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伊斯兰势力力会不会拥有核武器

全部答案(共100个回答)
条约,其目标是防止扩散核武器和核武器技术,促进和平利用核能方面的合作,并推动实现核裁军和全面彻底裁军的目标。《不扩散条约》是核武器国家对裁军目标作出有拘束力的承诺的唯一多边条约。
参考资料:
所以说,如果伊朗提前几十年搞核武器的话,是有可能搞成的!
但是,他是在《不扩散条约》都签定了30多年后搞的,那么,他就不该去搞
更何况伊斯兰国家本身所携带的种种品德,实在不能让其发展核武器!
就像不能给精神病人AK—47一样!
szy3282的分析很理性,很有见地,应该作为我国处理伊核问题的基本点。
不过,我个人观点倒希望有核国家多一些,核战争更不易打起来。这如同两个人都用手枪指着对方,看起来令人提心吊胆,实际上反而更没事,谁也打不起来。
不要以为美国是个负责任的国家,世界上真正把核武用于战争的国家只有一个,那就是美国。以后也曾多次有过对中国动用核武的考虑(朝鲜战争)。像伊朗、朝鲜等国发展核武,只是战至亡国时的最终选择,不到最后关头决不会动用,因为他们明知道美欧核力量可以把他们毁灭几千次。反倒是美国,它动用核武的动机或目的,既不是为了避免亡国,也不是为了挽救失败,而仅仅是为了减少自己伤亡(如二战时期,日本在盟军共同打击下,国力、资源消耗殆尽、败局已定,即使不用核武,日本最终战败只是时间问题)。美国至今不肯做出“决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诺(我可以理解为,在它认为必要时,如为了“减少伤亡”就有权使用核武器)。美国在对阿富汗、伊拉克、南联盟等国的空袭中,都曾大量使用贫铀弹(虽不是核武,但对当地居民、环境产生长期损害),美国为了达到是不择手段的。
另外,以上很多人都把伊朗与恐怖主义联系起来,不过据我所知,好像至今也没有证据证明伊朗跟“911”、本拉登、基地组织有什么关系。
伊朗的目的就是要造核武,而非发展核电。
有核国家和不扩散条约就是要保持自己的核优势,不允许别人拥有,特别是敌对国家,防止局面失控。
因此,从一般意义上美国要阻止其他人,包括伊朗获得核武;伊朗是个比较激进的潜在反美国家,美国的做法肯定更坚决;伊朗距造出核武还有相当长的时间,美国此时可以后顾无忧地打击伊朗实现其中东战略,消灭核武只是个适宜的借口,就象对伊拉克。
美国允许印度拥有核武是因为对中国战略的需要。印度在美国来看还算是理智国家而且比较亲美。以印度的能力,核武发展注定是小规模的,构不成大害。由于印度与中国的地缘关系,这种规模恰好对中国构成了不大不小的威胁。美国支持中国的潜在对手印度可以平衡掉一部分中国对美国的核威慑。
而巴基斯坦的核武是中国帮助发展的,目的是平衡印度。中美之间大国的较量是有来有往的,美国也不好说什么,何况巴基斯坦与美国的关系也不错,反恐帮了美国不少忙,美国也心存感激。
以上就是为什么印巴可以拥有核武,而美国坚决不许伊朗有核武的原因。
此外,有些国家研究核武是秘密的,实际拥有而并不声张。有些国家还没怎么着呢就先咋呼,可能是精神胜利法,也可能是处于其他战略目的。不过“吠犬不咬”,伊朗倒是给了美国动武的口实,这回的理由可比打伊拉克要充分多了。
