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高八路军打鬼子一个团可以消灭多少鬼子

被称为‘八路军里面打死鬼子最多的人’54岁才参加八路,一杆枪消灭了鬼子一个骑兵大队
被称为‘八路军里面打死鬼子最多的人’54岁才参加八路,一杆枪消灭了鬼子一个骑兵大队
在唐山乐亭县有一位传奇性抗日英雄,他小的时候就开始打猎,54 岁次参加的八路军他就是裴天来由于他的杀敌人数过多,被称为当是“冀东八路军里单兵打死鬼子最多的人。而且他还自己发明了一套打枪方法,在士兵中广为流传。他还自己为自己缴获了一杆射速快的“英七七”,这把枪也为立下了汗血功劳,在一次战争中他所在的队伍遇 ,两百余蒙古骑兵遭遇。老爷子利用“英七七”射速快的特点,快速的射击把敌方的马导致,马脚大乱,导致对方乱了队形最后轻松的把这200骑兵给全部打死。据传我的兄弟我的团就是以的正式原型写的。而里面饰演陈二雷的王宝强就是他的原形。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作者最新文章八路军最大败仗:两万人打不过五百鬼子兵
来源:环球网
  日20时,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一声令下,一颗颗红色攻击信号弹腾空而起,划破了夜空。刹那间,在华北5000里交通线上,八路军105个团、20余万人全线出击,扑向日军控制的车站和据点,枪声、爆炸声响彻华北,威震中外的“百团大战”打响了。
  从8月20日到12月5日,百团大战进行了百余日,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对全国抗战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中,发生在10月底的关家垴战斗,是整个百团大战中最惨烈、最有争议的一场恶战。此战,八路军以四个团的绝对优势兵力围攻日军一个大队500余名日军。双方激战两昼夜,八路军伤亡600余人(一说2000人),日军冈崎大队死伤400多人(日军称冈崎大队仅阵亡61人)。多年以后,因百团大战而遭到批评的彭德怀还为这一役的损失而深感不安。
  冈崎大队误闯黄崖洞
  10月6日,日本华北方面军多田骏司令官给第1军下达作战任务,合围山西晋东南地区的八路军第129师。冈崎大队参加这次作战,大队长为冈崎谦受步兵中佐,共有官兵544名,辎重运输人员400余人。
  冈崎大队10月11日沿山西省沁县―西营―王家峪路线东进,他们试图寻找八路军总部,施行“斩首”行动。25日,冈崎率500多人,继续向东,沿桐裕河谷进入了黄崖洞。
  黄崖洞地处太行山脊山西黎城县的深谷中,四面险峰环抱,唯一的出口是南面绝壁中裂开的一道裂缝,俗称“翁圪廊”,仅容人出入,八路军总部的水腰子兵工厂就设在此处。1939年,朱德、彭德怀、左权考察过这里的地形后,一致决定将总部的军械所迁到这里。到1940年军械所已具备月产400余支步枪和大量子弹的生产能力,被视为“八路军的掌上明珠”。
  当时,冈崎大队并不知道黄崖洞有八路军的兵工厂。据战后生还的冈崎大队老兵才田升回忆,他们不熟悉当地地形,加上粮弹匮乏且补给困难,走了许多冤枉路,直到10月28日才开始从左会反转。在回忆中,才田升没有提到发现八路军兵工厂的事。
  彭德怀视兵工厂如八路军的生命线,10月25日,刚从砖壁村转移到黎城县不久的彭德怀听说日军已经进入黄崖洞,勃然大怒。“哪个部队守的翁圪廊?”彭德怀吼道。“特务团二营四连”,左权回答。“连长哪里去了?为什么让冈崎进来了?”彭德怀十分气恼。左权气愤地说:“他们没打就撤了!”彭德怀大声叫道:“枪毙!枪毙!擅离职守,将连长枪毙!”彭德怀下令:消灭冈崎大队彭德怀立即命令129师386旅的772团和16团赶往黄崖洞。10月28日,冈崎大队在386旅一部打击下,招架不住,准备取道武乡县再回沁县,在蟠龙关家垴附近驻扎下来。
