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称是阿里巴巴收购第一财经旗下的第一财经是干嘛问我要信息,给还是不给

阿里巴巴12亿元入股第一财经 与上海文广携手布局DT传播时代
观察者网编辑
关键字: 阿里巴巴阿里巴巴入股第一财经第一财经阿里入股第一财经SMG阿里12亿入股第一财经
马云要做财经媒体了。
6月4日,中国领先的传媒集团——上海文广集团(SMG)和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在沪宣布,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传媒与大数据领域的资源优势,共同将SMG旗下的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下称“第一财经”),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型数字化财经媒体与信息服务集团。双方当天就此举行签约仪式。
第一财经日报微博调侃
据透露,阿里巴巴将投资12亿元人民币参股第一财经,与第一财经共同开拓市场潜力巨大的数据服务领域。此举将有力提升中国数据服务市场的能级,并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作为双方合作的第一步,第一财经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已经成立,投研资讯产品体系建设、财经数据移动终端研发、互联网金融智库组建等各项业务都在积极推进之中。
黎瑞刚和马云在发布会现场。
中国经济正进入转型升级的“新常态”。而在这一过程中,如何运用新兴的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支持产业升级,创新发展模式,是从政府决策部门到产业界都极度关注的话题。当前,以控制为出发点的IT时代正在走向以激活生产力为目的的DT(data technology数据技术)时代。这不仅仅是技术的升级,更是思想意识的巨大变革。“人类正从IT时代走向DT时代”。大数据是未来商业社会的基础设施,驱动着商业的变革。
阿里巴巴现在已经是全球最大的商业数据公司,在电商、金融、物流、健康、文化等领域积累了庞大的数据,但这些数据目前大多数仍停留在阿里体系内流动。数据流通才能发挥价值,只有建构数据分享的机制和产品,提升数据使用效率,使数据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和生活,才能真正使社会在数据时代全面均衡的发展,提升各类商业活动的效率和质量。
而SMG旗下的第一财经,作为中国最具实力的专业化财经媒体集团,多年来对商业趋势有着有系统性、全局性的观察。此次双方的合作将成为数据社会化构建的重要一步。第一财经将在阿里巴巴的商业大数据和其他商业数据来源的基础上,依据自身强大的专业分析和整合能力,以大数据的媒体化、资讯化、定制化应用为契机,一方面拓展财经媒体业务发展的深度与广度,一方面积极探索大数据商用的路径,实现在DT时代的新媒体变革。
目前,双方在多个领域已经开展了实质性合作。其中包括:基于拥有数亿用户的支付宝,第一财经已成为其股票行情系统的资讯服务商,第一财经财富管理资讯很快也将登陆手机淘宝;立足于数据的DT财经移动终端正在全力研发中,预计今年8月上线;通过对阿里巴巴部分电商大数据的整合挖掘,双方将在本月联合发布国内第一份《中国消费大数据报告》;汇聚行业精英和专家的互联网金融智库也将于近期成立。此外,双方还将广泛采集全市场的多元数据,打造中国独一无二的高品质商业大数据服务平台,推出数据库、指数、数据资讯、研究报告等多种形态的产品,以提升政策制定、学术研究、商业决策、投资参考、消费引导等全社会各领域的数据化服务水平。
代表商业新未来的“数据+”时代,大幕已经开启。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责任编辑:孙武宝能VS万科:偷师姚振华钱生钱的伎俩 | 愉见财经
第一财经 1评
文/第一财经 夏心愉
今天的大新闻是万科向证监会、深交所等机构,提请查处钜盛华及其相关9个资管计划的违法违规行为,洋洋洒洒9000字的举报信,我这里不赘述了,附在今天语音文末,供大家围观。
在今天的语音呢,“愉见财经”带大家回顾整理(而且里面有很多愉记的独家归纳和分析哦),也算是带大家参观一下,宝能一路上能屡屡砸下大手笔资金的那个“弹药库”。
金融业的朋友们不要错过,这真是一本巨牛的调兵遣将大资管大通道的——融资宝典!我实在想说一句,每天搬张小凳子刷着微信感觉像是坐在宝万之间搬弄是非支持这个骂骂那个,没有意思浪费时间,聪明人,就从这个纷争里头去“偷师”,看看这些复杂的融资设计,哪些我们可以搬来运用,哪些太招监管耳目了咱就摒弃,你说对吧?
