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先岗位空缺的请示报告告离开岗位或者工作地 是上班时间还是节假日

欢迎访问中共中央党校网站
站内搜索:
来稿信箱:
校务委员会
中央党校校史展
领导干部离开岗位或工作所在地要事先向组织请示报告
文章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清风 朱培蕾]  发布时间: 16:32:03
& 《准则》提出,领导干部必须强化组织观念,“离开岗位或工作所在地要事先向组织请示报告。”这是针对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作出的新的制度规定,是新形势下严明党的组织纪律、强化组织对领导干部监督的重要体现,是对请示报告制度特别是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的丰富和完善。
  请示报告制度是党的重要组织纪律和规矩。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非常强调重要事项的请示与报告,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党中央对此历来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还多次专门作出规定。1997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规定》;2003年,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试行)》在“重要情况通报和报告”制度中规定:“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应当向党组织如实报告个人重大事项,自觉接受监督。”为更好落实此项要求,2006年中央办公厅修订印发《关于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2010年再次修订印发《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对如何报告、向谁报告、报告什么情况以及对报告情况的监督等,作出了明确规定。十八大以来,中央制定印发了《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办法(试行)》,强调实行干部选拔任用“凡提必核”。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的实施,为规范干部行为、促进党风廉政建设产生了重要推动作用,成为严肃干部组织纪律性、加强对领导干部管理监督的重要举措。&
  然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在一些地方和领域并没有得到很好执行。有的领导干部生了重病不报告,有的家属子女长期在国外不报告,有的家庭发生重大变故不报告,有的身边人出现重大事件不报告。更有甚者,连续多日失去联系、杳无音信,人跑到哪里、做什么事情组织上都不掌握,有事联系要费尽周折。领导干部自由散漫、目无组织、独来独往,总想脱离组织的约束监督,往往就是要出问题的前兆。近年来查处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也充分证明,一些人出问题,就是从脱岗离岗不向组织请示报告开始,逐步发展到脱离组织和人民监督,甚至悄悄溜出国门,躲避党纪国法的制裁。如果对这种现象麻木不仁、不闻不问,任其发展泛滥,必然涣散党的组织纪律,涣散党的干部队伍,削弱党的执政能力,最终断送党和人民事业的前程。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严明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一个基本要求就是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就要靠严明纪律”,“作为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涉及重大问题、重要事项时,按规定向组织请示报告,这是必须遵守的规矩,也是检验一名干部合格不合格的试金石”。&
  离开岗位或工作所在地要事先向组织请示报告,看似一件小事、具体事,实际上是关乎组织纪律观念和事业心责任心的大问题。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充分认识自己所担负的重要责任,自觉用纪律规矩约束自己。无论是工作期间还是节假日,确有需要离开岗位或工作所在地必须事先向组织请示报告、经过组织批准,并于规定时间内返回,绝不能心存侥幸、明知故犯。作为党的各级组织,要切实加强对请示报告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对无正当理由不按时报告、不如实报告或隐瞒不报的,要进行严肃处理,以有力的执纪问责强化遵纪守规的氛围。
(网络编辑:尤茜)
&发言请遵守相关规定 &版权声明:转载必须经版权人书面授权并注明来源
中央外宣办
版权所有:中共中央党校&&京ICP备号&&管理维护:中共中央党校信息中心&&关于我们&&
技术支持:&&CMS提供:组织部长落马通报现新词:长期隐匿行踪_大陆_新闻_星岛环球网
组织部长落马通报现新词:长期隐匿行踪
(原标题:组织部长落马通报现新词:长期隐匿行踪)
据黑龙江省纪委消息:日前,经黑龙江省委批准,黑龙江省纪委对齐齐哈尔市委原常委、组织部长胡福绵严重违纪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
长安街知事发现,胡福绵的通报中出现了一个特别的表述:长期隐匿行踪,脱离组织。
