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一步深入工程建设记者现场采访开场白

我见证 我感动
病童候诊痛苦躺地无人让,悲!
您还看国足比赛吗?
交警拔枪逼停酒驾该不该?
博客劲爆点
第一视频推荐
24小时排行榜
  8月末,青藏高原,我们采访组驱车从西藏拉萨到青海格尔木,翻过唐古拉山口、穿越可可西里无人区,历时8天,行程1000多公里,深入青藏电力联网工程施工现场,采访报道工程建设者们是如何搭建“电力天路”的。  青藏电力联网工程是世界上海拔最高、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输电工程。对建设者来说,必须面临高原严酷的自然环境对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劳动能力所构成的极大挑战。“吃苦耐劳”“甘于奉献”“舍小家为大家”……这些耳熟能详的报道用语用在这里显得特别实际、特别准确、特别有说服力。  工程建设者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并不是所有人都清楚,尤其是在偏远的高寒地区、荒漠地区、深山峡谷地区及浩渺海疆上的建设工程,艰苦程度大大超出人们的想象。此次采访中,我的镜头始终对着施工一线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因为他们的努力与付出深深感动着我……  “电力天路”正在延伸,雪域高原上的工程建设者们,后会有期!
相关报道:
【】【】【】【】【】【一键分享热门关键词:
您当前的位置:&>&&>&&>&&>&正文
望江楼水电站工程接受地方电视台采访
&&来源:&&作者:李宏伟&& 9:13:49&&我要投稿&&
& &&关键词: &&
:3月1日,吉林省集安市电视台委派记者专程到望江楼工地,就如何加快进度,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及工程目前进展情况和经验等深入工地进行现场专题采访。三分局望江楼水电站右岸厂房土建工程项目副经理于雷接受采访,并就近期工程进展情况作了简要介绍。由水电六局承建的望江楼水电站左岸土建工程是本工程中的控制性工程和难点工程。该工程任务重,时间紧,在施工生产过程中,项目部争优创先,全面实现标准化管理,努力满足业主期望。同时切实加强领导、强化目标责任、掌握施工动态、靠前指挥、科学组织、合理安排,不断细化施工组织实施方案,水电站左岸土建工程六孔泄水闸于日满足过流条件,取得了突破阶段性胜利。随后由水电六局承建的右岸厂房土建主体工程项目于2016年10月再次吹响施工号角,项目部仍一如即往以高起点、高标准、高速度掀起了工程建设热潮。春节过后的大年初六,在建设公司(业主)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开展复工前的准备工作,如今施工现场呈现出大干火热的劳动场面。截止目前右岸厂房围堰基坑开挖土方2万立、石方4.5万方,完成基坑开挖总量的65.2%。望江楼水电站是吉林省重点工程,也备受集安人民的关注。集安电视台自去年到工地进行实地采访后,作为主要施工单位,电视台今年再次深入现场对水电六局进行了重点采访。在谈到工程取得的经验时,于雷说,上述成绩的取得,一是依靠建设公司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二是强化内部管理,将履约意识转化为履约行动;三是将建设电站工程与地方经济发展紧密联系并创佳绩。最后代表项目表示将会积极抓紧今年第一个施工节点目标的如期实现,进一步加强管控能力,抓好安全文明施工,严把施工质量,全力推进工程建设,为吉林经济建设做出中国电建人应有的贡献。
投稿联系:陈女士 &&&新闻投稿咨询QQ:
邮箱:(请将#换成@)
北极星电力网声明:此资讯系转载自北极星电力网合作媒体或互联网其它网站,北极星电力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频道最新频道排行
新闻总排行招聘总排行
要闻市场评论项目
政策解读电力数据看电力水电七局记者“走出去”续写“国际曲”
来源:水电七局
作者:戴敏 杜志明 陈果 田毅 张占国
7月17日,中国电建新闻中心“提质增效记者行”采访组,按照水电七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领导安排,走进东欧国家马其顿,深入工程建设施工现场采访报道。 此次采访为中国电建水电七局海外报道第一站,行程万余里,历时一周。据悉,中国电建承建马其顿两条最高等级高速公路,也是集团在该国唯一建设单位。记者走进建设工地和区域总部,全景式报道“走出去”的海外人工作和生活,真实记录展示国际优先,扎根海外的战略引领,用镜头聚集艰辛,用文字感受力量。抵达项目当天,记者进驻MS高速公路项目部,作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100亿美元专项贷款”的首批落地项目,从 Miladinovci(米拉蒂诺维奇)至Stip(斯蒂普),主线全长约47公里。在现场采访中,MS项目部负责人黄刚告诉记者,该项目是目前马其顿在建的最大的基建工程。为优质高效建成中国电建打造的欧洲高端项目,他们建有马其顿全国最大、最环保、最先进的沥青混凝土拌合站,已生产7万多吨。据了解,高速公路建成后,将大大改善马其顿现有交通状况,首都斯科普里至希腊和世界文化遗产兼旅游胜地奥赫里德的行车时间会明显缩短,公路的建设在马其顿深受当地政府重视和民众欢迎,也受到了国内外媒体广泛关注。 记者在马其顿采访记者在现场采访记者在项目部采访
浏览次数:拒绝访问 | www.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3a42f3f690a143dd-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站内检索:
设为首页 |
                  