HERE WE GO!
第一弹:“万能险”开砸
也就是前海人寿险资持股万科阶段。这幕后的一双手,其实是架在某大咖互金公司的某大咖“宝”类产品上的。(对了我们提前说一点,我说东西一向有对事不对人的习惯,所以一般不太愿意把机构名字和产品名字公布得太具体,大家若有兴趣,可以后台问我要产品结构PPT推送,但前台这里的公开消息,我们就不要那么刺刀见红了好吗?)
大家想象一下,那种千万用户手机APP上按两下就能买下来的XX宝,基础资产是个万能险,预期收益率高得人眼馋,很容易就被散户“秒杀”了,筹资分分秒的事。
说到这里这片金融江湖已经够有魅力了,但好玩的还在后头。你有没有想过,如果XX宝还可以以万能险的预期收益(注意不是保障的最低收益)抵押贷款变现呢,如果预期收益年化7%,申请抵押贷款利率年化5%呢,而且还有某大咖互联网保险在那里对可能发生的万能险无法兑付预期收益问题进行了再保险,费率0.1%,请问这有多好玩多带劲?
做金融的你,有没有立刻拍一拍大腿,说“结构性套利的机会”!BINGO,我见过很多产品设计,目的性很强的时候,都会送人一个套利机会。
当然,偷师的不止我们,去年,万能险可风靡了,哪止前海人寿啊,各种人寿兄弟都上了,万能险产品被大量发行,只不过你们注意到了前海人寿进入收购万科战争里的资金,可能没太多发现还有XX人寿还去收了某某股份制银行的股权呢(要具体内容,文末有二维码来找愉记)。
当然,我总是说,孙猴子是会72变,大资管分业监管下的各种主体里面跳来跳去,但监管也不是看不到,如来佛的掌心还是在那里的,对“创新”可以有的点容忍度但也不会让你任意妄为。那个XX宝,后来不是就被保监会紧急叫停了万能险销售了嘛?
第二弹:券商登场,融资融券 收益互换
到了第二阶段,我们看到钜盛华以自有资金作为劣后,开始去撬动券商资金。出了保险,券商入局,杠杆一架,“优先劣后”这种已经差不多被快玩坏的老框架一搭,大额资金就进来了,而此背后,有用足券商设计出来的融资融券 收益互换,三家国内顶尖券商入局。
当然后来市场上有过一阵子传言,说证监会叫停融资类收益互换,以及某某证券被调查过,但具体情况我因为不是跑证监条口的记者,那里人脉资源不多,也就没替大家跟下去。百度得到当时的一些信息和报道,大家有兴趣也可以搜搜看。
愉记这里想跟大家说,神秘的,让外界很难挖掘进去看透结构设计的——收益互换。
先进入“愉记小课堂”,什么是收益互换——收益互换是一种衍生品,这个案例里是基于股票的收益互换,券商与客户根据协议约定,在未来某一期限内针对特定股票的收益表现与固定利率进行现金流交换,是权益衍生工具交易形式。这一业务在2012年启动试点,目前有超过20家券商获此牌照资质。
(除了收益互换,场外衍生品业务还有场外期权、收益凭证)
下面来说个案例:
现在假设愉记是客户,跑去和券商做了交换,券商要把股票收益权给我,我呢愿意给券商7.5%年化利息。就像你看到的下面第一幅光秃秃的图一样。你就会问,咦,这是什么意思啊,其实这图的背后还有四笔被省略掉的、实际也不用交易的交易。下面我们还原一下(不会制图的记者不是好专栏,啊!):
首先,愉记没钱,要券商借我钱,我愿意支付他7.5%利率。这个道道简单直白吧?
