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的地方不道德的行为1 下载少人少的地方不道德的行为1 下载多,这叫什么效应?

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社会道德,滑坡还是爬坡?(问策)
  版式设计:蔡华伟
  一边是老人摔倒无人敢扶,一边是“最美妈妈”徒手接住坠楼女童;一边是“小悦悦”事件中18位路人的冷漠,一边是雷锋传人郭明义发动百万微博粉丝爱心接力救产妇的温暖……
  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不同的道德观、多元的价值观交织碰撞,描绘出一幅复杂的图景,痛心与感动并存,忧虑与希冀相伴。我们的道德真的滑坡了吗?人们心底的善念该怎样守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又该如何构建?两会上,道德建设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话题。
  -道德感召力不减,大多数人依然向善
  “不可否认,‘道德滑坡’现象在社会局部确实存在,‘小悦悦’事件就是极端个案,食品安全等新问题也不断出现。但我们不能由此断定,中华民族的整体道德水平就在下降,否则,中华民族的进步怎么理解?郭明义、‘最美妈妈’等新时期道德模范层出不穷如何解释?”马海德基金会理事长周幼马委员表示,看到问题,保持忧患意识有其积极意义,只有看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但不能以偏概全,对全局失去正确判断。
  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史宁中代表认为,如今道德感召力依然不减,感动长春的“地瓜爷爷”的故事就是代表。在东北师大门口,有两位年逾古稀的老人长年摆摊卖烤地瓜,12年风雨无阻。去年7月,“地瓜奶奶”张淑云因脑出血卧床不起,东北师大的学生们给老人捐款,却被“地瓜爷爷”于鸿学婉拒,学生们只好多买地瓜默默地援助他。这件事情经过网络传播后,“地瓜爷爷”那里成了城市中最火的烤地瓜摊,每天都有数百名长春市民前来捧场。围着“地瓜爷爷”那温暖的烤炉,演绎着平凡却动人的美好。
  辽宁鞍山,雷锋当年工作生活过的地方、当代雷锋郭明义的家乡,或许可以视为中国道德现状的一个缩影。在这个城市,学雷锋志愿者达30万人,分布在各行各业,占了全市人口的1/5。鞍山市医学会会长巴福荣代表介绍,以前鞍山市经常闹血荒,后来在郭明义的感召下,每当献血车开上街头,义务献血的群众就会排起长队,“我身边有很多普通人,做义工、帮助别人已成为习惯,郭明义的微博‘粉丝’达到720多万,说明这个社会的主流还是崇尚做好人、行善举的。”
  -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幸福指数
  既然人心都是向善的,为何令人痛心的事情时有发生?为何社会公众会有道德滑坡的危机感呢?
  不少代表委员分析,一方面,多元的价值观极大地冲击了单一的道德观。周幼马委员说,近年来,市场大潮将个体打散在不同的经济体中,脱离了原有的单一道德规范的约束。人们在追求物质富足的同时,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道德底线频频被物质享乐、自私自利所冲击。
  另一方面,近年来一些地方对道德建设的重视程度也相对落后于经济建设、法制建设。“有的地方一味强调经济建设,放松道德建设,其结果必然是经济实力上去了,社会风气下来了。”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厅原厅长高延青委员认为,加强道德建设,让道德成为一种力量,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让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不仅要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还要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准越高,人们的幸福指数就越高。”
  “如今全社会都在倡导创新社会管理,实际上,良好的社会风气是社会矛盾的减压阀。”史宁中代表认为,社会管理有两个轮子,一个是法治,一个是德治。如今许多公众反映强烈的社会问题,比如食品安全、见死不救等,通过加强道德建设来引导、解决,可能比单纯用法律手段效果更好。
  -教育引导+制度规范,让道德凝聚起强大力量
  许多代表委员表示,加强道德建设时不我待,国家应注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特别是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建设,要让每个人心底的善意凝聚成中国发展的强大力量。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教育引导不可少。巴福荣代表建议,要从娃娃抓起,加强德育教育。德育教育形式也应创新,不能总是说教,应多采用群众乐于接受的生动形式。“要在活动中树立典型,让有道德的人‘站出来’,发挥榜样的力量。雷锋曾引领一代新风,前些年的‘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也塑造了一批讲道德的文明人。另外,互联网是弘扬道德力量的新阵地,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高延青委员说。
  维护社会道德秩序,仅靠良知是不够的,还需要硬性约束。周幼马委员认为,“不道德行为比道德行为获利更多,且不会受到惩戒”的潜规则,会给公众产生不良的示范效应,因此亟须完善相应制度、规范。“对学术不端,教育部门是否应制定相应的处罚规范?对见义勇为,政府和社会奖励标准是否要提高;对见死不救的,是否也应有惩罚措施?很多不道德行为,处于灰色地带,那么政府是否应完善相关的制度设计,让不道德者有‘后顾之忧’?”
