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普查会销夫妻吵架妻子离家出走走人的户口

多封读者来信,要求关注人口普查,而信的内容百分之百是关于超生户如何应对人口普查的。在这个问题上,不仅普通民众难以搞清楚,媒体也是误报频频。
事实上,近年来已经没有任何不许超生儿上户的规定,而不缴纳社会抚养费的超生儿的确是一直不能上户。所以,要是单纯上户,那随时可以,根本不用等到人口普查;而要是想不缴纳社会抚养费就上户,恐怕也很难指望人口普查。
超生儿本就该无条件上户,何必靠人口普查
首先,以任何理由不给超生儿上户均违宪
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而上户口是在法律上确定公民身份的必要手段。 所以说,上户口是具有中国国籍的孩子的一项宪法权利,是与生俱来的,不可以被剥夺,宪法不区分什么计划内计划外、缴没缴抚养费,是中国公民就该上户。
其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超生是父母的责任,要惩罚也该惩罚父母,凭什么对孩子的上户权利横加干涉?其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同样的孩子,为什么有的可以上户,有的不可以?
退一步讲,没有任何法规规定不缴社会抚养费不能上户
中国从来没有任何一部法规规定缴纳社会抚养费是给孩子上户口的前提。不缴纳社会抚养费不给上户口虽然是全国各地公安机关的普遍做法,但依据不过是来自部分省级或以下公安机关制定的户口登记“办法”、“须知”,或者地方公安机关和计生委的联合通知。而《立法法》规定,最低级别的法规也需要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才能制定,这些“须知”、“通知”没有任何法规依据,因而没有效力。
退两步讲,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公安部明确规定“超生人口准予登记&
由国办通知的、
国务院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公安部制订的《关于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前进行户口整顿工作的意见》(2010年)、《关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前进行户口整顿工作的意见》(2000年)均明确规定“对未申报户口的不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出生人口,要准予登记,不得将登记情况作为行政管理和处罚的依据”。这个规定没有任何前提条件。根据政策的一致性,超生儿无条件登记户口也是明文规定的。
退三步讲,至少整顿户口期间可以无条件上户
就算我们完全不讲法、不讲理、不讲逻辑,至少也该承认上述《意见》中规定的“户口整顿工作”期间是可以无条件上户吧?白纸黑字写着呢。
然而事实就是:没缴纳社会抚养费不能上户,即便人口普查期间也是
本来,计生的归计生,户口的归户口,井水不犯河水。关于缴纳社会抚养费,相关的计生法、计生条例、管理办法中有详尽的程序,按规定该收的收、该罚的罚、该强制执行的强制执行就是,犯得着户口什么事?但是为了要挟超生户,不缴纳社会抚养费不给上户就成了潜规则。而每次到全国人口普查,都有人从相关政策中解读出“特赦”的意思,有的认为超生会被认可,有的认为不用交钱就能上户。然而无论有关部门的“辟谣”,还是实际的执行都告诉你――基本不可能。
超生户怎样应对人口普查
问:我应该瞒报超生吗
答:不应该。瞒报的前提是你根本不想让人知道你超生,所以怕人口普查把这个信息泄露出去。但是这次明确规定,信息只用于人口普查,不做他用,要保密、不泄露,也不作为行政处罚的依据。所以你如实申报只是给人口普查提供一个数据而已,人口普查作为利国利民的好事,我们应该支持。
但这只是个建议,如果你信不过政策的公信力,那就另说。
问:我该趁这个机会缴社会抚养费吗
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次人口普查,媒体报道两个利好,一是此期间缴纳社会抚养费可以按较低标准(较低的程度不一,有的省份规定可以按最低标准);二是一次缴不起的可以分期付款。但是这里面第二个其实并非利好,因为可以分期付款是一贯的规定。至于这次缴纳是不是可以省钱,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深圳的超生妈妈胡女士表示:在2000年人口普查期间,深圳很多小孩是没有缴纳社会抚养费入户的,而2008年计划生育月的时候,深圳需要缴纳的社会抚养费可以打五折。可见这次也不一定是最好的省钱机会。
问:“优惠”还可能更多些吗?幅度再大些我就缴了
答:很难。普查期间社会抚养费的“优惠”过大,第一会让已经主动缴纳社会抚养费的超生户感觉不公平;第二,之后人们可能主动缴纳的意愿减低,观望“等机会”的意愿提高;第三会被当作对超生户“网开一面”的根据,助长超生。有关部门恐怕不会乐见于此。
问:我该趁这个机会去上户吗
答:应该。如果你打算交社会抚养费,那么不必急于一时,任何时候都可以上户。如果不打算缴,那么应该趁这个机会去上户,虽然很可能失败,但是不妨一试。因为这时候是拿出《关于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前进行户口整顿工作的意见》做依据的好时候,白纸黑字的规定,很有说服力。但是上户后,也就等于承认超生,有些“藏起来”的超生儿也就摆到了明处,超生按法规仍然是要受到处罚的。
问:如果能上户,可以不用交社会扶养费了?
答:不能。即便不交社会抚养费就可以上户,那也不代表就可以免于处罚。说过了,户口是户口,计生是计生。计生法、计生条例、管理办法仍旧在那里摆着,不会因为上户就失效了。但是上户的确会给计生部门征收社会抚养费增加很大的难度,这也是始终不放松户口与计生挂钩的根本原因
问:瞒报会不会受处罚?