这样做的神来之笔是,愉记省钱,我只需要自有一笔保证金就能挑杠杆了,用券商自己的钱或从银行借来的钱去买股票。
接下来,愉记要用借来的钱买我铆上的标的股票,当然,我是把钱给券商,让券商代为出手买好,再把票给我。
这样做的神来之笔是,在目标公司的股东里,你就看不到愉记的名字了,因为抛在台面上的变成了券商。这个用途很管用,幕后老板可以“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不过这其实也没多稀奇,去年8月份救市的时候,证金公司和各大券商也做过收益互换,只不过证券公司扮演了演示中愉记的角色。)
所以,上面这个搞得很复杂的“收益互换”,一言以蔽之,就是“愉记要买股、愉记没钱先借钱、愉记还让券商代持”。
第三弹:银行理财来支援
从保险那里、搭上互联网金融大车来搞弹药;从券商那里,搭上融资融券 收益互换来搞弹药;最后还有大批弹药,当然是从银行业务链条里搞,来源是银行理财。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推荐
04/08 02:16
&国五条&出台后心急卖房,落地后开始观望,温州炒房者对后市判断不一,抱团行动已成历史 陈周锡 吵吵嚷嚷,到处都是温州话.麻先生上月底跑去杭州为其房子办理过户时,感觉像是回到了温州老家. 与此同时,&温州人急卖&.&温州人低于行情急抛&等字眼,令一些上海的房源信息看起来就像是温州鹿城区的广告标语. 为抢搭&国五条&新政落地末班车,3月份温州人扎堆到杭州卖房,有人甚至主动降价10%,还对售楼员许诺奖励.上海二手房交易大厅也出现不少
10/26 21:53
房产税环境税是立法重头戏 徐燕燕 环境税法.房地产税法将成为最近两年财税立法领域的&重头戏&.&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普遍认为,四中全会精神会加速财税领域的立法. 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大方针,并在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明确提出&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将&完善立法&放在财税体制改革总目标的首位. 财税体制改革的三大任务包括预算改革.税制改革以及中央和地方
08/02 13:06
.cn/2183652.shtml 第一财经日报社论:A股做空机制不应长期缺失
00:37:58 来源: 一财网 评论(428)收藏(0) 虽然中金所昨日对此进行了辟谣,但关于放开股指期货限制措施,甚至健全A股做空机制的讨论,再度被引发. 因被列入去年&股灾&引发因素之一的股指期货,在被严格限制一年之后,于近日传出放开消息.虽然中金所昨日对此进行了辟谣,但关于放开股指期货限制措施,甚至健全A股做
04/19 21:47
第一财经日报:让财富在阳光下才能激励奋斗 日02:31第一财经日报[微博]我要评论(0) 字号:T|T 这两年,人们对收入分配改革的期待中,调节限制过高收入.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已是一个明确方向.这没错.但当我们看到,对&过高收入&人群的定义越来越宽泛,甚至把大量专业技术人员也列入其中,同时对&过高&的数量界定越来越挑剔,例如要规定公司总经理和普通员工收入差距不能多于几倍时,不能不说,这种看似&共富&的方向未必符合分配正义原则.
