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科技商业发展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毕业后直接留校,给学弟学妹们讲课,更注重课间的交流,因学生中有蛮多考证出国,在这方面还是有些经验的。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秦汉商业的发展.doc
下载积分:300
内容提示:秦汉商业的发展.doc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09:21:23|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秦汉商业的发展.doc
官方公共微信西汉的市场与经济区--《西北史地》1996年02期
西汉的市场与经济区
【摘要】:正 西汉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重要发展阶段,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科技文化也有很大的进步。以市场为载体的商业经济的繁荣,是这一时期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标志。西汉商业的发展,突出表现为封建城市内一批有相当规模的市场的出现。市场的繁荣,又给社会生活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市场对商品的大量需求,地区间长途贩运的大规模
【关键词】:
【分类号】:K234【正文快照】:
西汉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重要发展阶段,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科技文化也有很大的进步。以市场为载体的商业经济的繁荣,是这一时期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标志。 西汉商业的发展,突出表现为封建城市内一批有相当规模的市场的出现。市场的繁荣,又给社会生活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市场对商品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曾磊;;[J];河北学刊;2010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斌;[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刚;[J];安徽史学;2003年03期
黄今言;[J];安徽史学;2004年04期
朱德贵;[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何兹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02期
李恒全;朱德贵;;[J];商业研究;2006年14期
明成满;[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4年03期
周金华;[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王彦辉;[J];东北师大学报;2000年05期
王彦辉;[J];东北师大学报;2001年04期
王彦辉;[J];东北师大学报;199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忠烈;[J];广东社会科学;1988年03期
韦晖;;[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9年04期
韦晖;;[J];名作欣赏;2009年29期
伍孝琳;;[J];青年文学家;2010年14期
肖波;;[J];晋阳学刊;2006年03期
陈及;[J];商业文化;1999年04期
侯炯;;[J];中国钱币;1984年01期
尤振尧;;[J];考古学报;1985年03期
王育民;;[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易图强;;[J];湖湘论坛;199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冯邦彦;;[A];2010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中国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李宪霞;;[A];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7年
曹萌;戴均良;鲍明;王雷;韩福文;李泽淳;张仁民;赵丹丹;高玉侠;邵慧爽;于芳;杨潇慧;周微微;;[A];辽宁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研究报告: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08年重大招标课题研究成果集[C];2009年
郑国良;刘伟;杨丽芬;;[A];山东制冷空调——2009年山东省制冷空调学术年会“烟台冰轮杯”优秀论文集[C];2009年
赵玉田;;[A];全国甘蔗生产机械化与产业研讨会暨甘蔗生产机械化现场演示会论文集[C];2002年
吴涛;;[A];中国电池工业协会2002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付永法;杜彦杰;;[A];农业机械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成立40周年庆典暨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李向东;张凤新;于小雪;;[A];首届科技出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盛振湘;;[A];第六届全国人造板工业科技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黄晓华;李哲明;;[A];纪念第38届“世界标准日”标准化学术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经济视点报主笔
刘金松;[N];经济视点报;2005年
;[N];江苏经济报;2007年
戴宏伟;[N];河北经济日报;2006年
韩冀倩;[N];现代物流报;2008年
殷泽;[N];华夏时报;2010年
张雪飞;[N];云南日报;2011年
赵素萍;[N];河南日报;2010年
王式跃;[N];中国信息报;2007年
谭丽莎;[N];中华工商时报;2007年
车海刚;[N];中国经济时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海军;[D];南开大学;2010年
刘赪;[D];西南交通大学;2006年
郭锦超;[D];南开大学;2004年
刘日昊;[D];吉林大学;2006年
郑备;[D];四川大学;2006年
马红瀚;[D];兰州大学;2009年
何建文;[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易小平;[D];山东大学;2005年
潘伟志;[D];暨南大学;2006年
