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不起劝发菩提心文,怎么办

  精进是不能把光阴浪费掉,念念是阿弥陀佛,念累了休息,休息好了接着再念。一般初学的人有个通病,失念,忘掉了,想起来接着赶紧念,再念念又忘掉了。这个毛病不要害怕,你必须要把这个关口通过。通过得保持什么?我一静下来,佛号就提起来。应酬没关系,话说完了我的佛号提起来。
  现在真想得度,得放下,要坚定信心,决定不受外界动摇,像锅漏匠那种信心、修无师那种信心,就一句佛号,其他什么都不要、什么都不想,外面境界什么样的诱惑,他都如如不动。
  一桩事情佛为什么要说这么多的名词?用意是教我们不要执著名字相。名字是假的,为了教学方便而起的这些名词术语,不能执着,懂得它的意思就好,怎么说都可以,一执着就错了。
  发菩提心,菩提心难,难在不肯用真心,没有把我放下。菩提心最重要的是把我放下,无我。因为菩提心是真心,真心里头有真我。我们这个假我,阿赖耶这上的我放不下。在我们现前重要的是修菩提心,发不出来,要修,日常生活待人接物用真诚,中国人所说的以诚待人。诚心待人能感动人,绝不用虚伪,不能用手段,真诚的爱心。本文由佛牌机构泰佛灵缘整理,转载请注明,小编微信:tfly699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弟子业障深重,菩提心一直发不出来怎么办?-修持方法问答
首页 - 学佛答问 - 修持方法问答 - 正文    │
  弟子业障深重,菩提心一直发不出来怎么办?
  问:弟子业深慧浅,菩提心一直发不出来,一向专念也没有做到,如何修行才能得力?
  答:像这些问题,总是基本的根没有扎稳,这是现代修行人,无论在家、出家,不得力的根本原因。如果你明白了,你不妨用一年的时间专门学习扎根教育。一年之后你再来选择经教,一门深入,对你会有很大的帮助。扎根的教育,一般来讲儒释道三个根,儒是《弟子规》,道是《感应篇》,佛是《十善业》。这三样东西不是讲的,不是背诵的,不是研究讨论的,是日常生活的规矩,你必须要做到才行,你才真正得受用。真做到了,法喜充满,真做到了,就是孔子所讲的“不亦乐乎”。你处事待人接物,家内、家外没有一样不如法,没有一样不美满。根,你要有根!
  然后在佛法里面,你欢喜哪个法门,一门深入;欢喜哪部经典,专攻这部经。就是一部,为什么?一部你心是定的,你会得三昧。你学多了、学杂了,你心不定,你不能成就三昧,没有三昧你就不能开悟。得三昧之后,在一般状况之下,不会超过十年他就开悟了。开悟之后,烦恼就少了,智慧增长,日常生活当中智慧当家,不是烦恼当家,你就得大自在。(净空法师·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九十六 )
  问:他说弟子非常了解自己的缺点、习气很多,可是就是改不过来。请问用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马上断恶?
  答:真正有改过自新的决心,这非常难得。但是习气重的时候,确实要靠外缘帮助。所以自古以来,祖师大德常常提倡的要依众靠众。一个人修行很难,在寺院庵堂大众在一起,有规矩、有纪律,学的时候就比较好多了。时时刻刻有人提醒你,时时刻刻有榜样在你面前,这对于修行是很大的助缘。所以在这个情形之下,你开始修学,如果是在家的同学,我希望你到汤池中心先学《弟子规》,从这儿扎根。能够学两、三个月,对于你用功肯定有很大的帮助。(之九十九 )
  其他相关文章
地藏孝亲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发菩提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