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在以色列讨厌中国人安全吗

以色列人认同中国,不只为“感恩”
document.write("")
发帖人:桃源仙人
在以色列,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他们的总理奥尔默特与中国有着一段特殊情结&&作为原居哈尔滨犹太人的后裔,中国被他视为第二故乡,他的祖父至今仍长眠在哈尔滨的皇山犹太人公墓。
前些天在北京访问的奥尔默特,在奶牛场亲手挤奶,踏访奥运场馆工地,还要求把奶牛场的白大褂作为纪念品。而在成为总理之前的2004年,他曾专程到哈尔滨拜谒祖父和其他3位亲人的墓。
相当一部分以色列人和奥尔默特一样,因为历史的渊源,对中国有着特殊的感情。19世纪末和二战期间,当犹太人在欧洲被迫害、排挤、遭到纳粹屠杀时,大批犹太人在中国的哈尔滨和上海建起了他们的避风港。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虽然在中国的犹太人纷纷迁居到《圣经》中记载的&应许之地&,但中国仍在他们心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在中国的青春岁月
今年已86岁高龄的考夫曼在哈尔滨度过了他的青年时代。他至今仍清晰地记得当年那座80万人口的&老式的城市&&&隆隆驶过街道的马车,市立公园、跨线桥和教堂广场,对于当年与犹太人有联系的企业、糖果店和饭店,他至今还能如数家珍。1949年离开哈尔滨到以色列定居后,考夫曼仍割舍不下与中国的这份情意,1992年中以建交后,他联合曾旅居中国的数千名犹太人推动成立了以中友好协会。
《耶路撒冷邮报》不久前刊登过一篇文章,该报正在做环球旅行的专栏作者来到上海的犹太人社区,在参观了犹太人二战期间留在上海的种种生活遗迹之后,作者回忆道:日军曾把上海的犹太人封锁在一个社区里,试图让他们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自然消失&,但墙里的这些犹太人最终活了下来,因为在他们被围困时,总是有食物从墙外&飞&进来,而至今也没人知道这些当年帮助过犹太人的中国人的名字。
据不完全统计,二战时期,上海接纳了3万多名犹太难民,使他们逃脱了纳粹屠杀的魔掌。虽然大多数中国人所认定的&犹太人对中国感恩戴德&的观点不一定准确,但说犹太人尤其是老一代犹太人对中国有着特殊的感情还是恰当的。
然而,以色列对中国的认同并不局限于中国在历史上对其提供的帮助。历史上思想家辈出的犹太民族,对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历史有着一种&英雄相惜&的感情。
这也是为什么在各种涉及中国的场合,以色列人总免不了有&中以两国都是有着悠久文明历史的伟大国度&、&犹太人和中国人有太多的相似之处&这样的评论。
记者一次路遇一位以色列人,得知记者是中国人之后,他立即感叹:&你们的墙(长城)真是太不可思议了。&记者于是开玩笑道:&你们的墙(隔离墙)也很有名。&对方则报以狡黠的一笑。
■学习中国的&人脉&
与不少西方人类似,提起中国,以色列人往往第一个脱口而出的名字就是&李小龙&,随即开始边模仿李小龙打斗时独特的叫声、边表演电影中看来的&中国功夫&。&中国功夫&已经成了他们心目中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元素&之一。
除了中国功夫之外,学习中文在以色列也是一件越来越&流行&的事。目前在以色列,已经有希伯来大学、特拉维夫大学和海法大学设立了东亚系,其中希伯来大学的东亚系已有38年的历史。每年都有几百名学生选择进入这几所大学的东亚系,而中文和中国研究是最重要的专业。
以色列人葛云是希伯来大学东亚系的毕业生,曾在海法大学教过中文,并在北京留学一年。她说,她小时候的愿望是学习世上所有的语言,但学了中文后,别的都不想学了,因为&中文实在太有趣了&。
然而,在以色列,有相当一部分人学习中文是为了经商的需要。记者的一位以色列朋友阿米尔在特拉维夫开了一家有关中国事务的咨询公司。现在,他每天抽出一个小时自学中文。阿米尔打算明年到中国的大学学习MBA,虽然凭他的背景到美国读MBA很容易,但他相信,通过在中国的学习,他能掌握中国商界最重要的东西&&人脉。
■仍然遥远而陌生