08/29 01:28
去年以来,牛市效应难挡,9000万散户冲冲冲进A股.听说很多小散炒股都是这样的:看不懂K线,摸不透政策,有点钱就入市,买啥股问朋友. 但如今的市场,牛熊难辨,不少新晋股民握着手头的股票已不知如何下手.为此,第一财经客户端推出&看图识股&系列,带你用最简单.最有趣的方式看懂炒股的技术面. 技术面炒股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包括K线技术.均线技术.趋势线技术和MACD.KDJ等各种指标技术.但话说回来,技术面炒股主要是用于做短线和波段操作,要长线投资必须结合基本面.政策面等其他因素才能显示其效
12/18 07:18
携百亿资金卷土重来,再次强势举牌并抢回万科第一大股东宝座,风格彪悍的&宝能系 &,在沉寂了两个月后,重新回到市场焦点的中心.万科12月7日披露,宝能系成员深圳钜盛华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钜盛华&)再度举牌,一周共计买入5.49亿股,动用资金达94亿元左右,并导致万科A股史无前例出现连续两个涨停. 凶猛举牌背后,是巨量资金的支撑.除了前海人寿的险资,金融机构等&金主&的大量资金支持,也是宝能系四处举牌底气所在.而借助股权质押.收益互换.结构化资管产品
06/02 23:31
谁在支撑厦门房价飙升 .cn 日 02:18 第一财经日报 邵芳卿 &开发商都在赌明天.当土地控制在几家大集团公司的手里时会怎样?他们都经常沟通,今天我要卖15000元,你呢?& 在厦门,近年来市民习惯用&狂飙突进&一词来形容房价. 厦门房价为何飙升?为何涨幅一度排在全国前列? 早在日,福建省统计局就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供求失衡.需求强劲,地价猛涨.成本增加,信息不明.炒作厉害
02/15 22:53
与会的日本副首相兼财务大臣麻生太郎对&安倍经济学(Abeconomics)&进行了辩解,并反驳了日本&恶意引起汇率战争&的说法.&安倍经济学&是指日本新任首相安倍晋三去年底上台后加速实施的一系列刺激经济政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宽松货币政策,日元汇率开始加速贬值. 日本财务省官方网站的首页上,两则隔夜新闻依然霸占着头条的位置--来自G20(20国集团)和G7(7国集团)的声明,二者的表态有如一盆冷水浇灭了本以咝咝作响的&货币战&
01/31 21:06
就在e租宝霸占&头条&的这几天里,另一些未被&置顶&的信息却让一些资深的P2P从业者嗅到了真正的危机. 1月22日,农业银行发布&关于立即停止与违规违约支付机构合作的通知&,关闭全部涉P2P交易接口.1月30日,保监会印发&关于加强互联网平台保证保险业务管理的通知&要求保险公司审慎选择合作的互联网平台并按季报送数据. 尽管从去年末开始,随着e租宝.大大集团等风险事件的接连爆发.网贷监管政策征求意见稿下发,以及多部门联合整顿的影响,P2P行业遭
06/04 23:40
传闻中的阿里与第一财经联姻,终于落定.
4日,上海文广集团(SMG)与阿里巴巴在上海举办了战略合作仪式,联合宣布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在传媒与大数据领域的资源优势,共同将SMG旗下的第一财经传媒公司,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型数字化财经媒体与信息服务集团.
黎瑞刚和马云在现场&对指为盟&,表示通过合作将第一财经打造成有情有义.有自己观点和原则.提供全球服务的新型商业媒体.
黎马&对指为盟&
合作仪式上,上海文广集团董事长黎瑞刚表示,SMG在过去12年打造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查看: 4193|回复: 2
经验745 分贝0 家园币2145 在线时间:456 小时最后登录:帖子:精华:0注册时间:UID:972408
军衔等级:
四级通信军士, 积分 745, 距离下一级还需 55 积分
注册时间:
PS:不是保养吗?