此前查处的案例表明,领导干部不愿意跟组织&交底&,目无组织、独来独往,总想脱离组织的约束监督,往往就是要出问题的前兆。
如实向组织请示和报告情况,是党内一项重要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十八大以来制定修订的多部党内法规,均对贯彻执行请示报告制度提出要求。《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规定,&领导干部必须强化组织观念,工作中重大问题和个人有关事项必须按规定按程序向组织请示报告,离开岗位或工作所在地要事先向组织请示报告。&
党内监督条例第二十四条要求,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领导干部应当按规定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及时报告个人及家庭重大情况,事先请示报告离开岗位或者工作所在地。
近几年查处的案例显示,确实存在领导干部家属子女长期在国外不报告、家庭发生重大变故不报告、身边人出现重大事件不报告等情况。更有甚者,例如胡福绵,隐匿行踪,杳无音信,人跑到哪里、做什么事情组织上都不掌握。
胡福绵出生于1952年6月,黑龙江绥化人,曾任肇州县长,克东县长、县委书记,讷河市委书记,齐齐哈尔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组织部部长等职。
毕业于经济管理专业的胡发表过不少文章,早在1997年担任克东县委书记时,就发表过题为《根治水土流失发展农村经济》的文章。他的两篇论文还被收入公开出版的全国市县委书记优秀论文集中。
任职讷河时,胡福绵在全市政法干部大会和老干部大会等多种场合公开表示:&我从政以来,没有卖过官。现在没有,过去也没有,将来也不会有。如果谁发现我卖官了,请向上级反映,欢迎大家监督&&&
据媒体报道,当时有一位副科级干部听说胡福绵是从克东县来的,就找到克东的好友让其&联络联络&。不过得到的回答是,&你还是不了解,胡书记不是那样的人。如果那样做,只能是适得其反。&
如今,纪委对胡的通报已经坐实,他在干部选拔任用中为他人谋取利益并收受财物。
今年5月,也就是胡福绵退休5年后,他被通报接受组织调查。此前,曾与他长期共事的齐齐哈尔原市委书记杨信已被立案审查。
杨信于2000年从省直机关来到齐齐哈尔市委任职,比胡早2年,后来历任齐齐哈尔市长、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杨与胡共事长达9年,并几乎同时退休。二人还是老乡,都是黑龙江绥化人。
公开报道显示,杨信也是离开领导岗位后被查的。当时正值中央第八巡视组对黑龙江进行巡视。在杨落马一个多月后,他的大舅子李永虎也因涉案被有关办案部门带走调查。
判决书显示,李永虎通过妹夫杨信给时任拜泉县县长周维友&打招呼&,此后周维友多次违反规定帮助李永虎解决工程中的困难,李永虎非法获利过千万。
还有媒体报道,杨信在收到某公司负责人10万美元的贿赂后,给时任大庆市副市长打电话,请求他给予&帮助&,让该公司开发土地项目通过大庆市政府相关部门的审批。
今年2月,黑龙江省委巡视组向齐齐哈尔反馈巡视&回头看&情况。巡视组指出,杨信等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发生后,市委对这些案件给齐齐哈尔市政治生态造成的严重损害认识不足,缺乏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决心,处理案件态度不坚决、不及时,导致一些干部对杨信等人严重违纪违法行为的性质和危害至今仍然认识不清,政治生态修复仍需付出很大努力。
4月7日,齐齐哈尔召开了党员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会议提到:杨信案中,不乏一些领导干部的身影。有的为了讨好、年节送礼品礼金,有的则是为了职务升迁、买官行贿。这些人在不正之风熏蚀下,把不正常的视为正常,被贪欲蒙蔽心智,就再难回头。杨信等人的作风,也使得当时一些领导干部受到了浸染,败坏了党风和社会风气。
会议还谈及杨信等腐败分子对齐齐哈尔市造成的危害至今还在:有些人对此存在错误认识,有的认为无所谓,甚至个别的还心存感激。
警示教育大会一个月后,长期与杨信共事的胡福绵落马,身为组织部长却长期脱离组织,屡屡强调&从不卖官&又被打脸,可谓是名副其实的两面人。
来源:&长安街知事【标准答案】领导干部必须强化( ),工作中重大问题和个人有关事项必须按规定按程序向组织请示报告,离开岗位或工作所在地要事先向组织请示报告。
题目:领导干部必须强化( ),工作中重大问题和个人有关事项必须按规定按程序向组织请示报告,离开岗位或工作所在地要事先向组织请示报告。
标准答案:组织观念
将此页面分享给朋友:
文章标签:[习题答案 ]
下一篇:上一篇:
『发表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后提交: &&&&&&
『评论列表』
暂无任何评论
瑞文软件工作室 版权所有 [冀ICP备号]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文章版权归原版权人所有,如您的文章不想在本站出现,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文章
当前页面执行的时间:31.250毫秒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2016)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2016)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请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