不过,对于相当多的以色列人来说,中国还是个遥远而陌生的国度。
以色列的很多旅行社开办了到中国旅游的项目,而习惯于举家出游的以色列人往往会对在中国生活是否方便十分关心。一位准备带着孩子前往中国的以色列母亲就曾经询问记者:&你们那里能买到孩子的纸尿裤吗?&
同样,除了中东地区持续几十年的战争冲突和以巴之间频仍的流血事件外,以色列对于大多数普通中国人来说,似乎也不代表更多的东西。
中国驻以色列使馆的朋友向记者讲述过这样的故事:使馆刚刚从机场接回的一个国内团队中,有两名小伙子一下车就几个健步冲到远处&隐蔽&起来,弄得其他人不知所措。后来才知道,这两名小伙子出国之前好好地接受了一番朋友的&安全教育&&&以色列的公共汽车经常发生自杀式爆炸,而当时停车的地方正好有一辆大巴在近旁。
由于以色列有些被夸大的安全状况,目前在以色列的中国人,除中国各驻外机构、留学生以外,大部分是奔着高工资而来的中国工人。而短期&到此一游&的则多半不是为了拓展生意就是有公务在身。
尽管如此,中国和以色列之间的贸易额去年已经达到了35亿美元,以色列世界闻名的高科技产业、节水技术、农业技术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也都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远道而来。
国家领导人在任时,往往公务繁重,退休之后不再承担具...
热门关键字热门推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点击上方
  蓝色字体,关注账号后回复“答案”,为你揭晓问题的答案。
  教育改进前沿(微信号:ceif123)――探索中国教育改进方向的微媒体,深刻、独到、精致、有料。观欧美,比中国,你的教育视界,从此大不同。
文丨周孝正
中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学者,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副教授
今天我准备就当前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冲突谈谈个人看法,我的第一个观点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不要轻易下自己的结论;第二,我个人的知识和经历告诉我,以色列是个好国家,这也是我今天讲课的主要内容。
有一次我在校内网看同学们发的图片,有一张图片引起了我的深思。这张图片的标题叫&英雄&,图片上是一个赤手空拳的巴勒斯坦青年,站在长长一列以色列坦克面前,硬是把这列坦克给拦停了。同学们,这个巴勒斯坦青年确实是&英雄&,敢以血肉这躯和全幅武装的坦克抗衡,但是同学们想过没有,在处于&敌对&的情况下,有几个国家的坦克会停下来?当年日本侵略中国的坦克不会停,侵入格鲁吉亚的俄罗斯坦克不会停,但以色列的坦克停下来了,这样的士兵、这样的国度,我个人认为,才是真正的英雄,当之无愧的英雄。
有一年我到福建做个调查,福建省政府的高官,给我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几年前,耶路撒路发生了一起公交车爆炸的恐怖袭击,炸死了十来个人,其中包括两名中国人,这两名中国人都是福建人,是去打工的。以色列政府立刻与中国方面联系协商赔偿事宜,但经过中国领事馆的核实,此两人系偷渡客,属于非法入境,于是使馆方面不再配合。
后来,以色列政府专门开了一个会,会议认为,在以色列国土上无辜死亡的人,政府都有责任对其负责,至于这个人偷渡与否,那是另外一回事。会议最后决定,对两名死难的中国人一视同仁地按照国民待遇善后。会后,以色列政府派专人到福建找到两位农民工的家人,抚恤金标准如下:死者健在的父母按照每月1100美金的标准发放直到老人去世;未成年子女按每月1100美金的标准发放直到成年;有妻子的按照每月1700元美金发放直到去世。死者家属要求一次性支付,以色列政府也同意了,最后支付的金额是每位死者赔偿70万美金。所有相关的调查费用全部由以色列政府负担。
消息传开,在福建掀起了去以色列打工的狂潮。福建省政府的官员说,怎么挡也挡不住。以色列政府就是这样对待偷渡打工者的:没发现,你就在那儿打工;发现了,政府出钱购买机票送你回国;死了,按照以色列国民标准抚恤。