理智上说,希望有人与美国叫板,从而给中国有腾挪的空间,也希望有个地方能成为中国新型常规武器的试验场,但真不希望伊朗有核武,毕竟那个地区恐怖分子、圣战、自杀袭击之类的东西太多了。关键是阿拉伯世界并不团结,不能理性地处理好内部事物并用一个声音对外。
1 关于伊斯兰国家可以有核武器吗? 首先声明巴基斯坦也是伊斯兰国家,他也有了核武器。很多人反对伊朗拥有核武器原因是他们是伊斯兰原脚趾国家,的确伊斯兰在宗教上支持圣战(对不信真主的异教徒进行武力征服),但这不能成为我们判断伊朗对外政策的首要因素,毕竟政治决断是要考虑现实的(尤其是全球化和现代化的今天),不可能有人蠢到打这样的堵:为实现狂热的宗教目的,不惜赔上整个波斯民族的命运去打一场胜率几乎为零的核战。的确现在有人把内贾德比作当年的希特勒(我个人也对他的部分言论感到不愉快),有走极端主义的倾向,但其实两个人所处的情况大相径庭:希特勒是纯粹的疯子,他有疯狂且极有可能实现的全球扩张计划,对国内实行的完全的暴政,当时的纳粹德国至少从军事上是有全球优势的,因此那时英法对德的妥靖政策和美国的不干涉态度是完全错误的。但是今天的伊朗是这样的情况吗?刚好相反,和北韩一样,伊朗顶多是一个在外强咄咄逼人的军事和政治挤压下艰难维护独立空间的无奈的发展中国家,他今天做的和50年前我们做的不是一样么:在民族和国家危难时刻必须对外强硬!!50年前当我们引爆了核蛋,国际社会是如何看待我们的?50年前我们出兵朝鲜对抗联合国军,国际社会是如何看待我们的?不就是担心吗,担心中国会与世界对着干,担心红色政权会危害世界,那时对中国表示不信任和敌视的也一定不少吧?可是现在呢? 200年前在襁褓中的美国也不是一样一强硬的姿态北伐加拿大么,当时的欧洲尤其是英国人是怎么看待美国的?? 一句话:不强硬就没有平等对话权,不管他是否疯狂,如果他拥有了核武器,肯定会小心对待的,所以不太可能出现伊朗拥有核武器以后就乱来的情况。
2 关于伊斯兰本身:现在很多人对伊斯兰有太多的误解,将其和狂热和恐怖主义联系在一起,我觉得有这样想法的人应该去读一下伊斯兰史。事实上伊斯兰本意即“和平”,要说血腥和狂热它远不如欧洲的基督教,后者导致的大屠杀,迫害,清洗和战争远多于前者。光是十字军东征,每次都屠城,相比之下萨拉丁的穆斯林要开明的多(大家最近不知有没有看过《天国王朝》),历史上伊斯兰一直是开明政治,科技领先,商业繁荣和注重多元文化交流的文明典范。它在东西方之间架起了文明对话的桥梁。它继承了希腊的遗产并将其反哺给愚昧的黑暗中世纪欧洲人,让其得以有文化复兴。西班牙在穆斯林的占领下得以开始他们的辉煌历史。但自从欧洲开始工业革命和殖民开荒后,包括阿拉伯在内的全球所有的文明都受到了严酷的挑战。最惨的是美洲的阿兹台克和玛雅还有非洲文明,他们几乎被消灭了。东亚和印度先后渡过了难关,而阿拉伯民族则还没有完全站起来。
现在的所谓的“飞机撞大楼”“人体炸弹”跟本不是伊斯兰的本意,任何民族在这种被束缚、压迫的时候都会做出不得以的事来。可悲的是现在是那种国家与国家,军队与军队之间差距十分悬殊的年代,91年海湾战争杀达母的坦克军团和美国的装甲师毁损率比是3000:1,所以现在别指望拿AK的阿拉伯人可以和军费4000亿$的武装力量抗衡。所以有了恐怖主义,它比我们的义和团运动更悲惨。如果恐怖主义这个词早就有的话,那么英国人会把华盛顿也称为恐怖分子,日本皇军和国民党军也会把红军称做恐怖分子,这年头强者为王,败者为寇。我相信人生来都是一样的,我不相信那些将身上挂满炸弹的人心中只有狂热。征服者们似乎理解不了:“为什么他们这么仇恨我们呢???”
