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与国之间的摩擦,冲突乃至战争领袖 国家冲突mod的原因有哪些

抗日战争中国共摩擦是怎样发展的? - 知乎32被浏览4738分享邀请回答167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76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话说,现在世界有哪些国家或地区处于战争中,因为什么原因产生冲突…想了解下。家之间的矛盾是哪些因素?
话说,现在世界有哪些国家或地区处于战争中,因为什么原因产生冲突…想了解下。
话说,现在世界有哪些国家或地区处于战争中,因为什么原因产生冲突…想了解下。
战争:中东地区,巴勒斯坦地区,紧张地区:亚太地区,战争国家:叙利亚,阿富汗,伊拉克,以色列
利亚,因为叙利亚政府不屈从于西方,所以西方大力煽动叙利亚的反政府势力闹。 索马里,这是一个海盗的国家,海盗势力极其猖狂,他们原来是一个国家,并支持他们。 马里,政府也奈何不了,现在为了一个很大的石油资源打仗,所以叙利亚正在内战,后来分裂了。还有南苏丹和北苏丹,很混乱
1、中东地区,现在主要有叙利亚和伊拉克境内的伊斯兰国恐怖组织,也门的极端组织以及沙特和埃及等国境内的...
阿富汗,索马里,印度 巴基斯坦 , 以色列 尼泊尔,毛派的革命战争,要建立社会主义 墨西哥,哥伦比亚...
1、中东地区,现在主要有叙利亚和伊拉克境内的伊斯兰国恐怖组织,也门的极端组织以及沙特和埃及等国境内的...
叙利亚,阿富汗,伊拉克,缅甸,哥伦比亚,马里,中非这些现在打的正热闹呢。泰国(南部的分裂势力,每年都...
中东最激烈,大国参与,有叙利亚和伊拉克,另外也门也在打。 其它地方有乌克兰和非洲的一些国家。
1、中东地区,现在主要有叙利亚和伊拉克境内的伊斯兰国恐怖组织,也门的极端组织以及沙特和埃及等国境内的...
叙利亚,伊拉克,阿富汗,也门
1、中东地区,现在主要有叙利亚和伊拉克境内的伊斯兰国恐怖组织,也门的极端组织以及沙特和埃及等国境内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2016o苏州一模)随着世界各国交往和联系的加强,矛盾与摩
本题难度:0.60&&题型:材料题
(2016o苏州一模)随着世界各国交往和联系的加强,矛盾与摩擦也不断增多,既有政治军事上的,也有经济文化上的.为了解决相关问题,各种国际组织也不断出现.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决定以此为话题对历史上的国际组织进行回顾反思,请你参与探讨相关问题.(1)图一中两个对峙的军事集团之间对抗最终引发了哪次世界性战争?这场战争之后形成怎样的世界格局?(2)在图二两种力量交锋的这场战争中,成为转折点的战役是什么?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进行全民族抗战.请指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3)哪次会议决定成立图三中的国际组织?图四所示组织对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影响?中国是哪一年加入图五组织的?
来源:2016o苏州一模 | 【考点】探究型材料题;西安事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巴黎和会和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会议和华盛顿体系;二战的转折及重要战役;开罗会议 德黑兰会议 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世界格局多极化;WTO的建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超越“文明冲突”的人类理想王新生&&& 商业资本虽然为全球化提供了初始动力,但全球化却并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过程,在全球化进展中,它所服从的并不是资本的唯一逻辑,而是历史发展中多重逻辑共同作用的结果。多重逻辑共同作用所导致的结果是复杂的,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与融合,从而形成新的文明成果和文明形态,便是这种复合性后果的一种体现。马克思说,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生产是如此,精神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在马克思看来,商业资本推动的经济交往只是提供了一种基础性条件,而在资本以野蛮的经济方式为自己开疆拓土的同时,各地方各民族的闭关自守状态也随之被打破,世界在经济以外的其他方面也在相互依赖中联为一体,“各民族的精神产品也成了公共的财产”,从而为新的国际精神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包容互鉴、互惠共荣的理念和人类共同生存的家园意识才可能逐渐形成。最近几十年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步伐的进一步加快,特别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民族的文化交往进一步加深。伴随着一些所谓不和谐论调的兴起,文明的交融互鉴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阻碍,以“文明化野蛮”为根基的“文明冲突”就是典型代表。从表面看,当今世界的冲突、战争和分歧似乎印证了亨廷顿的理论,但实质上这些现象并不能代表人类历史的长远走向。国家和地区之间冲突的真正根源是各种利益的不平衡,而这种不平衡恰恰是资本的逻辑运行所造成的结果。“文明冲突论”实质上是建立在西方文化优越论基础之上的,是以西方启蒙以来的“文明--野蛮”的历史观和思维模式解释世界。它不仅忽视了不同文明之间的共通性、包容性和交流互鉴的可能性,而且在其视野中,西方大国在扩张过程中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冲突和战争因此便有了“正义”的性质。&&& 正是通过不同文明的交融互鉴,超越西方近代以来形成的“零和游戏”思维、二元对立思维,在合作中寻求共赢,在对话中消除分歧,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也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华文明中“仁义”、“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等理念,在新的国际共识形成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崛起的中国开始用中国智慧讲述人类共存之道。&&& 中华文明孕育了不同于西方的智慧,这种智慧对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有着不同的理解。“和”的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要素,在文明关系问题上,它所强调的“和而不同”迥然不同于西方“文明化野蛮”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是追求“道”,而“道”的实现则要遵循“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便是“和而不同”。