阿里巴巴入股SMG的传言在沸沸扬扬传了数月之后,终于露出重要面目。钛媒体多日前即获悉,阿里巴巴将战略入股第一财经,且创下近来媒体投资之最,资金额达12亿,包括吸收一些老的小股东股份以及增资扩股。而这也不是一次普通的入股,而是一次第一财经公司的重组再造,是由SMG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共同重新重组了第一财经,阿里也将参与实质经营与运营。
SMG集团董事长黎瑞刚在回归后最大的一盘棋,即整合了东方明珠和百视通两大上市公司,且在这个过程中,原计划引入资本完成重组,将SMG旗下重要资产都打包到新的上市公司,这就是他的千亿级传媒集团的一盘大旗,阿里巴巴是当时可能被引入的资本方之一,但是因为多方可以理解的原因,这一引入民间资本完成重组的计划并没有顺利实施。当然这也并没有阻碍SMG旗下两大上市公司的重组。却建立了阿里与SMG的姻缘。
在上述过程中,阿里有了跟第一财经重新组合的新的想法。据钛媒体很早前即了解,阿里巴巴也曾有意入股21世纪传媒,21世纪经济报道和第一财经日报是中国两大主流财经日报,众所周知的恶性事件,21世纪传媒不可能再具备同样的投资价值。这笔重大资本项目的投资与合作,基本都是马云与黎瑞刚两位各自领域绝顶大佬亲自谈妥。6月4日下午,双方将宣布这次重大的战略合作,且马云、黎瑞刚均会出席战略发布会,也将宣布这笔大的战略投资和合作。目前双方已签订框架协议。这无疑将是2015年整个财经媒体,乃至整个传媒界最为重大的一件事。知情人士向钛媒体透露,本次入股具体方式,是阿里巴巴与SMG集团共同重组新的第一财经传媒有限公司,阿里巴巴出资12亿,重组完成后的股权比例目前还未具体确定,但根据相关政策,SMG肯定将保持控股地位。这12亿怎么花?核心在于支付宝理财上。随着支付宝日益偏重的理财功能,让其不可避免的会向二级市场的投资需求靠拢。据钛媒体了解,阿里和SMG将通过第一财经共同打造一家中国最大的投研资讯服务商,这家数据服务商的主体已经成立,是由新的第一财经传媒公司下设全资子公司,成立第一财经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这家新媒体科技公司的总经理为阿里巴巴集团新媒体总监黄磊。而首先第一步,即第一财经所有行情都将导到支付宝钱包的股市行情上,让第一财经整体入驻支付宝。目前,大家在支付宝的股市行情里已经可以看到,第一财经的所有内容。第一财经也将整合旗下日报、通讯社、研究院等渠道的内容成立内容中心,内容中心将由现任副总编辑杨宇东负责。另据钛媒体了解,第一财经日报原总编辑秦朔将会离任,而原第一财经日报创刊时的编委,后加入福布斯中文版总编辑周建工将回归第一财经,应该会继续主管第一财经日报的内容。但据钛媒体从核心人士处证实,秦朔辞职和此次阿里参股第一财经并无直接关系。他早在今年春节后就多次表达重新开拓事业的想法,SMG多次挽留未果,随后才寻找接班人。还有更多详情,请期待钛媒体明天更详细的报道。我们也独家特约钛媒体知名作者魏武挥做了相关具体分析,全文见下:一多家媒体爆料称,上海SMG旗下的第一财经集团(CBN)接受了阿里巴巴集团的投资,数额高达十个亿(以上)人民币,并将于明日,也就是六月四日,召开新闻发布会。这件谋划了七八个月的事,终于浮出了水面。我所听到的版本,CBN未来的股权结构大致是:SMG握有六成,阿里巴巴握有三成,国家电网(英大传媒)握有一成。(钛媒体注:据钛媒体了解,这个比例尚未确定,目前只是签订了框架协议,其中涉及小股东重组等复杂情况,所以除了阿里的出资金额和方式确定,其他都未明确)江湖消息不胫而走,引发粤传媒股价大涨。因为它持有CBN旗下的上海第一财经报业有限公司25%的股份。在股市大火的当下,做为国内一线的财经媒体集团第一财经的动向,自然引发了大量的关注。二事实上,CBN不是很缺钱。股市那么好,广告也很好卖。我母亲在一财广播上有一档节目,她和我说,最近这个节目前的贴片广告时间,是以前的三倍。SMG掌门人黎瑞刚,深得有关高层器重,要从有司处弄点银子,想必也不是什么难事。更何况,他还有一个华人文化基金。十来亿人民币,还算摸得出来。阿里入股,引发很多人猜疑的一个问题是:是不是阿里要包养CBN。