3 关于核武扩散和恐怖主义:我个人不认为伊朗拥有核武器的计划会增加恐怖分子得到核武器的可能性。如果恐怖分子真要核武器的话他们应该已经有了。即便没有,如果他们想得到的话,也未必非得向伊朗要。现在武器黑市交易厉害的很,前段时间香港竟然还查出偷运米格29(晕啊,还运到美国的),俄罗斯核武管理混乱,还有有不少国家(不管是不是核武国家)在核技术和核交易上都不透明,象巴基斯坦,日本,俄罗斯等等,所以要搞到核武应该已经不是难事了。与某些暗地里搞核武却不吭声的国家比,伊朗已经够透明的了。 我反对核扩散,但在当今的国际环境下很多国家别无选择。一句话:今天的国际格局根本没法协调防核武扩散这种需要各方平等,互信来完成的课题。而现在国际政治缺少的就是平等和互信(尤其在单边主义实行后),中国人早就看到了这一点,呵呵,所以我们已经捷足先登了~~~。至于恐怖主义,这东西已经防不胜防了,除了核武还有生物武器和化武,一个比一个好生产,很难说要怎么防恐怖主义,但美国现在的单边主义是明显错误的,进攻伊拉克更是错误,只会激化矛盾。
4 美国会动武吗? 不会,至少布什任期内不会。伊拉克局势太乱,阿富汗也不太平,从军事角度来看,再发动战争已经是不可能了,虽然有歼灭伊军主力的可能,但完成不了军事占领。另外伊朗不是伊拉克,后者毕竟在91年已经被消耗贷尽了,还经过10年制裁。美国国内民意也不同意,世界舆论也不会同意。另外我怀疑俄罗斯的底线是否可能被触及,不知会不会重演科索沃那一幕……伊朗人敢在这个时候和美国叫板正是看中了现在这个机会,如果再过5、6年情况就不一样了,那时候再急急忙忙搞核武可能就来不及了。
5 虽然我对伊朗的核计划有同情心,但毕竟我不是伊朗人,政治是政治,不应该以同情为思考的起点。以下是我觉得我国应有的态度:利益至上(呵呵~屁话)。从以上的分析,我觉得从军事角度担心伊朗核问题不应该是我们研究的侧重点。我们着重研究的精力应该放在一但伊朗成功拥有或被国际社会阻止拥有核力量后中东政治格局变化对我利益(尤其是长远利益)有什么影响。其中涉及到油价,我国能源安全;涉及中东国家之间政治平衡的改变;涉及如何在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寻找利益支点;如何权衡我国与美国在一系列诸如台湾、朝鲜等问题上的战略进退,因为对我们和美国来,说朝鲜和伊朗问题有太多相似之处,美国一定希望从伊朗问题上探测我国的战略底线;从全球来看,涉及多边政治力量的构件,现在国际多元化已初具端倪:东亚,南亚,欧洲,拉丁美洲都已有可以抗衡超级大国单边计划的政治力量了,惟独四分五裂的西亚和非洲没有,中国和俄罗斯是否应该允许那里出现一个强大的政治力量? 呵呵,小弟在这里只是浅尝而止,望能抛砖引玉~~~~
------ saladin'cavalier
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以色列、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可以拥有核武器,为什么伊朗就不能?
看点一:伊朗的态度与命运
从理论上说,伊朗自主开发核技术、和平利用原子能,这应该是一种天赋权利,不应该成为问题。更进一步说,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以色列、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可以拥有核武器,为什么伊朗就不能拥有?然而,国际社会的着眼点却不在这里。首先,伊朗核开发的目的受到广泛质疑——对于探明储量高居全球第二位的石油大国伊朗而言,它真的那么迫切需要核能来解决它的能源之需吗?沿着这条思路,人们很容易就会得出伊朗发展核技术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推断了。事实上,核武器的扩散确实是一件值得国际社会高度关注的严峻问题,控制核技术的扩散,其实质就是要有效控制核武库的扩充,防止更多国家加入核武俱乐部。其次,伊朗核问题之所以成为大问题,成为国际争端,演化成国际危机,最关键的是美国和以色列因素。美国、以色列与伊朗的关系世人皆知,双方的极端对立已长达数十年。在美国和以色列看来,伊朗拥有核武器就是自己的恶梦,无论从战略利益、政治、军事的角度讲,还是从情感、心理的角度讲,伊朗拥有核武器都是不可接受的。美国和以色列或许可以允许伊朗在严格监控下的和平利用核能,但绝不会允许伊朗突破核武的底线。所以,美国和以色列的诉求既是伊朗核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伊朗核问题国际化和不断激化的根本原因。