  彭德怀决心消灭冈崎大队
  10月29日下午,彭德怀从黎城指挥所火速赶到蟠龙镇石门村,亲自坐镇指挥。当晚,彭德怀举行战前会议,正式下达八路军总部的作战命令:由刘伯承、邓小平指挥129师386旅、新编第10旅各一部;陈赓指挥385旅一部和决死第1纵队25、38团各一部;彭德怀亲自指挥总部炮兵团山炮连,于10月30日凌晨4时对冈崎大队发起攻击。
  与此同时,冈崎谦受出于职业军人的敏感和军事素养,率部连夜占据了关家垴。关家垴地处山西武乡县蟠龙镇砖壁村正北13里处,往南是黎城县,西南是王家峪,西边是武乡县,西北是榆社县,北边是辽县。北距省城太原300余里。这一带崇山峻岭,沟壑纵横,是太行抗日根据地的腹心地区。
  关家垴是群岭环抱中的一个高高的山岗,山顶是一块方圆几百平方米的平地。其北面是断崖陡壁,东西两侧坡度较陡,仅有南坡较平缓,方便出入。从军事地形上看,关家垴可谓易守难攻之地。南坡上住着50余户关姓人家,沿山壁修建了一孔连一孔的窑洞。南坡的对面是一个比关家垴更高的山岗,叫柳树垴,与关家垴互为掎角,从柳树垴上可以利用火力控制关家垴的通路。
  冈崎大队占据关家垴后,马上构筑工事。另外,派出一个中队占领柳树垴。他们不仅挖了坑道,还拆下当地人家的门窗架在上面,筑成隐蔽所。在山顶平地上,还设置了机枪阵地。这样,日军就在关家垴和柳树垴部署了一个严密的防御阵地。
  夜袭关家垴,特务团遇挫
  10月29日23时左右,左权得知冈崎大队已占据关家垴和柳树垴,他看了看表,离总攻时间还有5个小时。经再三考虑,左权决定让总部特务团提前发起攻击。凌晨3时前,特务团各营到达预定位置。第二营静悄悄地摸到了关家垴山顶。随着寒光一闪,两个日军哨兵被干掉。接着,战士们使劲甩出手榴弹,沉闷的黑夜顿时被隆隆的爆炸声打破。
  欧致富团长立即发令,埋伏在山下的特务团各部迅速向目标冲击。一开始战斗进展相当顺利,特务团很快靠近了关家垴上的一排窑洞。就在准备发起进攻时,左侧的一间窑洞突然响起猛烈的机枪声,把特务团压了回去。警卫连连长唐万成端起一挺机枪,率领一个班从斜坡上猛压下去,拼死冲到窑洞前,迅即甩出一批手榴弹,窑洞里顿时黄烟滚滚。紧接着,窑洞里冲出20多个日本兵。唐万成端起机枪一阵猛扫,一下子躺倒10余个。他刚要往前冲时,窑洞里的机枪又响了起来。唐万成的一只手臂被击中,机枪跌落在地。冲在前边的排长南海斌赶紧跳过去,将滚落到窑洞前的机枪抢了回来,随即向窑洞射击,压制住日军火力,众人才脱险。
  原来,冈崎大队已将整排窑洞贯通,每个窑洞都筑有机枪阵地,既可独立作战,又可与其他窑洞互相掩护、互相支援,形成交叉火力网。在机枪阵地前面还挖了防弹壕,如果手榴弹没有扔到位,将滚入防弹壕里,难以造成威胁。窑洞外也挖了工事,构成了里外相连、窑窑相通的循环作战系统。
  特务团不明就里,在与日军争夺窑洞时,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欧致富一看情况不妙,立即命令各营暂停攻击,就地隐蔽,等大部队发起攻击后,再里应外合。
  发动强攻,八路军付出重大牺牲
  10月30日凌晨4时,总部指挥所发出总攻信号。参战部队向关家垴和柳树垴同时发起攻击。决死第1纵队38团奉命攻打柳树垴。接到攻击信号,铆足劲的战士们迅速向柳树垴冲去。双方在柳树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决死队在天亮时占领了柳树垴。决死队没有料到,一个中队的日军居然乘38团与25团调整部署时,利用夜色作掩护,又悄悄地接近了柳树垴阵地。决死队是一支新部队,战场经验不足,就在他们麻痹大意时,遭到该中队日军的突然反击,柳树垴阵地又被日军夺走。
