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的猎杀潜航3潜艇和鱼雷装填一枚鱼雷,需要多少时间

    一直在想,为什么潜艇发射鱼雷一定要上浮到水面平射? 增加了许多危险,鱼雷在水面上的轨迹直接暴露潜艇位置.    在深海埋伏,垂直发射鱼雷到水面打击船只不是很好吗?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水压现象会导致鱼雷偏差,射击精度减低,严重可能引发自爆  暗流现象会直接导致鱼雷偏离航道  鱼雷伤俘能力有限制    只知道这些。  
  谁告诉你一定要浮到水面才能发射啊。
  LZ的想法很有建设性,不过要小心有瓶瓶罐罐的东西掉下来砸了头。
  谁说要浮上来才能发射~~什么年代了~21世纪了~~不需要浮上来了~  
  在上面好射!  你想~要是在下面的话就要用力的才可以射上去
  忘了以前看的什么影片了,一个潜艇和军舰打仗
  潜艇不需要浮起发射鱼雷。可以在水下一定深度发射。
  在水中也可以发射鱼雷,但是无法发现和确认敌人的位置,发射了也没用。现在技术进步了,完全不用浮上来发射鱼雷和导弹。
  早期如一战和二战时期的潜艇发射鱼雷。因为早期的鱼雷都是直航鱼雷,没有声控、磁控、线控等导引部分,所以有两种方式。  1:水面发射。潜艇处在上浮状态。在水面直接发射鱼雷,前提是月黑风高,别人发现不了你。的情况下,或者是潜艇负伤,不能下潜拼死一搏的情况下。  2:潜望镜深度发射:这时候潜艇的潜深在12米左右,只漏出潜望镜的镜头来观察和计算鱼雷射击参数的。这是最多的鱼雷射击方式。  这两种方式,都是靠近水面的,水上或水下12-15米左右。  
当然在更深的深度也能发射。在早期潜艇上,只要艇长不傻的话,一般不会采用盲射的方式,因为潜艇携带的鱼雷(连舱外储存筒都算的话)就那么十几枚。早期的潜艇在0-60米左右的深度一般都可以把鱼雷抛射出鱼雷管。但是水下盲射没有准确性。详细如下:  
一是准确性不好,因为早期声纳不健全,主要靠光学仪器瞄准,  
要想不漏出潜望镜,光靠声纳计算出目标的详细航向和速度距离等很难。没有准确性。  
二是容易引起事故,因为鱼雷发射前要有一系列的准备,如打开鱼雷管的盖子,并平衡压力,压缩空气系统要负责把鱼雷弹出管子(弹出后鱼雷才能靠自己的发动机航行),然后气泡回收装置会回收气泡隐藏行踪,自动配重装置会吸入和鱼雷重量等量的水来平衡潜艇。防止纵倾,这些系统在大水深下会不大保险,容易引起事故。或伤或沉。  
但是现代潜艇:一是工艺提高,新材料也应用,而且鱼雷也是自导的。所以可以在大深度下发射。如百米-几百米水深也可以发射。
  路过,天涯还是人才辈出的
  谁说只能在水面发射?&即使在1战2战时也可以在水下发射,打不打得着是另外一回事.&&建议lz多看几部反映现代潜艇的电影。
  我也想过,鱼雷全部改成垂直放置,直接冲上发射。想想没必要,    在深水区水平发射一样可以打到水面。关键要解决准确问题。    在鱼雷前面都装上摄像头,而且可以人工控制方向,可以转弯。    即使没打到目标,转个圈就又回来了,可以反复无数次,只到打    到为止。成本增加多少倍都没关系啊,打到船就赚回来了。
  百米-几百米水深????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解放军潜艇装填鱼雷画面:头部张开大口
来源:环球网
原标题:宋级改进型潜艇这样吊装鱼雷
图为宋级改进型潜艇这样吊装鱼雷。
  近日,一张中国海军新型潜艇在码头吊装鱼雷的图片在网络上曝光。
(责任编辑:沙洋波 UM016)
&&&&&&</div