然而,对于伊朗来说,核技术的开发利用是事关国家主权、民族尊严和生存发展的大问题。一方面,石油总有一天会枯竭,伊朗需要未雨绸缪,尽早掌握新的能源技术,以便为民族和国家的生存发展提供更多的保障;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方面:面对美国、以色列的极端敌视和强大压力,伊朗感到自身的生存发展受到严重威胁,现有的武装力量根本无法保障自己摆脱阿富汗和伊拉克那样的命运,因此,伊朗最好的选择就是尽快拥有核武器,拥有同敌人同归于尽或者重创敌人的威慑能力,使敌人因为惧怕战争成本巨大而不得不止步。波斯民族在历史上曾有过令世界侧目的辉煌,然而,现在的波斯民族却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这就是为什么伊朗至今仍然全力撑持而不肯让步的关键所在。
目前,摆在伊朗面前的有这样几条路:一是放弃核计划,全面妥协;二是接受“俄罗斯方案”或类似的替代方案,同各方达成有限妥协,使争端在政治和外交层面得到解决(代价是放弃核武器开发、丧失核技术自主权而换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三是坚持既定立场,面对安理会可能采取的有限或者严厉制裁;四是决不妥协,准备应付最坏局面的出现——美、以或西方阵营的军事打击。坦率地讲,无论哪一条路,恐怕都非伊朗所愿。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在国际事务中,从来就没有什么真正的公平和公道,有的只是利益的交换和实力的决定。不管伊朗的要求多么正当,伊朗都不可能独立自主地按照自己设计的路子去走。伊朗核问题对于大国或大国集团来说不过是又一个战略和利益博弈的新舞台。不管伊朗多么心不甘情不愿,它都不可避免地要沦为大国搏弈的一枚棋子,并最终被放在暴风眼内接受命运的安排。
看点二:欧盟的视点
在伊朗核问题上,以英、法、德为代表的欧盟表面上看似乎是美国伸到前台的一支枪,实则并不尽然。除了绝不希望伊朗拥有核武器这一点同美国的诉求高度一致外,欧盟积极介入和全力干预伊朗核问题,主要还是出于自身的战略和利益考量:其一,把伊朗核问题控制在政治和外交层面,力求和平解决,努力避免武力解决局面的出现。一旦出现美国和以色列武力解决伊朗核问题的局面,作为美国的盟国和北约组织成员国,欧盟将首先陷入是否军事介入的两难之地;更重要的是军事行动必将给本来已经混乱不堪的中东局势带来更大的动荡,其结果必然会对严重依赖中东石油资源的欧洲经济和世界经济带来难以预料的影响。这恐怕是欧盟当仁不让力争成为伊朗核问题原始谈判方的内在动因之一。其二,同美国极端敌视伊朗不同,欧盟不存在普遍而强烈地改变伊朗现政权的政治愿望,双方的对立情绪要缓和得多,因此欧盟不愿把伊朗逼到绝路而造成更大的灾难。其三,借伊朗核问题凸显欧盟的存在和力量,暗中牵制美国的单边主义行径。自二战结束以后,西欧、南欧和北欧一直在美国的掌控之中,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特别是冷战结束后欧洲国家联盟——欧盟出现后,欧洲的经济、政治、科技和综合实力出现重大变化。欧盟已经不甘心于只是做美国的附庸或小兄弟,特别是小布什上台以来,面对美国霸道的单边主义,双方的裂痕进一步加深,加上其他经济和政治层面的原因,欧盟觉得摆脱美国的控制不仅是必要的,也是符合自身利益的。于是,欧美之间的舞步越来越不合拍,踩对方脚的事情时有发生。加上中、印等大国的迅速崛起,俄罗斯的颓势止跌回升,世界格局不知不觉间已悄然生变,欧盟作为当今世界一个重量极的条件也随之成熟。伊朗核问题恰好为欧盟提供了显示其力量和存在的舞台。其四,通过积极介入伊朗核问题,欧盟可以顺理成章地把势力和影响投射到中东这个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进而捞取地缘政治和外交等方面的好处。其五,通过伊朗核问题的交涉和谈判,在利益交换中争取占得先机。其六,通过全力干预伊朗核问题,有效控制伊朗这类在他们看来属于高度危险“国家”的核技术发展,可以防止恐怖分子获得恐怖的核武器。其七,在上述前提下,欧盟可以接受伊朗在有效控制下和平利用核能。