  战场形势的变化,出乎彭德怀、左权所料。彭、左迅即命令陈赓反攻。于是,八路军在进攻关家垴的同时,不得不抽出三个营的兵力再攻柳树垴。连续攻击了四次,甚至有两次攻上了山头,最终却未能夺回失去的柳树垴主阵地。
  进攻关家垴同样艰难。386旅772团在东北方向的攻击,由于攻击地形十分不利,能接近日军阵地的只有一条约1尺宽的小路,战斗打得异常残酷。战士们一次又一次地攻击,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爬,反复与日军短兵相接,伤亡极大。战至中午,772团1营原本70多人的1连只剩下3人;50多人的3连只剩下指导员和2名伤员;近70人的4连只剩下10余人。午后,1营剩下的人员在营长蒲大义的带领下仍继续配合兄弟部队向日军攻击。14时,当1营被兄弟部队换下来时,只剩下6个人。
  385旅769团从西北方向攻击关家垴。这一面,是一个约20米高的陡崖,快到崖顶的地方,有一个略凸出来的壕坎,上面又是一条30多米长的斜坡,一直通到关家垴山顶日军的前沿阵地。攻击前,769团突击部队曾借助攀登工具和陡崖上的野藤爬到壕坎处,但被发觉,日军随即用火力封锁了斜坡。受地形所限,769团突击部队既无法发起冲锋,又无法压制日军火力,反被日军压制在壕坎处无法行动,他们的后续部队也困在后面无法投入战斗。
  上午9时左右,关家垴飞来了几架日军飞机,进行狂轰滥炸。关家垴地方狭小,八路军投入进攻的兵力密集而无处躲藏。轰炸造成很大伤亡,不得不暂停进攻。对关家垴的争夺进行了5个小时,八路军攻占了附近的数处高地,但仍拿不下主阵地。
  彭德怀火气冲天,态度强硬
  部队进攻受阻,且伤亡严重,令陈赓坐立不安,他对继续攻打关家垴是否必要产生犹豫。陈赓拿起电话对彭德怀说:“此处的地形对我十分不利,是否可以把冈崎大队放下山来,另选有利地形打他的伏击?”“不行,一旦放走日军,就很难再打着他了,必须在此将其消灭!”彭德怀态度坚决。“这样打下去,代价太大了!”陈赓想继续说服彭德怀。彭德怀答道:“就是拼光了,也要拿下关家垴!”“这样打法,我不赞成!”陈赓有些急了。“有意见可以保留,但命令必须执行!”彭德怀随即放下了电话。陈赓无奈只得服从命令。
  彭德怀和左权的指挥所就设在离关家垴千余米外的一孔破窑洞中。彭德怀放下电话,走出窑洞,举起望远镜观察阵地。他见战士们不顾性命往上冲,然后纷纷倒下,心中焦急。他为牺牲的士兵感到痛心,更对战斗的胶着状态深感不安。彭德怀没想到这块骨头竟这么难啃!
  刘伯承看到各攻击部队损失较大,非常痛心。他从前沿阵地给彭德怀打电话建议部队暂时撤围,另寻战机。彭德怀对刘伯承说:“冈崎大队所剩人马已不多,我们不能给敌人喘息的机会,应该一鼓作气坚决消灭!”刘伯承回道:“我的彭老总,这样打我们赔不起呀!”彭德怀耐着性子说道:“我的老兄,敌人援兵正在逼近,一旦放虎下山,立刻就会得到援兵的接应。”“那就以后再收拾他!关家垴的地形对我不利,我军伤亡太大了!”刘伯承回道。
  但彭德怀仍坚持打下去。最后,刘伯承生气了,对彭德怀大声说道:“你这是赌气,蛮干!这一仗,我不同意再打!”彭德怀也按捺不住直往上蹿的犟脾气:“拿不下关家垴,就撤销第一二九师的番号,杀头不论大小!”在769团指挥所,刘伯承无奈地再次拿起望远镜观察前面的攻击地形。忽然,连接关家垴陡崖崖顶与壕坎之间的斜坡上隐隐露出的黄土吸引了他的目光。
  刘伯承问道:“壕坎上面的斜坡是土质的吗?”769团团长郑国仲回答:“是黄土坎。”他计上心来:“挖暗道,通上去!”郑国仲一听,大喜。于是,他一面组织火力佯攻,吸引日军的注意力,一面组织人员从壕坎下面挖掘通往关家垴山顶的暗道。
  10月30日16时,第二次攻击开始。此时,769团已成功地挖通了通往关家垴山顶的暗道。发起攻击后,769团再次对日军进行猛攻,其中一部经暗道向关家垴山顶爬去,另一部隐蔽在壕坎下面。同时派突击队攀上陡崖。
