样的处理就是退保一分钱没有,骗子业务员也没有损失,处理结果的理由是客户也要负一定的责任,没有看合同。保险合同如天书有几人能看懂呢?在他们的字典没有"欺诈"只有"误导"。&目前在全国有两百多万的保险从业人员和一千万多曾是保险公司业务员都在藐视国家法律,不是国难吗?(我在这里提醒大家,您们在买保险时最好准备好摄影机取证,以备日后打官司用。)附:既然,"处理结果的理由是客户也要负一定的责任,没有看合同"。那保险合同上何不文字写明"保险业务员口头解释无效,保险业务员行为不代表本保险公司行为。保险责任以合同为准"。这说明了保险公司放纵保险业务员的诈骗行为。&8,保险公司大量增员是一种营销策略.网上资料显示。2004年,在中国有一千多万人曾经是保险公司业务员,这些被洗过脑的人来到社会为保险公司作免费的广告,这些被"洗脑"式培训的人还要缴费。&9,在保险合同里玩文字游戏。在保单上出现的每一个字都可能成为最后的"陷阱"。"及和等"字妙用。&例1:汪小姐于2000年3月花500元购买了某保险公司推出的一种保险套餐,至今续保5年。今年5月底,她在北京市第三医院做了视网膜脱落修复手术,花去3000多元。出院后,汪小姐根据所买的险种,要求保险公司理赔2500元。但保险公司却以理赔条款第119条的规定"视网膜及玻璃体手术属于赔付等级第6等",所以投保人必须做全以上两种手术,才能享受此理赔。单是视网膜不赔,单是玻璃体也不赔,二者缺一不可。&例2,2005年年初,毛妈妈在做一年一度的体检时,不幸查出了有早期胰腺癌症状,需要马上手术。按照之前投保的条款,如果母亲身患癌症的话,可以在住院的时候,申请住院以及手术津贴,于是毛找到了原来给他们办保险的代理人李某,李某听后马上表示他们会妥善处理,但"需要向总部汇报一下"。毛只好等待,因为病情重大,医院多次催他给母亲手术,毛智平只好一遍遍催促李某,但代理人李某始终以正在研究为借口。毛智平开始觉得不大对劲,进而开始觉得"闹心"。一个"等"字抹掉10万元久等之后,忍无可忍的毛智平直接找到该保险公司,一位姓张的经理接见了他,随后表示"这种情况不能赔偿"。张经理不慌不忙地拿出了毛他*的保单,上面的承保范围清清楚楚地写着癌症,后面还有一个括号:"胃癌、肝癌、骨癌、咽喉癌、鼻癌等"。张解释说,"等"的意思是只包括"等"字之前的癌症,其他的就不包括了。毛听后瞠目结舌,一直以来,他以为"等"字的含义是除了前面列举的还包括未列举的,而且当时代理人李某也承诺说,不论什么癌症都可以理赔的,怎么转眼就变了?但是李坚持说当时已经对他说明情况了。毛智平没有证据证明保险公司当时的承诺,只有哑巴吃黄莲--他只是不明白,既然"等"外概不理赔,还要个"等"字干什么。这像个文字游戏,而且还带点脑筋急转弯的玩味。一万元的保费,就成了在这游戏中的学费。&10,在西方发达国家一家保险企业要用上百年的时间健康发展才能成为世界500强,(在美国进入世界500强的保险公司一家叫普天寿保险公司,它花了一百二十多年的时间才能进入世界500强。)。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成为世界500强(资产从一千亿到六千亿)才用了6年。11,如你被骗,有证据就上法院起诉。保监会吗!哈哈!试试看吧!没证据就来论坛发帖。告诫其他人严防保险诈骗。现在保险诈骗多,请大家严防保险诈骗。打油诗《保险》保险父母心,纯粹放狗屁。没钱莫须理,有钱老缠你。理赔登天难,催钱逼人急。受骗上当滴,欲告无门第。情面买保险,事后郁闷兮。合同中条款,纯属玩游戏。大病保死症,分红欺诈您。保监是虚设,袒护有目的。营销有欺诈,人人须警惕。欢迎大家踊跃加入讨论。每天有一大批保险诈骗分子在我们身边转,我们的生活能安宁。看后您认为是对的您就顶一下,让更多的人看到,帮助善良的人们避免受骗。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1:42:28 &&