当然,从现在的情况看,欧盟作为伊朗的主要谈判对手,他们的意图还远没有实现。经过多轮若干个回合的艰难较量,谈判一再破裂,代表欧盟的德、英、法不得不要求把伊朗核问题提交安理会,说明欧盟的努力遭到重大挫折。这将使欧盟倍感失落。
看点三:俄罗斯方案
在伊核问题上,俄罗斯是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当伊朗与欧盟的第一阶段谈判因严重对立而无以为继时,在伊朗的要求下,俄罗斯介入谈判。由此,伊朗核问题进入了第二个阶段——三方会谈阶段。俄罗斯的介入主要由三个因素促成:一是孤单的伊朗面对欧美的强大压力,迫切需要盟友或利益相关者的支持;二是由于传统与现实的关系,俄罗斯在伊朗有着重要的利益,介入谈判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俄罗斯的既得利益和潜在利益;三是可以借机显示自身作为世界一极的力量和作用。随着俄罗斯的介入,谈判出现新的因素——俄罗斯提出了自己的方案——铀浓缩活动放在俄罗斯境内进行随后又调整为在俄罗斯境内与伊朗建立铀浓缩联合企业。俄罗斯的方案可为一石三鸟:一者为陷入僵局的伊朗与欧盟的谈判提供了圆转空间,使进入死角的谈判有了新的弹性;二者可以赚取巨大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三者手中多了一张外交王牌,可以对美欧进行强有力的牵制。伊朗核问题对俄罗斯来说是一个天赐良机:如果伊核问题最终在俄罗斯方案的基础上达成妥协,那么俄罗斯就会成为最大的赢家——不仅可以大大提高俄罗斯的国际威望,获取前述三种直接和间接收益,还能强化同伊朗的全面关系,在中东腹地找到代理人和立足点,获得地缘政治利益;即便伊核问题最终出现安理会制裁伊朗和美、以军事打击伊朗的局面,俄罗斯也可以因为石油价格飚升而获得巨大经济利益和影响国际政治的砝码。几乎可以说,无论伊朗核问题结局如何,俄罗斯都可能是得利最多的一方。
俄罗斯的加入,客观上虽然为解决伊核问题提供了回旋余地,但由于利益诸元出现新变数,也使伊核问题更加复杂化,因此,伊核问题三方会谈无果而终也就成为必然。这种结局一方面是伊、欧双方不肯妥协使然,同时也是伊朗同俄罗斯既合作又利害相争的暗斗使然。伊朗要求中国加入其核计划就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预防性布局。
看点四:美国的目标
当伊朗核问题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都难以为继的时候,一直站在欧盟背后的美国终于按捺不住,走到前台,加入到谈判的战团之中。于是,伊朗核问题进入第三个阶段——伊、欧、俄、美四方会谈阶段。
伊朗不仅是美国圈定的三个邪恶轴心国之一,也是美国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对象。为此,美国利用反恐战争、伊拉克战争加紧布局,实实在在地把伊朗放进了绞肉机中(只要看一下西亚地图就一目了然了),所欠缺的就是按下绞肉机的按钮了。在美国的战略考量中,不能让伊朗拥有核武器几乎是美国的绝对底线。从某种角度说,美国是伊朗核问题相关各方中最不怕矛盾激化的一方。因为一旦伊核问题激化,将会为美国采取严厉行动提供机会和借口:如果谈判最终无果,美国可以堂而皇之地在安理会运作制裁行动,借助国际合力达到惩罚伊朗政权进而促成伊朗内部激变,实现政权更迭的目的;如果制裁无法实施(如安理会没有通过制裁决议),美国还可联合盟友,选择军事行动(轻则摧毁伊朗核设施,重则瘫痪伊朗的政治、经济、军事体系甚至像阿富汗和伊拉克一样实施军事占领),直接颠覆伊朗政府,扶持亲美政权,进而达到控制伊朗的目的。试想一下,如果美国实现了对伊朗的有效控制,伊拉克、伊朗和阿富汗就会连成一片,整个西亚的腹地就被美国掌握在手中。一旦这种局面形成,不仅世界能源的命脉被美国人紧紧握在手里,整个阿拉伯世界也尽在掌控之下。这对美国巩固其唯一超级大国霸权地位的作用无疑是不可估量的。由于美国在伊朗核问题上的目标追求具有高度对抗性,所以,美国加入谈判,注定难以让各方握手言欢,第三阶段的四方会谈最终失败也就在预料之中了。
看点五:中国的介入