但如果CBN方面不是很缺钱的话,包养说,不见得能成立。我个人觉得,CBN可能看上了除钱以外的东西。三此番投资结束后,CBN要做一个与数据有关的信息公司。我至今没有探听到这个公司到底叫什么——一种说法是名字还没最后确定。我姑且称之为“CBN新媒体”。这家公司主要的业务布局是三个部分,面向三类人: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财经信息有需求的一般大众。面向机构投资者的业务是:商业报告。宏观商业报告可能以免费的方式发布,细分行业的商业报告、分析咨询,以收费方式发布,有C2B定制意味。面向个人投资者的业务是:支付宝自选股下的财经资讯。打开支付宝,进入到自选股模块(也就是那个股票行情),目前置顶资讯已经由第一财经提供,而后面的资讯,则由新浪财经提供。未来的规划有可能是:一财资讯将包揽这块业务。说起这个自选股,江湖小道一个版本是,在多年以前,一财曾和另外一个互联网大佬合作搞自选股,没想到后者基本上甩开一财单干,搞得SMG方面颇为不爽。于是,这次选择了与这个互联网大佬旗鼓相当的阿里合作开干。面向一般财经受众,CBN新媒体有可能会做一个所谓的“财经版今日头条”,搞财经讯息聚合。四从这些业务布局上,可以看出,CBN到底要阿里什么。其一,就是所谓“大数据”。阿里旗下的B2B平台(阿里巴巴)、B2C平台(淘宝天猫)都可以为CBN新媒体提供大量的数据,经过数据脱敏后处理,形成商业趋势报告。逻辑上是可行的。另外,蚂蚁金服,作为马云的嫡系部队,也可以向第一财经提供各种数据,这里甚至报告贷款数据、信用数据。黎瑞刚打造“中国彭博”的想法,是用数据开道来完成的,玩法和彭博,的确有些不同。其二,流量。支付宝流量、阿里流量,都是显而易见的庞大。这是BAT这种一线互联网公司最让人希望得到的资源。从阿里这端,选择CBN,也和它的定位有关——BAT中,它是离财经商业、投资理财最近的一个。BAT有强大的数据生成能力,但如果要精加工,依然需要专业的内容运营人员。一个例子是,蚂蚁金服内部有一个代号为“聚牛”的项目,希望能从CBN处获取经过数据脱敏后的内容精加工产品——所谓财经服务。但事实上,国内一线传媒集团,可选择的合作伙伴,其实已经不多。阿里最终和CBN合作,并不算太奇怪的事。按照国内的媒体管理体系,其实阿里要进入CBN这种传统媒体集团,难度非常大。五入股后,阿里显然要在CBN派驻几个人。入股后的CBN集团,李蓉继续做她的董事长,阿里则派出了王帅出任副董事长。做过天下网商董事总经理,也做过阿里媒体投资运营总监的黄磊,将出任前述的“CBN新媒体”的总经理,操盘运作这个项目。(这个项目主体即钛媒体上文所说,第一财经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福布斯中文的周健工,也是一财老人,据说将回归CBN,出任CBN的CEO一职。六黎瑞刚回归SMG后,主线两条业务:娱乐、财经。娱乐线上,东方明珠百视通合并,算是一个大动作。财经线上,此番与阿里形成资本合作,又算是一个大动作。都是借助资本的力量,去完成媒介融合。两粒大落子,已毕。
黎叔能忽悠!
总评分:&家园币 + 1&
经验745 分贝0 家园币2145 在线时间:456 小时最后登录:帖子:精华:0注册时间:UID:972408
军衔等级:
四级通信军士, 积分 745, 距离下一级还需 55 积分
注册时间:
阿里现在走的每一步都不是空穴来风,把自己原来的产品不断延生,像八爪鱼一样扩散到更多领域,至少这一次投资不像投资恒大那么不靠谱,似乎更稳健一些,但愿阿里未来的路能走得更好,但是不希望看到垄断后对用户变本加厉。
经验3372 分贝0 家园币6531 在线时间:998 小时最后登录:帖子:精华:0注册时间:UID:473586
军衔等级:
上校, 积分 3372, 距离下一级还需 628 积分
注册时间: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里巴巴旗下产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