答:没有相关规定。《全国人口普查条例》规定是对瞒报者“责令改正,予以批评教育”,似乎算不上处罚。另有地方规定,人口普查期间瞒报超生者,事后发现将从严从重超生处罚,但是你怎么知道人家瞒报呢?普查数据是既不泄漏也不作为处罚依据的。
结论:超生瞒报很难改善
政策利好嫌少,实报动力不足
记者调查了10来名超生妈妈,都表示会对普查员隐藏超生小孩信息。的确,在她们看来,利好不够,索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人口普查的准确要求再高,也高不过计生的坚守。
无论如何,超生儿应该无条件上户,这是大是大非问题。
相关专题一
杨先生一直坚决反对计划生育政策
相关专题二
对“特权超生”,公众非议已非一日
版权声明:腾讯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出品:腾讯网专题评论部
本期责编:刘彦伟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全国人口普查今日启动 个人信息保密到期后销毁
  “日至10日,人口普查员将统一着装佩带证件进行入户登记工作,请依法支持配合。”日前,北京市的手机用户都收到了这样一条短信。今日零时,是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全国600多万名普查员和普查指导员今日将走进4亿多户住户,查清查实全国人口状况。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日前在北京发表了广播电视动员讲话,强调对普查对象的个人资料要严格保密。并提出,希望大家齐心协力,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抽取10%住户填报“长表”外籍人士首次纳入
  此次人口普查按现住地登记的原则,以户为单位进行登记,需要填写人口普查表。普查表分为短表和长表两种,百分之十的户填报长表,其余的户填报短表。
  普查方案规定,人口普查登记的主要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民族、户口登记状况、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普查表短表共有18个项目,按户填报的有6项,按人填报的有12项。项目内容反映了人口基本状况、受教育程度和户的基本情况等。普查表长表共有45个项目,按户填报的有17项,按人填报的有28项。除了短表的项目内容外,还反映了人口的迁移流动、身体健康状况、就业状况、妇女生育状况和住房情况等。
  此次人口普查首次将外籍人士纳入普查范围。港澳台和外籍人员在其居住地进行登记时,需填报供港澳台和外籍人员使用的普查表短表。另外,日至日期间有死亡人口的户,还需填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死亡人口调查表》。
  广州因亚运会提前启动“入户难”情况缓解
  广州市因举办亚运会,经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办公室批准同意,提前从10月25日开始对辖内部分相对稳定的居住人口提前进行人口普查登记。
  广州市8万名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已开始上门逐人逐项进行登记。不少普查员反映,经过前期宣传和摸底调查,绝大部分居民愿意配合,“入户难”的情况有所缓解。
  10日后将对12万人抽查明年4月底公布数据
  这次人口普查采用入户登记阶段从11月1日持续到10日,普查人员将一家一户地入户调查。11月11日到30日进行复查和事后质量抽查,全国抽查万分之一的人数。
  也就是说,大概对全国12万人进行抽查。比如被抽中,就会再次派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入户访问,用第二次填的数据和第一次进行比对,由此确定调查质量,漏报率有多少。
  从12月起进入数据汇总和资料开发利用阶段,2011年4月底公布这次人口普查的主要数据。
  个人信息保密到期后销毁不得作为处罚依据
  统计局局长马建堂日前强调,所有的普查员和普查机构都应该对被调查对象的个人信息进行保密。人口普查所获得的信息不得用于人口普查以外的任何目的。被调查对象所填报的个人信息到期后要销毁。
  马建堂还指出,普查的个人信息不得作为任何处罚依据。人口普查所获得的信息就是用于人口普查,不得用于人口普查以外的任何目的。比如,说有的居民超生了,入户的时候应该填报,但是不能因为填报了就处罚,不能以人口普查的信息作为处罚的信息。
  马建堂今日在谈及如何打消超生人口的顾虑去申报人口信息时还表示,对于如实填报信息的超计划生育人口,社会抚养费可以按低标准缴纳,“如果困难家庭实在交不起,通过申请还可以分批地缴。”
我来说两句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后发表评论。
只有北方网注册用户可以发表评论......
热点新闻排行榜
天津民生资讯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 | 举报邮箱:jubao@ |
(C) 2000-.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人口普查信息保密严格 所填信息将统—销毁
来源:齐鲁晚报
关键词:人口普查 保密 信息
[提要]“普查的个人信息我已经填报了,但普查员如何做好资料的保密工作?会不会泄露给其他的单位和个人?”
  本报济南11月5日讯(记者 赵伟 邢振宇)&普查的个人信息我已经填报了,但普查员如何做好资料的保密工作?会不会泄露给其他的单位和个人?&11月5日,济南市统计局局长、党组书记王祯祥做客本报接听热线时,不少市民打来电话对此次人口普查中个人资料的保密工作进行询问。
  &此次人口普查有明确的制度保障,对每一名普查员也都有严格的要求。&王祯祥介绍,此次人口普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的规定,人口普查对象提供的资料,应当依法予以保密。&具体来说,人口普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普查对象身份的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不得作为对人口普查对象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依据,不得用于人口普查以外的目的。所以请市民朋友放心申报。&
  &我们建立了严格的保密制度。&王祯祥解释说,明文规定人口普查数据不得作为对地方人民政府进行政绩考核和责任追究的依据。未经本人同意泄露人口普查对象个人、家庭资料,造成不良后果的,对有关责任人员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对所有的普查员,我们事先也都对他们进行了保密教育,要求所有人口普查工作人员、普查指导员、普查员都必须与上级人口普查机构签订保密承诺书,与入户普查的对象也要签订保密协议等。&
  在最终的普查结果使用上,王祯祥称,所有的数据录入全部采用的是目前比较先进的光电录入,信息录完之后,所有的普查表按照国家的统一要求在指定的时间、指定的地点统一销毁,市及市级以上单位将负责数据销毁工作,&不会散落到社会上,更不会向无关的单位和个体提供。&
编辑:张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齐鲁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齐鲁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缴压岁钱离家出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