从伊朗与欧盟之间第一阶段的面对面会谈开始,到第二阶段的伊、俄、欧三方会谈,再到第三阶段的伊、欧、俄、美四方会谈,中国一直置身局外、静观其变。然而,随着谈判者的逐步增加,伊朗核问题不仅没能出现转机,反而越来越复杂,越来越激化。在最终陷入死胡同的时候,中国的入局就水到渠成了。正如一位西方官员所说,在伊核问题上,最具决定性的国家恐怕是一直很低调的中国。他的见解并非耸人听闻。何以见得?我们拿巴基斯坦核问题和朝鲜核问题比较一下就明白了。巴基斯坦搞出了原子弹后,世界又能奈他何!如今朝鲜多次明确宣布自己已经拥有核武器,美国又能奈朝鲜何!以巴基斯坦、朝鲜的国力和军事实力,美国却动他们不得,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的背后站着一个巨人!换句话说,朝鲜和巴基斯坦是中国不能不严重关照的“利益相关者”。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伊朗,伊朗同中国的关系是否达到了巴基斯坦和朝鲜与中国那样的密切程度?尽管中国前不久刚刚同伊朗达成了高达1000亿美元的经济合作意向,但在中国的整体战略和利益考量中,伊朗对中国的发展是否具有重大或者决定性的影响力量?仔细考量这些问题后,自然就会知道为什么欧盟和伊朗都一致主动邀请中国参加伊朗核问题的会谈了,自然也就明白为什么中国同意把伊朗核问题升格到安理会范围加以解决的用意了。一方面,中国加入伊核问题谈判是伊朗强烈坚持而其他各方不得不接受的结果,实则也是必然。因为随着伊朗核问题的不断升级,伊朗核问题必然要提交安理会。一旦进入安理会处置阶段,伊核问题无论如何都无法绕过中国,因为中国手中握有对美伊双方来说都十分关键的一张王牌——否决权之牌。这就是伊朗核问题进入第四个阶段即伊、欧、俄、美、中五方会谈阶段的逻辑必然。然而,人们一时难以明白的是,在伊核问题的五方会谈中,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不是都坐在谈判桌上了吗?为什么不在这个范畴内寻求解决而一定要提交到安理会呢?提交安理会不就意味着外交和政治解决的空间更小了吗?此前中国一直呼吁谈判,希望在国际原子能组织的范畴内加以解决,怎么会投赞成票提交安理会呢?事实上这正是目前阶段最耐人寻味的地方。通常情况下,在擂台上出现越晚的人,往往也是越有实力的人。高明的猎手知道什么时候出枪,知道如何击中要害。明眼人不难明白其中的奥妙:无论是五方会谈,还是国际原子能组织的框架内,中国说话的分量是有限的!然而,到了安理会则不同了——对伊朗也好,对美国也好,中国的决定都至关重要!当然,中国的这张牌也不好出,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和战术的角度全面衡量和运筹,在维护中国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必须综合考虑中国与美欧等西方国家的关系,必须考虑在伊朗的现实与长远利益,必须考虑中国在中东地区、阿拉伯世界和全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形象和影响,必须考虑同俄罗斯等战略伙伴之间的利益协调,必须考虑采取相应行动后对地缘政治和全球格局造成的影响等等。近几年来,中国新的最高决策层在内政和外交中所展现出来的政治智慧、战略目光、运筹技巧和驾驭能力常常令世界震惊不已,相信在此次伊核问题上同样会有令人满意的表现。
看点六:阿拉伯国家的尴尬
在这场围绕伊朗核问题的博弈中,阿拉伯国家的处境最为尴尬:其一,波斯人虽非阿拉伯民族,但伊朗同阿拉伯世界有着现实的共同文化背景和共同的宗教信仰,阿拉伯国家同伊朗存在着文化感情和地缘政治因素上的认同感和亲近感,在伊朗核问题上,大多数阿拉伯国家会对伊朗给予同情;其二,由于美国在中东问题上推行极度偏袒以色列的政策,敌视和制裁伊拉克、伊朗、利比亚、叙利亚、黎巴嫩、苏丹、索马里等伊斯兰国家,不顾伊斯兰世界和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发动对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战争等一系列霸权战略和行为,加上基督教文化对伊斯兰文化的排斥,使得阿拉伯世界同美、英等西方世界敌意日深,因此,从道义的层面上,大多数阿拉伯国家会站在伊朗一边。然而,现实是无情的,面对强大的美国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阿拉伯国家无法给伊朗以任何实际或有效的支持。阿拉伯国家无权参与伊朗核问题这样的本地区事务,并非不愿,而是没有实力。由此带来的愤怒和无奈也就可想而知了。当然,阿拉伯世界对待伊朗核问题的心情也有复杂的一面:伊朗固然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但拥有核武器的伊朗是不是一定就受欢迎呢?阿拉伯世界真的愿意伊朗成为中东地区的主宰吗?这都是地缘政治现实中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看点七:以色列的两难选择
