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监狱第一次接见需要什么手续吗,新密监狱具体位置置在哪里

2016江苏省常州市监狱管理局中心医院体检公告
来源:常州人才网 &&&发布时间: 23:13:36&&&点击量:
【协议套餐】
【基础常规】
【专业课程】
根据《江苏省监狱管理局中心医院2016年公开招用护理工作人员简章》的规定,现就省监狱管理局中心医院招用护理工作人员体检工作的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体检对象确定
根据简章职位招用计划人数与体检人选1:1的比例,按照同一职位综合成绩从到低分的顺序确定体检对象。根据《关于规范江苏省卫生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的实施意见》(苏卫人〔2014〕10号文)规定,对面试没有形成竞争的岗位,体检人选的面试成绩应在面试总分的60%以上。(名单见附件)
二、体检时间和地点
体检时间:日上午8∶00
体检集中地点:江苏省监狱管理局中心医院机关门前集中。
三、注意事项
1.体检对象于体检当日携带本人身份证原件、准考证、300元体检费(录用后凭票由我院负责报销)等按时到达指定地点集中。未按规定时间、地点参加体检者,视为自动放弃体检资格。
2.体检前一天请注意休息,勿熬夜,不要饮酒,避免剧烈运动。
3.体检对象不宜配戴隐形眼镜,请自带框架眼镜,以方便检查裸眼视力。
4.联系人:高变,联系电话:7、。
原标题:省监狱管理局中心医院体检公告
点击下载&&&
江苏省监狱管理局中心医院
(责任编辑:更新用)
根据本篇文章,又帮你搜索到了以下内容:
江苏事业单位招考信息
江苏事业单位复习资料
江苏事业单位考试题库
江苏事业单位培训视频江苏省常州监狱五监区二分监区的具体地址在哪?
江苏省常州监狱五监区二分监区的具体地址在哪?
09-05-13 &
有些信息不能对外公开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常州监狱连续18年实现安全稳定“四无”的奥秘
  &&&编者按  常州监狱是全省押犯规模最大的监狱,押犯构成复杂,保安全、促稳定的压力大。是什么让他们在诸多的困难挑战之下,连续18年实现安全稳定“四无”目标、教育改造质量不断提升?走进常州监狱,走近这支善管能战的职业警队,你会发现一个个难题在他们的努力之下变得不再棘手。  整合的“管理中枢”  走进常州监狱机关,一块崭新的楼层示意图映入眼帘。图上并没有标注狱政管理科、教育改造科、生活卫生科等传统监狱科室名称,取而代之的是狱政管理支队、刑罚执行支队、教育矫治支队等以“支队”命名的职能部门。  监狱政委刘庆林解释,常州监狱因关押点相对比较分散、层级体例特殊,去年被省编办和省监狱管理局确定为大型监狱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在管理层级上,明确在4个关押点设立分监狱。同时,在监狱机关推行大部制、队建制改革。原有的22个科(部)室,现在已经整合归并为4个综合管理机构、5个执法勤务机构。  对于实行“大部制”“队建制”后带来的变化,监狱教育矫治支队副支队长姚春华深有体会。他介绍:“在过去,对教育管理难度相对较大的重点服刑人员,需要教育改造科、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关押点监区管理办公室等多个职能科室参与其中,往往不能及时形成有效合力,影响了教育转化效率。实施改革后,教育改造科和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整合为教育矫治支队,不同管理等级服刑人员的认定、转化,特别是重点服刑人员转化过程中的心理危机干预等,都由一个部门负责跟进,工作协同性得到提高。”对重点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工作由“多龙治水”向“大龙管水”的变化,仅仅是此次机构改革带来的众多利好之一。  “现在我们到监狱的机关科室办理业务感觉轻松多了。”经常到机关办理业务的二十一监区狱政管理干事王之环说,“过去为一件事情、一份材料,我常常要跑好几趟机关,因为要到不同的科室审核签字,有时候部门领导不在,事情就可能耽搁了。现在一个部门就能办结,不会再留‘尾巴’,咨询问题、接受指导都很方便,不用再在几个部门之间来回奔波。”减轻基层工作负担、提升机关服务质量,也是这次机构改革的目的之一,这样的变化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基层民警欢迎。  正如监狱长嵇为俊所介绍的,本次监狱内设机构改革是监狱机关一次“健康瘦身”,就是要通过压缩机构、整合资源,解决分工过细带来的职能碎片化、警力分散化问题,警力下沉监区,实现警力的无增长改善。  民警的“主攻阵地”  四十二监区的警务室里,每星期一次的狱情分析会正在紧张有序地召开,除了留足服刑人员活动现场必备的警力,其他民警一个不漏地参会并且发言。