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顺利到了苏联解体美国做了什么境内会是个什么待遇

现在我国的,实际上已经是资本主义了这是为什吗?当年苏联为啥不走我们这条路?中国有一天会不会去掉社会主义的壳,和苏联一样变为资本主义?
全部答案(共3个回答)
理论需要发展,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任何先进的理论都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会具有现实的强大生命力。
黎明前有一段时间是一天中最黑暗的,苏联解体后,社会主义的中国在改革开放中持续快速发展并迎来为世界广泛认同的属于中国和亚洲的21世纪即是这一自然规律的现实反映。
一党专政,是有弊端的,也是有优点的。好的也是他的,坏的也是他的。
把党比喻成一个人的话。如一个人,你有癌症+aids了,那么死定了,你自己不能靠自己的办法恢复...
其实,他们的崩溃的主要原因就是统治集团背弃了人民,遭到人民的唾弃!!长久以来,这些苏东集团的统治阶层利用自己的特权过着他们本来许诺给人民的幸福生活(嗯,奢华生活...
我认为还是不解体的好.美苏抗衡,我们扮演的角色绝对比欧美那些国家重要.我们能敲美国的钱也能敲苏联的技术.何乐而不为呢
共产主义社会,包括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两个阶段。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发展的必然结果。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如果苏联农业、轻工业像重工业一样被重视,甚至更优先。前提先不考虑腐败或依旧那样腐败。  这种情况下,苏共还会下台吗?
楼主发言:8次 发图:0张 | 更多
  不会的  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硬道理  我们78年之后走上这条道路也是拜文革所赐  老路走得所有人都厌烦了  那时候只要是换一种方式   只要结束这种没完没了的群众运动  就会得到几乎全部官僚阶层的赞同  所以没有啥阻力就改革成功了  苏共改革的几个要素没有抓住 也缺乏优秀的领导人  所以失败了  但是当年要是抓住机会早日进行经济改革  就不会弄得后来下台了
  俄罗斯还是会抛弃加盟国家
俄罗斯那么多资源
不愿跟加盟国分享。
  楼猪,你这是月经提问贴!!这类帖子发的太多了。  我们中国人都知道,苏联经济改革永远不可能成功:  这篇文章至少告诉我们,我们伟大英明的党早在1976年以前就预言了“苏共要倒台”(原载《红旗》杂志一九七六年第七期)1976年红旗杂志批评小平的文章_百度文库:(节选!建议中国人去网上看全文)邓小平这一套并不是他的什么创造发明,而是从苏修那里贩来的,是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所谓“经济改革”的翻版。为了发展官僚垄断资本主义,苏修大力推行以物质刺激、利润挂帅为核心的所谓“经济新体制”。他们大搞技术至上、专家治厂,由官僚垄断资产阶级一手操纵国民经济的领导权。他们的企业条例明文规定,经理有权出卖、转让或出租企业的生产资料,有权招收和解雇工人,对工人可以为所欲为,实行资产阶级专政。在企业之上,又通过中央主管部——生产联合公司两级或三级体制,进行垂直领导,实行“条条专政”。这些联合公司规模庞大,而且集中了企业几乎所有的管理职能。苏修叛徒集团就是这样通过推行“经济新体制”,加紧对全国企业实行垄断和统治。苏修的现实是一面镜子。它使我们清楚地看到,社会主义经济一旦变为官僚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对广大劳动人民将是多么深重的灾难。今天,苏联的劳动人民政治上无权,经济上受剥削,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被苏修吹嘘为“福利计划”的“九五计划”已经宣告破产,工业增长率连年下降,农业搞得一团糟,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比例严重失调,广大工农群众同一小撮官僚垄断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这一切,使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的政治经济危机不断加深。邓小平想步苏修的后尘,其结果只能严重破坏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把社会主义经济搞垮,哪里还谈得到把我们的国民经济搞上去?哪里还有什么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认真看看这段话,想想我们的“医改,房改,教改还有以后的养老“)  苏联为什么不会成功?