在围绕伊核问题的这场较量中,以色列虽然无缘参与政治层面上的外交谈判进程,但它却是伊核问题中无论如何也不能忽视的一个角色。一方面,以色列同伊朗互为死敌,伊朗拥有核武器对以色列来说是难以接受的。以色列作为美国对付伊朗文(欧盟)、武两支枪中的“武”枪,在这场较量中它不可能置身事外。因此,一旦政治层面的外交努力失败,以色列像摧毁伊拉克核设施一样对伊朗核设施进行打击不会让人感到意外。另一方面,以色列一旦选择武力摧毁伊朗核设施,它所面临的问题恐怕决不会想袭击伊拉克核设施那样简单了,得失殊难预料。
看点八:发展中国家的无奈
在发展中国家看来,伊朗核问题同以往的伊拉克、印度、巴基斯坦、利比亚、朝鲜核问题一样,只是一个实力问题,根本没有公正和公平可讲。有实力的核大国以及那些有强大支持者做后盾的有核国家不仅可以拥有恐怖的核武库,还垄断着和平利用核能的尖端技术。这些国家在自己拥有了核武器和先进的核能技术后,就会打着核不扩散的幌子进行十分严密的技术控制,而发展中国家则只能作局外人,哪怕是民用核技术,也很难得到支持和认可。所以,伊朗核问题在发展中国家眼中,看到的是更多的悲哀和无奈。当然,笔者也反对核扩散。但问题的关键不是在于控制核能技术的利用,而是有核国家应该致力于销毁核武器。只有在这个前提下,世界才会真正实现公正、公平的和平利用核能。
看点九:伊朗核问题背后的文化冲突
当然,伊朗核问题的背后还隐藏着一种无法拿到桌面上来的较量,那就是文化的较量,即基督教文化同伊斯兰教文化的较量。在笔者看来,人类社会历来都是以多元形态发展的,不仅过去是这样,现在和将来也应该是这样。然而现在这种暗潮汹涌的文明冲突,无论结果如何,恐怕都非人类的福音。平等相处、和谐共存才是最重要的。
围绕伊朗核问题展开的这场较量,结果尚难预料,但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一是伊朗完全独立自主的核技术开发以及开发的最终目的难以达成,伊朗可能最终将不得不选择妥协,否则将承受更大的损失;二是伊朗核问题的任何妥协都是大国利益博弈平衡或相对平衡的结果。如今,伊朗核问题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国际原子能组织紧急会议决定向安理会报告后,伊朗已经作出激烈反应,伊核问题进一步升级和激化。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政治解决或外交斡旋已经走到尽头。事实上,包括伊朗在内,谈判各方都留下了相应的活口,为伊朗核问题预留了相应的余地,新一轮的博弈正在台前幕后紧张进行。我们真诚希望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合法权利能够得到尊重和保障,并在此基础上尽早地解决和平争端。
印度和巴基斯坦于1998年,相继进行了核试验,强行进入了核俱乐部。印度连续爆炸了5个核装置(70年代印度就秘密进行了核试验),巴基斯坦连续爆炸了6个。除了朝鲜,...
其实我国曾经5次面临着美国和原苏联的核威胁,有四次是美国,原苏联一次,具体的情况是:
第一次,朝鲜战争期间。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
我军的军容风纪规定,男军人不能留胡须、长发,这是规定。外国的军人有的是可以的,主要是由于宗教的原因。以上楼主回答得基本正确。
这是德国HK为美国海军陆战队研制的M27 IAR(步兵自动步枪)班用轻机枪,其实就是采用16.5英寸重型枪管的HK416。题图这支在下机匣上画了海兵队的军徽,而...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伊斯兰势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