黄世坤;[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鑫;[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张艳斌;[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刘中原;[D];河南大学;2012年
吕春松;[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王珏玮;[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章磊;[D];北京化工大学;2005年
邓天骥;[D];湖南大学;2005年
季晓琴;[D];苏州大学;2004年
党家政;[D];武汉大学;2005年
汤志刚;[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商人”名称的由来;(2)掌握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商业发展概况,理解商;(3)理解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及其与农业、手工;(4)认识和理解坊与市、交子、微商与晋商等重要概;2、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课前自主学
古代商业的发展
★课标要求: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商人”名称的由来,商业发展的表现;早市、夜市、交子的出现;徽商与晋商;市、镇和城市朝贡贸易等概念或商业现象。
(2)掌握我国古代各历史时期商业发展概况,理解商业的发展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3)理解我国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及其与农业、手工业的关系;
(4)认识和理解坊与市、交子、微商与晋商等重要概念。认识柜坊与飞钱和后世的银行与汇票的关系。分析古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归纳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搜集资料、共同探究问题,使学生对古代商业的发展有初步了解,并能在了解史实的基础上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在学习中学会与人合作;
(2)通过课堂上分组研讨交流,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竞争与合作意识;
(3)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引文及史料,培养学生阅读理解历史材料以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明确商业的产生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反过来又促进经济的发展,两者辨证统一、互相作用;
(2)体会宋元商业繁荣产生的影响;通过两宋商业发展与当时政局的关系,体现政府控制商业和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
(3)通过对海禁和闭关政策等问题的探讨分析,感悟中国对外贸易萎缩的原因。
(4)感悟徽商与晋商艰苦创业的精神及其地位。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商业的产生发展繁荣的表现;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和萎缩的原因。 难点:中国古代发展繁荣的原因;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如何得到发展。
★教材分析:
本课头绪多、历史概念多,涉及时间长,专业性强,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宜结合教材“学思之窗”、“历史纵横”“资料回放”等栏目,紧扣“古代中国各个历史时期商业发展概况”这一线索,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式学习;并采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贯彻谈话、讲授、研讨交流等教学手段。
由于学生在初中学过中国古代史课程,对古代的商业的历史有简单的知识积累,平时也偶然接触有关商业活动题材的影视作品,这就为高中的自主学习奠定了基础。但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处于感性认识阶段,高中课程在内容编排上以专题形式进行,更注重学生的理性认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运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历史问题的能力。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使学生具有对历史现象的研究意识及与人合作的意识。
【必修一、二相关联系】
古代商业的发展,有赖于古代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城市或者市集的出现,以及社会的繁荣稳定,它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经济要发展,应该有一个相对完善的政治制度与之相对应。在夏、商、西周时期,中国的政治制度有宗法制、分封制,这些政治制度保证了当时经济的发展。秦首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古代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这一政治制度的超稳定性,确保了中国古代商业能在一定程度上向前发展。不过,由于受到古代统治者指导思想的影响,中国在古代封建社会里,长期采取“重农抑商”的政策。
★教学过程及要点: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预习本课内容,了解本课的重要概念,课前预习,掌握基本史实;按照教师布置的问题,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准备:搜集资料、整理发言提纲、小组讨论。
【教师准备】:向学生提供有关本课内容的网站,同时,指导学生课前查阅和预习;并精心备好教案,寻找有关本课内容的史料、图片和多媒体资料,制作好多媒体课件,以便学生掌握本课的内容。
⊙问题导入法:学习了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进步和手工业的发展,有没有同学思考过:商业到底在中国古代农耕文明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也可指导学生结合书本封面和书17页关于山西票号――日升昌的材料,从中提取历史信息,并思考票号和后来的什么机构类似?它在商业活动中有什么作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导入新课。)
⊙图片演示法:向学生展示一组商人形象。
提示:商业繁荣,商人地位高等。
问题一:通过阅读引文,从范蠡身份的转变,你对春秋战国时期商人有什么看法?
问题二:在范蠡选择陶作为经商地点的原因?