军事热点推荐
令计划的独生子令谷在车祸中当场死亡…[]
军事历史精品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二战美军潜艇与日本军舰遭遇战:深海追击_网易新闻
二战美军潜艇与日本军舰遭遇战:深海追击(全文)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美军的“坦伯”号潜艇(SS-198)
“坦伯”号潜艇艇长拉塞尔 凯弗维尔
中国网3月26日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海军潜艇部队与日本舰艇进行了激烈的战斗,虽然对日本舰艇给以沉重的打击,但是美军也付出了很高的代价:52艘潜艇被击毁,占参与作战行动潜艇总数的18%,其中大多数潜艇的艇员全部牺牲(75至85人)。美国《海军历史》杂志发表罗伯特 舒尔茨和詹姆斯 谢尔的文章,描述了美军的“坦伯”号潜艇(SS-198)在1944年1月底至2月初与日本舰艇惊心动魄的遭遇战情况。
日晚上8点35分,美军的“坦伯”号潜艇在执行第10次巡逻任务时,发现了一支正在向北航行的有舰艇护航的日本船队。当时能见度很差,难以确定其航向和攻击方位。最后,当已近午夜时分时,艇长拉塞尔 凯弗维尔指挥潜艇接近了该船队。
这支日本船队一共有7艘舰船——4艘护航舰艇和3艘大型运输船,凯弗维尔在他的巡逻报告中画出了该船队的编队队形,并伺机准备进攻位置最近的一艘1万吨的货船。这是一次近距离的攻击。凯弗维尔把潜艇驶到距离日本货船1650码(约1500米)以内,当时该货船在潜艇左侧45度处转弯,全然不知已接近了“坦伯”号潜艇。当距离仅为600码(约550米)时,艇长发出了射击的命令。第一枚鱼雷刚发射,日本一艘护航舰艇马上亮起了红色信号灯,并且加速向“坦伯”号潜艇驶来。凯弗维尔下令发射第二枚鱼雷,然后使潜艇向左侧移动,以躲避快速驶来的日本护航舰艇。
两枚鱼雷都准确地击中了日本货船,货船起火并冒出滚滚浓烟,“坦伯”号潜艇的瞭望哨通过潜望镜已经看到人的肢体和船舶碎片在闪光中翻飞。但是,日本护航舰艇继续向前驶来,其方向直指“坦伯”号潜艇,舰上的探照灯在搜索潜艇。当这艘舰艇靠近时,“坦伯”号潜艇的机枪手霍华德连忙操起机枪向它扫射。凯弗维尔说:“所有人都认为撞船是不可避免的了。”瞭望哨汤姆 拉姆普莱回忆说:“我觉得那艘舰艇距离我们只有12至15英尺(1英尺等于30.48厘米)。”霍华德向敌舰艇的甲板上进行了连续的射击,打坏了探照灯。机枪子弹可能击中了敌舰艇的舵手,因为该舰艇偏离了航线,在距离“坦伯”号潜艇艇尾仅有20码(不到20米)处通过。由于“坦伯”号潜艇艇员勇敢而有效的行动,终于避免了两船相撞的严重后果。
天亮以后,“坦伯”号潜艇下潜并且沿着琉球群岛向南巡逻。晚上再浮出水面,向西航行以拦截日本护航船队。到了2月2日黎明,“坦伯”号潜艇的雷达探测到两艘日本船只,发现它们分别是一艘货船和油轮,在一艘新型驱逐舰的护航下前进。经过观察和分析,凯弗维尔和他的跟踪小组制定了一个战斗方案——当驱逐舰在距离潜艇较远的一侧时,“坦伯”号潜艇对货船和油轮进行攻击。
在2月3日凌晨4点,“坦伯”号潜艇终于开始实施战斗方案,艇员们已经准备发射6枚鱼雷。4点16分,“坦伯”号潜艇分别向货船和油轮连续发射了3枚鱼雷。
当发射第一枚鱼雷时,日本驱逐舰改变方向,并且把声纳改为近距离侦察方式。凯弗维尔在他的巡逻报告中描述到:两枚鱼雷击中货船的中部,紧接着一枚鱼雷击中油轮的前部。货船和油轮相继爆炸起火,强光映出“坦伯”号潜艇的轮廓,驱逐舰开始逐渐缩短距离。
凯弗维尔发出命令:“下潜!下潜!所有的人都到舱里去!”