监狱党委副书记、政委刘庆林本月挂钩四十二监区,他认真地听着每个民警的分析,不时插话询问。  监区教育改造干事季卫兴分析:“近期服刑人员思想状况整体平稳,对教改网上的‘常警官在线’栏目反映普遍较好,他们提出的很多诉求都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回复……”  “服刑人员投诉处理机制在我监试点以来,我们在拓宽投诉渠道方面进行了不少探索,教改网是一个重要的载体。大家要一如既往地妥善处理好服刑人员各类诉求,确保他们安心平稳改造。”刘庆林补充道。  监区狱政管理干事、劳动管理干事、综合管理内勤也分别围绕自己的岗位分工发言,监区领导及时补充。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一个星期来的监区狱情信息和工作情况都被梳理得条理清晰。  这样的狱情分析会,每个星期都会在监狱的各个监区召开。每个民警都有自己“主攻”的一块,肩负起监区该项工作的主要职责。同时,这样的细密分工也是为了民警之间更好地配合,民警工作的整体性、前瞻性和预见性得到了有效增强,“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为,件件有落实”的工作机制逐步形成。  据了解,去年以来江苏监狱系统着力试点推行监区民警岗位分类管理机制,常州监狱也是试点单位之一。以以事定岗、以岗定责、以责定标的原则,通过对监区岗位的合理划分,全方位、无死角地落实到了基层监区的所有工作内容。  “分工是为了更好地集中力量干更多、更大、更重要的事。民警岗位分工实施以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民警有了目标,有了奔头,有了精气神,同样也使我们能在具体工作中能及时发现人才,针对性地培养人才。”有着近十年基层政治工作经验的丫髻山分监狱熊金河副分监狱长这样感慨道。  “一直以来,监狱的警力都很紧张,围绕警力的无增长改善,我们作了很多探索。去年以来,我们围绕提高现场‘见警率’,推出了‘5+2’带值班模式、试点岗位分类管理、推进分岗位的轮值轮训、出台民警履职绩效考核办法,这样的一套‘组合拳’,让我们的民警不仅做到在岗在位,而且明晰自己在岗干什么、怎么干。具体干得怎么样,监狱、分监狱也都有了明确的考核标准。”副政委董杰在介绍民警岗位分类管理的经验后补充道。  能战的“第二战队”  “仿佛一夜之间回到了20年前的警校生活,回到了自己青春年少的校园时代。”这是丫髻山分监狱民警欧俭民参加监狱开展的“轮值轮训&战训合一”培训班后的切身感受。他笑称自己在警校时特别调皮,总嫌学校管得紧、训练苦。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最令他念念不忘的,竟还是当初日夜想逃离的“苦日子”。“一样是集体宿舍,军事化训练。”他指着103宿舍的一个上铺以及床尾叠成“豆腐块”的被子说道,“我的青春就是这个样子。”  全封闭军事化培训,一切行动听指挥;上课、训练先整队,饭前一支歌;课上学习监管改造技能,训练场上苦练擒敌本领;以40人为一个班,以一星期为培训周期——从去年10月开办以来,常州监狱“轮值轮训&战训合一”培训班已经举办了32期,参训民警达1330人次。  正如训练班刚刚开办时居住在监狱社区的离退休老民警听着嘹亮的口号感慨“老传统又回来了”一样,参训民警从培训班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技能,更多的是警察意识的增强、警纪警魂的再铸。  “人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优秀。”女子分监狱民警徐静宜参训后的这句感慨,被包括监狱领导在内的很多民警反复提起。毕业于南京晓庄师范学院的她,通过政法干警招录进入监狱警察队伍。和印象中的警花一样,她不仅朝气蓬勃,而且文质彬彬。  作为第一期轮值轮训班学员,当时她与其他39名学员一起,由当日监狱值班长董杰副政委带领,在崎岖的山路上进行5公里负重拉练。作为家中的独生女,她说自己从小到大都被家里人宠着,从未干过重活,哪里受得了这么艰苦的训练项目。她感觉自己的腿越来越沉,跟灌了铅似的,放弃的念头不停地在脑子里盘旋。可是,看到其他学员都在咬牙坚持,她硬是怎么也开不了口。最终到达目的地时,她才惊讶地发现,原来曾经以为的不可能,自己竟也可以做到。  徐静宜的例子并非个案,许多学员在经历了“轮值轮训”中的警体训练、负重拉练等项目后,坦诚自己不仅增强了体能,更多了挑战困难的勇气。  今年7月初,溧阳地区连降暴雨,常州监狱接到所在地竹箦镇政府的求援,河水漫堤,将淹没村庄,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正受到威胁!险情就是命令,第二十九期“轮值轮训”学员迅速集结,组成抗洪抢险突击队,奔赴抢险一线。奋战3小时,他们和当地群众一起成功堵住了河堤缺口,加固了堤坝。  