提示:交通中心、经济都会、四方货物等
最后引入“商人”和“商业”的概念。由此导入新课。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先秦时期:商业兴起
(1)商朝人被称为“商人”的由来:
在远古时期,商部落就以善于交换出名,周武王灭商后,商朝的遗民为了维持生计,传说他们的祖先曾驾着牛车游走部落之间,进行交易。日子一长,便形成一个固定的职业。周人就称他们为“商人”,称他们的职业为“商业”,由此引申,出售的生产物便叫“商品”,这种叫法一直延续到今天。
(2)春秋战国时期: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 春秋时期著名的大商人有郑国的弦高、孔子的弟子子贡和范蠡;战国时期著名的商人有魏国的白圭、吕不韦。战国时期各国铸造流通的铜币种类增多,货币的数量大,种类多,反映了商业较过去发达。商品交换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如楚国的郢、赵国的邯郸等
都是商业最发达的城市。
2、秦汉时期:商业初步发展
(1)秦汉至隋唐,商业的发展比较艰难,原因是
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商人经商受到时间、地点
的限制,商业总体水平不高。如右图《西汉都城长安
平面图》,从图中可看出西汉的都城长安只有东市和西
市两个商业区,说明经商的地点受到极大限制。
(2)秦汉时期商业初步发展的原因:
①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
②两汉统一局面的形成;
③两汉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
渐发展。 西汉商业发展的表现:西汉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对外贸易发展,出现了许多商业中心。如汉代的“五都”。 两汉“五都”指两汉时期长安以外的五个大都市。它们分别是洛阳、成都、邯郸、临淄和宛(南阳)。洛阳水陆交通便利,是东方的经济文化中心;成都的手工业,特别是蜀锦,驰名全国;邯郸是黄河以北的商业中心;临淄纺织业“号为冠带衣履天下”,又有鱼盐之饶,人口稠密,是齐鲁的商业中心;宛是南北交通要道,冶铁业发达。
3、隋唐时期:商业进一步发展
(1)原因:①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②大运河的开凿促进了商品流通范围的扩大;
③对外交通发达。
(2)表现:①都市商业大量出现:如东都洛阳、邸店兴起;
②市场发展:如农村集市发展(夜市等),城市中“市”与“坊”分开;
【备课资料1】唐代的夜市
长安、洛阳是当时世界上重要的商业贸易都市,商旅云集,货肆林立。唐初沿袭旧制,商业活动只能在指定区域进行,收市时间也有严格的规定。随着商业活动的日益频繁,宵禁制度愈来愈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于是夜市应运而生。
当时全国一些著名的商业城市相继出现了夜市,如长安、扬州、苏州、杭州等地。唐代诗人王建《夜看扬州市诗》中写道:“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描绘了扬州城彻夜喧嚣的景致。唐代政府曾欲加禁止,然而效果不彰,夜市依旧兴盛,有些地区甚至通宵达旦。
【备课资料2】坊与市
秦汉时,在京都、郡、国所在的大县城内,多有官府在指定的地区设立并由官府管理的“市”(进行商品交易的固定场所),与居民所住的“里”“坊”严格分开。唐初两者有严格的区分。按唐制,两京及诸州、县治所在的城市,始准设市,长安有东、西二市,洛阳有南、北、西三市都是当时著名的市。市设市令、市丞掌管交易,凡买卖均须立契约,不立契约者为违法。市内店铺一般临街而设,鳞次栉比,出售同类商品的店铺集中在一起。因而有笔行、铁行、肉行等不同的名称。市内按规定时间集散。以后坊市制度逐渐突破:一是坊与市的区别渐消,坊内亦出现商店;二是夜市广泛出现,突破了市场集散的时间限制,三是市的设Z不限于州县治所,凡为“要路”而交易繁者皆可设市,且民间也有许多自发的市。
③出现了柜坊和飞钱:柜坊专营货币的存放和借贷,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比欧洲地中海沿岸出现金融机构要早六七百年。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商旅不用长途携带钱币,也不用运输税钱。柜坊和飞钱的出现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它们的出现又促进了商业的便利与发展。
【备课资料】唐代的柜坊
柜坊是由邸店衍生出来的,最迟在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已出现。经营的业务是代客商保管金银财物,收取一定的租金,商人需用时,凭帖(相当于支票)或信物提取。
