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可以用于哪些方面的支出

中国证监会指定创业板信息披露网站  中国证监会指定披露上市公司信息报纸  中国银监会指定披露信托信息报纸  中国保监会指定披露保险信息报纸  证券日报官方网站
规范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 优化国有资产配置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更新时间:
&&&&专家表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在安排支出时,必须充分考虑国家的战略目标、产业政策和国有经济结构调整规划,防止国有资本流入国家明确退出的领域、落后产业、产能过剩行业&&&&■本报记者 包兴安&&&&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管理暂行办法》,会议指出,要根据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和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要求,规范和加强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管理。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除调入一般公共预算和补充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外,主要用于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及相关改革成本支出、国有企业资本金注入和其他支出等。要规范预算编制和批复、预算执行、转移支付、决算等管理活动。&&&&分析人士表示,规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管理,可以充分发挥预算的分配、调节和监督职能,提高国有资本的运营效率,优化国有资产的配置,增强国有资本的控制力,实现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并服务于政府的社会和经济管理的总体目标。&&&&财政部数据显示,2016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数为1551.23亿元,比上年增加421.56亿元,增长37.3%。具体来看,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本级支出为1191.23亿元,增加185.86亿元,增长18.5%。其中,国有股减持补充社保基金支出12.47亿元。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及改革成本支出582亿元,增加341.13亿元,增长141.6%。主要包括中央企业厂办大集体改革支出、&三供一业&移交补助支出、国有企业棚户区改造支出、化解过剩产能及人员安置支出、国有企业办公共服务机构移交补助支出、离休干部医药费补助支出等。&&&&此外,国有资本金注入408.35亿元,减少106.04亿元,下降20.6%。其中:国有经济结构调整支出203亿元,用于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央文化企业产业升级与发展等;公益性设施投资支出25亿元,用于公益性企业公共服务设施的投资支出;前瞻性战略性产业发展支出100亿元,用于支持前瞻性战略性产业发展;支持科技进步支出12亿元,用于科学技术方面的支出;对外投资合作支出52.35亿元,用于推动中央企业实施国际产能合作,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等;其他国有企业资本金注入16亿元,用于支持中央企业安全生产能力建设。&&&&专家表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在安排支出时,必须充分考虑国家的战略目标、产业政策和国有经济结构调整规划,防止国有资本流入国家明确退出的领域、落后产业、产能过剩行业,而更多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
新闻热搜词
进一步加强保险资金股票&&||||||||||
最新播报:
如何理解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新华网北京12月5日电 《决定》提出,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到30%,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改善国有经济布局、增强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重大举措,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要求。对这项改革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深理解。
第一,什么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所谓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是指反映政府出资人以资本所有者身份取得的收入和用于资本性支出的预算,反映了国有资本所有者与国有资本经营者之间的收益分配关系。国家作为国有资本投资者依法取得国有资本收益,是应当享有的权利,也是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的基础。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建立国有资产经营预算;2002年,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我国新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2007年,党的十七大强调加快建设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按照中央部署,2007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试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规定国有资本收益具体包括:(1)应交利润,即国有独资企业按规定应当上交国家的利润;(2)国有股股利、股息收入,即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国有股权(股份)获得的股利、股息收入;(3)国有产权转让收入,即转让国有产权、股权(股份)获得的收入;(4)企业清算收入,即国有独资企业清算收入(扣除清算费用),国有控股、参股企业国有股权(股份)分享的公司清算收入(扣除清算费用);(5)其他国有资本收益。这些都为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提供了依据,对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和落实国有资本收益权作出了规定。
2007年12月,财政部和国资委联合印发了《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管理暂行办法》,同时明确地方国有企业由地方国资委决定上缴制度。
经过3年试运行,2010年国务院决定,从2011年起将5个中央部门(单位)和2个企业集团所属共1631户企业纳入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同时适当提高中央企业国有资本收益收取比例,其中资源类中央企业收取比例从10%提高到15%,一般竞争类中央企业收取比例由5%提高到10%,军工科研类中央企业收取5%。
2010年5月,财政部下发《关于推动地方开展试编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的意见》后,绝大多数地方出台了实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意见或办法,多数省区市开始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部分省区延伸到地市级。
第二,为什么《决定》要提出进一步提高上缴公共财政比例?首先,从国有企业的性质看,国有企业属于全民所有,国有资本收益应当由全民共享,国有企业有义务承担相应社会责任,这也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重点之一。其次,从实践看,国家作为国有资本出资者没有充分享有应有的权利。20世纪90年代,国有企业半数亏损,当时规定国有企业利润不上缴是可以理解的。进入2000年以来,国有企业利润大幅度增加,2006年突破1万亿元,2007年达1.62万亿元,其中,中央企业利润近万亿元。2007年财政部和国资委发文规定上缴比例,但实际上缴比例很低。社会各方面对这种状况反映强烈,普遍认为国有企业利润上缴比例太低,主张较大幅度提高上缴比例。根据国有企业经营状况,参考年16个发达经济体中49家有分红数据的国有企业数据平均上缴比例,《决定》提出,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到30%。应该说,这是符合实际要求的。
第三,为什么要强调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的用途?从近几年情况看,国有资本收益应由全民共享这条原则没有得到很好贯彻。以2011年为例,中央国有资本经营收入800.61亿元,支出769.54亿元,其中723.6亿元又以各种名目返还给了中央企业,调入公共财政的只有40亿元,只占上缴利润的5.2%;2012年,中央国有资本经营收入950.76亿元,国有资本经营支出预算875亿元,其中调入公共预算用于社保等民生支出仅50亿元,只占上缴利润的5.3%。针对这种情况,为使国有资本收益上缴的资金能够真正让全民共享,《决定》提出,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更多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责任编辑: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管理暂行办法印发
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管理暂行办法印发
财联社29日讯,财政部印发《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管理暂行办法》。其中明确,国有企业资本金注入采取向投资运营公司注资、向产业投资基金注资以及向中央企业注资三种方式。
转载请注明来自: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看旺角资讯
Android手机客户端
微信服务号码:mxwj88
QQ交流群:【标准答案】我国目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负责审批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是( )。
习题:我国目前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负责审批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是( )。
&A、财政部 B、国务院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标准答案:
第十二条 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按照下列程序进行编制:
(一)财政部按照国务院编制预算的统一要求,根据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政策,布置编报年度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二)中央部门根据财政部的编报要求,向监管(所属)中央企业布置编报年度中央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三)中央部门监管(所属)中央企业根据有关编报要求,编制本企业年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计划建议报中央部门,并抄报财政部;
(四)中央部门对监管(所属)中央企业报送的年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计划建议进行初审后,编制本部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建议草案报财政部;
(五)直接向财政部报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中央企业编制本企业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建议草案报财政部;
(六)财政部根据当年预算收入规模、中央部门及中央企业报送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建议草案,进行统筹平衡后,编制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
第十三条 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应当报国务院审定后,报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
第十四条 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后,财政部应当在20日内向有关中央部门和直接向财政部报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的中央企业批复预算。
第十五条 中央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按其功能分类应当编制到项。
将此页面分享给朋友:
文章标签:[习题答案 财税知识]
下一篇:上一篇:
『发表评论』
请输入验证码后提交: &&&&&&
『评论列表』
暂无任何评论
瑞文软件工作室 版权所有 [冀ICP备号]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文章版权归原版权人所有,如您的文章不想在本站出现,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文章
当前页面执行的时间:15.625毫秒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有资本经营支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