  让道德成为一种力量,还要靠先进文化的支撑。高延青委员表示,道德的培育是个“慢活”,要循序渐进、耳濡目染,这其中媒体须有责任担当。周幼马委员建议,媒体在揭露问题的同时,也应更多歌颂真善美,并多提建设性意见,让重建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和善意成为主旋律。
我来说两句
热点新闻排行榜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 | 举报邮箱:jubao@ |
(C) 2000-.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在公交车上让座是一种非常不道德的行为
今天跟读大一的表弟一起坐公交,中途上来一个老太太,他马上站起来让座,接着就得意地谴责我没有让座,我问:为什么要让座?他说:不让座是不道德的。我问:什么是道德,谁说过让座就是一种道德的行为?他说:你虽然读完了研究生,但是你道德大大的坏。我说:你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道德,让座其实根本就不值得提倡。因为让座根本就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论证如下:一、什么是道德。道德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和资源分配方式。跟道德相应的概念有:礼仪、法制、权力。我们说,孔融让梨是一种有道德的行为。这种行为体现的行为规范是爱护亲人,体现的资源分配方式是先满足亲人的需要。亲人之间有亲缘关系,互相最为亲近,联系最为密切,当遇到困难或者不测之时,亲人最能提供必要的援助因此,爱护亲人,可以保障自己有良好的社会动员能力并可以廉价地动员这种社会资源满足自己的需要。比如儿子孝顺父亲,父亲辛勤劳作供儿子读大学,儿子考上大学有一份好工作回报父亲,这就是道德提倡的。是有道德的表现。二、何为有道德,何为无道德有道德的行为规范,符合人性;儿子孝顺父母,这符合人性的需求。有道德的资源分配方式,能使资源达到最优分配。我们说,爱国家、爱民族是有道德的,因为国家民族是个人生存之本,如果背叛祖国和人民,必将遭到万众唾骂,不但是因为不符合人性,还因为,这是一种十分不合理的资源分配。国家耗费军队、土地、制度、安定等各种资源为每个子民享用但是这个子民却背弃而去,使国家的资源消耗没得到应有回报甚至成为自己的敌人。因此,这是对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破坏,是不道德的。三、道德与法律、礼仪、经济之关系礼仪是道德的表现形式之一,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道德的实施,应当符合经济学原理。违法的行为,必定是法律制定之时违反道德的行为。违反经济规律的行为,必定是一种不好的道德,是有待改良的道德女子死了丈夫不得再嫁,这在古代是一种有道德的行为但是现在却不是什么有道德的行为,因为不符合人性也不符合经济学规律。女子再嫁,可以使下一代得到更好的抚养和教育可以重新建立一个以家庭为基础的基本经济单位,这显然优于守寡只要是违法的行为,则必定是违反道德的行为有人认为,很多法律规定得不合理,违法不一定违反道德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法律既然被如此制定,那么就表明统治阶级认可的最低限度的道德如此嫖娼是一种违法行为,因此,嫖娼行为是不道德的有人认为嫖娼符合人性,符合经济学规律,不违反社会道德,但是它是违法的,因此,它是不道德的。所有违法行为,都是不道德的行为。四、让座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1、让座不符合人性。