当“坦伯”号潜艇下潜时,日本驱逐舰正从它上面经过,并且投放了深水炸弹。三颗炸弹在潜艇附近爆炸了,震落了艇上的仪表和软木绝缘材料;随后又有三颗炸弹在近处爆炸。凯弗维尔命令将潜艇下潜至268英尺(约82米)的海底,潜艇在水下静悄悄地航行。
很明显,攻击“坦伯”号潜艇的日本驱逐舰舰长精通攻潜战术。该驱逐舰有目标地在潜艇上方反复经过,每一次投下两颗炸弹,所有的炸弹都在距离潜艇很近的地方爆炸。这一次艇员们通过艇壳听到炸弹落水和下沉的声音,然后是爆炸时的巨响——潜艇被一颗炸弹击中了。只见玻璃碎裂,油漆和软木绝缘材料脱落,管件螺丝松动,导致整个潜艇泄漏。最糟糕的一处泄漏点在指挥塔,海水漫过控制室的地板,流到处于下面的水泵室。
随后发生了更严重的问题。艇员们清楚地听到空气从潜艇中逸出的声音,很快得出结论,是压载舱的管道破损导致漏气。艇员们知道,不断上升的气泡将暴露潜艇所处的位置。
日本驱逐舰在潜艇上方折腾了一个小时,多次用深水炸弹进行攻击。两小时之后,攻击行动停止了,“坦伯”号潜艇通过艇壳和水声仪器听不到驱逐舰螺旋桨的声音。凯弗维尔决定把潜艇开到另一个地方去,但是需要开动排水泵把水泵室的水抽干,从而使潜艇保持平衡。几分钟后日本驱逐舰又出现在潜艇上面,实际上它是迷惑潜艇,一直在监听潜艇的动静。接着两颗炸弹在距离“坦伯”号潜艇较近的地方爆炸,几分钟之后另两颗炸弹在接近右舷处爆炸。一位名叫鲍勃的艇员在日记中写道:“这艘老潜艇似乎要断成两半,无法行动了。”凯弗维尔马上下令“坦伯”号潜艇回到海底。
早上6点55分,“坦伯”号潜艇遭受日本驱逐舰攻击已经两个多小时了。当深水炸弹持续在潜艇周围爆炸时,一名艇员有信心地说:“我们这艘潜艇肯定能经受住考验的。”但是他们又担心它到底能坚持多久。 “坦伯”号潜艇是美国海军这种级别潜艇的首艘,是一艘薄壳潜艇,其抗压能力比较低。“坦伯”号潜艇位于268英尺深的海底,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爆炸冲击,它的每一个舱室都已经损坏了。
设在潜艇尾部的主机控制舱,海水透过螺旋轴周围的密封填料漏了进来。如果海水漫过狭窄的主机控制室的舱底,流过下面发动机室的挡板,主机将会被浸湿。因此在炸弹攻击的间隙,艇员们组成一个小组,抓紧把海水转移到后面较深的鱼雷舱。当驱逐舰过来时,他们连忙关闭舱室之间的水密门,停下来休息,等着攻击过去。
日本驱逐舰的攻击持续进行着,基本上每隔30分钟一次,有时甚至每隔10分钟一次。从左舷到右舷,然后返回来,按照固定的方向对“坦伯”号潜艇进行攻击。驱逐舰是根据潜艇的漏气、实际水深和海图确定潜艇的位置的。艇员们尽量利用敌舰攻击的间隙进行堵漏、吸水、打扫脱落的碎片。
随后又传来大的爆炸声,潜艇内的一副螺栓被炸断,击中了一名艇员,幸好没有造成严重伤害。当敌舰的攻击暂停时,凯弗维尔从一个舱室走到另一个舱室,查看潜艇的状况。他对每个艇员说:“我永远和你们战斗在一起。”艇长似乎做好了最后的准备,而且所有艇员也有类似的想法。虽然如此,艇员们还是继续努力工作。漏气渐渐地被控制住了,一些零部件也进行了紧固。
接着是一段安静的时间,这段时间持续了3个小时。这时艇员们想睡一会,他们以为敌舰已开走了。但是到了中午,敌舰又出现了,在潜艇正上方投下了一颗炸弹,艇员们马上离开自己的床铺。他们不知道敌舰是如何发现潜艇的位置的,可能的原因是漏油。
然后,敌舰在潜艇上方开过来又开过去,距离如此之近,艇员们通过艇壳可以听到它的螺旋桨的声音。敌舰就在潜艇的头顶上,艇员们只有站着等待,别无选择。