“和”是中国人所崇尚的一种理想,它的基本内涵是差异互补、共生共济、和谐共荣。“和”的理想落实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天人合一”,就是要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的理想落实于文化交流,就是要兼容并蓄、多元互融、文明互补,在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中寻求文化的新生长;“和”的理想落实于国家间关系,就是要将“睦邻相处”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原则,最终达到“协和万邦”的理想境界。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强调:“文明是包容的,人类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鉴的动力。……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珍惜。历史告诉我们,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这是基于中国智慧对世界各类文明关系的理解,也是一个崛起的大国对新型全球合作关系的理解。(节选自《命运共同体:人类共存之道的中国方案》)(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球化”的初始动力是商业资本,所以“全球化”的进展,需要服从资本的逻辑。B.在“全球化”商品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民族的各个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替代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各民族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C.“全球化”不仅仅是一个经济过程,还是一个不同文明交流与融合形成新的文明成果和文明形态的过程。D.伴随着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相互依赖,联为一体,各民族的文明成果也联为一体,新的国际精神也就有可能应运而生。(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文明冲突论”是以西方启蒙以来的“文明--野蛮”的历史观和思维模式解释世界,这种思维模式是一种“零和游戏”思维、二元对立思维。B.“文明冲突论”认为&,只有西方文化具有优越性,相较之下,其他文明则是野蛮的,从而遭受排斥。C.“文明冲突论”认为,不同文明的交融互鉴不畅是当今世界产生冲突战争和分歧的一个重要原因。D.在“文明冲突论”看来,西方大国在向外扩张的过程中与其它国家发生的冲突和战争,也具有了“正义”的性质。(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商业资本的推动下,全球经济一体化,地方的、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几乎成为不可能。B.与西方“文明化野蛮”的思维方式迥然不同,中华文明“和而不同”的理念,认为不同文明之间具有共通性、包容性,可以相互交流,相互借鉴。C.秉持包容精神,摒弃“零和思维”,就能消除分歧和冲突,实现文明和谐。这种基于中国智慧对世界各类文明关系的理解,超越了“文明冲突论”。D.中华文明孕育了“和”的理想,充分尊重各民族文化和精神的独立性,其他国家和地区与中国在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中,其民族文化不会受到中华文明的影响。
解析与答案
(揭秘难题真相,上)
习题“(2016o苏州一模)随着世界各国交往和联系的加强,矛盾与摩擦也不断增多,既有政治军事上的,也有经济文化上的.为了解决相关问题,各种国际组织也不断出现.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决定以此为话题对历史上的国际组织进行回顾反思,请你参与探讨相关问题.(1)图一中两个对峙的军事集团之间对抗最终引发了哪次世界性战争?这场战争之后形成怎样的世界格局?(2)在图二两种力量交锋的这”的学库宝(/)教师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分析】(1)本题考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一战后形成的国际关系格局.(2)本题考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及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3)本题考查了联合国、欧盟、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知识.
【解答】(1)据所学知一战前欧洲形成了英、法、俄组成的三国协约和以德、意、奥组成的三国同盟两大军事集团导致了一战的爆发.一战结束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召开建立起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由图二的“轴心国同盟”和“反法西斯同盟”可知这反映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1942年7月开始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最终以苏联的胜利而告终德军的有生力量遭到极大的消耗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发生后在共产党的努力下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3)据所学知图三是联合国的会徽1945年召开的雅尔塔会议上决定战后建立联合国以维护战后世界的和平.图四是欧盟的标识欧盟是世界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地区性组织它也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推动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进程.图五是世界贸易组织的标识中国于2001年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故答案为:(1)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或“一战”)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初步形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答“西安事变”不给分)(3)会议:雅尔塔会议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有利于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时间:2001年.