&中X人兽&发表于:08-07-07&01:59&[只看该作者]&&&几个月前我辞掉了财务工作,在人才网上登记了求职简历。第一天就接到新街口XX大楼上某保险公司的电话。打电话的小姐称,她是外企中X人寿的人事部的,邀请我去面试。我说我没投简历给他们。小姐说是人才网推荐的。我将信将疑的到了这家公司,听了职业说明会。公司的领导挺能忽悠人,把这行当吹得天花乱坠,我就进了这家公司。&&&&&第一个月,我发现我的合同是代理人合同不是员工合同,我没有五险一金,也不是公司员工。我的底薪是要靠出勤率和业绩才能拿到,我不是公司员工也必须出勤。我们每天被灌输保险好,要先卖给亲人和朋友。我有了主管,居然是向人才网打电话买名单给我的鸟人。&&&&第二个月,公司有旅游竞赛了。每天鸟人主管都要鼓动我冲竞赛,出去跑。我开始不明白为啥她对我那么好,后来才知道,我每赚一千K她抽200K。&&&&第三个月,我朋友单做光了,没业务,他们让俺招人拿提成,还能升职。我发现这家公司人员流动奇大,一般人被忽悠进来一两个月做完亲戚朋友就走了。三个月我就有好多认识的人不见了。干的时间长的人有几种:单纯有销售能力的极少;靠家里人背景关系强卖的较多,靠下线吃饭的较多。&&&这里有无数电话,用来打给客户或者招聘。每个打电话的人都和对方说是全球第几大保险公司。这是骗人的,其实只是那个国外公司出很少的钱与国内合资的小公司,独立法人的。如果是招聘电话,那么每个人都说是人事部的,只要你是人都能进保险公司来。&&&&这家公司最坏的是理财保险产品收益很差。公司还要教导我们,不要和客户算,要谈保障,因为风险没法算。&绕赢客户了就可以拿到30――35%的提成。第二年,第三年还有。其实只要算算&,保险公司真是暴利啊。重大疾病医疗产品好多不赔,条款很苛刻。大数法则也太大数了。&条款极其绕人,客户一般看不懂,给他们合同时他们已经交钱了。理财保险的红利和公司经营效益相关。销售都是只给计划书,计划书的红利是演示的公司不用负责,计划书上没有条款的。正式合同没有红利演示。我们都和客户吹我们是全球第几大公司让他们放心,其实我们只是一家小公司。&&&我现在的工作就是找人来,下线多我收入就多。可怕!如此下去,全中国一半人都会做过保险了!保险也许是好的,保险公司的条款真的不太好,太暴利了!保险公司的销售模式,太可怕!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1:45:26 &&
如果有保险公司向你推销分红保险,你一定不要上当。分红保险,听起来很不错,买了份保险,还有分红。    关于分红,一般人的理解,就是保险公司收到保费后,去投资,投资收益再拿来分红。按保险公司的专业理财能力,收益估计不会比银行存款差多少吧。你这样想的时候,保险公司就在偷偷地笑了。    实际上,分红保险根本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美好。按保监会网站上的文件,分红保险,“是指保险公司将其实际经营成果优于定价假设的盈余,按一定比例向保单持有人进行分配的人寿保险产品。”很难懂吧?简单地说,如果实际的投资收益比保险公司预计的要多,多出来的部分才是可以分红的。如果投资收益比预计的少,就没有分红了。如果我们相信保险公司的专业能力,这个误差应该很小。实际上,保险公司的保费不允许投资股票、基金,只能投资国债等固定收益、低风险的资产。这样的投资,就是普通人,对明年的收益预期也不会有很大的偏差。所以,分红收益是很少的。如果你是因为看中分红购买保险的话,那就上了保险公司的当了。    保险公司肯定不会跟你讲分红保险的分红是怎么回事,在合同、资料上,也不会告诉你真实情况。要不,怎么骗你买保险啊?    当然,保险公司早就留了一手。如果你抱怨说,分红太少了,比银行存款差远了。保险公司就会说,在签合同前,已经告诉你分红收益是不确定的,并且也按照收益的高、中、低3个档次给你做了演示说明。    这时,你还有什么办法啊?退保吧,保险公司不会全退,要损失一大笔钱。继续买下去吧,实在是太冤了,也太亏了。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1:46:46 &&
 保险就是发展下线,他们不停的招人,其实就是拓展市场的一种营销手段,发展一个工作人员,那么这个工作人员的亲朋好友就是保险的潜在客户,那么这个工作人员获得了什么?失去的是什么?获得的是最下线的利润提成。失去的是亲朋好友的信任,亲朋好友每次见这个工作人员,基本都是以回避或硬着头皮的方式来回应,这个工作人员以后还能有关系网吗,以后还怎么发展?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1:47:26 &&