除了身体有某种缺陷比如长痔疮之类的人之外,一般人都是希望在公交车上有座位的,可见坐座位符合人性。基本的人性,一般认为六种,包括安全、吃、住、性、舒适、社交。公交上站着容易被盗,而且汽车有紧急情况时,危险度更高,因此,坐着比之站着,更符合人对于安全的需求。而让座,则是将基本需求无偿让渡给一个陌生人,正相当于丛飞自己孩子不闻不问却到处去助学。2、让座不符合经济学规律。张五常认为让座符合经济学规律,他说,公交车上的座位是一种资源,自己此时将座位让给老弱妇幼,是为了在未来,自己老弱病残之时,别人也会将座位让给自己,因此这是一种长远的投资行为。这种说法近乎搞笑。几乎等于说,你把钱扔在地上,别人就捡到钱了,因此,有朝一日别人也会把钱扔在地上,你就也可以捡钱了。这是可笑的,也是说不通的。你让座这种投资行为,不可能产生什么预期的利益,它根本就是无利可图的。自己无利可图不一定就不道德,你把垃圾扔在垃圾箱里你无利可图。你不能认为这不道德,因为从大面积的社会效果来考察,你仍是有利可图的。你把垃圾仍在垃圾桶而不是路上,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你降低了公共服务成本,使公共服务将有机会更多从其他方面回报与你。因此,垃圾扔垃圾箱,符合经济规律,也是有道德的行为。但是让座,对于整个社会的资源分配来说,都是一种浪费。因为让座不符合公平原则,先到着不能先占。也不符合效率原则,最有效率的资源分配方式显然是先到者先得,如果先上车的不能坐座位,后上车的却可以凭借强权或者武力夺权先前的座位,那这就是没有效率的分配,而且也不公正。综上所述,让座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http://i./qiyahoo
我只让孕妇和很老的人
草你妈是道德的范围
终于坐一回沙发
让座不符合经济学规律。===================================================你站立一分钟 花费的体力为1的话 老人站 则要花2—3 所以 你让 节约了整个社会消耗体力 让座符合经济学他说,公交车上的座位是一种资源,自己此时将座位让给老弱妇幼,是为了在未来,自己老弱病残之时,别人也会将座位让给自己===========================================如果每个人目的性都这么强的话,生活也没什么意思了。
潜水已久 看不惯楼主言语间冷冰冰的逻辑 不想让就直说 整那么多借口 不男人有一天 你捧着几个大箱子 拿着几个大袋子 带着小孩子上公交 要坐20多站 车上又满是人的时候 就不会想什么道德不道德了
冒犯一句:感觉楼主读书读傻了,最讨厌玩文字游戏不干实事的人了。很简单的道理,让你搞的和政府报告似的,何必呢
作者:天空之涯 回复日期: 23:36:22 
我只让孕妇和很老的人 ——————————————————————我也是。。。。。。
通篇只在說親人就好似樓主從沒聽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一樣寫這狗屁玩意兒的時候你自己不臉紅么
厉害。当有一天你站不动坐公车的时候.你妻子怀孕坐公车的时候.也许你老父亲站在拥挤的公车上的时候。(也许你说你有自己的车,我也只比方.可是你说你那天坐了公车,我想你还是有这个机会的).也许我更想强调你非常迫切想有个座位的时候.但是这时候没有.那么.有几种可能。让座.或则不让座.我们已知,现在我们把让座归纳到道德范畴中,那么你将得到那个位置但是,现在你把不让作归纳进道德范畴中,那么你得到的结果是什么??正象你说的 ,公车上人人都想有座位,人人都有这个需求。那现在没有让座的,那作为将需要每个人去争抢。很好,你认为抢的到位置的有什么人?孕妇,老人,小孩,将来的你?这些坐工交的权利不就被你剥夺了,研究生?