【考点】探究型材料题;西安事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巴黎和会和凡尔赛体系;华盛顿会议和华盛顿体系;二战的转折及重要战役;开罗会议 德黑兰会议 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世界格局多极化;WTO的建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看答案
知识点讲解
经过分析,习题“(2016o苏州一模)随着世界各国交往和联系的加强,矛盾与摩”主要考察你对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⑴原因:①民族危机加深;②国民党政府内部发分化。⑵爆发:日,张学良、杨虎城扣留蒋介石等人。
⑶中共方针:逼蒋抗日,和平解决⑷意义: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
知识点试题推荐
1&&&&2&&&&3&&&&4&&&&5&&&&6&&&&7&&&&8&&&&9&&&&10&&&&11&&&&12&&&&13&&&&14&&&&15&&&&
作业互助QQ群:(小学)、(初中)、(高中)这是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决定的.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的对立则是国家间发生分歧乃至引起摩擦.冲突的根源.中国与欧盟成员国间关系的发展.归根到底在于具有共同的国——精英家教网——
暑假天气热?在家里学北京名师课程,
这是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决定的.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利益的对立则是国家间发生分歧乃至引起摩擦.冲突的根源.中国与欧盟成员国间关系的发展.归根到底在于具有共同的国家利益. 【】
题目列表(包括答案和解析)
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11年1月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发表联合公报,致力于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自建交以来,中美关系多次出现波折,但之后又会出现峰回路转的局面。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B.中美虽有分歧,但无根本利益冲突C.国家利益是国家间关系变化的决定因素&&& D.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利平外交政策&
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11年1月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发表联合公报,致力于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自建交以来,中美关系多次出现波折,但之后又会出现峰回路转的局面。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 B.中美虽有分歧,但无根本利益冲突 C.国家利益是国家间关系变化的决定因素&&&
D.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利平外交政策
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11年1月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发表联合公报,致力于共同努力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自建交以来,中美关系多次出现波折,但之后又会出现峰回路转的局面。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B.中美虽有分歧,但无根本利益冲突C.国家利益是国家间关系变化的决定因素D.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利平外交政策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开幕式上说:“中国高度重视发展对美关系,发展长期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人民共同意愿、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也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繁荣。”这表明A.共同利益是两国合作的基础& B.国家性质是两国能够合作的决定性因素C.战略经济对话解决了两国间的分歧&&&&D.中国在国际事务要发挥主导性作用&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开幕式上致辞时说:“我们要坚持中美关系的正确方向。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遇到什么干扰,我们都要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出发,牢牢把握和精心维护共同努力建设21世纪积极合作全面的中美关系这一目标,培育战略互信,加强战略合作,妥善处理分歧,促进两国在双边、地区、全球层面的沟通、协调、合作。”据此回答以下3题:1.促进两国在双边、地区、全球层面的沟通、协调、合作,有利于1促进“和谐世界”的构建&& 2促进两国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 3提高我国的对外开放水平,提升国际竞争力&& 4缩小中美两国间的贸易逆差A.123&&&&&&&&B.234&&&&&&&& C.134&&&&&&&&& D.12342.中美举行第二轮战略经济对话表明A.经济利益的一致性是两国合作的前提B.国家性质是决定两国能够合作的决定性因素C.两国间的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3.材料表明A.办事请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B.看问题要坚持发展的观点C.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D.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 【答案带解析】(2015·江苏泰州)(7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然而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与...
(2015·江苏泰州)(7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然而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时有发生,实现世界和平还需要世界各国为之进行不懈的努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巴黎和会上,德国代表在接受《凡尔赛和约》文本时说:“有人要我们承认我们是战争的唯一祸首,我本人若承认,那就是欺人之谈。”德国是战争的唯一祸首吗?根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你的观点。(2分)材料二
世界的命运掌握地他们手中,但他们却没有担当此重任的胸怀。他们出于狭隘的私利,互相色心斗角,大搞秘密交易。和会签署的凡尔赛条约非但没有如它的制定者宣称的那样保证世界和平,反而加深了各国间的矛盾和仇恨,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乃至20世纪一系列灾难的根源。——戴维·辛克莱(2)写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维系国际秩序的世界体系的名称。根据材料二分析此世界体系没有保证世界和平的主要原因。(2分)材料三
(3)德国、日本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凶。根据材料三分析,德国与日本面对侵略历史的态度有何不同?(2分)材料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告诉人们,……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共赢而不是零和,才是人类社会和平、进步、发展的永恒主题。……今天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朝和平与发展目标迈进,更应该努力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摘自2015年5月习近平《铭记历史,开创未来》(4)综上所述,请你就维护世界和平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1分) 