柜坊又有僦柜、寄附铺、质库、质舍等名称。唐德宗借长安富商钱,即得八十余万缗,足见柜坊经营规模之大。柜坊所藏物品,主要是钱帛、粟麦。钱,一部分是柜坊自备的资金,一部分是别人的存款。因柜坊资金大,有钱人愿意寄存钱财,柜坊又兼似后世的钱庄。钱以外的帛、粟、麦,是农民借钱的抵押品。柜坊剥削的主要对象,仍是农民。唐代广泛使用铜钱,人们预先将铜钱存放在柜坊,在进行买卖时,取用比较方便。铜钱每贯重六斤四两,要携带大量铜钱出门,既重且很不方便。市场上有了代人存钱的柜坊,自然很有利于商贸的开展。柜坊实已具有近现代初期金融市场的某些业务雏形,这是唐代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发展的反映。
4、宋元时期:商业繁荣
(1)两宋商业空前繁荣:
▲原因: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①北宋建立以后社会经济得以正常发展,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
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②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从唐代后期起,市坊严格分开的制度逐渐被打破,
到宋代,店铺已可随处开设,买卖时间也一改日中为市的限制,早晚都可经营。
③两宋时水陆交通便利,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畅通,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表现:北宋时,四川益州(今成都)的富商开始发行纸币“交子”,这是世界
上最早的纸币。商税收入成为政府重要的财源。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形象地反映了开封城内商业的繁华景象。
【备课资料】宋代的“交子”
宋代铜钱和铁钱并用,四川地区盛行铁钱。由于铁贱铜贵,三个铁钱只能折合一个铜钱使用。铁钱极为笨重,例如买一匹罗要用铁钱二万枚,重一百多斤,携带极不方便。宋真宗时成都16家富户联合起来,共同发行“交子”,在市场流通。使用交子的人可向交子铺兑换现钱,每千钱扣除3%作为手续费。这是我国使用纸币的开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上印有房屋、树木、人物等图样,并作了暗记。后因发行人破产等原因不能兑现,发生纠纷,同时政府看到发行交子有利可图,即禁止商人发行。宋仁宗天圣
元年(1023)改由政府发行,每次发行有一定限额,以铁钱为后备金,流通区域仍限于四川。徽宗崇宁四年(1105)改名为“钱引”,用以代替贬值的“交子”,同时扩大了流通区域。
(2)元代商业继续繁荣:
▲原因:①国家统一:元代实现了国家的空前统一,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②疏通漕运:重新疏浚了大运河,疏浚后的大运河从杭州直达大都;
③开辟海运:海运从长江口的刘家港出发,经黄海、渤海抵达直沽(天津);
④遍设驿站,丝路繁荣:元政府还在各地遍设驿站,横跨欧亚的陆上丝绸之路也重新繁荣起来
▲表现:元代的大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繁华的国际商业大都会。《马可波罗游记》记述了大都商业的繁荣。
5、明清时期:城镇商业繁荣
(1)明清商业相比于宋元,有明显的退步。原因:政府对商人征收沉重的商税,并施行种种压制政策
明清时期,政府对民营商业,不断加征商税,对民营商业征税不仅税率高,税目繁多而且关卡林立。明清政府还继承了专卖专营的传统,限制了民营商业的经营范围,从而阻碍了工商业发展。
(2)城镇商业繁荣,表现为:
①棉花、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体现了小农经济与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农产品商品化得到了发展;
②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城镇经济空前地繁荣和发展,许多大城市和农村市场都很繁华。只有这样才能使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迅速。
③白银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
④出现了地域性的 “商帮”,如徽商和晋商。
【备课资料1】徽商
旧徽州府籍的商人或商人集团的总称。又称 “新安商人”,俗称“徽帮”。徽商萌生于东晋,成长于唐宋,盛于明,衰于清末。
《晋书》载,徽州人好“离别”,常出外经商。齐梁时,休宁人曹老常往来于江湖间,从事贾贩。唐代,祁门茶市十分兴盛。南唐,休宁人臧循便行商福建。宋代,徽纸已远销四川。南宋开始出现拥有巨资的徽商,祁门程承津、程承海兄弟经商致富,分别被人们称为“十万大公”、“十万二公”,合称“程十万”。朱熹的外祖父祝确经营的商店、客栈占徽州府的一半,人称“祝半州”。一些资本雄厚的大商人还在徽州境内发行“会子”。元末,歙县商人江嘉在徽州发放高利贷,牟取暴利。元末明初的徽商资本,较之宋代大为增加,朱元璋入皖缺饷,歙人江元一次助饷银10万两。成化年间,徽商相继打入盐业领域,一向以经营盐业为主的山西、陕西商人集团受到严重打击,于是徽商以经营盐业为中心,雄飞于中国商界。