常州监狱地处金坛区、溧阳市、句容市交界的农村地区,随着民警住房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民警正常工作之外的监狱应急力量薄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参加“轮值轮训&战训合一”培训班学员在接受培训的同时,更承担起了作为监狱应急力量的特殊使命。  嵇为俊介绍:“我们在日常的教育培训中就把打造‘第二战队’作为培训班的教育训练目标之一,突出学为用、练为战的导向,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确保发生紧急事态的第一时间,培训班民警就能迅速作出反应。”  信息技术成为编外的“电子警察”  “希望大家争做顺利出狱的人,争做积极进取的人,争做遵纪守法的人。”日晚,一场题为“平平安安出狱,开开心心回家”的专题教育讲座在常州监狱丫髻山分监狱开讲,主讲人为常州监狱教育矫治支队支队长李磊。  就在同时,竹箦分监狱、薛埠分监狱的服刑人员也通过网络视频直播系统实时收看了讲座。  “有了这套网络视频直播系统,以前要到4所分监狱重复上4堂课,现在只要在主会场就可以实现全监同时授课,既减少了民警的重复工作,更为重要的是提升了教育的实时性与普及性。”李磊支队长对网络视频直播系统带来的便捷赞不绝口。  网络视频直播系统只是常州监狱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缩影。监狱指挥中心陆志成教导员介绍说:“近年来,我们在监狱信息化工作上花了大力气,对监内所有门禁改造升级,实现电子门禁全覆盖,民警从此告别了手拿‘一大串钥匙’的传统方式;开发了‘一卡通’系统,服刑人员用一张卡便可在监内购物、点名、借阅图书,也将民警从这些繁重、琐碎的事务中解放出来;布建了移动侦测报警和分布式报警系统,在分监狱、监狱、省局三级指挥中心实现互通互联,打造监内‘天网’,实现了广角度、全方位、全天候24小时防控;引进民警办公‘云系统’,实现了民警办公资料云端存储,可以在任何一台‘云系统’服务端上进行办公。”  “现在,离开了电脑就能不正常工作了。”三十监区综合管理内勤戴瑛倾诉着她“幸福的烦恼”,“现在上报材料都是通过网上流转,学习文件也是通过网络下载,在电脑上处理文件即使遇到停电也不用怕,因为资料都保存在云端,工作便了。”  就像“电子警察”的普遍应用将交通警察从繁杂的路面指挥中解放出来一样,正是信息化手段的不断引入,有效解决了常州监狱因关押分散、点多面广所带来的信息不畅、反应滞后等问题,也帮助民警从以往熬体力、拼精力的“人海战术”中解放出来。民警不仅切身感受到了科技手段、信息化技术带来的安全与便利,也在信息化流程中养成了严谨的工作习惯,监区民警普遍反映:网上流程少一个都过不了关,一旦出现错误,系统马上报警。  文化的“用武之地”  刚走进常州监狱薛埠分监狱,标志性建筑“风雨文化长廊”就映入眼帘。在车行通道两侧悬挂有一幅楹联,上书“习文习艺习能习得成事之道;悟法悟德悟礼悟来做人之基”——这是监狱长嵇为俊创作的。在他的倡导下,监狱创建成立了楹联工作室,并获得了省楹联协会的大力支持。据悉,整个薛埠分监狱以“大学、仁爱、忠孝、中庸”等传统文化和“习德、涅槃、亲亲、廪实”等改造文化为主题,悬挂有楹联百余副,全部出于民警之手。  像楹联工作室这样的由监狱提供平台、民警个人自主管理的工作室,常州监狱还有9个,分别涵盖摄影、书画、花卉、收藏、剪纸、雕刻、新媒体等多个领域,它们也是常州监狱文化育警的有效载体之一。  民警潘文钊最大的乐趣就是在业余时间扛上心爱的照相机,将祖国的大好河山记录下来。“映像丫髻”工作室的成立,让他在单位有了一个展示平台。现在,他不仅参加监狱重大活动的摄影,连拍摄全体民警的警官证照片都由他一手包办了。  “以前我收藏古钱币和旧报纸,就是自娱自乐,很少有机会与他人交流。监狱提供这个平台后,我不仅可以在工作室展示自己的藏品,传授收藏经验,更重要的是我能够将收藏中对历史的感悟和文化的传承与更多的人分享和交流。”“雅藏丫髻”工作室民警丁曙中再一次告诉人们“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  “虽然我们的民警工作室还处于‘盆景’阶段,但给民警提供平台展示才艺、浓厚监狱文化氛围、最终服务于监狱整体工作是我们的初心。我们就是要让每一个民警都有一个健康的兴趣爱好,都加入一个工作室。”副政委董杰说。  “我们现在对服刑人员的教育改造工作轻松了很多,大量的人才从广大民警队伍中被挖掘出来。监区文化建设场景布设,以往都需要跟广告公司反复沟通,我们‘讲不清’,他们‘听不懂’。现在,用上自己的人就方便多了,要设计有设计、要排版有排版,什么微视频、微电影,都难不倒我们。”分管教育改造的副监狱长束昊俊非常开心。本报通讯员&冯小慧&徐&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常州监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