(1)不是,一战爆发的深层原因是西方列强对于殖民地的争夺,德奥等同盟国成员与英法俄协约国都应对战争负责。(2分)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1分)列强间由于利益的纠纷和争夺,加深了各国间的矛盾和仇恨。(1分)(3)德国承认并直面历史,日本否认侵略罪行。(2分)
(4)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加强对话与协商机制;坚持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言之有理即可,1分)
考点分析:
考点1: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P.131)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过程中,政治经济发展出现不平衡,产生了新矛盾,★P.132进而形成了英、法、俄三国协约和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三国同盟两大军事集团。
二、★P.133导火线:1914年6月的萨拉热窝事件(巴尔干半岛被称为欧洲的“火药桶”)
三、★交战双方: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意大利战时加入协约国集团)
四、经过概况:
1、开始: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一战爆发。
2、★P.133重大战役: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3、(P.134)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对德宣战;1918年中国加入协约国,对德宣战。
4、★P.134结束:1918年11月德国宣布无条件投降,一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五、P.134后果及影响:
规模空前、灾难深重、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
六、正确认识一战:
1、原因: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直接触发一战的是萨拉热窝事件。
2、性质:帝国主义重新瓜分的争霸战争。
3、目的: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①世界性的大战,给人类进步和发展带来深重灾难;
②人类应当学会通过非暴力手段解决国际争端,避免战争,争取和平。
③促进国家和地区经济共同发展。
④远离战争,热爱和平,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七、中国与一战:
1、主要事件:
①1914.8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兵中国山东,强占胶济铁路和青岛。
②1915年日本以支持袁世凯称帝为条件,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
③1918年中国段祺瑞政府在日本怂恿下,加入协约国对德宣战。
④一战期间,中国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也获得了短暂发展。
2、分析评价:
①日本出兵山东和提出“二十一条”,其目的是乘西方国家忙于战争之际,扩大自己在中国的势力范围,称霸亚洲太平洋地区。
②一战期间,中国在袁世凯死后出现的军阀割据混战局面,其实质是帝国主义各国在中国矛盾与争夺的结果。
考点2: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相关试题推荐
(2015·江苏泰州)(7分)历史发展过程中常有危机相伴,面对危机。苏、美、中三国领导人根据国情制定合理的政策,最终迎来发展机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分析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得益于列宁政府实施的哪一政策?(2分)材料二
1933年5月,(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强制农民减少耕地面积和牲畜繁殖,以提高农产品的价格,解决农幅产品过剩的问题。国家对缩减耕地面积和缩减牲畜繁殖的人进行补帖。——《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2)根据材料二归纳罗斯福新政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2分)材料三
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户农家使用,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当时流传着这样的歌谣:“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北师大版历史教材八年级下(3)歌谣赞扬的是我国政府在农村实行的什么政策?此项政策的实行有怎样的重要意义?(2分)(4)综合三国解决危机的经验,我们从中可以得到哪些启示?(1分) 
(2015·江苏泰州)(8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古代政治制度对比】材料一(1)根据图一、图二说明古代雅典与中国最高权力的归属。与古代雅典相比,秦朝的政治制度有什么特点?(3分)【近代西方民主进程】材料二
英国用光荣革命的非暴力手段,建立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新制度营造出一种宽松、自由和开放的环境。否则,就难以想象,英国社会如何能在18、19世纪和平地实现现代化。——钱乘旦《世界现代化历程》 (2)英国“光荣革命”后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根据材料二分析这种新制度对英国的影响。(2分)【中国民主法制探索】材料三
(3)中华民国成立后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是什么?说明图四中宪法的历史地位。(2分)【展望中国法治前景】(4)二八大召开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要把权力装进制度的笼子里有权不能任性。结合以上内容,谈谈你对民主法制建设的认识。(1分) 
(2015·江苏泰州)(8分)九年级(1)班小明同学所在的历史学习小组在学习中国古代史时,采用了编制年代尺和收集史料的方法,增强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编制年代尺】(1)请写出A、B两处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实现统一的王朝名称。(2分)【收集史料】材料一 材料二(2)按照史料价值的不同,史料可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属于哪种史料?在历史研究过程中,更为可信的是哪种史实?(2分)【论从史出】(3)从材料一的内容可以看出这是出自哪部史书?并说明韩非子的思想主张。(2分)(4)小明参观了“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南海一号”及所载的文物可以帮助他从哪些方面了解宋朝经济的发展状况?(2分) 
(2015·江苏泰州)下列措施中,既是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又值得我国借鉴的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
B.实行农业集体化政策C.重视发展教育和科技
D.实行贸易保护政策 
(2015·江苏泰州) “在19世纪后期,落后于英国和法国的美国技术,突然获得了大发展,并以电灯、 打字机、电话以及三样革命性进展——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上述材料不能说明(
)A.革命性进展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B.电、汽车和飞机改变了世界C.人类社会由此跨入“电气时代”D.美国进入全球扩张阶段 
题型:综合题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争领袖 国家冲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