  关家垴山顶的日军以为八路军还从斜坡往上攻,正全神贯注地盯着斜坡,没想到八路军突然从他们屁股后面冒出。一阵手榴弹响过之后,关家垴山顶阵地上的日军顿时陷入混乱之中。隐蔽在壕坎下的突击队趁势迅速冲上去,双方随即在关家垴山顶展开激战。769团的后续部队也不断攻上垴顶,加入战斗,最终控制了制高点。
  同时,772团和决死第1纵队25团、16团等部也先后攻上关家垴。经过激烈的肉搏,日军一部被歼,其余则退到了半山腰的窑洞中,拼死抵抗,火力仍然很猛。八路军向关家垴连续发动了18次进攻,终于攻占了日军的第一道防线。然而,由于八路军缺少重型武器,围歼日军余部的战斗进展缓慢。直至深夜,日军仍顽强地据守在窑洞中。经过10月30日一天的激战,八路军虽有斩获,但冈崎大队仍控制着两处主要阵地。
  悲壮的胜利
  从武乡县、辽县出动的2500多人的日军增援部队正在向关家垴挺进,黎城等地的数千名日军机动部队也在向关家垴靠拢。385旅和新编第10旅已与增援的日军交上了火。陈赓又派出一个团前去支援。关家垴之战,已打成了一场八路军4个旅(决死队1个旅含2个团)与4000多日军的大会战。
  八路军腹背受敌,但彭德怀还是决意拿下关家垴。刘伯承、陈赓见彭德怀如此坚决,只得组织部队继续攻打,力争在日军增援部队到来前解决冈崎大队。
  10月31日16时,第三次总攻开始。彭德怀一声令下,总部炮兵阵地的迫击炮连续不断地向日军占据的主阵地轰击。总部特务连和772团第一连组成的突击队在前面开路,大部队紧跟而上。八路军打得很英勇,日军抵抗也同样顽强。又是整整一个晚上,八路军始终没能完全占领阵地。
  11月1日,日军增援部队,在10余架飞机的掩护下逼近关家垴。再不撤,眼看将要被日军包了饺子。彭德怀终于下令撤出战斗。冈崎大队的余部突围了,日军对关家垴周围地区进行了疯狂的报复,数天之内屠杀群众6000余人。
  关家垴战斗,交战双方都付出了重大的代价。几天后,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陈赓等人一齐登上关家垴,仔细察看了日军构筑的临时工事、暗堡掩体、火力配置。刘伯承指示随行的参谋人员将敌人的阵地一一绘制成图。当刘伯承看到日军挖的众多“猫耳洞”,人躲藏在里面非常安全,很受启发。他说:别小看这小小的招式,非常实用,凭我们现有的武器还真难对付。
  彭德怀挨批,心感不安
  关家垴战斗持续了两昼夜,但有关这次战斗的批评和争议却持续了几十年。中国共产党对外一直对百团大战完全肯定,但内部对于百团大战的评价却随时间的变迁有一些变化。
  百团大战刚结束时,中共中央对此十分肯定。随着年日军大“扫荡”导致八路军极端困难后,对百团大战的批评声音渐高。毛泽东在肯定百团大战功绩的同时,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批评。他特别对百团大战的宣传很不满意。聂荣臻回忆:毛主席批评说,这样宣传,暴露了我们的力量,引起了日本侵略军对我们力量的重新估计,使敌人集中力量搞我们。同时,使得蒋介石增加了对我们的警惕。你宣传100个团参战,蒋介石很惊慌。
  延安整风中一些同志批评百团大战存在的问题,毛泽东曾解释说,百团大战“在群众中应该说打得好,在高级干部中也要说明百团大战是英勇的,只能在战术上加以说明(问题)。”毛泽东所说“战术”是指他一贯主张独立自主地开展山地“游击战”,而关家垴战斗则是一场阵地攻坚战。此外,毛泽东对彭德怀在百团大战中的战场专断也有看法。1943年1月,邓小平在太行分局的一次会议上指出:百团大战使本区军事力量过于暴露,伤亡很大,元气不易恢复。
  1945年刘伯承在中共“七大”发言:百团大战不打不行,但是打,也不是使用百团大战的打法,更不是运动战,尤其是阵地战这样的打法,而是要用全面游击战争的打法。