时间已过中午,“坦伯”号潜艇经受了敌舰8个小时的攻击。而且敌舰仍然持续地投掷着炸弹,所有的炸弹都接近潜艇。凯弗维尔说:“我们必须离开这里。”他命令启动水泵,以便使潜艇能够航行。他告诉大家:“我们必须浮出水面进行战斗。”
负责潜艇上浮和下潜的艇员检查深度计,发现潜艇已经陷入海床12英尺(约3.7米)。这是由于爆炸搅起的泥沙和潜艇的震动使其下降,陷入海床的。艇长下达命令后,艇员们立即开始行动起来:负责水泵管道的人把舱底的水抽到海里以减轻艇的重量;负责液压管道系统的人打开和关闭阀门,使水在水柜之间流动从而使潜艇平衡;负责通气管道的人做着同样的事情;主机控制室的人员向螺旋桨提供能量,使螺旋桨正转和反转,目的是使潜艇能够前进和后退。
当“坦伯”号潜艇最终摆脱困境,艇员们开始了紧张的驾驶潜艇行动。由于舱室进水,潜艇严重失去平衡,倾斜着向上翘,已经失控。控制室的仪表被震坏不能工作或者指示不准,所以艇员只能凭感觉操作设备,同时继续抽各个舱室里的水,以便使“坦伯”号潜艇保持基本正常的姿态。最终他们依靠熟练的技术以及控制室之间的快速协调反应,逐渐控制住了潜艇并且使其浮在水下。鉴于潜艇已经平稳,凯弗维尔命令潜艇向深水处移动。这时,日本驱逐舰又投下一颗炸弹,被潜艇躲过。
“坦伯”号潜艇一边采取规避动作,一边监听着敌舰。到了晚上9点,凯弗维尔决定上浮至水面,同时设法隐藏潜艇的位置。在潜艇浮起的过程中,舵手费了好大劲才保持住既定的航向,这表明有强大的水下洋流。发现有洋流,凯弗维尔命令把潜艇直接开进洋流中,让洋流把漏气和漏油带到后面很远的地方去。
当潜艇浮到水面后,凯弗维尔竟然不敢相信敌舰已经走了。艇员们观察这片海域,东海被夜幕笼罩着,“坦伯”号潜艇终于脱离了危险,再也不需要进行水面作战了。
第二天早上,艇员们检查了潜艇的状况,令他们感到震惊:潜艇上层有一片片的斑迹,这些斑迹闻起来有TNT炸药的气味;在后甲板上,重机枪被震脱;指挥塔移位3英寸,方向也有些偏差;最令人吃惊的是潜艇外壳上有一道21英寸(约53厘米)的裂缝,燃油压载箱里的数千加仑燃油从裂缝中流出。
潜艇继续漏油,它的下潜能力受到影响。由于无线电通信设备、潜望镜和雷达被损坏,“坦伯”号潜艇无法向美国海军指挥部报告自己的位置和情况,它几乎与外面隔绝。潜艇仅有的武器是20毫米口径的机枪和前部鱼雷。没有状态良好的鱼雷控制计算机,也难以使用剩下的鱼雷进行攻击。于是,艇员们再一次开始维修工作。
经过艇员们的辛勤努力,“坦伯”号潜艇的维修工作顺利完成了。2月8日,凯弗维尔在其巡逻报告中写道:“潜艇所有重要的维修工作已经基本结束:燃油泄漏被堵住:修复了无线电通信设备、潜望镜和雷达:所有的鱼雷发射管可以手动发射;电力维修工作继续进行。鉴于潜艇可以再次执行作战任务,它开始向东航行继续巡逻。”
“坦伯”号潜艇潜艇经历了险些被碰撞、遭受敌舰长时间的炸弹攻击而损坏严重、艇员们全力修复等过程,终于又可以重新执行战斗任务了。
4天以后,“坦伯”号潜艇击沉了日本一艘2700吨的客货船。在以后的作战行动中,“坦伯”号潜艇遭受了17次深水炸弹的攻击仍然顽强地生存下来。后来,“坦伯”号潜艇经过大规模的维修后,它又参与了另外三次重大的战斗任务。
编译自美国《海军历史》杂志 (美)罗伯特 舒尔茨 詹姆斯 谢尔 李有观编译
(原标题:二战美军潜艇与日本军舰遭遇战:深海追击)
本文来源:中国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潜艇鱼雷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