明代中叶以后至清乾隆末年的300余年,是徽商发展的黄金时代,无论营业人数、活动范围、经营行业与资本,都居全国各商人集团的首位。当时,经商成了徽州人的“第一等生业”,成人男子中,经商占70%,极盛时还要超过。徽商的活动范围遍及城乡,东抵淮南,西达滇、黔、关、陇,北至幽燕、辽东、南到闽、粤。徽商的足迹还远至日本、暹罗、东南亚各国以及葡萄牙等地。
清乾隆末年,封建统治日趋没落,课税、捐输日益加重,徽商处境愈来愈困难。1831年,两江总督兼管两淮盐政陶澍革除淮盐积弊,改行“票法”,靠盐业专利发迹的徽商开始衰败典当业也因左宗棠垄断及外国银行的侵入而中落。
【备课资料2】晋商
晋商是中国最早的商人,其历史可远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明清两代是晋商的鼎盛时期。期间,晋商曾称雄国内商界500年之久。
山西商人,尤其是首创中国历史上票号的山西票号商人。山西商人活动过的地方遗址,至今到处可以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各类资格考试、外语学习资料、中学教育、生活休闲娱乐、文学作品欣赏、古代商业的发展98等内容。 
 中国古代的商业 一、古代商业的发展与市的变迁 商业是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商品流通的经济活动。 市是货物交换的地方, 开始时物物交换,货币产生后就成为...  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_军事/政治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点商业是以商品交换和商品生产的出现与发展为前提的。纵观中国古代商业发展史,呈现 出如...  古代商业的发展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古代商业的发展》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历史 1106 班的荆艳萍。今天我说课的课例是人教版必 修二第一...  古代商业的发展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古代商业的发展 1. 原始社会晚期,出现物物交换,商朝善于经商,周朝商业发展,由官府垄断,春秋战 国时打破官府商业垄断....  中国古代商业史一、商业发展进程 1w北宋 益州v今四川w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2w明清 出现会馆 晋商、徽商 例1 v2013?重庆文综w宋代文献记载,真宗...  第一章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三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教学目标: 了解古代商业的表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各阶段的表现、原因及特点 理解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特征...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备课资料(周明学) 课程标准: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商业是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交换从而实现商品的流通的经济...  长沙县一中 高一年级历史备课组,编写时间:,班级: 学生姓名: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课前预习案 第三课 【预习目标】 ...  吕洁 古代商业的发展 35页 免费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点击此处进行反馈。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 隐藏&& 中国古代商业...西汉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从根本上说得利于 ()_答案_百度高考
西汉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从根本上说得利于 ()_答案_百度高考
历史 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西汉时期中国的对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从根本上说得利于 ()
A封建经济的繁荣 B丝绸之路的开辟 C统治者的开明政策 D实力雄厚大商人的出现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秦朝军事制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