  彭德怀对“打得比较苦些,伤亡也比较大些”的关家垴之战也深感不安。在《彭德怀自述》中,他将关家垴战斗视为自己戎马一生的四大败仗之一,其他三次是红军时期赣州战役,解放战争时期的西府陇东战役和朝鲜战争的第五次战役。彭德怀试图歼灭日军的一、二个大队,使敌人不敢轻易来犯,进而顺利扩张百团大战的战果,但没想到损兵折将后竟啃不下冈崎大队这块硬骨头,真是如鲠在喉啊!犟脾气一上来,头脑越发不冷静,连刘伯承、陈赓的意见也不听,他下不来台了。
  然而,关家垴之战毕竟也给予了日军巨大的震撼。
(责任编辑:张v)
原标题:八路军最大败仗:两万人打不过五百鬼子兵
&&&&&&</div
军事热点推荐
令计划的独生子令谷在车祸中当场死亡…[]
军事历史精品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最近网上有人说,八路军八年抗战仅仅击毙851名日军。冀中根据地曾经出了一本小册子,记载了日军在冀中平原的战斗原则,大概内容是;日军扫荡华北的总方针,是优先在平原作战,因为平地便于作战,占领据点进行扫荡比较方便,且资源丰富,可以掠夺资源以补充不足,并孤立在山区八路军,增加八路军在人力资源补充上的困难。主要方式是分区扫荡,因为日军兵力不足,为了节省兵力集中兵力专心致力于一个地区扫荡,多采取分区扫荡。担任扫荡部队多数是临时抽调战斗力强,装备整齐的不到,据点守备部队多数是战斗弱的新兵。伪军多用于守备据点和对地区进行肃清破坏工作。日军的战术思想是基于攻击和速决,2个最重视观点。因为日本是后起军国主义国家,资源和市场不足。这就决定了,他必须依靠军事侵略来获得资源和市场。对外侵略最重要的就是进攻。日本操典纲领第6条;军队要经常保持充盈的攻击精神....精炼且攻击精神丰富之军队,可以以寡敌众。虽对绝对优势之敌,亦要尽诸般手段,进行攻击为有利。又因日本经济基础并不雄厚,就必须要求缩短战争时间,减少战争消耗。这就规定日本战术思想是速战速决。在战斗中的表现就是,固执的喜爱奇袭和包围。企图以小的代价和时间歼灭对方。日本作战要务第2部第52条;攻击主要着眼在将敌包围于战场歼灭,又攻击出于意表之度越大,则攻击成功之度愈大。哪怕敌情不明,也不应介意继续向前迈进。以神速行动向敌急袭。这些思想说白了就是做无本买卖的战术思想。由这些战术思想就引申出了日军在扫荡华北解放区时的动作。战斗动作:基本方法是分进合击1,由几个点出发,分进合击。2,由一点出发,兵分多路,例如38年6月19日定县日军扫荡安国。3,由一点前进,中途分成几路包抄。例如38年12月25日,定县日军扫荡安国博野,39年6月18日,安平日军围攻刘家庄,王岗,企图合计大王庄。4,一路牵制,数路合击。例如39年春军区直属部队在吕汉战斗。战斗组织:1,突击队的使用;以最少兵力为牵制队,以班为单位大正面疏散开,对八路军形成包围。控制优势兵力为突击队,在八路军配备薄弱及警戒疏忽部位,或者八路军在撤退时发起突袭。例如四分区王力战斗。2,火力的使用;以炮兵压制八路军自动武器掩护步兵前进,以机枪组成火网隐蔽在八路军将要发起冲锋和撤退的位置,突然开火向八路军火力急袭。例如40年2月13日,5分区在田郝庄战斗。3,化妆和欺骗;日军和伪军化妆为八路军,以逮捕地方干部,或向群众打听消息。或引诱八路军主力向所谓薄弱位置攻击。日军再纠集主力突然从后侧反扑或突击。例如40年7月14日,在深南合计四支队,就利用暗夜假扮八路军突然进攻四支队驻地。春季,扫荡五分区时,在八路军撤退时,突然以突击队猛扑。游击动作1,袭击驻地;日军很喜欢袭击地方工作人员驻地。例如40年4月25日,袭击白塔四分区,袭击武强青县政府和游击队,39年初夏,青县日军夜袭卧佛堂三分区部队。连夜搜索,凡是有睡觉不脱衣服者,都被带走。