很多中国人就爱算这算那 玩小聪明 贪小便宜 勾心斗角大成就不见他弄出来,这种鸡巴事他就来劲了
爱幼阁网站,保证没有病毒。只是收费而已。  http://74.86.191.47/index.php?fromuid=258146
读书读傻列
俺只喜欢给美女让座
俺已经不道德了很多回了~~~~~
按照楼主的逻辑,利用社会公共教育资源,培养出你这样自私自利对社会公益毫无价值的的人zha,这样的投资明显得不偿失,从这点来说也是社会的失败,是教育你学校和老师的失败,也是你父母的失败.可见他们在这点上也是不道德的.还研究生呢,对自己和对别人双重标准,书都读到畜生肚子里去了
作者:夏夜未央2005 回复日期: 1:29:06 
俺已经不道德了很多回了~~~~~=============================================俺也是~~~,只怪当时太累了。。。
楼主奇人啊,全世界的人(我想至少90%吧)都认为道德的东西楼主标新立异说不道德,精神可嘉,虽然很多发明和发现都是异想天开出来的,但是你发现的可不单单是物质方面的奇思妙想,而是精神领域的道德。什么叫道德?比方说,1000个人里面有999个人认为杀人是对的,那么杀人就是道德的,而现在楼主就面临这个精神抉择。
病得不轻。
大家还在看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权力和社会距离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
下载积分:3000
内容提示:权力和社会距离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5|
上传日期: 13:46:17|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权力和社会距离对不道德行为的影响
官方公共微信究竟何为“道德执照效应”|道德执照效应|性别歧视|心理_新浪健康_新浪网
究竟何为“道德执照效应”
  作者:彭凯平
  最近,中国社会发生的好几起重大社会事件:从魏则西事件到雷洋事件,都激发了人们强烈的情绪反应。为什么同样的事情发生后大家的看法却是如此的不同?为什么每个人都坚信自己的看法、观点的绝对正确性?为什么执法人员会有执法过度的现象?为什么公信权力机构会显得如此傲慢?无论是同情病人的人,还是支持医院的人;无论是同情警方的人,还是批评警方的人——大家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来判断分析对方的行为,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依不饶、偏执的态度——出现“得理不饶人”的现象。
  由于每个人的立场、经历、态度、价值观都不同,我们对事情的看法、判断、分析、结论也截然不同。在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里,不同的看法、观点和意见都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也是正常的。但是,当前社会反复呈现的现实现状着实令人担忧:由于每个人都坚信自己的看法、观点的绝对正确性,无论发生事件的事实、证据、结果如何,我们直接就开始强烈地谴责、仇视和怨恨对方。
  我们心理学家认为,无论哪一方,都应该意识到:得理且饶人。为什么呢?因为这其中牵涉到一个很重要的心理现象,叫“道德执照效应(moral licensing,也有译作“道德许可效应”)”。任何事情过度必然走向反面,此时此刻,报复不如反思,惩罚个人不如改革体制,盯着别人的罪恶不放的同时,也要警惕自己的不道德倾向。
  2001年,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家贝努瓦·莫林(Benoit Monin)和戴尔·米勒(Dale Miller)设计了两个问题询问普林斯顿大学的本科生。
  第一组被试
  第一个问题是要解释:“为什么大多数的女人真的不聪明?”
  第二个要解释的问题是:“为什么大多数的女人更适合在家里看孩子而不是出来工作?”
  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在回答这样的问题时肯定是持反对态度的。确实,有很多学生对出这样的题目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反对这样的命题,不愿意参加这样的讨论,体现出了一种道德高尚的判断。
  第二组被试
  所回答的两个命题,相对而言就比较隐晦。
  命题一是要解释:“为什么有个别的女人真的不太聪明?”。
  命题二是要解释:“为什么有个别女性确实更适合在家里看孩子?”
  对于这类的命题,我们不太容易去驳斥它。因此,回答这组命题的学生的态度相对而言就比较中立一些。
  在所有这些学生答完题目之后,研究者就要求他们去参加一个模拟的招聘现场工作。他们的任务是判断几位候选人是不是适合担任某些行业高层的职务,这类工作所处的行业,一直是由男性占主导地位的,比如说:建筑业和金融业。而这些候选人中有男有女。
  对那些刚刚驳斥过性别歧视观点的学生来讲,这个任务看起来应该是非常明确的,他们应当不会歧视一个符合条件的女性候选人。但是,两位研究者发现,情况恰恰相反,与那些勉强同意第二组命题的人比起来,那些前面强烈反对性别歧视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男性来担任这些职务!似乎前面的道德行为为自己后面的歧视行为提供了一种心理和道德感的平衡作用!