原因:      我们走在大路上--文革版   我们走在大路上,   高举红旗向太阳,   毛主席领导革命队伍,   披荆斩棘奔向前方。   向前进!向前进!   革命洪流不可阻挡,   向前进!向前进!   朝着胜利的方向。   万里河山红烂漫,   文化革命胜利辉煌,   工人阶级领导一切,   七亿人民斗志昂扬。   向前进!向前进!   革命洪流不可阻挡,   向前进!向前进!   朝着胜利的方向。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我们的歌声传四方,   革命风暴席卷全球,   美帝苏修一定灭亡。   向前进!向前进!   革命洪流不可阻挡,   向前进!向前进!   朝着胜利的方向。   大海航行靠舵手,   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   永远忠于毛主席,   红心似火意志如钢。   向前进!向前进!   革命洪流不可阻挡,   向前进!向前进!   朝着胜利的方向。
  苏联解体不是经济原因,所以楼主的问题没有意义。
  @alldayxia 1楼
01:41:54  不会的  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硬道理  我们78年之后走上这条道路也是拜文革所赐  老路走得所有人都厌烦了  那时候只要是换一种方式  只要结束这种没完没了的群众运动  就会得到几乎全部官僚阶层的赞同  所以没有啥阻力就改革成功了  苏共改革的几个要素没有抓住 也缺乏优秀的领导人  所以失败了  但是当年要是抓住机会早日进行经济改革  就不会弄得后来下台了  -----------------------------  门阀制度随时有解体可能,和当朝一样
  @conquestfans   苏联的解体和其本身的民族结构关系很大,不单单只是政治问题。
  回复第1楼(作者:@alldayxia 于
01:41)  不会的  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硬道理  我们78年之后走上这条道路也是拜文革所赐  老路走得……  ==========  嗯,苏联如果经济繁荣,而腐败问题依旧,这时苏共内如果仍有人想瓜分国有资产呢?这时什么力量能制约这些人?  人民在这起事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起什么作用?还是什么都做不了?只能眼睁睁看着?  
  俄罗斯跟加盟国合拼是想占便宜
没便宜可占了就分离。。
  回复第8楼(作者:@一兆春光 于
16:26)  俄罗斯跟加盟国合拼是想占便宜
没便宜可占了就分离。。  ==========  我不懂苏联解体和苏共倒台的联系。  依我有限的知识,不太认同你的看法,像乌克兰对于俄罗斯不重要吗?乌克兰是重要的农业和重工业基地。  应该是先有苏共倒台,后来是官僚彻底瓜分了苏联资产,以致苏联解体。  
  @alldayxia
01:41:54  不会的  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硬道理  我们78年之后走上这条道路也是拜文革所赐  老路走得所有人都厌烦了  那时候只要是换一种方式  只要结束这种没完没了的群众运动  就会得到几乎全部官僚阶层的赞同  所以没有啥阻力就改革成功了  苏共改革的几个要素没有抓住 也缺乏优秀的领导人  所以失败了  但是当年要是抓住机会早日进行经济改革  就不会弄得后来下台了  -----------------------------  @四川资阳一懒人 5楼
09:44:48  门阀制度随时有解体可能,和当朝一样  -----------------------------  美国的门阀还没倒台呢
  苏联倒闭是因为傻逼的和美国进行太空竞争。结果美国的星球大战就是一个忽悠,直接把苏联忽悠了。
  如果,如果,  如果希特勒不进攻英国和苏联,没准就成功了呢,那样称霸世界的就不是美国而是德国,国观里吹捧的也不是美国而是德国。。。。。。。  没有如果,只有结果。
  必须的考虑腐败因素,如果有腐败,他不可能实现它的目标。即便实现了,也会崩溃的。
  @conquestfans 9楼
16:46:09  回复第8楼(作者:
16:26)  俄罗斯跟加盟国合拼是想占便宜
没便宜可占了就分离。。  ==========  我不懂苏联解体和苏共倒台的联系。  依我有限的知识,不太认同你的看法,像乌克兰对于俄罗斯不重要吗?乌克兰是重要的农业和重工业基地。  应该是先有苏共倒台,后来是官僚彻底瓜分了苏联资产,以致苏联解体。  -----------------------------  俄罗斯人均资源多少
乌克兰人均多少。
加盟国的生育率是俄罗斯三倍
就是30年后
俄罗斯族人口比例
会从百分之50
自己民主主义在作怪。。
  回复第15楼(作者:@一兆春光 于
17:20)  ==========  也有道理。经济繁荣下,民族主义导致苏联解体,之后俄共仍然会当政?  