2001年,云南丽江发生了以色列游客不慎在虎跳峡落水的事故,经中国方面寻找无果,为此,以色列政府派专机来丽江,带着专业的搜救设备和一个专业搜救队,并高薪雇佣中国人沿江几百里进行拉网似的搜索,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时间持续一个多月。
同学们,一个这样对待它国和自己死去国民的国家,不管你怎么说,我都坚信,这是个好国家。任何一个稍微了解以色列的人,至少不会对以色列产生恶感。中国人喜欢把自己的近代史说成是&多灾多难&,那其中有很多是我们自己的原因,犹太人却几乎完全因为外因,几千年来一直灾难深重,这一切,仅仅因为信仰。
这个苦难的民族,在多年的战乱动荡中,在长期的漂泊迁徙中,在饥饿和苦难、杀戮和欺侮的磨难中,他们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在逆境中砥砺发奋,顽强发展,不仅没有倒下,竟奇迹般地在科技、军事、教育、现代农业等领域获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这个仅有1000多万人口的民族,涌现出了一大批伟大人物:爱因斯坦、弗洛伊德、海涅、拉斐尔、季诺维耶夫、卓别林、洛克菲勒、索罗斯……这个民族和这些伟人为世界文明做出了杰出贡献。一般人只知道犹太民族善于经商,殊不知犹太民族特别重视教育,他们把学习作为终生的使命,重智慧胜于重金钱。有一项调查显示,全世界人均读书最多的藏书最多的都是以色列人。犹太民族还特别重视儿童教育,他们在儿童教育方面研发的教具、教材、课程模式等被许多国家所采用。一个国家越相信自己的未来,越会重视自己的儿童教育。一个建国以来一直战火不断、四面楚歌的国家,如此重视教育,如此重视儿童教育,这样的国度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景仰。
看看吧,我向来看好以色列,一贯支持他们!我向来看不起那些用自己的人民作人弹去对他国平民进行恐怖报复的民族,对己对人都不负责!内部四分五裂愚昧唯心,对外残暴恐怖,此等国家民族不值得尊敬和同情。
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
众所周知,在世界民族之林,每个民族都以自己独特的贡献充实着世界宝库。这其中,无疑犹太民族是非常出色的一个。这个民族尽管人口很少,可在世界上有名的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哲学家的比例却异常的高。他们不仅为世界贡献了一部流传千古的《圣经》,而且还为人类贡献了门德尔松、马克思、海涅、玻尔、弗洛伊德、爱因斯坦等许许多多的文化巨人。他们对人类文明所做的贡献是任何一个民族难以比拟的。
许多人把犹太人称为“智慧的民族”或者“书的民族”,就是因为他们比其他民族更重视知识的学习,更重视教育。以前对犹太民族以及犹太教育了解甚少,通过《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这本书了解了犹太人聪明、智慧的内在原因,同时也得到了一些启示。
第一,据犹太宗教经典规定,学习和钻研本身就是信仰的组成部分,是犹太人一种神圣的使命。在世界上除此之外还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将学习作为信仰。
第二,在犹太人眼里,教师比国王更伟大。犹太人重视知识,所以也十分尊重有知识的学者和传授知识的教师。在某些问题上,犹太法律赋予教师的地位甚至高过父母,因为“父母只是把孩子带入今世的生活,而教师则把他带入来世的生活”。
第三,智慧在犹太人心目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智慧与知识不一样,知识是说你知道某一样东西,而智慧是你怎么样把你知道的东西和日常的生活结合起来。犹太圣贤这样教导犹太人:读过很多书的人,如果他不会用书上的知识,仍可能是只驮着很多书本的骡子。
第四,犹太人崇尚创新。他们认为没有创新的学习只是一种模仿,学习应该是以思考为基础,要敢于怀疑,随时发问。在许多犹太人家庭,大人对放学的孩子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你又提问题了吗?