声明一下,只讨论保险招聘骗局,骗人做下线卖保险。不谈论保险本身。就是让更多的人知道保险公司招聘是怎么回事,要是没有电话短信骚扰也就算了。但是明明没投过简历竟然天天打电话说我投了他们的职位,他们经理要约我面试。还叮嘱要准时。再强调一下你大爷我没在保险公司白呆。保险本身是什么东西我自己清楚,如果可能的话都要买一份意外,大病,健康,养老。有钱的还可以买理财。关键是招聘骗子们不这样想,只管拉下线逼下线给自己同学同事打电话,说服亲戚买保险,再给父母买大病险给自己买养老险,管你下线死活,因为你出单他们就有工资,死皮赖脸胁迫“准客户”交钱。管你需不需要合不合适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1:48:12 &&
&作者:常余&提交日期:&22:53:00&访问:39&回复:1&    进入保险公司有些年头,越来越觉得没有归属感,因为保险公司与业务员签订的是代理合同,没有社保,医保,按合同上注明,代理人按销售提取佣金,当然佣金要扣除个人所得税和营业税,城建税等等,拿到的佣金还包含代理人的电话费,交通费还有用于展业的业务费用,此外保险公司很多东西都要代理人购买,包括一些宣传材料。按个人理解,代理人不是保险公司的员工,只有那些后勤人员才是正式员工,最不能接受的是代理人还要按时开早会,迟到,早退,缺勤都会扣款,而扣款直接进入某些管理人员的个人账户,每月例行公事张贴出扣款使用情况(狗肉帐)。在天涯看到安利的有些从业人员报料,其实保险公司也是类似,只不过没有让人负债经营,但是有些新人刚进公司,没有业绩,老人就叫自己埋单,为了拿些底薪。很多人被忽悠进入,满怀激情,以为这是个很好的赚钱途径,被公司早会洗脑,十分功利化的早会,整天老人(一般是主任,经理)大肆炫耀收入多高,谁又卖了多大的保单,赚了多少钱,殊不知其中多少困难,多少积累。当然,保险产品某种程度可以解决社会家庭个人问题,可是在保险公司内部很少讲解产品,基本讲如何发展团队(类似直销或者传销),只要会开口讲话的,基本可以介绍进入,特别是家庭妇女(本人理解,绝无贬义),带小孩无聊,接触面较少,感性思维,喜欢赚钱。所以很多成功的管理人员都是这类人物,当然,在管理位置上,基本不会怎样科学的管理,只会让下面的人出单。在保险公司,见面最常听到的是出单了没有,业务员彼此问候,管理人员见面第一句话,没有别的。金字塔的顶端偶尔会有个别人登上,于是又成了公司大力宣传的对象,让很多新人激情高涨。在这种类似大跃进的氛围里,很多新人产品不懂,直接销售给亲友,好些的由老人设计计划,可是有些老人对产品也未必理解,这就埋下一些不定时炸弹,万一客户出现状况,有些是得不到理赔的,这也是社会上对于保险产品最不信任的说法。还有些客户被代理人死缠烂打怕了,所以,从业人员在社会上地位不高,口碑不好,更别说有些使用手段的。抛砖引玉,见仁见智
共 58107 次点击,71 个回复& 1
本版块主题总数:3319375 / 帖子总数:
今日论坛共发帖:16629 / 昨日发帖:23946 / 最高日发帖:75754
跳转论坛至:
╋猫论天下&&├猫眼看人&&├商业创富&&├时局深度&&├经济风云&&├文化散论&&├原创评论&&├中间地带&&├以案说法&&├股市泛舟&&├会员阅读&&├舆情观察&&├史海钩沉╋生活资讯&&├杂货讨论&&├健康社会&&├家长里短&&├吃喝玩乐&&├职场生涯&&├咱们女人&&├家有宝宝&&├消费观察&&├房产家居&&├车友评车&&├猫眼鉴宝╋影音娱乐&&├图画人生&&├猫影无忌&&├影视评论&&├网络剧场&&├音乐之声&&├网友风采&&├娱乐八卦&&├笑话人生&&├游戏天地╋文化广场&&├菁菁校园&&├甜蜜旅程&&├心灵驿站&&├原创文学&&├原创小说&&├汉诗随笔&&├闲话国粹&&├体育观察&&├开心科普&&├IT 数码╋地方频道&&├会馆工作讨论区&&├凯迪华南&&├凯迪西南&&├海口会馆&&├凯迪广州&&├凯迪深圳&&├北京会馆&&├上海会馆&&├河南会馆&&├长三角&&├贵州会馆&&├杭州会馆&&├香港会馆&&├台湾会馆&&├美洲会馆╋凯迪重庆╋站务&&├站务专区&&├企业家园&&├十大美帖&&├视频创作&&├商品发布
快速回复:[转帖]保险公司以招聘为名骗人内幕
本站声明:本站BBS互动社区的文章由网友自行帖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贴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管理员特别提醒】 发布信息时请注意首先阅读 ( 琼B2- ):
;。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平洋保险和平安口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