  如果个屁啊如果。。。
  回复第14楼(作者:@弥勒佛80000 于
17:15)  必须的考虑腐败因素,如果有腐败,他不可能实现它的目标。即便实现了,也会崩溃的。  ==========  腐败会导致政党变色?如果不能,苏共不会下台。如果能,苏共就会直接解体。  
  @alldayxia
01:41:54  不会的  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是硬道理  我们78年之后走上这条道路也是拜文革所赐  老路走得所有人都厌烦了  那时候只要是换一种方式  只要结束这种没完没了的群众运动  就会得到几乎全部官僚阶层的赞同  所以没有啥阻力就改革成功了  苏共改革的几个要素没有抓住 也缺乏优秀的领导人  所以失败了  但是当年要是抓住机会早日进行经济改革  就不会弄得后来下台了  -----------------------------  @四川资阳一懒人
09:44:48  门阀制度随时有解体可能,和当朝一样  -----------------------------  @TY真无耻啊 10楼
16:49:26  美国的门阀还没倒台呢  -----------------------------  美国有家族无门阀!。门阀是任命提拨的世袭贵族体制,家族与公权无关,只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出生行业有先天优势罢了。比如父母经商子孙在商就有优势,从政在政就有优势。从亲朋好友到所见所闻都有
  @conquestfans 17楼
18:07:55  回复第15楼(作者:
17:20)  ==========  也有道理。经济繁荣下,民族主义导致苏联解体,之后俄共仍然会当政?  -----------------------------  叶利钦共产党员
普京共产党员
就改了个党名
叫统一俄罗斯党
党还是那个党。。。
  回复第21楼(作者:@一兆春光 于
22:34)  叶利钦共产党员 普京共  产党员 就改了个党名叫统一俄罗斯党 党还是那个党。。。  ==========  普京现在是无党派。统一俄罗斯党也是资本主义性质的。  
  @conquestfans 22楼
00:16:32  回复第21楼(作者:
22:34)  叶利钦共产党员 普京共  产党员 就改了个党名叫统一俄罗斯党 党还是那个党。。。  ==========  普京现在是无党派。统一俄罗斯党也是资本主义性质的。  -----------------------------  普京是苏共的特工
在苏联也领工资的
一直是资本主义。。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国际视野下苏联模式成功建立的条件
国际视野下苏联模式成功建立的条件
编辑:张莉&
  苏联模式又称斯大林模式,是指斯大林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苏联模式成功建立条件的,供大家阅读参考。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从而有力地驳斥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后一些阴谋家所谓&社会主义注定会失败&&资本主义必然取代社会主义&的论断,为社会主义在世界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回顾历史,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建立起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斯大林模式,后来在戈尔巴乔夫&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改革下失败,最后亡党亡国。我们说一个国家的革命和建设能否成功,要看这个国家能否善于把世界历史发展趋势同本民族的状况相结合,能否顺应历史潮流,能否抓住历史机遇。现代社会产生以来,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趋势不断加深,各民族的发展已由过去的相对孤立呈现出全面的彼此影响、彼此渗透、彼此融合的历史状态和趋势。这也正是马克思主义早已看到的&世界历史&的转变。所以,分析世界重大事件的产生和发展,不能离开该事件所处的外部的历史环境,对于苏联模式成功建立的分析同样如此。本文以国际视野考察苏联模式成功建立的条件,以得出有助于中国改革和发展的经验。
  一、苏联模式成功建立的国际视野
  苏联模式又称斯大林模式,是指斯大林采用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进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模式,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和外交等各个方面。具体而言,在经济上,建立起以公有经济为基础和以产品经济观为理论的高度集中的、指令性的计划经济体制模式,包括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最高形式的理论,走超高速工业化与农业全盘集体化的道路;政治上,主要包括实行一党制,主要问题由党决定,党政合一、党国合一,权力高度集中,甚至集中在少数人手里,最后集中在斯大林一个人手里,最终发展成斯大林个人集权主义乃至专制主义;在思想文化方面,对文化、意识形态严加控制,垄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解释权;在对外关系方面,表现为国际主义和世界革命的旗号下实行扩张与霸权主义。
  但是,不可否认,斯大林模式成功建立以后,在苏联曾取得了巨大成功,使苏联经济在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迅速赶上和超过了西方发达国家,也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苏联的强大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这一成功从客观上说,一方面是适应了俄国的特殊国情,另一方面是顺应了当时世界的历史状态和趋势,从而在当时特定的世界经济政治文化条件下,实现了世界历史发展趋势同本民族状况的结合。具体表现在:
  (一)经济方面,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使资本主义本身的弊端得到了极其充分的暴露,构成了苏联模式得以成功建立的国际经济条件
  西方资本主义的萌芽最早产生于14至15世纪的意大利。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为了打破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纷纷发起革命。众多资本主义国家的建立,打开了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枷锁,从此,资本主义生产力得到了飞速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对这一历史事实曾给予高度评价,他们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于是,适合当时经济发展条件的崇尚自由竞争的古典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就占据了世界经济运行和发展趋势的主流。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列宁指出:在一般资本主义转变为帝国主义的过程中,&经济上的基本事实,就是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为资本主义的垄断所代替&[2]650。自由竞争必然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这是由于:一方面,自由竞争推动了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另一方面,自由竞争加强了企业之间优胜劣汰的争斗和分化,推动了资本的积累和集中,从而在各个部门形成了少数拥有巨额资本的大企业、大公司。