第五,家庭教育重视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讲,这些都是不可想象的:犹太孩子从小在家庭里便以一种平等的身份和父母相处,直呼父母的名字;他们需要零用钱,就必须帮助家里干活。正是这种平等和独立思想,使孩子从小认识到,要想生活的舒适,就得靠自己的奋斗争取。其实,这些意识深深的藏在犹太人的心中是与这个民族经历的苦难分不开的。也正是那些苦难使犹太人具有向逆境挑战的勇气和毅力。
第六,犹太人很重视通过节日对孩子进行社会教育。犹太民族的宗教节日繁多,每个节日几乎都与民族历史信息相关。每当节日来临之际,犹太人都会举办盛大的纪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启发孩子提出一些问题并且铭记苦难的历史。
第七,犹太人懂得经营之道。人们一般认为犹太人特别会赚钱,其实他们是不断的努力充实自己的工作经验和知识,一步步的走上发迹致富之路的。在这个过程中,勤奋、耐心、胆量、智慧无疑是他们的经营之道。而良好的教育无疑是“道”之源泉。
第八,犹太人具有良好的民族素质。首先,他们在民族磨难中尽管遭受压迫屠杀,但精神始终是乐观的、自信的甚至是高傲的。其次,在磨难中,犹太人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心理素质,具有超长的耐力和韧性。最后,犹太人是一个严于律己、遵纪守法的民族。犹太人表现出来的这三种品质,来源于其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教育。
第九,犹太人中有许多对世界文明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这些人物身上都有三点重要的品质:一是他们的成功和不凡业绩与犹太传统教育有密切关系,他们一生的努力奋斗及业绩都以此为基础;二是他们事业的成功与犹太家庭中的长幼双向教育、早期智力开发以及社团教育中培养孩子勤学、好问、多思等教育方式紧密相连;三是他们都怀有对人类的一个爱心,在学业上谦虚、执著、不怕困难、不断努力,并不断向自我、向学术权威挑战,勇于创新。
第十,以色列政府在教育上的经费投入是一般国家无法比拟的。在以色列政治家和有识之士看来,教育投资并不是一种国家的负担,而是一种有效的国家资源。没有资源,没有金钱并不要紧,只要通过教师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以色列就会拥有一切。
第十一,以色列教育的奇迹――希伯来语的复兴。语言无疑是维系一个民族团结、复兴的纽带。希伯来语在古代曾经是犹太人的语言,《旧约圣经》就是用希伯来语写成的,但是犹太人流散到世界各地后,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接受了所在国的语言。这样导致希伯来语逐渐消失。19世纪犹太复国运动兴起后,提出了“一个民族,一种语言”的口号,100多年来以色列通过教育使希伯来语成为一种表现力强、词汇丰富的“活语言”、官方语言,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以上撷取了十一个和犹太教育有关的亮点,但这些亮点远远不能反映成功的犹太教育的全貌。一个民族的兴盛、一个国家的复兴有许多方式,而以教育为本来延续民族、繁荣国家值得我们深思。
  免责声明:【版权归作者所有。若未能找到作者和原始出处,望谅解。如原创作者看到,欢迎给小编(fenggq3)留言,小编会在后续推文中及时声明和删除.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
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评论部评论员.....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美国独立教育顾问协会认证顾问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以色列人怎么看中国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