2,伏击战;在行进路上伏击八路军。例如,39年春,青县日军伏击三分区部队,39年春季,五分区在大强村,遭到日军伏击。40年春,军区直属队在西张岗遭日军伏击。3,拦截交通线;二,三分区运粮及过路部队,几乎每次都在交通线上,遭到袭击。但是日伪军并不出击,只以火力射击。八路军在1940年总结说,经过三年游击战争,华北日军守备队也开始向游击战方向发展。已经发现,日军已经无数次进行伏击和袭击。但日军近战能力不足,40年春季,平西反扫荡发现,日军出发时,一个士兵只带了一枚手榴弹。日军最重视,大炮,重机枪和掷弹筒,对轻机枪比较轻视。在战斗中,步兵冲锋动作很少,往往希望以火力解决问题。而伪军的战斗力和战斗情绪都很低,不能有大的作用。而八路军作战则第一重视手榴弹,第二重视刺刀。例如日,二分区在南角羊村战斗,打了1000多发子弹,结果敌人还是用刺刀杀死的。所以八路军要求要极力缩小子弹消耗,甚至不射击,而专以手榴弹,刺刀解决战斗。以上仅仅是冀中根据地的对日作战的总结,在整个华北呢?在上一篇揭八路军游而不击说法错误的文章,我们曾经说,光是日军北特警的5个特战大队就在最多10个月时间就参加4214次战斗。整个日军华北方面军在8年时间,参加多了多少次战斗?多少万次的战斗,怎么可能只死了851个人?我们不说平型关,百团大战这些人所共知的战斗,仅仅说一些不为人知的战斗,比如38年的响堂铺伏击战。战后,一个日军兵站汽车队的士兵村山武夫在4月3日的日记上这样记载:昨今は敵の敗残兵は、自動車隊のみねらふ如くに見え、昨日、自動車隊の森本部隊(小西部隊でない)に属する自動車隊二ヶ中隊、自動車百台、兵不明、全滅の報あり、全くしゃくにさわってたまらない。戦線を駈ける-日中戦争私記 (内藤 清次郎)&&&&&第57页&&&続けて2回の自動車隊援軍。这次战斗,除41名日军在兵站汽车第58中队第3小队长龟谷少尉的带领下逃跑、另21名日军分散突围外,其余337名日军或死或俘。被击毁汽车169辆。神头岭伏击战,日军林清少尉的第16师团野炮第22联队第4大队辎重队90人,第108师团第108联队第2中队辎重队343人和伊藤少尉的第108师团第117联队第2中队第3小队52人另有记者2人合计487人,阵亡399人,失踪8人。1939年,日军辻村讨伐队遇袭事件,日军战死83人。(日军损失数字出自国立公文书馆,陸軍中将阿部規秀戦死に関する報告 No. 51 (全 144 件) [画像数:16]】)意思3个战斗都已经有800名日军阵亡。另据日本防卫厅《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记载(第三卷第二分册第179页),仅1941年这一年,华北方面军各部与中共交战次数为17198次,日方损失是战死2352人,负伤501人(含国民党军游击队但是数量远少于八路军战斗次数)。还要看到,共产党敌占区游击战固然要歼灭敌有生力量,但最大的功效是“心理战”:让敌人恐惧,让人民看到胜利的希望!日本战史刊物《历史群像》2002年第10期也刊登一则日本老兵回忆录:“我和国民党军打过仗,也和八路军打过仗,论武器装备是国民党军好得多,但八路军极善运动,也就是说对战场的控制力极强,随时随地都会向你发动进攻。和他们作战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紧张中。作为战士我们更不愿和八路军交手。……和国民党军打仗,敌人败了就一跑了之,我们可以放心大胆地追击,和八路军打仗,即使撤退,他们也会设下各种陷阱,我们决不敢掉以轻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乐高八路军打鬼子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