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归根结蒂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因而,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和实质决定了帝国主义掠夺、侵略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本性,必然引起帝国主义国家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的尖锐化,最终走向军国主义道路。随着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推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保存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情况下,所有这些使生产更加垄断化、更加国家化的措施,必然会加重对劳动群众的剥削和压迫,造成被剥削者反抗的困难,加强反动势力和军事专制,同时,必然会使大资本家靠剥削所有其他居民阶层而得来的利润急剧增加&。[3]441所以,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1929年到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经济危机,商品大量过剩,销售停滞;生产大幅度下降,企业开工不足甚至倒闭,失业工人剧增;企业资金周转不灵,银根紧缺,利率上升,信用制度受到严重破坏,银行纷纷宣布破产。这次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的破坏无疑是巨大的,资本主义的弊端也充分显现,如两极分化加剧、法西斯主义盛行、社会畸形发展、道德沦丧等等,都无法克服。反观苏联,经济发展迅速。1929年至1937年,工业增长平均20%,1937年的工业总值是1913年的7倍,而同期西方只增长0.3%。巨大的差距让苏联人民体会到苏联经济体制不同于自由竞争、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巨大优越性,这就为苏联模式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提供了事实上的支持,人们更加拥护这一经济模式,从而更加自觉地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
  (二)政治方面,经济大危机爆发使帝国主义国家相互操戈,先后发起两次世界大战,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这是苏联模式成功建立的国际政治条件
  两次世界大战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起的帝国主义战争,战争带给了人们不可治愈的创伤。于是,人们开始反思,认识到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本质,决定了资本主义国家变为垄断资本主义后,使资本主义的各种矛盾达到尖锐的程度。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这是必然的逻辑。
  1915年5月,在伊凡诺沃&沃兹涅先斯克,有3万工人举行罢工,罢工的口号是&降低物价,提高工资&。次年1月22日,彼得格勒为纪念1905年革命过程中的&流血星期日&大约10万工人举行大罢工。日,14万工人在彼得格勒举行罢工。在此严峻的形势下,二月革命在俄国发生,沙皇专制制度被推翻。二月革命以后,革命形势进一步发展。一方面,工农群众要求和平、面包与土地的诉求难以得到满足,从而促使农民战争和工人运动两种革命力量日趋结合。另一方面,上台后的资产阶级政府仍然希望推行帝国主义战争政策以及压迫工农群众的政策。在这样的形势下,列宁认为,新的革命形势已经完全成熟了。他指出:&现在正在成熟的革命,是无产阶级和大多数农民即贫苦农民反对资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同盟者英法金融资本、反对波拿巴主义者克伦斯基领导的资产阶级政府机构的革命。&[4]252&一切征兆都表明,全国性危机已经成熟。&[4]274鉴于此,列宁领导党发动了十月革命,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国家。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使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极度恐慌,他们联合起来进行武装干涉,声称要把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因为他们害怕&共产主义的幽灵&会&颠覆&&推倒&资本主义国家的资产阶级政权。外部的压力和内部的反对,客观上促使了苏联人民同仇敌忾,积极投身到反帝、反封建、反压迫、反剥削的民族民主革命中去,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的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正顺应了人民的这一革命要求。在这样的条件下,只有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才能有效地集中全国的物力、人力、财力完成俄国的民族民主革命。所以,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在一定程度上为苏联模式的建立提供了客观的外部条件。
  (三)思想文化方面,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世界范围内传播,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这是苏联模式成功建立的国际思想意识形态条件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从此,工人阶级运动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19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欧洲各国的工人运动逐渐高涨起来。随即,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第一国际成立。日,巴黎公社革命爆发,10天后,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新型政权&&&巴黎公社诞生了。随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国际工人运动的不断发展,以及巴黎公社革命的新型政权建立,科学社会主义日益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指导思想。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广泛传播,让世界上更多的人接触到并接受了马克思主义这一有关全人类解放的学说。俄国也不例外,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主义就传入了俄国。1869年,由巴枯宁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的第一个俄译本在日内瓦出版,这是最早的俄文版马克思着作。1872年,丹尼尔逊翻译的《资本论》俄译本在彼得堡公开出版,沙皇政府的书刊检查官估计这本书的读者不会多,能读懂的人更少,并且确信马克思的学说不能直接应用于俄国,因而允许其出版。但第一次印刷发行的3000册在一个半月时间里就售出了900册。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俄国的社会矛盾变得空前尖锐,各种文化形态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先进的工业组织与中世纪的土地占有方式、欧化的城市与愚昧落后的农村、资本主义精神与宗法制观念、民主自由的要求与专制主义的现实,这些截然对立的东西同时并存。工业的高涨使资产阶级的经济政治要求趋于强烈,而随着工业高涨而成长起来的一大批工程师、经济学家、律师、经理,以及财政、统计和技术人员等也使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有了新的基础和动力。日益显示出巨大理论力量的马克思主义也影响了新一代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们积极探寻救国之道,力图用马克思的学说来证明俄国资本主义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用西欧的实践和理论经验来说明俄国的问题。同工人运动结合的俄国马克思主义、经过调整的民粹主义、迎合资产阶级需要的合法马克思主义、纲领和策略趋于激进化的自由主义等各种社会思潮纷纷涌现。先进的马克思主义就在传播中和用之指导工人运动的实践中,逐渐被俄国人民认识和接受,人民日益拥护俄国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以共产主义为目标的革命和建设。