  不光是在性别歧视上,在种族歧视问题上他们也发现了类似的道德执照现象。研究人员调查了大学生的反种族主义倾向,并让他们有机会表现反对少数民族歧视的行为,结果也出现了同样的前后不一致情况。比如,他们发现那些支持黑人奥巴马竞选总统的人,更容易去说一些赞扬白人的话。换句话说,当人认为自己已经有足够的道德资本的时候,他们也许会在其它的行动中表现出与自己的道德倾向截然相反的行动。他们的道德优越感就成了纵容自己违背道德的“许可”!
  为什么这些学生在驳斥了“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的言论之后,会出现与自己的前述行动相矛盾的后续行为呢?一种解释就是因为道德优越感或者是有良好的自我道德判断,以及认为自己的行动具有足够的道德高度,都会让人放松对自己行为的警惕。更有可能让自己根据自己直觉、欲望、行动倾向和习惯来做事情,而不去考虑这样的一个决定和行动,是不是和自己所追求的道德目标相一致。这并不是说这些人是坏人或者想做坏事,而只是他们被自己的道德优越感所蒙蔽,没有看到自己的后续行动也许和以前的道德相违背。
  后续的心理学研究发现,“道德执照效应”可以发生在很多其他的领域。比如,那些认为自己经常锻炼,注意自己身体健康的人,在锻炼完之后会放纵自己,吃一些不健康的食品。那些认为自己做了很多有利于环境的好事的人,可能会做一些不利于环境保护的一些事情。多伦多大学的市场营销学教授尼娜·马扎(Nina Mazar)和同事张晨波发现,那些买过有机产品的环境保护者,比那些只是买通常货物的人,可能更容易做一些欺骗别人的事情。
  甚至有研究发现,即使人们没有去做一些道德高尚的事情,只是觉得自己会做这样的道德高尚的事情,也都会让人对自己的后续行为放松警惕。2011年,心理学家khan和Dhar,要求被试回答:是不是愿意去参加一个每周需要贡献三个小时的义务劳动的慈善组织。然后,询问他们是不是会买一件昂贵的牛仔和类似价值的其他物品?他们发现,那些表示自己会去做公益、义务劳动的人,相比那些没有被询问过这种要求的人,会有两倍以上的可能性去买一些很贵的物品!
  因此,“道德执照效应”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有明显道德标准的人或者是自己的职务让自己认为有道德制高点的人,例如,受尊重的老师、公知、警察、执法人员和政府部门的官员,当他们觉得自己品德高尚的时候,从不会怀疑自己的行为是否存在问题。总以为自己的品德和行为是天然正确,永远道德,因此就很容易犯下不应该犯的错误。还有一些意识形态狂热的人,对自己的观点抱有莫名其妙的道德优越感,也更容易仇视其他与自己不同的外人,甚至做出一些伤天害理、灭绝人性的罪恶来。
  由此可见,无论是什么人,都不要觉得自己的道德絶对优越,永远高尚。很多时候,我们其实是和别人的道德品质相差不大的。换句话说,道德意识是人的一种天然意识,每个人都会认为自己在做道德的事情。我们不要错误地认为自己一定会比别人更加道德,这样的道德优越感很可能会让我们做一些不道德的事情。正如环境保护者不要以为自己天然道德,却做一些违背社会法律的事情;执法部门的成员,不要以为自己在做一件绝对正确的事情就会永远正确,这种天然正确的意思很容易在自己的执法过程中做出伤害自己的道德理念和职业操守的行动。
  我们每一个普通人也不要以为自己没有像那些贪官污吏那样捞钱、捞房、捞情人,就一定会比那些人道德高尚许多。如果我们放松警惕,盲目自信,一旦有了同样的机会和条件,只怕吃相比他们还难看,行为比他们还放肆。尤其是在色欲问题上,只怕很多高喊道德口号的人比其他人的心理更加阴暗和龌龊,欲望更加强烈和凶猛。心理学家已经重复实验表明,爱盯着别人下体看的人,自己的下体通常干净不了。
  因此,我们还是那句劝告:善良的人们,我们可是要警惕啊!这个警惕,包括警惕自己的道德优越感,不要让它成为我们做不道德的事情的许可和借口。
如不采取紧急行动提高治疗的可及性,到2030年中国因慢性肝炎…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admin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不道德的行为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