地方新闻网→
                
现在的位置:→
清流润民生――民和民生水利工程建设现场采访记
发布时间:
  青海新闻网讯 5月的一天,来到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官中村,村民吕西龙的妻子正在自家的自来水龙头下接水。得知记者的来意,她笑着说,通了自来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家里烧水做饭饮牲畜再也不愁用水困难了。
  吕西龙家的自来水,仅仅是民和县实施民生水利工程折射出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近年来,民和县投资上亿元先后累计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96项,修建集雨利用窖3.71万眼,全县28.77万人和33.37万头(匹、只)牲畜的安全饮水困难得到了解决和改善。
  当许许多多的群众不再从遥远的山沟里挑水时,当干旱枯焦地区的人们不再用那苦涩的碱水解渴时,民和水利人又迈开脚步向新的水源地开进。
  5月7日,记者来到该县古鄯镇南部的七里河岸,大庄十九村人饮工程主管道黄草坪打压点,施工师傅正在两米多深的打压井下做打压检测。站在井口的县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办公室副主任李兴元说,这是技术人员在做打压试验,通水主管道每相隔1000米做一次,主要是检测管道是否漏水、管道的最大水压承受力等。
  在李兴元带领下,我们踩着雨后的泥泞,沿着峡沟一条弯弯曲曲的施工通道,经过数十分钟的跋涉,便看到一座七八米高的拦水大坝,从坝顶泼洒而下的汩汩清流形成了大山深处的人工瀑布。李兴元说,大庄地区十九村人畜饮水工程,是中德合作青海海东贫困地区农村可持续发展扶贫项目之一,项目总投资2342万元,建设规模主管道总长39.1公里,涉及古鄯、马营、隆治、大庄、总堡乡等五个乡镇19个行政村的2万人。预计2014年年底将全部通水。
  在地处官亭地区的积石峡水库灌溉工程建设现场,记者看到通往杏儿藏族乡沟岔北侧荒凉的山洼里彩旗飘扬,机声轰隆。走近3号隧洞入口处,能清晰听到洞内施工的机械声。沿着隧洞向里行走了四五十米,便出现了施工师傅们打眼钻洞的忙碌身影。一双双沾满泥巴的大手,紧握着颤抖的钻机,从钻头飞溅出的红土粒不停地敲打在师傅们的安全帽上。
  据了解,总投资3.25亿元的积石峡水库北干渠灌溉工程建成后,将改善官亭地区灌溉面积5.67万亩。同时,该工程形成的自流灌溉对农民来说,亩均至少能节省15元的灌溉成本。官亭镇党委书记安国辉说,积石峡水库灌溉工程是三川地区期盼已久的民生水利工程,工程建成后将使三川地区5.6万亩水浇地的灌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希望这个工程尽早建成,尽早发挥效益。
  松山脚下的河西沟,轰隆不断的机械声打破了这里昔日的平静。这里正在建设投资1.39亿元的河西沟水源工程。
  据介绍,河西沟水源工程是民和县惠及人畜安全饮水和保障农田灌溉的重大民生水利工程,工程建成后能有效调节流域水资源,改善灌溉面积1.40万亩,解决核桃庄、李二堡两乡镇3.4万人、2.38万头牲畜的安全饮水问题。
  相对于河西沟水源工程,投资9578万元的大通河水源工程建设场面显得热闹多了。来到工程现场,一级泵房的主体框架已经从河床上崛起,工人师傅们正在拆卸泵房四周的施工脚手架。进水前池处,一台大型吊车正伸长大臂吊装冲沙闸。
  在施工现场,记者见到了戴着安全帽的民和县水利局局长马晓川。马晓川说,这几年县水利部门根据&十二五&期间的民生水利工程要求和东部城市群发展要求,在抓好节水灌溉、人畜饮水、抗旱等面上基础工程项目建设的同时,重点实施大通河水源工程、河西沟水源工程、积石峡灌溉工程、大庄19村人饮工程等,致力于解决马营、大庄、塔城以及前河、甘沟和杏儿等浅山干旱地区饮水困难问题。
  从大通河到河西沟,从七里峡到积石峡,那些汗流浃背的身影正描绘着民和民生水利的新春天,那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正诉说着民和水利人共同的心愿:引一股清流,润一方水土,甜一方民心。 (作者:石延寿 林玟均)
相关新闻↓
青海新闻网版权所有
未经青海新闻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E-mail: 新闻登载许可国新办[2001]55号 青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现场采访的流程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