  二、对我国深化改革和发展的启示
  毋庸置疑,斯大林模式的建立曾在苏联等国发挥过巨大作用。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但苏共领导集团在斯大林逝世后却没有把握住当时世界变化了的历史趋势,抓住历史机遇,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根本上的改革,因而使得问题与矛盾日积月累,积重难返,最后危机总爆发,亡党亡制亡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总结好苏联这一教训,无疑对于我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非同寻常的借鉴意义。
  (一)顺应世界历史发展趋势,抓机遇,促发展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经济一体化、政治多极化日益加深,科技革命日新月异。这些新变化让我们认识到,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而在机遇面前,不进则退。邓小平指出&:世界在变化,历史在前进,若我们停滞不前,就落后了。&[5]274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平等自由贸易、发展经济、建立市场经济成为世界的普遍共识。
  政治上,广大亚非拉国家日益崛起,他们反对美苏争霸,反对大国霸权主义,渴望在国家间平等的基础上相互进行国与国间的协调、合作和发展。这些变化都对苏联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推行的大国沙文主义产生了严重的挑战。但苏联却没有看到世界形势的新变化,在戈尔巴乔夫&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改革下走向崩溃。反观中国,我们在遭受&文化大革命&的重大挫折后,在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拨乱反正,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将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改革开放促使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顺应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抓住了机遇,吸收了世界先进的文明成果,实现了30年来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伟大成就。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所述&,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5]。所以,我们在今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必须紧随国内外形势发展新变化,顺应全国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5]狠抓机遇,促发展。
  (二)把握时代主题的转换,进行社会主义改革
  任何国家和民族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对时代的主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列宁曾指出:&只有首先分析从一个时代转变到另一个时代的客观条件,才能理解我们面前发生的各种重大的历史事件。&[7]142-143邓小平也说过:&如果不以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就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5]292因而,随着时代主题的转换,我们必须立足国情,进行改革。
  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的成功就是顺应了当时世界落后国家民族民主革命的时代要求。反之,忽略时代主题,把国家发展同时代主题割裂开来和对立起来,就没有出路。苏联自从上世纪50年代累积的诸多矛盾便已开始显现,但苏共却盲目自大,唯我独尊,丧失了改革时机,最终积弊成疾。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也曾对时代主题作出过错误判断,1956年中共八大后,毛泽东仍提出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资产阶级都将存在和企图复辟的论断,最终致使阶级斗争扩大化,党和国家在诸多方面遭受了重大损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领导集体,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对阶级斗争问题作了重新认识,准确提出&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重要论断,果断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理论,开创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世界形势的变化是我们作出正确决策的重要依据,我们要善于把世界历史发展趋势同本民族的状况相结合,以当前世界大变革、大调整为契机,全面深化改革,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努力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也是60多年、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历史经验。
  [1]中共中央着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宁.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中共中央马克思、列宁、恩格斯、斯大林着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4]中共中央马克思、列宁、恩格斯、斯大林着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人民日报,(1).
  [7]中共中央马克思、列宁、恩格斯、斯大林着作编译局.列宁全集第2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下页更精彩:1
本文已影响人
国际视野下苏联模式成功建立的条件相关推荐
[国际视野下苏联模式成功建立的条件]网友评论
<div class="ds-thread" data-thread-key="633750" data-title="国际视野下苏联模式成功建立的条件" data-imag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苏联什么时候解体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